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时间:2019-05-15 10:5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第一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国各地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提出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化要求,还列出了推荐篇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受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农村学生很少家中有课外书,学校图书室书籍陈旧,数量有限,而我们生活的社区又没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收集资料、拓展阅读等活动可以说只是公开课上的理念体现,只是语文教学形式上的点缀,能做得到的学生为数极少。教师指导的时间没有保证,指导的行为时断时续,缺乏跟踪、激励、反馈。这一切,都使得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仍处于一种自发、盲目、低效的现状,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因此,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的农村小学学生及家长明白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让书成为农村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转变课外阅读的观念加强课外阅读的认识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首先,农村小学要转变办学思路,要以正在实施的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全新的办学理念让学校快速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要努力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统筹城市优质资源支援农村教育。加快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订阅各种有益书籍、报刊和杂志,使学生有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可供借阅。

其次,针对农村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教师培训、教研,加大农村教师对优质语文学习资源的整合力度。在课外阅读方面,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外读本是闲书”的观点;重视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和要求,给予学生方法指导;推荐高质量读物,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开设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举办“读书节”、“书香校园”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阅读的乐趣。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实践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激励,改变唯分数评价教师、学生的体制,也是有效地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构建教育部门的支持平台,促进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

当前全社会大喊素质教育,但它依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这是因为 教育行政部门仍热衷于学校的升学指标,把学生分数、升学人数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甚至与校长和教师的晋职挂钩,迫使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干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业负担沉重、能够自己支配阅读的时间极少。因此,笔者认为教育部门迫切的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针对农村地区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要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准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严格控制各科作业量,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将阅览课、阅读欣赏课列入课程表,纳入教学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其次,加快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图书室是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扩充学生知识面的重要场所。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图书室建设,每年都设立图书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学校购置图书、添置图书架、阅览桌等配套设施,同时还要出台政策,使学校图书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网络是一个无限延伸、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如文质兼美的诗歌、奇趣盎然的散文、情节生动的小说,以及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读物都可在网络上获取。还有动画、视频、优秀的影视剧作也是重要的非传统课外阅读材料。同时,利用校园网络还可以构建一种“网上协作学习模式”。如利用BBS这个平台,建立课外阅读技能导航区、美文推荐区、辩论区、经验交流区等,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的切磋、沟通更为便捷快速。网络环境下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具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灵活性,不仅很好的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转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课外阅读环境

有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的家长普遍不重视子女的课外阅读,家长在子女身上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于是,孩子的课外读物被当作“闲书”遭禁,与功课相关的教辅资料、习题集成了支配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另外,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孩子的父母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状态,缺乏监督,这极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一定要唤起家长重视课外阅读的意识,努力寻求家长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首先,要求家长要树立长远眼光,切忌压制子女的课外阅读。农村学生家长应根据实际经济条件,适当为孩子订购一些具有很强知识性、趣味性的报刊和文学著作来满足他们对阅读的渴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鉴于农村地区家庭藏书少、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文化生活欠缺,鼓励家庭之间相互交换课外阅读资料,达到资源共享,充分提高书籍的使用效率,为提高学生阅读品位的开辟新的途径。

其次,家长应认识到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为子女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使他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一种活泼好讲、追求上进的人格,唤起他们摄取课外知识的动机。有条件的可以和子女一起阅读,哪怕自己的知识水平很低,也应作一番陪读,因为“身教重于言传”。

综上所述,只有将学校、教育部门、家庭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才能走出课外阅读的困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课外阅读带来的深情启迪和乐趣。

当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且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作为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保证课外阅读的进行

