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五”普法学习笔记1
“六五”普法学习笔记(一)
学习内容:《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为做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三)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3、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4、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
5、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二)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四)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五)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
(六)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七)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
(八)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九)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
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
三、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一)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
(二)大力推进公务员学法守法用法
(三)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四)积极开展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
(五)扎实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为以下3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五年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全面贯彻落实。2013年开展中期检查督导和表彰。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下半年。总结验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切实加强领导
(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
(四)抓好队伍建设
(五)推进阵地建设
第二篇:六五普法笔记
湖南省“六五”普法读本(2014)
湖南省“六五”普法读本(2014)第一部分
一、坚持党的领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必然
1、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是世界各国的执政规律 第一,通过立法实现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第二,通过法官的选举和委任对司法施加影响。第三,通过对司法机构的影响来干涉司法活动。
2、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决定的。
3、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4、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
首先,中国的物质条件决定了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其次,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再次,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提高,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优势
2、准确把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1)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从此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并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3)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3、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1)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3)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1、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首先,党的政策是法律的核心内容,是法律的灵魂,是法律的精髓。其次,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第三,贯彻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
2、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统一
二、依法执政
(一)依法执政概念的发展脉络
1、依法执政概念的提出:从学术概念到法治话语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是首次使用“依法执政”的全国党代会报告,在依法执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依法执政内涵:从没有解释到有所解释
3、依法执政之深化:从依法执政到依宪执政
2012年12月4日他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具体说来,总书记的以上讲话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了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在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特殊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强调了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之所以特殊重要的理由;再一方面,对实现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的提出了要求。
(二)依法执政的战略地位
1、依法执政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头戏
2、依法执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中枢
(三)依法执政的推进路径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整体推进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3、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全面推进
三、建设“法治中国”
(一)“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实践演进的逻辑必然
1、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的发展脉络
2、“法治中国”的时代内涵
3、“法治中国”是法治的三位一体建设
(二)“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力支撑
1、“法治中国”是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根本方式
2、“法治中国”是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制度需求的核心途径
3、“法治中国”是营造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良好环境之重要保障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紧密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3、以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着力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
1、制定《旅游法》是切实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
2、制定《旅游法》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劳动就业的迫切需要
3、制定《旅游法》是提升法律层次、完善旅游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内容
1、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1)旅游者的权利(2)旅游者的义务
2、旅游规划与促进
3、旅行社
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和边境旅游业务的,或者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并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4、旅游服务合同
5、旅游安全
(三)重点知识
1、严格控制景区门票涨价
2、有效遏制“零负团费”
3、统一旅游投诉受理机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一)立法背景
201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法),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主要内容
1.明确各方责任,突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主体责任 2.明确特种设备生产许可制度
3.使用合法特种设备 依法办理使用登记 4.公共场所特种设备被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5.确立特种设备可追溯制 6.确立检验、检测制度 7.确立特种设备召回制度 8.确立特种设备报废制度
9.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明确事故责任赔偿民事优先
(三)重点知识 1.什么是特种设备 2.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第三篇:六五普法学习笔记(二)
六五普法学习笔记
(二)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享有的法定权利(《教师法》第七条)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教师应履行的法定义务(《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1)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
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第四篇:普法学习笔记(范文)
普法学习笔记(不要写)
3月10日,局长谭立军领学,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3、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
4、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5、.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2、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3、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2、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3、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4、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5、.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
