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旧二中校庆捐赠活动后续报道
个旧二中校庆捐赠活动后续报道
作者:王语丹《个旧二中网站》2007-10-8涓涓清泉款款深情
——个旧二中校庆之际捐赠活动后续报道
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个旧市第二中学一路坚定地走来,迎来了辉煌的五十华诞。为了汇聚八方校友,共谋学校发展大计,个旧二中于2007年金秋9月举行了建校五十年的庆典活动。把母校建设成“州内一流,省内知名”的标志性学校离不开诸位校友的关心和支持;办好母校五十华诞庆祝活动,需要各级领导、各位校友、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倾情相助。连日来,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校友为学校捐款捐物,款款深情犹如涓涓清泉,汇成推动母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浩荡洪流,对二中的拳拳之心让人难忘„„·前辈念旧情 学校谢其意·
郑道津,个旧二中第一任校长,年已九十高龄,接到他上世纪初在原个旧中学教过的学生张勤文打到昆明的电话,问他:二中21号的校庆能不能来参加?老校长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连连说:来,来,来!学校领导送请柬来时就对他们说,即便到时学校腾不出车来接也要和回乡的师友们一起来参加二中的校庆!——一颗对二中不舍的眷恋的心!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
不顾年迈、执意从昆明赴个旧参加庆典的老校长的到来,不就是给二中送来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当然,或许是上天的赐予,或许是老校长和二中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巧的是,举办校庆的“21日”竟是老校长90岁的诞辰日!这样说来,二中建校50年的庆典活动不就是二中人献给老校长生日的最好礼物?!
王致馨,我校已退休教师,八十多岁的高龄的他为学校送来了1000元,表达了他对学校的拳拳之心。
张延安、霍海波、张明辉、李云芬等数位已退休老教师在学校迎来五十华诞之时,纷纷慷慨解囊,送来了他们对在此工作过的二中最诚挚的祝福。
老一辈二中人对二中的殷殷期盼和美好祝愿便是后来者们追求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
·校友表心意 母校感其情·
高树发,1943年生于个旧市大屯镇龙井村,我校初60届毕业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飞行师副师长(大校军衔),转业地方后任云南省粮食厅厅长。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被保送到中国空军第二预备学校,经过三年的训练,他成为了屈指可数的“1—4”飞行全才,即他同时具备飞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的资格。他过硬的素质本领在之后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实验中,他架飞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氢弹爆炸的蘑菇云去取得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因此,他的名字被载入《天惊——中国空军传奇》这一史书。这位传奇式的空军英雄难忘在这里渡过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生涯,母校50华诞来临之际,亲自来到学校送来捐款5000元,可谓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慷慨解囊。
文世坤,初66届毕业生,现为个旧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个旧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红河州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母校送来了他精心挑选的大开本的摄影作品集《红河摄影》、《文眼框——红河》,共四册,为母校生日献上了一份精美的贺礼。
杨德康,笔名“杨征”,1944年4月生,建水籍人,我校初1959届、高1962届的学生。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中国曲艺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云南省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云南诗词学会会员。为感母校的培育之情,校庆时他向母校捐赠了长篇小说《学府春秋》、《旭日》、《文学林丛书(第二辑)》等一批书籍。
赵泳莲、蒋忠群、寇群先、陈惠英、周汝英、许伟、朱居义、高金书、杨迎春、龙贻德、梅祖成、李炳炎、朱致信、董承恕、陆孔正、时雅丽、刘林哲等34名老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一辈子,没齿不忘母校的发展和建设,校庆未到就早早送来一尊高一米
六、底座塔形塔顶为展翅腾飞的苍鹰、题名为“大展宏图”的雕塑„„一片丹心照后人,祝愿二中教育事业谱新篇,再创辉煌,再展宏图!
