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第二讲 所有的话题都可以用记叙文来写
第二讲所有的话题都可以用记叙文来写
我所说的记叙文包括两种常见的形式:写人类记叙文和叙事类记叙文。当然,写人离不开叙事,叙事的目的也还是为了表现人,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所以这样划分,一是有些文章在突出人还是突出事上,还是有所侧重的,以突出人为主的就可称为写人的了,而以叙述事件曲折经过为主的自然就是叙事类的。二是这样划分,便于讲解。
还是先来谈谈所有的话题都可以用记叙文来写的问题。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可以用来写任何话题,我甚至于认为,可以用一个标题来写所有的话题。以“我的母亲”这个标题为例,我可以用它来写“相信自己和听从别人的意见”这一话题。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思操作:
我母亲办了一家不大的加工厂,但经济效益一直不太好,原因是她一直以她自己的理解,执行的是几年前的老标准,没能不断地更新产品样式,最近,她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改进了工艺,更新了产品,经济效益一下子就上来了。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她得出结论,一个不管干什么,都要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一味地固执已见,否则,就会什么事也办不好。
假如话题换成“诚信”,我还以“我的母亲”为题来写,可以这样来操作:
我母亲办了一家不大的加工厂,但经济效益一直不太好,原因是她的产品实在,从不偷工减料,制成品按要求不得低于8公斤,她的产品总是超出这个数,价格也就相对要高一些。但是,附近的其他几个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只有4公斤重,价格自然要便宜很多,一时间,母亲的厂子里门可罗雀,但她不为所动。经过了约两年的艰苦努力,她始终以诚待人,以质取胜,那些买了次品的人很快发现,次品使用的时间很短,还是要买规范的合格产品,客户一下子都拥到了我母亲的厂里,她的厂子经济效益也就好了起来。我母亲说,办厂和做人是一个道理,不讲诚信只得利于一时,只有诚实守信,才能长久。
因而,我以为,写好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下面来讲讲写人为主的类型的作文写作。写人的文章,最容易写好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因为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写自己的文章叫“自我介绍”。那么,是不是很了解了,就一定能写好呢?当然不是。有了丰富材料,了解了一个的方方面面,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这个人做过的各类或大或小的事情,这只是为写好这个人提供了材料准备,也就是说,有了这些材料,写好这个人会容易一些,但怎么写,还是需要研究一下的。在人的属性中,有些内容是必须要交待的,如人物姓名、性别、外貌、身份等,我称这个部分为人的自然属性。文章在介绍人的自然属性时,当然不能总是板着面孔说:“张三,男,今年十五岁,是初二某班的班长。”这肯定太刻板了。有时候,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是用一句叙述的话来交待以上几个方面,如“上了高三,我的同桌张三变了许多。”这句话就包括了姓名、年龄、性别、身份,并暗示了后文的情节发展方向。类似的话还有“兰兰放学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是给门口的花草浇水”,“刘一民不太喜欢上地理课,他总是在上地理课时偷偷地画画儿,好几次还给老师给抓了”等等。
自然属性的介绍在文章中只占很少的文字比例,更重要的是介绍人物的社会属性。人物的社会属性包括爱好(读书、集邮、足球等)、品格(乐于助人、值日认真、爱护自然等)、思想倾向(人生理想、积极乐观等)等等,这些都只能通过“事件”来表现,选择不同的事件就可以表现不同的社会属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选材。因而,写人的文章,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在写事。
简单一点的,我们可以写一个方面的一件事。如“自我介绍”就只写自己的爱好,构思如下:
用心爱心专心
我自然属性 加上 我的爱好是读书
读书这一爱好产生的原因
爱读书的一两件事
这个爱好对我产生的重要影响
也可以写得丰富一些,写上自己得名的原因,出生及出生地,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对你产生影响的事情,然后再写上自己的爱好、性格、志向等。构思如下:
我自然属性加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事
个性特征:如爱哭或爱静等
我的爱好:读书(详写)
对未来的构想
全文小结
将自己写好了,就可以写好其他人。其他人在你看来是其他人,其实,在各自看来都是各自的“自我介绍”,写起来也就不难了。
一人一事的文章并不难写,确定一个明确的主确,用一件相关的事来支撑这一主题就可以了。写什么事当然要经过选择,也要经过必要的加工。至于加工的方法,我在下一讲中要详细地谈,这里先暂且不说。写人的文章当然要注重写好人物本身,我先讲一下对人物的描写主要使用的常用手法。
①动作描写:抓住那些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例如:年近六旬的张老师,“在讲台上,时而挥舞着拳头,像是在强调什么;时而拍一下自己的脑门,好像突然醒悟似的。”表现出张老师给同学上课时的热情和忘我。
②神态描写: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感情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了解到人物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品质等。例如:当我看望半年多没见的外婆时,“外婆那布满皱纹的面庞舒展了好多,眼角里露出一丝幸福的泪花。”刻画出外婆当时喜悦的心情。
③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能帮助读者认识理解人物的动作、言语、认识人物思想。例如:我由于考试失利,在家门口徘徊,“跟爸爸妈妈交代吗?不,他们会责备我的。但是,他们有可能理解我吗?”这里的心理描写就烘托也我当时的复杂心境。
④语言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表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写出个性化的语言。例如:我的同学小美在减肥,好看着香喷喷的饭菜说:“就再吃一点,只一点,一点。”表现出好减肥时的矛盾滑稽的心态。
以上所谈可以认定为一人一事的文章写法,当然也能写出精彩的文章。但一个更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写出人物的个性。要想写出人物的个性,就必须从不同侧面来选材,用不同类型的材料来表现人物。这就是我要讲的“一人多事”的文章写法了。
写人的记叙文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人的个性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外貌各不相同,而更深刻的是表现在行为、习惯等方面。同时,不同的行为习惯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品质。善于表现人物个性的文章,才有可能打动读者。
要想写出人物的个性,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围绕同一主题选材
