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马逊分类审核的介绍
为了保证亚马逊对顾客的服务质量,亚马逊官方规定了卖家在添加以下分类的产品时必须经过亚马逊官方的允许。这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Categories Requiring Approval 也就是分类审核。Automotive Parts / Motorcycle & ATV
Clothing, Accessories & Luggage
Collectible Books
Industrial & Scientific
Jewelry
Shoes
Sports Collectibles
Toys & Games(holiday approval only)
Watches
另外不需要或者部分需要分类审核的分类目录为
Camera & Photo
Electronics
Software
Toys & Games(additional holiday approval may apply)
Video Games
如果你要在亚马逊需要审核的目录下卖产品,那么可以直接通过以下链接链接亚马逊,提交你的申请:ContactAmazon for approval
值得注意的是,在你提交审核前需要知悉:1.手头上需要准备好之后用来添加产品的UPC或者EAN条码2.以下分类的二手产品不得出售:
Beauty
Clothing, Accessories & Luggage
Jewelry
Shoes
Toys & Games
Watches
3.产品图片必须是白色背景,提交审核的表格最好能提供公司网站的地址。
4.表格提交上去以后,亚马逊的工作人员会审核你的信息,然后会通过邮件联系你,请注意查收联系邮箱。
第二篇:质量体系审核分类
质量体系审核的分类
一、按审核方可分为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外部质量体系审核两大类:
1.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即第一方审核(企业对自身的体系审核)
2.外部质量体系审核可分为:第二方审核(需方对供方的体系审核)
第三方审核(公正的第三方进行审核)
二、质量体系审核的目的:
1.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1.1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1.2 验证自身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要求。
1.3 通过审核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不断改进。
1.4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2.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2.1 建立合同关系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2.2 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要求。
2.3 作为调态合格供方的依据。
2.4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3.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3.1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 注册审核。
3.3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3.4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3.5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竟争力。
三、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ISO9000标准的要素、场所和活动是范围的三大主要内容。
1.要素:ISO9001涉及20个要素
ISO9002涉及19个要素
ISO9003涉及16个要素
第一方审: 则要素以质量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第二方审: 可以剪裁,双方同意。
第三方审: 注册审核全部要素和全部部门,如是监督检查,则在证书有效期三年内,各要素涉及一次。
2.场所涉及两个概念: 一是部门;二是地区。
2.1 部门指质量体系组织架构所涉及的部门都在受审范围内。
2.2 地区与产品质量活动有关的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如分厂在组织架构内,但不在一个集中的厂区,也应包括在审核范围内)。
3.3 认证时所涉及的产品及该产品所涉及的各项质量活动,均应列入审核范围。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
审核依据是指以何种文件作为衡量受审质量体系是否有 效运行的尺度。
内审时的依据通常指企业采用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合适的 一个,即企业所选用的ISO9001,或ISO9002,或ISO9003。
总之审核依据包括:
1.GB/T19001~3----ISO9001~3质量保证标准。
2.质量手册。
3.程序文件等。
五、质量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1.第一次内审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编制完成、颁布实施,且经一段时间运行,体系建立初期频度可多些。
2.通常内审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
2.1 例行的常规审核获证后,每年要编制内审计划,每年集中审核各部门和各要素1~2次,每年应至少覆盖所有要素和部门一次,也可以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相关要素审核,但一年内要涉及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至少一次。
2.2 特殊情况是指下列情况:
a.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b.最高领导层和产品结构、方针、目标有较大变动时;
c.在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之前安排内审;
d.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证书,将预期复审前。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可追加一次特殊的内部质量审核。
