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2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入手,分析探讨了差异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并以西式餐厅及中国餐馆在非本土文化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为例,提出了如何处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差异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差异;生存发展
跨文化交际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成为了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也被涉外工作者给予了相当的注意。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媒介的饮食,在各国之间经济的交往中地位也得到提升。深入了解和认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加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是从事对外工作者的必修课。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交际的影响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二)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和习惯,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者如果对交际对象所在的文化背景、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而饮食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和理解不同饮食习惯和风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话,跨文化交际也必然是失败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一)中式的艺术享受VS西式的科学实用性
中西的饮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强烈对比。中国人无论是对于食物的烹制还是消费的过程都是一个漫长的享受过程,而西方人对于饮食的态度者相对来讲比较客观而又理性。与中式的艺术享受相比,西方的饮食强调的是科学性和实用性。而这一强烈的对比集中体现于中西方对于烹饪过程、菜名选择、对食物消费的不同选择和态度上。
1、烹饪过程的差异
中式烹饪的烹饪过程中,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立体感官享受,而且非常注重根据不同的时令和不同的地方风俗对菜色和口味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最大的享受效果。而对于调料的搭配也只是一宽泛的“少许”,“一勺”,或“少量”等标准来进行选材。而对于从事烹调工作的厨师来说,烹饪不像是一种职业而更接近与一种舞台艺术。想一个雕刻家精心雕刻杰出的艺术品一样,可以说享受贯穿了整个制作的过程,从烹制到消
费。
相比而言西式的烹饪,则更像是一项简单机械而又要求严格的实验。《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见他们整个的烹饪过程,其实就是一串数子的机械组合,从时间,数量到程序和排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量的要求更是达到以克为标准的苛刻境地。同时他们往往因为过于注重营养的保持而忽视了饮食的可享受性。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2、菜名选择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菜名的选择上都坚持了本土的思想。中国人讲究美感和享受,而西方则再次强调了他们文化中实用主义的精髓:实用,科学。
以下是一些名菜的中英文名称:
宫保鸡丁 Fried Chicken w/Dried Chilli神仙豆腐 stir-fried fairy tofu 什锦菜 Mixed Vegetable黄金蒸蛋 Steam Egg
罗汉斋 Lo Han Vegetable珍珠豆腐汤 Beancurd Soup霸王别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
连生贵子——Lotus Nuts in Syrup
寿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
不难看出中国的菜名蕴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信息。例如,“过桥米线”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绵绵情意,霸王别姬讲述了楚霸王项羽与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连生贵子、寿比南山等则反映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祝福,“蚂蚁上树”、“孔雀开屏”则描绘了中国画般的意境。同时中国的菜名还强调了给人充分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例如黄金蒸蛋,光是听了菜名,食者便能想象出其炫耀夺目,光彩耀人的样子,顿时食欲也大增。而从这些中国名菜的英文名来看,不仅简单而且非常实用。首先它们大多将各类菜肴所需之主料直接放入菜名当中,其次菜肴的烹饪方式也涵盖其中,可以说每一个英文菜名就是一份简易的食谱。每一个英文菜名似乎都清楚而生动的将烹饪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
3、消费态度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最大差异便是他们各自对待饮食的态度。中国人的饮食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有着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即融绘画、雕塑、装饰、园林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如中国各种食具考究的摆放,食雕的精美无不反映了中国饮食中丰富的艺术内涵。又如陶制炊器的器形从实用需要设计出发,本意为放置平稳,受热均匀,但却给人以对称、均衡美的感受。陶器、铜器、铁器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对工艺、性能方面的改进,还包含着追求形式美的意图。
而西方人眼中的饮食不过是能量及营养摄取的一种方式,饮食中的艺术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望尘莫及的。与中国人相比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保持和搭配,强调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同时饮食在西方宴会上充当的角色是交际的附属物,往往重视交际而忽略饮食,而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将一种艺术单纯的用以交际的。
(二)、中式的和合思想VS西式的改造自然思想
