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就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从实际出发。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我们了解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同时,和谐社会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决定力量,就必然承认了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处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之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这就反映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为什么必须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在事物的永恒发展中提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们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由此可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我们应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第二篇: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 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 ;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发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基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矛盾,它是人们内部的矛盾,这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矛盾观。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便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准确认识人们内部矛盾并加以妥善处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点。
2.新矛盾观的新特点
(1)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内涵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新的含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
社会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社会的性质不同,其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含义。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并非敌对阶级之间的对抗性斗争,而表现出非对抗性,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不应以积极的方式,而应以和风细雨式的、以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社会的改革以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充分调动社会中介的作用,从而解决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在新的和谐。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
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与阶级对抗社会中的阶级斗争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只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中。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和谐和统一,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矛盾的主导即是和谐。
第三篇: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结合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与政策
李冬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C班091041313
内容提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和谐社会的精神维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理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指明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深刻地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维度,精神建设的维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也愈发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了。
(一)和谐根本——人文关怀
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追求人文关怀也是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交织和层出不穷的棘手问题,也使人们变得越发焦躁和不安。不得不承认,“物质至上”和“精神失落”是伴随工业文明发展的一股暗流,特别是资本主义在物质财富猛增的同时,造成了价值理想的缺失、“心灵的漂泊”、“意义的失落”和“道德的沦丧”。而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想呼唤文化的人文关怀。
不仅如此,“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植根于人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之上的。离开了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参与,社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精神活动,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正如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的那样: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开宗明义地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明确地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坚持贯彻,为民谋利的原则。
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后,200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发展上来。而和谐社会对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尤其表现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对贫弱者的关怀和照顾以及对社会公平,执法公正等方面工作的不断加强与改善。
比如就在今年5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的基本覆盖;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都是国家对人民关怀的充分体现。
(二)和谐基石——心灵和谐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受到人心支配的。所以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心灵和谐的社会。光“和谐”二字看起来就令人心驰神往了。因为它包含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情愫。它可以是一种沟通,一种亲近,一种和睦;它也可以是一种理解,一种鼓励,一种相逢一笑,尽释前嫌。总之,和谐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而当前社会,有三大思潮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是虚无主义,心灵就像沙漠一般;而是享乐消费主义,这种人肯定是非常自私的;三是技术崇拜。而这三种思潮显然是我国“健康思想发展”中的噪音、杂音,是应当要坚决抵制的,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辨析各种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借鉴,在借鉴中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增强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的内化方式,开展心理分析、心理咨询,提高教育效果,是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发展的重要方面。
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研会在2012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内容中涉及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室和学生头脑;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广泛采用报告会、百姓宣讲、网上访谈,征文歌咏、微博评论、制作宣传栏、编发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宣传教育活动等。
(三)和谐归旨——和而不同
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谐不仅包含个人的精神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公共精神的和谐。公共精神的和谐,主要指主流意识形态、公共道德、民族精神、大众文化之间的和谐。但和谐不是完全的等同,《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反映的就是在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万象时,人们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能和睦相处的思想本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借鉴发达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及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兼容性作出了良好表率。比如吸收社会各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的先进分子入党,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十六大党章中也确认我们是“两个先锋队”。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经有了空前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再如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采用国外成功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深挖自办网站的潜力,助力营销;同时运用微博凝聚人气,做好品质宣传;自办电子期刊,服务终端客户等做法,体现了对外在精华的吸收与灵活运用。
当然,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同时,也要坚持弘扬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就在2012年3月26日的清明时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民政局、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北京电视台等联合主办的“清明·抒怀”——第五届北京清明诗会在石景山区体育馆举行。这一活动的开展。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和谐的节日理念,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伟大的实践创造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时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推动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而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必将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励全国人民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黄传新 吴兆雪 等/著《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 安徽人民出版社
李建平主编 郑又贤 杨新华王之波朱人求 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4)》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主办。《领导科学·第497期(2012.4月下)》
《瞭望周刊·第1471期》
第四篇: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每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安详有关系。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任何社会都是个矛盾结构,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缺一不可。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就有不同的属性和内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不是敌对阶级社会那种对抗性斗争,而是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容许申辩和辩护。通过改革发展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方式,使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在新基础上新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机制。能否做到这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二、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权利公平。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也就是社会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不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第二,机会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均等,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要,是一种立体状网络式的公平。一方面要求社会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安排要保证所有机会是均等的。
