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
附件1:
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说明
一、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依法在江西省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单位均可申请认定。
二、基本条件:
1、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
2、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指:申请单位通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我国依法拥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依法取得的江西省企业、事业单位或公民在我国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产品具有自主品牌是指申请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
3、产品技术水平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含)以上水平,或对现有产品实现了结构、材料及性能等方面的根本性改进,或对产品现有生产工艺实现了较大程度创新,节能降耗减污效果显著;
4、产品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
三、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产品,省级优秀科技新产品,以及经省工信委组织评定的省级优秀新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列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第二篇: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申报指南(模版)
http://pro4.gdstc.gov.cn/pro/ 附件一:
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申报指南
一、申报原则
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二、技术领域范围
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申报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分别为:(A)电子信息;(B)先进制造;(C)航空航天;(D)现代交通;(E)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F)新材料;(G)新能源与高效节能;(H)环境保护;(I)地球、空间和海洋;(J)核应用技术;(K)现代农业;(L)其它。每个领域的二级分类目录详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附表2.4。
三、申报条件
申请单位及申请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应具备以下条件: ㈠ 申请单位的条件。
⒈凡在广东省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请认定。
⒉拥有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或部门。
⒊企业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㈡ 申请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的条件。
⒈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⒉产品必须在广东省境内生产。
⒊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权益状况明确,不存在知识产权权属纠
自主创新产品推荐汇总表》以及申报单位提交的纸质申报材料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后一并报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五、网络申报注意事项
㈠ 按要求逐项填写申请书,包括填空(文字或数字)和选项,请将符合条件的选项代码填写在相应空格内,《申请书》附表提供相应分类及代码。
㈡ 产品名称、品牌、型号/规格/版本号应分别填写,且简洁、清晰、规范;产品名称尽量不出现英文词组或缩写,不得出现“系列”、“系列产品”等词语。
㈢ 每一个产品最多申报5个型号(或规格),且型号(或规格)中不得出现“等”、“系列”、“系列产品”等词语。
㈣ 产品主要性能与配置请定量描述,并且能在提交的证明材料中找到支撑,不能用“最好”、“最佳”等主观、绝对性描述语言;一个申报产品含多个型号的,不能以某个型号为例进行描述;药品类产品主要配置填写“产品核心成分”;总字数不得超过500字。
㈤ 如实填写各项内容,应保证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完备性,由此可能引起的法律纠纷,由申报单位负责。
㈥ 相关证明材料无需在申报系统中上传,但必须在纸质材料中以附件形式提供。
六、纸质材料报送要求
㈠ 申报单位及时完成网络材料提交后,应提交的纸质申报材料包括: ⒈《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一式6份,加盖单位公章,各项产品的申请书及其附件应成套装订成册);
⒉ 本单位《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由申报系统生成打印,加盖单位公章)。
㈡ 各推荐单位完成网络审查与推荐后,应提交的纸质材料包括: ⒈《2011年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推荐汇总表》(一式1份,由申报系统生成打印,加盖单位公章);
⒉各申报单位申报材料(需推荐单位出具书面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㈢ 申请书附件应包括: ⒈必需材料。
⑴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⑵质监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企业上财务报表。
⑷拥有专门研发机构或部门的证明材料(企业研发机构或部门情况表及其它证明材料)。
⑸申报产品知识产权及其权益状况的有效证明。⑹申报产品品牌及其权益状况的证明。
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测试报告;国家或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特殊行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必须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必须提供);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证书(属于节能/节水认证范围的应提供,若产品同时入选《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则另需提供清单中公司所在页的复印件)。
⑻申报产品执行标准登记证,或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⑼申报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证明(包括该产品上市场销售情况一览表、销售额排名前5位的销售合同或销售单复印件、具有代表性的政府采购合同等)。
⑽主要用户使用报告。
第三篇: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网上申报流程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网上申报流程
一 系统简介: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申报系统,供申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的单位使用,可进行申报单位情况及申报产品相关资料的网上提交和产品状态查询等。
1.1硬件配置
运行本系统的最低硬件配置为: P4以上个人计算机
能拨号上网或专线(ISDN、DDN)连接Internet 1024×768 增强16位色
1.2软件要求
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IE6.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Office2003 建议配置:中文Windows XP + 中文Office2003或更高版本(须含Word、Excel)
1.3申报流程
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申报和评审材料通过北京科技协作中心进行统一报送。
各产品申报单位首次登陆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网(www.xiexiebang.com)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单位用户信息注册备案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在线填写申报材料并提交纸质资料到指定地点。
申报材料在线申请通过初审后,系统将自动生成excel文档可供申报单位下载打印。
二 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1.企业注册:
(1)点击“在线申报”按钮或“注册”按钮(如图1)
图1
(2)进入注册页面(如图2):
图2 点击“注册”按钮。
(3)企业注册页面(如图3):
图3 填写单位基本情况表上的各项内容。
图4 点击“注册”按钮,即完成单位信息的注册。2.企业用户登录
(1)企业完成注册后,可在主页上方输入组织机构代码及密码直接登录。(如图5)
图5
(2)同时进入企业操作页面。(如图6)
图6
3.等待审核
企业完成注册后,等待认定小组对资料进行审核,企业可在提交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登录查询审核结果。企业注册信息未通过审核时,企业用户登陆进入管理界面后,无法进行新产品的申报。同时在点击“新产品申报”按钮时将显示企业注册信息未通过审核的原因(如图7)
图7
4.企业信息管理
(1)企业用户完成单位信息的注册后,登陆尽可进入企业管理页面。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对企业注册信息进行查看、修改。
请注意:在进行企业信息修改时,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两项无法修改,请在企业注册时谨慎填写,如需修改请联系工作人员。(如图8)
图8
(2)当企业注册信息通过审核后,点击“企业信息修改”按钮怎会出现如下内容(如图9),此时不能再进行企业信息的修改,同时开启新产品的申报功能。
图9
5.新产品申报
(1)在企业注册信息通过审核后,点击“新产品申报”按钮进入如下产品申报界面(如图10),点击“开始填写申报表”按钮,进入申请表填写(如图11)。
图10(2)新版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申请书共包括8张附表,在每张表填写完成后,请点击“保存进入下一步填写”按钮。(如图11)
