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

时间:2019-05-12 06: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

第一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门在追逐物质优越的时候,更多的人忽略了本该有的精神追求,一些可贵品质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我要说的课是《狼牙山五壮士》,以这篇课文来领悟高贵品质的真谛。本组课文以“英雄·民族气节”为主题,它与其他几篇课文共同承担着这样的任务:引导学生正确了解祖国的历史,认识那些已经感动了中国数十年、几百年,并且相信一定会影响未来几千年的英雄。是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爱国、勇敢、不屈和勇于牺牲。《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本课共两课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三、四、五三部分,了解狼牙山五壮士将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和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掌握本课12个生字及课后3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部分。

3、理解五壮士在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

4、领悟课文些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揣摩、推敲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怎样体现五壮士的壮举。

2、引导学生在自主感悟中思考,在读中领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从中受到爱国情感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壮士”和“战士”的区别来引出课文内容,理解描写五

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

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通过对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描写,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

神。

四、说教学环节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复习旧知导入——读中感悟理解——合作学习交流——拓展升华感染。下面具体说说各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

上节课学生已初步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认识了字词,理清了课文思路,并学习了课文“接受任务”和“痛击敌人”前两部分。今天,将引导学生再次走进这五位伟大的战士,看看他们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后,面对摆在眼前的两条路,他们又是如何选择的。(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设计理念:简单概括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读中感悟理解

学习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因为在导入环节已经提出了疑问,本环节教学我先让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学会从文本中找答案。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原因,指导学生抓重点句,反复品读,从中感受到五壮士的“壮行”、“壮志”,从而对五壮士产生无限崇敬之情。

【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理解文本,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习交流

学习“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两部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与人合作、学会合作也是21世纪的人才的必备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环节教学我将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学习,先出示学习目标: 1.五壮士是怎样英勇杀敌的。2.划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令你感动,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汇报交流时我会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五壮士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采用自读、指名读、、推荐读、教师范读、小组赛读多种读书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受五壮士的“壮言”、“壮行”、“壮志”,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体会到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此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词句教学,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在进一步感悟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读的过程中将评价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学会评价,在合作中评价,在评价中不断进步提高。】

(四)拓展升华感染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已被五壮士那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所感染,这时,我再让学生欣赏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电影片段,用生动感人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影片中再次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接着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找一找身边的人和事,结合此次汶川大地震谈一谈他们所敬佩的英雄。

【设计理念:此环节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感情。】

第二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说课是一种在教学活动常见的比赛形式,通过说课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课堂效果,说课就需要写说课稿,说课稿不同于写教案或写教学设计,说课稿重在说教学理论,说教学设计意图,如何突出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写说课稿呢?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学习有关《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吧!《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法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在这堂课中,我还充分利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反思等,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获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六教学过程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新课一开始,我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

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接下来,我紧扣“壮”字这个疑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针对这四个问题,抓住文中能体现“壮”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

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引导的逐层品味,步步深入,学生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感受到了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领悟到了五壮士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情感升华。例如,我在教学“顶峰歼敌”一段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当时的电影。看完后,我请他们在课文中找找描绘这个内容的片断,用()标出来。找到后,自由的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读完后,学生们开始讨论交流,找到了许多答案。(课件出示)每当学生读出相关语句时,我便指导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感情。比如,读到第二句时,我让他们找一找:重音是哪个?孩子们经过一番比较,认为重音是“砸”,我就让他站起来读,接着全班齐声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学生入境了,动情了,才会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五壮士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才会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为“猛地举起”石头的动作而感动;会从“喜悦”、“昂首挺胸”、“像冲锋”、“砸碎”等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他们知道“石头像雹子一样……”写出了“五壮士的仇恨和决心,写得具体生动,读起来也很有劲”;知道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中,“砸去”要读重音。重点句群的朗读才训练到位,才读得出英雄们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的精神。

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了解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我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电影片段。(课件出示)看完后,同学们心潮澎湃,我适时让他们说说:壮士们站在悬崖边上回头望时,会想些什么呢?小手纷纷高举:有的说,我知道五壮士完成任务后,内心十分喜悦;有的说,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依恋;还有的说,我从他们的口号中体会到了他们对人民的热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此时,雄壮的音乐声响起,我及时引导:“是呀,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孩子们神情庄重的举起了右手。我让他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饱含激情的诵读中!(课件演示读书声)

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在学课文前,我提供了几个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英雄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学完课文后,我让他们交流资料,使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七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八作业布置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九设计思路

