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知识

时间:2019-05-12 06:1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业单位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业单位知识》。

第一篇:事业单位知识

事业单位无论是称谓还是机构性质在西方国家都是没有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参加国际研讨会时,碰到要用英文表述“事业单位”,常常感到很为难。但就是这一事物,几乎对每个中国人都产生影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科、教、文、卫,还有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劳动就业以及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 在中国,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数量超过130万,从业者2900多万,拥有近3000亿国有资产,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

60%的人才,1/3的国有资产,国家预算开支的1/3,贡献才是5%—10%,和企业的贡献率没法比,效率是很低了。不改怎么行?而一些事业单位实际上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尤其是一些脱胎于行政机构的单位,成为事业单位后,很难从管理机构变成服务机构。” 事业单位改革的背后是利益调整问题,改革意味着经费减少,利益减少,阻力肯定是不会小的。

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改革可以从两个脉络来看:

一是财政来源,事业单位这么庞大的规模谁来养?从财政角度考虑,实际上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就是尽量把它推向市场。当时事业单位就分了三种:第一种是全额拨款;第二种是差额拨款,拨不足的部分,又分三种,三七开、四六开、五五开;第三种是自负盈亏。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有全额拨款,研究部门或是行政部门多一点,出版部门、新闻单位少一点。第二个脉络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推行了聘任制,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评职称和聘职称分开,当时,所有事业单位都有行政级别,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则成为改革这一痼疾的契机。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等于全部把事业单位甩出来了,不以行政级别划线就意味着它和政府开始剥离出来,开始政事分开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改革时有一部分人员分流到了事业单位,而政府机构改革时又有大量的人员挤进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成了二者的“出口”。那么现在,谁又给事业单位改革中富余出来的人员当“出口”呢?如果说,当年正是因为有了事业单位这个“出口”,有了事业单位这个“大后院”,才使得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有了缓冲带,减轻了改革的难度,那么现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这一问题到了最终解决的时刻。在制定改革措施时要体现过渡性,要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把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别是什么?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70%,活的部分为30%。这些单位在核定编制内实有人数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活的部分为40%。其分配可根据经费自主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并可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其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与活的部分可选择60%:40%到50%:50%,有条件的,可按人发[1995]51号文件规定,积极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指标挂钩办法,也可实行企业化管理或企业工资制度,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篇:事业单位改革知识及情况 文档 (定稿)

2011年事业单位改革知识及情况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录 主要问题 改革内容 改革方向 改革难点 1.三大阻力 改革时间 1.基本介绍

2.2011年的改革目标 3.专家分析

4.分类改革时间表确定 地方改革 主要问题 改革内容 改革方向 改革难点 1.三大阻力 改革时间 1.基本介绍

2.2011年的改革目标

3.专家分析

4.分类改革时间表确定 地方改革 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事业单位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事不分。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部门,政事边界不清,功能定位不明,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既存在“越位”又有“缺位”问题,对事业单位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行为规范的宏观管理不足,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落实不够,公共服务效率不高。

二是管办不分。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举办事业单位直接提供公益服务,并实行监督管理,既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又履行出资人职责,造成“管”、“办”的职责不明确,主管部门专注于直属事业单位的管理,对全社会、全行业事业单位提供公平环境的关注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是投入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公益事业投入方式单一,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存在地区和城乡分布不均衡,同时,对投入效益监督不够,难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政府对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服务的组织管理不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公益事业在税收优惠、贷款融资、职称评聘等政策方面不能与事业单位享受同等待遇,不利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公益机构,发展公益服务事业。改革内容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包括政府的职责定位,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创新等,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可重点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切实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分开;如何收回和整合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

二是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分离出去;如何从财政投入、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如何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酬分配权、职称评聘权、经费设施使用权、自主运营权等法人自主权。

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如何根据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不同,实施分类管理;如何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和出资举办职能的适度分离;积极探索管办分离有哪些有效的实现形式;如何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四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如何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监督机制,形成职权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事业单位投入机制;如何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公益服务责任,举办相应事业单位。

五是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一方面,如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政策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如何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行为规范的监管,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改革方向

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两份文件可能会一同出台。这意味着,此番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将与事业单位改革本身同步推进。

