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时间:2019-05-12 05:4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第一篇: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小学 赖杰燕

(电话:***邮编:537226)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深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下认识。

一、兴趣、训练促习惯养成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所以抓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反复训练、严格把关、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排队出操训练时,我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静、快、齐”,听到口令,老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要求,形成习惯为止。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并持之以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将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具体操作的行为方式和程序,这对低年级儿童和初始训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可设计成下面这样四方面的要求:①看——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②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③想——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同学的回答,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④做——认真动手操作实践和进行练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情感带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低年级的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要创设更多教育机会,使学生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体验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此,我每天都会利用好晨会课时间,及时把班中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好坏。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使孩子们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何振明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一开学我就让他做领读的小老师,带领大家早

读。站在讲台上的他站得规规矩矩,领读的声音非常的响亮,做好了同学的榜样。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坏习惯就暴露出来了,上课插嘴,做小动作。我就跟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说:“老师,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想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耐心地教育他说:“老师知道一个人的坏习惯是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的,可是不能以这个作为挡箭牌,老师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天要改掉一点,自己督促自己,老师也随时提醒帮助你,好吗?”他听了非常开心,一下课就写了个纸条给我,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就这样,他每天都会来问我今天表现得好不好?如果我说好,他就会一蹦老高,如果我说你表现得还不够,他就会悄悄地做一些好事,现在他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课余还主动去督促帮助班里的后进生呢!,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

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我从事低年级教学已经几年了。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不懂事,如上课坐不住,肯讲话,好动。思想开小差等坏习惯,要不断进行组织教学,上一节课至少要组织教学十来次。还不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教育能否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还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为使小学教育能够真正的促使儿童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其中我认为儿童的习惯养成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想,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所谓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本人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首先要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做作业时定让学生养成细心,检查,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让学生懂得在平时作业时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首先看一看有哪几种运算符号,看看一共有哪几级运算,有没有括号,所以最后决定先算8×3=24,然后再做4+24=28。接着把四则运算顺序加以简单说说,首先看有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哪几种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在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说说写字的姿势,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课桌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大家都能异口同声地背出来。同时讲一些危害性。如,我们身边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腰是怎么驮的?一些戴眼睛的叔叔,阿姨,他们是多么的难看。如果拿掉眼镜会像瞎子一样,甚至严重的还会摔倒。是多么的危险啊﹗听了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

罗田县骆驼坳茶园冲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及性质类型: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本课题为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茶园冲小学课题,属实用性,探索研究性课题,对推进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育研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经过十余年的酝酿、推广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进一步指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加快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首先,小学生思想和感情的发展需要良好习惯教育。良好习惯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良好习惯给小学生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

人性的艺术环境。

其次,小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需要习惯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富有表现力。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农村小学生内隐的研究;农村小学生引起注意的习惯;专心

思考的习惯;

2、定向思维的习惯;批评的习惯;求异的习惯;求证的习惯;

反思的习惯;

3、外显的习惯——专心听讲,大胆表达,认真阅读,及时摘记。

4、独立钻研的习惯;专心作业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5、合作共事的习惯;合理摆放学习用品的习惯;合理安排作息

时间的习惯。

6、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快速反应的习惯。

四、课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本课题预计的突破与创新:

习惯,是有机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外界刺激的比较稳定的反应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益、促进学习者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比较稳定的反应方式。环境影响着习惯,习惯和过程同步。2001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吹响了进军的号角。《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实施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学生是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演练技能的机器。因为接受性学习,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学习过程就是接受、记忆。因此,学习内容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它强调的是标准化;学习过程也不考虑学生个体的认知过程,它强调的是结果的掌握。学生是被臵于客体的地位,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被淡化了,他们的创新被抹煞了,他们的主动性也没有充分发挥的必要,一切只要跟着老师设定的途径,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这种消极的学习方式,已经培养了学生许多的不良习惯:习惯于按照教师既定的思路思考问题,习惯于揣摩教师的正确答案,习惯于等待别人的帮助、等待别人的现成答案等。新课程定义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紧密相关。毫无疑问地,当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学习习惯的变革。没有新的学习习惯的支持,新的学习方式必定会寸步难移。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时候,许多学生竟然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倒是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往往停留在“形式”本身,而且容易陷入“把轻松当放松、把放松当放肆”的尴尬局面。在小组学习时,总是有不少的同学成了“孤家寡人”,找不到合作伙伴,有的根本不愿意加入小组,坐在位臵上却无所事事,以至于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局外人”,与这种学习方式格格不入。就是小组学习也大多流于形式。大多数教师都是预先规定了小组成员和小组长,合作学习成了以小组长为中心发言、其他小组成员摘录现成答案的另一种“一言堂”,只不过更为隐蔽和时髦罢了,并没有真正“合作”,以至于汇报发言时,仍然说“我认为”,而不是通过小组的交流和整合然后说“我们小组认为”。让学生提出问题,却提不出什么有深度的问题。做作业不讲究质量,反正老师会改的。这些现象就是在某些特级教师的公开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演示着的都是热热闹闹的“作秀”活动,有的甚至连“作秀”都做不了,只好趁小组学习或者自由学习的机会,教师暗中给学生“指导”一点猛料,以便在汇报的时侯,向听课老师展示“惊人之语”。(只要比较一下教学杂志上发表的该教师在甲地的课堂实录和该教师在乙地的现场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就会发现他们的用词造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课外学习状况更糟糕:想不到可以去查参考资料,有丰富的资源却不知道怎么利用,知难而退,浅尝辄止,等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自然也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设臵了重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良好学习习惯的反思和重新构建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计划:

(一)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开题并按计划实施方案,包括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报告的提出,研究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汇报,阶段性小结。实验教师平时应做好各阶段性实验总结,案例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初期、中期、后期等的评比工作

3、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4、问题及原因分析

5、采取对策方案

6、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实施

7、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准备实施阶段。作好课题前期准备工作,立项申报,开题论证,成立课题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各科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1、进行学生习惯研究,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并聘请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进一步论证,确立研究的重点方向,初步制定方案。

2、采用申报审核方式,组建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3、健全校级管理机构,对研究进行指导协调。4、2007年12月 第一阶段的小结。

第二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7)

1、制订明确详实的阶段研究计划;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

2、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良好习惯的教育,搜集典

型课例和活动录像等资料。

3、进一步完善课题目标,开展好各项活动,做好阶段性小结,重视行为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熏陶作用。4、2009年7月 中期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09年7元月至2010年1月)总结验证阶段。总结经验,争取上级验收,取得实验成果。

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每位课题实验教师写实验报告,课题组写总报告。按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收集典型课例和活动录像,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六、成果展现形式:

自主:自主性、独立性←→自觉专心:自觉安排,独立钻研,不

受干扰

合作:协调性、互补性←→虚心学习:虚心请教,合作共事,整

合提高

探究:钻研性、创造性←→善于思考:质疑问难,探究建构,大

胆创新

七、课题组成员:

1、课题研究指导人员

高永平唐东曙

2、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 徐国强

组 员: 王兴中 夏幼民

负责课题的管理,课题的宣传活动,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活动,课题的资源及课题的资金来源,课题的上传下达等。

3、课题研究实施人员

组 长:夏卫红

成 员:张 立 王为民 夏幼民

徐尚兵 王金平王兴中

王先华 汪存德 张秀平夏汉桥

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活动,课题的记载,课题的具体进行,课题的阶段小结,材料的准备,资料整理分类,课题的档案管理,阶段性

成果汇报,接题报告等。

积极参加课题活动,配合课题组搞好本校的教科研工作,服从分工,主动承担学校的各项课题任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1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

一、前言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断攀升。而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又因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较多,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增多,对农村小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何直面现实,改变现状,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这话足以说明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是值得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方案。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人付出最少却又获得更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和学习规律相违背,严重的影响学习效果。

2、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梁启超也从曾经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好的基本前提与保证,因此小学阶段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遵循阶段性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应该抓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

