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习作评价成为作文教学亮丽的风景线
让习作评价成为作文教学亮丽的风景线
XXXXX小学XX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的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习作的评改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大多数教师不辞劳苦地批阅学生的习作,常常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批改一本又一本的学生习作,并用心写下一句句激励性的评语,当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大部分学生只看一下分数或等级,对教师的批注、修改、评语无动于衷,即使少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也只是看看。要想提高批改效率,从事倍功半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的要求,“重视引导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把评价习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这一教学活动,倡导评改习作的多元化,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于是我在作文批改中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简述如下:
一、老师面批传授评改方法。
这里的面批指的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批改作文,可以是一对一,可以是一对组,也可以是一对全。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论证,我发现面批是一种直观、互动、有个性、针对性强的作文指导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习作批改任务,对得高学生作文兴趣、修改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和示范作用。
每次习作评改课,我都要强调本次习作的要求,制定评改标准,学生习作时老师快速浏览,在全班学生的作文中选择几篇代表性的习作,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修改、评分,读一句议一句,按修改标准评议、修改、评分,引导学生说出好在哪里,错在哪能里,怎样改进等。修改的步骤;初读习作,了解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作者读时不论是边听边看(投影演示的文章)还是是边听边想,学生都要和老师赏析、评改。通过对佳作的赏析,可以提高评改水平,修改病例习作,学生便从中领悟了修改习作的方法。老师必须以具体的步骤为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为学生的评析、修改提示具体的操作方法。
二、学生对照范文自改、互改
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有权利享受评价的自主权,老师应要求学生每完成习作,都要养成当堂朗读习作的习惯,通过朗读,学生便能发现习作中的不当之处,继而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学生经历师生共改后再引导学生仿照老师评改的方法,仔细读自己的习作,按一读改通顺;二读找优点;三读找不足,并及时修改的步骤自评自改,在此基础上四人小组合作批改。
四人小组合作批改时老师要求学生按照每篇作文的训练要求,和训练重点制定的修改标准,让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大家默读;发现问题小组成员停下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或帮其修改每个成员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然后总结写评语。每组选一篇经大家修改后的优秀习作,准备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由于是同学之间,无拘无束,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都会争得面红耳赤,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有利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也能使自己有所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真可谓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三、反思性自读再改并誊写。
学生根据小组的修改与评价以及自己新的思考再次逐句、逐段修改自己的作文。小学生识别自己文章中的错误比识别他人文章中的错误困难,通过师生合作评改—小组合作评改,使学生得到了启示,从中揣摩到了一些修改思路和修改方法,也很容易找出自己文章的不足并能主动进行修改,并誊写,连同底稿交给老师。
四、老师互评佳作欣赏诵读
一篇文章经历了师生评改、互改、两次自改(初改和反思性自改),老师浏览学生初稿和修改完整稿后,评选最佳评改小组,最佳评改同学,最佳评改文章,最佳段落、最佳句子、最佳题目,最佳词语,在习作展示课,让学生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文章,最得意的段落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内容,哪怕是一个片断、一个句子、一个词,来调动学生评改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装订成班级作文集。使所有学生感到每次评改活动自己都有收获,使学生体验“文章不厌百回改。”激发学生评改习作的热情。
倡导评改习作的多元化,整个过程都是评价过程,更是欣赏提高的过程,把习作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这一教学活动,多元互动,以评促学,既提高了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又使他们体会了评改习作的乐趣,既能了解自己的存在问题,又能看到别人的思路和创新点。既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作文的进步,又能涌现出批改生动的优秀习作。既能使老师从耗时费力低效率的习作评改中走出来,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作文的进步。有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排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让排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写出漂亮的文字,渴望自己的笔端流淌出清新、活泼的小溪。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学习负担重、阅读量小、积累欠缺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语言的“质量”似乎并不是足斤足两。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让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下里巴人”奔向“阳春白雪”,是萦绕在许多同学心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方法似乎很多,各式各样刊物上的指导文章各显神通,又常常令这些同学无所适从。笔者以为,学会熟练、灵活地运用排比是见效较快的“处方”之一。