据工资改革参与人士透露,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对政策和经济管理工作有明确辅助作用,以及明显以社会公益性为属性的事业单位,将继续得到财政保障;目前这类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大多以“参照公务员”和“全额拨款”的形式获得,不过,在国家部委所属的事业单位中,比例在少数。对于一些以业务突出、主要以行业或专业业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继续获得财政扶持。此类事业单位工资收入主要以财政补贴形式获得。

但对于一些工资收入“自收自支”,主要面对市场,并已经开展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在相关部委的扶持下,尽快推向市场。此外,一些职能重合、长期亏损、课题任务量不多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打包重组或彻底剥离。

此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依旧是改革重点。津补贴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在2006年人事部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并没有对津补贴的发放做出规定。这也让津补贴成为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另一隐蔽但却重要的收入来源。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说,目前事业单位津补贴情况繁杂,占总收入比重差异较大。如何将合理的津补贴规范到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来,同时又不至于引发新的矛盾,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人保部相关人士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尽量推向市场,变成类咨询公司。但该人士表示,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需要很长时间。改革难点

目前,国务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属事业单位14个,有国资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29个,税务总局、工商局等直属机构18个,以及部委管理的国际局10 个。在这些机构下面,基本上都有数目不等的相关事业单位。这些种类繁多,人员规模庞大的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成为此次改革的难点。

事实上,中科院和社科院在2008年被选为进行工资改革的试点。两年已过,这两个“先行先试”的事业单位推进的工资改革依然困难重重。

社科院人士说,院里工资改革基本已经停止,没办法再推进了。该人士透露,停止的原因在于社科院向人保部争取的“一级以上研究员岗位比例达到60%以上”这一要求至今没有得到批复。他称,定岗定薪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最上面的人员级别定不下来,下面都不好做。

即便是在中科院,推进的工资改革也仅仅停留在定岗定薪的层面,而对于绩效究竟该如何考核,相关的津补贴参考标准如何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由于体制遗留原因,科技部掌管着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众多部委下属的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工资费用。这一权利,由前国家科委承袭而来。每年,科技部都要对几乎全部部委所属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支出费用统一匡算,然后上报财政部拨款。

科技部人士称,最近几年来的局面是,国务院部委设置瘦身,但是相应事业单位却在逐年扩编。仅以科技部为例,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只有两三家,单现在已经发展至近10家。目前,每年科技部匡算出来的国务院部委相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等费用支出已经近500亿。而十年前,才不过几十亿的规模。

科技部人士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应该推进,否则都吃财政,只会包袱越来越重。对于那些盈利能力强,能挣钱的事业单位应该剥离出去,推向市场。但他也表示,一步到位推向市场根本做不到。

事实上,多数部委事业单位都不看好此轮工资改革,某部委的一家事业单位负责人预测,“这一轮改革依

旧会胎死腹中”。三大阻力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受到工人、农民的欢迎。但一如既往地,受到以教职工为代表的事业单位从业者的坚决抵制。

2008年底,广东起草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拟为其后的养老制度改革铺路。然而,此方案刚一提交各事业单位内部征求意见,“就引起混乱和不稳定,一些人直接写信给省委领导,大批人申请提前退休或买断工龄。”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分类改革本身就困难重重。

尽管从单位性质上看,要进行分类划分并不困难,但由于所有事业单位都与政府行政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平衡和照顾各方利益,要进行公平有效的划分争议极大。

按照此征求意见稿,广东拟将全省所有事业单位分为三类: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及公益类事业单位。后者是养老制度改革对象。第一类事业单位要与国家机关合并,他们对改革双手赞成;第二类拟通过改制成为企业,这类单位绝大部分自成立之日起就按企业模式纳入养老保险序列,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争议不大,但对自己要被直接改成企业的做法,反应激烈。很多列入转制计划的事业单位人员,纷纷打报告要求回到公务员系统工作。这是第一重阻力。

第二重阻力是,征求意见稿在以高校教职工为代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内,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

华南农业大学一位已退休的教师告诉本刊记者,当时有教师测算过,按老办法退休,退休金在3500元/月以上;若不申请提前退休,退休金则可能只有1600元/月左右。

按照广东省的征求意见稿,在2008年12月31日前,凡工作年限满30年的;或个别工作年限满20年,因身体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亦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对这部分职工,可按“老人老办法”实行退休养老待遇。