3、教育本质的需要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从小学生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

育效果,而且是教育本质的需要。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现状

有关国内外对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很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对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而言,适应性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农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策略和评价策略方面等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显得薄弱。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整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2、通过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3、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4、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深化操作原理,明确习惯的内容,增强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良好学习习惯所包含的内容。

四、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2.3——2012.12)

1、拟定调查方案,进行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1——2013.12)

1、确定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细则及相关表格。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课题组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5、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初步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4.1.1——2014.7.1)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老师撰写的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拟定检测方案、进行后期检测、检测报告。

4、申请结题。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精心设计教师问卷,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做出相关评价等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

成的资料。

3、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多种教育手段与方法,随时随地发现、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中,收集其中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的相关资料。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三)被试

(1)选取宁夏泾源县新民乡中心小学和其他小学各年级学生。

(2)新民乡个学校的老师。

(四)工具

采用相关表格及相关评价表主要有:

(1)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行为目标体系

(2)小学生争星达标阶级式水平评量表

(3)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月评量表

(五)程序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主试说明指导语之后统一作答,统一收回问卷。

(2)有主试说明情况,带班教师完成相关表格。(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习惯的评估了解资料。)

(3)班主任做好相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记录。

第五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专题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陈国富加入时间:2009-10-10 12:49:51点击:1349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伴随人们一生的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关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成为学习型的人,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学校和家庭作为教育年轻一代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其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成长。现实中家长和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学习习惯等品质的培养。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强调关注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指导性学习等理念,应该说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但教师理念与指导学生的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流于形式之嫌。家长对新一轮课改认识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仍就按过去的经验教导孩子,死读书、读死书,迷信权威,缺乏独立性„„。教师和家长更多地把精力用在学习的结果上。而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正与学校教育改革背道而驰,也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信息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好各门功课,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地处镇江市南门外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多为农村孩子,再加上近年随着镇江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子女占我校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以此情况为契机向市教科所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课题研究,力争在下面的研究中努力培养我校学生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有:

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2、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3、预习的习惯

4、认真听课的习惯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6、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8、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上升的过程。随着学习习惯的逐渐形成、成熟、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研究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树立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知道良好学习习惯应达到的要求。形成各年级段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系列要求,并逐步养成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究、开放、自主的学习习惯,并把这些学习行为经过自觉操练或不自觉重复,最终成为自动化的学习行为习惯而爱学习,善学习,成为其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学习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和态度,也与家长、教师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为此,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质研究;

2.做好调查问卷,我校应研究解决学生学习习惯中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做好我校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因素分析;

4.研究好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形成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课题开题前,设计问卷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情况,教师和家长的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同时,还要了解与学习习惯培养有关的理论和做法,以便确定研究题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2.个案分析法

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个案材料的积累、分析,进行个别指导。

3.行动研究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注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践中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边研究边总结,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再进行研究。

六、主要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1.成立市课题组,确立实验班级;

2.确定市课题组成员,签定协议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3.制定问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4.研究论证并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

5.进行相关人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010年1月):

1.各课题组成员根据题组提供的实验研究思路,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具体实验研究;

2.通过教师、学生交流经验,召开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修改、补充、完善实验方案,调整实验研究计划。

3.验证实验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1.提交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2.请市教科所对课题进行总体评估、验收;

3.发表成果,推广实验研究经验。

七、组织管理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落实好相关措施,学校成立课题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负责教科研日常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孙文生(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

副组长:卢海程(主抓课题组工作)

课题组成员:

范优宝、戴龙霞、朱伟玲(负责语文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卢海程、戴林兵、陈国富、徐燕、潘荔(负责数学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陈红军、吴婷(负责英语方面学习习惯的梳理及研究

下载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习惯培养是打实基础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1、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2、教会学生养成独立思考......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知道,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年龄小,他们天真可爱,可上课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那种思维和行为习惯还都停留在幼儿园,那么该如何......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好石小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一、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小学年......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研究方案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实验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 1、课题研究现实意义 对于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讲,习惯的比技能的传授更重要。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