排比能加大语言的信息量,使语言条理性强,且节奏鲜明,适于反映事物的情状,尤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排比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它与作者的“思想”密切相关
古罗马 哲学家朗加纳斯说过:“美妙的措词,就是思想特有的光辉。”“思想宏通的人,语言自然宏通;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意思很清楚,思想活跃、开阔、缜密,语言自然优秀、活泼、大气、饱满。“宏通”的思想来自哪?俗话说“脑子越用越活”,这就要求每个同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要“敏感”即多动脑筋,力求获得深刻新颖的看法;然后选用最好的语言(如词语、句式、修辞等,“排比”只是其一)将其倾吐出来。开始可能感到难一些,但只要真正地下过几次功夫后就可以逐渐登堂入室了。下面的例子就是“思想”与“语言”结合得较好的典型:
①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到,古人所说的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也是不全面的。人的某些缺点换一个场所也就变成了优点。我们在用人时,既要看到他的长处,又要审视他的短处,有时甚至还可以来个缺点优选法呢?胆小的人不利于干开创性的事业,但当出纳会计贪污的可能性就很小;听力差的人是非少,搞档案管理却很恰当;吹毛求疵的人当领导,群众不欢迎他,但他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产品检验员;机械型的人管理图书、看护电话,可能很出色;夸夸其谈的人,你最好叫他当产品推销员„„
例①所提出的“人的某些缺点换一个场所也就变成了优点”的观点不落凡俗。如果没有对生活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是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其与排比这个“外壳”珠联璧合,确实称得上是“美文”。
二、不同的文体,排比的使用也各有不同
记叙文以散句为主,排比等整句的使用应“恰到好处”,一般而言,概括叙述或感情较强烈的段落使用排比能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如例②;而具体的叙述、描写则不宜用排比,尤其是结构复杂“臃肿”的排比。抒情散文要求语言精彩、流畅,议论文要求语言严谨、生动,恰当地运用排比等整句即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剂量”大些也无妨。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党建文化墙成为农村亮丽风景线
党建文化墙成为马城农村靓丽风景线
近日,马城镇打造的贺庄--多余屯--南坨子党建文化墙一亮相,就立即吸引了周围众多居民驻足观看。该文化墙长4000米,投资66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党建、环境整治、党风廉政等内容,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镇把党建文化进农村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县委“党建示范工程”、139带动工程、“党建风景线”等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双服务双促进”,做好做强服务群众工作,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建设“党建文化墙”,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升了精神文明氛围,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推动了特色镇村建设进程,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第四篇:让诵读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写写帮推荐)
让诵读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丰南一小20052006学第一学期特色工作总结
引言:种下行为的种子,可以收获习惯之果;种下习惯的种子,可以收获性格之果;种下性格的种子;可
以收获命运之果。
一、扎扎实实抓好促进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校本课程,种下行为的种子。
我校在不断总结近十年经验的基础上,将完善后的诵读工程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奠基工程。
1、精心编写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兴趣是引导行为的最好的老师。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我们采取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
结合的方式确定教材内容。首先由各年级学生自主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古诗文和读书的篇目。其次,学校下发古诗文和读书的篇目,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教材的内容不仅满足了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而且保证了教材的质量,更重要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学生学起来会很愉快、轻松。
2、将诵读正式纳入课表,保证了诵读的效果。
为了确保诵读的质量,学校在每周一、二、四、五的下午两节课后拿出25分钟时间作为全校的诵读课。伴随着“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优美的古典乐曲,全校师生声情并茂诵读优秀诗文,共同徜徉在诗词的殿堂,陶醉其中,留连往返;共同驾一叶扁舟,驶入书的海洋,开始了与名人的对话,心灵的升华„„诵读成了师生的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大餐,一剂心灵的鸡汤。全校师生深深喜欢上了诵读,而且兴趣越来越浓。
