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
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
羊羊100发现2013年,国内原料牛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攀升,乳品消费市场产品零售价格“涨了又涨”,多家乳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持续走高。同时,国内乳品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重大变化,国际乳业跨国公司重新战略布局中国市场,中国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在此背景下,乳业上市公司的行业和市场地位能否稳固?如何战略性调整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已经成为摆在各乳业上市公司面前的“必答题”。
大型奶牛场模式空间较大
全国良种奶牛存栏数量不足,导致2013年普通和优质原料牛奶生产供给量不足。2012年全国牛奶产量3700多万吨的官方统计数据不真实。奶牛存栏数量全国前50名的“奶牛县”笔者亲自考察过多次,奶牛存栏数量和牛奶产量统计数据失真的情况普遍存在。
如果全国牛奶产量3700多万吨是真实的,那么交售到乳品工厂的全国原料牛奶数量应该达到3000万吨(80%比例),再加上国际乳品原料进口量折算的约1000万吨原料牛奶,全国乳品工业耗用的原料牛奶数量应该达到4000万吨。按采购价格每吨4000多元测算,乳品工业的原料牛奶总成本超过1700亿元,那么全国乳品工业总产值应该是4200-4800亿元,按产品零售价格测算的国内乳品市场消费金额应该超过6000亿元。如果那样的话,去年下半年的“奶荒”也不会发生。
此外,全国奶牛养殖业中,小微型的个体奶牛养殖户(养殖规模不足100头)和中小型的个体奶牛场(养殖规模不足1000头)占绝大多数,总奶牛存栏数量约800万头、成年奶牛存栏数量约400万头,但是作为传统奶牛养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乳业发展的要求。大型和超大型奶牛场模式,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优质原料牛奶的年度总产量从目前的约500万吨增长到约1000万吨只是时间问题。
恒天然主导原料牛奶价格
国内优质原料牛奶市场价格偏高,国际乳品原料大量进口。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提供商的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主导国内原料牛奶市场价格。
2013年夏季发生的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肉毒杆菌事件”,导致国际乳品原料的进口量突然短期大幅度减少,国内普通原料牛奶和优质原料牛奶生产供给量不足,优质原料牛奶的销售价格暴涨。2013年11月份开始国际乳品原料的进口量持续大幅度增长,11月超过15万吨,12月超过15万吨,2014年1-3月超过50万吨,最近六个月的累计进口量达到约100万吨,绝大多数由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供应,相当于集中进口了约800万吨原料牛奶,严重冲击国内原料牛奶市场。即交售到乳品工厂的国内生产原料牛奶供给量约600多万吨,国际乳品原料进口量折算的原料牛奶供给量约400多万吨,与需求量800多万吨相比,供大于求约200万吨。预计将很快平抑过高的优质原料牛奶价格,2014年6月底前国产优质原料牛奶价格将
回调至每千升4500元水平。普通原料牛奶价格也将回调到每千升3500元水平。
高端乳品消费快速增长
高端乳品包括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UHT奶、高端发酵奶及奶饮料、高端巴氏杀菌奶、进口奶酪、进口黄油等。2009年以来,消费者消费群体扩大、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转变,促进国内高端乳品消费持续快速增长。2013年高端乳品消费金额超过1000亿元,占全部乳品市场消费金额的20%以上,复合年增长率约30%。据调查,高端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大城市。电子商务在高端乳品销售中占比上升迅猛。
根据专业的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国内液体乳品消费发展趋势的变化是:普通UHT奶消费阶段性回调,发酵奶及奶饮料消费快速增长,巴氏杀菌奶消费恢复性快速增长,含乳饮料消费产品创新带动增长,液体乳品消费稳定增长中正在发生结构性重大变化。消费者选择安全、质优,也选择新鲜、好口味、保健(益生菌)的奶制品。
乳业竞争格局将复杂演变
液体乳品消费市场的全国性品牌企业将受到区域性和地方品牌企业的挑战,通过联合和资本整合区域性品牌和地方品牌将可能崛起。
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和娃哈哈集团是液体乳品消费市场的全国性品牌企业。主要品类相对市场份额中,高端UHT奶市场蒙牛特仑苏第一,伊利金典第二。蒙牛的高端UHT奶产品销量接近100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150亿元以上,市场份额30%以上;普通UHT奶市场伊利第一,蒙牛第二。伊利的普通UHT奶产品销量接近200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200多亿元,市场份额20%;含乳饮料市场娃哈哈营养快线第一,伊利优酸乳第二,蒙牛酸酸乳第三。娃哈哈的含乳饮料产品销量200万吨以上、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200多亿元,市场份额30%以上。发酵奶及奶饮料市场蒙牛第一,光明第二,君乐宝第三,蒙牛的发酵奶及奶饮料产品销量30多万吨、按零售价格测算的销售额40多亿元,市场份额10%以上。
