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其统一性在于意识的根源是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才能更好得实事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卓有成效地向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科学,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在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
事物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要求我坚持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共同促进事物发展
对内改革就是注重内因的作用,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外开放就是注重外因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提高国企竞争能力.在国内外竞争中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国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建立起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等要素,一方面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质变是量变的前提,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要做好量变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改变事物状态才能促使其发展的时候,要勇敢的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坚持系统优化。
第二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社会有机体,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地如何,反过来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并且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即坚持主要矛盾,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的,集中精神力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产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两点论要求我们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并对如何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艰辛探索: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
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就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现实。在这样一个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坚定不移地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外,我们别无选择。可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要求的深刻把握和战略筹划。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我们学会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
施超群
2011年10月20日
第三篇: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既包括经济改革也包括政治改革,对外开放,既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地创办经济特区?
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创办特区,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独特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因素等。首先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年设立经济特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靠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挥对外窗口这一职能。二是广东、福建两省均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广东、福建这两省办特区,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三是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迟或早都要回归祖国。加强与他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关系上的紧密性,并通过这种关系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可为日后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衔接提供必要的基础。四是这些地区濒海,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可以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最后,从特区的试验性质以及当时全国的思想状况来看,刚开始也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先行先试。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页)因此处于沿海边陲的四个特区一旦有什么闪失,也会由于它们独处一隅而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倘若一举成功,则会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影响深远。
第四篇: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关系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面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简言之,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改变,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邓小平一再告诫:“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经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工作,是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点。离开这一中心,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谈不上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富裕社会。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终的区别,就是看是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消灭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因此,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社会不和谐,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的根本途径。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都要靠发展来解决,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还应看到的是,任何一个公平的社会,都不可能消灭收入差距,而是控制差距的范围。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其中的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发展经济,发展生产,根本是要满足人的永续需要,以人为本。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目的。否则,所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价值取向应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理所应当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一,它实质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居支配地位的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但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当代经济
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还存在着前一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或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因素以及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际反映了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图片资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状况)
第二,它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也是经济制度,但是具体经济制度,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选择和实践,引起了经济社会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