3、为学生提供成长的舞台,展示成果。
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时间,由各班或学生个人自主申报,进行自主展示。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诵读的成果,有的背诵千古诗文,有的朗诵名篇佳段,有的演讲读书的感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4、建立诵读激励卡(背诗、读书)、诵读之星、诵读奖章三级激励体系。
古诗背诵:每背10首古诗就奖一张诵读激励卡,五张激励卡获得一张诵读之星证书,三张
诵读之星证书获一枚诵读奖章。
读书:每读一本(100万字以上)的书奖一张诵读激励卡,五张激励卡获得一张诵
读之星证书,三张诵读之星证书获一枚诵读奖章。
5、每月一次的诵读考评,有效促进了诵读的进程,保证了诵读的质量。
学校每月对各班的诵读情况进行一次考评,按照每月至少10首诗、五本书的课程计划进行检查、评比。这是一项上不封顶,下部保底的工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诵读工程的整体推进,全员达标。
现在,我校的诵读工程已经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本
学期学生人均背诗40首,到本学期末人均背诗130多首,最多的达400首,有400多名能背诵170首以上,获得了十星级诵读奖章。背诵古今诗文不仅使学生增强了记忆力,增强了语感,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审美能力和人格修养培养了爱国情操。人均读书达70万字,有300多人读书超1000万字,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喜人局面。学生由对书感兴趣到爱读书、会读书、乐读书。学生的读学生的读物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态势,他们不但读名家名篇,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涉猎,阅读的内容特别广泛。学生广泛的阅读和积极的积累使他们思维敏锐,善于交流,博闻强记,较好地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二、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师生共读 亲子共读,蔚然成风,让行为成为习惯。
1、学校要求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提倡和学生一起读。
本学期我校教师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现代教育》、《赏识教育》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华
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书,读后人人写出读后感,并组织专题交流会或在网上进行交流,使每位教师受益匪浅。在老师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的诵读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和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师生同借一本书,有的师生同买一本书开始读起来。学校随处可见师生共同读书、一起交流的身影。王银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爱的教育》,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王老师先读,然后给孩子们书中的讲故事,当讲到精彩之处,教师便戛然而止,吸引学生自己去读,这样学生的兴趣便一点点培养起来。她还利用读书会,和学生一起品读精彩之处,在老师的示范引导下,三年级的学生学会了精读,学会了品悟。这都应归功于师生共读。
2、召开以诵读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奏响家庭诵读的序曲。
(1)、家长座谈会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在家长座谈会上,校长亲自做报告,在报告中校长就诵读的意义、我校在诵读方面采取的措施、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论述,使每位家长对诵读有了深刻地认识。会上还播出了学校录制的班亦多、王晟两位诵读小状元的先进事迹,使家长真切感受到了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会后家长们的内心受到深深地触动,纷纷表示一定要与学校配合,做好亲子共读。
(2)、家长座谈会许多家长做了典型发言,互相交流经验,进行研讨,使许多家长茅塞顿开。
(3)、会上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了优秀书目和优秀报刊,发放了资料指导读书方法,提高了家长的整体水平。
3、掀起亲子共读的高潮,促进了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
家长座谈会后,家长们纷纷为孩子购书,订报刊杂志,与孩子一起背诗、读书、读报,在家长的重视和带动下,亲子共读进行得有声有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家长和学生。六7班李方
舟家长在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中,为孩子购置了200多册图书,并且制定了共读计划。
由于家长的带动下,李方舟读书超过1000万字。学期末学校评选出20个“读书家庭”,颁发“亲子同心奖”。学校电视台对获奖者的事迹进行采访、录像,通过〈〈小荷〉〉、电
视向全校宣传。
许多教师和家长纷纷反映,这项读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读书,而且激发了教师、家长的读书兴趣,提高了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孩子们的欢迎了,孩子们良好的诵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令人欣喜。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以交流促进自主读书,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1、每节课课前3至5分钟、每天诵读时间、每周一节阅读课都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和
体会。开始,只要学生想说,内容和形式都不要加以限制。只要是学生想表达的,什么内容
都可以;只要学生喜欢,什么形式都行。在达到人人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交流后,再加以巧
