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康市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安康市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农家书屋建设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对现有文化设施的补充。2007年国家启动,2008年我市拉开了建设农家书屋的序幕。基本是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农家书屋建设,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给我市的基本建设任务,市图书馆深入九县一区,对我市农家书屋进行了专题督导调研。通过现场检查,专题座谈,走访了解和听取汇报等形式,基本掌握和摸清了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和基层现状。
一、农家书屋建设的基本现状
08年开始投入建设,近1900个行政村和居委会。镇坪和宁陕没有国家立项计划,其他8个县区计划立项的有146个,其中汉滨区3个、汉阴县20个、石泉县3个、紫阳20个、岚皋30个、旬阳30个、平利20个、白河20个。目前只有汉滨区的3家书刊到位,剩余的143家都没有配备到位。不仅仅依靠出版总署立项援建,还自行建设,目前已建好有203个,镇坪50个、平利90个、旬阳10个、白河20个、岚皋10个、石泉3个、汉阴20个,都是自建和包建。书屋设在村委活动室、或者村综合服务中心,平均面积20-30㎡,是由村主任或文书兼职管理,面向大众开放。
二、特点
1、国家援建的书屋管理标准规范。
由新闻出版总署立项援建的农家书屋,汉滨区的寇家沟村、和平村、高楼村书刊已经全部到位,面积25 ㎡左右,省新闻出版社、省送书下乡工程补充。3家书屋,在区少儿馆的指导下,1700余册,严格按照《中图法》标准化分类排架。寇家沟村目前已有1300上架、还有400余册正在整理加工。(图为市馆分管业务付馆长检查寇家沟农家书屋)
2、不等不靠,各县模式多样、齐头并进,积极发展书屋建设。
第一:领导重视,各县有组织的发展。在没有立项计划时,各县都想方设法筹建,加快基础建设,推动书屋建设的发展。
镇坪由文明办统筹安排各包建单位援建。白河、平利由组织部牵头管理,包建单位捐赠;紫阳、石泉由主管文化的文化旅游局或者文广局牵头布局。旬阳有县长和县委书记直接抓建的10惠民书屋。白河有书记和县长专门的捐书活动。
第二、有基本的标准要求。平利、镇坪、白河三县面积要求基本相同—20㎡,各县统一招牌,挂牌服务。旬阳由文化文物旅游局统一制定了同规格、同质量3个书架和1个报刊架。
2、各具特色、着力发展,使村民感受文化服务,解决了农民借书难、借好书更难的问题。
平利县组织部牵头、统一制定招牌,由包建单位扶持建设,初具规模。长安镇的官田坝村是24㎡,书500多,刊100多册、光碟10多张。中坝村26㎡、书200余册、刊14种、报10余种、电脑一台,由新华书店援建,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可实行借阅和出售增补、复印服务,满足村民需求。由农业局援建的廉建书屋有书1800多册、光碟250多张,阅览室50㎡、书库10多㎡,电脑一台可随时检索资料。在借阅上也比较灵活,一次可借2本,周一至周五开放,解决了群众借科技书难的大问题。
镇坪县文明办规定,由包建单位在3年内将包间的村农家书屋建立起来,藏书不低于300册,经过验收过关,村级干部管理服务,也被纳入干部年终综合考核。
岚皋是先期就和村级党员远程教育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综合利用现有资源。
白河每年每个付科级以上干部捐款100元,由组织部统一购买书刊,文化局负责配送。书屋还设置了县委书记和县长捐刊专柜。村级书屋全部设在村服中心,最大面积80 ㎡、最小的麻虎康银村也有40㎡。统一招牌—“农家书屋”为四个红色大字。建一个确保一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醒目上墙。农家书屋与计划生育宣传、党员远程教育组合,比较典型,大大发挥所有设备的功效。书源除组织部配送外,另外由包建部门捐赠,同时也纳入各个部门干部的年终考核,这样大大的加强了管理和监督力度,保障了农民享受公益文化的权利。枣树乡由包间的组织部、科技局捐赠,乡文书兼职。图书800余册,按规范编排,实行全天开放。
旬阳除28个做好人员、书刊架、房间准备,等待援书外,还有10个惠民书屋,由县委县政府直接抓,干部个人捐书或图书馆配送书目,已据初步规模,县上作为示范点,面积都在50㎡,书籍近万册。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其中鲁家台社区书屋鲁家台图书室18㎡的书屋,100㎡的多功能室作为阅览室。提倡“和谐社会,服务态度第一”,坚持每年两次社区党员大会,学习和监督社区文化和图书的发展。把图书送到干部手中,满足常住8千多人的需求,提高大众文化品位。(图为市馆领导检查鲁家台社区农家书屋)
汉阴县的农家书屋18家配送图书300册,中坝配送500册,1家自有1000册。一般是村上自建、乡上补充、文化中心给一点。其中中坝村是省上示范村。最有特点的是五一村,有100㎡,1000册自有书籍,与农业部赠书整合,成为农业部在编的710092号“农民科技书屋”,现实有图书10000余册,退休教师专职、村干部兼职。去年正式开馆,得到了计委、组织部、司法局、以及原人大副主任王炳润参加开馆及捐赠仪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借书难、借科技书更难的问题。平梁镇计划只有2家,目前已建7个村,完全是自筹,满足农民的需求,丰富农民的知识。
3、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各个书屋一般都是村主任或者文书兼管,按照自己习惯的模式进行管理登记造册,履行借阅手续。部分书刊多的书屋也请业务人员指导,像白河枣树村、镇坪坪宝村、水晶村等,按照文体、政法、实用技术、计生服务、党报党刊分类排架管理,建立人员借阅登记簿。
三、存在问题
1、发展层次不齐,速度缓慢。
从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至今汉滨只有3个、汉阴20个、紫阳20个还没有启动、镇坪50个、平利90个、旬阳38个(实有10个)、白河20个。发展数量上与行政村比例不平衡,各县层次不齐,发展速度缓慢。
2、藏书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出版总署的赠书目前只有汉滨的3家单位,镇坪自建的50家有1000册、旬阳的惠民书屋、汉阴传文书屋万余册外,一般都在1000册以下,有的只有300册左右,达不到“农家书屋可供借阅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的基本标准。
书屋的质量也是长期惠民的关键,除白河有组织部采购新书、平利中坝是新华书店援建,新书较多外,一般都是比较陈旧的书刊,消遣类的多,科技含量的书刊少,知识和信息含量相对落后,影响整体藏书质量。更缺少农家书屋要求的必备书,也缺乏农民需要的实用书刊。
四、今后发展和规范的几点建议
1、提请政府对发展快又好的县以及农家书屋要公开表彰,或者通报表扬。
2、召开必要的座谈会,或者现场交流会,学习先进经验,把书屋建设步伐加快。
3、全市干部动员,援建基层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新的惠民工程的举措,农民和社区自筹举步维艰,各级政府可以要求每个职工干部,每年捐3-5本科技图书,有计划的配备到书屋。同时还可以指定书目,集中采购配置,添补新书。
4、加强管理,规范业务,防止书刊流失,高质量服务。
第一、人员队伍管理:加强培训,统一业务基本规范,提高管理认识水平,便于推荐借阅等高质量服务。
第二、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都容易破损,管理细致,可以延长使用年限。
第三、书刊借阅要有约束力。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有些书刊可能是有借无还,一去不复返。不是丢失就是据为己有。各县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
2009年4月5日
2009年4月9日修改
第二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 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诸城市教育局图书代办站徐莹
2011年5月—2011年12月,诸城市农家书屋办公室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诸城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208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208个,覆盖了全市98%的行政村。
