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5:5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

第一篇: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

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

一、生态乡镇创建的形势及存在问题

1.历程:03年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0年起改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全省有16个;05年云南省生态乡镇,6批共218个。

2.目前形势:全面、深入推进。

3.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组织领导不到位;③宣传动员不到位;④责任落实不到位。

 首先要充分认识生态乡镇创建的重要意义;

 明确乡镇是生态乡镇创建的主体(责任:当地党委政府,参与:乡镇和村干部及群众,收益者:广大群众);

 履行职责,严格把关。

二、县级环保部门职责

 指导:规划编制、开展创建工作、材料申报等;  组织协调:开展监测、提供证明文件等;  审查:规划、省级生态乡镇申报材料;

 现场检查,深入实地,切实掌握真实情况 ;

 充分发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

三、关于申报材料组织和审查

1.申报材料的完整性

 环境规划;

 技术报告(包括申报表、基本条件及指标完成情况、证明材料、监测及检测报告等支撑材料);

 工作总结及文件汇编(包括领导小组、规划批复、会议纪要等);

 图片集及影像资料。

2.申报材料的规范性

①规划

 编制依据充分;

 现状清楚;

 规划目标明确;

 功能区划合理;

 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

 规划图件规范。

②技术报告

 详细说明基本条件及指标完成情况;

 证明材料要具体,具有证明力;

 监测、检测报告等支撑材料须规范、权威,注意时效; ③工作总结及文件汇编

 工作总结要认真总结开展创建工作以来的情况,包括组织领导、建设主要内容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

 文件汇编中与创建工作关联度不高的文件可以减少。

④图片集和影像资料

 在展现乡镇风貌、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同时,应按照基本条件和指标来组织,特别要注意反映领导重视、宣传动员、开展创建活动,以及“两污”设施、卫生厕所、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情况。

四、现场考核的重点

1.集镇

 污水收集及处理:因地制宜,规模及效果满足要求,不能直排河道;

 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设施、人员、制度,路边、河道等不能有垃圾;

 街道绿化、美化、卫生、整洁;

 公共卫生厕所:数量、质量、保洁;

 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基地。

2.村庄

 村容村貌:道路、沟渠、场院、房屋 ;

 公厕及户厕;

 垃圾收集;

 污水收集与处理;

 清洁能源。

第二篇: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一)建设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对村居布局、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内容,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二是群众主体。要紧紧依靠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切实增强群众主动创建的责任感。坚持群众投入为主,发挥好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建设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

四是量力而行。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二)建设要求。

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在广大农村中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着力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的农村改革发展体系,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1、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效益型的农业、林业、畜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农业生产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按照集约、优质、安全的产业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农民、农业等组织的高效协同,土地的有序流转,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引导民间资金加大农村农业的投入,重点发展村级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清洁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好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资源利用集约化。有效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大力推广应用低污染的环境友好型种植养殖技术,发展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使用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

农民生活小康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所在街道平均水平且位居当地前列,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开展科技进村活动和农民致富实用技术培训,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完善村的文化和体育设施。城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村民普遍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2.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深入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保护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规划布局科学化。科学合体规划村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设计、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统筹推进农村规划建设,推动村庄住房拆旧建新,达到住房建设楼房化、整齐化,有序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危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村内道路规划合理,交通道路便利畅通,道路硬底化率达到90%以上,主要村道机动车可通达。

村容村貌整洁化。按照“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分类”的要求,重点抓好“五改”(改水、改厕、改房、改圈、改路)和“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清理乱堆乱放),达到污水入池、厕所入屋、垃圾入桶、禽畜入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卫生习惯进村活动,大力创建卫生保洁示范村,建有排水系统、污水管网以及污水简易处理设施,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到达90%以上,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屋),垃圾收集处理率95%以上。

自然景观优化美。深入开展绿化乡村活动,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公共场所绿化和农户庭院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保持农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3.培育农村生态人文。

在农村中大力弘扬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和“诚信、包容、实干”的云浮精神,要继续加快推进市委“一个加强和四个坚定不移抓建设”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加快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推进农村协同共治,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村风俗文明化。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等多种活动,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支持殡葬改革,大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无“黄、赌、毒、邪”窝点和公开搞封建迷信等现象。注重地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村尊老爱幼、助残济困、邻里团结的风气浓郁。

