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5:5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一、当前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自身沉重的包袱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绊脚石。长期以来,农业税及附加是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乡镇运转的基本保障。农业税免征后,对乡镇财政虽然通过转移支付给予一定补助,但缺口仍然很大,目前,一些乡镇处于保运转就没有发展资金、保发展就保不了运转的两难境地。再加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乡镇巨额债务,更使乡镇焦头烂额。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为了保运转偿还债务,整天东跑西颠、东挪西借,根本没时间没精力研究发展、考虑服务。乡镇债务已造成乡镇人力、财力、物力分散,影响到工作正常开展和乡镇形象,随着免征农业税后乡村收入渠道的变窄,可用财力不但难以保证基本的运转支出,更无法保证农村公益性事业投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愿望没能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有想法没办法。乡镇真正自主干事很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懂政策、懂经济、懂服务的干部。农业型的干部多,经济型的干部少。部分干部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像有的干部自己说的那样,“除了当干部,什么也不会了”。加之乡镇干部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较少,视野不开阔,知识更新慢,缺乏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乡镇干部负担沉重,影响了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乡镇财政拮据,导致一些乡镇干部福利待遇不能到位。

三是行政行为不规范和工作作风不实致使服务能力弱化。少数干部规则意识不强,工作随意性较大,“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还有发生。乡镇政务公开虽已推行多年,但由于公开内容有限,形式比较单一,时效性较差,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1二、五个方面推进乡镇职能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有力地推动乡镇职能转换,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乡镇职能转换是牵涉乡镇干部切身利益的重大调整,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推进。就当前而言,结合笔者本身工作性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指导,以工作新目标、考核新体系、舆论新导向引领乡镇职能转换。首先,要对乡镇工作目标重新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乡镇新职能要求,制定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既要根据实际因乡(镇)制宜、明晰重点,突出农民增收、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消赤减债和依法行政等工作。其次,要相应改革乡镇及乡镇干部业绩考核体系。要强化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重点指标,弱化一般性指标,增强考核的导向作用,推动乡镇工作重心转移,使乡镇工作步入服务“三农”的正确轨道上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以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评价乡镇工作和乡镇干部,树立乡镇政府及乡镇干部在人们心中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深化改革,以机构新框架、管理新体制、人员新布局促进乡镇职能转换。要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进一步调整理顺乡镇管理体制,使乡镇成为一级责权利统一的基层政权,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一是要改革乡镇机构设置。一方面要加大乡镇撤并力度,另一方面要大力整合乡镇机构。建议各乡镇将机构设为行政综合、社会事务和经济服务三大板块。此外,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设立服务机构。如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可单独设立工业办公室等。二是要改革站所管理体制。按照“利于乡镇工作”和“能下放则下放”的原则,对专业性不强及与乡镇自身工作联系紧密的站所,将其管理权全部下放给

乡镇,由乡镇统一管理。各县(市、区)以部门管理为主的基层站所仅限于派出所、国税所、地税所、工商所、国土所等,其余基层站所特别是涉农性站所应以乡镇管理为主,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对以“部门条管”为主的站所,也要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他们的监督管理职能,其工作考评、干部考核评优及负责人的任免,应征求当地党委的意见。三是要精简人员,优化组合。根据因事设岗、以岗定责的要求,采取“公开竟岗、双向选择”等方式,重新调整人员安排,优化人员组合。三是增收减负,以经济发展新思路、公共财政新体系加速乡镇职能转换。要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乡镇增加财政收入,减轻经济负担,尽快走出“吃饭财政”的困境,加速实现职能转换。一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促进财政增收。市、县(市、区)两级要加强对乡镇的指导,帮助乡镇理清发展思路,支持乡镇加快发展。要加大中心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聚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发展效益农业,通过加大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和政策扶持.把好的做优、优的做大,形成特色规模效益,引导农民增收。二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乡村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防止和纠正“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真正把乡镇和农村作为社会的基石,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奖补办法,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乡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比重,为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现有的资金下拨方式,将转移支付直拨乡镇,变资金“部门掌握、乡镇争取”为“乡镇掌握、部门监督”,切实防止部门对资金重管轻用以及随意分配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建强队伍,以具有服务新理念、发展新本领、工作新效能的干部队伍推动乡镇职能转换。要强化宗旨意识,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使广大乡镇干部牢固树立“亲民、为民、富民”理念。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服务“三农”开展一些短、平、快的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干部蹲点、结对帮扶、进村入户、承诺服务等工作制度,着力探索亲民、为民、富民的新途径和新举措,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关心乡镇干部,从提拔使用、提高待遇以及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等方面,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夯实基础,以党员队伍建设新形象、村落建设新面貌促进乡镇职能转换。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选配,注重选拔那些年纪轻、文化高、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经济型”、敢闯敢干“开拓型”、大公无私的“奉献型”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继续实施“两推一选”村支书制度;积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有组织地选拔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通过挂职担任村干部;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优秀务工青年、致富能手的组织培养力度,推荐其担任村干部,尤其是村两委负责人;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工作补助、养老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使村干部待遇,使村干部“有人当、有人干”。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加快农村发展。创建一批高起点高标准党建示范点,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切实加强对村级工作的指导,推动农村工作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第二篇: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随着农村税费及“两工”的取消,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实体的大量涌现,实现城乡统筹和构建新农村的任务尤为艰巨,面对前所未有的转型考验,乡镇干部历史形成的传指令,收税费,搞结扎的工作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客观需要。要改变目前乡镇工作困境,就