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5月3日
副局长张文军领学 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三章档案的管理
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便于对档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第四章档案的利用和公布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益,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
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第五章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7月4日
副局长张文军领学 学习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吉林省档案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档案工作机构和人员
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事业的主管部门,依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管理。
县以上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档案工作机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档案工作,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国家规定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带以及电子文件等),由单位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期限内移交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管理。国家规定不归档的文件材料,不予归档。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与公布
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
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构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第五章 法律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集中管理档案的;
(二)对国家规定开放的档案拒绝开放的;
(三)不按规定擅自扩大档案限制利用范围的;
(四)未经资格认定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
(五)不按规定范围和时限接收档案进馆的;
(六)项目(工程)未经档案验收或者档案验收不合格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四)擅自出卖或者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及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
(五)倒卖档案牟利或者擅自将档案出卖、赠送给外国人的;
(六)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档案损失的;
(八)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第六章 附则
学习时间:11月15日 副局长姜波领学 学时地点:会议室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机关、单位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五篇:普法学习笔记(本站推荐)
普法学习笔记(摘抄)
第一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
一、定义
【一】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一)它具有人民性。
(二)它具有政治性。(三)具有法律性。
(四)它具有先进性。【二】它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
(五)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三】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原则。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四】必须做到:
1.依法治国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2.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3.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服务大局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5.党的领导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为指导,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包括对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研究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法律是以现实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即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于经济。这一根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还认为,法律并不是超阶级的,而是统治阶段意志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法的阶级本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新中国民主法制的实践为基础。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甚至被中断的过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立法体制不断完善,立法程序日益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实践表明,推进法治化进程,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之下,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进行。
3、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法制是为巩固历代帝王的王权统治服务的,人治的色彩相当浑厚;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有其阶级性和虚伪性的一面。但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也包括了不少民主性的内涵,是可以合理继承的。如法家提出的以法治治国,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援法断罪,罪刑法定;治法治吏,相辅相成等。中国数千年的法律文化遗产中的有益成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法治实践经验,有的较为成熟,已经制度化。他们在法治理念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如公平正义的思想、尊重人权的思想、规范和监督公权力的思想、尊崇法律权威的思想等。这些,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可以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的特点出发,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和法治经验进行甄别、吸收,为我所用,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
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思想体系,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立法的思想前提。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和司法的重要保障。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是会注意守法的必要保证。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
第二讲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我们
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把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社会动荡不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丧失。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呢?要搞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平同志就讲“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为什么搞法治才能保持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因为法律制定后必须公布,这样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就会有一个合理的预
期,有了矛盾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人们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去化解,去讨回正义和公道,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相互争执,或者不断找组织、找政府、找领导,永无止息。而且法律一旦制定颁布后,就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有效期,法律所规范和确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自然也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
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
依法治国理念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
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现实生活中,有的习惯于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对不同身份的人给予差别待遇。这种思想和做法实际上是封建等级观念的残余。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将自己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之上。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人违了法却能逍遥法外,那么,法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可能树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都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全国性法律相抵触。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从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对策”,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解决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三)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门履行执法、司法职责的政法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事意味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执法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法律具体而明确授予,执法机关必须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职责。