村务管理协同化。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农民等组织的作用,推进村务管理上新水平,要建立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且运作正常。制订村规民约,重大事项坚持民主决策,积极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坚持村务、财务公开。

社会秩序和谐化。全村农户参加信用等级评定,信用户比例超过80%,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进村活动,村民诚信守法,互信互助,生产农产品不使用违禁农药、添加剂,没有拖欠电费、水费等现象。村辖区内社会和谐稳定,无重大恶性和群体性事件,没有集体越级到市级以上政府上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民事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0%。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组织机构。街道成立素龙街道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街道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专职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分别为副组长或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街道规划建设办合署办公,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街道规划建设办、农技站、林业站、社会事务办、国土所、文化站、财政所、卫生院、兽医站等单位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全力推进该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干部挂钩到点,责任落实到人。街道领导干部各负责所挂村委的自然村,责任到人,帮助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各村要加强与挂点领导干部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构筑“街道+村+干部+群众”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街道领导干部挂钩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责任安排,由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并另行反馈给上级部门。

(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建设合力。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按照“六个一点”(财政补助一点、单位支持一点、干部筹集一点、社会资助一点、集体投入一点、村民捐献一点)办法,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保障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投入。坚持政府指导、部门支持、村企共建、干部参与、群众主体,建立联动机制,推动街道、行政村、自然村三级联动创建,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集中资源资金和力量投入生态文明村建设。

(四)以奖代补,激发群众参与。要结合幸福村居、信用村、和谐宜居村、名镇名村、示范村、卫生村、自强村等创建活动,积极申报“以奖代补”等财政奖补专项资金,争取社会及有关单位支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生态文明村项目建设。同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投入不变”的原则,以奖代补形式将农村项目资金优先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充分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五)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报道群众、干部参与文明生态示范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街道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建氛围,推动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六)强化考核,实施奖先评优。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对做得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并与年终评优挂钩;对工作不重视、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不参与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三篇:乡镇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县**镇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

工 作 总 结

**镇位于黄栗树水库的下游,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水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工业零污染。**镇下辖11个村民组和1个居委会,341个村民组,总人口4.6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农户1.08万,现有耕地面积12.2万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8万亩,总产5万吨,商品率在70%以上,是农民种植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2011年为呼应滁州市“百亿粮仓”建设,积极推进**县“生态粮仓”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方案要求,核心示范区安排在镇内水稻生产面积较大、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白酒、草庵、郑桥3个行政村,示范面积1.1万亩。

一、主要做法

为顺利开展我镇“生态粮仓”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安排核心示范区,高产攻关片,确保达到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

为提高我镇水稻总体生产水平,主抓了万亩核心示范区、百亩高产攻关片。在草庵、郑桥村建立11130亩核心示范区;在草 庵村石桥组建立200亩高产攻关片;在白酒村下坝组建立了300亩机插秧示范片;万亩核心示范区的单产指标为650公斤,高产攻关片的单产指标为700公斤。

(二)、认真分析我地水稻生产现状,推广应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经分析,我地水稻生产上存在着品种多、杂且优质率不高;播种期不合理,后期易遇高温热害;肥床旱育技术使用不规范;栽插偏稀,基本苗严重不足,影响产量;大穗型品种的平衡施肥技术未全面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盲目,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影响稻米品质等问题。针对问题,在市县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主要技术措施。

1、确定主推品种。万亩核心示范区主推品种有:杂籼“新两优6号”,杂粳“Ⅲ优98”、“9优418(天协1号)”等;高产攻关点选择“新两优6号”。

2、主推七项技术,改进现有生产状况。①改习惯早播为适期播种;②规范肥床旱育技术,提高秧苗素质;③推广宽行窄株栽培,确保田间密度;④推广秸秆还田,逐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提高地力水平;⑤改氮肥偏施、忽视穗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⑥改病虫防治盲目用药和滥用剧毒农药为生态防治;⑦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

