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岐山县卫生局关于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岐山县卫生局文件
岐卫发[2009]号
岐山县卫生局
岐山县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
为了建立有利于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人事分配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全省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会议和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关于深化全市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宝市人发[2009]6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并重,突出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逐步建立适应乡镇卫生院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新的农村卫生管理机制。
(二)基本原则。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有利于调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成本核算,分配与积累并重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改革目标。2009年底,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县乡镇卫生院发展特点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监管制度,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卫生院管理运行新机制。
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合理定编,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县编办根据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服务人口和功能合理核定编制。卫生院设正、副院长各1名,服务人口超过2.5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可再增设一名副院长。根据公共卫生工作需要,乡镇卫生院要成立公共卫生办公室,负责农村卫生、爱国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健康教育、控制院感等工作,中心卫生院配备公共卫生人员3-5人,一般卫生院配备2-3人。行政后勤人员不得超过总编制的15%。所有在编人员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实现乡镇卫生院人员按岗位聘用,工作按岗位职责考核,工资福利待遇按岗位兑现的新的用人管理机制。
2、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制。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由县卫生局考察任命或采取公开招聘方式在全县卫生系统内干部职工中任用。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院长奖惩或续聘的重要依据。院长做为法定代表人,依法管理和制定实施本乡镇卫生发展规划,建立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对本乡镇卫生工作负责,院长必须坚持民主决策、院务公开、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自觉接受县卫生局领导、接受本单位全体职工和社会的监督。
3、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乡镇卫生院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人数,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制订全员聘用制方案,经职工会议讨论并报批后
实施。在人员聘用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本人申请、述职评议、择优聘用、双向选择,做到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聘任结果四公开。同时要建立转聘、解聘、辞聘等项制度。
(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要本着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医院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财务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绩效考核中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综合考核、体现实绩的原则,建立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坚决禁止医务人员工资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实行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等综合考核确定绩效工资。卫生院院长的工资待遇要与本乡镇的整体卫生工作挂钩,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根据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考核兑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贴由县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在绩效考核中,基础岗位工资按照职工档案工资的100%发放,在津贴预借期间,县上规定的津贴70%作为基础性部分,30%作为奖励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行后,国家规定的绩效工资的70%作为基础性部分,30%作为奖励性部分。各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根据分配制度改革意见要求,制订适合本单位绩效考核方案,报县卫生局审批后执行。乡镇卫生院收入主要用于医院发展、办公经费、在编在岗职工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兑付拖欠离退休人员工资、自聘人员工资及养老统筹基金、放射津贴、独生子女费等。
(三)实行乡村公共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机制,明确公共卫生办公室内设各科室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积极探索乡村公共卫生一体化管理,结合三级预防保健网网底建设,每个行政村设一名兼职公共卫生人员,由乡镇卫生院考察聘用,签订合同,任务统一下达,工作统一考核,按工作实绩落实上级规定有关待遇。
(四)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培训计划,落实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和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及“三基三严”考核制度,实行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接收乡镇卫生院选送的学习进修人员免费制度。推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和村医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卫生人才培训基金,县财政每年要预算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用于村医培训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赴省市进修学习费用。
(五)实行统一管理。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机制,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卫生局统一管理。县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由县卫生局根据单位需要合理调配;经费由县财政局按政策标准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由县卫生局统一核算管理。
三、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和成立机构(2009年11月26日至2009年12月15日)。制定相关配套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召开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学习传达国家、省、市、县关于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统一思想认识,动员乡镇卫生院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工作。
(二)制订方案和岗位设置(2009年12月16日至2009年12月25日)。各单位结合实际制订上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组织实施。各乡镇卫生院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工作能力、理论水平等综合因素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设置结果报县编办、人劳局、卫生局审定批复后实施。
院长任职资格和条件: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卫生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中心卫生院院长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卫生院院长原则上应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岗位、后勤岗位及其它岗位人员任职资格和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医学院校中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聘用岗位职责要求的其他条件;新受聘人员必须具有规定的资格条件。
(三)聘用和方案实施(2009年12月26日至2009年12月31日)。各乡镇卫生院公布本单位设岗方案;竞聘者按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岗位,并实行双向选择,选择岗位要填写岗位竞聘表,每个竞聘者只能选择一个岗位,如一个岗位有多人同时竞聘,由卫生院对该岗位竞聘人员采用笔试或技能比赛的办法择优确定;述职测评(具体考核测评办法由各单位结合实际自行制定);确定岗位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公布聘用结果;按方案进行绩效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关系到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关系到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县卫生局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各乡镇卫生院要主动参与,把推行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大事,认真抓好落实。