整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互涵共振。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的倾听,再见!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教学反思四方面说课。

一、说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4个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四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就告诉我们高段要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三是基于对单元训练重点的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是本册教材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编排。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通过近五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自主分析、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这个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学生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会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痛击敌人”一部分的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

难点:概括小标题。

二、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使之获得真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到教学合一。

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阅读文本,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本节课我采用了谈话导入法、品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通过圈、点、批、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同学之间交流,议一议,做到在读中思、读中品,最终有所感悟。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由卢沟桥事变,导入本文的学习。

2、抓住“壮士”一词,理解课题的含义。

3、抽生认读两组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设计意图:借助资料走进时代背景,让学生感知八年抗战的不易,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以题目统领全文,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认读词语,既检查了预习情况,又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二)、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概括小标题,弄清文章记叙顺序。

2、抓住主要情节,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课时,所以要先理清文章脉络,而概括小标题,既是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又为后面概括主要内容做好了铺垫。)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走进人物内心。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或者句子,再慢慢体会,写上自己的感受。

2、通过交流,品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一遍遍的读文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

(四)、拓展训练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写一写“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设计意图:学生当堂训练,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既形象,条理又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反思

以上是我对《狼牙上五壮士》第一课时的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说说我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一、教材分析:

在反复读文后,依据课文内容,我思考并写了三首小诗。以飨共享。

诗(一):

七连六班五壮士,艰巨重任毅然接。

诱敌上山将敌阻,生死面前勇当先。

鱼水情深化智慧,勇歼众敌心无怯。

跳崖壮举英雄堪,忠魂铿锵乾坤现。

诗(二):

七连六班五战士,生死面前显无畏。

艰巨重任毅然接,鱼水情深化智慧。

诱敌上山将敌阻,狼牙山上洒血泪。

跳崖壮举谓英雄,中华儿女尽吾辈。

诗(三):

长虹气贯狼牙山,七连六班好儿男。

诱敌上山把敌歼,战至最后一颗弹。

鱼水手足化仇恨,视死如归血犹残。

跳崖壮举谓英雄,倭寇不灭誓不还。

悬崖含笑一纵身,云天丽日忆忠魂。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属精读课文。三首“小诗”都显易地告诉我们: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对敌人的入骨仇恨。课文中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细读并感悟文本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目标有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就清楚了。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即,有感情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及片段的品味、感悟、诵读与背诵,进一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中,我重点采用了引导学生读书和品析词句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人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显然,此语凸显并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课文最根本的方法。就读的形式而言,我力求多样化。有凸显自主的自由读,有个性鲜明的示范读,有情语兼容的齐读,还有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读书,在语文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即通过读来引导学生明白语言文字浅层及背后的深刻内涵,同时,又在读中品,品中读,来进一步提高读的能力与水平。品析词句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先后多处紧扣关键句,并抓句中的关键字词深挖并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明白“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体会文字的内涵。”如此,文字得到了训练,课文也读“深”了,读“透”了。学语文,是为了什么?一句话,用语文,运用来自生活的语言,同时,又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学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读书和引导学生品析、感悟的方法,旨在课堂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七个环节:

㈠、三读课题,初识“壮士”。

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三读”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感受“壮士”的英勇形象,同时,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读课题也有大学问——即,得做到“眼到”“心到”“情到”。何为眼到?即看准了,写正确了。何为心到?即读后有思考,理解了再读。又何为情到?即,引领学生体会到一定的情感后,再带着情感读。如此,真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反复读“无用”之书。

㈡、整体读文,诱启情感。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十分必要的。假如课堂上没有整体感知的环节,我认为是不完整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就不可能有学生富有鲜明个性的感悟与体会。此环节,我不仅将安排近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读文,还于读后设计了“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是什么心情?”这样一个问题。如此安排,将会起到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意。其二,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同时,实践着读课题时提出的“眼到、心到、情到”三个不同层次的读书要求。其三,读文后,学生在诉说内心情感的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再识“壮士”作了一定的情感铺垫。试想,学生心里究竟会是什么情感?我想,一定是充满了对五壮士的敬与爱,对敌人的仇与恨。这两种情感是相互的,交融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五壮士的敬与爱越深厚,对敌人的仇与恨则越入骨。换言之,学生之所以对敌人有着入骨的仇与恨,是因为学生对五壮士有着深厚的敬与爱。