据广东当地媒体报道,2008年12月20日前后,各大高校的人事处办公室门前,前来询问退休政策的教职工川流不息,“不少符合条件的高校教授打算先退休,然后等着学校返聘自己”。

广东省社保系统一位官员称:“当时提出要退休的大概有上千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还有一些老师公开抨击改革方案,认为公务员不改,只改事业单位,不公平。”

在改革方案执行者眼中,还有第三重阻力,就是财政支付难题。

上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员告诉本刊记者,如此庞大的公益类事业单位人群一下子进入社保,财政必须按其工龄为其补缴工资额28%的养老保险费。“当时劳动、人事及财政部门坐在一起测算了一下,就算每个职工平均补缴十年,那至少也要几十亿元,更何况平均工龄可能不止十年”。

如果再算上按工资额的16%缴纳职业年金,“那更是不得了,没人敢提”。

据悉,2009年广东省财政对社保养老基金补助3.3亿元,压力原本已相当巨大。

“各部门一看情况这么复杂,改革对象都闹得这么厉害,全都像得了心肌梗塞,谁都不敢动了。”这位官员说。就这样,广东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办法不了了之,养老制度改革方案也随之搁浅。

作为最早启动改革的省份,广东的经历被其他省(市)视为教训。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上海、重庆及浙江均未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山西正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期工作,目前已撤并事业单位74个,核减事业编制2827名,其中全额352名,差额1046名,收回政法专项编制72名,核减处级领导职数182名。但是,山西的改革能进行到何种程度,业界并不看好。改革时间 基本介绍

权威消息称: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意味涉及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利益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面开闸。

按照社会功能,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就是将承担行政职能的变为行政机构;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转为企业;保留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在这张时间表中,事业单位分类将成为第一个五年改革目标的一项硬性指标。2011年的改革目标

启动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昨日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2011年我国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工作,同时在明年启动工程系列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尹蔚民表示,2011年我国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出台,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申诉、竞聘上岗等单项规定。同时,全国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2011年将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创新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推进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度。尹蔚民还表示,2011年我国将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国家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出台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意见,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11年国家级人选选拔工作。建立国家专家服务基地,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启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开展国内技能竞赛活动,做好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工作。

再启薪改 将推向市场减少财政补贴

一度踯躅不前的涉及3000多万人利益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再度提上日程。

目前,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这一文件一并制定的还有一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这两份文件将成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另据了解,一些部委已经按照国务院相关部署,对其下属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财务监管、划拨转让、人事编制等方面展开工作。这是在为上述两份文件出台后,全面展开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做准备。中国拥有事业单位大约126万多个,从业人员3000多万,70%以上为技术人员。这些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即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知情人士透露说,在推进工资改革过程中,“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获得的财政支持将会逐步减少,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最终推向市场,不过在此之前,仍将获得一定的“过渡期”。而“参公”和“全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短期内相对较为“保险”。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还将被重组或剥离。专家分析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其中“管办分离”是改革的主体。

辛鸣:首先,本来是行政管理的职能,现在以事业单位的面目出现。既然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就应该政事分开,让行政职能回归行政机构。

第二种情况是社会上肯定会有一些市场解决不了、也不愿意解决的事情,也就是公益事业,这是事业单位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就要把这些事情和把干这些事情的人养起来,管办分开,但回归正业。这是未来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就是要让事业单位名副其实的成为事业单位。

第三种情况,本来是市场可以做的事情,却挂了事业单位的名义,就应彻底走向市场。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等方面,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改革阻力巨大。辛鸣表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汲取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

辛鸣:中央政府下决心了,这表明什么?改革的态度一定要坚决,日程表一定要落实。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回过头来看一看十余年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被证明可行的做法,完全可以成为今后事业单位改革中可以参照和借鉴的做法。

随着全面聘用制的推行和绩效工资制的实施,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下一步改革从将从哪突破?长期从事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表示: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

何凤秋:事业单位改革有几个事情要做,比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各地基本已进行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要做的是什么?扩大聘用制度,还有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改革。从各地实行的情况看,义务教育基本绩效工资已全部实施,公共卫生部门绩效工资已全面展开。现在,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其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正在各省逐步、稳步推进。再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各地都在试点。所有事业单位改革今后的方向是这些方面的改革都要逐步完善,一步一步往深入推进。

“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中央明确提出这样16个字,为2020年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描绘了一张蓝图。美好蓝图中,到底谁能获益?

