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标准及要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标准及要求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根据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文要求,地下矿山应按规定要求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标准及要求
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控装置、通风系统动态监测装置、地压监测监控装置、作业人员出入视频监控装置。
本石场不属于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不属于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不属于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
按照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要求,本石场需要安装一氧化碳浓度监控装置、通风系统动态监测装置及作业人员出入视频监控装置。监测监控系统在井口值班房设置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的监控终端,所有监测监控装置通过信号电缆连接至监控终端,所有监测监控结果及数据均能及时反馈至监控终端。一氧化碳浓度监控装置
本石场开采矿体为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围岩为灰岩或石英砂岩、粉砂岩,矿岩岩性稳定,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但开采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并采用内燃设备装运矿石,火药燃烧后产生的炮烟及内燃设备排出的尾气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当其大量积聚于采场、运输巷道等作业场所而不能及时排出地表,超过一定浓度时,容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为实现对井下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动态监控,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设计选用GTH10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按要求安装于井下各部位。GTH10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是新一代智能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标准信号输出,可与各种监控系统配套使用,连续监测工作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具有通讯距离远、接点输出功率大、就地显示、声光报警、红外遥控调校、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
每个在生产的矿房中央进路运输联络道入口处各安装1套一氧化碳传感器,石场正常生产时,两个矿房同时回采,则需安装2套。
独头掘进巷道,包括运输斜坡道、回风斜井、回风天井、中段运输巷道、中段回风巷道、矿房进路运输联络道、矿房进路回风平巷等掘进,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时,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套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局扇抽出式通风时,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套一氧化碳传感器。按井下同时2个独头巷道掘进考虑,应配备4套一氧化碳传感器。
井下共需配备6套GTH1000型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1.5mm2电缆连接至井口值班房的监控终端,当一氧化碳扩散到传感器时,其输出端产生信号电流输出,信号电流的大小与感应到的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起到实时动态监控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的效果,及时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设定为0.0024%。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通风系统动态监测装置
石场的东、西采区通风系统分期建设、相互独立,均采用主运输斜坡道进风,回风斜井机械抽出的对角单翼式通风方式。采场采用贯穿风流通风,局扇辅助通风,井下独头巷道采用
局扇加强通风。设计矿井的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可有效保证矿井及工作面的新鲜风流质量。为加强通风管理,动态监测各作业地点的有效风量,确保其风流质量满足规程及设计要求,矿井应安装风速传感器及风压传感器等测风装置。
1、风速传感器
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包括采掘巷道、回采进路及主通风机房、主进风道(斜坡道)和主回风巷测风站均安装GFW15型风速传感器。GFW15 型风速传感器是由嵌入式单片机控制采用超声波原理的智能仪表,适用于井下各种复杂环境的巷道中,能够对所处巷道风速风量进行连续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宽、兼容性好以及非线性补偿、灵敏度校正、参数显示等特点,可与矿井监测系统配套使用。
根据井下同时采掘工作面数量,共需安装8台GFW15型风速传感器,采用1.5mm2电缆连线至井口值班房的监控终端。风速传感器能自动将矿井巷道风速转变为标准电信号输送给监控终端,起到实时动态监控工作面风速、风量的效果。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对各采掘工作面的风速要求,将风速传感器调设至相应数值,当风速低于或超过允许的规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GFW15型风速传感器报警调设数值表2-4-1
监测位置 最高风速(m/s)最低风速(m/s)
回采进路 40.15
采切工作面 4 0.25
主进风道 81.8
主回风巷 157.2风速传感器应安装于顶板较好且无明显淋水位置,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传感头风流指向应与巷道风流方向一致,传感器安装要牢固,传感器测风面要垂直风流方向。传感器应指派专人使用和维护,使用过程中应两天用软布清扫传感头的积尘和水雾,保持传感头的清洁敏感。
2、风压传感器
为动态监测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主通风机房应安装风压传感器,设计在主通风机房回风道安装GY15型风压传感器,实现对矿井风压的连续监测,防止跑风漏风现象发生。GY15型风压传感器为悬挂式仪器,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要求进行安装,使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对风压进行准确的监测。
根据需要,主通风机房也可安装U型压差计代替GY15型风压传感器对风压进行监测。作业人员出入视频监控装置
石场分155m及130m两个中段进行开采,作业人员可通过运输斜坡道和回风斜井进入井下。
为实现对出入矿井及井下作业场所人员的实时监控,及时准确记录矿山各主要通道的安全状况,设计在运输斜坡道口、回风斜井口、155m和130m中段主入口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通过信号电缆连接至监控终端,以视频监控软件完成对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图像信号的显示、浏览、回放、存储及传输。
