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做题要求:思考自己所学专业,通过网络搜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名学生,我第一人是便是对于人的一些管理,分配人力资源在适当的部门的一种工作,以便于加强管理,更好的利用资源,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学习了一学期之后,我更加清晰了认识到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学科,这将有利于我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作出一定的调整。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人力资源源管理分为六个模块:人员招聘与培训管理、岗位设计与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将人视为一种资本来进行管理。人作为资本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具有以下的特点: 1.人力资本可以产生利润 2.人作为资本,可以自然的升值 3.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产生利润 4.人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利润分配中。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企业培养一批管理人员,从事人事安排工作,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成的职责和需要达到的绩效与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安排目标,共同服务于人民,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就业方向: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已经成为赢得整个世界的前提,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开发,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国家伯乐人才的重要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负责着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标准是:懂得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还能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并且创造价值。我觉得从事人力资源可以到一下单位工作: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现在在大学,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专业知识,先学习理论,当然也不要忘记了参加实践,我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够找到符合本专业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力量。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人力资源是当前热门学科之一,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源并不是过去简单的人事工作,如今招聘、培训、考核、企业文化等等都是其涵盖的内容。社会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被炒得“热气腾腾”,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那上面漂浮的“泡沫”。由于人力资源相关理论引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企业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实用学科,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是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因此,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多熟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运作,才能早日收“学以致用”之功。
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已经成为赢得整个世界的前提,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开发,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国家伯乐人才的重要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负责着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标准是:懂得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还能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并且创造价值。
由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完成的一份上海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前景持续看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也较为乐观。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分布于金融保险业(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可见招聘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传统产业如医疗设备、耐用消费品、电子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依然没有能够表现出对人才的较大需求,这些行业人才已较为饱和,人才需求也相应不多。调查认为,在未来1到2年内,这一基本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企业招聘职位需求则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销售、咨询员、审计员、培训生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需求占82.5%,市场销售的职位需求占7.5%,咨询员的职位需求占5%,审计员的职位需求占2.5%,培训生职位需求占2.5%。可见人力资源的求职中更多地与本专业对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主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求职的主要选择,企业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
对企业招聘时间的调查统计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在四年级上下学期分布比较平均,因此对于应聘人和资源管理的求职者在求职时不必过于急躁。
对招聘职位薪酬的调查表明,薪酬主体值集中在2000至3999元区间,4000至5000、5000至6000区间也占重要部分。可见人力资源职位的价值已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调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位的薪酬水平在未来几年内,将有望继续上升。
与进校时将设立不久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第一志愿的比例只占26.32%相对照,毕业时选择认同的比例却高达95%,可见随着对专业的学习,学生们改变了态度,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同时发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潜力。调查说,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了愿意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同样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认为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将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人力资源的前景非常看好,凡是选择了人力资源职业的学生都对自己这一领域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就职期望与现实需求也基本符合,说明当今社会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较为乐观。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三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1.1 公共部门的定义
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1.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第二章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1 缺乏新的管理理念 2.1.2 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2.1.3 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合理的激励机制 2.1.4公共部门人力培训问题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3.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 3.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 3.1.2 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
3.1.3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与合理的激励机制 3.1.4 建立完整科学的培训制度
第四章
总结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1.1公共部门的定义
公共部门是被国家授予公共的权利,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管理各项社会事物的部门,主要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非盈利性组织、国际组织等。由于公共部门的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公共部门作为特殊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有区别与一般性质的企业或组织。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国家行政组织为对象,包括对其人力资源的规划、录用、任命、使用、工资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公共部门在行使其职能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出公共部门的社会价值。
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作为整个社会总体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其必然有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特点,由于公共部门脱离不了国家政权组织自身的特征,因此其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其具有政治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全面掌握这整个公民的权益,执行着国家的重大决策,对整个社会动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然要求所有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政治水准、坚定的法制观念和丰富的理论水平。第二,其具有很强的道德标准。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往往拥有很大的权利,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共部门的形象,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在权利面前,必须要求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拥有极高的道德素养,有很好的职业道德,有很热情的工作态度,有用于奉献精神,有优良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1缺乏新的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
管理的理念上,仅仅考虑到了人力的成本,依据传统经验,仅仅注重现有人力的利用。除了对干部进行考核,并没有其他的举措。
2.1.2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人才从来不缺,但是目前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上,却经常出现不匹配的状态,由于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导致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
2.1.3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合理的激励机制
现在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的缺乏,已经成为首要问题。激励机制是影响公共部门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的的最直接因素。激励机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薪资制度不合理和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整体来讲,我国公共部门人员薪水处于较低的水平,一般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方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统一的薪资标准就显得不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工资与工作水平的关联太小,很多人从事着高水平甚至高风险的工作,却可能依然是最低廉的工资,这必将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严重影响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我国也一直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于公共部门考虑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共部门的雇员,并未体现出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雇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共部门的社会目标不一致,很难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另外,绩效考核往往被部分领导用来最为平衡利益的工具,丧失了绩效考核的真正意义。
2.1.4公共部门人力培训问题
我国有相关法律对分类培训作出过规定,分类培训在公共部门已经被充分的认识。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主要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现在的培训往往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需要培训的到底是哪些方面,往往部门会
