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咨询技术服务合同
项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 同 编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项目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双方平等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国家及地方有关法规和规章。
1.2项目地点相关的城市区域的有效规划文件。
第二条 评估分析依据
2.1 甲方的委托书
2.2 甲方提交的项目基础资料
2.3国家、省、市的相关技术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长政办发[2005]3号)》,望城县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长沙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印发<长沙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长规发[2006]49号)。
第三条 甲方向乙方提交的项目基础资料、文件
3.1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电子文件1套
3.2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关于该项目的相关议纪要材料
第四条 乙方对甲方提供的服务内容及时间规定
4.1乙方运用交通规划相关理论,对项目交通影响分析进行研究,依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减小建设项目对周围路网交通影响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包括外部、内部交通系统的改进措施),提出达到望城县规划管理局对该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要求的评价报告。
4.2 本合同签订及提供全部资料之后______个工作日内(即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提交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文本_____份。
第五条 费用及支付方式
5.1 依据望城县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该项目的收费标准为,总价款为。
5.2 乙方在约定时间内提交成果文件后的三天内提交合同的总价款。
5.3 因甲方建设项目本身的问题,需要对该建设项目重新进行交通影响评估,其咨询服务费双方另行商定。
5.4 评价报告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件,版权归乙方所有。
第六条 双方责任
6.1 甲方责任
6.1.1甲方按本合同第三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乙方提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限性负责。甲方不得要求乙方作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科学分析方法而进行的研究分析并提交成果。
6.1.2甲方要求乙方按合同约定时间提前交付成果文件时,须征得乙方同意。
6.1.3甲方提交上述资料及文件超过规定期限时,乙方按规定的交付项目成果文件时间顺延。
6.2 乙方责任
6.2.1 乙方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定、标准、规程及甲方项目要求进行研究分析,按本合同规定的内容、份数及进度要求向甲方提交合同的成果文件。
6.2.2 乙方对甲方提交的成果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且不得因此延误设计及评审时间。
6.2.3 乙方交付成果文件后,根据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查结论负责对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
第七条 保密
双方均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将对方的资料及文件擅自修改或向第三人转让本项目相关文件。如发生以上情况,泄密方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条 仲裁
本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可由望城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双方当事人同意由 长沙 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九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9.1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9.2 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一式肆份,甲方贰份,乙方贰份。
9.3 双方认可的来往传真、会议纪要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4 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委托方(简称甲方):设计方(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委托代表人:(签字)委托代表人:(签字)联系人:(签字)
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
银行帐号:联系人:(签字)电话:传真:开户银行:银行帐号:
第二篇:02.技术咨询合同(交通影响评价)
顾问咨询类合同范本00
2技术咨询合同
(交通影响评价)
项 目 名 称 :
项 目 地 点 : 合 同 编 号 : 委托人: 受托人:签 订 日 期 :年月日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项目名称)的交通影响评价等技术咨询事宜,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咨询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简介)
1.2 乙方负责完成该项目有关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审核及装订且取得批复等全部工作。
第二条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2.1合同期限为30个工作日(自年月日至年 月日)。2.2 合同履行地点是。
2.3 乙方承诺于年月日前完成《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及电子文件光盘一张)的撰写、审核和装订工作(若甲方设计方案变动,时间则进行相应顺延),且在合同期限内通过(当地相应级别)交通委员会就该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并取得批复。原则上甲方不做任何书面承诺,如批复过程中确实需甲方书面承诺,甲方只对钉桩范围内的用地进行承诺。
第三条 甲方的协作事项
在本合同生效后,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报告所需的下列资料和工作条件:(1)《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2)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3)地形图、总平面图(电子版)。
注:以上资料甲方于年月日当天提供。第四条 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4.1 涉及项目所在地保密条令的图纸资料按保密规定执行。
4.2 乙方同意将所有甲方提供之资料及数据保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漏、转让甲方的任何资料。
4.3本项目各阶段成果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提供给第三方。第五条 验收、评价方法
在合同期限内通过(当地相应级别)交通委员会就该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并取得批复,且乙方向甲方提供最后已批复的交通影响报
告表1 份及电子文件光盘一张。
第六条 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6.1 本项目报酬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6.2 支付方式
(1)在乙方按本合同第二条要求完成《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并正式送报后五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
(2)在合同期限内本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通过市交通委员会的技术审核,甲方取得批复件后五个工作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咨询服务费余款,即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
6.3乙方应在甲方每次付款的前5日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等额的合法合规发票,否则导致的甲方付款延迟,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乙方也不得因此怠于履行本合同。
6.4 乙方的账户信息为:
帐户:帐号:开户行:第七条 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7.1 因甲方责任未能按规定时间向乙方支付规定的费用的,每逾期一日,甲方应向乙方承担当期应付价款的/天作为违约金;逾期付款期间,乙方有权暂停工作,合同的履行期限相应顺延;逾期超过天,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7.2 因乙方责任未能按约定时间完成相应的工作成果的,每逾期一日,乙方应向甲方承担合同总价款的/天作为违约金;逾期超过天,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7.3 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保密条款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7.4 甲方无故解除合同的或因甲方责任致使合同被解除的,甲方除应支付乙方实际完成工作阶段的咨询费用外,还应向乙方承担合同总金额的20%作为违约金。乙方从甲方的首付款中扣除上述款额后仍有剩余的,应退还甲方。
7.5乙方无故解除合同的或因乙方责任致使合同被解除的,乙方除应退还甲方已付款额外,还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0%作为违约金。
7.6 若乙方所做的《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书》未能通过交通委员会的技术审核并取得批复的,乙方除应退还甲方已支付的合同价款外,还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20%作为违约金。
第八条 不可抗力及政策制约
8.1 如果一方在履行本合同时直接受到某一不可抗力事实的影响、迟延或阻
碍,该方应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立即将情况书面通知另一方,并在个工作日内提供有关不可抗力发生的详情及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此文件应由不可抗力事由发生地区的公证部门出具。
8.2 对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未履行或延迟履行义务,任何一方均不承担责任。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须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可抗力的影响,并尽快恢复履行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义务。
8.3 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任何一方均不承担责任,双方据实结算相应的费用。
8.4 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事件指无法克服、无法预见、超出一方或双方合理控制范围且妨碍双方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事件。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自然灾害、暴动、战争、内乱、爆炸、火灾、洪水。
8.5 因国家或当地政策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任何一方均不承担责任,双方据实结算相应的费用。
第九条 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和解或调解不成,双方选择以下第种方式解决:
(1)提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第十条 其它
本合同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壹式份,甲乙双方各持份,壹正副,当正副本不一致时,以正本为准。
(以下无正文)
法定代表人
授权代表人
地址
签约日期
::::
法定代表人
授权代表人
地址
签约日期
:: ::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第三篇:上海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上海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促进上海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规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建设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需要评价的区域和项目)
本市下列区域内,并符合所列规模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阶段(或者在核提国有土地出让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时)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
(一)区域范围
1、内环线以内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沿线地区;
2、黄浦江两岸规划确定的地区;
3、中心城、新城范围内其他快速路、主干路沿线地区。
以上沿线地区指各一个规划街坊地区。
(二)建设规模
1、内环线以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内外环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外环线以外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建筑。
2、内环线以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内外环线间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外环线以外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
3、内环线以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内外环线间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外环线以外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建筑。
4、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体育场馆、赛车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剧院、大型文化艺术中心、会展项目。
5、其他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认为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项目。
第三条(管理分工)
市和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审批分工,负责组织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阶段(或者在国有土地出让地块核提规划设计条件时)的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当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相关的综合交通规划等为依据进行。
第五条(评价的基本要求)
进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前周边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项目所在地周边主要交叉口的交通量规模及服务水平。
(二)把项目本身产生的交通总量分配到现有路网上,模拟产生的效果,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及开发强度与交通量生成、吸引的关系。
(三)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周边道路及主要交叉口交通量的增长情况,服务水平等的变化。
(四)对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出让用地的规划设计要求)及建设规模进行总体评价。
第六条(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目标;
(二)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
(三)评价对象描述;
(四)交通现状分析;
(五)项目建成年及使用后5-10年的交通预测分析;
(六)应对措施及规划控制要求;
(七)评价结论。
第七条(时限要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当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进行评价的时间可以不计入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法定审批时限。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的有效性与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国有土地出让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有效期一致。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委托具有相应交通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评价应当由具有乙级以上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九条(交通影响评价费用支出)
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费用由申报建设项目选址的单位负责;但对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费用中支出:
(一)本市重大建设项目在规划选址前的交通影响分析评估;
(二)对国有土地出让地块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时进行的交通影响评价。
