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庆60周年生活新巨变征文
周末,当我打开电脑,进入影视网站,搜索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时。我忽然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久远的看电影电视的故事……
一、露天电影乡村里的惊天大事
上个世纪中期,看电影是一件可不容易的事,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那时候,特别是在没电照明的农村,乡亲们的娱乐节目,除了听一下只有声音的收音机外,就是期盼着电影放映队的到来。这样,乡亲们就有开心的时刻了,在那风雨多变的年代,看电影的机会是时常存有变数的,一年到头也看不上几回。但是,如果那一天,听见大队支书的高喊声:“社员同志们注意了!社员同志们注意了!今天晚上我们村放电影!我再重复一遍……”就这一吆喝,就让整个小村里的老老少少们乐翻了天。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娃娃们,更是个个兴奋的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使出最大的声音:“看电影了!看电影了!”仿佛要告诉全世界的人。
大人们及早的收了工,回家烧火做饭,劳碌不堪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还有的哼起了不成曲调的小曲。娃娃们更是没有心思做作业,和等着在家吃晚饭。好不容易盼着红霞满天,高高低低的娃娃们便呼朋引伴的凑到一起,抱着小板凳浩浩荡荡的奔向放电影的场地。人人先在地上划一个大圆圈,把自己包围进去,大声宣示:这是我占的,谁过线谁是小狗。有时候,两个小伙伴还会为了争夺领地干上一架。不等电影开演,以放影机为中心,周围已经或坐或站着好几百人,有本村的,还有临近村庄上陆陆续续的聚拢来的乡亲们,将放影机和工作人员围得水泄不通。一些老弱病残者,干脆坐在银幕后面看,虽然是看的是反面,声音形象依旧清晰,但不拥挤,倒也落得悠闲自在。
天终于慢慢的黑下来,电影队自带发电机发电机开始响起来了,一会儿,电灯泡开始一闪一闪,明明灭灭的,当完全亮起来的时候。放映员就会让一束强光照到屏幕上,场子里一下子喧闹起来,顽皮的娃娃们站起来,或举手,或摇头,让自己的影子映到宽大的屏幕上,看一看自己的光辉形象。放映员拿着话筒“喂喂”几句,村支书就会对着喇叭讲一些村里的事情和放电影的意义,可没有人听他叽里咕噜的讲,起哄声的接二连三的里响起,被训斥一番的顽皮者,总是嘻嘻哈哈的一笑了之。一串激越的音乐过后,屏幕上也出现了一些光怪陆离的画面:电影终于开演了。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地雷战》、《英雄儿女》等等,都是我们喜欢的打仗的电影。有时候放完了,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到银幕下面,学着电影中英雄们的样子,你来我往的打上一阵子,才余兴未尽的走回家去。
由于村里没有太多的钱用来放电影,一年里也难得看上几回。为了给空洞的长夜添加一些开心的故事。只要听到放电影,不管隔着几个村子,有多远的路,也不管天气怎样,大大小小的娃娃们都是风雨无阻的去看电影。有时误听传言,来回折腾半夜,也没有找到放电影的村子。第二天,乡亲们会嘻嘻哈哈的问“昨天,看的什么电影?”总是回答“好看,最好看的《英雄白跑路》。”以此安慰,说完大家相视着开怀大笑……
二、电视的出现乡亲们的娱乐新宠