图11
(3)注在部分需要填写日期表格中(如图12),日期选择对话框未出现,请在页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刷新”(如图13)
图12
图13
(4)申请书提交后请点击“申报产品列表”按钮(如图14)。点击“导出”按钮(如图14),可将新填写的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申请书以excel格式导出。
图14
请注意:导出excel格式的申请书后,在“其他信息表3中”,《单位承诺》内容是导出后生成的,请企业用户切勿漏填。(如图15)
图15
(5)在申报书填报完成后,在申报产品列表中点击“预约审核日期”按钮,(如图16)
图16 选择相应的日期点击“预约”按钮,当实际人数等于当天该时段预约人数时,则不能再选择该时段。
(6)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左侧胶装一式五份按预约时间递交到受理地点
第四篇:2013年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说明
附件:
201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项目申报说明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一)申报企业的基本条件。
企业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团队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创新的意识。企业的大学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30%以上,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10%以上,每年用于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当年营业收入的5%。
(二)项目要求和支持方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分为创新项目、重点创新项目两类。
1.创新项目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在研发或中试阶段、尚未形成有效销售的项目。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的支持方式,支持金额为50万—100万元。
2.重点创新项目是指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对产业或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或关键创新产品。采用无偿资助支持方式,支持金额为100万—200万元。
(三)项目申报。
申报工作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书面申报资料及有关附件需装订成册,一式一份,由推荐单位邮寄给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受理处,同时将项目的电子申报资料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一站式”提交。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
(一)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具有独立的事业或企业法人资格,并且已运行2年以上;具有明确的服务方向,持续性开展公共技术服务;具有开放的服务模式,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服务对象群体,较好的服务基础、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效;具有不少于10人的专职服务团队,大学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全体人员的60%以上,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公共技术服务收入须占营业总收入的60%以上。
(二)支持内容。
1.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包括试验、检测、装备及设施共享服务;软件共享服务;专业技术数据共享服务。
2.专业技术服务:包括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升级、产品及工艺设计、技术标准设立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和相关服务;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专业技术咨询及培训。
3.技术转移服务(含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包括技术经纪与技术(产权)交易服务;根据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的技术供需对接服务;与技术转移相关联的技术集成及国际技术转移服务。
(三)支持方式。
采取无偿资助方式,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支出给予一定的补助,一般不超过100万元,主要用于:因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而发生的净支出(开展服务的总支出扣减政府补助等收入的余额);开展公共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降低收费标准而发生的收入减少;为开展公共技术服务举办的非营利性活动发生的支出。
(四)项目申报。
推荐单位重点审查申报单位基本条件及服务内容,根据当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及重点发展产业的实际布局,认真筛选,择优推荐,同级财政部门配合做好相关财务审查。
申报工作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书面申报资料及有关附件需装订成册,一式两份,由推荐单位邮寄给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受理处,同时将项目的电子申报资料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一站式”提交。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
(一)支持对象。
符合《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7]128号)规定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及中小企业,包括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支持方式。
1.股权投资方式:阶段参股;
2.无偿资助方式:风险补助、投资保障。
(三)申报程序。
1.申请资格。
新申请资格的创业投资机构将准备的申请材料,由推荐单位推荐报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金融处。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创业投资机构的资格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筛选,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才能申报项目。已取得资格的创投机构(名单见创新基金网站),可以直接申报项目。
2.项目申报。
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申报相结合的方式,阶段参股项目申报只需提供纸质材料。书面申报资料及有关附件需装订成册,一式两份,由推荐单位邮寄给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金融处,电子申报资料通过引导基金网上申报系统(http://gvc.innofund.gov.cn)提交。
四、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联系方式
1.网址:。
2.通信地址:北京3823信箱复兴路12号C座三层,邮编:100038。
3.受理处。
电话:010-63923530至3537;传真:010-63923538
4.金融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
电话:010-63923562传真:010-63923566
5.网络系统支持电话:010-63923593,3595,3597,3598。
第五篇:安徽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请书
安徽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请书
自主创新产品名称/型号企业名称(公章)企业法人代码企业地址(含邮编)联系人(含联系方式)填表日期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制
二〇〇九年七月
填 表 说 明
一、表中“技术领域”的范围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资源环境、航空航天、交通、其他技术。“属于现行《安徽省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目录”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填写。
二、本申请书一式三份,A4纸打印,请胶装或线装。
三、本申请书附件主要包括:
1、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单位登记证书。
2、可说明产品自主创新及知识产权状况的相关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等。凡属于联合申报或多个单位共同享有知识产权的,必须提交与产品技术归属及权限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授权、合作生产、合作开发的合同或协议)。
3、属于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需提交特殊行业生产许可证(如医药、医疗器械、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邮电通信等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申报时必须提交相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批准证明)。
4、产品需要提交的环保达标证明。
5、省级以上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产品质量性能测试报告。
6、销售收入证明,首台(套)产品、政府首购或订购的除外。
7、其它相关辅助材料:(1)技术鉴定证明材料。
(2)由省(部)级以上查新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若属中外合资,应附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股权结构;已获奖认定产品需附获奖认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