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

时间:2019-05-12 07:0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

第一篇: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

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9月4日

附件更新)

交通运输部文件交公路发【2008】275号2008年09月04日

北京、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省交通厅(委),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进一步指导、规范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建设,根据《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部组织制定了《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在部政府网站下载),请遵照执行。

本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请你们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

中二

华○

民○

共八

年国

交八

知抄送: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通月

输二

部十

(一章)日

厅2008年8月25日印

第二篇:交通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

【发布单位】交通部

【发布文号】交公路发[2000]463号 【发布日期】2001-09-06 【生效日期】2001-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交通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0〕4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现发布《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要求由交通部负责解释。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函告我部(公路司),以便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000年九月六日

附件: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

为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根据《 公路法》及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暂行技术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高速公路应首先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联网收费,逐步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际间的联网,为全国联网收费电子货币化做好基础工作。

第二条 同一条收费高速公路由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组织修建或者由不同的公路经营企业投资建设或经营的,应当实行“统一收费、按比例分成”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时,应按照“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逐步联网”的方针,在不断总结和积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联网收费的规模与范围。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总体规划;统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模式、系统技术标准和收费业务流程;制定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管理规章等。

第五条 联网收费项目的实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第六条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应结合当地高速公路管理体制,设置收费结算中心,按照“准确、公正、高效”的要求,对各收费单位收取的通行费进行拆分和清算。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应预留预付卡(储值卡、记帐卡)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的结算功能,以防止和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章 联网收费的一般规定

第八条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制式一般采用封闭式。收费站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九条 在全国统一的车型分类标准尚未实施之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首先确定本省区域内统一的车型分类标准。

第十条 联网收费区域内的收费结算中心应根据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与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统一制定费率表。

第十一条 收费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半自动收费,即“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检测器校核”。电子不停车收费是收费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逐步予以发展。

第十二条 人工半自动收费的付款方式在以现金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预付卡(储值卡和记帐卡)、一卡通和一卡多用的付款方式,以减少现金收费比例,为用户提供方便。预付卡或电子标签卡(电子不停车收费用)的发行和使用应具备通用性。

第十三条 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中车辆自动识别系统所采用的专用短程通信频率推荐5.8GHZ。电子标签宜采用可读写的“单片式”(可读写智能电子标签)或“两片式”(带IC卡接口的电子标签)。“两片式”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与人工半自动收费系统兼容。

第十四条 当新建收费站预留有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时,匝道收费站的入、出口收费车道总数不得少于4条。主线收费站的入、出口收费车道总数不得少于6条。

第十五条 低速专用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的设计速度为:主线收费站60km/h;匝道收费站40km/h。高速自由流电子不停车设施的设计速度一般应大于160km/h(无收费车道)。

第十六条 同一联网收费区域内应采用相同类型和数据格式的通行券(卡)。一般条件下宜选择多次重复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一次性使用的纸质磁性券或一次性使用的纸质二维条形码券。

第三章 联网收费的软、硬件平台及功能

第十七条 联网收费系统总体框架结构一般由收费结算中心和联网收费区域内各路段的收费系统两部分组成。

第十八条 联网收费计算机网络应按照先进性与实用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各层局域网应采用高速网络技术。

第十九条 各联网收费系统应对本网计算机IP地址作出规划,以避免发生IP地址冲突。IP地址使用10.0.0.0~10.255.255.255。

第二十条 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收费结算中心和路段收费中心局域网的服务器、电源、网络等,宜采用热备份工作方式;使用公共传输线路的网络出口应设置防火墙;收费数据的传输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并对信息中敏感的数据单元采取特殊的加密措施。建立健全系统和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操作人员安全观念、法制观念教育。切实做好计算机防治病毒措施。

第二十一条 收费结算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制定和下传联网收费系统运行参数(费率表、时间同步、系统设置参数等);接收收费站、收费中心上传的所有原始收费数据并对通行费进行拆分和复核,与指定银行进行帐目信息交换和通行费结算、帐务分割;接收收费中心上传的收费统计等数据;联网收费系统操作、维修人员权限的设置与管理;通行券、票证的管理;数据库、系统维护、网络管理;汇总、统计、查询、打印收费、管理、交通量等报表;数据存储、备份和安全保护。可扩展的主要功能有:预付卡和电子不停车收费的管理;客户服务和抓拍图像的管理等。

第二十二条 各路段收费中心的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下传联网收费系统运行参数;准确可靠地收集管辖区内每一收费站上传的原始收费数据与资料;处理收集到的数据与资料,汇总、统计、查询、打印收费、管理、交通量等报表,并上传所有数据和文件给收费结算中心;通行券、票证的管理;联网收费系统中操作、维修人员权限的管理;数据库、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等;数据、资料的存储与备份和安全保护;抓拍图像的管理等。