跨文化交际中中国饮食和西方饮食的差异从文化层次上来讲展现了两种文明和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中国饮食无论是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还是消费都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阴阳协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首先对于食物的烹制中国人讲究因时因地做出对应的调整,春食酸,夏食苦,秋食辛,冬食咸,已达到阴阳协调.而西方人对于食物的烹制、搭配、摆放则体现了西方人对于自然科学及理想思想的崇尚。首先,西方的食物烹制是强调营养的保持和搭配,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点,以纯理性的观点对待饮食,以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而西方人食物的摆放是基于分餐制而逐渐形成的。每人一副餐具,一份食物这不仅符合西方科学健康的标准,同时给人一种,绿林好汉独霸一方的感觉。而西方的餐具,刀叉勺的搭配又对开发自然的无限欲望,同时也是西方人崇尚自然科学的另一佐证。
(三)、族群观念VS个人主义
中西饮食文化的另一差异在于,在消费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交际现象是基于何种思想产生的。从这一点考虑,中式的交流是基于族群意识而达成的,而西式的交流则是基于个人主义的思想而形成的。
中国人无人是在大型的社交场合还是相对私密的个人场所,他们的交流对象往往是一个群体和家族。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交流非常强调家族之间和朋友之间情感的进一步加深,他们的交流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互相劝酒,夹菜,各餐桌之间的相互走动在加强联系的过程中也就必不可少了。与西式的交流相比,中式的饮食文化家族色彩(或者说是族群色彩)也就浓厚的多了。
西方人的交际相对来讲,交际圈就小多了。因为西方人历来他主张个性的独立和解
放,而对中式的族群观念并不做太多的考虑,所以在宴会上他们也就更加强调个性思想的表达和交流的独立性。因此我们从各类电影中可以看到,在西式的宴会上,宾客们大多是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四处走动与他人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而对于亲友的交流似乎并未得到很多的体现。与中式的交流来讲,他们的交际圈就要小得多啦。
三、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的处理(以肯德基为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内涵和精神在不断地交流中不断地相互渗透,完全纯净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也日益突出。而如何处理日益复杂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涉外餐饮业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又一重要主体,其生存和发展备受瞩目。下面以涉外餐饮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例,探索一下如何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肯德基的进入:1985年,时任肯德基总经理的迈耶在做出开发中国市场这个决策时就认识到了想要在这个古老新大陆取得发展首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熟悉和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于是他首先选择了新加坡作为进军中国市场前的试点,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是其国民说普通话,生活习惯与中国最为接近。1986年的4月,眼看时机成熟,迈耶立即采取行动,改组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办公室,并任命具有中国成长背景,又有国外求学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王大东出任肯德基东南亚地区副总经理。通过一年在新加坡的练兵,肯德基对跨文化管理、尤其是对东方人的管理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积累了熟悉中国特点的运营人才,保障了进入中国之后能够迅速地融合并做到游刃有余,1987的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正式启动了中国区战略的第一步。
(二)肯德基的中西交融:为了更好的迎合中国顾客的口味,以占领更大的市场,肯德基采取了菜单本土化,开发了长短期系列产品:老北京鸡肉卷、十全如意沙拉、玉米沙拉、营养早餐(香菇鸡肉粥、海鲜蛋花粥、枸杞南瓜粥、鸡蛋肉松卷,猪柳蛋堡)等。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之更好的融合,肯德基还采取了原料采购本土化的做法,它基于中国的饮食文化所作的相关调整已经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同样的在经营模式上它也采取了本土化的做法,1、在店面方面,肯德基大大领先,它的店面数如今已是竞争麦当劳所无法比拟的;
2、在公司总部的地理位置方面,肯德基将亚洲区的总部设在上海,因其地缘和对消费者研究的接近,所以市场反应的速度也更加灵敏。
3、在单店的经营形式上,1993年,肯德基就首先把特许经营模式引进中国并加以改良,由此肯德基的扩张开始提速,奠定了自己的优势。
(三)肯德基的成功:肯德基中国市场本土化其实就是在它为立足“取之于中国,用之于中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它的成功是跨文化的饮食文化交流成功的一大亮点,它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的饮食文化在彼此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摩擦出了令人欣喜的火花,为另一国的顾客带来了更多的食物选择,丰富了跨文化饮食文化差异交流内涵,这是相当的令人欣慰的。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中西饮食文化的表现及其本质(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探索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处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有效措施,并以肯德基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为例,形象生动的提出了应对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诸多问题的办法。