妙引导、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提高交流的水平。
2、利用电视台、广播站、年级、班级展板,由学生自主进行好书推介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读
过的好书介绍给同学们,既交流了读书的感受,又享受到了成功。
三、积极开展综合性读书实践活动,拓展发展的广阔空间,让习惯发展成性格。
诵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只有学生将诵读的积累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回答或解决相关的问题时,才真正促进了发展。1、2、3、4、面向生活、面向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自选活动课题。围绕专题,学生根据兴趣和内容自愿结成活动小组,确定子课题,写出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中,每位学生广泛搜集资料,互相交流、研究。学期末写出揭题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
本学期,我校各班广泛进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内容丰富多彩,如《走进三国》、《走
进名人》、《漫话中秋》、《古诗漫谈》„„在汇报交流活动中,董君梅老师的〈漫话中秋〉的活动作为成功一例,赢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赞同。活动中,学生们从中秋的来历、中秋的习俗、中秋诗文、月饼文化、中秋知识、中秋的传说等12个选题进行了精彩的揭题汇报。汇报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互相补充,互相质疑,全员参与,气氛异常活跃;汇报中学生丰富的知识,声情并茂的朗诵、独辟蹊径的分析论述、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断赢得阵阵掌声。尤其是孩子子们在活动中的进步和发展,令人刮目相。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打破了各学科的界限,促进了各学科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搭建成长的阶梯,促进学生稳步健康发展。
1、各班举行诵读、读书擂台赛,比出各班的擂主,在学生中掀起诵诗、读书的高潮,取得了喜人成果。
2、每月一期的《小荷》校刊展成果,尽享读书之乐。
学校的《小荷》校刊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给师生提供了展示读书成果的大好机会,师生可以推荐好书,随时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收获或创作的作品与大家交流,享受成功的喜悦。本学期,教师投稿200篇,刊登30多人次;学生投稿2000篇,刊登200多人次。
3、各年级的读书知识竞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享受成功的乐趣。
本学期以〈诵读手册〉中必读篇目为内容,兼顾各学科的学习内容,并适当向课外扩展,举行了“读书伴我快乐长大”的知识竞赛。赛前,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细致阅读掌握了〈诵读手册〉中的书籍,读书效率倍增,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就读了一个学期才能读完的书。比赛过程中,学生广博的知识、机智的竞答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令参观的同学羡慕不已,令老师自叹不如。一场小小的知识竞赛使人感受到读书的力量,读书的魅力,读书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全校师生震惊了。赛后,师生深有感触地说:“赶快读书吧,不读书就要落后了。”
4、举办第二届校园读书节,全面展示读书成果。
今年十月,我校以“快乐读书!”为主题,举办了校园读书节。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学生的精神打底,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历时一个月的校园读书节,我们开展了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幕式上,全员上阵、班班展示、规模盛大的班级诵读对抗赛将读书节的序幕徐徐拉开。实施诵读工程,人人背诵《弟子规》、古今诗词,初结硕果。月内人均背诗36首,杨梦奇、李可心、王倩文等26名同学背诗150首以上,荣获诵读奖章。班级读书会,成效显著。月内人均读书300万字,李梦童、相雪晴等300多名同学超1000万字。校园作文大赛,成果喜人。那创意新颖、文采飞扬的习作无处不显示出读书的魅力。“读书伴我快乐长大”的知识竞赛把读书节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同学们丰富的知识,精彩的竞答博得了阵阵掌声。“读书,使我的生活更精彩”主题展板评比、校刊〈小荷〉,全面展示了同学们的读书成果。
5、充分利用学校的小广播,弘扬诵读活动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广播站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加油站。
6、组织学生向优秀报刊、杂志投稿,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享受成功的喜悦。本学期,组织向中华小超人全国作文大赛投稿200余篇,参加省科技小论文比赛投稿50篇。我们期待着他们的好消息。
诵读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变得博学,而且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迅速提高,变得文质彬彬,儒雅懂礼了。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向教师挑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诵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在丰南区组织的学生学科知识竞赛中,我校数学、英语、科学分别荣获全区第一名。诵读已经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2、3、4、继续开发校本教材,为学生的“辐射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提供优秀读本。不断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撰写有价值的论文。形成一整套诵读管理、评价体制,使之走向更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的专题研究,出成果。不断深入探索综合性实践活动,拿出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成果。