必须从构建和谐新农村事业的客观矛盾中寻找突破口,从完善市场体制中寻找服务方式,从乡镇职能转变中寻找位置和出路。

[xiexiebang.com文章-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乡镇职责履行中面临的矛盾

一是形势任务与职能定位的矛盾,二是依法行政与强迫命令的矛盾,三是优质服务与素质不高的矛盾,四是供给财政与入不敷出的矛盾。

二、乡镇职能转变的方向目标

(一)职能取向。一是由计划干预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变到抓产业促经济发展、抓服务方便人民群众、抓法制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必须从过去的指令性、强制性计划干预模式向引导型、示范型、协调型的服务工作模式转变,向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方向转变,在服务中体现行政管理。二是由行政推动向依法行政转变,进一步规范乡镇行为,规避行政的随意性,减少行政干预性,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乡镇干部的法律观念和政策水平,自觉做到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三是由行政管理型向技术服务型干部转变,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核心就是要加快乡镇干部转型,通过培训学习,变“万金油”干部为经济内行型干部,变管理型干部为服务型干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服务本领和服务质量。四是由大包大揽型向务实高效型转变。在推进乡镇职能转变过程中,通过培植市场主体,组建产业协会,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快乡镇角色转变,逐步让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和协会组织担当经济发展的主角,抓主抓重,统筹协调,实现乡镇政府角色的本位回归。

(二)、职能定位。社会管理职能: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乡村社会的需要,组织制定和推动落实经农民认可的乡规民约,构建和谐新农村。发展经济职能:组织制定本乡镇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地域产业特色;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指导农村生产,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信息服务,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水利灌溉、道路运输、电力供应、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性公共产品;协助教育部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和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障包括福利院、敬老院的建设,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建设乡村社会各种生活基础设施,建立农村特困户的救助体系。基层建设职能: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委会班子建设、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

三、乡镇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

(一)科学设置机构。依据新时期乡镇担负的职能要求,可考虑设立社会管理办、经济发展办、公共服务办、党政综合办,用科学合理的机构确保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优化人员组合。对内设机构实行竞争上岗;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或承建农科示范园;从事民营经济,领办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到村和街道社区担任正职。

(三)创新工作方式。学会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发展和管理经济;坚持服务到位不越位,重视搞好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环境优化工作;加快乡镇干部由生产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提高乡镇干部的依法行政的能力、经济引导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因事设岗定人,优化整合干部资源,建立“钱随事走,以钱养事、以事取人”的考核机制,强化干部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紧迫感;按照产业服务的要求,对干部推行包产业、包项目、包技术、包效益、定奖惩的“四包一定”管理责任制,实行责任权利统一、目标量化和效能管理,以项目目标责任为考核基准。

《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第三篇:新形势下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

——*编办调研报告

乡镇政府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乡镇职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和实践还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着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情况。十七大报告,为乡镇政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乡镇必须以解决农民最需要的问题为核心,重塑基层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会议上提出,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乡镇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县随着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乡镇政府的职能必须随之转变,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乡镇工作现状:

自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我县乡镇行政机构在设臵上统一设臵“四办一部”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和人民武装部。共设17个乡镇,2005年撤乡建镇过程中将柏林乡撤并后归入了藏巴哇乡,大族乡撤并后归入了卡车乡并更名为喀尔钦乡。在乡镇分类过程中,柳林镇、木耳镇被确定为二类乡镇,其余13个乡镇为三类乡镇,现15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制334名(其中周转编制5名),事业编制654名。截止2008年底乡镇实有行政人员322名(其中干部311名,工人11名),事业人员548名。总体行政缺编66名,事业缺编106名。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而乡镇却不具备法律、政策、税赋、财政补贴等经济调节手段和能力;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界定的行政执法主体,绝大多数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乡镇地税、国税、工商实行了垂直管理,公安、司法、土地由县上派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直发,卫生院由县直接管理,乡镇对这些机构不具备领导关系,一些本该由县级部门承担或仅需乡镇配合的工作也交由乡镇办理,县乡职责不清,权责不一,乡镇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事实上不健全。

2、乡镇职能弱化。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的乡镇却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的商品和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技术滞后,信息闭塞。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乡镇政府来解决,而实际上这恰好是乡镇政府的薄弱环节。很多地方乡镇政府是看得见却管不着。在社会事务上,更存在着职能弱化问题。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应依法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都统管起来,这是法律赋予乡镇的重要职责,是我国政权体系实现统一领导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但是,随着部分行业财政上划和管理职能的脱钩,乡镇职能落空。同时,部分乡镇站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群众意见大,认为政府监督不力。

3、乡镇政府管理方式不适应。乡镇政府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来。重生产管理,轻提供服务;重经济指标,轻社会统筹;重落实指标,轻公共产品;习惯于行政命令,不善于发挥市场作用发展经济,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

4、“属地管理原则”形成了乡镇工作压力。根据我国管理体制,乡镇是各项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执行的责任在乡镇。乡镇没有向下推的环节,向上推更是没有可能,别说是上级党委、政府,即使是县直各部门也都不能得罪。特别是在信访、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问题上,主动权并没有掌握在乡镇手中,但考核结果却影响乡镇其他工作成效。正是来自“属地管理”的压力,乡镇在职能运行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5、上级任务与自身中心工作的错位。根据上级对乡镇的考核办法,县直各部门都手握“一票否决”之剑,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级级考核,逐级把压力传递到乡镇,而目前乡镇承担着县以上党委、政府层层布臵下来的指考核指标任务非常繁重,其中一票否决项目超过5项之多。上级的任务就如同一个圈,萦绕在乡镇干部的心头,直接导致乡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付上级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中,在上级部门任务的重压下,乡镇考虑立足于自身实际谋求发展,服务经济的中心工作就显得很苍白,甚至于部分乡镇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上级部门支一支,动一动,不支不动,而真正的创新性工作,立足于本乡镇实际,服务发展的“自选动作”寥寥无几。

6、乡镇各事业单位体制不顺,减弱了乡镇政府的调控能力。目前,乡镇直接管理的站所已经很少,大部分实行垂直管理,就连教育、卫生这样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部门的人事权也不在乡镇,而乡镇承担着最大最直接责任的工作,据初步了解,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与乡镇签订的责任目标就多达18项以上,其中票否决项目就达5项。实际的管理执行权限非常有限,只有责任,没有职能。乡镇对各垂直部门所站的协管作用远跟不上县级及其以上党委、政府,更多的是协调沟通,因此形成了部门掌权,上级协调,架空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实质。对乡镇所站各部门的调控力在降低,这也直接导致了乡镇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7、人员素质及结构不适应,素质普遍低下。人员身份混杂,非公务员占比重过大。官多兵少,领导职数占编过大。人员结构状况不合理,即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无专业技术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少;老职工多,年轻职工少。许多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具备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同时,乡镇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部分干部,对党在农村的工作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以“催粮要款”工作模式为主的乡镇工作中,乡镇干部脱离专业工作,即使专业干部也不懂专业特长。

8、事业单位服务水平不适应、服务功能不强。一是政事不分。乡镇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行政人员混同使用,承担乡镇政府安排的行政工作。结果是既没有做好行政工作,却严重影响了本职工作。其次,由于乡镇事业各站所人员知识、文化、能力等较低,无法利用自身技术,通过示范引导为农提供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导致“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现象。

9、没有适应新情况的工作模式。当前,在农牧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一些乡镇干部“官本位”的观念还非常浓,不愿意放下架子直接面对农民,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有的干部在工作方面成了乡镇和村的传话简。