有权必有责。即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有权必有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法律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责任;二是被法律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职、不作为,就是失职渎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法干警都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权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错误观
念和做法,既要慎用手中权力,还要用好手中权力。
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受到监督的原则。政法机关掌握着与公民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利密切相关的执法大权,这种重要权力一旦被腐蚀滥用,将直接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政法机关的权力必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整个行使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
违法受追究。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重要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执法者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起对执法犯法者的严厉追究机制。只有执法者的违法行为都毫无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给整个社会树立依法办事的良好示范。
努力实践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政法干警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自觉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司法行为。
(一)提高法律素养
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政法干警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干警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
政法干警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学法、知法、懂法,是对
每一个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对于政法干警来说,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二是对与自己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熟练运用。政法干警必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法制观念是人们尊重并自觉服从法律的思想意识。这是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广大干警一定要充分认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思想意识,做到不仅学法、懂法,而且要自觉依法办事。
(二)坚持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具体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这是依法办事原则对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要求。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又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所谓实体合法,就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前提下,执法机关对执法当事人作出的处理决定要严格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所谓程序合法,就是执法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既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遏制执法过程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武器。
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这是依法办事原则对执法结果的合理性要求。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严格执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到执行某一部法律,检验我们执法行为合法、正当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执法的结果是否符合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
(三)模范遵守法律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政法干警模范遵守法律也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如果我们自己不带头遵守法律,不去维护法律的权威,导致整个社会轻视法律,到最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业也就丧失了价值和尊严,不会被社会所尊重。因此,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
(四)自觉接受监督
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并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首先,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应充分认识接受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证,是防止和纠正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的重要途径,真诚欢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督,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排斥监督,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同时,我们所主张和
实行的监督,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支持而不是干预,是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是对办案过程中违法行为的监督、纠正而不是代替司法机关具体处理案件。第三,要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政法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在政法组织体系内部,检察监督对于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保证权力正当行使的重要途径。政法机关及其广大干警都必须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刑事诉讼中政法部门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重要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刑事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政法各部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忠实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加强监督,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第三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公正实施法律为首要标准,做到保护人民利益与维护法律权威的高度统一。
一、充分认识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的重大意义
执法为民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方向,从根本上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宗旨、我们国家的权力本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法工作的核心要求。
(一)贯彻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要求执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新,终于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从而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得到了制度上的贯彻和保障,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而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正是旗臶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我国政法工作的方向,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要求执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
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本质上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君权神授”、“主权在君”成为专制君主权力来源的理论依据,专制国家的权力由此被披上了合法化、权威化、神秘化的外衣,普通老百姓不得染指。资产阶级革命为了推翻封建政权,喊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响亮口号,提出了公民权利是国家
