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资源 错位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依托资源 错位发展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临潼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区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7处,文物点1830处。其中,AAAAA级旅游景点2个,分别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池; AAAA旅游景点2个,分别是秦始皇帝陵和骊山国家森林公园;AAA旅游景点1个,是临潼博物馆。临潼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全力打造中国旅游名城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使旅游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经济全面增长。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悄然兴起。我区一些农户依托景区资源优势,积极兴办了一批以乡村度假、休闲、观光为主要特征的农家乐。目前从事农家乐经营的200多户,(其中两户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约百万人次,经营收入达2000余万元。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按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及科学规划、集中打
造、节约资源的思路,结合自然资源、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现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规划布局,加快整体设计和改造突出不同区域传统与特色,注重和谐美观的原则。2009年,农家乐聚集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西北大学编制了《临潼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汉代石榴休闲观光园详细规划》。明确了临潼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向,理清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为我区乡村旅游科学、有序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打造精品
目前,我区乡村旅游通过政府引导,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大农家乐聚集区。一是芷阳村农家乐休闲度假区依托芷阳湖景区,成为以水上休闲为主的农家乐;二是骊山牡丹沟农家乐借助骊山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为以野外烧烤为主的农家乐;三是新丰渭河休闲垂钓区依托新丰渭河滩地千亩水面,形成以垂钓为主的农家乐;四是五星绿色生态园依托现有的蔬菜瓜果大棚,开辟了以农事体验为主的农家乐;五是溪源山庄以休闲度假、关中民居、民俗演艺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度假生态山庄;六是秦俑民俗文化村地处兵马俑博物馆附近,利用关中传统民居,大力发展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农家乐;七是宋家村现代农业观光园,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集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瓜果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下一步,我们将在七大板块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打造
精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我区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力度,辖区内凡有农家乐旅游经营的街办、乡镇都先后成立了管理机构,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对农家乐旅游的管理。同时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为了确保乡村旅游安全、规范,我们对全区农家乐进行逐户检查,主要从安全、卫生、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对存在问题现场给予指正,并要求按期进行整改,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提高服务接待水平。在规范整治过程中,共出台各类文件、规范标准、通知等100余份,拆除违章建筑500平方米左右,拆除违章广告牌匾 30余块,更换门牌(楼)、广告、灯箱50余块,更换遮阳棚、伞70余顶,刷新各种涂料约20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景区内乡村旅游经营乱搭乱建、破坏景区资源、环境卫生差、服务接待水平低、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游客及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不断提高我区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近年来,我区先后多次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及农家乐经营户百余人次分十批赴四川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我省商洛地区任家沟、户县东韩、礼泉袁家、长安上王村等周边区县乡村旅游
进行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聘请省、市旅游学校专业教师、有关专家、学者举办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12次,共800余人次参加业务培训。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培训,使农家乐经营户掌握了先进的经营模式及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
五、加强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区乡村旅游知名度
在宣传促销上,我们利用多种渠道,扩大对外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大力宣传我区乡村旅游。同时,积极参加市上举办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分别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宣传活动、在杨凌举办的“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在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举办的以“秦风唐韵御温泉,休闲旅游在临潼”为主题的“幸福生活天天游〃走进临潼——暨临潼旅游推介活动”,去年6月下旬又组织经营户参加旅游大篷车赴陕北与关中西府地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吸引周边县、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活动。
总之,我区乡村旅游在近几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创收渠道。今后,我们将依托景区资源优势,引导乡村旅游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做大做强我区乡村旅游。
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第二篇:乡村旅游发展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示范模板是必要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职和回归自然资源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兴起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乡村旅游看作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以接待外国客人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至今的创汇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费逐步由以大众观光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探险、自助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场、养殖场,加以美化、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观光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林场、观光牧场、观光养殖场等观光农业项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以地生财,使就业竞争力弱的农民,通过一定的就业职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务、导游、卫生和管理等工作。
