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俄文化差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一、年龄的文化差异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ребенок、девочка、девушк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Да что же вы все время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е мой возраст?‖(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
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二、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大都先自贬一番,习惯用―哪里,还差得远呢‖,―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您‖等一类的谦词做答。俄罗斯人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会感到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三、中俄词语间韵意的差异
由于中俄两国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的不同,导致两国人民在交际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如俄语中的шляпа,除表示―帽子‖这个基本词义外,还有特殊的附加意义,喻指―萎靡不振、无能的人‖。这是由于在古俄罗斯只有富人戴帽子,穷人却没人买帽子,而富人又都很懒散,从而衍生出这种次生意义。现今俄罗斯人开玩笑说:―Я—шляпа‖,对于初学俄语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帽子‖与评价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帽子除了指日常的服饰之外,我们所说的―戴绿帽子‖,俄罗斯人也会象陷入云里雾中,疑惑不解,这是由于俄罗斯人根本无法理解―戴绿帽子‖和妻子有外遇能扯上什么联系。
中国人认为喜鹊是报喜的鸟儿,是吉祥的象征,认为―喜鹊枝头叫,喜事要来到‖。在传说中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就是喜鹊来搭桥。所以有―搭鹊桥‖和―鹊桥相会‖。俄语中的―сорока‖(喜鹊)在俄罗斯人的印象中指的是搬弄是非者,有些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麻雀;―Всякая сорока от своего языка погибает(喜鹊都因最快而倒霉)‖;―Сорока скажет вороне,ворона борову,а боров всему городу(喜鹊告诉乌鸦,乌鸦告诉公猪,公猪传遍全城)‖。―журналъ‖(鹤)在俄罗斯人眼中是忠于祖国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眼里象征的却是延年益寿;在俄罗斯文化中,―дракон‖(龙)是生有双翅,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中国,―龙‖深入民心,―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词语所表现的韵意差别甚大。
四、俄汉词语数字中文化意义的差异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和一些细节问题。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一个总体原则。
中俄双方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冲突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重―义‖还是重―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应―重义轻利‖。在现代国际贸易活动中,中国人仍然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生意成功的关键。中国人总是先交朋友,这叫作―感情投资‖,期待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地的关系。商业谈判中,中国人希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讨论和解决问题,有时会舍小利而顾大局。而俄罗斯的文化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人言利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各种商业活动―唯利是图‖。人们在交易活动以商业―契约‖为准,法律意识非常强,缺少中国人很看重的人情味。俄罗斯人认为,生意是生意,人情归人情,他们也不会从一开始就作长期合作的打算。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救文:《多语种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2]戴桂菊:《俄语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2005年。
[3]周力:《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4]王淑杰:《语言学习中的中俄文化差异》,《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3月。
[5]《俄罗斯语言国情辞典》,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
[6]《Словарь синонимов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Москва: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95。
第二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推荐本文
-----------------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53-02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金正昆:《商务礼仪》。
第三篇: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模版)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狗”和“龙”的谚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3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6 我看简爱的爱情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 8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9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11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1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inism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14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 15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 16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 从家庭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8 困境下的回归--从生态角度看乞力马扎罗的雪 19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21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22 浅析《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精神隔绝主题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4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25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26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27 “A Rose for Emily” 中 “Rose” 寓意的新解 28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29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32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Slips of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Second Language 34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35 浅谈英语习语中动物名称及翻译 36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nglish Movies on Oral English 39 Strategie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40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41 翻译的对等性研究及其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43 xx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口译水平调查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45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46 分析年龄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47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49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50 《雾都孤儿》中的正邪儿童形象 51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Attitude towards War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5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54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55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57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