1990年前后,我们的乡村通上了高压电,由于乡亲们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虽然,看电视已经在城里人的主要娱乐项目。不久,在农村的十里八乡,也就有一两台小电视,还是黑白的。正好赶上播放《霍元甲》《陈真》等武打节目。每到傍晚,几个半大小子就相约到邻村看电视,为了看到霍元甲陈真们的英雄形象,几十号人把一间屋子挤得水泄不通。由于是到外村去看,常常要提前去,走到电视机主人家里,往往人家还没有吃晚饭,大家就散落在院子里,讨论前一次看过的节目。电视机主人往往被大家的争吵声闹腾的心烦意乱,就会打开电视机,用精彩的节目来堵住大家的嘴。后来,我们村也有了一台12吋黑白小电视,主人把电视机搬出来,放到院子里的桌子上面开始放电视。于是,看电视的乡亲们有的便从家里带上一个小凳子,围在电视机前或坐或蹲,人头攒动。在后面的,全部只有站着看了,那伸长了的颈子,像被提着颈子的鹅。来得更晚的没有了位置,只好听听声音了。娃娃们有的看着看着就进入了梦想,当醒来一看,电视机已经被主人关上了,密密麻麻的乡亲们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好尴尬的笑着,一溜烟的跑回家……
后来,买电视机的人家便多了起来,并且开始有了彩色电视机,电视机的屏幕也越来越大了,从12吋的黑白电视,逐渐变成17吋的彩色电视,然后又从平面直角到纯平,然后再到现在的等离子、液晶,尺寸也越来越大,图像越来越清晰逼真,也不用架设室外天线了。前几年好,好多乡村接上了有线电视,能看上近百个台的丰富节目。如今,更有人家用上了卫星接收器,电视节目也格外丰富起来。家家都有了电视机,人窝在自家舒舒服服的沙发上,品着香茶,悠哉乐哉的看着电视节目。没有了一起的劳碌……
三、农家融入互联
网乡亲们走进多彩世界
时光进入了21世纪的科技时代,电脑开始成为新媒体的宠儿。乡亲们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当我们看烦了受人主宰的广告满眼飞的电视节目后,于是,神奇的电脑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农村新人结婚,时兴买电脑了,这个内容丰富的小家伙占据了电视的霸主地位,成为大家的娱乐伙伴。大
家聚在一起,聊电影、聊农业、聊时政、聊奥运、聊经济危机的话题,都是从互联网这个信息速递的舞台上看到的。小小的快捷的电脑上网,给乡民们带来了一顿精神文化大餐的同时,也把自家种植花草苗木、粮食蔬菜,还有各种各样的求购信息,统统输进电脑,到互联网的交易市场里冲浪。于是,小小乡村的产品便也冲出了国门,走进了世界大市场,赚回呼呼啦啦的钞票,生活真的跨入了“人儿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脚儿不出屋,做成大生意”的信息时代。
2005年,我家也买了一台清华电脑,上了互联网。从上面读书、看报,互联网上的好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看着乡亲们在互联网上是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我和妻子也加入其中,不过我们是用电脑写起了豆腐块文章,在报刊社这片大市场上叫卖自己的“产品”,也能赚回银两,改善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想看什么样的电影,都可以搜索出来,一个人窝在电脑前,有滋有味的看一个天昏地暗,不用跑路,没有拥挤,更没有讨厌的广告,爽极了。
农村生活娱乐方式,从露天电影院到电视小影院在到互联网影视,60年来跨出了三大步。一步更比一步强,农村百姓越跨越顺心,生活越跨越丰富多彩……
第二篇:生活巨变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
抚今追昔话童年
我与共和国诞生同年,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
抚今追昔,六十年天翻地覆坎坷路,祖国旧貌变新颜。
感谢英明共产党,爷孙三代话童年。
父亲童年时,祖国正黑暗。
自小睡草铺,穿的破烂衫。
三餐难果腹,六岁去讨饭。
瘦得皮包骨头露青筋,整日泪洗面。
50年
代里,我辈正童年。
住的茅草房,穿的粗布衫,睡的是光席,吃的红薯面。
给羊拔草拾柴禾,推磨烧锅全都干。
随着父母下田地,满身泥土浑身汗。
哪里找欢乐,哪儿可以玩?