3.第三方监督检查的频度
企业获证后,认证机构对其定期进行监督审核,其频度为每年
1~2次。
六、质量体系审核的一般顺序
审核的顺序按外部和内部而有所区别。
1.外部审核的一般顺序可分为几个阶段。
1.1 提出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需方提出,第三方审核是由委托方提出。
1.2 文件初审: 企业先提供手册等资料给审核方审核。
1.3 审核准备: 包括成立审核组、编计划、编制检查表。
1.4 实施审核: 包括首次会议,现场审核和末次会议。
1.5 编写审核报告。
1.6 跟踪纠正措施。
1.7 监督审核,在认证后进行。
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可分下列几个步骤进行。
2.1 确定任务,例行审核按计划进行,特殊审核要明确目的和要素相关部门编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2.2 审核准备: 成立小组、编计划、编检查表、小组阅文件(包括标准、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
2.3现场审核: 首次会审、填写不合格报告、请受审部门领导签字、末次会议。
2.4编写审核报告,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后下达给各部门。
2.5纠正措施的跟踪。
2.6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将重要问题上报最高领导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第三篇:审核经验介绍
审核经验介绍:
对工业企业特殊过程确认
在审核中,审核员往往遇到审核特殊过程,要求获得特殊过程确认有关证据,企业往往填写一张“特殊过程确认表”,认为就是进行了确认,不填写表,就是没有确认,一张表中,泛泛写了“人员确认满足,设备确认满足,工艺确认满足”就认可,如果企业没有填写确认记录表,就认为没有确认。把确认仅仅限于记录,不追求实质,实际上是对标准理解出现偏差,如果企业也这样流于形式,就没有起到实际控制效果。因此,本人对工业企业特殊过程的确认控制谈谈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对特殊过程的识别
对识别很重要,如果特殊过程识别不清,就无法谈到确认。标准中规定: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为特殊过程,即工序后不能进行检验、或不能经济检验、或问题要在产品使用中才会反映出的作为特殊过程。应该说这个定义很清楚,往往企业确定特殊过程时会存在问题,他们按照工艺种类分类,如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这些都是特殊过程,但进行确认问题就来了,就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每类中有许多种情况,如焊接有钨极氩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手工电弧焊机等,热处理有淬火、正火、调质、回火、退回、表面热处理等,表面处理有电镀、发
黑、磷化、油漆、喷塑等,如果单讲对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进行确认,肯定不知道从何做起。本人认为,对特殊识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照工序识别而不要按照种类识别,不要一概讲焊接、热处理是特殊过程,比如在有些工序中,如有的焊接起搭接作用、完全不承受力,就不是特殊过程;也有的热处理,在工序中仅作为中间过程,主要为了保证好加工,要求表面硬度值,表面硬度是可以检验的,也就不是特殊过程了,因此在特殊过程识别,应落实到具体的工序中,根据工序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对过程确认起来也具体了。二是注意,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不是一个概念,企业往往混淆了,认为特殊过程就是关键过程,并认为只要工序不重要,可以不进行确认了。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有的工序,既是特殊过程又是关键过程,而有的工序是特殊过程但不是关键过程。对特殊过程,都应该进行确认,只是确认项目及繁简程度,根据具体工序而定,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确认内容要多些、要求要高些,反之,不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则确认内容要多少些、要求要低些。
2制定确认准则
标准中“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就是要求制定特殊过程确认准则,但好多企业没有制定,主要是认为没有必要制定或者不知道规定什么内容,但应该制定,目的是明确确认要求和避免确认活动的随意性,在准则中应规定:确认时机、周期、确认项目和内容、确
认方法、判定准则(过程需达到的能力)等。
3确认的项目
对特殊过程应该确认什么项目呢?应该是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按照机械行业影响工序的因素有人、机、料、环、法、测,9001标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设备、人员、工艺方法,进行三方面确认。其中工艺方法没有明确要求进行确认,只是讲“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其实应该对工艺方法也进行确认,确认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法。
对设备确认要求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能够达到工艺要求的能力,如保证达到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是否能够达到;二是否在规定的参数范围中参数稳定,比如,工艺要求800±20℃,但往上调即刻达到900℃,往下又达到700,温度能保证,但不稳定,如烧煤的煅烧炉温度稳定性较差,中频加热炉温度稳定性好些;三是确认测量设备的准确性,显示仪表的精度在规定范围内,如仪表显示800℃,但实际仅有700℃或达到900℃,这样就不行,并仪表精度应与工艺要求精度相适应,一般仪表显示误差值E≤1/3工艺公差值T。
对人员确认,要考核人员在工艺操作中应掌握的技能,如手工焊工控制熔化池能力、浇铸工和锻造工肉眼判断金属温度的能力等,对他们的确认,仅仅有培训考核记录是不够的,还要看是否对其相应技能考核,本人遇到过审核1家企业缝焊工序,工艺中焊接温度有控制要求,温度过高,焊接金属晶粒过大,对性能有影响,焊接温度过低金属没有熔透,焊接不牢固,缝焊温度由操作者凭经验识别金属颜色控制。查对人员确认,企业进行了培训、考核,并合格,其中未对人员温度识别能力进行考核,审核组认为确认不充分,到现场让操作者识别温度,与红外线测温仪对比,相差100℃多,已大于工艺规定的公差值。因此,对人员确认,不仅考核是否了解工艺,也要对其应掌握的技能考核。