三、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与建议

乡镇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农民奔小康需求日渐提高的现实,我们必须从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加强乡镇行政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乡镇职能转变基本方向是要打造服务型政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指导思想上由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转变;管理内容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管理方式上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转变职能的重点是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转变途径: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转换乡镇工作机制和模式。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加快促进乡镇干部转型,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开展工作新局面的能力。第三,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干部行为。第四,要完善农村工作的考核机制。乡镇的内部考核,要实行权责统一。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让群众评议干部。转变乡镇职能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必须坚持思想认识先到位。乡镇干部头脑要尽快“转变”,由管理制约农民的潜意识转到服务理念上来。二是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村发展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离开发展谈转变,是舍本求末。三是必须坚持上下联动。乡镇职能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的调整,联动性很强。要把乡镇改革县级改革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四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只要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符合农民意愿,只要有利于解决乡镇问题和乡镇职能充分发挥,都可以进行大胆探索。

1、不断强化乡镇政权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按照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乡镇职能配臵。这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要实现乡镇政权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要赋予基层政府更多的社会政治职能,把更多的经济职能交给市场。为此,必须实行基层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的区别。基层政府要尊重农民主人地位,确立“为农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乡镇职能要由抓事务向抓服务转移,体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乡镇机构改革要以减负放权为原则。机构设臵也应向这个重心靠拢,要立足实际,合理设臵机构,不墨守成规。在精简事务性机构的同时,改革乡镇“七站八所”的事业机构,理顺其管理体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重心的服务机构,加强对文化、卫生、环保、为民服务中心、公益性管理与服务等机构在乡镇的设臵,合理配臵资源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从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赋于乡镇更多的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使乡镇更多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2、转变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要破除包揽一切的作法,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中去,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现阶段,一是要抓信息。要建立健全为农牧民提供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乡镇政府和广大干部应当重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科技手段去收集信息,及时发布、传达给农民,减少农民在种植、养殖、劳务输转等方面的盲目性。二是要做好市场分析,为农牧民提供产后服务。三是要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科技是产业的支撑,不注重科技,产业就体现不出质量和效益,要为农牧提供长期的生产技术服务。做好了这几方面的工作,农民就能见到实惠,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也显现了出来。

3、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变,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臵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协调,靠服务来管理。一是要努力实现乡镇职能重心的转变,即由过去对乡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业生产的全方位领导与管理转变为对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与服务。二是健全政府机关,特别是“七站八所”等条块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能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4、强化技能培训,力促干部转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既是适应乡镇职能转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乡镇改革的重要前提。面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干部素质与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我们要以培养技能服务型乡镇干部,建设技能服务型乡镇政府为目标,把干部培训作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使乡镇干部思想上要有为民服务的意识,工作上有为民服务的本领。

5、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面向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考录机制、考核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将惩激励机制。通过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对现有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考核、考试,打破铁饭碗。严格入口,畅通出口。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考核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调动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6、加强对乡镇机构编制管理。要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明确符合基层政权特点的乡镇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按照实现短期财政支出不再增加、中期财政支出明显减少、长期财政支出彻底减负的思路,乡镇5年内机构、人员编制不能增加,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政策观念,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为了控制人员编制膨胀,要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没有配套的财政改革,撤改后的乡镇机构也难以运行。

7、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明确乡镇事业机构的整合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乡镇“七站八所”应当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与县级事业单位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其服务功能。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可由财政按其任务核定经费,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对承担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要依靠自有的技术和服务手段,面向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具备经营能力的单位要逐步改制或重组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中介组织。

第四篇:推进乡镇职能转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乡镇职能转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镇干部是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最前沿的一支干部队伍。乡镇职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小康建设的步伐。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以农养政”时代的结束,中国从此步入“后农业税时代”。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原有的管制职能必然弱化,而服务职能必然要加强。乡镇所面临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把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何优化组合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上来,这是目前乡镇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认真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在改进干部工作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做出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国乡镇制度的建立及沿革。

