第一篇:废品出卖协议
废品买卖协议
甲方(废品供货单位):
乙方(废品采购单位/人):
证件号码: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就废品收购项目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并共同遵照执行。
1、甲方向乙方出售的废品主要是:
2、甲方向乙方出售废品的价格为:
3、废品的收购及外运工作由乙方负责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乙方必须负责废品存储、运输的消防安全,按照甲方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如因乙方消防措施不当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负全部责任。
4、废品外运时,甲方有权对乙方予以监管,并记录废品每次外运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乙方必须给予配合,严禁私自外运。
5、废品外运期间如果发现乙方有偷盗或夹带甲方财物行为时,甲方有权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每次处以盗窃或私自夹带金额十倍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6、本协议签订之后三个工作日内,乙方向甲方交付押金人民币货款结算方式:为乙方于每周一拿领货单,甲方总务科人员签字确认后,乙方需在每周三甲方下班前付清该期货款,并将领货单其中一联退还甲方总务科。
如乙方未按时付清款项,则每延迟一天,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500元,直至全部款项付清为止。合同期内押金不能抵作货款。合同履行期满或乙方投标未中,在与甲方财务人员对账无误后押金予以退还。
7、其他注意事项:废品装运于每日早上八点开始,装运车辆不得提前进入,如发现早上8点之前进入装货,每发现一次乙方需向甲方缴纳违约金5000元。中午十二点之后乙方装运车辆不得进入甲方厂区。
8、因本合同的签订履行而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双方应当及时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9、本协议有效期为月年
10、本协议一式
甲方:乙方:
合同签订地点:
合同签订日期:
第二篇:回收废品协议
废品回收协议书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废品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付款方式: 在协议期间,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废品费用¥5000 元,合同总价为 ¥5000 元(大写 人民币伍仟元整)。付款方式为现金。
三、乙方必须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1.乙方不得在工业园内从事非法活动,一经发现,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2.本协议由协议签订人履行,不得转包第三方经营,如有违约,本协议自动
终止。
3.乙方须遵守工业园的物业管理规定,如有违反工业园物业管理规定的,甲
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4.乙方应爱护工业园的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5.乙方要文明经营,不得在工业园大声喧哗、叫卖;
6.乙方必须保持收购废品车辆的整洁,不得赃车入园;
7.一个星期内乙方至少要处理回收一次废品,乙方不得在工业园内堆放垃
圾、废品,不得在指定区域之外的地方拾、捡垃圾、废品;
8.乙方需义务帮甲方处理部分垃圾;
四、甲乙双方在协议期间如有一方提出解除协议,需提前一个月向对方提出
书面申请,经双方同意后方可解除。
五、本协议一式2份,甲方留存1份、乙方执1份。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订日生效。
甲方签名:乙方代表签名:
日期:日期:
第三篇:废品回收协议
废品收购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将包装厂未燃尽垃圾尽快处理,经多方询价,现与废品收购商就废
纸回收事宜达成一致,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进入工厂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须文明开展回收废旧业务。
2、乙方必须按照报价单提供的价格(元/吨)进行收购。