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可以通过交际方自身的调整与改进来减少摩擦的。首先,要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理念,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人文色彩相符合;其次,要加入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产生一些好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两种文化更好的向前发展,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饮食这个方面出发,许多本来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和从新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包括饮食在内的各种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交际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差异不可能会被消除,但是在交际中人们会得到很多尝试新食品的机会,人们也能感受到这其中文化交流的氛围,差异不会是阻碍交流的物质,相反的,它可以让交流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刘琪.论中式菜名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2]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3]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5]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N].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
期,279-282.[6]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J].职业圈,2007年第20期
第二篇: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第三篇: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文化是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文化的本质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现,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文化具有多样性、区域性、时限性、流动性。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自身”认识周边的环境及生物,使“自身”更好的适应周边的环境,以及跟其它生物和谐的相处在一起。“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国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在于学会跨文化交际,无疑会极大地拓展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综合竞争能力。对于在跨阶层、跨职业、跨性别、跨年龄的文化交际管理能力的培养,这将大大有助于学习者在职场上的全面提升和个人职业生涯、事业的发展;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就饮食文化方面谈一谈中西之间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在饮食观念、餐具厨具、饮食氛围及宴会礼仪、菜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成著名的八大菜系,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点:用料讲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变。西方同样历史悠久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的简单,但也十分注重口味。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饮食观念:在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追求“色、香、味、形、器”俱全,追求的这种境界如果具体化了就无味了。中国饮食对美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理性,即使人们已经饱了,仍然会进食,这是由于抑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而尽情地进行嗅觉和味觉的享受盛宴。中国饮食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享受的是一种“天下大同”的意境。中国人在食物中会放入各种调料,各种调料相互配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境界,从而调出美好的滋味,对这种美味的享受不仅仅是嗅觉和味觉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不可言传的享受。这与中国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的哲学相吻合,中国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意境美的一大重要特性,这种特性在书画上的体现也极为明显,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与书画文化一样俨然已归为艺术这一类型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高度艺术化了,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其可以不依赖于菜谱了,可以自由发挥,添加一些作料,自己改进烹饪技艺,具有随意性。
西方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把饮食当做一种科学,他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饮食。西方人认为饮食的功能是填饱肚皮、吸收营养,没有像东方一样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饮食。西方的饮食讲究搭配,其主要是营养上的搭配,忽略了色、香、味、形、器,讲究摄入了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糖、脂肪等。在加入调料的过程中,大多是在餐盘中进行的,各种调料的味道都是单独的,并没有融合在一起,所以出自不同西方厨师手下的菜的味道几乎相同。
西方人比较中西饮食的特点时认为,他们的营养搭配较为合理,他们有比较发达的食品工业,而他们的罐头和快餐业的发展就是其典型代表。这与他们现代快节奏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使罐头和快餐的味道单一,但是能够让他们赶上快节奏的运作状态就可以接受了,而且其中的营养也并不缺乏。
(二)中西方在餐具厨具之间的差异
在餐具上,众所周知的,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能起到这些作用并且与西方厨具差异较大的代表性的厨具应该属炒锅和马勺了。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长期影响,人们需要能够在烹饪味道上得到满足的厨具。
西方的饮食就比较简单一些了,由于他们较少将各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所以他们不需要中式厨具,如他们不用炒锅和马勺等。西方讲究的是食物味道的单纯,因此,他们厨具不必要满足调和的功能,其厨具最大的特点就是烧煮功能。西方厨具大多是平底和圆桶,这样才能更方便加热烧煮食物。
(三)饮食氛围的差异
平常在餐馆中吃饭时,由于大家都是一起吃,不会实行AA制,通常是有一个人买单。在中国,在买单时通常会争先买单,这是自己对别人诚意的体现,也是告诉别人大家的情意不在乎这点儿,大家是一家人的意思。