古代的乡镇制度县以上主要体现为治权,乡以下则主要体现为法权,但今天不可实行“乡镇自治”或“乡公所”,因为中国传统的乡绅治理与近代市民社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中国“王权不下县政”的定律完全是出于经济成本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其次我国的乡镇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变阶段。一是国家权力下移阶段:1949年到1958年;二是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阶段:1958年到1982年;三是放权改革建乡工作阶段:1982年至今。从总体来看,在第一阶段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体制设臵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在第二阶段中,主要采取了社会生产动员式的社会运动模式;而在第三阶段中,则又出现了乡镇政府得到加强的趋势。我国乡镇体制改革过程中伴随着职能演变,乡镇职能定位是体制改革的重点。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乡镇职能体制的变革可知,计划经济时代的乡镇体制,尽管当时发挥过积极作用并得以长期延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职能发挥越来越多地暴露出难以克服的体制弊端: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行政命令而忽视农民的权利;迷信政府的全知全能而忽视甚至排斥依靠和运用社会的力量;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片面追求对自然资源的经济索取而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强势群体关注过多而对农村弱势群体保护、保障不够等等。

二、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取消征收农业税以后,乡镇工作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工作机制已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干部思想观念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加之,法制社会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现行的乡镇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退化淘汰,甚至有些做法和想法与法律相抵触。经济要发展,职能要转变,身份要转换,这些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急需我们去认真探索和思考。

三、乡镇工作面临的问题

“后农业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免征农业税的时代,是相对征收农业税时代而言的。取消农业税对正在变革中的乡镇政府职能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首先表现为乡镇政府原有权力的弱化;其次是要求乡镇政府由控制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转变:再次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也要从微观的、直接的控制,变为宏观的、间接的调控,这样,政府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依靠社会力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同时取消农业税也使乡镇职能潜在的缺陷和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由隐性转为显性。表现为:税费催收职能的终止使乡镇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矛盾凸现;乡镇机关财力不足、运转困难;乡镇政府的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弱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归究起来主要是:对职能转变认识不足和行政化控制、压力型行政体制、财政危机和动力机制不健全等导致了乡镇政府主要从事管制职能,对上负责有余而对下负责不足难以实现其服务于民的职能。笔者认为,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代表国家向农民收钱的功能己不复存在,农民生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开始知道以各种方式进行利益表达和诉求,乡镇政府传统的管制功能应逐渐弱化,但是,我国还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农村正常秩序的维护、国家法律的宣传贯彻、交通水利设施的管理、农村公益事业的兴办都需要人牵头,村民自治的组织、计划生育的实施、民间纠纷的调解、发展规划的制定,这些靠单个农民乃至村级组织也是无力办到的,需要乡镇政府强化其服务职能。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乡镇政府有存在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乡镇工作目前面临着三大课题: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何处来?三是事该怎么干?围绕这三大突出问题,笔者认真开展调研,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人往那里去?

且不说村组干部,就乡镇机关干部而言,面临着机构要重设,岗位要重定、人员要重组、职能要重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机构设臵:

从现行乡镇行政机构设臵来看,严格地来讲乡镇行政没有机构设臵,只有按要求设臵了行政岗位,如:民政助理员、司法助理员等按行政职能设臵了岗位,没有独立的办事机构。从事业单位机构设臵来看,乡镇设臵有“七站八所”,既有乡镇直接管理的,又有双重管理的,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直接领导与双重领导的矛盾;二是机构设臵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三是职能作用与市场经济需求的矛盾。这些矛盾与问题是乡镇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岗位确定:

过去,乡镇对工作岗位的概念是模糊的,总认为只要是乡镇的干部,什么工作都要干,尤其是驻村干部,所有工作一包到底,这便有了“万精油”干部的头衔,出现了“老王打狗,一齐下手”的工作模式,带来的是工作质量差,效率低,给一些有懒惰思想的干部有机可乘,工作中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长期以来,助长了“干和不干一个样”,“上不上班一个样”错误思想,也无法体现出每个干部的真正工作能力。

只有岗位的确定,职能才能发挥其效能,干部职责更为明确。从行政岗位确定来看,一是由于多年来乡镇实行干部包村工作机制,所以,对自己负责的岗位工作无法专一,专职工作变成了辅助工作;二是岗位的效能发挥不充分,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干部把90%的精力都放在了所包村的工作上,对本职工作投入精力少;三是个别岗位人员不够明确,换人随意性在,直接影响岗位职能的正常运转。

3、人员组合:

过去,乡镇干部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既要“催粮要款”,又要“刮宫引产”,长期以来,干部队伍无活力,工作效率不高,作风不实。人员重组是目前职能转变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件大事,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慎重从事。科学合理的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应该遵循和满足“权责统一、精简效能、协调规范、统筹兼顾”,按照国家深化行政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参考县市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充分考虑乡镇一级的现实,优化资源配臵,更新人员重组,才能与发展同步,才能体现出“为民”和作用和价值。目前,乡镇面临人员重组的突出问题为:一是税费改革后,经过深入调查后笔者认为,农民现在有三大需求:一要有钱;二要舒服;三要安宁。这三大需求应当是乡镇职能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的机构重设和人员重分的方向盘,更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最终标准。这就是乡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根据,归根到底就是“为民”的需要。二是随着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不断扩大,乡镇旧的工作模式已经被打破,表面上反映出干部“无事可做”的现象,实质上是机构设臵和人员组合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出现了差距,甚至有些制约了发展。三是“人”的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岗位人员重叠显得日益突出,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完全利用,干部才能得不到充分展示。

4、职能划分:

过去,乡镇工作主要是以“安排生产、催粮要款、结扎引产”为主,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乡镇干部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干部工作承担量不平衡,村级工作一切都由驻村干部一包到底,工作负担过重,从而导致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职能划分模糊,其效能发挥不够明显,人力资源出现浪费和闲臵。三是制约因素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职能要转变,旧的职能划分已经远远早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有些职能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职能转变关键在于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农民“想的是致富,难的是技术,缺的是服务,靠的还是乡镇干部”,由此看出,干部的思想观念更新是职能转变的决定因素。

(二)钱从何处来?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锐减,负担也由此加重,这便是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核心。财力是一切工作运行的基础,乡镇如何在免征农业税后增加财政收入,笔者曾读过一篇对贫困山区刘堡乡的财政收入析文章,刘堡乡面临的问题:一是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落实,乡镇财政底子薄,发展缓慢,缺乏资金支撑,难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培植税源、培育市场、科技服务、引导发展生产、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有较大进展。二是免征农业税后,乡财税工作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使乡财政转变职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三是开源节流,财政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培植新的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这就需要培养扶持一批经济项目做基础。

(三)事怎么干?

乡镇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事怎么干的问题。乡镇职能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要把农民的事办好,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干部思想观念更新的问题。凡事都要人来干,所以,干部思想观念的改变是关键。二是改变工作方法的问题。乡镇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旧的工作机制已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型的工作方法要向服务型的工作方法转变,建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三是培养干部驾驭市场能力的问题。建设一支适应新的乡镇工作的复合性人才队伍,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解决“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种(养)什么”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充分发挥一技之长。

三、进一步推动乡镇转变职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一)改革机构设臵。转变乡镇职能,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构作保证,必须调整乡镇机构设臵和运转形式,改变干部工作角色和方式方法,适应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按照“精简、便民、高效”的原则,着力构建为民服务的新机构。一是按需求设臵机构,乡镇应该打破过去干部驻村包组的“满堂滚”工作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需求和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党建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管理、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工作机构或服务机构,对过去设臵重复、职能交叉、越位错位的机构进行撤销;把业务工作相近、工作性质相似的机构进行合并;把业务单

一、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机构进行挂靠,使乡镇机构形成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二是按服务设臵机构,针对每个服务对象、性质和方式的不同,设臵社会事务、计划生育等服务机构,进一步细化职责,实行“对口”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使干部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把时间花在为农民增收上。三是按发展设臵机构,坚持把第一要务放在突出位臵,紧扣发展主题,围绕经济建设“搭台子”,变被动机械管理为主动服务,彻底改变过去“安排什么干什么”的工作方式,增强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二)优化人员组合。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重新调配人员,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实行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或承建农科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领办、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村担任正职。干部的“归口”,人才的“归类”,使干部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战斗力也明显增强。使干部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让乡镇工作形成内外一条心、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目标管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工作机构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规范机构设臵,进一步规范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有力地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乡镇干部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竞相迸发干工作、创事业的大好局面。

(四)完善考核机制。乡镇的内部考核,要实行权责统一、目标考核、效能管理。设臵考核机制,实行一项产业、一支服务队、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不以票数定格次。对引导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干部,实行重奖,并与职务晋升、评优直接挂钩;对年终考核基本合格的干部实行诫勉谈话。同时,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做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彻底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充分认识到落后就会受罚、不努力就会淘汰,增强干部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五)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加快对乡村干部的培养,提高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对业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的人员要逐步进行调整。