原料牛奶价格回调,液体乳品产品零售价格也随后回调,预计行业总体营业收入及成长性将受影响。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作为乳品行业领导者,UHT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较大,将受到较大影响。伊利品牌和雅士利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营业收入稳中增长,蒙牛品牌、君乐宝品牌和伊利品牌发酵奶及奶饮料业务保持增长。光明乳业作为区域性品牌企业,巴氏杀菌奶业务和发酵奶及奶饮料业务营业收入快速增长,UHT奶业务因明星产品“莫斯利安”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贝因美、合生元,因国家出台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新法规政策,2013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业务增长被透支。因此,2014年将面临营业收入下滑。
笔者建议,国内乳品上市公司应通过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式调整,千方百计巩固婴幼儿配
方奶粉及成长配方奶粉业务,销售渠道方面高度重视电商。同时,巩固高端UHT奶业务,销售渠道方面也要重视电商。整合发展发酵奶及奶饮料业务,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及并购。
第二篇: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600597)2011年报点评,净利增长主因退税,高档品放量未来成长可期
光明乳业2011 年收入117.9 亿,同比增23.2%,归属母公司净利2.4亿,同比增22.4%,EPS0.23 元。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31.3 亿,同比增13.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77 亿元,同比增24.8%,EPS 0.07 元。
公司收入增长23.2%,高端产品放量:2011 年公司收入增长23.2%,高于液体乳及乳制品行业21.6%的增速。分品类看,剔除海外16 亿收入后,公司收入同比增10%,其中常温奶收入增4%;分产品看,“莫斯利安、畅优、健能、优倍、优+”销售收入近28 亿,高档产
品放量。
因子公司弥补以前亏损,公司所得税为-3022 万,进而导致净利润增长22.4%:2011 年公司利润总额2.4 亿,几乎与2010 年基本持平,但因原亏损子公司弥补以前亏损后,2011 年公司所得税为-3022万元,导致净利率增长22.4%。根据公司披露的控股公司近几年来的净利润数据,补亏尚为结束,预计2012 年公司综合所得税率仍将在低位。2012 年原奶价将维持高位,通过提价及产品升级,预计毛利率将稳中有升:因原奶价格高位,201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1 个百分点。因原奶供需紧张状态在1-2 年内难以有效改善,故预计2012 年原奶价将保持高位徘徊,但同时我国奶价已高于欧美等国家,继续上涨空间有限,成本压力趋缓。通过产品提价,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预计2012 年公司毛利
率可能稳中有升。
公司高端奶粉培儿贝瑞正在扩张期,预计整体费用率将呈现缓慢下降:2011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1 个百分点至27.5%。但公司高端奶粉“培儿贝瑞”刚进入市场,拓展期营销费
用投入较多,因此预计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率应降幅缓慢。
业绩预测及估值:公司立足鲜奶酸奶业务,拓展常温奶市场,进军婴儿奶粉市场。目前公司现有业务稳定,婴儿奶粉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股权激励方案也明确了未来增长方向,预计2012-2013 年EPS0.28、0.34元,对应2012 年PE35 倍,维持11 元目标价,“谨慎增持”
评级。
第三篇:澳洲奶源引领乳业全球化竞争
澳洲奶源引领乳业全球化竞争
在激烈的乳业竞争中,优质奶源成为决定乳企成败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谁拥有优质的奶源意味着谁将掌握市场竞争的根基。澳洲、爱尔兰、荷兰、新西兰以他们独特的天然地理气候及严格的产地管理要求成为国际公认的四大奶源基地,并且成为全球众多乳业品牌生产的第一车间。
作为世界四大顶级奶源基地之一,澳洲共有近8000个农场,每年的产奶量供给超过93亿公升。奶牛采用天然放牧形式,不注射任何催产素,控制对农药和兽药的使用,对原奶的细菌控制十分严格,品质在全球一直有口皆碑。这些都归因于政府对乳制品行业的严格管理条例和细致的监管程序。
作为国际乳业的质量管理典范,澳洲的乳品安全管控一向以严格著称。首先,所有乳企必须严格遵循由澳新食品标准局颁布的《食品标准法典》以及由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所授予的《指定商品(通用)命令》和《(加工)出口管制食品命令》作为行业指导规范,同时还需拥有食品加工认证(FPA)和许可质量保证(AOA)。其次,不同于通过最终产品检测来寻找质量问题的传统乳品安全控制,澳洲的乳品安全控制是从奶源、加工、包装、检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以预防产品本身在生产过程中受感染,从源头保证了乳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乳制品的具体监管则由各个州的州政府来执行,例如新南威尔士州,该州食品局负责对农场以乳制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食品局每年都会对农场和乳制品加工厂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工作,按照不同的条目进行打分。再次,乳企的所有质量管理人员都必须通过澳大利亚及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培训,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范操作。