(3)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旅游业是促进人流动的产业,由于人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给他们带去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摒弃小农经济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
(4)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的参与性,游客可亲自参与采集、品尝农产品,农产品就地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营销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5)乡村旅游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人和农产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
(1)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2006年底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家庭28000万户农村人口将近70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2)从微观方面看,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
第一,农村有着可观的投资需求。借助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开发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这些设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汽车下乡”,这些政策无非都是想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向下寻求城市不能给予的经济增长。在一切都追求“利内需”、“利分配”、“保增长”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经济产业。当今乡村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就当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还担当着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是重任倒还不如说是机遇,是全球给中国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的机遇。
乡村旅游目前的开发状况
(1)乡村旅游不同于景区旅游。
首先乡村旅游需求量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兴盛,乡村游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城里人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荫足怀旧和对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类似的特点。注重休闲和娱乐、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时,乡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复消费的特点。再次乡村旅游强调乡村气息、旅游体验与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乡村气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等。
(2)目前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最普遍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盲目的搞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到位。就拿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景观乡村嘉年华”来说,他实际上并非乡村旅游的范畴,因为他犯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致命错误,即空心化开发模式。所谓的空心化开发模式就是圈出一块地,毁掉该划定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来重新规划开发。空心化开发模式是广泛应用于景区开发的一种模式,然而景区开发远非乡村旅游开发。怎样开发好乡村旅游是在不违背其本质的前提下来规划的,而不是在一块毁掉了的农村里的一块土地上异想天开。乡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味,而且这种感觉要真实,而并非是让城里人看一块建在农村的农村公园。
②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更是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由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根本,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台湾,农业旅游被认为是面临利润下降、需要新的经济支柱的农民在乡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选择,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业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2)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接种在广大的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更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展望。
“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环境游”等都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志。2004年胡锦涛视察上海时又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旅游工作年会上也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新农村 新旅游 新体验 新时尚”。乡村旅游在国内全面启动。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最大特点的基础上,改正已有的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贯以新的、正确的思路才能把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点石成金”的朝阳产业。所以开发出一套模板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篇: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
——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让各个
地区将经济发展方向或多或少的转移到旅游业这个无污染的第三产
业中来。各个地区无论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区或者丰富的人文景
观都开始了对旅游业的不断探索。旅游业日益获得人们的关注,为社
会创造了渐增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旅游经济的日益成熟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旅游模式
具有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
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
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方
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以乡村为中心内容,汇聚农村田间文化与农家乐
为规划设计,塑造、凸显与传播特定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的以体现文
化特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并以此吸引游客。为响应党的十六大的号召,我们旅游学院组织了一支志愿伍,奔
赴黄山市太平县的太平渔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同当地村
民就乡村旅游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旅游已被提上了逐
渐重视的日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致富,还可以提
高农村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了发展物质与非物