黄维彬、包开礼、李文昌、黎少芬、刘贵仙、王天陆、谢金华等个旧二中在昆校友送来画中镶嵌着他们的名字、取名“金湖旭日”的大尺寸画扁,它象征着二中人与二中荣辱与共,二中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社会慷捐资 二中念其情·
本次校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收到156家单位或个人的捐款捐物。红河州教育局捐款一万元;
个旧市振兴矿捐款一万元;
个旧市监察局捐款六千元;
红河州政法委捐款五千元;
秀峰房地产开发建水分公司捐款五千元;
曲靖市市政府送来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
昭通武警支队也送来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
省体育局、州体育局、州市政府等上级部门也纷纷表示对二中的资助,资助款项近日陆续到位„„
社会人士陈宝祥、马月梅捐助一万元;王黎清等捐助五千元„„
二中,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洒下一片绿荫;二中,是一部沧桑凝重的史书,记载着半世纪的风风雨雨;二中,是一片肥沃的热土,召唤着人们播种、耕耘„„2
第二篇:校庆活动报道
阳光路上 精彩绽放
——记联丰小学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报道
龙山挺秀,榄城欢歌,12月24日对于每个小榄联丰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中山市小榄镇联丰小学迎来了她70岁的生日。古朴雅致的校园内鲜花绽放、张灯结彩、宾客络绎不绝!学校联谊区内每一首怀旧的歌曲、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张欢乐笑脸、每一处激动的握手与拥抱……都呈现出一片喜气祥和的景象!上午8:00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开始陆续走进校园,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北师大特聘教授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整改委顾问王东,中国教育学会整改委学术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习力课题组组长任荣辉,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龚孝华,全国知名校长黄诚,全国特级教师关丽贤,中山市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陈春艳,中山市优秀拔尖人才、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校长刘道康先生,中山市小榄镇文体教育局卢颖禧局长等专家领导,以及市内外兄弟学校、联丰社区、友好单位、广大校友、家长等在联丰小学刘策校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先后参观了学校校史室、书法展览室、以及社团展示区的21个精彩的社团展示。
校史室中摆放着历史的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历届校友毕业照,这些照片记载着岁月的年轮,诉说着学校的变更与发展。室内一张张奖状、一个个奖杯记录下联丰人同心奋斗的汗水与收获的荣光。书法展览室中,墨韵飘香,名家墨宝、学校师生木刻拓印、书法作品处处散发着联丰人的和雅之气。剪纸苑、泥捏坊、脸谱画、木刻园、魔方亭、魔尺屋……五彩缤纷的互动社团展示,引来校友宾客驻足,欢乐忆当年,共叙校友情。
随着几鸣吉祥礼炮声,联丰小学正厅前的一场简短而隆重孔子像揭幕仪式正式开始。小榄镇文体教育局卢颖禧局长、联丰社区党委关顺景书记、联丰小学校友联谊会会长、小榄镇原教研室主任、老校长梁坤雄梁坤雄先生,还有联丰小学刘策校长共同为孔子像揭幕,一座庄严、慈祥的孔子雕像矗立联丰正厅、熠熠生辉。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校园中树立孔子雕像,意味着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延续和继承,更便于联丰师生以此为自己瞻仰立德修身、勤而好学的榜样。
早上10点,热情的联丰师生早已在体育馆准备就位,“阳光路上——联丰小学建校70周年校庆庆典及文艺演出”即将上映。体育馆内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庆典仪式上联丰小学刘策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长期关怀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与各界来宾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联丰70年筚路蓝缕,辛勤开拓的发展历程。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北师大特聘教授郭振有先生,小榄镇文体教育局卢颖禧局长在庆典仪式上分别发表贺词,充分肯定了联丰小学的办学理念与治校方略,高度赞扬了联丰师生的自强不息、勤奋进取的精神品质!