1、用一个主题统帅一篇文章的内容材料。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起统帅全文的作用,它需要用事实材料来支撑,这些事实材料就是我们要写的事。对于写人的文章来说,主题应该是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征的概括。例如,写母亲可以写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种伟大可以通过“对我的关心”、“对家庭的呵护”、“任劳任怨”“照顾老人”等方面的材料来表现。这样说不是可以认为“母亲”就一点缺点都没有,她也许还有喜欢诸如“吹牛”、“打麻将”“喜欢骂人”等一些支节性的性格弱点,但这些内容就不能在表现她“伟大”的这篇文章中提及。不提及不等于没有。只是在这篇文章中不去说它而已。不能认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就通过写人物的“独特点”来表现,而独特点往往是不一般的,甚至可能是带有非肯定性性格的方面。再如写老师可以写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而只有优秀的老师才值得人去尊敬。一般来说,优秀的老师无非是或“关心学生成长”,或“工作认真负责”,或“教学富有创意”,或兼而有之的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取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甚或三个方面的材料来表现。但是,这位老师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他就可能非常严格,他可能是一位苛刻的人,也可能是一位对家庭不关心的人。可这不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你只表现他值得人尊敬的方面就可以了。
同样道理,如果你想表现某个人物不怎么好的方面的特点,那他可能或实际存在的好的方面的事迹就可以只字不提。如上举“老师”的例子,你若表现他某些落后的教学方式带来的负面效果,他的那些“优秀”方面的材料就不能出现于文章中。
2、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着眼点很高,材料很小。
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写人的文章一定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性格方面的特点,或情感方面的境界。我们经常听别人说某某敢做敢为、某某无私奉献、某某胸怀博大,等等,说的就是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的概括。文章的主题就是表现这些特点的。因而,在写作文章的过程中,常常要将评价人物的话写在文章的关键位置。这样的位置或在开头部分,或在结局部分,或在其他过渡性部分。这些评价人物的话就是文章的主题,材料就要能支撑这些观点。因而,从小处落笔,就非常容易。写人物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的事例就可以了,当然,这些小的事例是要经过选择的。
用同一的主题统帅材料,才为从不同侧面选取材料提供了保证。只要是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材料,不管如何地相去甚远,都可以选用;只要是能表现“这一”主题的材料,不管相去多远,一定要拿来用。
二、从不同侧面选材
人物的个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性格方面如活泼、持重、谨慎、坚强等;思想品格方面如同情心、热爱母亲、关心集体、富有正义感等;爱好方面如读书、思考、观察、集邮等。
1、写出人物的二三事
当你想表达的主题确定以后,换句话说,当你需要表达的主题明确之后,就要选取能表达这一主题的事例了。一个事例不足以表现突出的或重要的个性特征,“二三事”当然更能清晰地表现这一特征。所谓“二三事”,其实就是从不同侧面选材,一个侧面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例如,写“值得尊敬的老师”,假设我们确定写他两个方面的事例:关心学生,工作负责。各选一个事例来写,就可以这样来操作:我的某某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他不但对我们所有同学都非常关心,而且,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极其认真负责。然后,选取各一个事例作为材料来支撑这一观点就可以了。
2、从不同角度选取事例
“二三事”可不是确数,可以多点,但一定要从不同角度来选,同一方面的材料不要选两个或两个以上。魏巍的《我的老师》选取了七个事例,七个事例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课堂活动的,写了老师的教鞭轻轻落在“我”的石板边上引起满堂笑声;课外活动的写了老师教跳舞,教读诗,带学生观察蜜蜂;对学生的关心写了写信安慰“我”,为“我”排忧解难等。这样的分类和所选取的事例都很恰当,因而充分地提示了蔡老师的个性:她亲切和蔼,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选了三个方面的例子,每个方面只用一个就足够了。
3、注意恰当的顺序安排
多个事例的安排,就存在一个顺序问题。怎样合理地安排这几个事例的顺序,应该根据文章表达的主题需要来定,这没有确定不变的模式。可以次要的放在前面,也可以次要的放在后面。但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更能表现主题的一定要详写,而详写的一定要放在主要的位置,而主要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中后部。例如前文提到的“可敬的老师”一文,就可以把他对学生的关心的事例放在前面来写,举一两个事例表现其如何关心学生的,可略写。将其如何认真负责的工作的材料放在后面,并且要详写,也可以举两个以上的事例。相反的安排也行,那就要看哪方面的事例更典型了,如果老师关心学生的材料很感人,也可以放在后面来详写。因为不管是哪方面的内容,都能表现其“可敬”的特点。
4、事件之间要有过渡
几个方面的材料放在一起并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事例的累加也不能表现特定的主题。除了文章的开头部分要有统领全文的概括性的句子之外,在每个方面的材料之间要有过渡性语句。过渡是一种衔接,内容是小结上文启动下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1、真实来源于观察
细节描写上具体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都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之中,必须着力写好这方面的细节,读者才能确切地感知他的个性;同时环境方面的细节也不容忽视,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细节描写表现在很多方面。外貌如上文提到的蔡芸芝先生的那颗“痣”;语言方面如很多文章中大量使用的人物对话或独白;神态方面如《祝福》中对祥林嫂三次外貌描写中的神态变化;环境描写如《二六七号牢房》中“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的著名句子。等等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但这些都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观察了,理解了,才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2、生动才能精彩