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基本都是当前的一些政策方针,必要的能力培训变为了例行公事,缺乏培训目标。或者是只看重培训的考核结果,并未对培训后的有效性进行良好的跟踪。因此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培训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3.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
3.1.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部门职位将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目前国家已经提出“简政放权”的政策,因此公共部门将会有更大的自主权,在管理方面也会越来越多元化。在未来,公共部门会更加重视对公共服务的认识。这些变化要求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必须做出创新。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引进目前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重新理解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转变现有的固定模式。另外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必须始终贯穿这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出公共部门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将公共部门的职能发挥到最合理的状态。
3.1.2 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
在企业中,当企业需求与员工能力一致的时候,员工和企业会达到最佳状态的效果。此理论同样适用于公共部门。因此我们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必须先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和人才能力的需求,然后在从分对公共部门人才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因此完善人力资源配置的任务在于:充分了解公共部门的人才需求结构,指导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3.1.3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与合理的激励机制
要让公共部门职能发挥最优化,人才的工作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个人,人才需要满足自身的需求,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回报。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考核制度能让每个人真正地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而且能在非常热情的工作态度下完成。人才希望自己被发现,相同点,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也必须能充分发现人才,然后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考核制度,让他们拿出最热情的而态度。因此,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对现有的绩效制度进行调整,将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充分评估人才的贡献量,并且建立出考核标准,使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准确公正地通过考核标准去评价每个人的功过是非,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根据考核结果,公平合理地调整人员的岗位及薪资,这样,人才便可发挥出其最大的能力。
3.1.4建立完整科学的培训制度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仅仅在行使其职能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能提高人才的素养和公共部门的行政能力。建立科学完整的培训制度,首先是要重视培训工作及培训成果,不能再将培训仅仅看成是例行公事。必须让每次的培训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培训结果要进行考核外,还必须跟踪调查培训后的工作状况,以了解培训成果,让每次培训都名副其实。其次,摆脱传统培训那种枯燥无味的模式,适当创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增加培训的趣味性,从知识量、文化素养等方面,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质量。
第四章 总结
公共部门作为国家职能部门,其所行使的是整个社会权益,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始终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为目标,将公共部门的职能发挥到极致。基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本身,更是决定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转变,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工商管理系 08级本科学年论文选题(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1.我国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湖北人才策略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匹配
3.高新技术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政策
4.零售业竞争力与人力资源战略
5.物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战略
6.湖北培训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7.武汉培训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8.企业大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企业大学比较分析
10.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11.大学周边环境与大学教育方式改革
12.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的改革思路
13.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运用
14.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人才选拔中的运用
15.行为事件面谈法(BEI)技术在人员选拔中的运用
16.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17.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战略
18.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发展策略
19.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心理测验在人员选拔中的运用
21.情景模拟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运用
22.态度模型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23.中国传统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24.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5.学习理论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26.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
27.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28.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及消费者行为分析
29.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30.HR管理的e化生存
31.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32.IT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33.IT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34.保险员工的薪酬问题研究
35.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环境
36.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37.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38.对现阶段我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
39.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0.公共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41.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42.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作用
43.湖北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44.湖北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45.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46.机构重组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7.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48.经理层持股问题探析
49.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50.经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
51.经营者股票期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52.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53.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54.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55.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56.论现代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学生社团凝聚力问题分析。
5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利弊
5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大学生社团团队建设问题分析
6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
61.对我校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心理特征变化的分析。
62.从我校改革的实践谈大学变革的机遇和挑战。
63.武汉市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分析。
64.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问题的实证分析。
65.我校在实现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的融合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分析。
66.武汉城市圈的建立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前景的影响分析。
67.对武汉市劳动力就业市场状况的调查。
68.武汉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服务模式分析。
69.湖北省及武汉市促进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政策分析。
70.《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71.湖北省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分布情况分析。
72.2007年以来湖北省劳动力输入输出情况分析。
73.某地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74.某地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75.某地区科技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76.某地区三资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77.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78.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
79.以人为本与国有企业文化变革
80.企业文化导向的管理模式研究
81.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82.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83.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中小企业文化重塑探析
84.国有民营企业文化重塑初探
85.家族企业文化重塑与企业持续发展
86.家族企业文化改造与社会责任探讨
87.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88.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89.物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战略
第五篇:管理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管理学类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农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园艺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茶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草业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生态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生态平衡等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林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林业、旅游、生态平衡、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资源规划设计等工作。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知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等工作。
园林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知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工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知识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蚕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蚕学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人才。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