第五篇:让否定性评价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让否定性评价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
进入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以来,优化教学评价语言,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积极评价倡导表扬和鼓励,那么还需要否定性评价吗?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课堂评价“好”声一片。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在这种表扬声中成长的孩子将来怎样承受挫折和失败?事实上,一味倡导无原则、空泛的激励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助长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马虎应付的学习态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激励赏识的同时,否定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诚然,过于直白的断言或许会造成一些教育教学上的消极影响,然而,委婉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巧妙、艺术地运用否定性评价,不仅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出正确的调节,使否定性评价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真诚赞美的同时,善意的否定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教师的课堂否定性口语评价要怎样才能承担和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呢?
一、构建一个直面批评的课堂氛围。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在每一节课上,都有学生在出错,这是客观存在的,甚至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但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怕出错,怕暴露,怕被笑„„有时,教师为了保护出错学生的自尊,常常采取隐瞒出错者的姓名,而不采取公开讨论的方法。正是这种隐瞒,让学生增加了对错误的耻辱感,从而无法坦然面对错误。可见,学生能否坦然地讨论错误,关键在于教师以及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场”。因此,老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应在课堂中与学生公开地讨论错误,形成一种“允许出错”“允许不会”的宽容课堂氛围。这样以来,一方面可以解除学生的顾虑,把学生从恐惧权威、害怕犯错误的不良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并认可不同意见和分歧,开展真诚的对话;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教师从学生的错误中发现教育新的生长点,为课堂教学找到深入下去的主题。
二、否定性评价时多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
评价语言的幽默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如在某年夏天的一节语文课上,“夏日炎炎正好眠”,学生趴在书上就睡着了,于是我顿了顿说:“我们班同学的学习就是认真,XX同学睡着了都还在看书呀。”于是教室里响起了学生轻快的笑声。这幽默的语言不仅让该生很快就提起了精神,也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不对,同时还活跃了气氛。幽默的否定性评价却是给天真的小学生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正确导向,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人文性的具体体现。
三、让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虚荣心,运用语义明确的语言,会给对方很大的刺激,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带有忠告性的意见或建议,若不考虑言辞,不但对方不容易接受,还达不到忠告的目的。因此,进行否定性评价时运用中听的言辞、温和委婉的语气、平易近人的态度,与肯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评价的目的。评价时,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 “你的想法很特别,请别紧张,老师相信你能明白的。”„„这样肯、否定相结合的评价语言既委婉地告诉了学生自己的回答不正确,又从学生失利中寻求成功的一面,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让学生拥有了自我反思、调整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肯定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正向的、积极的评价行为。教师真诚的赞赏和肯定能激起学生的心灵感应,从而把自信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否定性评价不能简单的否定了事,而要与肯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错误信息,教师要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评价,在对其进行否定的同时,采取“沙里淘金”的方法,挖掘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冲淡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失落感,努力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总之,否定性评价与肯定性评价一样,都是新课程发展性过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在实施课堂评价的过程能够巧妙处理、运用得合理,它就能成为学生认识自我、修正错误、不断发展的动力,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否定性评价也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风景风景独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