何凤秋表示:目前,通过绩效工资改革,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生的待遇已经明显提高。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改革会降低事业单位养老水平的担心。何凤秋表示,改革后的养老水平变化不会太大。事业单位可以学习企业的职业年薪制度,减少退休后的待遇落差。

何凤秋:下一步,绩效工资会往什么方向走,很多义务教育学校平均大概涨了200元钱左右。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也已兑现。除了这两大块,其他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高校,有些省已开始往前在推进。下一步改革是实行养老保险,不可能一下让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下降很多,可能参照企业,企业有职业年金。针对事业单位各个行业不同的特点,是不是可以考虑设立职业年金。这样,总体来看,职工退休以后待遇不会降低很多或不会降低。

令人关注的是,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在这次改革中被特别强调。何凤秋表示,具有公益属性事业单位将因此受益,获得更多的财政保障。

何凤秋:这次改革对公益属性强调的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下一步如果分类清晰,那么,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可能要更好一些,这对事业单位,尤其是对公益类事业单位来讲,应该是好事。[5] 分类改革时间表确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意味涉及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利益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面开闸。地方改革

浙江事业单位改革打算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把事业单位的政事关系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改革作为重点,尤其是产权改革。

浙江即将全面启动省本级事业单位改革。5月21日,浙江省人事厅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了这条消息。这意味着,该省3万多家事业单位将被全面推到改革的风口浪尖。

绍兴“分类改革”

浙江是全国最早发起事业单位改革的省份。而绍兴则是浙江强力推行这项改革的两个试点县市之一。另外一个试点市是湖州。但比较起来,绍兴的事业单位改革更为成功和彻底。

从今年开始,绍兴“第二轮”事业单位改制已经启动。

“事业单位类型繁多,性质各异,采取一种改革模式很难符合实际。”参与了绍兴市多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绍兴市体改办产业体制处处长王辉说:“对不同的事业单位,要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不能搞一刀切。”这就是发轫于绍兴的“分类改革”。

1999年,绍兴有选择地圈定了包括“绍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内的几家市本级事业单位作为改制试点。

“改制是脱胎换骨的一场自身革命,可以说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大分化和大重组。”浙江华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称“华汇公司”)董事长袁建华表示。

华汇公司就是绍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后的“变身”。袁建华在绍兴市事业单位改制前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十三家参股、控股企业。

王辉表示,华汇公司的改制结果说明,只要改制方案设置合理,事业单位改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2001年2月7日,绍兴市下发了《关于深化市直事业单位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按照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对该市的事业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一是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要全部转为企业,使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最大化地从这些事业单位退出,使职工的劳动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置换。其他事业单位附属的生产经营等“三产”单位,要彻底剥离,并进行改制。

二是社会中介型事业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要与政府主管部门彻底挂钩,实现政事分开,并按照《公司法》规定,采取发起人制度,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独立的社会法人主体,国有资产要从这些单位退出。

三是技术服务型事业单位,要放开搞活,加快社会化和企业化运作进程,推进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并大胆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走集团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是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如各执法大队,要进行全面梳理,对应当由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要坚决收回,对企业职能要进行分离。在单位数量和规模上要严格控制,该撤并的坚决撤并。同时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加强对经费收支的监督检查,防止把法律和政府赋予的执法行为变成为本部门谋私利、搞福利的权力。

五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这类改革最为棘手。但绍兴仍然迈开了大步。2002年4月7日,绍兴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绍兴民营企业绍兴咸亨集团以3320万元成功公开拍走,而拍卖前,该医院评估后的净资产为2100万元。绍兴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产权公开拍卖的公立医院。

王辉介绍,尽管最近两年绍兴并没有再出台针对事业单位改制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从改制之初考虑得就比较周全,现在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今年重点改制省本级单位