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表现个性化的人物,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有利于使文字生动活泼;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有利于使文章徒起波澜,叠荡生姿。因而,在实际的写作练习中,还有一项更高需要的训练:语言训练。这需要在长期的阅读写作积累的基础上加以培养。
写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入手。材料上要从不同侧面选取事例,表达上要注意细节的刻画描绘。同时还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锤炼,使文章成为内容上充实、表达上生动、语言上精彩的相对完美的整体。这是中学生在一定的训练基础上所不难达到的境界。
下面来谈谈叙事的文章的写法。
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其起因、发展、经过、高潮和结局,都有发生的时间、地点变化,在这个事件中人物的表现如何等等。所以,我们写叙事的文章就必须交待清楚这些个方面。按起因、发展、经过、高潮和结局这个顺序来写的,我们称之这顺叙,这样的文章往往很平实和顺,没有波澜。有时为了增加文章的阅读吸引力,“文似看山不喜平”,故意地将这个顺序打乱来写,如将结果先交待,制造一点悬念,再回过头来写其起因、经过等,这种叙过度方法叫倒叙。还有在叙叙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在某一相关部位,穿插进来叙述一下相关的背景材料等,这叫插叙或补叙。这后三种方法有利于将普通的事件写得生动吸引人。以上这些,都是我们老师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常讲的,大多数同学也都了解,我在这里不做多讲。我想特别地讲两点:一是写好事件的几个关键点;二是材料的改造和嫁接。
写好事件的关键还有三条:
①叙述要有条理。事件的各个要素要根据落笔前构思好的顺序安排得当,要有明显的层次感。有些同学写记叙文,只知道分三段,中间的一段内容绞在一起,看也看不清,给人一种叙述不清的感觉。因而我建议,记人叙事的文章以写五段左右为宜,记叙的每个要素作为一段,这样就有了很好的层次感。如果你使用的是倒叙,就将事件的结果放在第一段交待,既简明扼要,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引人入胜。
②细分事件经过。这一点其实是上一点的延续。任何事件的经过都可以分成若干小的环节,每个小的环节分为一个自然段,既增加了层次感,又便于叙事。
③关键地方加上描写。把重要的地方写细致一些,写出细节来。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能将你的叙述写得更为生动感人;二是有可能写出一组精彩的语句,在发展等级分上争个亮点。同时,也有利于将文章的字数写得充足一些,不至于无话可说。描写的种类很多,前文已有涉及,这里就不再多谈了。如有不懂的,可以当面询问。
写好记叙文,尤其是在考场上,还有两点我想强调一下。
一是开篇点题。这个“题”就是文章的标题,标题是你自己拟的,要能表明你的文章属性。例如你准备写某个人物,你的标题可能是“一个如何如何的老师”之类,或拟成“给了我什么什么影响的一位老师”,这里面的“如何”和“什么”就是你要写的内容。在开头部分,你就要用三两句话来概括指出其具体内容。如“我高中阶段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工作极其认真而又非常关心同学的好老师。”这句话既起了点题的作用,也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它暗示你的这篇文章主要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老师的工作认真和关心同学。两个方面,两个层次,自然要详写,当然还可以写其他一些次要内容,那就要略写,不同层次之间要有过渡,文章的条理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假若你的文章是以叙事为主,标题可能就要拟成如“难忘的一件小事”、“给我教益的一件事”等等,开篇点题的句子就可以写成如“我曾经历过一件小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它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它让我认识到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战胜困难,战胜自己,迎接新的生活。”这句话也暗示了文章内容,你写的那件事是如何使你认识到上述道理的,交待清楚就可以了。
二是在文章结尾部分要用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结束全篇。这可以起到总结全文,概括全篇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牵连话题的作用,还可以写一组有文采的、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语句借以提高文章的发展等级。记叙文与话题的联系相对不太外露,它是用事来与话题相关联的,在结尾部分,用一定的议论与抒情的语句,明确地将你写的“这”篇文章与话题勾连上,可以起到提醒读者注意的作用。当然,这些议论和抒情的话,并一定总作者站出来直接讲,可以借助作品人物之口来说,或者借助作品人物的思想活动来写,作者站出来讲,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在多数时候,作文写不下去,或无从下笔,并不是真得无话可说。我以为,拿到题目以后,一时无
法落笔的真正原因,不是没有材料可写,而是要写的东西太多太杂,一时不知选择哪些材料来写。这就是选材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前文也提到过,总的原则是选择那些符合主题要求的材料来写,具体做法是,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罗列出三到五项,写在稿纸上,然后对这三到五项材料再进行选择和排序,将其具体化,再写到作文中去。我这里想讲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原材料是杂乱无章了,看上去与你的文章的主题都不是很容易联系上的,怎么办?那就对它进行必要的改造。例如,你写母亲对你的教育和影响的文章,你要写她在你有一次偷了邻居家的树上的桃子吃过之后的处理方法。生活中母亲们可能会或者并不声张,或者对你说下次不能再偷了,想吃我可以买回来给你吃个够,或者对你说,邻居家的老头子太凶,你要是给他抓住了,非打死你不可,下次千万不能再去了,等等,但这样的处理,显然不能说是对你的教育,怎么办,稍加改造就可以了:母亲买回来一堆桃子,看着你吃过够,然后对你说,邻居家的老头子是一个很凶却很劳累的人,他还指望着果园的收入来供他的孙子上学,你偷他的虽然不多,这既影响到他的收入,也可能养成你的不良习惯,所以,你不仅不能再去偷了,还应该找个机会弥补下你的过失。在母亲的教育下,你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还暗中照顾着老头的果园,有几次还是你帮他发现并赶走了其他糟蹋果园的人。
对一个看似平凡的人或事,换个角度来看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有可能对同一材料做不同的符合你的主题要求的改造的原因之所在。其他如生意人为学校捐款,他可能并不是真的钱太多了无处花,或者说真的对社会一无所求,他的思想境界就真的高到一心一意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他有可能有子女在该校读书,他有可能在当时当地想博得点好的声誉,他也有可能看别的人都出了钱,自己也算先富起来的一员,不拿出一点不好意思。但他真的拿了,我们就不要探究他的这些个内心里的小九九,而要从他客观上确实为教育、为学校做了贡献上来发掘人物的精神价值。再如你的同桌帮助你,倒并一定是他出于无私的目的,有可能是老师曾招呼过他要提高的你的哪一科成绩,有可能是他想从你那里请教数学,他才帮你学习外语什么的,还有可能他想借你的学习机之类。但他确实帮了你,我们在写作文时就要从他帮助你是出于友情的角度,或者是出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的角度来考虑、来改造。等等等等,凡此种种,我们只要对生活中的普通的东西改造一下,就都成了有意义的材料,都可以写进不同立意、不同要求的文章中去。
