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人民路学校四一班冯潇颍 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博览群书能使人智增百倍,生活中如果缺少了书,就变得枯燥乏味。因此,书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非常喜欢读书,受妈妈的影响,我从小也喜爱看书。小时候,识字不多,就常听妈妈讲书上的故事,我听得非常有趣。当时,我就想:要是自己也能读书,那该多好啊!于是,能识字、会看书就成了我内心最大的愿望。记不清有多少次,只要看到大人在看书,我也就会捧着一本儿歌书,装模作样地逐个指着字,高声朗读自己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儿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幼儿园老师和爸爸妈妈耐心的教导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许多生字,可以自己一个人念陌生的儿歌,看较短的故事,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进入小学,就好象进入了书的海洋,学校要我们天天都读书,老师也在不断地指导着我们读书的方法。一年级,利用课余时间,我背会了《三字经》、看了带拼音的《水浒传》、《西游记》等,二年级,我让妈妈给我订了学生版的《读者文摘》、儿童版的《意林》,等,三年级,我开始阅读大量的世界儿童文学,上了四年级,我读完了全册的《感恩故事》,在书中,我学到了知识,充实了自己,让自己越来越聪明;在书中,我学到了善良,知道了人要多做善事,不做坏事,要知道感恩;我书中,我学到了责任,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
如今,已上四年级的我,摆在书柜里的书有将近三百本了。一本好书,就像一座宝藏,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等你来发掘;书中的好文章,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人生的路„„
我爱书,我更爱读书!我身边的一本本好书正伴着我快乐地成长。1
第二篇: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沙河营小学的李颖新。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读书 我成长 我快乐》。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浸润,洗去一身的疲惫,留下满腔书香;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而我却要说,读书是一种成长,使我迈向成功彼岸,体验快乐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师必须是阅读的爱好者。”而教育本身就是一本书,它用无声的文字印证了文明的进程,以不断生成的理念彰显了精神的升华。教师就是一支笔,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描画出知识的浩瀚。因此,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教育是创造的教育,教育是教师与书籍共同谱写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会有用尽的时候。记得刚刚踏上讲台时,虽然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却不能讲出一节向名师那样激情肆意、轻松自如的课。可当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时,使我深深地懂得:教师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读书 读书 再读书。”我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找到了自信,教学的底气,更让我走出了工作中的失落与迷茫,是读书,促进了我的成长。
作为一个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我,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担任班主任工作更要多读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的学生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的不同水平,可据此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策略,这样才更容易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是这些书籍,让我牢记: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格的塑造。
教学工作中,除了在课上指导学生读书,课下还给学生推荐了不少课外读物,每次带领学生们去图书馆看书时,学生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有时还和学生们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学生写的优秀的文章或段落,我还给他们打成电子稿,上传到小学《快乐作文》报刊,有的还刊登出来了。这样一来,更激发了学生们读书的欲望,我望着他们那洋溢这快乐的笑脸,心里自然是幸福的,这都是读书给我的启发。
由于学校的需要,去年9月我又担任了全校的美术教学工作。对我来说,这无疑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在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到:光靠爱好美术,是行不通的,除了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习大纲外,更多的时间则是搜集资料阅读有关的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回首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随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时光,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书籍让
我在成长中得到了快乐。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是我校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从许多事物中体会到各种乐趣。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然而,最最让我天天乐此不彼的一件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那就是——读书。
每当我得到一本新书时,我会抱着新书爱不释手,然后看得忘乎所以。吃饭了,妈妈喊了七、八遍,我都充耳不闻,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结果可想而知,头上一定会留下爸爸的“小锤子”。每天睡觉前,我总习惯看一会儿书,不看就睡不着。可爸妈老催我快点睡觉。于是我就躲到被子里,拿着一个小电筒偷偷看,屁股也得为此留下些记号。我知道,那都是爸妈为我好,怕我把眼睛看坏了。可书的魅力不知为何就是那么大,让我总是“明知故犯”。
因为我喜欢读书,妈妈每外出一次总会给我带回来许多书。从这些书籍里我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有时我知道的爸妈都不一定知道,这时我可就成为“小老师”了,我感到真自豪。
因为我喜欢读书,所以学习新知识时会觉得轻松些,成绩在班里也一直保持前几名。很多同学都害怕写作文,可我不怕,而且时常会主动写些自己的感想或趣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当有一天你爱上它时,你也会像我一样体会到它所带给你的快乐与幸福。
读书,将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谢谢大家!