第二十三条 收费站的基本功能是:轮询所有收费车道,实时采集收费车道每一条原始数据;对收费车道的运行状况实施实时检测与监视,具有故障自动检测功能;向收费中心/收费结算中心传输收费业务数据(收入、交通、管理);接收收费中心下传的系统运行参数并下传给收费车道;收费员录入班次的收费额;值班员录入欠(罚)款和银行缴款数据;通行券、票证的管理;抓拍图像的管理等。

第二十四条 收费车道的主要功能是:按车道操作流程正确工作,并将收费处理数据实时上传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接收收费站下传的系统运行参数;对车道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具有设备状态自检功能;可降级使用,但不丢失数据;当通信中断时具有后备独立工作能力;为车辆通行提供控制信息;将各种违章报警信号实时传送到收费控制室。

第二十五条 联网收费系统中收费车道操作流程必须完全相同,对车型、车种的识别标准应一致。

第二十六条 联网收费系统采用的报表格式应符合交通部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对强制性规定的报表格式不得自行修改。

第二十七条 对于收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和特殊的收费处理操作,应通过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进行观察和记录。收费广场和出口收费车道应设置摄像机。

第二十八条 联网收费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符合国家软件开发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联网收费系统中,数据库格式、收费站服务器与车道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及格式,应以书面材料形式提交收费结算中心和收费单位保存。

第三十条 为保证联网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同步建设专用通信系统。高速公路专用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应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的组网要求。高速公路收费站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收费结算中心之间宜采用数据直传模式。当以高速公路专用通信网络作为数据传输主要通道时,公用通信网络可作为备份通道。

第四章 联网收费的结算模式

第三十一条 联网收费的结算,宜采用由收费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收费数据,并按照各收费单位共同确定的原则进行统一拆分与清算。当采用收费中心(或收费站)进行拆分时,应由收费结算中心统一校核。

第三十二条 联网收费系统的结算模式有以下两种主要形式,各地可根据不同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和管理体制,因地制宜予以选择:

(1)统收统分结算模式。即通行费统一收缴,定期按各收费单位投资、建设里程、交通量、养护费用等因素确定分配比例。

(2)按车辆实际行驶里程、各路段实际费率进行通行费计算并进行拆分。通行费的计算和拆分应以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为基础。

第三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选择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型式时,应避免路径的二义性。路径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最短路径法、抽样调查法和路径标识法。各地可根据所选用的结算模式选择适宜的路径识别方法

第五章 其它

第三十四条 联网收费土建附属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有关交通行业标准和本暂行技术要求(见附件)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本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收费高速公路项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

交通运输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 国家道路运输政务 2010-12-13 13:46:12 阅读50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交公路发[2010]726号

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交通厅(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加快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简称ETC)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以及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现就促进高速公路应用ETC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高速公路实行ETC收费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形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进步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公路网交通流量急剧增加,部分公路因停车收费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的带动下,我国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ETC技术、系列标准和相关设备,并在东中部的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实施高速公路ETC,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节约用地以及节约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公路网络化管理趋势、发挥公路网整体效益和提升服务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广应用高科技成果、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思路。贯彻交通运输行业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支撑作用,在总结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需求引领、政策指导、稳步推进的基本思路,在基本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区域加快推广应用高速公路ETC,逐步形成跨省区联网的收费格局,并加快形成高速公路ETC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链,充分发挥高速公路ETC应用的规模效益,在大幅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节约土地和节省费用的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三)基本原则。

——落实主体、分级推进。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高速公路ETC总体规划、技术标准的制定、指导协调和推广应用工作。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区域内高速公路ETC的组织实施和协调指导。各级财政、发展改革(物价)部门分别从资金保障、项目审批、价格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依据各地实际需求和建设条件,合理确定高速公路ETC推广的目标和任务,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的原则逐步推进。要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片区为基础,优先推进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ETC的普及使用,同时鼓励在西部确有需求的区域积极推广高速公路ETC。

——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高速公路ETC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利用现有社会资源,节省系统建设费用、运营成本和使用者负担。

——坚持自主创新,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大力推进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ETC技术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应用,并严格按照已经发布的标准规范进行高速公路ETC建设、运营服务和管理,实现不同路段、不同省(区、市)之间系统的互联互通。

(四)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扩大我国高速公路ETC车道的覆盖率,实现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均建有专用的ETC车道;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体系,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建立分级管理、运转有效的ETC结算体系,提高结算效率,促进省际互联;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措施,不断培育和扩大ETC用户规模;对尚不具备大规模实施ETC的地区,可先行在高速公路实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储值卡(含记账卡)付费方式。具体指标:

——力争到2011年末,全国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设置ETC车道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总数量的比例,下同)达到30%,ETC车道数达到2500条,ETC用户量达到200万个,非现金支付使用率(非现金交易笔数与总交易笔数之比,下同)达到10%。——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国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达到60%,ETC车道数达到6000条,ETC用户量达到500万个,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40%。

二、主要任务与实施要求

(五)全面推进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和《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交通部2007年第35号公告)的有关规定,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封闭式的收费公路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实行计算机联网收费。未实现辖区内高速公路统一联网收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十二五”期内实现本省(区、市)内高速公路统一联网收费。经济关系密切、具备条件的区域内的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区域联网收费。

(六)大力推进重点地区实施高速公路ETC。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所有收费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区域内交通流量大、主要省际运输通道的收费高速公路以及大中城市周边的收费高速公路,在现有人工半自动收费系统的基础上,都应设置或预留ETC收费车道,逐步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现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首先实现省级区域内ETC联网。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ETC联网。当前重点要推进珠三角地区的跨省区ETC联网。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周边省份,可根据本地实际和需求,逐步并入上述三个区域ETC联网范围。西南、东北等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也应根据未来发展需求,推进区域ETC联网。

(七)加大高速公路ETC车道建设力度。对于新建高速公路应严格按照《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GB/T20851)和《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步建设ETC,并在收费站设置或者预留必要的ETC车道,相关费用纳入高速公路建设总概算中。对于已经运营的高速公路,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改建计划,逐步在收费站设置ETC车道。所有ETC车道均应在来车方向提前设置醒目、统一的ETC车道标识。

(八)积极推进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非现金付费方式。在积极推进ETC的同时,在现有人工收费车道以及现阶段尚不具备实施ETC的收费公路上,要积极推进实施以非现金付费为主的收费方式,以满足公路用户特别是货车车主的现实需要。

(九)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ETC相关标准规范和制度。根据示范工程实践,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ETC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具有ETC储值和银行卡应用功能的IC卡相关技术规范,建立统一的服务监督、考核、投诉和管理制度。

(十)建立完善的ETC客户服务体系。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ETC车道及客服网点的标准、规范及标识,明确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与要求。各地要加快建设并逐步扩展ETC客户服务网点,建立数据共享、代理充值、代理服务等合作机制,为ETC用户提供跨省

(区、市)的服务功能。此外,ETC客户服务网点也可充分依托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或基层窗口单位建立,还可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通过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利用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点,不断拓展ETC客户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提高网点覆盖密度,为ETC客户充值、查询、车载设备维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十一)继续开展ETC相关新技术的研发。在对现有ETC技术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基础上,可对卫星定位、3G、RFID等技术在ETC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不断提升ETC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开放性与兼容性。各地在推广ETC的同时,还应研究并处理好高速公路ETC与城市道路收费的衔接问题。

三、保障措施与鼓励政策

(十二)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落实。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发展改革(价格)、财政部门,把促进高速公路应用ETC作为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科学有序推进。同时,根据本意见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大资金投入和实施力度,强化宣传引导,切实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促进高速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加大ETC车道和客服网点建设投资力度。各地要加大投入,加快ETC车道、客服网点和省级联网结算中心建设。从2011年起,交通运输部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ETC车道改造等,在政策、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十四)采取多种措施,降低ETC用户安装车载设备的成本,发挥ETC规模化效益。为提高广大用户使用ETC的积极性,发挥ETC规模化运行效益,各地在推进ETC建设时,要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通过采取政府支持、银行合作、企业投入、市场开发等多种途径,降低用户安装ETC车载设备成本,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为用户免费安装ETC车载设备。鼓励频繁行驶高速公路的政府机关公务车辆和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国有运输企业车辆安装ETC车载设备。

(十五)实施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鉴于实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后,能够降低收费车道的建设费用及收费运营成本,对于已经实行联网不停车收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要对ETC用户(包括记帐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用户)给予通行费优惠,优惠幅度原则上不少于5%。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予以落实。

(十六)加强ETC关键设备的检测工作。各地要把ETC相关设备、产品纳入交通产品质量行业抽查的范围,定期对关键产品开展抽查,确保不停车收费设备和系统的标准符合性、互联互通和可靠性。具体的检测标准与办法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acbee 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2012-08-30

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一、概述:

利用RFID技术进行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应用上,非常能体现出RFID的优势。代替了原来手工和计算机辅助收费的低效率的收费系统,利用RFID远距离快速度识别的特性,车辆可以高速通过,完成自动收费,解决了原来收费成本高、管理混乱以及停车排队引起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实践证明,大多数的RFID系统是安全、稳定、可靠的,能取得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背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但存在众多问题,如:

 人工收费或计算机辅助收费,人工识别,收费时间长,费额计算无监督,车辆通行慢。

 收费设施收费技术的落后,城市入口的收费站形成交通的瓶颈,造成不好的形象。 车辆通行缓慢,停车次数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增加。