(一)保证读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对于家长,教师经常鼓励他们定期为孩子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作为学校,要不断补充图书室的藏书,购买一些有时代气息的、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特点的课外读物。学校所购课外阅读书应尽量考虑到与课内阅读目标相适应。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应多阅读简短的拼音读物,以注音童话、寓言、儿歌、童谣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增加儿童小说以及较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科幻类作品、浅显的历史读物、成语故事、科普读物等,重在逐渐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高年级学生由于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应该适当增加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和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阅读一些程度适合的名著,积累一定数量的名人诗文,并学习做读书笔记。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还积极发动学生开展“献一读百”活动,在班级创建起了自己的班级图书角。“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教师发动同学把自己家中的书拿出来,集中在班上的图书角,同学之间可以交换看。为了打消家长以及孩子担心书借阅后不见了或损坏了的顾虑,我们教师可把同学们带回来的书按“书本小主人姓名、书目、价格”一一登记造册,并推荐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实行借书登记、还书签名、损坏赔偿的办法,以保证图书的正常、长时使用。这样图书角的藏书逐渐丰富起来:优秀习作、寓言童话、谚语名言、百科知识、人物传记,甚至还有了一些名著,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都可以到图书角去借阅书籍,进行阅读。有时,老师配合教学活动,再去学校阅览室集体借阅一些主题集中的书,或给同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书,建议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自己再不断购买一些好书。另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自己订阅有关报刊,这样就有规律地、源源不断地有新的书源来充实课外阅读的内容,书源不足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同时各班级之间还可以进行调换借阅,这样就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源源活水。慢慢地,班级的阅读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保证时间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我们教师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每天中午的11:30——12:00为课外阅读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教师要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是农村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平时,我让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及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也可到图书角借阅)。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就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这一“特别法”,得到了学生的大力赞成,班内阅读热情空前高涨。)。每天放学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出校门,并布置每天30分钟的阅读作业,由家长完成课外阅读评价卡的填写。

为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我们教师还应和家长同步要求,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当然,对于看电视也不能搞一刀切。即该看的、好的节目鼓励看,如“科技博览”、“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少儿天地”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可以有选择性地辅导孩子收看。对于那些无教育意义、对孩子身心成长无益的泛滥节日,或者不适合少儿看的电视连续剧,则坚决杜绝,挤出时间让其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纯粹玩电脑游戏更是和家长共同阻止,绝不妥协。

(三)推荐读物

1.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只能窥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分年级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

3.在语文课上,不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班级图书角里的好书。

4.每逢假期岁未,以《给家长一封信》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

(四)改善阅读环境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而应由整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环境。作为老师,我时时启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利用教室布置张贴有关阅读的标语、格言,开辟“读写园地”;作为学校,应该努力地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有一个静心读书的好去处。在家庭中,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有一张专用的小桌子,那是最起码的。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看书时应轻声勿打扰,让学生静心地读,美美地读;更不能在隔壁房间玩麻将、打牌等,最好是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哪怕自己的文化水平很低,也应作一番陪读,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三、注意家校联系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教育不是阳春白雪,她需要降低门槛。脱离家长的教学活动是孤独的,教师需要与家长对话、沟通,同时在理念上起到引领作用。诚然,我们农村孩子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缺少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不太可能在教育理念上与教师并行。但家长在其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又恰恰是我们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家长“排除”在外,必须与家长主动交流、沟通,取得共识,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课外阅读的进行中,我们更不能缺少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为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毕竟有限,课外阅读的成功仅仅依靠学生在校时间显然不足,学生的大多数课外阅读都是在家庭中开展的,大量阅读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假如这一活动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课外阅读将会成“无源之水”,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活动的作用。

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我作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其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子女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农村孩子的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教师不妨从思想意识方面入手,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举行关于“阅读意义”的主题讲座,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博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使家长认识到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在得到家长认同的基础上向他们建议,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多和孩子逛逛书店,多为他们购买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图书,使自己的孩子不仅吃好、玩好,还要精神生活好,做知识面宽、学识渊博的小博士。久而久之,家长也就成为了课外阅读的支持者与组织者。