●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诸城市共208个社区,以建设完成了农家书屋208所,2012年底将达到100%的覆盖率。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市提出“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5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
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市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各级政府、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 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
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第三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 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清塘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文化站周德艳
2011年5月—2013年10月,清塘镇文化站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清塘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31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31个,覆盖了全镇100%的行政村。
●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镇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3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县文广局另配3个村除外,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
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县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 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
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图书馆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2013-10月
第四篇: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总结经验再接再励
争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胜利
文体股刘建伟
2011年5月—2011年12月,博野县农家书屋办公室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重点研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情况,剖析博野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促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建设现状 70个书屋拔地而起
●已建成农家书屋70个,覆盖了全县50%的行政村。●形成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民为补充的农家书屋管理主体。
博野县共133个行政村,以建设完成了农家书屋70所,2012年将达到100%的覆盖率。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我县提出“六个统一”的标准,即统一书目、统一标牌、统一书柜(每个书屋配备5个书柜)、统一桌椅(每个书屋配备1张阅览桌、6把椅子)、统一管理文本、统一规章制度(3种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村委会、学校、集市街道、商店等,在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了村里管理、乡镇管理的模式。存在问题 更新及酬劳机制亟待改善
●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屋”的问题。我县大多数的行政村条件较差,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
“书”的问题。农家书屋里的农业科技类图书颇受欢迎,这类图书内容更新较快,但是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
“管”的问题。由村干部兼任,工作时间无法保证,致使个别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
“用”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闲暇时间大都通过聊天、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抽样中发现一些农民对农家书屋所知甚少。
“钱”的问题。目前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只包括购置出版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经费,还没有出版物的补充经费,也没有管理员的报酬等。
有效建议 想方设法让书屋“活”起来
●探索把书屋建设与其他经营活动结合开展,使书屋既能阅读又能消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加。
●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
●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加大政府扶持,引入多元支持,强化造血功能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议各级政府参照建设初期的资金配套模式,对已经建好的书屋,以为单位,持续性地拨付后期的办公经费、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薪酬、资料更新经费等。
引入社会多元支持。各级政府、相关组织应积极倡导个人、企业出资,公益捐助,同时应完善赞助模式,可采取书屋冠名、投放广告等方式,引导企业投资赞助。这一模式对农药、化肥、家电、太阳能等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合理选择处所,打造数字书屋,实现资源整合合理选择书屋处所。经过调查认为,把农家书屋设置在当地学校这种模式比较科学。一是因为学生是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同时通过学生向家长介绍图书,能够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教师素质相对较高,书屋开放时间相对有保证。
引进交流机制,保证资料更新,合理配置图书
了解读者需求,科学配置图书。课题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发现致富信息、农业知识、娱乐休闲、法律知
识、教育卫生知识分别位居农民读者最需要信息的前五位。有关部门在以后的出版物配送工作中应加以参考。
结合实际,关注未来,不断完善出版物结构。一要选择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书籍;二要强化儿童读物的质与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配备电脑,以让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社会捐助平台,为农家书屋提供资源保障。很多城市家庭都会有一些富余的图书。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数量极其可观。此外,不少学校、出版社、报社等,都会有大量的书报资料,如能及时捐助,善莫大焉。合理选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借阅制度