第四篇: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面临21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反映新知识,新科技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术更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400万字以上(小学六年145字以上).” 从“大语文观”来看,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语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学习期――工作期――退休期”的人生固有模式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但从学生本身的层面上分析,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大量阅读,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对课外读物没有电视感兴趣.电视的视觉冲击,形象直观的画面,逼真的声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丢下作业看电视,哪里还顾得上去读课外书.②对阅读材料不会选择,好坏不分.小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仍不够合理,武侠小说,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极大,甚至还盛行一种“口袋书”,体积较小,可以放在衣袋中随时阅读,可是内容却不堪入目,其中色情,暴力成分很多.这非常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③看书图快不求质,靖蜓点水.学生中懒于与书打交道的同学具有一定的数量,而且问题之所在的是他们常常把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的因素,诸如没时间,没书或一些其他的原因.而部分能够看一些书的学生,也只看些订阅的报刊,他们的阅读是“同学看什么我也看什么”,有的甚至是迫于父母或老师的规定,不得不读一些课外书中不难发现学生中的这一问题.④功利行为.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错误的认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书,较片面地认为看书主要是为了向人家炫耀看书的数量,赢得老师的表扬和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所以在方法选择上也较偏重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这一形式上,忽视了知识的积累等重要的目的.特别是文史,科普类也就少人问津了.当然,从学校教育本身来说,也存在相当多的弊病,如图书室藏书量小,数量远远不足生均15本这个要求,且书籍较为陈旧,新鲜的,与当代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书少而又少,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添置一些新书,对大部分农村学校来说,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时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不能保证,校长怎么能再化钱购置书籍 加之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能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保证,没有专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个别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多汲取一些营养,只能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服务,这并不能代表能向全体老师推广.从家庭和社会层面上来说,目前农村绝大多数家庭中父母本身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以电视为主,又怎能引导孩子去看书 学习化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作为学生个人也只能适应这个社会环境.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进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加大学生阅读量,制定出适合农村学校运用的阅读序列,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并努力有所突破.积极探索课外阅读课的模式,组织读书活动,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二)课题的界定 1,关于“学习”的界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单元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知识,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从而将知识转变成了自己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其先前的经验有关,因而列知识的正误的判断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学习者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内部表述时,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形成新的表述,因而这一内部表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学习者在对知识单元进行学习时,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个的知识体,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个小的结构,一个新的知识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本课题研究的“学习”是指小学生课外知识,技能的获取,方法,规律的探寻,习惯,个性的形成,人格,品质的塑造.2,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小学生在学科教育中,校园生活中,家庭教育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 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序列研究 4,小学课外阅读课的模式研究 5,课外阅读中评价策略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哲学依据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这一点早已为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和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所证实和肯定.椐现代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20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限.我们提倡在小学生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2,学习理论依据 ①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是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许多文章是相互联系且具有共性的,通过列举个体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组建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一系列新材料的学习中去.这就是从“举三得一”到“由一反三”的学习策略.②母语习得的概念
习得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婴儿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口语.语言学家们对儿童母语习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小学生学习母语即学习语文有别于学习外语,他们生活在母语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天天在使用母语,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都是在习得母语,这就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由此看来,母语习得的概念不仅应该包括儿童母语习得,还应该包括中小学生的母语第二次习得.而本课题所提倡的学生多看课外书,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开设学生自由阅读课,倡导学生写日记感想,就是按照母语习得规律进行语文教学的具体尝试.四,课题研究的实施(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l,理论研究: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经验,提出课外阅读中自主能力培养的理论假说,开展实践验证.2,实验研究:确定实验班,较规范地进行有控制和对比的研究.3,行动研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自身及班级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不断创新.4,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和典型案例,并加以理性分析,归纳.(二)研究的对象: 本校三至六年级各班(三)研究的主要策略: 1,明确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①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英雄人物的生活与战斗的书籍,对儿童和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儿童只有读了这些书,才能掌握做人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比较和衡量自己,回答“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而生活”这一类问题;也只有当青少年在生活道路上确定了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时候,他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②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