尤金·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刻画的反讽手法 60 试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去性别化改革 61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64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66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67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68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影响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71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72 浅谈汉英时间隐喻的文化异同
A Comparison of Advertising Culture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74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75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76 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 77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78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79 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On the Translation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82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85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87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 89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90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 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英语中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95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96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97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98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99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Golding’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Viewed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02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04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 106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107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E-C Translation of Adverbial Claus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09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110 论狄兰托马斯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 111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视听说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 114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116 英文商务信函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 118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119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影视英文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性研究
The Road to the Outside World:An Analysi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122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12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124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矛盾的女性主义观—读乔治.艾略特的《弗罗斯河上的磨房》 126 论汉语缩略语的英译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 128 Analyzing Holden's Character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29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130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131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32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135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137 An Analysis of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 138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40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42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143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144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146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148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14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150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
151 语言变体的翻译——《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的两汉译本的比较 152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53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154 中国民俗词语汉译英初探
155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156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157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158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简.爱》两种中文译本的比较 159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 160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61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162 简析《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163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164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16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166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
167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 168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69 Lost Generation Writers and Chinese After-s Writers 170 《小王子》中的象征意蕴的分析 171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172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173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74 从谈判风格看中美文化差异 175 追求“美与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研究 176 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177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178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
179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80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181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文化—以亨利.劳森《赶牲畜人的妻子》为例 182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 183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
184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185 对《斯佳丽》中生态女权主义的解读
186 《到灯塔去》中的两性主义—抵达人类和谐的完美道路 187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88 广告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189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190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91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192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
193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 194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
195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96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 197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业务关系信函中的应用 198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199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200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解析《儿子与情人》
第四篇:跨文化交际论文从戏剧文化看中西方差异
从戏剧文化看中西方差异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姓名 学号
【摘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中国戏剧是话剧、割据、秧歌具、以及京剧、越剧、评剧、沪剧、黄梅戏等一切地方戏的总称。而西方戏剧则由话剧、歌剧和芭蕾舞剧组成。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最根本的、最有决定性的差异,是戏剧观念上的差异。【关键词】程式化 非写实 背景 障碍 1.西方戏剧与东方戏剧 1.1话剧(Dramma)、歌剧(Opera)和芭蕾舞剧(Ballet)是西方戏剧的三大支柱(其他还有哑剧、木偶剧、音乐剧等)。它们都诞生于欧洲,广泛流行于全世界。
1.2东方戏剧包括了中国的京剧、昆剧和三百多个地方剧种;包括了日本的能乐、狂言、歌舞伎和古典傀儡剧‚文乐‛;包括了朝鲜的唱剧,越南的嘲剧、改良戏;包括了印度的卡塔卡利舞(一种传统舞剧)和失传已久的梵剧;此外,还有泰国的‚孔‛剧,印度尼西亚的格多柏拉戏和鲁德鹿戏。以上这些东方戏剧有的相互接近(一般东亚的与东亚的接近,南亚的与南亚的接近),有的相互差异较大,但差异再大也大不过东方戏剧与西方戏剧间的差异。
东方戏剧有两大特征:一是表演的程式化,一是高度的综合性。所谓表演的程式化,就是把形形色色的人和人们的语言、行为、思想、情感加以分类,再以种种被提炼过的,更加简练和规范话的角色形象与语言、动作、旋律、去表现那种种特定的分类。而在西方戏剧中,除了芭蕾舞剧的舞蹈动作有一定的程式外,其他表演都是写实的、非程式化的。
1.3东方戏剧的另一特征是它高度的综合性。早期的西方戏剧是希腊的悲剧和戏剧,它们表现的都是希腊神话和史诗所提供的故事,只要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这些故事里的角色,就被承认是戏剧了。而东方的戏剧的原始形态多以歌舞为主体,在发展中有陆续把武打、杂技等特技表演融会进去。虽然西方的歌剧也综合了歌唱和表演,芭蕾舞剧则综合了音乐舞蹈和哑剧,但都不如东方戏剧综合得广泛。1.4唯一一个和东方戏剧比较接近的西方剧种是形成时间不长,但现时在欧美许多国家流行颇广的‚音乐剧‛,它有说话但不是话剧,有歌唱但不是歌剧,有舞蹈但不是芭蕾。这种音乐剧虽非出于对东方戏剧的有意模仿,但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文化本来就是一道割不断、扯不开的洪流,东方与西方尽管起点不同,差异诸多,但总有一些不期而然融会于一体的结合点,尽管东西方戏剧的差异一直是相当巨大而明显的。2.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
2.1世界上所公认的三个最著名而古老的戏剧系统是希腊的悲剧和戏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剧。
2.2中国戏剧早经13世纪的《马克〃波罗游记》和17世纪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描述,使欧洲人有所见闻。在西方,割据、话剧、芭蕾舞剧共同构成西方戏剧的三大支柱。话剧以对白与形体动作为表演手段,歌剧的表演手段以音乐与歌唱为主,形体动作为辅,芭蕾舞剧则以音乐舞蹈为表演手段,既无歌唱又无对白,或者说她是音乐舞蹈加哑剧。总而言之,以上三者都与中国戏剧截然不同。中国戏剧不仅唱、做、念、打兼备,还穿插着大段的歌舞哑剧以至杂技与功夫表演,并且拥有一套独特的戏剧表演的符号语言。包括程式化的角色塑造——行当;程式化的化妆——脸谱;程式化的表演——做功、身段和固定几种套路的曲式、唱腔。
2.3中国戏剧最令西方人感到新鲜的,是它那高度程式化的写意传神的表演,如兰花指、水袖、圆场、起霸、走边,以及整冠、甩发、亮相等等。此外中国戏剧表演中还穿插着一些像‚变脸‛、‚翎子功‛、‚翅子功‛等令人拍案叫绝的绝活儿。2.4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一切程式化的表演,以表演绝活,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现实依据,但却比现实中的动作更美更传神,刻画人物更加入木三分。所以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哪怕最细微的举动,都是现实的提炼。‛
2.5中国戏曲的表演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意趣的挥洒,神韵的深远,以虚代实,以形传神。再加上它的独特的艺术化的化妆和脸谱,无布景的舞台,象征主义的道具,都极大地激发着观众的想象力。这也是中国艺术普遍倡导的‚神会‛、‚悟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使一切略去的细节都由想象补充得更为尽善尽美。2.6中国传统戏剧从表演到服装、化妆、道具、效果,都是写意的,都简化得近乎抽象的符号,这样不仅使演员能以表演代替道具,并能凭借演员在台上唱做念打的浑身解数,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创造出一个丰满、充实的特定意境,使庞大而沉重的布景道具黯然失色。
由于洋人听不懂中国戏的唱词与念白,也听不懂中国戏的唱腔,他们的兴趣便自然地转向做功方面。他们欣赏的剧目,不是类乎哑剧的《三岔口》,就是以做功见长的《拾玉镯》、《秋江》,以及以武打见长的《闹天宫》。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戏剧一向是听重于看,北京人总是说‚听戏‛而不说‚看戏‛,我们也习惯地把戏剧演员叫‚唱戏的‛,尤其是那些真正的‚戏迷‛,无一不是‚听戏‛的。这一点对于西方人来说似乎很难理解,因为他们去大剧院欣赏Opera时,不仅没有人闭眼,还要特意戴上望远镜,把舞台上的演员从头到脚看个一清二楚。2.7如果我们以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的话剧、歌剧为参考系,在比较中去发现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征,大体可归纳出以下三点:
第一,动作舞蹈化。中国戏剧中既有大块文章的载歌载舞,也有称之为‚身段‛、‚做工‛的许多极其优美的程式化的形体语言。中国戏剧可以说是‚无动不舞‛。第二,语言音乐化。中国戏剧中既有大段的唱,又有既不是唱又不是说话的音乐性极强的语言——‚念白‛,这一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声皆歌‛。所以著名的戏剧专家齐如山先生曾说:‚国剧的原理,有两句极扼要的话,就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凡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唱的韵味,凡有一点动作,就得有舞蹈的意义。‛
第三,布景抽象化。中国戏剧舞台上最常用的道具是一桌两椅,有时则全然空无一物,即或有道具如茶壶、酒杯、一本书、一张画,也绝对不用真实器物,目的就在严格遵守非写实的特征。
2.8以上种种特征如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非写实主义‛。从西方戏剧史上看,古希腊的戏剧也是非写实的,那时的演员戴着面具,吟唱着诗句,舞台的背后永远是固定的一个死景,所以等于没有景。这与中国传统戏剧非常接近。到了莎士比亚时代(1564~1616),写实逐渐抬头,但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角色有大量的独白、旁白,又一场接一场地更换地点,并用对话说出环境与布景,这仍然是非写实的。只是到了文艺复兴以后,才完全发展为完全的写实主义。
2.9中国的戏剧与西方的戏剧,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写实‛与‚非写实‛,以及动作、语言、舞台的许多具体差异外,至少还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首先,中西戏剧诞生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西洋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以后传播至全欧洲,大体正当文艺复兴到巴洛克风格的时代,当然以崇尚奢靡追求富丽为时尚,所以大歌剧的演出,从剧场建筑到舞台装臵,都展现出一派缛丽之风,追求豪华的景观,奇巧的舞台机关。但纵观我国戏剧的诞生至成熟发展,从唐大曲、宋金杂剧到元杂剧,戏剧发展的主流一直深入民间,并与奢靡缛丽之风无缘,并不器重于舞台背景的烘托,全无西方大歌剧的一派豪华气势。其次,中国的戏剧除了可作演出的一剧之本外,还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供人阅读欣赏。但是西洋歌剧并不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只具有独立的音乐价值。最后,西方歌剧独立的音乐价值极高,一部歌剧的所有曲段,都出于音乐家的创作。可中国的戏剧虽然也包含了许多大段的唱段,但都是选用既成的曲式,创造一出新戏,完全无须音乐家参与,无须进行音乐创作。这在西方人来看,简直不可思议!