以上所谈是对材料的改造。改造时,要注意不能对人物做无限制的思想拔高,不能动不动就把人物写成英雄似的、神一般的不食人间烟火,要符合人物可能的思想境界,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等等。
下面来说一下对材料的嫁接。
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写人物的方法时曾说过,他小说中的人物,头可能在湖南,而身子却在山东,事情却在天津。他说的其实就是材料的嫁接我仍以母亲对你的教育为例,你的母亲可能只是一位变通的农家妇女,她并知道多少大的道理,但你的同学的母亲却很懂道理,讲出来的话总是很有见地,那么,在写作文时,你完全可以将发生在别人母亲身上的事,别人母亲说的话拿来,写到你自己的母亲身上。与同学闹纠纷,你可能与同学再也没有和好,而别的同学却通过其他的一些事,不仅和好了,还成为学习上的互帮互学的好朋友,根据需要,你也可以写到你自己身上来。你的小学老师可能只是一个平常的老师,但你的中学老师却是一位学者,你也可以将中学老师写成小老师。等等等等,只要是需要的,只要是生活中可能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你都可以进行大胆的嫁接。
写进文章中的材料,都是你根据需要进行改造了材料,它不可能与生活的原来样式一模一样,改造和嫁接的总原则是根据你的文章的立意要求,能说明文章主题的就用它,或者说改造过后嫁接之后再用它。这样,你就不会没有材料可写了,也不会材料太多无从选择了。
【练习二】
用同一个标题“我的老师/同学/母亲„„”写后面提供的两个话题。也可以用其他记叙文形式来写。
话题一:
清晨太阳尚未出来的时候,城郊的小树林里,总会且些鸟儿在欢快地叫着唱着。它们时而在林中自由翻飞,时而在空中翩翩起舞,而树林下的鸟笼子里也有一些鸟儿在跳来跳去,随着主人的太极拳在鸣叫舞动。笼中的鸟儿有没感觉到与外面的鸟儿有什么不同呢?
请以“笼中鸟与林中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话题二: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的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等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请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第二篇:第二讲 记叙文开头
第二讲 记叙文开头
〖写作启示〗
唐伯虎祝寿
大家对于明代文人唐伯虎也许并不陌生。一次,唐伯虎应邀出席一家财主婆八十寿宴。当轮到唐伯虎致祝寿辞时,他劈头劈脑一边手指宴主,一边口吟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引得在座者个个目瞪口呆。于是,他趁势口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主客们顿时化忧为喜。不待情绪安定,唐伯虎又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儿孙和祝寿者们无不惊讶、怒目而视。不料,诗人妙语回天,“偷得蟠桃寿至亲”,顿时,众人开怀大笑掌声轰然。从第一句开始诗人就设置悬念,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直到末句,才完全解开悬念。
你是否能从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密码解读〗
据说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该书的开头竟让他前后修改了十二次之多。即使伟大如托翁者也会为开头煞费苦心,可见给文章一个好的开头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先辈同样重视文章的开头,元人乔梦符就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标准。所谓“凤头”,就是要使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秀、精致,产生吸引人的魅力,让读者一看开头就爱不释手。我觉得“凤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尤为重要。
文章的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美丽的“凤头”来呢?文无定法,开头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纵览五彩缤纷的开头,我们就能从中寻找出一些规律来。
一、开门见山法
此法又可称“直接点题法”。这种方法是起笔入题,或说明写作缘由,或提出全文主旨,或直奔故事,非常简洁。如《打工》一文的开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中考落榜后,我毅然背起我小小的行囊,悄悄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艰辛旅程。故乡的云渐渐飘淡,亲友的视线渐渐拉长,我庆幸自己终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你看,这个开头就非常简洁地导入正题,开门见山地叙述故事,很美!我想如果我们的作文开头有困难时,直入正题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
二、写景抒情法
文章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开头描绘自然景色和环境,或直接、间接地抒发胸臆,这就叫做写景抒情法。请看学生习作:
暖风习习,夕阳挂在地平线上,闪射着温柔的橘红色的光,炊烟袅袅,徐徐轻舞,小草和女孩坐在山头上,欣赏着这人间美景,女孩的眉间隐藏着渴望与无奈。
这一开头如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明丽的画面中流荡着一丝淡淡的忧郁,把人带到一种氛围里,使下文的叙述更加动人心弦。
三、名言发端法
名言精炼,歌词新鲜,俗语流行,自然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箴言、睿语或古代诗人的佳词丽句作为全文的总领,这样的开头,常使文章有一种神完气足的味道,一种理直气壮的劲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请看下例: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经过了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这则开头,引用形象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让读者品味到睿智和深刻,使人急于知道下文的曲折经历。
四、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法,即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达到突出的目的。此法运用很广泛。在记叙文体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一文,开篇说写文章不写女儿,因为“她既非才华出众,也不属天生丽质,甚至连大学都没上——一句话,典型性不够。”这是“抑”。与后文的“扬”形成一种悬差,主题才更突出。