浙江省人事厅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浙江全省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种类繁多、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群体。

“机构臃肿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浙江省人事厅官员慨叹。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70%都由国家财政拨款养活,这既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又阻碍了一些实际上已具备企业性质的单位的发展。”省人事厅政策法规处的负责人说。

2001年,浙江省下发《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事业单位改革正式启动。当时在全国尚属第一位。

对于这些事业单位,浙江仍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在总结“绍兴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为四大类:监督管理类(如部门执法大队)、社会公益类、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

浙江省还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为事业单位改革“保驾护航”。2003年9月1日,浙江省出台《关于省属事业单位改制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针对改制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如改制资产的范围和处置、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劳动关系的转换等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但省本级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上述人事厅的官员说,“主要是这类单位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特别多。”“但今年这些单位将被列入重点改制范围。”

这决定了今年的改革重点:执法监督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配套政策法规年内出台”。

产权改革是“重中之重”

浙江决定,要把政事关系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改革作为重点。尤其是产权改革,更要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等途径参与事业单位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完善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浙江省事业单位集中了全省约85%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高级人才所占比例约50%,分配、用人制度方面的改革,将大大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对其进行改制时,要鼓励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倡经营者持大股、业务骨干多持股。

但这仍然要有区别地对待。比如,勘察设计单位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单位,科技含量比较高,由此决定其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人才资源和专有特色技术的经营。

华汇公司在改制当初形成了全额置换国有资产,由经营者、技术管理骨干和职工持股会共同出资组建的资产组织方式。时任院长的袁建华还提出了“岗位责任股”的动态持股概念,即按岗位来确定股东,并按岗位的重要性来确定股东的持股额度。

“产权置换、股权设置以及人员身份处置是整个改制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至于资产的评估和产权的界定等眼前利益问题,不应是我们改制关注的重点。”袁建华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说。

评论家鲁宁指出,浙江省事业单位改制从产权改革启动,抓住了改制的要害所在。

对浙江事业单位改制颇有研究的鲁宁表示,与政府机构改革相似,事业单位也经历了多轮改革。但由于对敏感的产权问题绕道行,始终无法打破“事业大锅饭”的体制。“事业”缺乏活力还在其次,每经历一次改革,“事业”的闲人反倒越改越多。从产权制度开刀,直接挖掉“人满为患”的根基,事业单位的总量将大为压缩。人员一精干,财政将大大减负。

“与以往各种回避利益调整、利益关系重新界定、利益再分配的改制相对比,本次以产权改革为切入口的事业单位改制才叫真改制。”鲁宁说。

浙江省人事厅官员透露,该省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在2至3年内基本完成。其根据是,尽管事业单位尤其是省本级事业单位改制异常敏感,但在浙江这样市场已初步发育、民众利益观念已同步得到更新的省份,绝不至于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第三篇:2012泸州事业单位考试知识

泸州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是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现有17个二级院系,设有22个普教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7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校本部现有在职教职工1148人,其中专任教师763人,正高职称教师113人,副高职称教师221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兼职)380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7人,省、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52人,省级教学名师5名。

学校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2亿元。学校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三级乙等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9所,以及近医、非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

我校成人教育始于1993年,2001年建立成人教育学院,2005年10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在职人员继续深造要求的不断提高,成人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们坚持需求导向,能力本位,优质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基层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服务,施优教于民。严格教学管理,把关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现有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医科学校、甘孜州卫校、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校外办学点。为了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的需求,学院还开设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班,我院已成为四川省人口计生系统职业化培训基地。

一、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1、招生专业:2012年拟招收成人专升本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药学7个专业,拟招收成人专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8个专业。

2、考试科目:

医学类专升本考试科目: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药学专升本考试科目:政治、外语、高数;

专科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二、报名及考试

1、报名条件:

根据2011年四川省成人高校招生实施规定,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相应专业学历;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2)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4)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不能作为参加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考试的依据,拟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和护理学专业的考生,尤其是不具备上述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报考条件的考生要慎重填报志愿。