而后,小榄镇文体教育局卢颖禧局长和小榄镇联丰社区党委关顺景书记先后为老校长梁坤雄、卢炳南、李祥坤、黄继泰、艾斌,以及老教师代表麦彩珠、麦翠珍、尹洁芳、黄宁恩等颁发了“功勋领航奖”和“爱校奉献奖”,表彰他们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
威武雄壮的锣鼓,敲响文艺演出的大幕,整场演出分别以“薪传之光”、“六艺新韵”、“逐梦起航”三个篇章组成。“薪火相传”中的校史视频《我们的故事》、刘策校长撰稿的朗诵《薪火相传
筑梦联丰》再度还原联丰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豪情壮志,看得全场师生满怀激动,年长的校友更是热泪盈眶;“六艺新韵”中的《金蛇狂舞》器乐合奏、《自古英雄出少年》舞蹈、《礼润校园》快板、《六艺乐园》社团展示、《水墨丹青》中国画、书法与古典舞的融合,《千年游》……是联丰小学德育文化、办学特色的集中展示,“筑梦起航”中的视频《生日祝愿》是联丰远在异国他乡的优秀学子、优秀校友们的深情祝福,《校园的早晨》、《跨世纪的新一代》是联丰校园大课间的欢乐时光,是联丰学子的执着与追求……节目最后,刘策校长与谢丽萍老师的一首曲《阳光路上》将演出推向高潮,体育馆内呼声四起、掌声雷鸣,引得嘉宾喝彩连连。
七十年,一代又一代的联丰人耕耘智慧、播撒真知、传承文明、培育联丰学子的使命。历经七十年的风雨,铸就半世纪的甘甜。七十年后的今天联丰人又站了在新的起跑线上,展望未来,他们将用执着与奋斗,在新征途中的阳光向上,绽放光芒。祝愿联丰小学桃李芬芳,明天会更好!
撰稿人:陈瑾
审稿人:刘策
撰稿单位:小榄镇联丰小学
撰稿时间:2017/12/26
第三篇:新闻通稿活动后续报道(定稿)
鲁能·领秀城,韵含东西
—— “东情·西韵”引发外界对鲁能·领秀城别墅的五大猜想
9月29日,“东情·西韵”——鲁能·领秀城中外精英东方情怀游园会在鲁能·领秀城汽车影院公园顺利举行。来自英国领事馆、丹麦文化部的外国友人和鲁能·领秀城新老客户一同度品位汇聚中西文化的奢雅之夜。
荧光水鼓、民乐表演、萨克斯演奏,东方传统与西式演奏相继登场,一曲《memory》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南山脚下从未有过如此的潮流和国际化。不禁让人对鲁能·领秀城别墅猜想连连。
猜想一:中国别墅,国际生活
中国意识的觉醒,是世界的潮流,引得很多的外国友人的追捧,在北京、在上海,中式别墅里住着的外国人不在少数。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涉外的机会越来越多,具有中国韵味的中式别墅也必将受到国际人士的欢迎。“东情·西韵”中外精英游园会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猜想二:文化回归,价值升级
任何名副其实的经典收藏,都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鲁能·领秀城以新中式合院别墅为表现形式,依托南山的自然人文,走在了重庆文化回归的前列。这是中国富人开始在居住上觉醒,开始有审美自信了。而这样的文化价值比自然资源更加稀缺。
猜想三:合院别墅,大隐于城
鲁能·领秀城非常明确:以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创造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庭院别墅生活。选择鲁能·领秀城,是需要人生达到一定高度的淡定从容的。因为它主张的是,富裕中国人对本体文化的认同感。而城市副中心的区域地位、与南岸新区府为邻、举步即到的800亩市政公园,更加突出了鲁能·领秀城作为城市中心别墅的稀缺价值。
东情·西韵”——鲁能·领秀城中外精英东方情怀游园会在汽车影院所播放的经典影片中落幕,而鲁能·领秀城的东方神韵也将在10月底揭开面纱。
第四篇:个旧二中2006年课改工作总结
个旧二中2006年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的课改工作开始于2002年,至今已进行了4年,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发展,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犹如春风雨露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从教者的心田,我校的课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走过的2006年里,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已走上正轨,整个实验工作的框架已经建立,教育教学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活动、课堂教学呈现出新态势。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教师的教学开始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和即时的体验,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各种奇思怪想,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不同于别人的见解,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鼓励性语言替代了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激励性评价替代了机械重复的表扬、奖励,“分项测试”、“分层评价”等评价方式和“评价栏”、“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工具被普遍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因学定教”、“有效教学”成为教学新概念;“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成为教师新词汇;“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蹲下来和学生对话”成为课堂新景观;敢说敢问、求新求异、合作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倾向;关注生活、走向实践、研究探索成为广大学生成长的新方式,师生关系呈现出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态势。
2、一支富于专业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正在成长。课改实验所活跃起来的学习之风、研习之风,已在我校悄然掀起。搜集和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扩大见闻和交流,成为众多教师,尤其是青年节教师的新选择;上网学习交流、建立个人网页成为青年教师的新时尚(比如历史教师李明、化学教师孙涛等等),甚至有的中年教师也不甘落在青年教师之后,奋力直追。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呈现出人才辈出的新气象。近年来,我县教师在全国、省、市的教研、科研等活动中屡获佳绩。据不 完全统计,一年来我校教师撰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经验总结等,发表于省、州、市一级刊物,有的还进入国家级刊物,并且获得近25个奖项,发表的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总结近50篇等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