质的双重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日渐增多的自驾车旅游,短途旅游以及自寻旅游景点。而且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寻找回归自然的要求日趋强烈,所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日益成熟。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它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所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民对发展旅游业这项经济形式的认识并不深入,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不够大,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够高。第二、农村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完善,乡村旅游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较多,一旦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更新的进度跟不上。第三、发展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或者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样久而久之新鲜感失去,不利于吸引游客,即旅游产品单一,亟待开发。第四、开发旅游景区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造成景区的破坏与污染,由于利益新的滋长会造成过度开发景区。所以开发乡村旅游有待于解决较多的问题。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现今乡村劳动力剩余过多,涌入城市过量,造成城市化压力大等问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一旦发展起来,可以带动乡村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还可以拉动乡镇化企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正符合城市化的健康发
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仅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对后代教育的一个承担。
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外出打工,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探讨也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区域、社会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密切,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内在地要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并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所以为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都是为农民
培养下一代所提供的重要方案。所以在乡村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创造催化条件推动其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思想上提升认识,树立大众旅游的观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旅游所获得的益处。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从业者的培训,农民从事旅游业有必要进行专业的旅游知识教育。第三、加强宣传攻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好可以为旅游景区打造品牌效应,便于让更多人接纳。第四、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对于农民发展经济有着宏观指导作用,政府之力必不可少。第五、提升文化品位,突出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不断的更新才能不断的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发展乡村旅游既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道路,也是一条推进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有利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光添彩。
第四篇: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黑井
[ 作者: 来源:彩龙中国 发布时间:2007-10-30 15:17:20 进入社区 ]
彩龙中国网讯 黑井镇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等方式,加强古镇保护管理,加大对深厚的盐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开发,不
断推动古镇深层次保护与开发进程,黑井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黑井历史沿革
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部,距昆明近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穿境而过,镇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8754人,其中镇区人口3000多人,财政自收收入122.7万元。
晨曦黑井,成昆铁路穿古镇而过
黑井镇1995年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同年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乡镇,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因“黑牛发现之井” 产盐,简称“黑井”。自汉代始,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提举制,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独树一帜,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至今,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被誉为“蒙尘的贵妇”、素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
古镇保护与开发情况
黑井镇陈书记作关于黑井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近年来,黑井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载体建设,进行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初步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进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要素逐步健全,旅游产业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规划是龙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调控城镇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几年来,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镇坚持以统一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导古镇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古镇,结合地域特点建设特色古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古镇规划与古镇发展主导思想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于1997年始,相继编制了《黑井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黑井镇保护性规划》、《黑井镇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黑井镇总体规划》、《黑井镇近期建设规划》等规划,制定并由县人大审议通过了《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上报了《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2007年编制完成了《黑井镇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禄丰县黑井镇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4424万元的项目规划已列入州县项目储备计划。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整体规划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的超前性、前瞻性。