3、乙方进入工厂时,必须遵照本工厂的各项管理规定服从甲方的管理,不准在工厂内随便走动。
4、乙方不准在市场内有违法的行为,收取后及时离开,凭证出入市场。
5、付款:
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乙方应支付甲方货款共¥元预付款,作为遵守市场规章制度及管理的担保,(废纸预估量200吨,预付款多退少补)另,废品全部装车后,两日内结清全部费用。
五、本协议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电话:电话:
2013年月日2013年月日
第四篇:废品回收场地管理服务协议
场地管理协议书
甲方:标准信合物业(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确保业户正常生活秩序的原则,就本物业区域内废旧物资收购管理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乙方在其所辖物业管理区域内进行废旧物资收购事项,并监督其实施;
二、本次协议期限:2012年月日—2013年月日;
三、乙方的责任义务
1、所有人员须在物业秩序维护部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籍贯、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2、进入物业管辖区内须持有物业单位办理的出入证件,并着装整洁;
3、如有业户自行处理的给其它物资回收人员,乙方不得在所辖的物业区域内强行干预买卖,实施垄断行为;
4、乙方不得未经业户同意私自拿用楼道内或户门前的废旧物资;
5、乙方需自觉遵守物业的环境保洁的相关规定,不得随意丢放垃圾;
6、乙方需爱护本物业区域内的公共设备设施,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7、乙方需在甲方指定的地点堆放废旧物资及停放车辆;
8、乙方需按甲方的要求完成门前“三包区”的日常卫生维护;
9、乙方不得私自将废旧物资收购事项转交第三方实施;
10、乙方不得收取违法、违禁废旧物资(施工扣件及电缆)。
11、如果特殊情况,甲方有权单方面停止乙方的废旧物资回收工作。
四、违约责任
1、乙方如违反第三条第3、4、10条规定,甲方可单方解除协议,管理费用不予退还。
四、管理服务费标准及交纳方式
1、费用标准:
1.1新天地:元/月;
1.2 半山公馆:元/月。
2、每次交费时需提前十天到客服办理缴费手续。
3、管理费用按缴纳
五、其他
1、本协议的甲方有最终的解释权。
2、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监管人):乙方(责任人):
电话:电话:
日期:日期:
第五篇:《出卖牙买加》心得
海岸觀光的永續發展
——《出賣牙買加》觀影心得
觀遊二W1003A004張靜
紀錄片透過鏡頭的真實呈現,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出賣牙買加》這部紀錄片,批判性地看待觀光給牙買加環境、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影響,呈現出一個與廣告宣傳中所謂“度假天堂”截然不同的牙買加。在讓我們看到牙買加已經受到的負面影響和面對的挑戰、困難時,也讓人思索其如此急切地大規模發展觀光背後的深層因素,以及牙買加經驗給其他地區,尤其是像台灣這樣的島嶼如何永續發展海岸觀光帶來的啟示。
一、單一的經濟結構:
影片中很多被採訪的工人和居民表示,他們不得不加入到觀光業當中,否則難以維持生計。政府那樣急切地想要大規模發展觀光,在地人即使眼見牙買加的海岸因此而受到巨大破壞,也依舊希望有更多外國遊客前來。我認為這樣畸形而急功近利的觀光發展模式,根源在於牙買加單一的經濟結構。
牙買加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東部山地、中部丘陵、西部石灰岩高原,岩溶地貌發達,缺少地表徑流,故熱帶雨林氣候的天然條件並未有利於其糧食業的發展,反而需要大量進口。加上漫長的殖民地史,牙買加的農業以甘蔗、香蕉、可可和咖啡等傳統殖民經濟作物為主。而這些附加值低的農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受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大,近年來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工業中重工業比例高,其中鋁釩土的開採冶煉是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為世界第四大鋁釩土生產國。輕工業所占比例低(如影片所述,大多數非原住民手工製作的加工禮品來自台灣和印尼),使得工業部門無法有效吸收勞動力,同時也產生大量污染,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傳統農業出口的下降、工業的疲弱、債務的高漲,再加上全球化的衝擊,讓牙買加政府不得不選擇依靠一般意義上能大量吸收勞動力的服務業。作為擁有1220公里海岸線的加勒比第三大島,以海岸觀光為主的觀光產業逐漸成為牙買加的經濟支柱和主要的外匯來源。而由於幾十年來政府的不斷鼓勵與支持,觀光業已經吸收了大量資本,原有的資本投入成為沉沒成本,使得退出變得困難,更強化了過度依賴觀光的單一經濟結構。