七十年代里,儿子正童年,穿的呢子、的确良,吃的是玉米面。
睡的木板床,住的瓦接檐。
不干家务活,学堂把书念。
晚上村里看电影,三里五村把戏看。
奶奶教他唱儿歌,爷爷跟他侃大山。
手里常拿收音机,小脸儿整天带笑颜。
进入新世纪,喜把孙子添,起名叫笑笑,生活多美满。
吃的好面馍,副食从不断。
鸡蛋吃个够,肉食不耐烦。
渴了喝饮料,饿了吃饼干。
穿的是时装,常把花样变。
睡的席梦思,小楼上下间。
白天玩的游戏机,晚上彩电看。
三岁就上幼儿院,唱歌跳舞多新鲜。
七岁学校去读书,义务教育费全免。
喜今日,人民生活真幸福,日子越过越美满。
这真是:
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来节节甜。
第三篇:国庆征文:巨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国庆征文:巨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国庆征文:巨变--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1960年,我出生在北国海滨城市大连。在那里,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读完小学,上完中学。1979年,随部队离休回乡定居的父亲,回到祖籍地安徽皖西的一个小县城。同年,县人事部门招干,我被当地的农业银行录取,工作多年后,调农村合作银行工作至今。转眼30年过去了,30年来,我一路奔波着,忙碌着,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今天回想起来,已变得遥远而模糊不清了,但伴随我一路走来的风雨岁月,并没有完全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却是日久铭新,点点滴滴令我终生难忘。
记得那是30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只身来到皖西一个山区小镇的银行报到。那时的银行非常地简陋。小镇上,几排青砖瓦房,临街的几间对外营业。厚重的木门旁,悬挂××支行××营业所的牌子,远远望去,那样朴实,素静,简单,不事张扬。门前是青石搭起的台阶,拾级而上,步入银行室内,环顾四周,昏暗的营业间里,有两位五十多岁的工作人员在低头忙碌着,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珠算声„„。连结营业间与外室通道的是半人高、用水泥砌成的台子,台内墙角边靠着两个蠢蠢的、笨重的大木柜子,柜头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中间摆着古老而破旧的桌椅,桌子上放着珠子已磨得发亮、显得破旧的算盘和一册册发黄的账本。桌子旁的板凳上,放置着一个用了很久的小木箱,里面摆放着一打打捆好的钞票„„,这就是30年前基层银行或信用社所有的家当和真实的工作写照。
从北国滨城来到偏僻的南方山区小镇,对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青年来说,一切都是新鲜而陌生的。每天清晨,小镇的空气是清新的、湿润的。街上拥挤着操着山腔,讨价还价,熙熙攘攘上街赶市的小贩、市民和农民,偶尔看见穿着红色衣衫的靓丽姑娘从街上走过,在那个衣着单调的年代,显得格外地耀眼。街边田野里,有弯腰收拾庄稼的汉子,有低头伺侯菜园子的妇女,有光着身子、牵着水牛、嘻笑玩耍的孩童。极目远眺,小镇周围群山环抱,绵延起伏,远远望去,一片蒙蒙的墨绿色,像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在稍近的山坡上,到处生长着水杉树、板栗树和山茶树,山林中偶尔夹杂着一抹抹翠绿,仔细一看,那是竹子,是一片片小小的、不成气候的小竹林。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竹子,虽数量不多,面积不大,但在春风吹拂下,竹枝摇曳,不时飘来阵阵泌人心肺的竹香„„。
从踏入银行大门的那一天起,我的一生便与金融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小镇银行,我干过会计,搞过外勤。调到县支行后,干过业务,搞过行政,当了多年的部门领导。由于从事农业信贷工作的关系,我主要同农民打交道。在这个两千多平方公里,九十多万人口,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工作,我要经常上山下乡、进村到户,了解掌握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信贷决策提供服务。为此,我睡过“百家床”,吃过“千家饭”,脚步踏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同那里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弹指一挥间。
转眼30年过去了,我这个当年只有20来岁的毛头小伙子,现已步入中年,携家带口,孩子大学毕业后也参加了银行工作,成为金融队伍中的一员。
时光已转入30年后的今天,30年时光,30年巨变。今天的银行早已告别了传统依靠算盘手工作业的时代,变了模样。无论你是身在城市,还是小县城,人们所看到的最为壮观的建筑是金融大厦。就是偏远的小集镇,盖得最高、装璜最考究的房子,也是银行。那些统一着装、统一标识、青春靓丽的银行员工,无论是英俊潇洒、神采熠熠的小伙,还是热情大方、美丽动人的姑娘,在铺满着洁白大理石、装着空调、宽敞明亮的营业大厅里,操纵着电脑、击打着键盘的工作场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许多人驻足观望,羡慕不已。今天的银行,现代化的办公条件,早已取代了昔日的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成倍增长,融资能力显著增强,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昔日那些头戴草帽,身背挎包,走村串户、饱经风霜的“老农金”形象,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赶不走、抹不去„..。
闲暇之余,我勤于笔耕,用文字记录着身边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由于工作关系,我更喜欢金融调研和写作。主要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意见建议。由于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加上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许多文章有幸在国家有关刊物上发表,不少文章获奖,一些书籍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取得国家认可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为此,我曾被选为农村金融学会的秘书长,被安徽省自学活动指导委员会、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称号”,被县委聘为政策调研员,被一些杂志报社聘为撰稿员、通讯员和特约记者,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聘为特约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人总行、银监会、财政部和一些国家专业学术团体看中我,授予我“中华知名专家”、“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英模人物”称号,颁发我“中国科学技术功臣勋章”。