旨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由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组委会主办的、为期两周的“2006年个旧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于11月27日开始,分为理科和文科两个组分科分期进行。两个评委小组的评委们认真地听了参赛教师的37节参赛课,并做了听课记录,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竞赛组委会制定的《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评议、打分,最后张玮、彭超、李艳、李艳萍等000名参赛青年教师获得教学竞赛奖。这次课堂教学竞赛是以新课改基本理念为指导,重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为他们搭建锻炼成才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少参赛教师立足本校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与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相结合,不拘一格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思想;不少参赛教师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开创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整个比赛,参赛教师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闪出自己的“亮点”,使竞赛精彩纷呈。比赛结束时组委会及时举办了“讲课与评课论坛”,论坛上杨校长阐述了课堂教学理论及基本原理,并对部分参赛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同时,评委和参赛选手们也在论坛上发表了很多积极的、有价值的教学观点和教学理念。
由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和红河州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红河州2006年“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竞赛”和“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是州内最高级别的教学竞赛,代表个旧市参赛的我校青年教师杨红莉、王雪姣经过精心准备、激烈角逐,一举夺得学科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双双载誉而归。两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分别是我校数学教研组的李兴老师和教科室的马明老师,他们同时获得相应学科指导教师奖。大赛锻炼了新人,新人通过大赛迅速成长。
3、校本意识逐步增强。在课改实验的有力推动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渐成制度,校本课程在很多学校开始创生,教师有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校长更加关注学校办学的个性和特色,校本化建设正在成为激发学校办学自主性 2 和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载体。
“校本教研”是2007年科联体年会的主题,二中作为该次年会的主力者,积极筹备这项在课改中迎来的学校教育大事。校本教研就是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为导向,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展示我校以“校本教学研究”为主要目的,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效益;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有效的教研机制,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
我校青年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为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优化教师整体水平,学校把青年教师培训的落脚点放在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上,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开展“结对子、促成长”的“青蓝工程”。为确保带教工作的切实有效地进行,结对子双方须签订“带教协议”,按协议书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期满由学校教科室考核签定。该项“青蓝工程”的实施,使青年教师在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课改理念及所任学科教材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学校为提高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效益,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加大校本教学研究的力度,校本教学培训和校本教学研究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9月20日,学校在2005年9月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第二期“青蓝工程”。在工程启动仪式上,顾乡、李乔定、王汝成三位带教教师分别与张勇、杨寒柳、张鹏三位青年教师签订了《“青蓝工程”带教协议》,他们将按协议内容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学校为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四个一”(即一篇教学论文,一个优质课件教案,一堂优质课,一次基本功比赛,的)评比活动,通过案例设计竞赛、评优课、说课比赛、公开课、基本功竞赛等,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今年6月下旬拉动的“黑板板书比赛”、“钢笔字书写比赛”、“优秀教案(备课本)比赛”等活动,经过紧张剧烈的角逐,近日相继落下帷幕,彭超、陈瑞、顾乡、向建、周韬等26名教师分别获得单项比赛的一等奖。通过 3 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和校本教研能力,为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教研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学工作、课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这一年来的课改实验显示,我们所走的路子是对的,所发生的变化是明显的,部分领所取得的效果是喜人的。尤为突出的成效是,通过课改实验,锻炼了整支队伍,成就了一批人才,涌现了一批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个旧市教育改革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也为我校下一步的课改实验工作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为此,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肯定了我校的课改工作思路和做法,州、市多家新闻媒体也先后专题报道或专文介绍了我校的课改经验和实验成效,不少友邻学校先后前来我校考察课改工作,对我校课改的经验与做法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当然,我们也深深懂得,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挑战无处不在,困惑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没有挑战是逃避的遁词,没有困惑是盲从的粉饰,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几年来的实验,让我们在享受着喜悦的同时,也深感我校课改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差距,比如:优质高中生源奇少,初中生源严重不足,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使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举步为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的转变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综合课程的开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等等,都是我校在今后的课改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12月25日