对工艺确认要求,包括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确认。对工艺参数确认,本人认为可以应用“三次设计”方法中“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次设计是“线外质量控制”中对产品的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的要求,主要是用于设计过程控制中,这里可以借鉴其理论用于工序控制(线内控制)。首先是参数设计,对工艺保证中关键的因素找出来,哪些是影响敏感的因素,哪些是影响敏感小的工序,这就是“参数设计”,工序的特性值y=f(A,B,C,……L),确定A,B,C,……L参数波动时△A,△B,△C,……△L对y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大的关键因素(A,B,……L);并参数优化,找出一组数据(A0,B0,……L0),使得y=f(A0,B0,……L0)→目标值m。其次是“容差设计”,找出参数的最佳值及最佳变差。参数A0,B0,……L0是波动的,确定最佳值和最佳波动值,y=f(A0±△A0,B0±△B0,……L0±△L0)→目标值m0±△m,最后找出最佳参数值A0,B0,……L0及最佳变差值△A0,△B0,△L0就是工艺参数确认的结果,按照这些
参数及变差控制,对工序质量保证效果最好。工艺方法应包括上述工艺参数外,还应包括材料、加工程序、环境要求、工艺装备(包括测量器具)等特定要求,对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结合工艺参数确认时进行,最终要形成工艺方法的规定,其中包括工艺参数要求。
在确定确认项目时,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定都要对“设备”、“人员”、“工艺参数”进行确认,主要看影响程度,如果设备对过程影响不大,如某些常温磷化(表面处理),设备就是溶液的槽池,没有必要确认,某些全自动焊接,对人员的要求不高,人员确认可以简单些,某些手工焊接,如压力容器,对人员要求高,考取“位置焊工”证书(比普通焊工要求高得多,每名焊工的培训考试费用就上1万元),这种情况下,对焊接工艺方法确认可以简单些。
还有注意识别某些企业对过程特定确认有他们特定方法,比如:有的企业对点焊工序,定期作剥离试验;对焊缝进行浸煤油试验、气密试验、水压强度试验;表面处理的盐雾试验;油漆的划格试验等,这些都是他们特定的确认方法,即使企业没有认识到,也应该给他们指出来,以此规定在确认准则中。
4特殊过程监控记录
特殊过程因为无法检验或不作检验,需对过程进行监控,因此需要作
相应记录,但记录的内容要具体而论,不一定记录全部内容,记录重要内容就行了,有些靠人工保证的工序,对工艺参数可以记录简单些,比如手工焊接的电流电压,在焊接中操作者不可能看电流表和电压表,让操作者记录电流电压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只要求记录谁焊的、使用焊条、焊接位置、焊接设备等信息就可以了。记录形式也多种多样,某些设备自带记录,应以设备记录为准,可以不作手工记录,如热处理的圆盘纸就是记录,还有的记录在电脑软件中,软件就是记录。因此,审核员注意对记录识别。
总之,我们在审核时,不要一味看表面看记录表格,要细化标准针对企业的控制要求,结合企业具体的控制情况发现证据或指出问题,要让企业明白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这样企业才能把贯标工作真真落到实处,从而获得认证带来的好处,这样才体现了9000标准的宗旨——增值。
第四篇:专业分类介绍
各专业的介绍
其实在每年各省市的招生目录中,都清楚地注明了哪些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不同的高校在各个学科中,对文理科的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报考时要参考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文理兼收”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文理兼收”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如今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也设有文史类专业,传统的文史类高校也设有理工类专业。许多专业具有双重功能,既招收文科生,也招收理科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理兼收”。具体来说,就是原来只招收文科生的专业也向理科生开放,原来只招收理科生的专业也招收文科生。
文理兼收专业包括哪些
在经济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中医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新闻传播学类等学科大类中,都包括相当一部分的文理兼收专业。
具体来说,经济学类,包括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体育类,包括运动训练、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与保安等;外国语言文学类,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艺术类,包括音乐学、绘画、表演、摄影、影视广告、形象设计等;中医学类,包括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等;药学类,包括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军事新闻等;农林经济管理类,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教育学类,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从填报志愿的角度考虑,招生专业可以分为三大类:理工类专业、文史类专业和文理兼收专业。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除了可以分别填报文史类或理工类专业之外,还有第三类专业可以选择,这就是文理兼收专业,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媒体经营与管理等,这些专业已成为很多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眼中的“热点”。文理兼收专业对于文科生、理科生都是敞开大门的,特性使它们扮演了“中间派”的角色。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文理”双向学科背景的学生既有理科缜密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策划统筹能力,因此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高校的文理兼收专业恰好满足了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报考文理兼收专业应了解招生简章