(二)联系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

鼓励家长力所能及地为孩子购买有益的书籍,同时在家中给孩子一个宽松安静的阅读环境(即“四个一”:一间书房、一个书柜、一张书桌、一盏台灯)。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看书时应轻声勿扰,让孩子精心地读、美美地读;更不能在隔壁房间打牌、看电视等。同时鼓励家庭成员“和孩子同读一本书”,每次阅读后及时指导孩子填写好课外阅读记录卡,营造家庭书香氛围。

在实际的操作活动过程中,我还经常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对话,以时时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家访、电话、校访,同时还专门在家校联系本上留下一块与家长交换课外阅读意见的“栏目”,以便家长在上面写上建议或困惑,我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阅读情况等。同时对家长的建议或困惑,我也及时予以回复。如:家长——我的儿子不喜欢看名著怎么办?老师——先找些他喜欢的书给他看,再慢慢引导。这个问题较复杂,能否到校和我面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发现新知,他们有了收获的喜悦,成功的快感。在广泛阅读中,学生会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他们会懂得阅读中包含着成功的快乐。多读一篇文章就多一份成功的体验,无数次成功体验的整合,就会转化为极高的阅读兴致,转化为积极主动的主体意识。学生在阅读中寻求乐趣,乐趣又让学生不断地阅读,如此循环,将有益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第二篇: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近几日同弟弟看电视时,见少儿台时常在播一则宣传雷锋精神的广告,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我们国家宣传雷锋精神已经近五十年了,雷锋精神真的成为我们生活得一部分了吗?我们每天都在说学雷锋,可是当老人被车撞到而无人帮助的时候,当失主丢了钱包而无人送还的时候。我们所宣传的雷锋精神在哪里?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雷锋精神在哪里?我认为,要学习雷锋精神,那就必须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习惯。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雷锋是一个实干家,在他从事公务员,工人,军人等众多职业的时候,他始终充满着饱满的热情。他当公务员时,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他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的时,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而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为了他崇高的理想,他在实际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真正成为了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都是普通人,既然一时没有能力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应该一切归根实际,一切从小事做起,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而不断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这种贡献更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热情高涨的面对它,习以为常的做好它。也许一时我们不会看到自己的成绩,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价值就会逐步显现出来。

当然,如果只做好本职工作,雷锋也许只会成为一个“劳动模范”,而不是“人民的好战士”了。他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为人民做好事的故事我们早已铭记在心。这是一种何等高贵的品质啊。能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而不求回报,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最令人崇敬的地方。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将助人为乐视为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将服务人民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对雷锋精神的学习才算真正落实在了行动上,我们的思想境界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不知不觉间,雷锋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年了,但他思想的光辉却始终未曾退却,在他的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一定会继续前行向着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断前进。

第三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在国旗下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同学都知道马克思、爱因斯坦吧,他们是犹太民族的杰出代表。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的,应该抱着欣喜和愉悦的心情来学习,来读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华夏文明悠久绵远,足以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民族。宋人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也足见我们向来就不缺乏爱读书之人。至于为什么要孜孜不倦于读书,我想,每一个同学都不难说出若干言之凿凿的理由。可以说,要想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读书,也必然离不开读书。

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爱读书,他们读名著,丰富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他们读美文,感受着文字的生动音符……正是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他们的谈吐才生动具体,回答问题才思维敏捷,看问题才深入透彻;他们不再为写一篇作文而苦思冥想,不再为阅读理解而紧锁双眉,读书为他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一句句名言经典从他们的口中流淌而出,是不是赢来了家长赞许的目光,是不是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是不是换来了同学的敬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储备精神财富,这些现在他们还不太明白的经典之作,必将会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指明灯,在他们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要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就让我们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每天都是读书日,每月都是读书节,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第四篇: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综观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在早期都有很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课余生活单调,每天做完作业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去读书。阅读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还没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其乐无穷,他们的精力才能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至关重要,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明确阅读的重要性,端正学生阅读的态度。以往都是我们老师强调读书有多么重要,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真正认识到读书的意义,他们把作业一做完,就是去玩,根本不愿静下心来读一会儿书。因此,我想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就“读书活动”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你认为读书都有哪些好处?”“你都读过哪些书?”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端正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一生与好书相伴。