五、修辞增色法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请看下例: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诠释回报》)这则开头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愿望,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开头自然会受到问卷老师的钟爱。
看到这里,你对作文的开头技巧该有一点了解了吧,不过作文有法,但无定法,对开头来说也是如此,具体到一篇文章如何开头,我们还要综合考虑体裁、内容、风格等因素,力求开头与下文的和谐完美。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美丽的凤头来。
〖范文链接〗
1、考题展示
2004年广西中考作文 作文(任选一题)①感受_________。提示和要求:
(1)横线上可填上(友谊、亲情、烦恼、生活„„)(2)600字左右。
②在美国作家狄斯尼写的《勇气》中,美国伞兵因智慧而产生勇气,法国妇女由信仰而产生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吃生鱼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揭露别人或自己的疤痕是一种勇气;敢于斗歹徒是一种勇 气„„勇气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方方面面。请以“勇气”为话题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2)自选角度,自拟题目。(3)不少于500字。
2、考题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横线上可以填上试题所给出的内容,也可以填上其它内容,考生可以在横线上填上自己最熟悉最容易立意行文的内容。不过,也要注意选材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第一个吃螃蟹是一种勇气;神农氏尝百草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生活中处处需要勇气,有了勇气,生活中的坎坎坷坷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人生的天空就会阳光灿烂,生机盎然,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一定会令评卷老师眼睛一亮。
3、失误例文
勇气——通往成功的桥梁
成功的人有哪些特色呢?他们有智慧,有毅力,更有勇气!勇气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在此之前,班主任为选拔选手,在班上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我在文采普通话朗诵等多方面都不错,但我有一个弱点,心理素质太差,从来没有临场经验。稿子写好了,我独自试读了好几遍,但始终感到不是很满意。
班会课终于到了。老师宣布开始;班长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表演。班长说话时口齿清楚,颇富感情。只见他落落大方,毫不失态。一文结束,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又有几位同学上台演讲,也都颇有特色。不但说话流利,并且都富有感情。
一种不安的心情游走在我的心头。我能和他们相比吗?我的演讲会让同学们笑话吗?我的心绪开始乱了。手心紧张出了汗,浸湿了稿子。等我右边的那个同学演讲完毕,已经过去半个多钟头了。老师的声音再度响起,还有没有?大胆地上来,鼓起勇气。我感到我的心在“怦怦”地跳。我的心开始了分争。上!不,上去一旦表演不好,会受到同学们的笑话。不上!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稿子又写好了。老师的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鼓起勇气,不要怕。对,只有勇气,我就能赢。况且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去试一试,我以后如何对自己交待?于是我拿着我已被汗水浸湿的稿子。大步走上讲台。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开始了我的演讲。初开始还有些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逐渐静了下来,融入了稿子中。我把我心里所要表达的那份情全部从我的演讲中体现出来。当我说完“谢谢”之后,全班“哗”地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听到有人对我说:“你读的真好!”“是吗?”当老师激动地并且满面笑容地拉着我,宣布我获胜时,我知道我成功了。一种莫名地冲动涌上我心头,我哭了,是喜悦的泪。
后来老师问我:“是什么力量使你克服内心的恐惧,走上讲台,并且讲得那么好呢?”
我回答说:“是勇气。因为我始终相信,只有勇气,才能把我带到成功的彼 岸。勇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4、升格指导
成功的较为出色的写好开头可以说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结构安排合理,内容充实,语言优美,一篇佳作就会新鲜出炉。失误作文语言拉杂,似流水帐,未能做到详略得当。升格后的优秀作文开篇就用了一个问句,紧接着一连串的排比,再加上一个比喻,很好的启动了全篇文章,所讲事例真实可感,抒发真情实意,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5、升格作文
勇气――通向成功的桥梁
成功者拥有什么?成功者拥有智慧,成功者拥有毅力,成功者更拥有勇气!勇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在此之前,班主任老师决定先在班上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我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从来没有上台演讲过。稿子写好了,我把它读了一遍又一遍,也试着演讲了好几次。
终于等到了班会课。老师宣布开始,班长便大大方方地走上讲台,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演讲起来极富感情。演讲完毕,教室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又有几名同学上台演讲。他们个个都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带着充沛的感情。
我开始不安起来,我的能力怎么样?我能和他们比吗?我的演讲会让同学们笑话吗?我不敢再往下想。手心开始出汗,那份稿子越攥越紧。等我右边的那个同学演讲完毕,已经过去半个钟头了。老师在一旁鼓励大家:“还有没有?不用怕,大胆地走上去,鼓起勇气来!”我感到自己的心在“怦怦”直跳。想上去,又怕演讲不好,会让人笑话;不上去,失去了一次机会,机不可失呀!稿子都写好了。上去吧,让同学们笑话,多不好呀。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鼓起勇气来,不要怕。”是的,就算失败,那又算得了什么?不去试一试,又怎知自己会失败呢?鼓起你的勇气来,你会成功的。这是勇气在对我说话。我终于站了起来,手里拿着那份已被汗水浸湿的稿子,大步走上讲台。同学们吃惊地望着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又鼓足勇气,演讲起来。慢慢地,我不再害怕,所有的思想感情都融入了稿子里,心中那纯真的感情,在言语之中自然地流露。“哗――”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真棒!”有人对我说。当老师满面春风地宣布我获胜时,我喜极而泣,我成功了!