二是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评审严把关,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三是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四是坚持规划的可行性,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五是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法定制度,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实行审核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强化规划服务发展的意识,围绕保护开发古镇、项目带动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严格规划控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古镇文化内涵,提高古镇品位。在保护与开发中,严格规划法定性,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突出一要保护、二要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策划,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保护改造,力求保持建(构)筑物的原真性,防止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切实加强城镇开发建设及日常综合管理,严格核发“两证一书”,坚决制止和处理城建违法行为,严禁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出现,清理整治与古镇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招牌和灯箱广告及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保护极具古镇明清传统特色街巷风貌,(二)实施项目,夯实基础
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重点是落实在《近期建设规划》和《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五年工作计划》上,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结合,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加大古镇区综合整治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与历史性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优化美化人居环境,为城镇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环境?。自2001年以来,我镇多渠道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其中省级290万元,州县级300万元,社会融资(含企业、个人、招商引资等)510多万元,配套完善街巷道路、沿街房屋立面整治、完善给排水等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镇面貌取得了较大改善。
完善交通设施: 投入资金73.5万元,在妥黑公路与黑井镇区交接处新建成占地17亩的生态化停车场,作为联接火车站与城镇短途客运中转站,解决铁路、公路换乘的停车和镇内交通拥挤的问题;投入13.3万元,对五马桥至飞来寺1500 米的游路用红砂石铺设;投入75万元,完成了停车场至古镇区红砂石路面铺设,并进行道路两边景观绿化配置;投入85万元,完成了镇区至武警十中队红砂石路面铺设;投入45万元完成了飞来寺至万春山僧人墓群游路;协调投资投资1400多万元完成广通至黑井出境油路建设。
夯实城镇基础:加大保护力度,投入财政补助资金50多万元,对二街、四街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恢复,力求保持原“明清建筑”一楼一底一铺面的原真性,按“修旧如旧”原则,对二街等大部分砖混结构的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了仿古整治;投入68万元,修复整治开发大龙祠、黑牛盐井片区,建成了黑井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投入50多万元,完成了古镇大门续建、旅游接待中心及配套星级旅游厕所建设;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政府办公楼立面仿古整治;补偿上武家院等代表性民居进行确权开发;镇区线缆改造、沿街仿古招旗、匾额恢复,拆除了一批影响镇容的杆线、灯箱广告牌,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投入30多万元,对镇区主要街(巷)道和五马桥、节孝总坊进镇公路主干道进行专业亮化、绿化设计,布置古色古香的灯光亮化和景观配置;投入50多万元,新建旅游公厕2座,改造旱厕2座,逐步解决游客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的问题;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把古镇环卫保洁推向市场,基本解决了镇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投入20多万元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标一座;投入30多万元完成镇区一期亮化工程;投入30 多万元新建综合广场一个。通过环境整治,城镇景观得到有效控制,古镇明清传统街巷风貌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城镇规划区新增绿地面积10000㎡,旅游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
(三)保护资源,合理开发
黑井镇大门
在保护与开发中,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历史原真性的前提下,积极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以开发促保护,寓积极保护于合理利用之中,保护好、适度开发好古镇。以科学的态度,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改(建)造和整治修缮;吸取成功引入原黑井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及现在的云南博源集团入驻黑井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的经验,积极吸引外资,引入上海中桥影视公司昆明分公司对重点特色民居史家大院进行了整治修缮招商开发和石龙村万株蜜枣生态旅游光观园建设,盘活了闲置资产。筹划参加了CCTV-1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及云南“十大名镇评选活动”,各大新闻媒体竞相到黑井采风,宣传黑井;成功举办昆明国际旅游节楚雄分会场开幕式等系列活动;在加强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和开发盐文化资源,恢复古法制盐作坊,进行盐文化陈列展览及参与体验古法制盐,增强文化互动;成立业余艺术团,恢复耍盐龙、说书、唱古戏、洞经音乐展演,展示传统文化;同时,在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物化成果,主要是编辑出版了《逝去的盐都》等系列盐文化丛书,校注出版了《康熙黑盐井志》;由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成功拍摄了《看不透的黑井》、《黑井纪事》等专题宣传片;设计制作了黑井古镇宣传画册;成功引进北京电影学院拍摄云南省第一部方言电影《光荣的愤怒》,并于2006年3月15日在黑井进行了首映式。通过适度保护与开发,黑井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得到提升,特色规模日益显现,被列为全省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建设镇,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得到适度、合理开发利用,迈出了特色产业建设的新步伐。
黑井古镇发展成就
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直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镇内生产总值达5769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42万元,增长14%,第二产业产值174万元,增长-45%,第三产业产值2853万元,增长6%;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接待床位由2000年的100多个增加到1500多个,接待餐馆由2000年的6家发展到42家,2006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200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至2006年末,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500多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860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2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促进了黑井特色产业的培植。
小城镇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周围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以黑井、三合、复隆沿河中低海拔村委会为主的小枣、石榴种植面积及销量继续扩大,以赵园、复隆等村委会为主的青早蚕豆、优质蔬菜种植规模及销量逐步扩大,以法龙、大树为主的青早包谷、反季蔬菜种植及销量逐渐扩大,以青龙、银马、三合等山区半山区村委会为主的肉牛、生猪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批民居接待户,农家乐经营户,仿古马车经营户,特色农产品经营户等。
承续了历史原貌