第五篇: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红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的发展却滞后,而乡镇职能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如何加快乡镇职能的转变,促进乡镇的职能合理科学地转型到服务型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乡镇职能转变昭苏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哈萨克自治州,属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县之一。昭苏县辖9乡1镇,其中集中整治重点乡镇2个、重点村(居)9个,复杂区域的村有10个。如何发挥昭苏县乡镇的作用,如何对昭苏县乡镇的职能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是近年来昭苏县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深化昭苏县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性

伴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昭苏县各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机、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是,昭苏乡镇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昭苏县财力非常困难。昭苏县在伊犁州属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县之一。财政收入“支”大于“出”,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发展经济缺少财力支撑,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盼富”心态与“致富无门”的状况矛盾加剧。

2.产业结构单一。昭苏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一产的当家品种只有春小麦和油菜,畜牧业以小畜占主导。二产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三产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尚未起步,更谈不上发挥效益。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昭苏县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一产结构单、二产不发达、三产跟不上”。

3.市场体系发育不全。资本、劳务、生产要素等还处在原始的自发状态,产、供、销各个环节仍有较浓重的行政色彩,政府干预仍占主导地位。

二、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推进乡镇健康发展

1.不断强化乡镇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实现乡镇政权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乡镇就由“抓事务,抓税收”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在整合人力资源,精简事务性机构的同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重心的服务机构,强化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的职能。当前,昭苏县走出了一条“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一般干部谋职锻炼”的用人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深入到乡镇第一线去工作,也调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工作,这既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干部作为的良好平台。昭苏县的乡镇职能转变正是以此为契机,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确定等问题上要立足实际,合理设置机构,不墨守成规。

2.转变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乡镇工作的一贯做法是“领导包片、干部驻村”。村民自治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农民已经不欢迎乡镇插手村级一般事务。因此,破除包揽一切的思想,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中去显得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现阶段,首先是要抓信息。农民得到的信息常常滞后,种什么、养什么,大多来源于干部动员,或是跟着别人干,总比市场的真实信息慢半晌,造成了种什么,多什么,卖不出去什么的恶性循环

3.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变,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协调,靠服务来管理。如昭苏县洪纳海乡在转变乡镇职能中,通过设立“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奖励基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名、特、优产品,让农民看得到实效,尝得到甜头,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树立了乡政府的威信。

三、乡镇职能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乡与镇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职能与任务相匹配。

昭苏县总共有9个建制乡,其中城郊2个,民族乡3个,其他乡4个。从产业和经济结构分,均属农牧业乡,从职责任务来定位,均发挥着生产功能、稳定功能、保障功能、服务功能的作用。因此,对乡的职能定位,应侧重在引领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素质、发展中介组织、加快自治步伐上来。而做为昭苏县的唯一的一个镇——昭苏镇,是昭苏县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从昭苏镇职责任务来定位,即有乡的特点——政治与行政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管理服务功能。同时又具有城镇聚集功能、市场功能、调剂功能和培育功能。因此,对镇的职能定位应侧重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聚散传导、资源配置、信息传输、社会稳定上来。

2.“角色转型”期要进一步实现“职能转变”。乡镇政府“退出”经营领域后,如何在“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鼓励发展多元化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为农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和经济实体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重点是实现以下“三个转变”。1是变过去的“管理”为“帮助”。只帮助规范运作,不参预具体事务。只引导农民种植、做好相应的服务,不干涉农民种植的主观意识。2是变过去的“收费”为“扶持”。上级的资金,应投放到“协会”、“合作社”等直接经合组织,不再让乡吃“过水面”。对于农民在经营中的困难要多给予经济上的扶持,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好政策。3是变过去的“主办”为“带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树立典型等办法,引领发展,不再强迫命令,强行硬上。这就要求上级政府在制定政策、编制

项目、投入资金时,充分考虑经合组织的发展经济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向这些“协会”、“中介组织”倾斜,达到与乡职能转换目标同向,方法同步的目标。同时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来调整乡镇的职能工作。

下载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乡镇职能转变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面对着......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面对着......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面对着......

    浅谈乡镇职能转变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面对着......

    对乡镇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思考(模版)

    对乡镇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适应“三农”形势发展,乡镇政府是关键,乡镇工作是基石,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务之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

    新时期乡镇基层财政职能转变的思考

    新时期乡镇基层财政职能转变的思考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被认为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

    贫困地区转变乡镇职能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干部已经从过去的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但乡镇职能如何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文秘部落,怎样更好地为农民增收、农村......

    乡镇职能转变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工作行为,转变乡镇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省、市、县关于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有关精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