3.西方人看中国戏剧存在的障碍
3.1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差异,双方的欣赏趣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许多中国人赞赏备至的,恰恰是洋人难以理解、无法接受的。对西方的一般观众来说,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欣赏障碍。简单归纳一下,这种障碍大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唱法。中国戏的旦角和小生都有假嗓唱,欧洲人认为怪声怪气难以接受。西洋唱法特别重视字母和忽视子音,中国的唱法则子母两音同时注重。对于一向奉西洋美声唱法为正宗的西方人来说,下意识地会对中国戏剧的这种传统唱法加以排斥。
第二,乐队。京戏的乐队称场面,分文场与武场,文场用丝竹乐器,武场用打击乐器,合称文武场,又称场面。这样一支乐队自与西洋歌剧沿用的乐队大不相同,所以京戏音乐洋人是听不惯的,由于听不惯,进而认为它是一种噪音,吵得人头痛。
第三,历史典故。京剧的剧本多取材于历史。中国人最善话天宝旧事,或可说是个有历史癖好的民族,再加以文化之老大,祖宗崇拜之无比强烈,中国人就像是肉体生活于现在而精神永远生活于历史中的民族,所以中国的戏剧舞台永远为死去的人所占据着。
第四,大团圆。西方人崇尚悲剧,希腊悲剧是西方精神的最高境界。他们推崇悲剧为‚绝对理念的胜利‛,认为它可以提高、净化人类的精神。反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并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事事皆求中庸而不走极端,故绝对排斥悲剧的发生,而奉‚大团圆‛为最崇高的理念。
【参考文献】 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第五篇: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作者:
随着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引进,中国观众和读者也看到了更多的译制作品,然而大多数作品一眼就看得出是翻译而来,不管是多有名气的翻译家,语言多地道。如外国电影中的人物总是用夸张的语调讲“嗨,汤姆,你好吗?”“我很好,老兄!”或者“汤姆!我的上帝,见到你可真高兴!”这种一听就不自然的“翻译体”,究其原因,不是语言翻译水平的问题,而是背后的文化差异。
一位美国网友留言道:“中国人根本不在乎你好不好,他们只关心你吃没吃。”这样说虽然有些极端,但也反映出中西文化在问候语的差异。如英文中最常用的“How are you”,直译成中文就是“你好吗”;“Nice to meet you”,就是“见到你真好”,中国人见面几乎不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汉语中最常用的问好方式,通常是以提问形式的。首先就是会令外国人感到奇怪的“吃了吗?”,当问出这句话,提问者其实并不是真地迫切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这一事实(指称意义),只是一种表示亲切问候的方式(语用意义);被提问者也深知这一习俗,所以即使还未用餐,也会说“吃了”。见面问“吃”,原因源远流长。一般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中国这个人口密集的农业大国中,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问候以“吃”为题,有观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时人们试图摆脱长久饥饿状况的愿望。也有观点认为:中国“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民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无可取代。中国人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另一种问好方式是根据情景提问,一般是询问对方正在或即将要去做的事,有时是“明知故问”。如“小王,干嘛去啊”;看到如看到邻居早上出门,会说“上班去啊”;看到有人比自己早到了,会说“来了啊”;看到对方拿着购物袋,会说“去超市了啊”。我想这是中国特色的能够对应“Hi”“Hello”或者
“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的表达。如果英语中见面就问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就显得十分奇怪,西方人也许会觉得提问者没有礼貌,爱打听私事。而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奇怪的是,外国人打招呼常以天气做话题,如“Lovely day, isn't it?”(天气不错,是吧)。这是因为一些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的天气情况非常多变,久而久之,谈论天气就成了一个人们习惯的开始谈话的方式,这和中文里“吃了吗”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平凡的问好中体现着国家的差异,同时也成就了世界多元文化的无限趣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