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建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
3、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
5、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6、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7、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撰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和存档备案。
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卫生用品索证、验收制度
一、专人负责采购,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经历、资历及较强的责任心。
二、客用化妆品索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及产品近期检验合格报告单复印件。
三、购买消毒产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国产或进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四、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采购设立专人验收并造册登记,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五、客用化妆品、消毒产品应分别存放在干爽无其他杂物的储藏库内。
第二篇: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公共场所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卫生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切实做好对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单位传染性疾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一、责任报告人:本单位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程序:当本酒店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发生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
七、报告后,应及时作好相应的报告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篇: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在岗工作期间,任何员工发现有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或值班负责人报告,领导或负责人核实后,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电话:0731-28413370。
二、报告主要内容为:发现时间、地点、人数,主要临床症状,波及人群,事态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报告单位、人员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三、若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卫生行政部门到本单位调查处理前,值班人员或单位领导应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如戴口罩、手套等),尽可能稳定病人情绪,并建议病人原地休息,尽量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波及更多人群。若出现其它健康危害事故时,应尽快抢救病人,并保护好现场以便调查。
四、卫生行政部门到单位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时,在岗人员和领导必须积极配合,并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门向本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或健康危害事故时都应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篇: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事故报告制度
______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做好____________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______________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 ______________单位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 : 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益阳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场所监督科:4207120
四、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___________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需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实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要做好突发危害事件的报告,最大限度的控制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
一、报告范围:
(一)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二)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三)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四)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二、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是事故报告责任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
三、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2012年 7 月5 日
第五篇:健康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健康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为及时有效遏制健康危害事故及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顾客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报告制度。
1、单位负责人是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其他服务人员发现健康危害事故均有义务向责任报告人提供情况。
2、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当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发现顾客或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急性结膜炎等症状时,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报告。
4、医疗急救单位电话: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