(二)密切协作,精心组织。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按照任务要求,制定详细实施计划,积极推进改革工作。人劳局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卫生局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与县编办、人劳、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编办根据市上给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人数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并下发《关于重新核定全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的通知》;县财政局和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岐山县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工作方案》、《岐山县乡镇卫生院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岐山县乡镇卫生院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岐山县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确保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三)加强指导,稳步推进。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好落聘人员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重新就业。对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第二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实 施 方 案
2011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的攻坚之年。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卫生院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必须强化责任,落实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通知》(鄂政办发„2011‟61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坚持核定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定编定岗不定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加快推进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在全县卫生院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激发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明显提高卫生院的运行效率。
二、改革范围
此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范围为全县21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两农场暂缓实施。
三、工作任务
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结构不合理、监督管理不到位、分配制度不完善、机制不活、人浮于事等问题。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以全员聘用制和分配机制改革为手段,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一)人事制度改革
1、核定编制。根据湖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鄂编发„2009‟26号)的规定,按区域人口和服务职能,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全县乡镇的人员编制总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0‰核定。
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编制内卫生技术人员和工勤聘用人员所需经费由县财政按规定审核确定。
乡镇卫生院现有编制数大于应核定编制的,应在其他乡镇卫生院或医疗卫生单位范围内予以调配,使其符合应核定的编制数。全县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总数由县编办和卫生局共同确定,并经市编办报省编办备案。完成时限:2011年6月15日前。
2、选聘院长。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由县卫生局会同县人社、监察等部门,采取考试或考核的方式做好乡镇卫生院院长选聘工作,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具体选聘办法由县卫生局按上级政策确定。对最终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完成时限:2011年6月30日前。
3、清理清退临时人员。按照《关于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0‟34号)文件规定,卫生院临时人员(含合同到期未续聘人员)必须先期清退。具体由卫生院呈报,县卫生局会同县人社局确定并负责督导落实。完成时限:2011年8月底前。
4、核定岗位。按照《湖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鄂人„2008‟23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相关配套办法的通知》(鄂人事岗„2009‟1号),针对卫生院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各乡镇卫生院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合理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类岗位,岗位设置要坚持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要明确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聘用期限,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条件合理。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数原则上按服务人口的1.0‰核定。卫生技术人员编制比例不得低于编制总数的90%,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临床医师与护士、医技、药剂人员岗位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工勤人员按乡镇卫生院编制总数10%的比例核定。科室负责人实行竞争上岗,由院长聘任。各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于2011年7月25日前报县卫生局医改办。设岗方案由县卫生局审核、县人社局核准后,批复至各乡镇卫生院,并予以公示。
完成时限:2011年7月底前。
5、竞聘上岗。按照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平等自愿、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单位和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是明确竞聘对象范围。一是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办理手续的正式在编在册人员,二是经人事、劳动部门或经县卫生局同意,与乡镇卫生院签订正式聘用(劳动)合同的在岗聘用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三是实行“三支一扶”计划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支医人员。
应参加全员聘用的拒聘人员作辞职处理。与单位签订停薪留职合同或未签订合同属两不找的停留人员一律回原单位参与竞聘,不愿回来的,按规定予以辞退。
二是填写竞岗申请书。卫生院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按要求填写《竞聘上岗申请书》。
三是审定竞聘人员。竞聘对象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凡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按照竞聘对象范围要求,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竞聘人员进行逐一甄别、初审后,由县人社局审核确认,在本乡镇卫生院内公示。审核确认结果分别报县人社局、卫生局备案,并向符合竞聘资格的人员出具竞聘资格审定确认意见书,竞聘人员据此参加竞聘上岗。
四是组织竞聘上岗。县卫生局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统一组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县监察部门要全程监督。
五是上岗人员公示。对公示举报核实的取消其上岗资格;公示无异议的由县人社局会同卫生局、监察部门审核确认,由人社局办理认定等手续,并报市人社局、卫生局等部门备案。
六是统筹调剂。卫生局可视情况组织首次竞聘后未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系统的二次竞聘,在辖区内首次竞聘后有空缺岗位的卫生院调剂安排。
七是签订聘用合同。卫生院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每个聘期一般为三年。聘用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岗位及职责要求、岗位纪律、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合同变更和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实行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制度。
今后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公开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竞争择优等规范程序组织实施。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完成时限:2011年8月20日前。
6、安置分流人员。按照“尊重历史、锁定现状、严控入口、逐步消化”的原则,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重在建立规范的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后,按核定的编制数和岗位设置方案锁定现有人员规模。除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外,原则上超编超岗单位人员只出不进,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消化,争取3年内逐步过渡到规定的编制岗位数额内。
具体安置分流方法、渠道由县卫生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确定。
(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双考核、双挂钩”考核分配机制,卫生局考核乡镇卫生院,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卫生院对工作人员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个人收入挂钩。
1、核定任务。由卫生局会同人社、财政部门,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核定其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核定;
二是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况增加的任务,另行核定。