3、开展田间试验,摸索适用技术。一是在草安村塘西组高产攻关点配合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土肥站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及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通过试验、示范,为来年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开展秸秆还田试验,摸索节本增产、增效、改良土壤新方法;三是建立叶龄记载点、苗情观察点,研究主推品种的标准化栽培模式。

(三)、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科技入户率。为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及科技入户率,春季以来,在备耕、播种育苗、移栽、病虫防治等生产环节深入到农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农户进行种子选择、旱育秧苗床的选择与培肥、苗床管理、合理密植、科学防治病虫等生产措施;在核心示范区内的石桥组设立“生态粮仓”建设工作站,安排5名农技农机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对农民反映的技术问题及时作出解答;结合科技入户工程,每名技术人员对接10个村民组,20个示范户;邀请市县技术专家到核心区的村组进行授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实施以来已开展现场会、户主会培训会等20余场次,农民累计受训有3000余人次,向核心示范区农户散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惠及每家每户。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生态粮仓”建设有序开展。

1、成立组织,明确分工。为认真落实**县2011年“生态粮仓”建设任务,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组织保障到位。镇政府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主任及农技站、农机站、财政、科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 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及信息上报等。核心区设立工作站,聘请市、县专家技术辅导,镇安排5名专业技术人员驻点,在各生产环节全部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来办。每名技术人员分别对接10个村民组,20个示范户。整体工作政技结合,职责明确。

2、强化过程考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参照县实施方案的考核细则,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竞赛。对在“生态粮仓”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带头学用先进技术且增产显著,并带动周边农户学用先进技术的示范户、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物化补贴。镇定期召开各村碰头会,交流情况,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3、广泛宣传,使社会关注和支持程度到位。通过会议宣传建设“生态粮仓”工程的重大意义;通过技术人员到核心示范区的村组开会,宣传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要领;利用技术明白纸,宣传各阶段农事要点及先进典型事例。累计培训20余场次,散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接受技术咨询有3000多人次;在关键农时季节4次组织镇村组干部、种粮大户、人大代表等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4、订单生产,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行订单生产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措施。镇政府为实现农民增收增效,与郑桥稻米协会签订订单,使企业与生产基地紧密联系,签订生产订单 1.6万多亩,涉及3个村,核心示范区1.1万多亩全部 签订了购销合同,订单率达到100%。

5、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助推技术培训。扶持壮大核心示范区内原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新建**县支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程度,该合作社今年已经推广机插秧面积1700亩,其中在核心示范区白酒村下坝组建立了300亩集中连片的示范片,并培训农民达280人次。

(五)、加强对核心示范区的政策扶持。

加强对核心区的扶持,积极将水利建设、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重要项目安排在核心示范区内实施;积极申报相关建设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今年核心示范区申报了县农发办土地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年底实施;镇政府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向核心区倾斜,确保技术培训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示范效果到位,已对项目区给予资金扶持5万余元。

二、建设活动开展初见成效。

在市、县领导及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镇政府和农技站的共同努力,“生态粮仓”建设取得一些喜人效果,核心示范区经县专家组及督查局实收测产,单产位于全县前列。

1、主推品种的应用普及率达在核心示范区达100%。通过广泛宣传、培训以及物化补贴措施的引导,核心示范区农户全部选择杂籼“新两优6号”,杂粳“Ⅲ优98”、“9优418(天协1 号)”等主推品种。

2、适期播种措施普遍得到落实。改变了清明泡种(4月5日)的***惯,今年播种期普遍推迟到4月25日左右,既有利于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热害天气,又有利于培育适龄壮秧,今年的抽穗期也由往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明显推迟到8月中旬。

3、肥床旱育技术得到规范。规范了旱育技术,有效地提高农民育秧水平和秧苗素质。根据田间实际调查,秧苗素质明显好于往年,应用普及率由去年的85%提高到今年的95%以上。

4、推广宽行窄株栽培,确保田间密度。推广株行距4×8寸宽行窄株栽培,较好地解决水稻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利于前期早发,中后期早控,增加田间通透性,延迟封行期,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纹枯病等发生危害;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穗数,并增施穗肥,提高结实率,进而为增粒增重创造条件,同时对预防倒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经调查,亩均栽插2万穴,成穗18万左右,奠定了高产基础。