二、帮助小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果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他们的阅读就不能得到逐步积累的效果,且有可能误入歧途。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减少小学生的盲目性,更可以强化教师的指导性。在每学期开学,教师都要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阅读计划,确定本学期的阅读任务。然后再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帮助学生科学的安排阅读时间,和家长联系做出一个阅读时间的规定与安排。例如,每一天的固定时间,进行阅读,这件事可在家里和学校同时进行。开始时可以从家长监督,家里每天晚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至少规划15分钟来读书,并要求做到准时阅读;在学校则每天拿出十分钟来读书,或教师范读,或学生轮流读报,或自由阅读,慢慢形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哪一天不读书看报,就寝食难安。在周末教师要尽量减少作业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留下充足的时间,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坚持学习,学而不厌。

三、推荐好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道德高尚的人谈话。”对于小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书籍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品位过低,有的选择单一,所以我们老师有责任为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

四、教师应该上好每一节阅读课。

首先,应该教给小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必要前提。名人名文之类可精读,童话故事之类可略读,报纸资料之类可浏览。另外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要求,主要

应教会他们以下几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1)朗读与默读。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和正确读书的良好习惯。默读是无声的阅读,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独立思考。

(2)背诵和复述。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能促进记忆的发展和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多读,熟读课外阅读中优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诗句等。复述有助于小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促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3)略读和精读。略读在于让学生更多地涉历一些阅读材料,在知识的“广”上作积累。精读在于让学生首先深入思考理解积累更多的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略读和精读的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逐步掌握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的良方。

其次,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强调这点,就是强调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并且定期检查、评比读书笔记。

第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

1、要读懂故事;

2、能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想法,想办法独立解决书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所异议;

3、能摘抄好词佳句。优等生的任务是完成以上3点。对中等生要求做到1、2两条。稍差的学生只要求达到第1条就够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四、开展多种活动汇报读书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通过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营造读书的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班里设立读书评比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目写在小红旗上,读完一本就在表中贴上一面红旗,评比班级的读书大王。定期开展语文阅读交流会,如:“好书推荐”“名人名言” “美文赏析” “知识广角”等,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以版报的形式向大家作汇报。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百科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

最后、指导小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工具书是无言的老师,是案头顾问,是引导读书的门径。教师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也就等于让学生找到了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的法宝,就等于插上了知识的翅膀,就能够在书山学海中自由翱翔了。

五、家校配合,让学生有书读。

家长是学生的贴身老师。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浏览、阅读,家庭内要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家长要做孩子读书的榜样。学校要办好图书馆,班级要设立图书箱,学生之间可“好书交换看”,班与班之间交换,让学生随处有书看,养成读书的习惯。

此外,班内要定期检查、总结学生的读书情况,表彰读书的积极分子,以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

当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就会慢慢地爱上读书,阅读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去翱翔吧!

第五篇: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马春彦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善思考、能实践、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我参加了“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确定以“教师的经典阅读”为突破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今有句名言说:“教师就是课程。”言下之意,教师不仅是课程,是实施者,也是开发者、建构者、评价者,教师也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首先是一个书生,首先是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活生生的大书。陆游有句诗云:“数简隐书忘世味,半瓯春茗过花时。”书,不但能充盈我们的教学时空,更能拓宽我们的生命时空。“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提出:“勤字当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写结合,书写美丽的教育人生。”我希望通过阅读、实践,让自己成为知识丰富的教师。

期间我主要读了《李清照全集评注》,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50讲》。王荣生老师的《听王荣生评课》,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