权力之本、是政府权力之源的新“权力观”。但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私有制性质,决定了“主权在民”只能是一种归于幻灭的空想。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主权在民”。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国家权力从人民而来、由人民掌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执法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使的执法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因而必然同样来自人民的赋予,源自人民制定的法律的授权。因此,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是执法的本质涵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本质体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执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基础是民主法治,内核是公平正义,关键是使每个人的权利都得到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义务都得到履行和遵守,每个人的责任都得到落实和追究。在现代社会,执法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执法机关能否合法、公正、高效地行使权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依法保护,关系到社会秩序是否稳定,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实践证明,执法机关只有执法为民,尊重和保障人民权利,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动力和法律保障;而如果执法机关臵人民利益和法律于不顾,贪赃枉法,执法犯法,则必然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发社会矛盾,滋
生社会腐败,影响和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切实实现向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转变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观念转变为先导。
(一)要实现从缺乏群众观点的单纯执法向以人为本、注重疏导、加强服务的执法观念转变
执法决不是一项孤立、简单的法律技术和法律操作行为,而是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执法机关必须破除一定程度存在的单纯执法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执法中存在着某些不考虑执法宗旨和执法目的,简单执法、粗暴执法、机械执法的现象,要求公民履行义务多,主动保护公民权利少;讲方便执法多,讲方便群众少;处罚制裁多,提供服务少;硬性管理多,说服疏导少。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执法任务,但往往是法了事不了,案平理未平,实际上扩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深层次上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影响了法律权威。
执法为民重点在“执法”,核心是“为民”。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始终体现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对上级机关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增强群众观点,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执法与服务结合,惩罚与教育互济,打击与保护并重,结果与手段相当。要防止过度依赖强
制手段和硬权力执法,多运用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非强制手段和软权力执法,寓执法于服务之中,融处罚于教育之中,努力提高执法水平,消解执法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纠纷,克服执法的简单化、粗糙化、暴力化倾向,真正把执法建立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坚实基础之上。
(二)要实现从重实体轻程序、重形式轻效果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形式与效果统一的执法观念转变
实体与程序并重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的制度保障。保证执法为民,实现执法公正,必须充分重视程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首先,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公正、健全、严格施行的程序,是保证公民权利和人权得到尊重与保护的前提。其次,不仅要实现正义,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的执法程序是防止执法腐败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再次,程序具有独立的正义价值。通过设臵公平的程序,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地位,都拥有平等的辩护权和倾诉权,有利于缓和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心理冲突,疏通和化解不同意见,消化和吸收社会的不满情绪,达到不用执法手段便可以实现执法效果的目的。必须看到,我国目前执法中一些滥用执法权、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问题,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群体纠纷、司法不公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与法律程序不完善或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关。因此,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必须破除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提高程序的法律地位,尊重程序的法律价值,真正做到既严格执行和遵守实体法,又严格执行和遵守程序法。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还必须确立形式与效果统一的执法观念。执法是法律实现的主要途径,执法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执法为民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但在实践中,执法的形式化、口号化、利益化倾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执行和严格实施。有些地方热衷于造声势,搞宣传,做表面文章,不重视执法的实际效果;有些部门习惯于“运动式”执法,“突击式”治理,不重视执法的长效机制和常规制度建设。不可否认,为了加大纠正违法、惩治犯罪的力度,执法机关在特定情况下需要营造一定的执法声势,需要采取适当的执法形式,需要集中必要的力量进行单项执法和集中整治,以在短期内取得较为突出的执法效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执法在本质上是一项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的长效行为,是一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相互衔接和配合的法治整体,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扎实推进的系统工程,任何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华而不实、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形式主义的执法行为,都必将严重损害执法的实际效果和法律的实施权威。
(三)要实现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执法机关责任的执法观念转变
责任是法律的生命。“违法必究”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保障。无论是公民、法人违法还是执法机关违法,都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否则必然导致“有法不依”。但在公民法律责任与执法机关法律责任的关系上,实践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观念偏颇和制度失衡。一是现行一些立法比较重视设臵公民的法律责任,不太重视设
臵执法机关的法律责任。某些单行法律法规对执法责任的规定或者处于空白状态,或者力度过软不具威慑力,或者过于原则无法追究。二是一些执法机关十分重视行使执法权力,不太重视承担执法责任。少数执法者抖威风,耍特权,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个别人甚至与犯罪分子沆瀣一气,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三是一些监督制度往往虚臵,执法责任难以落实。内部监督由于“利益关联”,经常出现“相互礼让”;外部监督尽管主体众多,但难以形成监督网络;专门监督虽然制度不少,但实施起来阻力很大;监督者的监督责任同样缺失,很多监督都成了软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追究、侵权要赔偿,这是各级执法机关和全体执法人员都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前,我们必须以《监督法》通过和实施为契机,以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为依托,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执法机关的责任意识,加大对执法责任的追究力度。要理顺执法体制,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权限,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要加强对执法权力的全方位监督,加大执法公开的深度、广度和全社会参与程度,形成党、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司法机关监督的制度合力,以及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整体氛围;要建立健全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对执法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分析和评价;要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规范执法责任形式,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总之,要通过全面强化执法机关的责任,推动各级执法机关和全体执法人员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努力形成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良好观念和习惯。
三、正确处理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涉及的若干重要关系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若干重要关系,以防止思想上的偏差和行动上的偏颇。
(一)要处理好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与维护法律权威的关系
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与维护法律权威之间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统一性和一致性。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程序制定的,它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全体人民的整体要求。因此,只有严格实施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执法为民。那种认为要执法为民就必须以牺牲法律权威为代价,迁就一些人的不合法要求,照顾一些人的不合法利益的认识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另一方面,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实施法律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法律的实施真正代表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真正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法律才能真正被人民所信仰、尊崇和维护,法律也才能真正有权威。因此,那种认为要维护法律权威就必须依靠强制手段执法,就必须板着面孔执法,就不能有人情味的认识也同样是片面和不正确的。