课外书读得越多,知识背景越广阔,学习就越轻松.每天你读得越多,能主动掌握的学习时间就越多,智力积极性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凡是除教科书以外什么书都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搞好课外阅读是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手段.2,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①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型”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回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课外阅读应遵循自愿的原则,因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语文课外阅读的种类和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自己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②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而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几种基本的训练: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批注法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③要创设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
从班级,学校,家庭到社区,发动一切力量,创设一个读书的大环境.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委派专人管理,负责登记借阅.学生每月自拟读书计划,每天挤半小时作为集体阅读时间,半小时作为读书家庭作业,与家长配合落实.班级还要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等,强化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可以开辟读书廊,张挂读书的名人名言,开放“电子阅览室”和“网上阅览”等获取新信息的场所,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汲取新知识.另一方面在校外建立读书基地――新华书店,假日读书小队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掘,持续学力让学生自己发展,并达到会学的境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2,创造性原则: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实验为主,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自主发现真理,主动探索尝试发现,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本领.3,活动性原则:主张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让学生真正“活”起来,不断拓宽活动领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自主探究活动或群体交往活动中全面提高素质.4,成功性原则:帮助学生成功,创设成机会.改进评估机制,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评价,教育者确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评价标准多样化,珍惜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坚持以多元标准不拘一格评价学生,学生以学为乐,孜孜以求,人人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5,发展性原则:一是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以发展学出发,而不是仅限于心理健康的要求.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了我校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
作为我们新仓中心小学,就以前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薄弱的,虽然在海宁市一级立过项,但真正能开展科研研究的还从来没有过,我们的这一课题,从立项到研究过程,始终能持之以恒,并能按期完成研究工作,可以说是第一次.针对科研薄弱的现实,我们为了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我们始终非常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首先是学习教育科研的专业知识,一年来,课题组成员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初步懂得了开展研究的方法,课题组负责人多次参加了市级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课题组定期集中学习,交流经验,利用隔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次时间为四十分钟左右,每次有一个人中心发言,或学习专家教授对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或交流国内同行这方面的经验,或交流各班开展的情况,大家畅所欲言,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风气,一年来共进行了17次业务学习.为了夯实我们的理论基础,我们还借鉴风靡全球的蒙台梭利育儿法,学习了《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和学习》一书,立足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每个人的终生学习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人的少年期就给予关注,给予培养,学习如何诱导孩子读书,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如何教导孩子勤于思考.其他我们还学习了美国隆恩・弗莱先生著的《有效阅读》一书中的有关章节,使我们课题的顺利推进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二)加强学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投入
要让学生有书看,有好书看,这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校长期以来对校图书室投入较少,很难达到学校图书室一类学校生均30册的水平,这也给我们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多方努力,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03年9月,学校采购了三千多元的图书.03年11月,又遇到市局关于学校购置图书的新政策,我们积极做好领导的参谋,史无前例地一次性采购图书达到三万元,既有中外古典名著,也有科普小品,既有童话小说,也有天文地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可以说,这是该课题实施的一大收获,是课题实施的一大保障,也是广大师生的精神食粮.(三)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首先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起先我们老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可那都是老师们小时候的畅销书,时隔十几年,已经远离今天的孩子的兴趣.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等,所以像《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拇指牛》,《魔法学校》能畅销全国.其次,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尚需求.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童话大王”.近两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因为书中对于“光轮2000”的精彩描写,使学校打扫卫生的工作一下子成为一个热门“行业”.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的书而想方设法地努力;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暇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再次,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这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廊,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当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一般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完美地发展的课外读物,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为孩子的经典.2,推动学生持续的阅读方式