我多次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开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共赴国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宣传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我知道,自己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应无足挂齿,但国家却给了我那么高、那么多的荣誉和待遇,想想起来真是感到惭愧。为了不负众望,我只有下定决心,努力工作和学习,用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报答党和国家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与信任。
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已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忆往昔,我心潮彭湃,看今朝,我感慨万千。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和建立新中国,父辈那一代人付出了很多很多。正是他们,中国人民才从此站了起来。建国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冲破种种险阻,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从白手起家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争取到了世界公认的国际地位,到港澳回归、载人航天发射成功、青藏铁路通车、百年奥运举办„„,当今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的辉煌,无不令所有的中华儿女感到骄傲、自豪、扬眉吐气。中国已告别物资匮乏、经济短缺的时代,用占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是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贫穷落后的中国已成为历史。且不说我们今天的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如何如何先进,单说说老百姓人人都在使用的手机,各种功能、各种款式、一应俱全,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中国人的手机拥有量是世界第一。再说说十几年前,我回一趟大连,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中途还要转车。几天下来,是人困马乏,狼狈不堪。最近几年,我去大连,每次都是从省会合肥骆岗机场出发,乘坐一个半小时的飞机,就能准点到达。飞行途中还能免费吃着午餐,喝着饮料,看着报纸。旅行一趟,精神愉悦,格外惬意。
我深知,我自己只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伟大祖国只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历程,这是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对真理的探索与付出,其中付出的有鲜血和生命,有苦涩和激动的泪水,而更多的是幸勤劳动的汗水。说句实话,辉煌成就的取得的确来之不易。抚今追昔,浮想联翩,感慨多多。面对今天我们这样殷实、详和、安宁的幸福生活,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我们的下一代,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认真思索和回味,时时警醒和告诫自己:要倍加珍惜和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和幸福生活,不忘过去,牢记传统,敢于拼博,勇于创新,真情付出。相信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明天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前进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第四篇:遥想国庆60周年征文:衣食住行话巨变!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声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高平的农村家庭,亲身感受到了我的“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将我的亲身经历叙述一下,来共同见证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以此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状况。
“衣”,穿的‘时尚’起来了。我家五口人,有父、母、哥、姐和我,我最小排老三,从我记事那天起,“轮穿”衣服是当时农村最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因家庭经济困难,衣服先从我哥穿起,姐姐接着穿,等到衣服破了缝,缝了破,再补好后,那才轮到我“享用”了。冬天上小学时,我穿的布鞋子几乎都是靠哥哥,姐姐穿完后“光荣退役”,再加层新面料的千层底黑粗老布鞋,据大人讲,这种面料在当时很“流行”,“服役时间长”是它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其次是既结实,又耐用,防冻脚,还“时尚”。要想穿上真正的新布鞋,那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一下妈妈拉的千层底黑粗布棉鞋,因此很多农村家庭都纷纷效仿,成为当时农村孩子过年“炫耀”的“最佳资本”!记得在初中上学时,我有一裤子已缝补了好多次,比较容易磨损的肘关节,膝盖节,大屁股等地方已补妈妈用缝纫机严严实实“画”了无数次圈了,同学们都戏称为“靶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如今的衣着打扮已不是什么奢望之事,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服饰都已非常充裕。因此,我的“轮穿”经历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食”,吃的‘丰盛’起来了。