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随笔: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教学随笔: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抱伦学校(初中部):黄淑玲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身负育人之重任。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读书真的极为重要,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读书应成为一种习惯。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其间留传下多少动人心弦的篇章,让人读来荡气回肠。每一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魅力。语言文字合理的组合,给读者们一种如在画中游的感觉。当我们拿起《三国演义》时不禁被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吸引,刘备三顾草庐那求贤若渴的感人景象如同在眼前呈现……
书是精神食粮,在课余时间里不妨多找几本书来读一读,你会发现生活充实了不少,而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你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你的教师形象也会逐步提升。
第二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一个人在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一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因此,教师应努力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学校为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随处可见的图书橱柜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有书看,各种激励、评比措施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而所举行的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更是将孩子的读书热情点燃起来,如读书月、读书节的设立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创建“书香”班级、争做书香少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制作小小书签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读书生活; 读书手抄报、作文比赛使学生的读书成果得到展示;读书交流会上让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图书漂流活动让图书资源得以共享;师生、亲子共读一本书让学生的见解得到了提升„„他们在活动中收获着、成长着„„
久而久之,读书已逐渐成为孩子的习惯,书香在孩子中间弥漫,他们在书海中畅游,品尝着读书带来的甘甜,感受着读书带来的蜕变。
书香溢满校园!
第三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二(4)班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3)班的杨巧依,今天我很高兴能来到你们班级展示我的读书生活,这次活动最吸引我的,是能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读书生活,因为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飞翔在书的蓝天中的小鸟,自由而快乐。我想把读书的幸福感、充实感带给大家。瞧,这就是爱看书的我!(ppt)从小到大,我已看了许多书,家有藏书几百本。《论语》、《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城南旧事》、《夏洛的网》、《哈佛家训》等中外名著JK罗琳作品《哈利波特》等当代孩子们最爱看的畅销书;都是我的最爱。除此之外,我还订阅了不少报刊、杂志,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意林》、《我们爱科学》等。我的小书柜已摆不下啦!瞧!我的书籍遍布我们家,餐桌上,卫生间,就连妈妈的床头柜也被我占领。爸爸怕我继续占领“高地”,今年送了我一台电子阅读DVD。神气吧!我在看百家讲坛呢!书,使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漂亮聪明的夏林果,调皮捣蛋的马小跳,贪吃爱睡的唐飞等等;书,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了许多使我脑中的一个个问号变成了句号;书,丰富了我的情感体验,《为我唱首歌吧》,书中七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用一曲动人心弦的爱歌,为一个即将失去听力的小女孩组成一支合唱队,并且在她生日那天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那七个生命的绝唱,令我潸然泪下,耳边仿佛回荡着生命之歌,心中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PPT)爱——这份世间最美丽的礼物,使我们有了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世间也就有了更多的真善美。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
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我是个爱书的小女孩,我非常喜欢读书,我的童年正是因为有了书香相伴变得更充实!读书,真好!还等什么?从现在开始,捧起书,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第四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早就想写这篇日志,但一直觉得没有时间,今天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前面100页,从中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也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把女儿的成功归功于女儿小时候大量的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往小的方面说,阅读能让人思考,给人快乐,让人发现书中的一片新天地,一部武侠小说就是一个世界,读书的时候能够让人流连其中,体会到生活中不曾感受到的乐趣。往大的方面说,阅读能让人学到做人的道理,并且能够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获取成功。我丝毫不怀疑,一个不阅读或者很少阅读的人不可能拥有极其丰富的精神世界,更不可能一辈子万事顺利,获取令人羡慕取得的成就。读书作为阅读中最主要的方面,比读杂志,看网页这些泛泛的阅读重要千万倍,自然是阅读的核心。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作者提到自己的女儿小学毕业就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到了高中更是有了1500万-2000万字的阅读量,这种大量的阅读给女儿带来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童年,自然也有和他人不一样的收获,取得的成就更是理所当然。作者认为,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这话听起来和“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也”倒有几分相似。很显然,我是羡慕作者的女儿能小小年纪就读了这么多书的,而且居然在小学期间就读了很多中外名著,那个时候的我自己还不知道在做什么呢。尽管家中书还算不少,但自己读过的真不多,结果就是语文成绩渐渐变烂,这正好也是作者在书中说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考试越来越脱离书本知识,更侧重于考察一个人的阅读积累。看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在大学期间尝试过改变,读了不少名著,写写读后感,但还是觉得对自己的提升不大,主要还是书读的少,名著读的少,我在大学期间读的很多书,当年实验班的同学早就读过了,当我还沉浸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时,别的同学已经在看《荷马史诗》,《奥赛罗》这些在我看来像天书一样的经典了。当然,我希望我还不算迟,尽管是步他人的后尘,但人生才过去20多年而已。
上面扯了一堆没用的话,下面分几个小点列出我对于读书的思考。
如何选书?
读书第一件事就是选书,市场上书这么多,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或者不是那种完全消遣的书也是要动些脑经的。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那些名著肯定是值得一读的,还有那些知名的有影响力的作家写的书也可以读读。书不在乎杂,更不可能把自己框死为只读一类书,只要是好书,管他是什么类型,拿来读读绝对不吃亏。譬如我对于自己到现在还没有读过金庸的任何一部武侠小说而感到后悔。反正读书也不需要你把每本书讲了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本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让你学到点东西就足够了。
有几种选书方法很好,可以借鉴下。一种是看各大电商上面的图书销售榜,排在前面的书基本都不会是烂书。还有一种是看豆瓣上别人的评分,不低于8.0分的应该都不错。豆列啊,豆瓣猜啊,友邻的推荐啊,这些都能让你找到好书。我之前还发了一张读书流程图,上面选书就用豆瓣的评分作为标准,结果在豆瓣上被人骂了一顿,说我8.0这个分数不靠谱。事后想想,这确实有些过于绝对,但在时间不多的情况/a>下,相信群众的眼光,还是有点保障的,读后感《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如何得到自己要看的书?