5、综合配套技术普遍得到应用,水稻整体长势良好。一是病虫防治适时适法,无明显病虫危害;二是水浆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得到加强,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正常,无早衰、倒伏现象;三是主推品种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基本达到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种植,示范效果突出。

6、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由于今年水稻生产在注重提高单产的同时注重优质,优质高产品种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化 布局,引起稻米加工企业及上级部门关注。农业部、驻皖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稻米加工企业、各县市区农委、推广中心等专家和领导多次到核心示范区及优新品种展示区观摩考察,并就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了研讨,社会反响很大。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镇“生态粮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多或少制约了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科学种田水平较低;优新品种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不利于打造品牌;农业订单兑现难;农田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生态保障不到位等。

(一)、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和妇女,呈现出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的“三化”现象,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滞后,很少接受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主要靠老辈的言传身教和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农业技术,直接影响了农民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较少,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应大力发展农村科学种田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能力。利用冬闲,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服务小分队、开通服务 热线、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入户等形式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从源头上逐步解决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改善培训设施,创新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二)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突出特色,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

目前,处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候,农业产业化逐步推进,但整体发展上规模化、区域化还不到位,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保证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结合良种补贴,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态防控、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措施,进一步健全各种服务组织,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订单生产,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三)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努力提高订单兑现率。

订单农业是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产物,但今年农业订单兑现率低,履约难,引起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忧虑,由此可能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此,提高兑现率是当务之急。建议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模式,以产业化经 8 营促进合同的落实,这是个方向。因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能为落实农产品购销订单创造良好的基础。

目前,农业产业化生产才进入初级探索阶段,农民合作组织刚刚处于萌芽时期,根本没有能力承担组织干家万户的农民进行规范化生产农业订单的能力。一旦市场行情高于订单,就无法控制农户高价转卖订单产品。政府应为订单农业的红娘,协调各方关系。一是政府要转变职能,自觉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过渡,做到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地引导,辅助农民建立自己的经济协作组织,完善订单农业的主体,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让农民协作组织(协会)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同时,加大对订单农业的支持力度,将订单农业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让订单农业的主体快速强大起来,只有这样订单农业才能正常运转和发挥优势;二是农民合作组织,一定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农民实施农业订单,严格按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对农民进行诚信教育;三是加强农产品产后的处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的档次有了保证,就不怕人挑三拣四;四是抓好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对农产品流通的导向作用;五是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各项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农业合作化专业组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加大示范力度,推动整体均衡发展。

用典型引带促进整体均衡发展。一是要以展示园作典型,组 织农民参观学习。通过田间参观,现场培训,使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真正发挥展示园的典型引带作用。二是要以科技示范户作典型,注重总结和推广他们学科技、用科技,会致富、快致富的经验。用农民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带动村民学习新技术。三是要以高产攻关点作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技术成果的优越性,带动一方,辐射一片的作用,使农民的思想能有一个大解放,观念有一个大更新,素质有一个大提高,技术有个大进步,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五)增强农机装备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目前,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存在着农业机械结构不尽合理,小型农机具数量多、大中型农业机械跟不上发展需要,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基层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机与农艺结合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全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一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加大对高性能插秧机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和规模;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熟化机插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加快插秧机技术升级步伐,应用先进、可靠、经济型普通乘座式插秧机;不断探索机插秧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服务机制,加快市场化进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积极示 范推广新型水稻直播机及其配套技术,加速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引进、示范、推广水稻机插育秧播种机械、大田耕整机械、先进适用的高效植保机械、施肥机械,集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逐步推进水稻生产向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扶持政策体系,不断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

(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生产力,增强农业产业后劲。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重视水土保持;建设标准堤塘等防洪工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污染治理,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品牌。

第四篇:2021年乡镇生态新农村建设总结

2021年乡镇生态新农村建设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乡镇生态新农村建设总结

__村位于__县城西郊,全村现有人口___户___人,自__年被确定为__县___新农村建设示范重点工作以来,在省民政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在衡山镇党委、政府的精心规划和指导下,村两委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发展目标,使__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处处呈现出“宽广马路连庄园、条条幽径通庭院、绿水潺潺绕村旁、房前屋后果滋香”的新农村景象,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精品意识,把环境做优