设计推荐使用环球鹰GE6000专业视频监控系统,其全部监控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标准网线,即插即用,方便以后的维护和使用。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本石场正常生产期间,同时下井最多人数为20人。根据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文要求,当班井下作业人数少于30人的地下矿山,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中控指纹考勤系统,在运输斜坡道口、回风斜井口、155m和130m中段主入口安装指纹考勤机,准确记录作业人员出入矿井及开采中段状况,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井口值班房的监控终端,通过管理软件统计下井人员数量、人员出入情况及部位、时间等数据,并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存储到计算机内,可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出入下井时间,动态监控作业人员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在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上发挥积极作用。紧急避险系统
根据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文要求,地下矿山在每个中段至少应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每掘进500m应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本石场生产规模较小,开采深度不大,开采矿石为价格低廉的石灰石,且巷道掘进中出渣为附产矿石,可在岩石坚硬稳固地段掘进避灾硐室作紧急避险,不宜使用价格昂贵的救生舱。避灾硐室是供井下作业人员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安全防护设施,可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可靠的等待救援的避险场所。避灾硐室必须构筑严密,应设于采区安全出口的路线上,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不超过500米,其容积应能容纳一个工作班的采区全体人员。设计在东、西采区155m及130m中段运输平巷中部岩石坚硬稳固地段各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整个矿井共设置避灾硐室四个。
避灾硐室地面高于中段运输平巷地面约1.5m,采用3×2.5m三心拱断面,长度约20m,两端通过1×2m断面过道与中段运输平巷相通。避灾硐室可同时容纳30人。
避灾硐室两端出口过道均安装两道防水密闭钢门,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硐室。避灾硐室要配备由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井筒直通地面调度室的联络电话,配备外电照明设备及应急照明灯具,安装带阀门直通地面的压风、供水钢管管路。避灾硐室内应设置紧急避险指南说明标牌,还要配备满足20名作业人员1周所需的饮水、食品,以及氧气瓶、生氧式自救器、急救药品等应急物资。
斜坡道掘进时,利用缓坡错车道位置设置临时避灾硐室。施工时,在缓坡错车道位置分岔两条小断面巷道掘进,利用一侧巷道作临时避灾硐室,斜坡道将施工完成时,再将两条小断面巷道合并掘进形成错车道。临时避灾硐室应急物资储备参照中段避灾硐室执行。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是利用矿山已装备作采掘设备动力的压气系统,由管路、减压阀门将地面压缩空气引接至避灾地点,发生事故时,压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减压节流后充满避灾地点,形成一定的正压力,以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并为避灾人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以保证避灾人员不受中毒窒息威胁,有充裕的时间等待救援。
本石场设置了完善的压气系统,1#斜井附近地表空压机站安装了3台LGF31-12/7型螺杆式空压机,其单台额定排气量为12 m3/min,排气压力为0.7Mpa。选用DN100mm无缝钢管以支架沿井巷敷设干管,再采用DN50mm规格钢管连接至各采掘工作面及避灾硐室,支管末端安装减压阀门及快速接头。压气管道采取防护措施,可防止因灾变遭受破坏。压风自救系统可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是利用矿山已安装的井下生产及消防供水系统,由管路、阀门将地面水源引接至避灾地点,为避灾人员提供充足的水源。
设计在矿区中部地表250m标高处修筑一座容积200m3生产及消防储水池,将矿坑涌水通过水泵直接输送至储水池,由高位水池以φ50mm钢管对井下各生产用水点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均设置供水管道及供水阀门。供水管道采取防护措施,可防止因灾变遭受破坏。供水施救系统可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为保证矿山安全、有序、顺利生产,石场设生产调度小总机和直通外线,以便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在井下各岗位点、避灾硐室和地面各设备房、排班室、矿长办公室等均设直通调度电话机,使井上与井下之间、各主要操作岗位之间做到直接联系。
井下设置两条铠装通讯电缆,分别从主斜坡道口和回风斜井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在主斜坡道口、中段出入口、值班室内和采场工作面附近,均设井下事故报警信号箱(箱面设报警按纽、信号灯箱顶设警铃),当任一事故报警箱报警时,系统内所有报警箱上信号灯闪亮,警铃击响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何种事故,由现场管理人员确定,并公布在事故报警箱旁。
井下通讯和信号控制用线路,使用铠装电缆,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均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可靠,可保证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并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使用管理
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超前预防和应急避险有机结合的重要防控手段,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有力举措。为保证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灾变期间能够正常使用,发挥其应有的避险救灾效能,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井下作业人员伤亡事故,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1、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区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的有关规定,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
3、应加强培训,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
4、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5、每年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第二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中祥和瑞煤业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方案
编制:郑金志
矿长:马峰
2011年3月6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