读《李清照全集评注》,通过读她的词和诗来了解其心路历程,了解其不平凡的一生。千年的词韵,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哀愁,千年的惊叹——李清照不愧为中国第一女词人!在我的心目中,这个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书画,无所不精。其词作多发于腑肝之诚,始终充溢着坦率而又真挚的情感,她把感情的生命部份发扬光大,毫无扭捏之态。她集女性的柔情美、词人的理想美、性格的阳刚美为一体,委婉曲折,妙而含蓄,可谓“曲径通幽”。其艺术表现力之高超令诸多大家叹服。“多才多艺多情女,多苦多悲多难人”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读《听王荣生评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垫脚石,课堂的教学艺术则是“催化剂”,这就跟写作一样,合适的材料、典型的故事永远是好作文的基石,然后才是写作技巧的娴熟运用。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了。

读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我知晓了语文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甚至于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进而于细微处发现美妙的风景。

我读的更细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就是余映潮老师的《阅读艺术50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以教学艺术精湛、细腻而驰誉教坛,是教学创新的一面旗帜。我认为余先生的教学艺术有以下几点难得之处:

其一:注重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被练习册、考试卷异化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课堂上讲授、练习,课外积累。常常忽视了课文这个最重要的积累资源,对此,余先生谆谆教诲:要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是语言积累。他的每一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语言积累,大到做资料卡片,小到几个美词、雅句。静为一类一类知识的、语言的板块积累,动为用固定句式创作美句、续写美句等等,不一而足、异彩纷呈。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余先生的经过“提炼组合”处理后的单元小结课,艺术的表达了单元内容的精华,体现了典型的积累之美。如他的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小结课教学内容: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学用一种句式、重温一个精段.这样的语言积累教学,如同一股汩汩流动不息的泉水,注入到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正如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再是课堂亏空课外补的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斗胆一句:这样的教学无异于平时不注重饮食、锻炼,而去买什么“大力补肾丸”之类的生活状态,舍本逐末)。

其二:注重教学设计之美。

课文是静态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老师最大的艺术就是如何将一篇静态的课文和学生丰富的、动态的心灵世界之间搭建桥梁,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之间产生碰撞,支撑起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创造的斑斓广阔的空间。用余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其三:具有诗意之美。

余先生认为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有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必须探求充满琅琅书声的实用的、新型的课型。而且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常见的“请同学们读这段话,看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指导,而是有一种分层递进的美。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环节:“用说话的方式来读”——“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按提示的语气演读”。

同样,余先生的教学评价语言也是精美又富有诗意的。这样就使学生一定能够在课堂学习这个特定的“场”中体验

到语文学习的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春意盎然之美。其四:余先生在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令我感动。从这本书中摘抄这么几句话:

“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2008年。”

“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

“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

“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掉那被耽误的十余年。” “在一个不让人实现梦的地方,梦的火焰也不能熄灭。”

有位诗人说:“读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生活。”书能把教师的专业托得多高,取决于教师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教师的专业带到多远,取决于教师品味过多少书香。的确如此,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写读书笔记,阅读其他成员的文章,反思自己。我积累了宽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专业技术知识,并且我把理论知识适时的应用于课堂实践,让课堂更有效,更有语文的魅力。我会一直读下去。在此,我感谢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更感谢于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谢谢。

下载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在各个方面的消耗庞大,节俭成为我司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从企业来说,培养员工的节俭精神,可以减少企业的费用开支,相对而言,就提高......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和觉悟,也是人生的大智慧,懂得感恩报恩,品行才......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连州镇中心小学梁卫勤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学生除了读......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微笑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微笑于我们,就......

    让估算成为一种习惯

    让估算成为一种习惯 内容摘要:感受估算价值,培养估算意识,注重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策略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探索实践 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张建成 【摘要】: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商业巨子李嘉诚有句名言:“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中央电视台曾采访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康奈尔等四位世界科学巨匠,当被问及“你们如何应对那......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亲 子 阅 读 有 感 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喜欢看各种各样的 书。有了儿子后,我的这种兴趣总觉得被有关孩子的琐事耽误,有时还嫌他烦,但没想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