㈢、学习“跳崖”,再识“壮士”。

之所以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部分——“跳崖”,是因为这部分是整个课文情感的高峰。当然,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在这一部分中再识壮士?”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外,还必须借助这一部分中的关键句。通过对关键句中字词的品读与赏析,进而去感受五壮士的壮言、壮举。如,引导学生品读“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一句,则抓住“砸碎”“第一个”“纵身”“昂首挺胸”“相继”等词语,从中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五壮士那视死如归、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如,引导学生品味“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时,抓住“眺望”“望望”两个词,在引导理解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其内涵。质疑:透过“眺望”一词,你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喜悦)因什么而喜悦?再质疑:透过“望望”一词,你又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可笑)因什么而可笑?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品后再读。这样,文字得到了训练,语感得到了培养,语言得到了积累,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华。

㈣、学习“抉择”,又识“壮士”。

试想,除了五壮士“英勇跳崖”这一部分外,还有哪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呢?当我反复读文后,我的理解是“引上绝路”这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因为这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即摆在五壮士面前有两条路:一为生路,一为死路。但这一选择却是在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所做之抉择。原本他们完全可以顺利撤走,可当他们想到为了让已转移的群众和连队主力更安全些,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之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悟这一层内涵。我引导学生在读这部分后,体会重点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在具体引导体会时,重点抓住“斩钉截铁”“走”两个字词来体会。在此,我曾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思考:班长言语中的一个“走”字,能体会到什么?反复品读,细细琢磨,我得到了很多答案——是态度之坚定,是决定之果断,是斗志之高昂,是对人民之深爱,是自我牺牲之壮举。不言而喻,一个“走”字,看似简单明快,但内涵极为丰富。

㈤、二次“痛歼”,直面“壮士”。

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及方法的描写上,有类似之处,都是通过五壮士的“壮举”“壮言”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都明白: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课堂教学是要变化的。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有变化,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书并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位壮士;然后进行着“采访壮士”的环节。“采访”检验的是读进去没有,“采访”检验的是学生会不会表达,“采访”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份乐趣。思考了,就会有收获。学生收获的是语文,老师收获的是经验。通过采访五位壮士,让学生设身处地地领会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采访哪一位“壮士”,他们的回答即使语言表述不一,但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一样的——充满了对战友与群众的爱,同时充满了对敌人的恨。这一切,将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结为三点:即军民鱼水、兄弟手足、恨敌入骨。而这一切的鱼水情,手足情,仇恨情,都源于五壮士内心深处的那份真挚的爱国深情。

㈥、激“愤”发“仰”,敬仰“壮士”。

巧了,暑假里,我到南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导游的解说下,我静静聆听着,心中除了对日寇的仇恨,除了对死去战士的崇敬,其他任何杂念都没有了。日前,当我选定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并在反复读文后,内心对日寇的仇恨和对为抗战胜利而牺牲或战斗过的战士的崇敬情感再次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一首自由诗。课堂上,我于这一环节出示诗,并朗诵给学生听,以此,让学生在情感上再次达到共鸣。此举,学生将从心底里记住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记住那千千万万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阵亡将士们。同时,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这样的爱,这样的仇,这样的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㈦、回归课题,铭记“壮士”。

在即将结课时,我出示了本单元“日积月累”中描写英雄人物的一组成语,同时,让学生用这些词去填空:()的五壮士。在这一“填”一“读”中,学生恍然明白,原来,这就是英雄呀!并且进一步体会到课题中的这个“壮”字,其实已包含了这些词语的所有内涵。不言而喻,“壮士”即英雄。瞬间,五壮士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中也越来越高大。

谢谢!

第三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据此,我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结合五年级学生特点和本课具体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在这堂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说学法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学法上,学生通过自主圈画批注,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在朗读中体会,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沟通与共鸣,达到用情激情,用情促思的效果,再作用到他们的朗读中,从而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借助资料,导入课题

通过课前布置预习,学生对我国抗日战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能搜集到的材料毕竟有限。我会在学生展示所得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与本文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主要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同胞的暴行。借此引出本节课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有一定的预习能力。此时我会用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滚落深谷

第二组词: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昂首挺胸

居高临下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针对这些词语,我会采用指名读、领读、小队赛读的形式进行检查。同时向学生点明:描写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词语,两组词语,感情色彩对比强烈。我们在读英雄的故事的时候,就要关注两组词语,一组描写敌人,一组描写五壮士。这一环节,既检查预习效果,又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