景洪市勐罕镇: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2008-02-25
勐罕镇位于景洪市东南部,地处“黄金水道”——澜沧江下游,距景洪城27公里。镇内有宁静秀丽的龙德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傣族园和菩提岛五星级酒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勐罕镇以其浓郁的傣乡民族风情、旖旎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傣族宗教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享有“孔雀羽翎”、“鱼米之乡”的美誉。著名散文作家冯牧先生所作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和著名作家邓子华先生在《滇云散记》中描绘了勐罕镇的美丽景物,使勐罕镇的美名盛于天下。全镇土地面积321.91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26671人。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1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
勐罕镇依托区域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坚持“政府主导,企民参与,市场运作,共同受益”的原则,加强勐罕旅游开发保护管理,旅游名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化功能日臻完善。随着澜沧江黄金水道的沿江经济开发及镇区内4A级国家风景区——傣族园的二期开发建设,使勐罕镇不仅成为了景洪市沿江经济中心地带和旅游东环线上的重镇,也成为了西双版纳州对外开改的靓丽窗口,被云南省列为全省首批10个旅游名镇之一。当前,“昆曼”国际大通道、橄榄坝电站、橄榄坝综合码头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勐罕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掀起了勐罕旅游名镇新一轮建设高潮,也为全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搞好勐罕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建设的指南,决定着勐罕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和档次。镇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勐罕旅游小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一是搞好城镇规划。在城镇整体规划中,把勐罕城镇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修编,将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86平方公里扩大到18.96平方公里,按照“不求大、但求美”的指导思想,突出勐罕“一江、一湖、一园、三片区”功能,充分体现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引导勐罕小城镇建设从凸现小城镇个性特色和城镇魅力上作文章,大力挖掘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对行政功能区、居民住宅区、旅游观光区加以科学划分。目前,规划已进入评审阶段。二是做好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中坚持做到: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方便群众,组织实施;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避免趋同;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把村庄分为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中期规划(2010年—2015年)和远期规划(2015年—2020年)三个阶段。并对村庄、产业、精神文明作了详细的规划,做到各村因地制宜,目标明确。到2007年底全镇完成30%的村寨规划,指导村寨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旅游开发建设,着力把勐罕规划和打造成为傣乡大风情园。
二、宣传发动,更新观念
2006年以来的两年,是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旅游建设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两年。一是组织考察学习。勐罕镇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州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村委会也根据各村情况,分别组织小组干部到市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拓宽眼界。二是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清醒认识到旅游开发蕴藏的无限商机和内在增收潜力,认识到共同参与建设,共同打造大傣乡风情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和层层思想发动,农民和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不关我的事”或不愿参与,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和保护,参与勐罕环坝游览公路、绿化村庄和美化家园建设,保护杆栏式建筑和傣民族风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合理开发,注重保护
勐罕镇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坝区6个村委会,以傣民居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为主。对国家4A级景区、菩提岛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曼迈桑康泼水印象和神话园的开发,政府与各公司签订《勐罕镇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旅游开发公司在旅游规划和设计上必须保持浓厚的傣民族风情,表现出极强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做好杆栏式村落、民族风情、贝叶文化、古寺庙、古树和一江、一湖风光的保护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宣传,出台了《关于成立勐罕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工作暨杆栏式建筑保护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制定相应的杆栏式建筑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杆栏式建筑异化现象的发生,为大傣乡风情园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坚实基础。
四、共同建设,夯实基础
(一)政府主导。近年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城镇四条主要街道罩面工程、景诓路拓宽增设人行道工程及曼岗景人行道的彩砖铺设;完成了过境公路长329米、宽26米的拓宽改造工程的拓宽改造工程;建成了日可填埋近10吨的垃圾处理场;完成了勐罕镇饮水一、二期工程,主管架设完毕,现已向傣族园及周边六个村寨供水;投资近200万元,完成了勐罕主街道扩建、亮化绿化工程;完成了街道路灯照明安装工程。勐罕小城镇建设“三横二纵”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小城镇的发展框架已经显现。
(二)群众参与。一是环坝游览公路的建设。环坝路全长20公里,总投资概算1000余万元,涉及6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3808户,17316人。目前,曼嘎俭、曼累讷村委会已完成近10公里建设,投资近600万元。曼法村委会段近5公里,现已开工建设;曼搭村委会段5公里计划年底动工,2009年全部完工。二是村容村貌整治。目前,全镇88%的村民小组实现“五通”;50%的村民小组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0%的村民小组建有文化室;51%的村民小组建有篮球场;18%的村民小组建有晒场;33%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公厕;29%的村民小组建有村垃圾池;38%的农户完成改厨;63%的农户完成改厕。累计投资3448.6万元。三是绿化村庄,美化家园。已有5个小组完成村内绿化、庭园美化和发展庭园经济,还有35个小组正积极申报州农委办的生态示范村建设,12个小组列为2008年试点村,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企业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傣族园公司投资近5000万元完成一、二期项目建设;曼迈桑康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 “泼水节”印象建设;云南拓普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五星级菩提岛休闲度假酒店。夯实了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了旅游设施开发功能。