“是什么力量使你走上台来讲得这么好呢?”老师问我。我回答:“是勇气。因为我相信,有勇气,才会有成功。勇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6、评点
本文成功之处有二:一是扣题较紧,中心突出。作者围绕“勇气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这一主题,叙述了参加一次演讲比赛的经过,着重描写自己真实而细腻的心理变化流程,这一点是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的。二是语言晓畅,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首尾照应。
〖佳作平台〗
佳作7
人生需要有勇气
三年一度的省物理竞赛的消息使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有的则消极地说:“这种竞赛,跟我们是绝缘喽!”坐在墙角的我,看着这一切,沉思起来。“喂,物理王子,别错过机会呀!”一句话刺激了我,不知这是刻意的讽刺,还是善意的鼓励。可我还真想试一试呢!提起我的物理,不是自命不凡,在全市还是可以的。
报还是不报?我还真没这个勇气。报了,得不了奖。同学们会笑我;不报,正如那位同学说的那样,失去了机会。
没辙的我,只好回家问爸爸。
“孩子,我相信你会有这个勇气去抉择的!”爸爸微笑着看着我,目光中充满鼓励。
夜静静的,躺在床上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干脆披上了外衣,走了出来,走进了这个星光之夜,也走进了自己的问题:报还是不报?
“叽,叽叽„„”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我的沉思,我闻声而去,一只觅食的小蟋蟀,正在青草中蹦跳,忽然鸣叫声戛然而止。原来它发现了食物,在一小丛荆棘边,有一只小飞虫。
机会就在面前,如果蟋蟀只凭勇气把握不好,就会被荆棘刺死,小蟋蟀毅然跑了起来。这一跳,牵动了我的思绪:一只小蟋蟀在机会面前都有勇气不放弃,何况一个比蟋蟀强劲千万倍的人呢!
猛然间,我又想起了什么,向那丛荆棘看去,没有看见蟋蟀,却又听到了它的叫声,这是它胜利的凯歌„„
第二天,我鼓足勇气,坦然地交上了报名表,不论结果如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机会无处不在。如果每一次机会都没有勇气去把握而轻易放弃,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将失去它本身应有的价值。经历了这件事以后,我的座右铭又多了一句:勇气是把握机会挑战成功的阶梯。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紧扣话题,围绕文题进行叙写,以时间为序,紧绕“参不参加省物理竞赛”选材组材,突出表现了“勇气是把握机会挑战成功的阶梯”这一主题。文章以心理描写见长,侧重于描写“在机会面前”没有勇气而犹豫徘徊的心态,写小蟋蟀果敢把握机会而取得胜利,成了“我”鼓足勇气,把握机会的动力,构思巧妙。
〖真题热身〗
1、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别林斯基)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苏格拉底)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培根)请从上面任选一条名言,围绕“交谊”这一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根据下面的材料,以“该怎么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有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中国、日本、美国的孩子学画苹果。
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
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老师擎着一个苹果,孩子们观赏后作画。
美国的孩子作画,老师提来一筐苹果,任孩子们拿一个自己画。
3、一个6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紧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一个漂亮的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请以“换一种眼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文体不限。(2)自拟题目。(3)600字以上。
4、倘若一个人如愿以偿做成了一件事,面对或大或小的成功,面对伴着成功而来的别人的祝贺,除了欣慰和喜悦,更深的感慨往往是“成如容易却艰辛”。总觉得此生的每一收获,都是自己努力的报偿。每个成功者都说:“世界上没有意外,没有运气。”
然而,当挫折袭来失败降临,心中充塞的话语多半是——我运气真不好。
请以“成功与运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另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5、阅读下面的名言,按要求作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无求备于一人。(《论语》)有容德乃大。(《书经》)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晋书》)
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第三篇:记叙文阅读第二讲(本站推荐)
记叙文阅读
第一讲品味文章题目 【学习目标】
理解记叙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理解标题的含义。
【考情分析】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品味分析文章的题目,可以锻炼同学们全面把握文章的能力。此类试题是初中语文试题的常见试题。
【基础知识轻松学】
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以叙事和记人为主。
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文章的窗口。其类型多样,有双关式、疑问式、线索式、内容式、中心式等。
精讲: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读者可以从标题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文本的印象,因此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标题的内容看,可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如《秋天的怀念》;可以交代主要事件,如《散步》;可以引用文中人物作标题,如《我的叔叔于勒》;可以用某种线索式的事物,如《羚羊木雕》;可以借物写人,如《白杨礼赞》;还可以用人物语言表现文章中心,如《一个都不能少》,等等。【重难疑点轻松破】 分析标题的作用
分析标题的作用是记叙文最为常见的整体感知类考点,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以标题为抓 手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与中心。这类考点命题主要是简答题。常见的问题有:标题有什么作用?这篇文章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等。飘向天堂的琴声
①去年暑假,我应邀去一所老年大学代授琴课。一天,一位瘦削、白皙,长着两道剑眉的七十岁左右的长者要插班学二胡。那天,他斜挎着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但他执意说想学琴,能跟上。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那个空位曾是一位六十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为晚期肝癌去世了。老人的头发雪白,还鬈鬈的,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了一天不拉心里不安、一晚不拉无法安枕的地步,老伴戏称她是“琴痴”。