而在西方饮食是分餐制,就是自己吃自己的,在西方餐馆里吃饭,一般都是实行AA制,即各自付个自的钱。由于他们的食物是个人一份的,也不会出现“由谁买单”这种争执。这与西方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有关,他们认为各自布菜、买单时不可以违背他人的意志,不能替别人做决定,要展示对别人的尊重。
(四)关于中西方宴会礼仪的差别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五)中西方在菜名之间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追求意境美的国家,这一特征在菜名上的体现也是十分显著的。取菜名除了要体现意境美,还要尽量显示吉祥的意味。例如鱿鱼炒鸡片被称作游龙戏凤。即使是一盘汤也很有讲究的,可以取出许多不同的名字,都是十分优美的诗句词中的,例如海鲜花甲汤可以取多个名字:松翠明珠,这出自《春提湖上》的“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中国菜名多富于艺术性,大多是由神话经典、自然联想、诗词典故得来的。
西方注重实用性,从菜名就可以体现出其原料、烹饪方法以及味道形态,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简单明了。中国菜名的表情达意和西方菜名的一目了然,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偏于感性思维,而西方文化偏于理性思维。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和”、“感性”而西方则是“自由”、“理性”,因此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是存在的。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的差异是可以通过交际方自身的调整与改进来减少摩擦的。首先,要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理念,使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的人文色彩相符合;其次,要加入了自身固有的特点,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新产品,产生一些好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两种文化更好的向前发展,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饮食这个方面出发,许多本来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认真对待、处理和从新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包括饮食在内的各种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交际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差异不可能会被消除,但是在交际中人们会得到很多尝试新食品的机会,人们也能感受到这其中文化交流的氛围,差异不会是阻碍交流的物质,相反的,它可以让交流更精彩。参考书目:
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 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 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
陈歆.《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萨姆瓦《跨文化传通》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金正昆:《商务礼仪》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
题
目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各国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也就有所差异。各名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其具体表现在语言、交际、饮食、风俗、节日等方面。其中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饮食文化从根本上说明了中西方文华的差异。关键词
饮食文化,观念,餐具厨具,氛围,菜名 引言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就很明了地说说明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不论从习惯、氛围、观念、礼仪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饮食文化也折射出这个名族的思想、信念、习惯、历史等方面。因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从个人角度来看能够更好的了解他名族的思想、习俗,更好的与他名族交际,从国家角度来看,才能更好的调整国家的文化政策和外交政策。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2.1 中国的饮食观念
在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追求“色、香、味、形、器”俱全,追求的这种境界如果具体化了就无味了。中国饮食对美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理性,即使人们已经饱了,仍然会进食,这是由于抑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而尽情地进行嗅觉和味觉的享受盛宴。中国饮食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享受的是一种“天下大同”的意境。中国人在食物中会放入各种调料,各种调料相互配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境界,从而调出美好的滋味,对这种美味的享受不仅仅是嗅觉和味觉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不可言传的享受。这与中国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的哲学相吻合,中国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的意境美的一大重要特性,这种特性在书画上的体现也极为明显,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与书画文化一样俨然已归为艺术这一类型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高度艺术化了,技艺已经十分成熟了,其可以不依赖于菜谱了,可以自由发挥,添加一些作料,自己改进烹饪技艺,具有随意性。由于中国地区适合于耕种农作物,中国以采集、种植为主,以渔猎、养殖为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以素食为主,如水稻、小麦,荤食出现在桌席上只是作为配菜,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上的经济模式和地理因素决定的。2.2 西方的饮食观念