第五篇:个旧二中初中课改工作总结
个旧二中初中课改工作总结
(2006年9月——2007年10月)
去年九月,在市教育局、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总结初中一期课改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初中年级继续实施教学课改工作。回顾一年多的课改实验工作,我们立足校本培训,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较以前更为浓厚了,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为了使今后的课改之路走得更好,我们对前期的课改工作做一个阶段小结。
1、早做打算,在转变教师教学教育观念这个关键问题上,早下功夫。课改工作头绪较多,我们首先明确观念,学习课改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工作才会有方向,组织或自学课改理论,如《现代教育思想精髓》、《走进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的学习,给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关注课改,向往课改。
2、提高认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
有了课改理念、课改认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一个指导性的机构,这就是“课改领导小组”。为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保证课改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教研组长、教科室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小组,研究课改问题,确定课改方向,部署课改工作,加强课改管理。
制定课改计划,完善课改管理机制。认真贯彻上级课改精神,制定《初中年级课改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贯彻落实。
结合课改实践,撰写课改论文;用课改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在课改中升华课必理念。教师们结合课改实践写了数十篇教学论文,白绍福老师写了《浅谈数学中几何推量的教学》、陈凝老师写了《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诵和背诵》、付永梅写了《九年级英语复习浅谈》、金国明老师写了《初中化学课本知识质疑》、李劲松写了《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等等。这些论文是从课改实践而来,因而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后期的课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学校教师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时将这些论文结集成册,编为第43期培训工程《简报》。
4、为把课改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学校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到上海、成都、宣威等地考察学习,组织学校干部到上海建平中学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回校组织教师再培训。建塑“建平模式”,组织教师到开远、建水、石屏、泸西及个旧进行“建平模式”分类别分科目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感性认识到理信认识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5、结合课改,教师们积极开设分科目分系列的“校本课程”。“建平模式”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国家课程为精品华华就是加强为课改提供保障。开设专门的课改书架、课改教育教学期刊专架,课改音像专架等,为教师集体订阅《走进新课程》等课改书籍。学校在明年即将搬迁新校,旧校压缩投资的情况下,仍然为每个办公室接入了宽带网,以此方便教师获取课改网络资源。
二、加强学习,注重校本培训与研究
师资培训问题,是搞好课改的关键,为适应课改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开展了多元化的校本培训与研究。
1、举办专题讲座,每个月末的周五下午或晚上,学校组织新课改的大型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刘校长做了“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的报告,业务校长谈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随想”、“让我们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等课改体会,骨干教师陈述平、赵建英、等介绍了参与课改的经验。邀请实验小学山东省特级教师——徐瑞芳老师来我校做《让个性在体验中张扬》的报告,指导我校的作文教学。
2、教研活动是新课改成功的有力保证,通过教研,教师之间才能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集思广益,全面提高。因此,要加强对教研组学习与研究的领导,从新学期开始我们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特意出现在每周学校总的工作安排表上,并采取领导包组、检查活动内容等措施,纠正了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师们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参与,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更新,他们摒弃了陈腐的观念,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3、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学习风气浓厚还是较差的学校,教师新的教学观念的来源占第一位的都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学来的。