澳洲的天然环境、政府严格监管的标准和法则,使得拥有“澳洲奶源”的标签,已经成为高端奶粉品牌的品质象征,得益于此,澳洲奶粉不断受到全球各地妈妈的追捧和认可。导致本地市场内本土品牌供应紧缺,出现超市货架被抢空或需要提前预定的情况。与此同时,澳洲乳业品牌也开始面向全球化市场布局,澳洲奶粉的全球化增长,尤其以Karicare和Michiko等品牌在亚太市场的加速扩张最为突出。使得澳洲奶粉品牌在全球市场争夺战刚刚拉开序幕之际,又悄然引领了国内新生品牌的快速崛起。对于澳洲乳业品牌的未来之路,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篇:2012年中国乳业的一般竞争战略分析
2012中国乳业的一般竞争战略分析
一、客户资源
衡量一个企业的客户资源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进行。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拥有一个较大的客户数量,但是其客户质量却远远逊于另一个只拥有有限数量的企业时,并不能说第一个企业在客户资源竞争中优于第二个企业。从目前中国乳业市场看,客户资源呈现以下一些明显的市场特征:
(一)、客户数量基数大,管理难度大
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和众多的人口给乳品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也造就了一些乳业巨头,直接导致很多市场幅度宽的大企业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客户数量众多,提高了企业开拓、管理、服务和规划的难度和成本。有些一线的乳业巨头比如伊利、蒙牛的各种渠道的客户总数甚至达到百万以上,光是东北区域的客户总数就达20万以上,可见其渠道开拓的精细度和管理强度。一些区域强势品牌的客户数也是十分惊人,一些直接运作消费者的巴氏奶企业的客户数更是庞大,比如得益乳业在淄博就达到4万户,完达山乳业在哈尔滨市也达到8万户。
(二)、一线品牌和区域品牌市场广度差别很大
中国乳业市场按照资金实力和市场规模等划分后会发现,各个级别的企业实力相差很是悬殊。一线品牌蒙牛、伊利、雀巢、雅培等市场规模计划覆盖到整个大陆地区,市场辐射范围十分广袤,而二线品牌诸如完达山、飞鹤、辉山、得益、君乐宝等等企业市场覆盖几个到十几个省不等,个别企业市场基础牢固,客户数量众多,但出现了大量的市场空白区域或半开发状态,而三线品牌如龙丹、海河、银桥等等市场往往主要在生产基地附近,市场范围和客户数量十分有限。
(三)、渠道竞争激烈,交叉销售现象普遍
中国乳品行业的竞争之激烈众所周知的,特别是液态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外资品牌无奈的选择退出。在乳品行业选择壮大、占有资源、提升销售等等的前进步伐中,以一种极为残酷的促销战、价格战、广告战、品牌战的方式剧烈的进行整合。但激烈竞争之后,市场并没有出现乳企所希望的渠道专营专注,而是众多的经销商、渠道商品项兼容,交叉和谐共赢局面十分普遍。
(四)、服务满意度不高,忠诚消费基础薄弱
在中国的产品或者行业的服务满意度上,中国乳品行业是最低的,奶粉行业更是不用细说了,液态奶据中国行业研究院(http:///)统计,去年的行业调研上最高的满意度品牌也仅仅在73%多左右。满意度不高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品牌建设成本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不高,企业的销量出现忽高忽低的曲线形状,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
二、产品状况
可以说产品状况是一个企业生产发展不断进步的立足点,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一个企业是无法长期在市场上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状况可以从企业的产品线、产品质量、以及上游企业的支持力度来考量。
中国乳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市场开发前期的创新力度明显减弱,产品严重同质化,由此陷入了价格战和品牌战甚至公关战的误区漩涡之中,并导致销售收入巨大的乳品企业常常因为利润微薄而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
三、市场营销
现在市场营销主要是从产品、价格和渠道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在产品方面,由于现在的乳业市场上基础型产品成为主流,产品差异化程度下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远不如价格和渠道。价格方面,运营商的资金有限,自然希望能够用最低的价位获得相应的产品,因此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在极大的程度上左右着营销优势。营销渠道在乳业市场发展中占有很大的地位,谁掌控了渠道的优势,谁就会有着优势的销量占有率。