②说也奇怪,自从这位“插班生”来了以后,我常常在他身上看到“琴痴”的影子。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从执琴到运弓,不懂就问。除此之外,他还央求我每周给他多加一小时的“小课”。“我交补课费。”他一再央求。就这样,每周两次四个小时的大课后,别的学员放学回家,他留下来继续学。半年后,他已经能很熟练地拉《雪绒花》了,而且我发现每次他都要在我离开教室后很认真很投入地从头至尾拉一遍《雪绒花》。他拉得节奏流畅,音色优美,但不知为什么,节奏总是比平时处理得慢半拍,绵长而低沉,像是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倾诉。
③有一次,我从办公室出来想回家,教室里又响起《雪绒花》缓缓的琴声。我翘首从门上的玻璃往里看,发现老先生端坐着,面朝外,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琴声从他的弦上汩汩地流出,飘向窗外,而窗外已是暮色渐浓,几片云悄悄地隐去,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忽然琴声戛然止住了,我看见老先生抱住琴杆,双肩拉动,既而,我听到嘤嘤的啜泣。我推门进去,老先生端坐未动。当我低声询问他时,他突然抱住我,一阵大哭,他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我太想老伴了!我天天拉琴,就是想让她听见,让她高兴,让她知道我想她„„她去了天国„„”
④后来我知道,他的老伴就是那位头发雪白还鬈鬈的“琴痴”。⑤“我太想老伴了。”那句话从此也像一块大石头,让我心里波澜难平。⑥生活中,在情场和物欲的天平上,我们似乎更倾向于物欲的满足而有着太多的不平和烦恼,并因此制造着各种各样的争吵和争端,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悲情故事、离散故事。然而,当我们坎坷一路走来,读懂了情为何物时,往往是情已老人已逝,空留下一腔伤感满心伤痛!⑦《雪绒花》的曲子好像还在耳边低徊,飘飘袅袅地去了遥远的天际,那是飘向天国的琴声。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变式题:文章标题换成“思念”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点评:标题的作用可能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在解答时,我们可以结合其中的一点或多点进行概括作答。变式考点中“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从本质上来看,也是在考查标题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步骤来作答:第一步,表明观点(肯定地回答不可以或可以);第二步,说明理由(围绕标题的作用);第三步,说出改后的标题的不足或好处。拓展练习:
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梗概。
2、文中第③段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5、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一说。
6、有人说文章的第⑥段太过直白,完全是多余之笔,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理解标题的含义
理解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入手。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即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这类考点命题主要是简答题,常见提问方式是: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飘向天堂的琴声”的理解。
点评: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作答:①表层含义;②深层含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类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第二讲概括文章内容 【学习目标】
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主要内容并能正确概括事件内容(要点); 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理清文章叙述层次。【考情分析】
概括文章内容是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常考的题目之一,通常以概述题的形式出现。其概括的部分,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文章局部的。这个考点要求同学们能从整体上阅读和把握文章,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要点和核心,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轻松学】
记叙文的主要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
结构包括基础型和变式型两种。基础型结构主要包括:总分式结构(包括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三种类型。变式型结构是结构上的一种变式,主要有:对照式结构、片段式结构、排比式结构等多种结构样式。记叙文的顺寻:顺序、倒叙和插叙
精讲:顺叙是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叙述方法,它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倒叙一般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而是把情节发展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如矛盾斗争最尖锐、最突出的部分)先行叙述,然后再回转来从头叙述发生前的情节。采用这种方法能造成一种悬念,使叙述更显得曲折动人,吸引读者。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情节开展、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叙述内容,以对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或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插叙的内容不是文章的主体,只是与主体内容有关的片段。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的脉络,它是把作品中的各个时间串连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线索类型比较丰富: 一是以时空变换为线索。在许多写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索。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第二部分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二是以物象为线索。比如文章以具体的物作为叙事的线索,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也可以是一个特写的意象为线索,如朱自清的《背影》。
三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有些文学作品,其外化的标题显现的线索标志不够明显,多以隐含在情节中的情感变化作为叙事或抒情的线索,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据此分析出文本的线索。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则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写出自己对长妈妈由憎恶到好感,由讨厌到喜爱,最后由感激到怀念的心路历程。
四是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多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就以“我”(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五是以文章中情节悬念为线索。多以文章中出现的起着悬念作用的问题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以“狗主人时谁?”作为判案的依据,推动情节一次一次向前发展,最终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重难点轻松破】 内容概括型