我们认为校本培训不能空对空,应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培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在进入课改实验3个多月后,我们发现,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观念,要贯彻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具体的教学课例分析。我们利用周四的例会时间,选取了新课程理念体现较好的教师出示一节课,以这节课为载体,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来评议。哪些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哪些地方还是老做法?这样的课例分析深受教师们欢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触动最大。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课改培训,使他们及时得到充电和洗脑。第一阶段共派出140人次参加省、市、县的课改培训和听观摩课,其中省级26人次,青岛市级50人次,胶州级64人次。每次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都要写出详细的学习体会,按阶段编辑成集,放在教师阅览室交流切磋,发挥培训的辐射作用,达到资源共享。
5、基本功的培训。
a 去年寒假,学校给全校教师和学生布置了同一份作业,硬笔书法练习。教师是《课堂之美----从一手好字开始》,学生是《学生之美----从一手好字开始》
b 地理教师和英语教师进行了板画、简笔画的练习。c 学做高考题。
三、突出重点,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全校工作的重点、焦点。要求不仅仅是初一教师,初
二、初三教师也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活动异彩纷呈。上学期举行的一系列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有:骨干教师学期初的“示范课”;参加课改实验的初一级部每位教师出示了“课改公开课”,新调入的教师出示了“研究课”。从今年2月份开始,又开始了较高层次的“课改公开课”,现在这一活动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对出课的教师有三个要求:必须上交精品教案;必须试讲,要求各备课组参与指导;必须主动邀请指导小组听课。这些课改公开课成了大家共同商讨新课堂、新理念、研究新教法的一个载体,不仅出课的老师课堂教学行为得到一次洗礼性的改进,在设计课、听课、评课过程中,全组的老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深入到课堂中,跟踪研究。刘校长新校基建工作很忙,但校内的课改公开课,他总是要抽时间听课、评课。
2、在课堂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多组织探究、合作、体验式的学习活动,老师们在课改中有很多体会、感悟:
课堂设计10要素:①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②让学生在做中学;③让学生学了就用;④让学生互相学习,合作学习;⑤时刻关注学生;⑥开放课堂,尽量与生活相联系;⑦注重过程,注重知识的生成理解;⑧启迪学生思维成为课堂主线;⑨多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⑩让学生快乐学习。
坚持五个“要让”
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
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导出结论,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做到五个“进”字,微笑进课堂,温暖进课堂,趣味进课堂,民主进课堂,激励机制进课堂,课改课堂“七忌”:忌教师滔滔不绝;忌教师包办;忌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忌让学生仿做;忌教师说上句,让学生接下句;忌课堂讨论不合时宜,不到位,流于形式;忌师生互动远离教学目的。
3、课改搭建促进教师发展的舞台,涌现出一批新骨干、课改先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初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初步尝试教师、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 我们尝试改革以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原则,进行了教师、学生评价的探索。
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尝试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坚持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号召教师从各方面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期末印制的精美的家长会材料上,“学生足迹”这一栏目占了很大的篇幅,三好、优干、优团、优秀少年、学习优异奖、进步奖、特长奖、各项比赛奖、优秀班级、文明宿舍等,记录了同学们这一学期的努力和收获。总之,多样化的评选标准和奖励政策,使同学们产生了成就感,增强了上进心。学校每学期出一期《家校同心》,都是以学生的大幅生活照作为封面,学生成了我们整个校园的主角。
教师的工作很难以数值来评价,我们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档案夹,把所有体现教师工作成绩、学习状况的材料,装入档案,突出了对教师的过程评价、行为评价、多元评价的新理念。
五、校本课程的初步实施
制定了《实验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上学期编辑了《实验初中学生手册》;
本学期,学校筹备开发《实验初中四会读本》等自编教材; 讲座类的校本课程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拓展类课程,如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正在进行中,计划在假期进行教材编辑工作。
六、课改实施中碰到的困惑
1、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彻底贯彻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2、从近期的听课情况来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a 合作性学习流于形式而无实质,一是一些讨论问题的设计过去简单,甚至毫无讨论与探索的价值;二是讨论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老师就叫停了。b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强调“对话”,所以有些学科的老师整节课上实行“满堂问”,虽然课堂上师生互动,但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问答过于平庸,无启发性。
3、很多教师缺乏现代课程观,总认为课程建设是专家的事,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不够。我们要尽快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引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
4、关于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地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需进一步探讨。另外,评价方式的改革需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