西方人把饮食当做一种科学,他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饮食。西方人认为饮食的功能是填饱肚皮、吸收营养,没有像东方一样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饮食。西方的饮食讲究搭配,其主要是营养上的搭配,忽略了色、香、味、形、器,讲究摄入了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糖、脂肪等。在加入调料的过程中,大多是在餐盘中进行的,各种调料的味道都是单独的,并没有融合在一起,所以出自不同西方厨师手下的菜的味道几乎相同。
西方人比较中西饮食的特点时认为,他们的营养搭配较为合理,他们有比较发达的食品工业,而他们的罐头和快餐业的发展就是其典型代表。这与他们现代快节奏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即使罐头和快餐的味道单一,但是能够让他们赶上快节奏的运作状态就可以接受了,而且其中的营养也并不缺乏。
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荤食较多,牛肉、牛奶等更是频繁,他们把这些作为主食,而中国只是偶尔将之当做配菜。这与西方民族的历史有关,西方人具有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他们以渔猎、养殖为主,以种植、采集为辅,所以他们的食物大多是从动物身上索得的。3 中西餐具厨具的差异
在餐具上,众所周知的,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
中国饮食的魅力在于其味道,而美味是通过调和出来的,要使食物原料的本味和调料的味道相互融合,其厨具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设计厨具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厨具要与厨师相互配合,让各种食物在调和过程中充分作用,还要让调和更加方便。能起到这些作用并且与西方厨具差异较大的代表性的厨具应该属炒锅和马勺了。虽然现代中国的生活步伐加快了,微波炉、烤箱等西方厨具也进入中国家庭中,但这并不能满足中国家庭的需求,人们只有在不具备制作中式餐的前提下才会使用,是退而求其次,并且没有发挥其本来的功能。由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长期影响,人们需要能够在烹饪味道上得到满足的厨具。
西方的饮食就比较简单一些了,由于他们较少将各种食物混合在一起,所以他们不需要中式厨具,如他们不用炒锅和马勺等。西方讲究的是食物味道的单纯,因此,他们厨具不必要满足调和的功能,其厨具最大的特点就是烧煮功能。西方厨具大多是平底和圆桶,这样才能更方便加热烧煮食物。4 饮食氛围及礼仪的差异 4.1 中国的饮食氛围及礼仪
中国饮食是共餐制,就是大家围着一起吃饭,大家可以共同享受同一餐具中的食物。这与中国孔子的“和”的思想相吻合。在中国,大家吃饭时的氛围是倾向热闹的,特别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时,可以相互布菜,这是礼貌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相互聊天,如果餐桌上比较安静的话就比较诡异了。吃完饭后,主人会邀请再添一点,这是对客人的照顾与关心。中国人认为在饮食中可以增进人们的感情,在吃饭时,大家可以随意的聊。在聚餐是比较热闹的要数劝酒了,这是,人们并不在乎酒的档次,而是大家在挡酒和劝酒之间的交流了,那时人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可以随意的调笑,那时人们的智慧就会体现出来了,那种氛围比较热烈,特别是男性的友谊会大步增进。
平常在餐馆中吃饭时,由于大家都是一起吃,不会实行AA制,通常是有一个人买单。在中国,在买单时通常会争先买单,这是自己对别人诚意的体现,也是告诉别人大家的情意不在乎这点儿,大家是一家人的意思。
虽然中西都讲究正式宴请的座位次序,但还是有所差别的。传统上,在中国宴请时用的是八仙桌,现在一般用圆桌即可,对门为上座,上座的两边是偏座,身份尊贵的宾客坐上座,主人坐下坐,其余客人坐偏座。上菜时,先请贵宾动筷,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4.2 西方的饮食氛围
西方饮食是分餐制,就是自己吃自己的,每个人的菜都是盛在各自的餐具中的,各自享用,给别人布菜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帮别人添饭菜,“逼”着别人吃,这也是不恰当的,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人们参加聚餐是带有目的性的,单纯为了拓展交际,不是无意识的认识更多的朋友。
正是由于这种氛围,在西方餐馆里吃饭,一般都是实行AA制,即各自付个自的钱。由于他们的食物是个人一份的,也不会出现“由谁买单”这种争执。这与西方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有关,他们认为各自布菜、买单时不可以违背他人的意志,不能替别人做决定,要展示对别人的尊重。
西方也很讲究座位的排序,在正式场合,宴请时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桌的两端,然后再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宾客的次序安排座位。5 中西方菜名的差异 5.1 中国的菜名
中国是一个追求意境美的国家,这一特征在菜名上的体现也是十分显著的。取菜名除了要体现意境美,还要尽量显示吉祥的意味。例如鱿鱼炒鸡片被称作游龙戏凤。即使是一盘汤也很有讲究的,可以取出许多不同的名字,都是十分优美的诗句词中的,例如海鲜花甲汤可以取多个名字:松翠明珠,这出自《春提湖上》的“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浪托鸿雁,出自“风帆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碟蜓双舞,出自《曲江》中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些取名,描绘了菜的形色器,既富有意境,又别有一番诗趣。在中国古代时期,一些清贫的儒士,即使是清汤上漂着一根绿,也能苦中作乐,取出一些具有内涵而不失风雅的名字。中国菜名多富于艺术性,大多是由神话经典、自然联想、诗词典故得来的。5.2 西方的菜名
西方注重实用性,从菜名就可以体现出其原料、烹饪方法以及味道形态,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简单明了。中国菜名的表情达意和西方菜名的一目了然,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偏于感性思维,而西方文化偏于理性思维。6 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和”、“感性”而西方则是“自由”、“理性”,因此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是存在的,为此,我们要看到自身不足之处,借鉴他国饮食的成功的一面,不可片面看待我国和他国的饮食文化,要发展我国的饮食文化,尊重他国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冲突其根本上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饮食文化的冲突只是其一个方面的表现。这种文化冲突的状况下,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骄傲自大,对待他国文化要兼容并包,积极吸取他国的文化精华,不断充实武装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可以说当地的饮食文化是该地区文化和人们思维方式的缩影。而中西方强烈的地域性、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处事哲学,导致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饮食方式的不同 ⑴餐具