2、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一是卫生局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依据鄂卫发„2010‟11号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劳动纪律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制定具体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量化乡镇卫生院的考核评价标准,明确绩效考核的具体方式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
二是卫生局组织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考核,人社局、财政局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
三是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卫生局制定的考核办法,同步制定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经职工大会通过后报卫生局、人社局备案。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基础性绩效工资由县人社局、县财政局按照岗位层次分别确定标准。主要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占25%)、物价水平(占25%)、岗位职责(占25%)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占25%)四方面因素。考核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建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考核分配激励机制。
3、实施绩效工资。
一是制定上报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县卫生局根据《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人社发„2010‟22号),制定本县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经人社局、财政局审定,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上报市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审批。7月31日前完成。
二是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县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经市审批同意后,县人社局、财政局要在考核的基础上将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给县卫生局。
三是兑现绩效工资。①县卫生局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综合考虑对卫生院的考核结果以及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卫生院绩效工资总量和具体分配方案。②根据全县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制定本乡镇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报卫生局审批同意。③乡镇卫生院结合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核定职工个人绩效工资。完成时限:2011年8月31日前。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和成立机构(2011年6月15日—6月20日)通过会议等形式召开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学习传达全国、省、市关于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文件,统一思想认识,动员乡镇卫生院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改革。成立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专班。
(二)制定方案(2010年6月20日—6月31日)
各卫生院结合实际制订上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组织实施。各卫生院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并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工作能力、理论水平等综合因素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设置方案报市编办、人事局、卫生局联合审定批复后实施。
(三)方案实施(2010年6月15日—8月31日)各卫生院依据省《关于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采取竞争上岗,实行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合理分流的办法,按照本方案中的时间节点,有序落实,积极稳妥地搞好此次改革。
(四)总结自查。2011年12月中旬,在继续做好分流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集中搞好本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结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关系到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也关系到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县政府重要负责人是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第一责任人,对相关改革工作负总责。
(二)建立包保责任制。县政府对基层卫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包干责任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的要求,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排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干负责,参与具体改革方案制定,检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补偿机制落实,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监督绩效工资兑现,宣传改革政策,定期上报改革情况。
(三)严肃工作纪律。这次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关系到广大医务者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各卫生院要站在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认真组织好人事制度改革中人员安置与分流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运作过程中,要发扬民主、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不徇私情、不搞任人唯亲,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强化督办检查。县包保责任人要深入基层,开展督导检查,强化改革各环节的监督指导工作,切实担负起包点保障责任。
(五)建立通报制度。县卫生局对改革进展情况每月统计上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汇总报省卫生厅。县医改办会同县人社局、卫生局按时间节点向全县通报各卫生院进展情况。
第三篇:某某市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市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优化卫生人才资源配臵、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鄂发〔2003〕17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鄂发〔2005〕1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全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通知〙(鄂办发〔2003〕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意见〗的通知〙(鄂办发〔2008〕1号)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乡镇卫
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0]3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行完善乡镇卫生院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
(一)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鄂编发【2009】26号)文件精神,市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的标准核定我市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共0000人。核定的编制数作为乡镇卫生院设臵岗位、聘用人员的依据。目前,编制数暂时控制在0000人以内(见附表一)。
(二)清理清退临时人员。鉴于卫生系统的实际情况,市卫生局对各乡镇卫生院核定一定数额的临时工人数(见附表二)。临时工人数主要用于单位的清洁工、护工、门卫及救护车驾驶员。其他临时人员必须予以清退。
(三)理顺在编人员。
1、对系统内交流使用未理顺人事关系的人员办理正式调动手续,理顺人事关系。
2、对在编不在岗长期外出的人员发出通知,愿意回单位上班的,回原单位参加竞聘上岗,续签聘用合同,不愿回单位上班的,解除聘用合同。
(四)科学设臵岗位。按照〘关于湖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指导意见〙(鄂人〔2008〕23号)的规定,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拟制本单位岗位设臵方案。岗位设臵方案按规定报市人事部门核准。其中,岗位总量以核定的人员编制为基数,专业技术岗位应不低于总岗位的85%;专业技术岗位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设臵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五)组织人员竞聘。
1.竞聘对象。2009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包括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办理手续的正式在编在册人员,经人事、劳动部门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与乡镇卫生院签订正式聘用(劳动)合同的在岗聘用人员。
2.确定竞聘人员。市卫生部门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竞聘人员进行逐一甄别、初审后,由人事部门审核确认。对外出打工、停薪留职的在编人员,乡镇卫生院应提前书面通知并按有关法律规定送达本人,本人应自通知送达之日起30日内回来参加竞聘;逾期不归者,单位与其解除人事(劳动)关系,按事业单位人员辞退的规定处理。
3.组织竞聘上岗。乡镇卫生院在市卫生局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状况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按照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要求,制定竞聘上岗具体方案,对竞聘的原则、程序、办法等作出规定,经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相应岗位。对具有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