在每年各省市的招生目录和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都清楚地注明了哪些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不同的高校在上面提及的各个学科中,对文理科的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报考时要参考各高校的招生简章。
不少文科生都喜欢偏理科一点的专业。实际上有一些专业,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看起来好像是理科专业,实际上是文理兼收专业,文科生也可以报考。
此外,像心理学类专业、图书档案学类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等,都对文科生敞开大门,只要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考生都可以大胆地去选择这些看上去很“理科”的专业。理科生报考文科类专业,通常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理科生思维的活跃和对科研的严谨,使得他们可以在文科专业中游刃有余,不过文科类专业相对于理科类专业来说,有时会显得枯燥一些。管理类、政务类、新闻类专业是理科生比较中意的文理兼收专业,法学类和语言类专业也欢迎理科生的“加盟”。
相关链接:
“文理兼收”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
据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权威预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明显不足,培育一定数量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该专业的招收对考生的数学成绩要求较高。在开设的课程中,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都与数学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国际外贸知识、国际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文理兼收的专业。不同的院校培养和授课重点不尽相同: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财经类院校或专业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等,则更多地侧重于外贸知识和有关技能的教学。
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科研、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监督检验等方面工作的中药学技术人才,主干学科包括中药学、药学、中医学等。中药学专业对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学科成绩要求不高,为文科生的报考降低了“门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报考这一专业,考生的数学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金融学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金融工作的高级人才。该专业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适合数学成绩不错的文科生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和利用等环节的总称。有资料显示,21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有八类,人力资源管理位列其中。相关权威部门对人才需求趋势的调查也表明,近几年来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持续、大幅度的增长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专业课都与数学有关,因此对数学成绩有较高的要求。
新闻学
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随着国内新闻传播业的迅速整合,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会逐步提高“门槛”。有志于报道天下大事的学生,无论你是学文还是学理,都可以报考这个专业。(记者:陈雅丽)
第五篇:期刊分类介绍
期刊分类介绍、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11.什么是SSCI期刊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SCI-E是SCI的扩展版,目前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立。
(2)通常情况下,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录;SCI-E是扩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SCI收录.编辑本段
期刊评价常用名词解释
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现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
(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简要解释如下:总被引频次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 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
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标
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被引半衰期
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来源文献量
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