(三)自主探究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一开始,我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通过设疑,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明白课文大意,接着再问:五壮士“壮”在哪里呢?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四)合作交流,精讲点拨

接下来,我紧扣“壮”字这个疑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形式,顺着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文中能体现“壮”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

学生在讨论、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对文中五个具体事件的逐层品味,步步深入,使学生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感受到了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领悟到了五壮士面对生

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诱敌上山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并让学生带上表情、动作进行朗读,而在教学“顶峰歼敌”一段时,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能体现“壮”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找到后,自由的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读完后,学生们开始讨论交流,找到了许多答案。每当学生读出相关语句时,我便指导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感情。比如,读到“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时,我让他们进行试读,看怎样读才能读出“味”来,孩子们经过一番试读,认为 “砸”字读重些,我就让他们对比着再读,然后请同学们展示读,学生互相评价、赛读。接着老师与学生一起读:“同志们,用石头砸!”学生入境了,动情了,才会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五壮士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才会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为“猛地举起”石头的动作而感动;会从“喜悦”、“昂首挺胸”、“像冲锋”、“砸碎”等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知道“石头像雹子一样”写出了“五壮士的仇恨和决心,写得具体生动,读起来也很有劲”;知道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 ;”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中,“砸去”要读重音。这样重点句的朗读才训练到位,才读得出英雄们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的精神。

(五)巩固提高

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了解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我将出示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电影片段。看完后,同学们心潮

澎湃,我适时地让他们再读课文,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自由读、齐读,读完后,让他们说说:壮士们站在悬崖边上回头望时,会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五位壮士说些什么呢?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又能煅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们谈完后,我及时引导:“是呀,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学生看图片,了解人民是怎样记念我们的壮士。这时,我让他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饱含激情的诵读中!

就这样,我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六)作业布置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背诵跳崖部分,这既可以使学生的热情得发延续,还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从而促使主动地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

五、板书设计

21、狼牙山五壮士

这样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而且中心突出。

整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互相融合。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倾听!

第四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 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四 教法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在这堂课中,我还充分利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五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反思等,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获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六 教学过程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新课一开始,我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

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接下来,我紧扣“壮”字这个疑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针对这四个问题,抓住文中能体现“壮”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

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引导的逐层品味,步步深入,学生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感受到了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领悟到了五壮士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情感升华。例如,我在教学“顶峰歼敌”一段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当时的电影。看完后,我请他们在课文中找找描绘这个内容的片断,用()标出来。找到后,自由的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读完后,学生们开始讨论交流,找到了许多答案。(课件出示)每当学生读出相关语句时,我便指导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感情。比如,读到第二句时,我让他们找一找:重音是哪个?孩子们经过一番比较,认为重音是“砸”,我就让他站起来读,接着全班齐声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学生入境了,动情了,才会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五壮士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才会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为“猛地举起”石头的动作而感动;会从“喜悦”、“昂首挺胸”、“像冲锋”、“砸碎”等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他们知道“石头像雹子一样……”写出了“五壮士的仇恨和决心,写得具体生动,读起来也很有劲”;知道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 ;”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中,“砸去”要读重音。重点句群的朗读才训练到位,才读得出英雄们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的精神。

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了解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我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电影片段。(课件出示)看完后,同学们心潮澎湃,我适时让他们说说:壮士们站在悬崖边上回头望时,会想些什么呢?小手纷纷高举:有的说,我知道五壮士完成任务后,内心十分喜悦;有的说,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依恋;还有的说,我从他们的口号中体会到了他们对人民的热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此时,雄壮的音乐声响起,我及时引导:“是呀,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孩子们神情庄重的举起了右手。我让他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饱含激情的诵读中!(课件演示读书声)

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在学课文前,我提供了几个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英雄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学完课文后,我让他们交流资料,使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七、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八、作业布置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九、设计思路 整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互涵共振。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各位的倾听,再见!