第十条(签订合同)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建设项目选址申报单位在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时,应当与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需要达到的要求、内容的质量标准、完成时间、违约责任等。
第十一条(组织评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城市规划、交通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对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对该报告的评审意见,作为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提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地块规划设计要求”的依据之一。第十二条(对不符合要求报告的处理)
对交通影响评价单位提供的评价报告,经过评审,认为不符合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要求评价单位重新修正、完善评价报告。第十三条(对未进行交通评价的处理)
对未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本规定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第十四条(实施)
本规定自2006年8月1日施行。
第四篇:技术服务合同(水保评价)
技 术 服 务 合 同
委托方:服务方:岳阳县兴盛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XS2012-
技 术 服 务 合 同
合同编号:XS2012-委托方(甲方): 服务方(乙方):岳阳县兴盛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本着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技术服务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服务内容及要求
1.服务内容:《 》的编制。
2.服务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二.服务期限及进度安排
1.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后至初步设计报告通过专家技术审查止。
2.进度安排:合同签订后在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技术资料齐全后 的 个工作日内完成方案的编制工作。三.资料的提供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的技术资料:项目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项目地理位臵图、地形图(规划图)、平面布臵图;项目法人(负责人)资料、联系方式等。
2.乙方应向甲方提供的技术成果资料:《 》(一式三份)。
四.费用及支付
1.技术服务费为:(大写)元整(¥ 元)。2.支付方式:本合同签订后一次性付清技术服务费或在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技术服务费总价款的 50 %作为定金,作为甲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如乙方没有违约行为,初步设计报告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当日内甲方付清余款(定金冲低服务费)。
五.权利和义务
1.甲方权利:甲方有权在服务期限内对乙方的服务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进行整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约定提交技术服务成果。
2.甲方义务:在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乙方提供本合同第三条第一款中列明的技术资料;向乙方提供方案编制过程中实地勘测的工作条件;按约定向乙方支付报酬。
3.乙方权利: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或工作条件不符合约定时,有权在接到上述资料的3天内,通知甲方更换或者改进;按合同约定获得报酬;
4.乙方的义务:乙方应按约定完成技术服务工作;对甲方交予的技术资料妥善保管,技术服务工作完成后5日内应归还甲方;为甲方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六.违约责任
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导致乙方无法完成技术服务的,应当支付合同金额 2 %违约金;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乙方报酬的,每逾期一日按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 2 倍向乙方支付滞纳金。
七.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时间:2012年 月 日
合同订立地点: 八.合同生效
其它未尽事项,由双方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另行订立补充协议协商解决。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
委托方:(盖 章)服务方:(盖 章)法定代表人:(签 章)法定代表人:(签 章)委托代理人:(签 章)委托代理人:(签 章)
单位地址: 单位地址:岳阳县城关镇天鹅中路50号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414100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730—762014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zhwp7668176@163.com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岳阳荣家湾支行 账 号: 账 号:***02265
第五篇:交通影响评价课程论文
目录
1.项目背景
2.主要内容 3 技术特点
3.1 适用范围 3.2 与法定规划关系 3.3 两阶段交评 3.4 建设项目分类
3.5 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 3.6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项目简介:
为统一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受建设部委托,进行行业标准的编制。《标准》提出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对相关技术内容和要求进行规定,如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程度评价与结论等;规范和明确交通影响评价与城镇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明确交通影响评价的定位;明确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参数的规定和要求,规定了启动阈值,评价范围与年限、时段与评价日,影响程度评价指标等关系到编制和管理等的关键技术参数定义、取值范围和推荐值,保证交评成果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相关技术术语。《标准》是我国城乡规划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介绍: 1 项目背景
在2000年左右,国内一般大城市首先引进了国外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尝试开展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作为土地开发项目决策的重要内容和协调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重要环节,对城市开发项目新增交通需求给周围的交通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2002年,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成为“畅通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但是,由于国内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起步时间短,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欠缺适合国情的统一技术标准;分析方法宏观,分析结果精度不够;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存疑;多数城市技术力量欠缺等。迫切需要符合国情的统一技术标准与指导手册。
2006年,《城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作为行业标准,编制标准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城市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国内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标准框架和准则,并提出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要求。2 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设项目分类;5.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6.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7.交通需求分析;8.交通影响程度评价;9.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附录包括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和机动车服务水平分级。