强化精品意识,注重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形象效果的和谐统一,努力营造适宜人居、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由于村民长期从事豆腐、千张加工,村内没有排污设施,导致污水横流、蚊蝇乱飞,道路泥泞,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不仅影响了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更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做好规划是改变“有新村无新貌”的重要抓手,首先编制了__村庄总体规划,将原来___个住户点规划成___个改造扩建型村庄和___个新建型村庄,编制了《___新农村__生态家园建设详细规划》,在规划中突出了地域环境特色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按照规划,先后投入___余万元,开展了“三建、八改一安”工作,“三建”:一建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产生沼气,为生产生活供热;二建垃圾中转站,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三建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就近医疗卫生服务。“八改”:一改道路规划建设了路直如线,路平如面,绿树成荫,小品如画的景观;二改:建灌溉渠,铺排污管,建污水处理池,建自来水无塔供水站,形成生产生活流进清水、流出水清的环保景观;三改院,在庭院内栽花种草,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园林景观;四改厕,对厕所统一标准进行改造,达到墙贴砖,有水冲标准;五改乱浴,户户建标准浴室、卫生间;六改圈,对猪圈统一改造,使粪便自流到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圈要求通风干燥,明亮卫生;七改厨,改用磁砖火灶、沼气灶头,屋内灶台、水池,厨柜布局合理、整洁卫生;八改电网、电话网、闭路电视,家家户户通电、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宽带网、通无线广播,同时家家户户___了太阳能。目前全村共修建水泥路___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配套建设了一座人工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建立了垃圾中转站,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对村内原有的水塘进行了综合整治,一口实行填埋建成了村标准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共建成沼气池___座,___太阳能___余户,在村庄建立了居民健身场地,在省民政厅的帮助下,投入___余万元,建立了农家书层和五保之家,不仅使广大村民有了健身和学习场所,同时使全村五保老人都住上了新房,生活环境得到了大_大地改善。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先后投入资金___万元,完成了___亩的综合整治新修各类渠道___万7千多米,机耕桥___座,小型渡槽___座,机耕路___公里,道路林网___公里,封山育林___亩,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路通,林成行。好的环境,需要有好的管理制度,村里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工作委员会,用水户协会党小组等___,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建立完善《__新农村示范点环境卫生长期保洁管理工作办法》和《__新农村示范保洁员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管护资金筹措机制,建立了由组干部包干和村干部重点包户相结合的保洁责任制,管理人员奖惩制度明确了保洁员的保洁范围、保洁任务,工资待遇和考核办法,对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各类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及维护。

二、强化发展意识,把经济做强

生活环境变了样,发展生产才是根本,立足村情,扶持壮大豆制品加工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苗木花卉等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由__年___元增加到__年___元,户户家里有彩电,摩托车,___%的农户建起了小洋楼,有___多户群众还购买了小汽车,村里成立了豆制品加工协会和豆制品加工协会党小组,完善了市场—协会—农户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协会帮助农户站稳__的豆制品市场,还肥豆腐千张卖到了周边的英山、毛担厂、舒城等地,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同时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农产品加工厂,年加工各类水果蔬菜___余吨,创办了___个板栗加工厂和___个竹制品加工厂和新型墙体建材厂,每年支付给村民工资近___余万元,同时促进了当地蔬菜、甘蔗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强化主体意识,把责任落实

新农村建设,群众作为主体,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及基层___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正确发挥,因此村两委成立了基层群众自治___,__生态家园建设管理委员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机制,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座谈会和村民议事会,统一了群众的思想,加强了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管理事务,使广大村民充分意识到村庄是我家,维护靠大家。

总之,__村___生态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家“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我们村两委身感责任重大,任务坚巨,但是我们有省民政部门和市县镇等各级部门的大力帮扶和关心,将来的__村会实现一条条马路、一栋栋别墅、房前花园锦绣,房后绿树成荫,一派新农村、新景象。