特别提醒: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2、报名地点

考生户口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招办。

3、报名以及考试时间

以四川省招生信息网:/html/jixujiaoyu/ 邮编: 646000

各校外点咨询电话: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0833)2***10

内江医科学校:(0832)83237168323733

甘孜州卫校:(0836)28574252855741

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0833)24923532698855

注:2012年教育主管部门对报考条件、报考以及考试时间、考试科目、收费标准等如有调整,以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第四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必备知识

哲学之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联系及其意义

①道德和法律既区别又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道德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自我约束力量存在并实现其对社会的作用;而法律则是通过成文的条例、条文而存在,并通过强制的手段实现其对社会的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比法律的社会作用更广泛。道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可以使个人自我节制,还可以使人们为某种理想、信念自觉献身。道德与人类社会并存始终,而法律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和法律都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一是道德和法律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二是在阶级社会中它们都有阶级性,所以,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

②意义: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重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社会功能。当前在我国就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管理之行政首长负责制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1982年以前一直是委员制。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的会议,须有政务委员过半数的同意始得开会,须有出席政务委员会过半数的同意始通过决议。1954年宪法实施后的国务院仍实行委员制。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本部门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常务会议,讨论决定本部门工作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随着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和实施,正式确立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哲学之文化结构

(1)文化结构的含义:文化结构就是指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结构,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

(2)文化结构诸形式的特点:其中的政治法律思想直接为维护某种生产关系或改变某种生产关系服务;道德从伦理角度反映个人、家庭、阶层、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关系;艺术从审美角度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宗教和哲学都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它们同经济结构的联系密切程度不同,政治法律思想直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本身的传统,而艺术、宗教、哲学往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决策、政策等等,才同经济结构相联系。上述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渗透和制约,由此构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成为推动或阻碍社会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哲学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1)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①它有助于我们揭示各种社会意识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是互为手段,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哲学之社会意识的含义与构成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及过程。2.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角度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感情、风俗、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以感性因素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

(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

诉讼法之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的职权

1.侦查权。对于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特定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等,有权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或被害人,进行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和书证,组织鉴定;有权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收集和调取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有权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有权对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补充侦查。

2.公诉权。检察机关是国家惟一的公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案件的控诉权。有权对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提起公诉或不起诉;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有权在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审查起诉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有权决定自行补充侦查或退回补充侦查;在审判阶段,有权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在法庭上,有权讯问被告人;有权向证人、鉴定人发问;有权宣读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有权向法庭出示物证;有权参加法庭辩论。

3.诉讼监督权。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立案;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走私犯罪侦查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有权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情况,有权通知予以纠正;有权对审判过程中的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裁判,有权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在执行阶段,有权对判决、裁定的执行活动实行监督。

刑法之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犯罪分子进行关押。这体现了无期徒刑作为刑罚的惩罚性。(2)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这就是说,罪犯如果在服刑期间没有得到减刑,将在监狱服刑终身,这体现了无期徒刑刑罚的严厉性。终身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是无期徒刑的最突出特征。(3)在内容上表现为对犯罪分子进行强制劳动改造,这体现了无期徒刑矫正、教育罪犯,使之成为社会新人的积极作用。

根据刑法有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罪服法,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立功表现的,可获得减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如果实际执行10年以上,还可以获得假释。但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宪法之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作为近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资产阶级学者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在资产阶级政治实践中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授职制的结果。在我国,选举制度主要指的是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组织、原则、程序以及方式方法的制度。

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

科学精神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2)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3)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4)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5)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6)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9)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10)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11)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12)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科技常识之热力学三定律

1.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2.燃烧理论

燃烧一般是由热、光或火花等外因引发的复杂化学过程。1772年,法国的拉瓦锡提出增重是反应物与空气化合的结果,初步揭示了燃烧的实质。1777年他在《燃烧通论》中提出了燃烧氧化学说,他对燃烧的正确解释是以物质不灭定律为基础的,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柱石。

3.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认为: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的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预言:变化着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4.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法的渊源——行政法

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髙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国务院所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凡属于规范性的,也属于法的渊源之列:目前我国行政法规的数量远远超过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数量。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行政法规调整的范围包括为了执行法律而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各种事项和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如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职权、职责,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较为广泛。

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按照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4条的规定为“条例”、“规定”、“办法”。

民法之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行政法之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职务和级别