充分发挥傣族园的民族歌舞表演、天天泼水、曼迈桑康景区的“泼水节”印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傣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水文化及饮食文化等典型傣文化元素,全方位、多视觉集中展示傣族文化的传统魅力,成为对外展示傣族文化的重要名片。2005年勐罕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荣誉称号。目前,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以不断提升勐罕知名度,打造勐罕特色旅游名镇。
第五篇: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
播放视频录象——
(解说:这是学校以“笙歌舞动绣新姿,快乐童年绘蓝图”为主题庆祝“六一”的动人情景,活动得到了中国教育网、德育报、柳州日报等媒体相继转载报道。)
——民小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记得冷冉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强调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是因为这样学校才能由局部优势发展为整体优势,才能把学校办活。”
融水镇民族小学建于199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小学。现有师生1809人,是一所环境幽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近年来,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学校先后荣获:柳州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市“文明学校” “优秀学校”、“优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获国家级区市级团体奖达数十项,师生获奖达五百人次。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这所座落在大苗山的民族小学,脱颖而出。我们一直秉承“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和听到的原生态演唱,就是我校办学特色的一个侧面。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潜移默化篇
泰戈尔说过,鹅卵石的完美不是靠锤的打击,而是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教育需要一种载体,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教育的熏陶,尤其需要美化、诗化、艺术化。作为一所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学生的学校,我们在民族教育方面,独树一帜,敢为人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坡会群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等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学校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班队会等阵地进行民族知识的教育,请我县民间艺人到校解读《融水民族文化简明读本》,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和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概况、民族成分、民族来源、风
土人情等常识,同时还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把理想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二、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开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以综合科为突破,在体育课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活动;在音乐课中教学吹芦笙、跳民族舞蹈、学唱原生态苗歌;在美术课中教育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体验篇
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开始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奋进。努力做到几个结合,让师生在历练中得以成长。
一、结合苗族特点,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1.成立了“苗娃合唱团”,专门演唱原生态苗歌;
2.建设一支70人的芦笙队,请我县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
3.在学校操场四周、教学楼走道两侧、教室前后,随处可见师生的摄影、书画、手工刺绣作品,文化气息浓厚,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作品的题材大多选自苗族文化的精髓,如“芦笙节”的来历、“斗马”的来历、“苗年”的来历、民族服饰等,许多苗族文化成为师生创作的源泉。学校成了继承和发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块园地、圣地,以人文教育为主轴的少数民族办学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
4.民间艺人亲自到校指导师生开展刺绣学习活动。从五年级起美术课开设刺绣技能学习,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手绣许多幅精致的作品,装贴成画,制作成挂画、布包和香包等,图文并茂,栩栩如生。5.课间播放“苗娃合唱团”自唱的非常动听的原生态苗歌,师生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幸福。
二、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平台,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五彩校园特色操”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竹竿舞、踢毽球、拉鼓、板鞋舞等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为主要活动项目。
三、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即“写好中国字,诵读中华经典诗文”。2004年起我校已自行编印多个版本的《学生经典诵读本》,结合诵读经典的校本课程,独具匠心创编了国学操、少儿韵律操、武术操、手语操等供师生学习,大课间成为师生展示自我、体验生活、学习技能、开拓视野的大课堂。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亲身去感受民族
文化的优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既锻炼体能、又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学校的艺体教育不断深化,民族特色大放异彩。今年,我校受到广西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的青睐,被选为该校的生源基地,挂牌成立了融水县小天鹅舞蹈考级培训中心,成为县内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始进入了专业化引领,提升了办学层次和竞争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春华秋实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尤其倍感欣慰的是,我们苦苦追求并坚持的办学理念和具体举措得到了时代的印证,体现了我们思维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由于学校注重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彰显学校特色,成效明显,2007年我们已自行创作了《我们在快乐成长》的校歌。是柳州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研究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自治区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课题。2009年我校“苗娃合唱团”演唱的《苗家达配敬酒歌》应邀前往柳州市参加“六一”文艺晚会,2010年又参加了东盟博览会第二届妇女企业新论坛会文艺演出。学生民族舞蹈《达晶乐》进京参赛,获特别金奖,我校的“苗声合唱团”于2009年9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快乐大巴”《为祖国绽放,花开柳州》节目的拍摄。学校鼓号队今年参加市第十届鼓号演奏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日本熊本大学也被我校办学特色所吸引,他们学校的师生曾三次到我校进行校园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市“卫生优秀学校”、市“先进基层关工委”、市“特色学校”、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市中小学图书室先进集体、市“家长学校示范单位”。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红旗大队,我校的办学成果被列入《广西大百科全书》条目。
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市教育局的引领下,沿着特色办学的道路前行,不断创新,让学生享受快乐的童年,让老师收获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