目前中国乳业的产品质量相差不大,企业融资渠道也很多样,决定一个企业最终实力和规模的往往是市场营销队伍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企业挖了一个新的营销总监后,新组建的团队常常使得销量当年翻番,这是很说明道理的。很多乳品企业最终败在营销上,这是行业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蒙牛的奶粉还是在营销队伍上跛脚而导致其建树不多。
四、市场竞争策略
所谓的市场竞争策略并不是针对所有企业的,而是仅仅针对本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所制定的竞争策略。在乳业市场上,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竞争对手,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竞争对手也有可能出现变化。以完达山公司为例,完达山在早期就进入了乳业生产领域,在北方市场上一直处于前列,其竞争策略也大多数针对东北的公司设定,但是随着整市场拓展空间的展开,完达山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从龙丹、飞鹤变成了伊利、蒙牛、三元等等,那么这时它的竞争策略就要围绕这些公司展开。
由于城市大众市场趋于饱和,农村市场开发周期长投入大,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格局未稳;加上竞争形势的严峻,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国
内外市场需求双双减小,这些经济大环境让企业竞争倍感压力,导致乳企间恶性竞争事件频频发生。
第五篇:海河乳业营销策划
海河乳业:营销策略分析
2010-09-06 22:56
一.产品
海河产品均以“海河”牌为唯一商标,为天津市著名商标。产品主要有超高温灭菌奶、巴氏奶、酸奶和乳饮料、学生饮用奶、奶粉等五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海河”牌系列牛奶及奶粉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海河牛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免检产品。
下面先来介绍一下海河的主要产品,从海河乳业近几年推出的产品方面看,既有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使用的饮品;又有需要强化钙、铁、锌的人群食用的饮品;还有适合追求风味牛奶口感的人群食用的饮品。像红牛奶就比较适合女性饮用,又像益生菌无蔗糖酸牛奶和200g低脂无蔗糖袋酸奶等乳品更加适合糖尿病人饮用,总之,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牛奶的形象主要只是同“健康”、“营养”或者“成长”挂钩,但我认为这并没有完全挖掘出牛奶的理念内涵。,牛奶对于人类应该有更多的价值。当一个孩子渴望长高时,牛奶能够给予他成长的营养而且还有信心;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牛奶能够调和他(她)的体液,而且同时给予他(她)安慰和勇气;当寒冷时,一杯热牛奶对于我们,不但意味着温暖,而且还有关怀;感到压力沉重而难以入眠时,牛奶为我们安眠,而且给予我们安心;看着年老的父母,想要表达爱却又难于启齿时,递给爸妈一杯温牛奶,爱就在不言中。
所以,牛奶除了代表健康、营养外,还应该更深层次地代表着希望、生机、安心、关怀和爱。
因此,不断的推陈出新,满足更多的市民对乳品的需求是海河乳业不变的追求。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海河乳业深化产品线调整,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产品同质化是当前乳品行业的弊病。如何推陈出新,让广大市民品尝到更加丰富的乳品,海河乳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据统计,海河乳业平均每年推出8个新产品,20个储备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成为海河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明确了海河巴氏奶的发展趋势,以“鲜、纯”为特点构成了海河奶的差异化,确定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发展方向,将海河巴氏奶做为主打产品。海河乳业已将09年瓶装巴氏奶销售目标调整为至年底日销量达到10万瓶。同时,全力以赴的将巴氏奶打造成主打产品。与此同时,海河乳业还推出了有益人体健康的矿泉水。
二,价格
中国市场特有的特征就是消费者需求售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价格始终是左右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这一中国特有的市场规律对乳品而言同样适用,一旦价格突破人们的预算心理底线,必定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海河在不同目标市场上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其中在低端市场上,海河采用竞争性定价策略,确保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保持竞争优势;而在中高端市场上,海河则采用高价策略,通过产品的高质量和差异化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和忠诚,从而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三,渠道
目前海河乳业的传统的渠道有大卖场、商超、便利店、个体奶摊,单位食堂等,但现在有向餐馆、酒楼发展的趋势;而后,在传统的批发、零售基础上,海河乳业的新型送奶到户的直销模式应运而生,在面对这种散户的征订上,除传统的设点入区征订外,由用户上网预订的方式也渐成潮流;最后,是对农村市场的选择。长期以来,乳业市场的消费和供应一直集中在城市,农村市场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其潜在消费量是不庸置疑。所以,乳品走向农村迫在眉睫。