首先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我们要以宽容一些,更宽容一些.我们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这些书籍的内容应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而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果孩子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他当然会将自己的小脸埋进书页里面去,直至废寝忘食.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根据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段的阅读总量也可作前后的调整.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时常作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教师检测孩子课外阅读成果最简单的外显性行为,当然也是粗暴的干涉行为.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在学生在阅读后采生冲动,可以让孩子们写写读后感,做做摘录;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3,珍视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例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面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解读的差异,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即认为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孩子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孩子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即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中的解读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4,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开展“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还可以是各种游戏式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如“课本剧表演赛”,“古诗擂台赛”,“手抄报比赛”等,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四)构建小学课外阅读序列
根据课外阅读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核心,制订课外阅读目标序列.序列中明确各年级的阅读目标,指导内容,以及阅读的基本范围.阅读目标包括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和阅读的数量;指导内容以浅入深,从工具书的使用到阅读浅显的故事,从各类体裁的阅读到读后笔记的写作.三四年级以阅读短小的片段,诗文,童话故事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有一定数量篇章.五六年级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名家作品,积累一定数量名人诗文,大量阅读.一个年级一个要求,各有自己的阅读重点,各任课教师并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从而使各位实验班的老师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五)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在各实验班的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明显的看到,我们的学生更加爱读书了,他们初步学会了选择阅读的材料,更加投入地看书,并能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部分同学已经形成习惯.如五乙班的马林杰同学说,他现在已经是每天晚上都要读一点课外书,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在学生的闲暇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一批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调查数据显示,电视和课外书对学生的吸引力比例有所调整,学生对课外书的兴趣比例提高了4.3个百分点,上升到了24.1%,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有所延长,具体数据见下表: 选项 从来不看 10―20分钟 20―40分钟 40―60分钟 1小时以上 实验 前 人数(人)15 131 69 16 19 比例(%)6 52.4 27.6 6.4 7.6 实验 后 人数(人)5 76 94 63 26 比例(%)1.8 28.8 35.6 23.9 9.9 为了避免功利的影响,我们不作其他阅读习惯和知识方面的调查,但从一年来平时所积累的数据都能说明问题.在订阅报刊杂志上,数量也大幅度上升,02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学生订阅812份,03学年第一学期,订阅1007份,第二学期订阅1172份(还不包括《我们爱科学》,《卡通世界》和《南湖晚报》).这一年来,我校学生在写作上成绩也是非常突出,踊跃报名参加《南湖晚报》小记者活动,2004年达到50位,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屡屡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见附件).在两个学期的期末语文检测中,学生在课外阅读题的答题中,许多老师都反映学生能读懂短文的人多了,对文章悟得更深了,语言表达也更准确了.六,问题与思考
1,从一年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同学的阅读兴趣有所增强,但少部分同学仍流于形式,阅读的方式方法不对头,实验教师平时工作忙,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怎样提高这部分同学的阅读兴趣和加强实验教师的研究自觉性是此课题得以深入的一个关键因素.2,一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校内阅读的指导,但大量的阅读靠得是家庭阅读,寻求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开展家庭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家长工作忙,很多学生回家连父母的面都没有见到(家长都在厂工作,经常加班),而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在没有家长的监督下,结果往往是放任自流,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寻找优秀读物.所以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也是本课题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3,我们深地感到要让学生提高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不应该太多注重对学生采取强制的办法,规定得太多,统得太死,这样学生容易采生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国外学校或家庭则采用暗示的方式,以老师或家长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采生对阅读的强烈兴趣,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当前的教师平时工作量大,年老的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年青的教师在业务上压力相当大,绝大多数年青教师都在进行学历进修,拿了大专又要拿本科,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如普通话测试,计算机应用培训等等.很少有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更不用说是阅读当代小学生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平时关注的是生活与健康,而无人订阅像《人民文学》这样的纯文学的期刊,这样对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就会偏离学生这一主体.可以这么说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技能技巧上已经紧跟新课程的形势,但作为母语教学的文学底蕴还非常薄弱.作为农村的学生家长,关注的是谋生,关注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明显地带有功利的色彩,而要走出这一误区,又是多么的艰难.2004年8月21日 研究论文18-
第五篇: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我读书,我快乐,我长大
书是心灵的窗户,总有一扇窗户适合你。今天我就说一说我的读书故事吧!
我的读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详读,详读就是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这样就能详细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比如我读《小鹿斑比》,就是把它的每个故事和情节详细地读一遍,因为这本书要记住每一个环节才能连接下一个故事。另一种是略读,略读是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只记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比如儿童文学、漫画等等都可以略读,只要知道故事的大概情况就可以了。
我对读书的环境没有太多的要求,安静的图书室、家中、公园、卧室……都是我读书的好地方。我最喜欢在楼前的小花园里看书,晒着太阳,闻着阵阵花香,读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真是惬意极了!
我读过很多书,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原名高士錤(jī),他是一名医生,但他痛恨医院与赃官勾结腐败,一气之下改自己的名字为高士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他的这本书主要是讲病毒、细菌有哪些,还有要怎样预防疾病。这本书里的每个病毒都被高士其写活了,他把童话和科学结合在一起,让我对这本书更有兴趣了。那些精彩有趣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科学方面的知识。书是行之城,行是知之始。书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古人读书留下了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动人的的故事,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勤奋读书。古人曰:“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苦差事,读书贵在坚持,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要天天读,正如吃饭一样。只要有毅力地坚持读书,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