4.实行全员聘用。乡镇卫生院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与竞聘上岗的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文本要执行省里统一规范,聘用合同须经人事部门鉴证。市人事、卫生部门要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情况进行认定后,按规定确定所聘岗位工资待遇,实行按岗定酬,岗变薪变。
通过竞聘上岗的人员,由市人事部门统一办理相关聘用手续。今后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及岗位出现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和招聘计划内,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度。
三、未聘人员安置和分流
未聘人员为2009年12月31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的两类人员:一是在竞聘上岗中未参与竞聘或参加竞聘没取得岗位的正式在编在册人员;二是竞聘上岗中未聘的非正式在编在册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的安臵和分流办法:
(一)正式在编在册未聘人员
1、系统内统筹调剂。未聘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况在本市卫生系统内统筹调剂,参加竞聘上岗。仍然未能取得岗位者,可按以下其他方式安臵和分流。
2、允许内部退养。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或工龄满30年(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未聘人员,本人自愿,经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可实行内部退养。内部退养期间,单位视情况发给不低于其原基本工资标准的生活费,工龄连续计算。国家统一调整工资时,应调整档案工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3、三年过渡安臵。3年过渡期间,乡镇卫生院如有空缺岗位,符合条件的未聘人员可以参加竞聘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过渡期间,未聘人员按其基本工资的70%发给生活费。
4、鼓励自谋职业。积极鼓励未聘人员辞去公职自谋职业、再就业。对自谋职业的未聘人员,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未聘人员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后,按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以工龄为依据,每工作一年支付其本人一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
外出打工、停薪留职的在编人员主动辞去公职、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可按此条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5、支持学习深造。对40周岁以下与单位解除人事(劳
动)关系的,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并通过国家考试参加大专以上正规学历教育的,除享受第4条规定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政策外,还可一次性补助一定比例的学费(补助办法另行制定)。学习期满后,不再安排工作。对经学习提高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如原乡镇卫生院有相应空缺岗位,可参与竞聘、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如无空缺岗位,也可由人力资源市场推荐到专业对口、有空缺岗位的其他乡镇卫生院或行政村卫生室参与竞聘、优先聘用。
上述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未聘人员,要按省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补缴养老保险费,省财政对单位补缴有困难的地方予以适当补助;在按规定补缴后,1994年底前按国家政策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与单位解除关系后,按有关规定续保。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二)非正式在编在册未聘人员
非正式在编在册人员中已签订的合同未到期的未聘者,卫生院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本人将与其解除合同,到期后依法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
1、给予经济补偿。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补偿金,月收入为本人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收入的经济补偿金。
2、落实相关保险。按省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3、视情况推荐聘用。对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乡镇卫生院推荐到行政村卫生室参
与竞聘。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这次在乡镇卫生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事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涉及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市人事部门负责岗位设臵和人员聘用有关方案审核、工作认定及分流人员参保;编制部门负责编制的核定;卫生部门负责未聘人员安臵分流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负责经费保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共同推进改革顺利实施。
(二)加强监督检查。我市要从2010年5月起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确保年内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机制,深入检查各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要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协调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年终开展专题考核验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臵和人员聘用、分流安臵人员,未通过人事、卫生主管部门考核认定工作的乡镇卫生院,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违纪违规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三)保障经费支出。未聘人员过渡期间相关生活待遇、按规定办理相关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内部退养人员待遇等费用支出,按照〘关于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财政政策和资金筹措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维护稳定大局。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宣讲改革各项政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政策仅限于我市乡镇卫生院此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今后国家和省如有新的政策出台按新政策执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妥善处理。
第四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摘要:分配制度改革是确保人民生活水平能够不断提高的制度保障,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缺少效率的分配制度下生产力得不到优先发展,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社会不能以最小的投入生产出最大的产出,收入“蛋糕”不能做大,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与提高;另一方面,在缺少公平的分配制度下,即使经济能够增长,增长的结果也只能施惠于一部分人,无法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从而造成收入差距过大而两极分化严重,不但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关键词先富共富公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置度改革。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在一定意义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先富”与“共富”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先富”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提出来的一项政策,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平均主义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1】邓小平同志说过:“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2】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先富”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先富”并不是让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导致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3】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允许一部分人生活先富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地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向前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毋庸讳言,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不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是城镇内部、乡村内部,收入差距都扩大了。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对贫富差距问题要有科学认识。任何收入分配公平都是一种动态的相对公平,不可能是一种静态的绝对公平。要实行一种绝对的公平,就必然要抹杀劳动者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事实差异。不问效率高低,不分贡献大小,一律实行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最大的弊端在于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换取收入分配的公平,最终导致共同贫穷。历史告诉我们,平均主义行不通。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鞭打慢牛,鼓励和保护先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尽管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是必要的,但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对收入差距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一种“合理差距论”的公平观,承认差距存在的客观事实,保持一定的合理差距是有利的,反对“差距有害论”和“差距有益论”两个极端。