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及《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灾“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2010】4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瑞煤业领导研究决定成立“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一、加强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程建设,完善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该工程具体工作的平衡、协调、督办和验收。
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马峰
副组长:王国栋樊庚辰郑金志牛长明
屈书伟牛德元
成员:赵刚军黎金坡韩建伟李铁川
鲁现有史国付田孝峰李战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牛德元担任。
二、“六大系统”工程计划和进度:
1、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公司计划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
升级改造,更换旧的监控设备,购置新的监控设备,对各监测监控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加各种传感器,有效预防安全
事故的发生。计划安装双电源设备,并且计划与省公司联网。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一套,射频发射器150个。
3、压风自救系统:风井地面已安装两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PLC电控系统,空气压缩机安全设施齐全,压风管路采用直径75毫米的无缝钢管,管壁厚度5毫米,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风地点,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压风管路已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风。
4、通讯联络系统:我公司采用程控电话总机型号;AK8120型80数字程控,现已安装电话地面通讯联络系统40门,井下安装25门,计划井下再增加通讯联络电话25门,把电话普及到各个工作地点,保证通讯畅通。
5、供水施救工程建设:风井地面静压水池容积300立方,供水水源充足,供水管路经风井井筒到井下各个用水池地点,机巷内有洒水喷雾装置,供水管路直径75毫米,厚度为5毫米的无缝钢管。巷道内每隔50米装设阀门,采面掘进头水管都已安装到位,因长期停产部分巷道压垮,降尘管路已被破坏,计划到复工复产后及时恢复管路通水。
6、紧急避险:根据公司文件要求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携带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我公司经过领导协商决定按规定要求在井下建立三个紧急避险硐室,每个硐室能容纳人员不低于60人,硐室内装设有供
风供水装置,并备有自救器和食品,计划到复工复产后施工。
三、“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目标责任:
1、由机电矿长屈书伟负责通讯、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2、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压风自救、供水设施安装、使用和日常维护。
3、由生产矿长王国栋负责紧急避险系统落实工程建设。
4、由技术矿长郑金志负责“六大系统”的设计和技术指导。
5、由安全矿长牛长明负责监督落实“六大系统”的施工质量标准。
6、由经营矿长樊庚辰负责“六大系统”所需的物资供应。
7、由矿长马峰负责保证“六大系统”安装所需的物资供应。
四、“六大系统”工程建设的要求:
1、各系统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公司的文件要求的时间进行施工。
2、施工一定要保质保量。
3、每天早会由施工负责人通报各系统施工情况。
4、每天下午两点半由矿长马峰主持各系统施工的平衡会。
5、各系统施工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措施施工,对施工缓慢的责任人严格按照矿规定进行处罚。
6、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
平顶山市中祥和瑞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3月6日
第三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作业前,区队全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贯彻培训,熟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一、监测监控系统
1、爆破工、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井下电钳工下井时,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光学甲烷检测仪。
2、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作业区域内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3、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4、按照规定安装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
5、按规定有检测中心对瓦斯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6、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7、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定位仪,未携带定位仪不许入井。
2、定位仪固定在灯线上,不允许私自卸下。
3、定位仪要按照使用要求定期更换电池,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1、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3、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4、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
5、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6、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四、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未携带自救器不许入井。
2、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压风三通阀门装置,然后每500m设置一组压风三通阀门装置。
3、压风供应泵站必须设置在地面,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巷道内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地点应在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放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距底板1.5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4、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变径、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5、压风自救装置零、部件的连接要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6、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供气量不少于100~150 L/min范围内。