三、系统设计

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自动识别RFID电子标签,无障碍通行,实时监控,高效、准确的管理。该系统由电脑、管理软件、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控制箱、道闸和地感线圈组成。系统能实现自动检验、登记、放行等功能。

每辆汽车在档风玻璃内放置一块记录本车基本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银行卡大小),在道口进出口上安放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同时配置道闸和地感线圈。当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进入地感线圈时,地感线圈得到信号,同时RFID阅读器也读到RFID电子标签的信号,光学识别系统识别车的车牌,如果是合法的,就发出信号,打开道闸,允许车辆通过。另外,自动识别系统读取电子标签中的用户费用信息、车型信息和入口车道信息进行收费计算,并向用户显示有关收费状态信息后给予放行。如果有非法用户强行通过专用车道,可进行车牌抓拍,生成违章记录,便于事后处理。此时车辆只要适当减速,不需要停车,也不需要伸手刷卡,就可以顺利通过道口。

四、系统功能及优势:

1、自动识别,无需停车

利用RFID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利用RFID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进行通信的时候能够互不干扰,使得标签在有限的功率范围内进行可靠的通信,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车辆只要适当减速,不需要停车,也不需要伸手刷卡,就可以顺利通过道口。

2、信息档案管理

利用RFID电子标签的唯一ID性质,和后台数据库进行绑定。所有的信息,包括用户资料,收费信息、车辆通行的情况等,都会记录并形成信息档案。并且收费站能通过通信网络和收费分中心与收费管理中心进行联系,方便管理维护电子标签所牵引的账户信息。

3、统计图分析

本系统根据记录、统计信息,提供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和图表。收费管理中心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各种收费站以进行数据交换及管理。管理中心查看一些缴费情况,入账情况、各路段车辆的流量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归档、存储,并打印各种报表。

4、交通监管与管理

网络化系统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更新,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路段控制中心能够将系统定义的黑灰名单及时传递到各个收费站出入口,实施对欠费车辆的告警提示,对不法车辆进行拦截、抓拍或报警等操作。能够将各种费率表及时下发至各个收费站点,能够及时了解整个路网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路网的拥塞或其他异常情况。

5、环保节能,塑造更好形象

利用RFID技术实现不停车通过,改变了传统的车辆通行缓慢,停车次数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的方式。更加的节能环保,从而收费站也会受到很好的社会评价,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五篇:关于印发《江苏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

苏建科(2006)287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

各省辖市建设局(建委):

为贯彻《关于在工程建设中淘汰和限制使用部分落后技术与产品的通知》(苏建科〔2000〕351号)和《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J19-2006),规范我省建筑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保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逐步限制建筑外墙饰面砖的使用,我厅制定了《江苏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与我厅科研设计处联系。

联系人:孙雪梅,电话:025-83738129。

附件:《江苏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暂行)。

江苏省建设厅 二○○六年七月六日

抄送:省建管局、厅有关处室、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核中心、厅新技术推广站。

附件:

江苏省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技术要求(暂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建筑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做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第二条 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应充分考虑抗震、抗风时基层材料的正常变形及大气物理化学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最大应用高度不得大于40m。

第三条 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应有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应采用增强网加机械 锚固措施,锚固件应保证可靠锚入基层,增强网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增强网和锚固件构成的系统应能独立承受风荷载和自重作用。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的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锚固件、抗裂砂浆、胶粘剂、界面砂浆、增强网、饰面砖、填缝材料等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的规定。且面砖质量不应大于20kg/m2,单块面砖面积不宜大于0.01m2。

系统应经过包括耐侯性试验的型式检验,当系统材料有任一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该项检验。

第四条 当系统经过严格的型式检验并有成熟的施工工艺时,可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粘贴饰面砖,系统各组成材料除了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定外,系统抗拉强度不应小于0.2MPa,保温板的表观密度应在25kg/m3至35 kg/m3之间,压缩强度应在150kPa至250 kPa之间,吸水率(浸水96h)应小于1.5%,耐碱玻纤网格布的ZrO2含量不应小于14.5%,且表面须经涂塑处理。

第五条 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应结合立面设计合理设置分格缝,分格缝间距:竖向不宜大于12m,横向不宜大于6m。面砖间应留缝,缝宽不小于6mm,并应采取柔性防水材料勾缝处理,确保面层不渗水。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慎重选用成熟、可靠的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设计单位应进行系统设计,明确系统构造及各组成材料的性能指标。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和标准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样板”试验,在“样板”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材料、工序等过程控制。

第七条 在进行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施工和验收时,除执行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当采用超出本要求的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系统时,应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的要求报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 本技术要求自2006年8月 1日起施行。凡在2006年8月1日前未完成施工图审查的建筑工程均应执行本要求。

下载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暂行技术要求的通知-200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