二、失當的觀光規劃:
觀光規劃以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目標為導向,通常涵蓋交通運輸設施、住宿、目的地吸引物、服務設施,通過調查、分析來進行決策,以求滿足遊客需求和實現永續發展。而在資源分配、控制與管理中,深受社會各種利益集團角力的影響,使得觀光規劃並非一個理性的決策過程。牙買加發展觀光的過程中,外國財團明顯處於強勢地位,而作為規劃主體的政府過度注重經濟目標,忽視環境資源和社會目標,使得牙買加觀光發展缺乏兼顧各方利益和各個目標的正確規劃,而顯得盲目和短視。
1、對環境的破壞:
爲了發展觀光,修建海岸公路,破壞濕地和紅樹林,許多動植物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珊瑚礁和魚類的毀壞,不僅不利於海洋生態平衡,也降低了遊客觀光的滿意度;一些保護措施(如禁建區)在四周環境被大規模改變之後缺乏實質性作用;而遊客帶來的巨大耗水量和垃圾量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沒有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規模發展觀光過程中,由於政府嚴重缺乏保育概念和環境目標意識,忽視環境承載量的有限性,牙買加的生態(尤其是海洋和海岸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破壞。
同時,政府的觀光規劃中也忽視了牙買加作為一個島嶼,常常受到颶風破壞,且在全球變暖大趨勢下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對環境脆弱且敏感的海岸地區的侵佔使用,使其更快速地受到侵蝕。而環境破壞具有不可逆性,觀光的發展主要以海洋及海岸環境資源(即規劃中的“目的地吸引物”)為依託,長期如此牙買加的觀光資源面臨枯竭的威脅,難以可持續發展。
2、負面的社會影響:
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而國際開發商對當地人的排斥,使得觀光業並未取得應有的社會效益,反而產生
極大負面影響。觀光建設工程(主要是飯店)工人的安全、福利得不到保障;產業人口中當地人比例低,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員工缺乏居住社區,工作成本高;與周邊居民社區的關係處理不當(如污水管道鋪設和垃圾排放問題),產生很多抱怨和反對聲„„
在面積相對狹小的海岸地帶大規模發展觀光,具有極大的獨佔和排他性。牙買加3/4居民為漁民,而觀光規劃中對可漁區域的大量擠佔、污水管道的鋪設,使得漁獲量大大下降,威脅漁民的生存。傳統漁業本可作為反映牙買加歷史文化的獨特觀光資源,卻受到極大破壞。沿海平原被大量用於飯店建設、被污染的環境短時間難以恢復,也使得種植業的生產面積大為減少。生存空間的縮減,讓很多以傳統農漁業為生的居民不得不轉向服務業(如紀念品的販賣),因此更加依賴觀光,經濟更加單一。而牙買加經濟基礎在農村,但農漁業和農村居民並未從觀光中獲利,從而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社會不穩定。
牙買加政府的觀光規劃將投入大量資金建立郵輪碼頭,而碼頭的建設同時也是對歷史建築的大規模破壞(如法茅斯)。可持續發展包含環境、經濟、社會三重含義,割裂歷史文化前提下發展觀光,社會難以可持續發展,而以此為依託的經濟發展就更難以持續。
3、單一的資金來源、目標市場和觀光目的地:
薄弱的經濟基礎使得牙買加政府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例如免稅)鼓勵外國投資(如影片中的西班牙財團),資金依賴海外匯款。而觀光遊客71%為美國人,所得匯款的海外移民也多來自美國,故牙買加觀光業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經濟波動影響,十分不穩定。大量引進外資使得觀光客消費僅有一半進入牙買加本國經濟,經濟收益難以彌補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
牙買加不僅擁有綿長的海岸線,也擁有多樣的地理環境,尤其是熱帶雨林和岩溶地貌。在全面考量環境承載力之後,也可作為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而政府將規劃重點過度放在海岸上,不僅使觀光資源顯得單一,還讓海岸承受了過多的開發壓力,產生如前所述的諸多問題。
4、觀光相關設施建設不足:
規劃以大規模旅店建設為重點,而其他相關交通和服務設施則顯得匱乏。如交通以公路為主,1992年即停止鐵路的客運功能,依賴外國遊客又使得港口建設顯得極為重要,而相關的服務設備卻明顯不足。不但降低了遊客到處海岸外其他地區的通達度,而且使得海岸觀光也缺乏必要的設施依託。
5、錯位的政府角色:
牙買加政府作為規劃主體,本應承擔合理分配、管理資源和協調各方利益的責任,但由於受到社會大環境和佔優勢地位的開發商影響而角色錯位。
牙買加政府在分配海岸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時,通過剝奪當地居民的權力(如居住權和享有海灘的權力)來發展觀光。而在觀光利益分配中,當地居民卻只得到極小的一部份。在影片中,關於進入海灘是否付費的問題,海岸管理局稱完全免費,而環境部卻說要使用者付費。這種自我矛盾的說法,顯示出政府在規劃時內部並未取得一致性,執行上也就難免遇到糾紛。
雖然有國家環境計劃局舉辦的公聽會,但並未產生實質作用。設計與執行間的不一致,使得社會團體難以在開發前做出完整正確的評估,而在缺乏完整評估下就開始的建設,即使事後受到公聽會的反對,其對自然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也無法挽回。另外,環境法的執行力不夠,難以對觀光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三、對台灣發展海岸觀光的啟示:
海岸線與近海地區資源被聯合國譽為全世界生產力最高、受威脅程度也最嚴重的生態系統。作為島嶼的台灣,本島即有1140公里的海岸線,且東西南北海岸地形地質各不相同,擁有發展海岸觀光的優良自然條件。近年來由於人工建設的增加,台灣的人工海岸比例大增,沿海建立了各種工業區,20件海岸BOT大開發案也在今年準備動工,若這些工程全部通過,對台灣海岸無疑是一大浩劫。如今台灣的珊瑚死亡率大增,近海漁業已經受到威脅。牙買加為台灣海岸觀光發展提供了經驗和教訓,如何避免重蹈其覆轍是台灣各界,尤其是政府,必須思考的重大問題。
海岸生態環境脆弱,同時面臨海嘯、海岸侵蝕、颶風、地滑等威脅,環境資源目標應在開發中占主導地位。以環境的永續發展為前提,經濟和社會才能得以永續。在各利益團體中,作為弱勢群體的個人在台
灣的海岸保護中卻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雖然民眾的抗議有一部份得到了肯定的回應,原住民也聯合起來保衛自己的家園,但只依靠個人的聯合和社區,不僅力量分散,也無法從源頭上阻止這類大型開發案的繼續。作為相對主導地位的政府才是最重要的角色。
目前海岸開發缺少法律依據,營建署雖然劃定自然保護區,但執法權落在地方,各行其是。地方政府在所謂“觀光立縣”指導下只求短期利益,卻沒有永續的管理和資源的統整。《促參法》和土地變更法規更是為開發業者打開了大門。如今的台灣政府在海岸開發中,急需建立起由上而下的指導計劃,以環境可持續為基礎,在勘測和調查后對海岸資源進行有效分配,有保護地進行適度開發,但不應將海岸作為獨立資源(就像牙買加的觀光策略)。較大型的旅店和設施可建在離海岸有一定距離但交通通達度好的近岸地區,既可減少對海岸的破壞,也可發揮與內陸地區的聯動。同時完善環評要求,在全面評估基礎上進行規劃,避免美麗灣“未經環評即通過”的現象重演。而在建設階段,政府要依法做好監督工作。
另外,鼓勵社區參與,將傳統的歷史文化融入海岸觀光當中,使觀光資源更加豐富,讓在地居民也能共享利益。台灣民宿業發展迅速,政府可對其進行適當監管,在保障安全、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以民宿這樣具有地方特性又能與當地居民產生良好互動的住宿業為主,減少大規模的飯店建設。
作為開發主體的財團,其責任意識也很重要。牙買加海岸開發依靠的是外國財團,缺乏對開發地的環境和社會責任感。而台灣海岸開發案的財團,作為台灣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該具備保護台灣環境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基本意識。
海洋在為人類提供豐富資源的同時,也通過海岸跟陸地,進而跟人類產生互動。海岸資源屬於公共資源,任何人都有權享有,而政府不過是作為人民意願的代表對一部份可利用的資源進行規劃。而只有在政府傾聽人民心聲、照顧到弱勢群體利益、重視環境資源目標的前提下,做出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規劃,經濟才能可持續發展,海岸觀光才能夠永續發展,而不至於發生《出賣牙買加》中所呈現的牙買加悲劇。
參考:
1、百度百科“牙買加”詞條。
2、維基百科“牙買加”詞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2005-04-15:《世界銀行研究牙買加商業環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2010-04-02:《世界銀行同牙買加簽署國家夥伴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