(二)要处理好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与贯彻群众路线的关系
贯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贯彻群众路线,才能了解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使政法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和群众利益,并赢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真诚理解和大力支持;也才能密切政法
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克服执法中的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展示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因此,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必须中始终贯彻群众路线。但与此同时,法律又是一种体现充分理性的人类制度文明,执法是一项公正性、权威性、独立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专门性工作,只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与专门机关执法相结合,大力加强专门执法机关和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执法体制、执法机制和执法制度,实现执法工作民主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执法的公正和效率性。因此,任何将贯彻群众路线与加强专门执法工作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认识和做法都是极其有害的,都不利于执法为民理念的树立和落实。
(三)要处理好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与惩治违法犯罪的关系
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权益,惩治违法犯罪。只有坚决纠正违法,严厉打击犯罪,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和谐。因此,坚持执法为民与惩治违法犯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整体要求。但与此同时,我们在纠正违法、打击犯罪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也要注重保护违法者乃至犯罪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大部分轻微违法的一般违法者,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其罚当其过,认真改正;对于一部分虽然触犯刑律、但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一般犯罪者,应当坚持惩治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使其认罪服罚,并尽快回归社会;对于极少数属于敌我矛盾的严重犯罪分子,应当依法严厉打击,决不
姑息,但也要尊重和保障其基本人权。总之,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扩大保护面,缩小打击面,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法为民。牢固树立和践行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西方国家公平正义不同的是,我国是以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的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公平正义的精神和价值通过法的适用、实施,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实现、彰显和弘扬。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让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看得见、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全体
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有这些都是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标志。与此同时,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获得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定的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迅速增长。但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够维护公平、彰显正义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对各种社会不公听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四)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要为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作贡献 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肩负着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人民法院是各类社会关系、矛盾、纠纷冲突的“调节器”、“减压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说法官手中有很大的权力,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应该的、必需的。然而,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在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和水平、司法的物质保障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公正司法,理念先行。必须大力加强公平正义的理念教育,引导和促使广大法官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提高司法能力与水平,更好地担当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
对于人民法院和广大人民法官而言,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需要
准确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合法合理。
1、合法。合法性要求一切司法行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一是要符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规定。二是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重实体轻程序”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尽管程序法是为实现实体法服务的,但是它有独立的价值意义,违反程序法也就是违法。三是既要了解法律条款的字面含义,更要准确把握法律的深刻内涵、实质精神和价值取向。法官不能死扣法条、机械司法。
2、合理。合理性要求是指法官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因为法律体系再健全、法律条款再完善,也不可能穷尽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为、所有社会现象,法律之所以要及时的废、改、立,缘由亦在此,何况法律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法官必须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不能滥用职权,滥用职权就是失职、渎职。一是权力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二是案件本身的情况与处理结果要相当;三是同样的案件情形要同样处理,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二)平等对待。
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公平正义的载体和支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既是一条宪法原则,又是一条程序法律原则。平等对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反对特权。法律上的平等对待,排除任何特权,反对给予同等条件者不同的待遇。要求在司法中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
益。
2、禁止歧视。不允许对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有歧视待遇。按照公平正义原则的要求,对那些处于劣势地位的当事人,不但不应该歧视,而且还应当给予人文关怀。
(三)及时有效。
迟来的公平正义就是非公平正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就是效率经济。据此,最高法院提出“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及时高效是检验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司法能力、司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案件处理越及时越迅速,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正义的价值就越能得到彰显。对社会来说,及时高效能够防止经济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能够使受到损害的法律关系及时得到恢复,被害人的权利及时得到救治,犯罪行为及时得到惩处,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崇尚感就越强烈。及时高效原则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二是节约司法成本,实行诉讼经济。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资源消耗取得最佳法律社会效果,实现最大程度的正义。三是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
(四)程序公正。
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程序公正不仅是实体公正实现的前提和保障,而且本身也有独立的价值。在现代社会,程序法是否完备并得到严格的遵守执行,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程序公正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和价值:
一是程序公正首先应当保障实体公正的实现。实体公正是一种结果的公正,而任何结果都是经过一定的过程得以实现的。程序的设计配臵,首先是保证司法机关准确地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准确地适用法律,正确地处理案件,保证实体法的实现。二是程序公正赋予当事人充分的权利并提供权利被侵犯时的救济渠道,有效保障人权。程序公正,要求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主体地位,保障其应有的各项诉讼权利,从而使其感受到客观、公平、充分参与、主张和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增强司法决定的可接受性。三是程序公正规范司法行为,克服司法者的随意性,防止权力的滥用。任何权力都有滥用的可能,权力失去监督就必然产生腐败,仅仅把正义实现的希望寄托于司法者良好的政治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修养是不够的。程序公正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进行限制和制约,即对权力进行监督。
高油房中心小学教师
普 法 学习笔 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