现有的送奶到户的渠道功能单一,只能从事简单的市场促销和有关的产品配送,而且送奶到户属于典型的无店铺销售,其渠道形象很难让消费者有直观的认知,在现有低温牛奶销售渠道丰富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渠道形象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种渠道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很大限制。面对这一问题,海河乳业送奶到户渠道以强调服务为核心销售渠道,在强调服务的同时,通过渠道形象的提升和渠道功能的丰富,形象上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企业所开展的市场推广活动才会发挥出效力,、保证对更广泛消费者的吸引。而且为了提高到户渠道的管理效率,降低渠道的维护成本,也必须通过对渠道结构的创新来实现管理目标。海河乳业送奶到户的销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低温产品对冷链的需求,从而使得市场和渠道的延伸成为可能。
在面临海河乳业渠道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海河乳业借鉴先进企业的成熟经验围绕着迅速增强渠道控制能力和拓展能力这一主要目标,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对本土市场社区通路的行销模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从而实现渠道的整合。
四,传统销售渠道的新型促销宣传策略
目标:在渠道终端处给顾客树立“近在身边”的形象,让顾客购买海河纯牛奶时能感到身心愉悦。
对于传统的牛奶销售点,海河乳业针对它们的特点进行推陈出新。对于这些传统的“占据点”,将以视觉上给顾客带来新的映像力冲击。
在传统渠道中的超级市场和大卖场,首先给顾客带来缤纷的色彩享受。以往,货物被放在千篇一律的货架上,当顾客选择商品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过去的消费经验,也就是说,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的是保持原有的购买习惯。所以,为了给老顾客带来一轮视觉冲击和增加潜在消费者,海河乳业对摆放海河牛奶的货架进行简约式的装饰。
第二轮的视觉冲击是海河促销员。海河的促销员要穿上海河乳业特有的服装,在促销站为顾客提供海河牛奶免费试喝(而这工作一般是由真人来做的)。促销员的亲和力,使消费者可以切实的感觉到“近在身边”这一理念的体现。
七,促销
海河乳业在促销乳品时,主要采用价格促销,人员促销,公关促销三种手段。
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海河乳品打折降价的海报,这实现了价格促销。关于人员促销海河乳业在继续坚持组织消费者进厂参观的同时,专门组建三十余人的夏季推广队伍,以三至四人为一组,对重点社区目标进行不间断地社区巡回推广和宣传。而后可以选择销售空白或竞品销售优势的小区进行免费送奶品尝一周的产品推广。通过对海河产品的持续性直接体验,争取消费者的认购。第三,通过促销人员提供的报告,对后其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在海河乳业的促销手段中,值得一提的是海河乳业的公关促销活动
2005年5月30日“海河乳业爱心基金”捐赠仪式在盲校举行并为盲孩子带来60箱学生饮用奶作为儿童节礼物。
在得知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地震灾害的消息牵动着全体华夏儿女、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那些处于危难之中的灾区人民也使千里之外的天津海河乳业员工为之焦急与心痛。以感恩、奉献、创造为企业价值取向的海河乳业在此时决定为爱的召唤全力做出回应——为四川地震灾区首批捐赠价值一百万元的优质奶粉。海河乳业的员工表示只要那一杯杯香甜、温暖的海河奶能够抚慰灾区人民伤痛的心情;增添战胜困难的力量就是海河乳业的最大心愿。
“祥云”圣火飘离忙碌而充满朝气的滨海新区,来到文化气息浓厚、古风新韵兼具的天津中心城区,象征着和平、友谊、光明、希望的奥运圣火在海河儿女的关注下,经过25公里的传递和展示,开启了一扇古典与现代辉映、激情与梦想伴随的梦幻之门。文中的图片,正是海河乳业总经理孙咏健,他手持圣火向前奔跑的画面无时不体现着海河儿女的奋进精神,和对祖国的骄傲。
在2008年9月25日天津海河乳业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在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举行了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签约仪式。李文喜副市长与市农委主任,天津质检局卢出局长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签约仪式。在当前由于部分企业食品安全引发的乳制品市场震荡的时期,海河乳业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防范以确保万无一失,并向消费者做出海河放心奶承诺的基础上,投资180万元,为消费安全上保险,使消费者权益通过商业运作得到进一步切实保障。这是海河乳业对市政府及天津父老乡亲数十年始终如一的支持与关爱的体现。
在2009年3月,海河乳业将在全市范围内选择24家大型超市展开黑、红牛奶试饮促销活动。活动期间,您可光顾任何一家参与活动的超市来品尝海河黑牛奶、红牛奶的独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