中国:众所周知,筷子是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最多的,使用长筷子的原因是便于夹菜。吃宴席的时候,每个人的座位面前都摆有筷子、汤匙、取菜盘子、调味品、汤碗、茶杯、酒杯等。有时也会备有放置骨头的器皿或餐巾。
西方: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另外,西方人用叉勺进餐大约是在十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开始的,比中国的战国时代要晚一千年。
总结:其实餐叉在中国起源比西方早,却未能成为中国的传统餐具,可能这是与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同发展进程有密切联系。⑵用餐礼仪
中国: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在《礼记·曲记》中有过记载。即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颠摇着热饭等,这些都是做客需要知道的。其实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的就是一个“合”字。
西方:宴席上都是由客人自主实用,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但客人需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付钱往往采取AA制,各人各付各人帐。
总结:中国人是“共享”,西方人是“个人”。⑶座位的不同
中国:在中国,座位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西方:中餐多使用圆桌,而西餐一般使用长桌。每个人入座或离座,均应从座椅的左侧进出。举行正式宴会时,座位排列按国际惯例。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据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西方习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夫妻也是如此。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总结: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的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是中式宴会更多的体现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间的交谊;西方人注重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同时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2 饮食文化烹饪的差异
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在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一个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效果,可能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
西方: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即缺乏特色。例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好玩的是,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这是深受卡尔文教派的影响。
总结:中国讲究随意,任意一个食材对中国厨师来说都能演化成不一样的菜品,食材对于他们来说是活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可以随着他们的心情而改变;而在西方,是程序化的,是一条流水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器皿,像化学实验室一样,只有营养没有乐趣而言,但是两者各有各的优点以及缺点,应该理性的来看待。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是一种感性与美性的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他们会说哪道好吃、很美味,但是他们却不一定说的出来为什么好吃,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中国美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他的味,而关键在于调和,张起钧先生在《烹调原理》中有其详细的解释。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即饮食的美性追求压倒了理性,导致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但是这也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中国菜。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他们更加注重营养。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与中国的调和不同的是,他们注重色彩上对比鲜明,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与之前提过的烹调差异类似的是,他们的食物也是千篇一律,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会因为营养,而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等。因此形成了单调机械的西方菜。
总结: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滋养身体,但追求美味仍为第一要求,所以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即追求营养而忽视味道,所以吃蔬菜色拉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5 结语
东方,西方,这两个不同方位,不同感受,不同文化的国度,因其几千年来的发展,已经有过多次的交流与碰撞,也因为这样而在不断的融合。如今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因其韵味以及文化,正在不断的变强大,与世界接轨,例如,我们在逛街的时候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来自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唐人街也在全世界越来越多。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虽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健康,以及让生活变得美好、丰富多彩,是生活的调味剂。希望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理解当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冯勇;何欢欢;
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卞浩宇;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