要得到要看的书,买肯定是最主要的手段,各大电商的价格要比书店便宜很多,反正实体书店关门歇业大家都知道。除了买,借书自然是主要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从图书馆借书更应该成为和上课一样重要的事情。考拉小巫曾经说:浪费时间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最最白痴的大笨蛋!浪费图书馆的资源的人,就是世界上第二个大大大笨蛋!想想真是这样,学校里面最能区别本校学生和其他人员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只有本校的人可以进,外面的人连大门都进不了,更别提是看里面那么多的藏书了。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珍惜图书馆这个独一无二的资源,很多人只是把图书馆当成自习室使用,根本无视里面的书,实在悲哀。在我离开学校半年以后,要读书只好自己去买,才越发感受到有图书馆的好。除了这两种主要方式,交换也是可以的,豆瓣上经常有人这么做。
在什么时间读书?
有了书却没时间读,课业重,工作忙绝对不是借口。其实一本书也不见得需要花上七八个小时才能读完,就算花上七八个小时,一天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并不算困难。每次我一个人去谢文那里,坐地铁十号线从苏州街到劲松,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手机没上网,自然需要找一种方式打发时间,呆望着看乘客们都在干什么显然是无厘头的想法,于是我选择读书,在地铁上看书没有公交上那么颠簸,而且也没有多少人像公交车上那样大声讲话影响周围的人。很多人都是在默默看手机,上微博,在他们中间我拿着一本书读挺好。当然周围还有拿着kindle和ipad看电子书的人,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让一旁打电话的人都不自觉降低了音调。
地铁上的时间只是被人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罢了,更主要的读书更舒服的读书时间我想应该是在晚上临睡前。提前半个多小时上床,然后从床头拿起一本书静静读,没有人来打扰,完全可以让自己全身心的浸入其中。提前规定自己读到什么时候睡觉,这样即使突然觉得这本书很有趣,自己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想到留点给明天看也会挺乐意的。不过,有些书确实一口气读完效果更好。我记得初一的时候,一个亲戚告诉我他读《三个火枪手》,1000多页,从早上九点开始看,一口气看到第二天凌晨三天,把这本书看完了。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我自己读书倒从来没有这么疯狂过,但我很羡慕这种读书的疯狂,这绝对能证明书已经完全吸引了读者,以致废寝忘食,读书的最高境界我想和这也差不多了。所以说,别看书很厚,1000多页的书一个礼拜读完也并不是那么困难,周六周日多抽点时间来读不挺好的么?对读书速度快的人来说,那就是小case了。
读完一本书后做些什么?
现在我读完一本书后会写一篇书评,不过这不是必须的,写书评只是让自己对整本书的思路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或者对一些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摘要,这和通常意义上的读书笔记差不了多少。无论写还是不写,区别不大,读书关键的是读,并不一定要让自己复述一遍书的故事,这取决于个人。其实读的时候书中的很多内容已经进入了一个人的头脑,在偶然的场合会从头脑中蹦出来,譬如遇到什么事,突然想到以前读过的书中的某句话,觉得放到这里形容很是恰当。“聪明是一张漂亮的糖纸”,我读过的某本书中的这句话就让我记忆深刻。
当然,如果你也有豆瓣,也可以对自己读过的书进行标记,随着上面数字的增加,这样显得很有成就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也是一种激励。我就希望自己能早日达到2000本书的大关,这或许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
其他一些杂想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一个礼拜至少读一本书,这样一年至少能读上五十本书。我知道要完全做到这一点还是有点难度的,如果某段时期事情特别多那目标很可能就实现不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我想通过锻炼这速度肯定是能够得到提升。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提到她的那些美国朋友中有一部分人特别有文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家中没有电视,但书很多。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也提到电视和书的区别。我想我应该不会走极端家中连个电视机都没有的,但至少应该让自己少看电视,尤其是等以后有了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陪孩子一起读书。我真心希望我的孩子能在童年多读书,我肯定会买很多书,杂七杂八各种都有,让孩子从小知道读书的乐趣和益处。甚至在未来的家庭开支中,一个月买书的费用应该至少要占到一个人月薪的5%-8%。这番话放在这里显得太远了,但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
在这个时代,读书的人真的少了么?我觉得不好说,QQ上大头对我说现在很佩服坚持读书的人,其实我只是在读别人早就读过的书,步别人的后尘罢了。谈到要坚持,最好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这么做的人越少,这种坚持就越发显得珍贵。我感觉真的好久没有听到过书呆子这三个字了。
读书,真的是一生都应该在做的事。
第五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在国旗下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同学都知道马克思、爱因斯坦吧,他们是犹太民族的杰出代表。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的,应该抱着欣喜和愉悦的心情来学习,来读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华夏文明悠久绵远,足以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民族。宋人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也足见我们向来就不缺乏爱读书之人。至于为什么要孜孜不倦于读书,我想,每一个同学都不难说出若干言之凿凿的理由。可以说,要想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读书,也必然离不开读书。
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爱读书,他们读名著,丰富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他们读美文,感受着文字的生动音符……正是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他们的谈吐才生动具体,回答问题才思维敏捷,看问题才深入透彻;他们不再为写一篇作文而苦思冥想,不再为阅读理解而紧锁双眉,读书为他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一句句名言经典从他们的口中流淌而出,是不是赢来了家长赞许的目光,是不是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是不是换来了同学的敬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储备精神财富,这些现在他们还不太明白的经典之作,必将会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指明灯,在他们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要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就让我们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每天都是读书日,每月都是读书节,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