职位分类是进行职位设置,确定职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的人事管理活动。职位分类是以工作职位需要确定人员任用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基础。职位分类包括三个环节:(1)进行职位设置。(2)确定职位的职责,这是职位分类的工作重心。(3)确定每个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即规定能够完成职位职责的资格和条件。

我国公务员职位目前主要有三个类别: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国务院根据公务员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的职务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才德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国家根据人民警察以及海关、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职务相对应的衔级别;公务员的工资及其他待遇依据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确定。

经济法之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它是生效劳动合同所必须具备的条款。劳动合同法第81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必备条款包括: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哲学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的含义

(1)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理解: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不包括生产力,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内容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地位、产品的分配等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的含义

(1)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2)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或实体性上层建筑。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即非意识形态或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就是说,经济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即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对经济生活起指导和限制作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上层建筑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上层建筑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2)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是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

第五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知识问答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知识问答

1.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

2.什么是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

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

3.什么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资源配置、不承担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4.什么是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5.什么是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指各类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6.我国为什么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答: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

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7.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8.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三是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实践探索。四是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五是坚持统筹兼顾,与政府机构改革、行业体制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好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的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9.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014年完成市县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管办分离、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等工作。到2015年,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施管办分离、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10.如何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答: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11.如何理解改革的工作方针?

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

分类指导。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把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其公益属性和生机活力。

分业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并做好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衔接。

分级组织。按照事业单位分级管理原则,分级组织实施改革。中央主要负责指导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地方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组织实施。分步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了分步实施的改革路径。在具体改革任务上,中央也提出了分步实施的要求。有的改革措施可以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不要求一步到位。各地区各部门可按照中央明确的改革步骤,结合自身特点,作出分步安排,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12.如何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行业体制改革的关系?

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在总结前期各行业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解决改革涉及的共性、基础性和衔接性问题,不是“另起炉灶”,不替代正在进行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同时也明确要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相衔接。

13.在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中,具体有哪些政策?

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工作方针(四分法)

1、分类指导:事业单位十分庞杂,门类繁多,职能各异,地区差别很大。这种差异性要求在改革中必须加强分类指导,不仅要对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分类管理,而且要对同一行业、不同地区的单位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单位区别对待。

2、分业推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是要代替行业体制改革,而是要解决共性问题、基础问题和衔接问题。中发〔2011〕5号文件强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落实好“分业推进”,重要的是搞好政策衔接,特别是转企政策衔接。

3、分级组织:按照事业单位分级管理原则,分级组织实施事业单位改革。中央主要负责指导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地方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中央和地方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省级党委、政府除了要抓好本级事业单位改革外,还要对本地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负总责。

4、分步实施:事业单位情况复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中发5号文件明确了到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和2020年的总体目标。在具体改革任务上,中央也提出了分步实施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中央规定的改革步骤下,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切实作出分步、先后和渐进的安排,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三、事业单位的类别划分(三大类四小类)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又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四、什么是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

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认定行政职能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

五、什么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

六、什么是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七、什么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八、什么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九、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1、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十、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

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十一、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1、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4、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

5、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6、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

7、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下载事业单位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时事新闻

    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时事新闻 不管是在事业单位还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都是一个必考的内容。时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时政热点和时事新闻。时政热点只要考察一些会议......

    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整理(精选)

    第一篇法律 第一章法理 法的含义: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 法的特征: 1.对象......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劳动法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劳动法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真题《劳动法》,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往年法律......

    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固定资产

    2017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固定资产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

    2015吉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通用知识(九十六)专题

    2015吉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知识(九十六)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2015年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人员公告、时间、政审条件、职位表等最新咨询和免费备考......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取保候审

    2018年吉林市事业单位通用知识:取保候审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取保候审》,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

    安徽事业单位综合知识模拟题

    沈阳人事考试网 安徽事业单位综合知识模拟题 模拟五 一、英语 略 二、计算机 1.通常人们所说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B.计算机和它的......

    事业单位改制方案的知识

    本专题主要介绍的是事业单位改制方案的知识,并且包括了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的改制,事业单位改制的方案的制定,事业单位是否是需要改革等相关内容,而且提供了专业的免费法律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