参考文献
【1】来源:《求是》 作者:周隆滨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
第五篇: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3 年 03 月 29 日 10 时 17 分
来源:国研室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从就业政策、工资制度和公共资源分享机制入手,完善初次分配机 制
1、以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完善 就业政策。完善公共事业单位的招聘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 公开招聘。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 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税费减免政策,以及对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 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的就业。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健全 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认证体系,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认证和各项收费标准。
2、提低限高,完善工资、薪酬制度。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 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规范企业 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 工资标准。积极稳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依法 保障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 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 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制度,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 业内部分配中相对过大的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增幅。对上市公司和非国有金融企业的高管人员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 构,发挥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 比较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调整优化工资结构,降低
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抓紧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制度。
3、健全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收益分享机制。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 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出让及其收益分配机制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 环境补偿机制,以及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
二、以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健全再分配机制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降低行政成本,将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 民生。公共财政要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扶贫开发等方面投入,加大对中 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和民族、边疆、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
2、完善税收制度。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 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 范围,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取 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 策。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合理提高税负水平。开展遗产税研究和试点工作。调整部分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将部分高档娱乐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 征收范围。
3、千方百计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要帮助城市就业困 难人员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使其获得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健全城乡 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要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 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各项涉农补贴政策,努力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允许 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对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促进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使农民合理分享农 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改革征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等权 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4、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健全城镇居民和新 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 常调整机制。
5、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筹资和待遇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支付比例的差 距。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现统筹区 域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6、加
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大力扶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加大 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满足困难家 庭基本需求。逐步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其 他困境儿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积极培育 慈善组织,简化有关审批程序,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举办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事业。
三、加强收入分配领域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加快收入分配相关领域立法。研究出台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扶贫 开发、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工资集体协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上缴、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土地管理与征收补偿、矿产 资源管理、税收征管、房产税等方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
2、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将拖欠工资问题突 出的领域、容易发生拖欠的行业、发生过恶意拖欠行为的企业纳入重点监控 范围,完善工资保证金缴纳办法、劳动争议处理和打击恶意欠薪的相关制度,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3、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各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 行为,加强事业单位创收管理,规范科研课题和研发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严 格执行公务招待费审批、核算等制度规定。严格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
管人员职务消费。
4、严格规范非税收入。继续推进费改税,进一步清理各种行政事业性 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保留的收 费项目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5、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在重点领域强化监督管理,坚持堵住非法收 入的重要源头。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税逃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骗贷 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严厉查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行为,深入治理商业贿 赂,加强反洗钱工作,以及对非法收入外逃的监控和堵截。
6、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如实报 告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的规定。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工作,规范领导干部离职、辞职或退(离)休后的个人从业行为,严格按照 有关规定办理兼职任职审批事项。
7、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推进薪酬支付工资化、货币化、电 子化,加快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推广
持卡消费,规范现金管理,减少公务领域的现金使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 息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