3.1 适用范围
目前,我国的交通影响评价实践主要在特大城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问题正逐渐向中小城市(镇)蔓延。因此,综合考虑城市现状交通状况与发展前景、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基础资料的完善程度、城市具备的交通咨询技术能力等多种因素后,《标准》将交通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10万人以上的镇。
此外,城市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或者影响到交通运行的项目施工及交通管理措施也会对城市交通的运行产生影响,需要开展相应交通分析、评价工作,以确定施工或交通管理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大小,有针对性的制定交通方案。同样还有城市详细规划阶段的交通分析,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中特别规定了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交通分析要求采用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分析城市用地布局与中微观交通系统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协调城市土地开发规划与交通系统的建设。这些研究、分析工作均不属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范畴,但研究的内容、研究的过程、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的评价标准等可参考《标准》。3.2 与法定规划关系
《标准》明确了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作为依据进行编制。作为以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为对象的交通影响评价,不仅其工作对象的方案与建设要符合法定的城市(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规划要求,而且评价工作本身所需的评价范围内有关土地利用、各种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等基础资料也应当来源于经依法批准的城市和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当评价范围内的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规划等非法定规划的内容与相应范围内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的内容有出入时,也应当以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为准。当交通影响评价建议的交通改善措施涉及到相关法定规划的修改时,也必须依法遵循法定规划调整和修改的相关程序。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属于对城市和镇小范围地区的交通进行分析,在交通需求分析中难以把握那些需要在较大范围内分析才能确定的交通出行参数,如方向分布、过境交通等,因此,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交通需求分析应与法定的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纳入城市和镇法定规划的相关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规划和分区交通规划等衔接。3.3 两阶段交评
由于目前详细规划阶段的交通分析普遍偏弱,因此有必要在选址阶段就对重大建设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协调好土地开发与交通之间的关系。因此,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对于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论证的前期,即选址或土地出让阶段也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其它项目可在报建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不同阶段的研究目的和技术要求有所差异,因此,标准就两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评价年限、范围、影响程度评价指标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3.4 建设项目分类
建设项目分类是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管理和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标准》中依据用地类型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确定了11个大类的划分,要求城市和镇在大类基础上按照本地建设项目交通出行特征进行中类划分。并给出了推荐的中类划分。城市和镇宜在中类基础上按照建设项目的交通出行特征划分小类,并应通过分类调查确定不同类别建设项目的出行率等出行参数。这样,依据用地类型和建筑物功能确定大类,在大类基础上按照项目的交通出行特征进行划分中类,各地依据本地特征进一步划分小类,既实现了建设项目分类向上与用地分类的兼容,便于管理部门操作,也实现了向下与建筑分类的兼容,同时兼顾了技术上的共性和各城市可能存在的交通出行特征上的巨大差异性,以满足交通分析的需要。3.5 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
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即建设项目是否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本标准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实现了可用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本标准确定的启动阈值具有以下特点:
·阈值体系完整,覆盖了全部建设项目类型;
·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将复杂的交通分析简化成便于管理部门实际操作的建筑规模等,具有很强的可用性;
·阈值与建设项目分类对应,便于管理部门的操作;
·根据实践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展开交通影响评价的情况,对选址阶段和报建阶段的启动阈值进行了详细规定; ·充分研究了国内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城市的情况,标准与部分城市现有的管理规定基本兼容,同时又能易于向中小城镇推广,并为城市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调整预留了接口。3.6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
交通影响程度的评价结果,是判断项目实施对交通影响的程度以及改善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相关管理部门最终对项目方案进行决策的基础。因此,交通影响程度分析是交通影响评价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标准》确定的影响程度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基于对国内城市的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制定适应于国内城市特点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方法;
·由于国内不同地域的城市发展差异大、交通构成复杂,不能照搬国外仅仅以机动车进行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指标、评价内容上充分考虑中国城镇的交通特点国情,以多种交通方式评价为核心,在评价指标中充分考虑了对机动车、公交、停车、行人、自行车多种交通系统的评价,适应不同类型城市、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评价要求。尤其是公交优先已经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国策,在评价体系中突出了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
·总体来说,虽然现在对打城市来说在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计算上既考虑了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科学性的需要,又考虑了目前国内交通影响评价的实际技术状况,有利于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技术过渡。总结: 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交通需求预测理 论(四阶段法)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以及非集计理论的研究状况及未来发展等等。体会到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还需再深入、再灵活,达到融会贯通。参考资料:
(1)任福田,《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7月(2)陈雨人.博士论文,《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1996(3)林俊,《交通运输项目经济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