建设稳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可以考虑用5年—10年的时间,为每个书屋配备1名管理人员,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做农家书屋图书文献的管理者。
制定管理规程和明确的操作细则。管理细则必须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明确并强化书屋开放时间。如农闲时节可延长开放时间,农忙时节可改为晚上开放。
提高管理员素质,持证上岗。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书屋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具备基本知识的管理员颁发证书,持证上岗。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阅读习惯,有效组织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群众走进书屋。可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举办一些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小型文体活动,邀请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养生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吸引群众到农家书屋来。
树立典型,让事实说服农民利用书屋。可通过对成功运用书本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让农民亲眼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找准“高端”读者,形成示范效应。大部分农民目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种养能手、中小学师生、企业家或乡村干部等,属于农村的“高端”读者,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当地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
第五篇:农家书屋建设调研报告
农家书屋建设调研报告
农家书屋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业务生活而建立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主要解决广大农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情况现状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截止目前,某某县建成农家书屋173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10多年间,农家书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共向农村配送图书46万余册,图书码洋价值500余万元。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也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增长到2017年的2.3册,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从工程实施前的43%,提升到2017年的49.7%,图书年阅读量从人均3.3本增长到3.61本。农家书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没有书、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我县农民享受到了党和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推动文化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2017年,河鱼乡河鱼社区农家书屋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荣誉称号。
二、农家书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虽已实现全覆盖,运行管理正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们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造成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在农家书屋管理中,个别村社组织和书屋管理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的重要意义不明确,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错误的思想。一是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形象工程或作为引资项目来对待,认为只要建起来了,保证资产不丢失,上面来人检查的时候开门看看就行了,平时用不用不重要,而不是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来抓。二是把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做为固定资产锁在柜中,怕丢失和损坏,怕麻烦,怕外借找不回来,不给村民借阅,而不是想办法让书用得更多、更好。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使得一些农家书屋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服务形式单一,农民读书兴趣不高,农家书屋所开展的读书用书活动很少,目前我县农村阅读人群的主要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村多为老人、儿童,因此村民的阅读欲望、兴趣不强,缺乏读书、用书、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二)管理运行经费不足造成有效运行困难的问题 我县农家书屋虽然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市级财政除每年的确1500元续配图书外,市、县两级财政都未将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书屋管理工作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同时,村级农家书屋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2 一些行政村积极性非常高,想依托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但是无力支付由此产生的费用。
(三)长效机制的缺乏造成了可持续发展难的问题 目前,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农家书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一是出版物更新速度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图书一两年新,三四年旧,尤其是农业科技类图书将会很快失去实效性,等这些图书失去实用价值的时候,农家书屋将如何发挥作用,令人深思;二是农村各项设施的整合问题。行政村现有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场所、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村村通服务点等诸多服务场所和设施,如何有效的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广大农村,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书屋作用发展的问题 由于农家书屋无固定编制和经费,书屋管理人员已经成为阻碍农家书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均由村委会工作人员或村民兼职管理,他们缺乏经验,对书目分类、登记、借阅等工作不熟悉,基本上每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自己琢磨着来”,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员队伍落后必将影响图书更新、图书购置等环节,进而影响整个书屋的长远发展。