__村民委员会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2021年乡镇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2021年乡镇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乡镇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全县“生态粮仓”建设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根据会议精神,对照全___发[___]___文件___《___县___年生态粮仓建设方案》__通知和要求,进行认真地贯彻落实,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___

迅速召开“三会”贯彻落实:

1、召开党政联席会,成立镇___年“生态粮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镇长具体抓,并确定专门班子抓落实,镇各职能部门、农机、农技、农经、水产、林业和各村书记参加,乡镇生态粮仓建设工作总结。

2、召开镇村全体干部会,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面贯彻落实。

3、召开调研会,镇“生态粮仓”领导小组深入到核心示范区广泛征求意见制订方案,具体落实。

二、制订方案,全面实施

1、目标任务

粮食生产面积___万亩,总产___万吨,比___年增长

___%。水稻、小麦单产分别比上年增长___%,粮食优质率达___%以上,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主要建设内容

(一)建立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

制定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标准化生产,在全镇___个村建立___万亩水稻、___万亩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带动,提升水稻、小麦单产、品质和质量安全标准。

(二)抓好水稻高产优质核心示范区建设

在沿滁河中心坝灌区包括(蔡集、再安、大同、周湖、晋集、石溪、石涧)建立___万亩以优质粳稻和长粒型中籼稻为主的___个核心示范区。在核心示范区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品种、定技术规程、定责任人、定市场。做到“五有”,即有明显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

(三)抓好稻米协会和订单生产

(四)推广五项关键技术

一是推广优质高产良种。

主推杂交粳稻9优418、杂交长粒型中籼丰两优___号、新两优___号、两优6326、杂交短粒型中籼优118、辐优827、ii优608等优质品种,续推进沃土工程。秸杆还田,种植绿肥,实行“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增加农田有机肥投入,逐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改进理化性质,提高地力水平,为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奠定基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技术。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___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

镇党委、政府成立生态粮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和___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领导小组在镇农委下设办公室,建立目标责任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生态粮仓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二)开展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

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联系户制度。选派___名农技人员,每人联系___个示范户,___个种粮大户,共联系___个示范户,___个左右种粮大户。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帮扶___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___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镇、村、组干部会议,召开现场会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开展主推技术培训,做到一户一___白纸。在核心示范区生产提供技术储备,镇政府在___月___日前对全镇推广的五项关键技术进行全面培训。

(三)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攻关竞赛

建立“生态粮仓”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开展高产优质竞赛。对在“生态粮仓”建设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关部门、镇村干部、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带头学用先进技术增产显著,并带动周边农户学用先进技术的示范户、种粮大户给予奖励,对核心示范区的农户在种子机插秧给予一定的补贴(特别是软盘、机插秧费用)。

(四)大力宣传引导,营造“生态粮仓”建设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会议、广播、宣传公告栏等传媒,开展“生态粮仓”建设宣传,发布技术、市场信息。镇党委、政府在关键农时季节准备___对镇村干部、技术人员、农民进行三次培训(春季五项关键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培训、机插秧育种培训和机插秧观摩)开展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下载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乡镇建设相关要求(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生态粮仓建设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全县“生态粮仓”建设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根据会议精神,对照全办发[XX]17号文件关于印发《***县XX年生态粮仓建设方案》的通知和要求,进行认真地贯彻落实,具体做法总结一、......

    关于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实施方案

    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则黑乡委员会文件则发﹝ 2011﹞ 3 号★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 实 施 方 案各村委会、乡属各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对我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领导,明确......

    福建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

    福建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一、基本条件1、机制健全。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

    广东省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

    广东省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试行)一、基本条件(一)机制健全。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

    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修改)

    中共相公街道工委相公街道办事处建设生态文明乡镇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为切实抓好我街道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

    发展生态乡镇建设美好家园

    发展生态乡镇建设美好家园 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美好家园,许家湖镇位于沂水县最南部,地处沂水沂南交界,是沂水的“南大门”。汩汩沂河穿境而过,被誉为山东省环境最优美乡镇,全区总面......

    创建生态乡镇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生态xxxx 一、建设内容 1、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标语、农村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深化教育,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

    生态乡镇汇报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溪洛渡 中共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委员会 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在市、区环保部门的关心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