7、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不得大于85 dB(A)。
8、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不小于φ50mm。
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1、铺设供水施救系统管路,并与采区供水系统连接。
2、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
3、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
4、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置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前的20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5、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
六、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1、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电话机应使用本质安全型。
2、距掘进工作面30~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巷道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巷道中部应安设电话。
3、电话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4、通信联络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第四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裕隆公司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标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标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如下:
(一)、监测监控系统。
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执行。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各矿应于2010年 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三)、紧急避险系统。
1.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采区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2.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四)、压风自救系统。
1.各矿应于2010年底前在按 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根据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压风系统供气能力应能满足采掘工作面最大班出勤人数正常呼吸的1.2倍。
3、压风管路应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动缩短或延长,压风钢管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10米。
4.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管内径不小于25毫米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5压风系统要每班值班长或跟班对领导试通气一次,并把通气情况填入检查记录本中。每季度全面检修一次,并做好检修记录。
(五)、供水施救系统。
1.各矿应于2010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
2、供水管路应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动缩短或延长,供水钢管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10米。
3、地面应设置不小于10立方米引用水池,储备不少于8立方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标准,供水管路应用三通与井下消防降尘管路相连。
4.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六)、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1.各矿应于2010年底前按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2.地面调度室至主、副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主、副井底、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煤矿,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采掘工作面。
第五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第四节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以及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本矿井重点设计并建立完善以下六大系统。
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选用KJ90N型煤矿综合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矿井安全监测、生产工况监控、网络信息管理及多种监测子系统为一体的全网络化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具体详见第七章相关内容。
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为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加强人员管理,矿井装备一套KJ69J型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编程与网络技术以及防爆技术等,可实现对入井人员的实时监测、跟踪定位、轨迹回放、考勤管理、报表查询、信息网络发布、双向通讯、人机交互、紧急搜救、生产调度等功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紧急救援提供第一手可靠的决策实时信息,系统可方便接入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
六、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行政通信设置一套DDK-6型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变电所、胶带输送机机头、机电硐室以及避难场所等处均安装矿用本安型调度电话机。主要生产环节之间还设有直通电话机:井下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避难硐室、矿井地面110kV变电所、矿山救护队、地面通风机房等重要场所均设有直接与矿井调度监控中心通话的直通电话。矿井调度监控中心与本地通信网络中心设直通电话。
为井下流动人员安全报警、及时处理井下意外情况,井下设KT18型无线通讯系统。在井筒、运输大巷及采掘工作面顺槽等处敷设通讯电缆并安装基站,给有关人员配备本安手机,实现井下移动通讯。无线通讯系统通过接口与矿调度总机相连,构成全矿井上、下通讯网络。井下设CMKXY(2009)型井下语音广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