三、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农家书屋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高农 3 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农家书屋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为了使农家书屋能起到提升我县农村文化水平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我县在建设管理农家书屋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理念上创新,加深对农家书屋本质的认识,还要重点探索农家书屋的功能,通过从多方面延伸农家书屋的功能,实现其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更要保证资金来源,才能实现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农家书屋的现状,为探索建立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拓展农家书屋的创新功能
一是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到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中来,实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制度化、基地化、特色化管理。建立人才援助的长效机制,提高农家书屋管理的总体服务水平。二是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增加多种便民服务。可以考虑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商业、通信、邮政、供销等服务网点结合,也可以对一些具备经营条件的农家书屋授予经营出版物许可证,通过对农家书屋与文化站现有设备和场所的综合利用,添加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既可以解决一些相对落后的村镇缺少新华书店、邮政局、移动业务办理点等的状况,为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同时也是对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充分利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为农家书屋带来较高的人气,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为解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待遇问题提供了 4 保证,从而真正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三是将脱贫攻坚工作和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扶贫单位与联系村要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三个作用”,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新抓手作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一是逐步培养农民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方面通过讲座、宣传、培训等活动,培养成人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从孩子入手,儿童正在成长期,如果方法得当,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会使其受益终身。可将中小学生的自习课放在农家书屋进行,向其介绍优秀的、适宜的读物;二是结合乡镇、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激发书屋活动,例如开展“读书节”、“全村读书日”、“生活经验介绍会”等活动。积极发展农民读者会员并组织进行科学技术传授活动,使村民们寓学于乐;三是保持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适度解决好农家书屋管理员劳务费。首先,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必须达到市上要求,农民能及时借到所需图书,从而可以保证避免出现“闭门羹”的现象;其次,要给予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定的经济补偿,县级财政可否考虑给每个行政村配一名公益性岗位的农家书屋管理员,这样就可以改变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兼职,大多没有经济补助,因而不能保障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和正常运行的弊端,进而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三)进一步调整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
针对目前我县农家书屋藏书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和不够丰富的现状。一是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购书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需求,依据农村现实情况,书屋建设中要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品种;二是要多购置一些能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的文学书籍,现在的中小学阶段学习都要求有较大的阅读量,要求多读文学名著,但农村家庭条件有限,购买力较弱,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中小学生的购书计划,对书屋吸收学生人群起着重要作用;三是要考虑适当增加数字资源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和儿童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四)进一步加大可持续资金投入力度
农家书屋是公益性的,主要由各级政府组织投资,建成后的书屋、图书修补和更新以及管理人员的待遇仍需要大量资金,国家对书屋建设是一次性补助投入,后续适度的持续资金投入是保障书屋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县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书屋图书更新和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二是相关部门着手研究,争取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缓解农家书屋的暂时困难,更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在政策、措施上鼓励、吸纳多种投资主体来发展农家书屋,保证后续发展能力,解决农家书屋资金匮乏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一是县级图书馆要切实承担农家书屋业务辅导责任,对
图书管理员定期分批培训,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书屋标兵”等评选活动,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管理员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努力培养一支优秀过硬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三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对农家书屋开展活动次数、开放时间、服务人数等项指标进行考评考核,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管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