听大人讲,我们那个年代哺养除了奶水充足的孩子能享受妈妈“纯奶”的哺育待遇外,其余的孩子只能依靠“玉茭面糊糊”维持小生命,富裕点的家庭有时会给孩子贴补一下伙食,增添点“白面糊糊”。从我记事后,小米稀饭是每家早晚必“享”之餐,外加“水煮菜”少许沾点油,是每个农村家庭必备“大餐”,白面每天最多只能“享用”一次,还是“汤面”,为了节约白面,每家还要把玉米磨成粉末状参和汤里,外加点大白萝卜片和土豆块,一道丰盛的晚餐大功告成,俗称“菜饭”。据大人讲,这样既能保持不饿,俗称“尖饥”,还能美容养颜。大米、肉食、饺子在当时也能在过节过年时才能解一下馋。进入90年中期,白面已渐渐代替了小米稀饭,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要食物,大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近几年来,随着农村超市万村千乡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普通老百姓也能象城里人一样不受季节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入超市随心所欲地购买新鲜蔬菜,享用丰盛大餐。我村本家年过古稀之年的李合旦老人时常感慨在嘴念叨着:“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党的富民政策好,让我能够安享晚年”。
“住”,住的‘宽敞’起来了。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在农村来说相比衣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并不太重,绝大数农村家庭还是依靠长辈传留下的祖房居住为主,我家五口人,五个挤大炕足矣,冬天煤火取暖和做饭,两不误,一举两得。当时也只有“万元户”才有能力和资格享受到修建新房的待遇,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开放思想的不断深入,农村不少有识之士的年轻人摒弃陋习,离家出门打工渐成时尚,使的一部分人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修房盖屋也渐渐成为了农村儿女婚嫁大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有许多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纷纷跳出“龙门”到城里安置新家,享受宽敞明亮的幢式单元楼新居。现在,我家也同许多老百姓一样,住上了水电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房。
“行”,行的‘方便’起来了。带步工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农村常用的马车,也是农村家庭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的必备工具,每年过年串亲戚访好友时,一家人乘座一辆马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记得进入90年初期,自行车也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它不仅是许多农村结婚男女必备的“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当时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省吃俭用用节约的几十元为我为配备了一辆二手红旗牌轻便小自(本文来自中http://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行车,当时我高兴的彻夜难眠,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坐驱”。90年代中期,摩托车又席卷农村大地,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最佳标志,同时,也是未婚男女结婚的必需品。近几年,取而代之的家庭小汽车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小汽车的入户不仅大大改善了乘座环境,起到挡风遮雨,追求时尚的效果,同时,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以此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地城乡经济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见证和缩影。
第五篇:纪念祖国60周年生活巨变优秀征文
吃油的故事
长到这么大,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吃油了。
小时候,家里掌握“油权 ”的是奶奶。
每到饭菜做好了,奶奶才颠着锥子一样的小脚,抱着那个粗瓷的大口油罐来到锅边,用那个铝条砸成扁扁的钩子从罐里勾上三钩子。一边勾一边说,一啦。当奶奶喊到三时,锅里就开出三朵字钱般的油花子,像嫩绿的荷叶,懒洋洋地
躺在锅里,很好看。谗得哥哥直咽口水。
那时我没咽口水,因为这三朵油花子有一朵属于我。舀饭的时候,奶奶执勺,分别把这三朵油花子舀到爷爷、母亲和我的碗里。奶奶说,爷爷是家里的“顶梁柱 ”,理
应分享一朵。母亲当时正奶着妹妹,需要油水,分享一朵是情理之中的。可这朵母亲不舍得吃,总是用筷子挑出一半放到父亲碗
里。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妹妹还小),于是我碗里的那朵又大又圆。
后来,奶奶退居二线,家里掌握“油权 ”的自然是母亲了。也许是受奶奶的影响,母
亲添油时仍然没有离开“三 ”,但有一样,在质上不同了,母亲用的是“油撇子 ”。
每到做饭的时候,母亲便捧着油罐来到锅边,用油撇子从罐里平平地提上三撇子。有回年底,父亲打来满满的一桶油,足足有十多斤。那次我想,今天饭菜的油水肯
定吃得“泼 ”。可母亲仍像往常一样添了平
平的三撇子。哥哥不高兴,埋怨母亲这个过法,四个现代化明天就会实现了。母亲听了说哥哥,你才有饭吃几天,就忘本了 ?哥哥说,家里又不是没油。母亲说,人活着要图个长久。过日子也一样,也要图个长远。吃着上顿,应想着下顿,这样才会细水长流。
不然,遇到孬年月—— —说到这儿,母亲
“唉 ”了一声,眼圈就红了。她又想起了我那个灾年里饿死的舅舅。后来,到了1958年,别人家都出去逃荒了,可我们家却靠着母亲平时的节俭而没有去逃荒。那时,我们才体会到母亲的苦心和伟大。再后来,岁月的霜雪染白了母亲的鬓发。自然,掌握“油权 ”的重任落到了妻子的肩上。
每到做菜的时候,妻子总把那十斤的塑料桶往锅里倒,呼哧一下子,足足三四两。菜做好了,像从油里捞出来似的。每次打桶油都吃不到半月。母亲就担忧,劝妻子。妻子振振有辞,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不多吃油要影响身体的。母亲想想也在理,就不再说啥了。但有一样,妻子用那么多油做出的菜,不如奶奶用三朵油花子做出的香。
前几天回老家,和哥哥闲聊,我问他什么最香 ?他想了想说,小时候,奶奶往锅里放的那三朵油花子最香。哥哥说着嘴边又流出了口水。
我知道,哥哥这是说的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