第三,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只有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会、权利的公平,保证效率的提高。即是说,政府不仅要保证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所有社会主体一律平等,还要保证社会主体享有平等的规则。
第四,效率公平。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社会公平观念首先要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必须与效率联在一起。抛开效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公平,有失偏颇,也没有意义。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平观念———效率公平。其实质,就是竞争公平和发展公平。它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第五,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的建立,其中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第六,社会保障公平。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为此,要建立健全社会的保障体系。特别是对贫困群众,以及缺乏参与社会选择、社会竞争能力亦即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和遭遇各种灾难的人,政府和社会必须提供社会保障,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互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因而分配公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调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在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构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制度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使收入分配调节最终建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效率公平的基础之上。总之,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是要不断维护、发展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
三、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在认识世界时,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因此,和谐(统一)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居于矛盾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和谐可以提高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可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清除各种内耗和离心倾向,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坚强集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解多方面的矛盾,融合成为强大的“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
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论述过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认识活动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从哲学层面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应是全面,整体的“和谐”,动态发展的“和谐”。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就具有了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另外,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的光明前途以及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的心理准备。s0100
从字面上看,“和”有和睦、和气之意;“谐”有相容、相合之意;“和谐”则强调一种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正如十六大报告所内涵的“和谐社会”应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的社会。它是任何一个时代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都向往并棋盘实现的理想。老子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的畅想,孟子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范仲淹有“政通人和”社会的构想以及陶渊明有“世外桃源”的美丽憧憬等无不闪现出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目前,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谐社会”应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对立、动正、排斥的完全绝对的“和谐”,“和谐社会”也是矛盾的集合体。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承认矛盾,不能妄想去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或只有“和”而没有“不同”的绝对的“和”的社会。这正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实现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要处理解决好社会的各种矛盾,使社会的矛盾始终被控制在有序、稳定、协调的状态下。显然,“和谐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只不过和谐社会的“和”处于绝对的主导的优势地位,“不同”处于从属地位是“和”不断发展强大的基矗
改革开放25年,是财富急剧增长的25年,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各种矛盾的不断产生或被激化,加之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工艺落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亿庞大的人口压力且80%以上为农业人口,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贫富悬殊,分配不公以及~的严重等产生或计划了许多矛盾。我国也是一个地域广民族多的国家。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领土上分布着56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且东西部经济、科技、教育差距大,容易产生~。我国的海陆边境线绵长,邻国多。因领土、海域管辖权矛盾摩擦频繁。台湾的统一、“东突”恐怖势力、~问题仍很棘手。我国生态破坏非常严重,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因此带来了深刻的环境危机。国际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仍不太平。
以上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并且必须很好去处理的问题和矛盾。本质上说,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高低就在于我们驾驭处理这些问题矛盾的优劣。问题和矛盾是会不断产生和被激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被控制的有序、协调、稳定程度是衡量所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标准。
其次,“和谐社会”应是全面、整体“和谐”的社会。事物的普通联系性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注意把握两种“和谐”:一种是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另一种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谐”。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和谐是构件“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根本,应包括:(1)人与自然的和谐,即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2)人与社会的和谐,即要保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协调发展。(3)人与人和谐,即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机会、权利等的平等以及彼此间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换句话就是人们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第二种和谐即与世界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目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协作程度大为增加,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技术工艺水平先进,在许多方面都超过并深刻影响着我们。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在坚持基本原则立场下尽最大可能和努力构建与世界的和谐,只有做到了与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全面的“和谐社会”。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深刻的血与辱的历史教训的。近代一百多年的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与曾经强大无比的中华帝国的强烈反差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近代“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所造成的。故步自封、“小国寡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这告戒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谐社会”不单指自身的和谐,也包括与世界的和谐,认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第三,“和谐社会”是动态发展的“和谐”社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和谐社会”应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社会并随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它是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比较简单、低级的和谐到复杂、高级的和谐不断发展前进的“动态”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如果忽略这一点,试图一步就构建一个非常高级理想的和谐社会,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不仅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看到其动态发展性和阶段性,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行科学的构建,这样才不至于我们重蹈以前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三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共产主义”等。
最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和谐社会”作为一新事物战胜并取代原有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反复、长期的斗争过程。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到各种挫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走曲折路。反对看不到构建“和谐社会”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盲目乐观的态度。我们要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和谐社会”前进的道路。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的矛盾性,全面整体性,动态发展和阶段性以及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虽然,构建“和谐社会”会困难重重,阻力巨大,但我们应看到“和谐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加之,有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坚信“和谐社会”前途的光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积极的实践行动投身“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