板书设计:

21、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狼牙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本课我设计了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品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如:教学“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先让学生说说“斩钉截铁”意思?再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斩钉截铁。接着结合图片交流“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通过老师引读,最后全班齐读。通过细读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培养语感。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使情感升华。

第五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具体说课。

一、教材分析

课文基本内容

本组课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内容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优秀的英雄儿女们奋起抗争的革命斗争故事,饱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和激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

二、教法和学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同学谈论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朗读,做到“以读促情、以读感悟”。另外,教师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等方法来促进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

复习知识,设疑导入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刚学习了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学生们对课文中丑恶的侵略者们很仇恨,近代史的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起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心。教师牢牢地抓住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导入新课《狼牙山五壮士》,强调优秀的中华儿女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与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无数的英雄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看课文中的五位壮士又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从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求回答出地点、人物。

那么这些人物在这个地方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再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突出了一个“壮”字,需要学生用心去领悟五位战士的壮烈豪迈。那么接着教师结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在新课一开始,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课题中用的是“壮士”,那能不能把它换成是“战士”呢?为什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并划出课文中的新字词,多读几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样子做就从学习的一开始把学生推到了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的位置,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同时又激发了他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学习课文,培养感情。在交流之后,一起来分析答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了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歼敌人之后,壮烈地跳下悬崖的故事。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小节)接受任务;第二部份(第二小节)诱敌上山;第三部份(第3小节)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4—5小节)顶峰歼敌;第五部分(第6—9小节)英勇跳崖。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思路之后,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故事内容,初步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视死如归和壮烈豪迈的精神。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初步体验不放,解决学习之前提出的问题:可不可以把“壮士”换成“战士”?为什么?因为虽然两者都是表示人物,但是“战士”是指部队里的士兵,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壮士”是指意气豪迈而勇敢,不怕牺牲的人,还饱含着作者对人物的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可以称为“壮士”的。所以课文的标题是用“壮士”,不能替换成“战士”。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步步深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壮”,感受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生命而壮烈跳崖的英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刻下了深深的“壮”字,这样,学生又对五壮士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走进课文,走近英雄

在具体的课文内容讲解中,第一部分略讲,提出问题:六班的五位战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内容引申: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情况非常危急,然后了解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位置和狼牙山的险峻地势,在这些情况下,五位战士毅然接受任务,并且毫不退却,要求学生说出他们对五位壮士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回答出五壮士为了大局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壮烈豪迈„„

第二部分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来了解整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并且通过五位战士在痛歼敌人时的不同表现来体会感情,要求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气势。这五位战士接受了任务之后怎么做的?(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敌人,一遍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将敌人成功地引上了狼牙山之后又是怎么做的?(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他们在痛击敌人时有怎么样不同的表现?可以体现出他们怎样的气势?这里先请同学们找出来再一遍一遍地读,细细地体会每位战士的气势。找出描写每位战士在痛击时不同表现的关键词。(马宝玉:沉着;葛振林:满腔怒火;宋学义: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把脸绷得紧紧的)这些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精神?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英勇豪迈,视死如归,内心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在学生初步理解之后,还要继续朗读,通过读才能真正地体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分男生女生读和全班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获得感受,读出理解,得到感情的升华,以达到敬佩英雄,痛恨敌人,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感情得到激发的时候,回到课文接下来的内容中,(由于他们的英勇斗争,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里可以看出这五位战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情绪高昂的时候体会五壮士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引上绝路”部分

讨论回答: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确准备转移时,面对一条生路,一条死路,五壮士选择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而班长的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的坚定与果断。这里没有写其他四个战士的语言,止泻他们内心“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饱满者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顶峰歼敌”部分

朗读课文,说一说在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使学生感受到一方面五壮士英勇奋战,另一方面敌人惨败,抓住“叽里呱啦”的喊叫声,“纷纷滚落山谷”等语句,形象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请学生找出五壮士英勇歼敌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来的非常米,非常迅速,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并在有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升华情感。

“英勇跳崖”部分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他们牺牲前,脸上胜利的笑容,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画出五壮士跳崖的语句,指导学生从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他们跳崖的居心,以及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并引读:“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到达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同学们,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谁能说说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第五步、播放影片,升华情感

播放影片片断:壮士跳崖

教师总结:狼牙上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同在。

四、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 ?

战士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勇

诱敌上山崖

接受任务

马宝玉:沉着

葛振林:满腔怒火

宋学义:使出浑身力气

胡德林 胡福才:全神贯注

这样的板书不仅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而且形象较好,有利于学生通过简单的板书来更好地理解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整个教学设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内容丰富,在理解中注重以读来悟出感情,促进感情。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努力达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总体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较好,但是对于细节的把握还不够到位,需要继续努力

下载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汇编)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说课人:温世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就从教......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范文合集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欢......

    22《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22《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七单元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精选5篇)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

    《狼牙山五壮士》的优秀说课稿范文合集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海原回小 韩芬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七单元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我学了《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我深有感受,被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 这篇课文记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