这种类型的命题多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常见的问题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或“概括某部分文字主要写了什么事”。
84名乘客的生死表决 牧徐徐
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且无比真实的故事。
⑵1990年5月26日早上6点10分,型号为BAC-1-1的英航5390班机和往常一样,从伯明翰机场准时起飞,它的目的地是西班牙马拉加机场。机长是拥有21年飞行驾驶经验的西蒙,副驾驶员则是刚来5390上班的阿拉史泰尔,除此之外,飞机上还有一名乘务长和3名空姐,以及84名乘客。
⑶飞机起飞13分钟后,到达1.3万米的高空处,机长西蒙将飞机调到自动驾驶状态,然后起身想去弄杯饮料,可就在他刚站起来的那一刹那,只听见“嘭”的一声,西蒙左侧的挡风玻璃猛地一下被炸开了!之后,舱内舱外巨大的气压差将西蒙吸出了机舱外。万幸的是,在被吸出机舱的过程中,西蒙本能地用一只脚死死地勾住了驾驶室里的一把椅子,然后又被随即赶来的乘务长和两名空姐死死拽住,这才没有被完全甩出去。⑷挡风玻璃一碎,舱外冰冷刺骨的狂风便以时速390公里朝舱内灌,飞机内的3个警报器都不停地响,并且和空管中心失去了联系。80多名乘客顿时惊慌失措,乱成一团。飞机开始快速朝下降落。
⑸作为大副,还对BAC-1-1不太熟悉的阿拉史泰尔,只好临危受命,靠着直觉和以前的经验将飞机又拉升起来。但危险却远没有就此结束,由于舱内的气压失去原有的平衡,如果不能即时阻住炸裂开的进风口,舱内供乘客呼吸的氧气至多只能维持30分钟,之后,所有的人都将会因为缺氧而开始陷入昏迷,直到最终窒息而死。但是,机长西蒙还在机舱外,也就是说,如要阻住进风口,就必须要丢掉西蒙。看着趴在零下20℃机舱外,已经被冻得毫无生息,仿佛是睡着了的机长,乘务长和空姐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她们实在不忍心放手,都希望奇迹能发生。
⑹按照英航的规定,飞机在空中遭遇事故时,机组人员有义务牺牲一切来确保乘客的安全,除非乘客不要他们那样做。因此,丢不丢下机长,只有问问乘客了。在乘务长的授权下,一名空姐走到客舱内,她稳定了自己的情绪,然后说,我们遭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生死不明的机长被吊在寒冷的机舱外,丢不丢下他事关我们的生死,请大家考虑后表决,赞同丢掉机长的人请举手,举手的人超过半数,我们就将丢下机长。⑺空姐说完后,慌乱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几秒后,有人迅速而果断地开始举手,2个,5个,10个,20个„„
⑻看到这一状态,空姐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流下。她强迫自己数清每个举手的人,可就在她快要数到过半数的42个时,突然,有一个一直举着手的人,把手慢慢放了下来,紧接着,又有一个人把手放了下来,接下来是第三个,第四个„„最终的结果是,举手的人竟然为零!看着这突然的转变,空姐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哗地一下冲了出来。
⑼接下来,更好的消息传来,通过不懈努力,大副阿拉史泰尔终于和空管中心取得了联系,依靠他们的指挥和引领,在发生事故后的第22分钟,飞机成功降落在6公里之外的英国南安普顿机场!机长西蒙也被随即赶来的救护车接走。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受到巨大撞击和在极寒中被冰冻了20多分钟的机长西蒙,居然在医院里被救活了过来,而且在3个月后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⑽后来的调查表明,这场事故是由于机械维修师在更换飞机挡风玻璃时,粗心上错了螺母而引发的。更让人后怕的是,多亏当时没有丢下机长,因为一旦机长被丢下,他百分之百会被卷入机翼上转动的引擎里,结果只能是机毁人亡,谁也救不了。
⑾84名乘客改变表决结果,既拯救了机长,也在冥冥之中拯救了他们自身。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点评:在解答内容概括类题目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巧妙地填写下面这个句子即可:“”某某人(如果题目中有提示就以提示为准,如果没有提示一般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因为什么做什么事,结果怎样。”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如果题目中有字数限制,可以依次省略原因和结果。还有一种概括情节的方法,就是依次写出事情发生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结构层次型
记叙文结构层次包括情节发展变化过程等内容,需要我们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并完成填空与表述。这类题目在命题时多以填空形式出现,一般会以给定的某部分内容,让学生填写空格。除此之外,近年来中考命题多有句式和表述形式上的限制,比如限定动宾结构表达,限定四字或三字短语作答等。
阅读②—⑧段,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大副接班,生死抉择—()—()
点评:对于内容层次的分析,解答时要注意:一是根据已有的答案,找出需要定位阅读的内容,如“大副接班,生死抉择”属于⑸自然段;二是顺藤摸瓜,明确在这个情节之前有个什么情节?之后有需要补充几个情节;三是借助时间、地点的变化词语进行定位阅读,并对其余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还可以借助情感变化的词句来帮助定位故事情节与内容;四是在确定故事内容时,不能过于集中,要把相同内容的段落进行整合归纳;五是要注意尽量仿照所给的答案的句式、字数、结构进行解答,能摘录原文中的词句的尽量引用原文的词句。拓展阅读:
第⑷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第⑻段中空姐出现两次情绪波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各表现了空姐当时怎样的心情?
3、文章第⑽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章结尾说:“4名乘客改变表决结果,既拯救了机长,也在冥冥之中拯救了他们自身。”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第三讲赏析重点词句 【学习目标】
选准赏析角度,学会从修辞、用词、句式等角度赏析词句; 体味语言生动性、准确性与通俗性,学会品鉴语言特点; 理解文本中关键性语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考情分析】
赏析重点词语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试题一般要求考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阅读现代文的主要技能之一。锻炼赏析文章词语的能力,能更好地欣赏一篇文章的艺术特点,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对于我们欣赏整篇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基础知识轻松学】 修辞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还有借代、对比、引用、反语、双关等。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明喻的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在打比方的比喻词:“像(如、若„„”、“像(如、若„„似的”、“像(如、若)„„一般”、“好比(好像、犹如、仿佛)„„”等。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判断下列句子是哪种比喻句:
高铁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就是一条哈吧狗!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她的名字犹如洪水猛兽,使敌人吓破了胆。他倔强得像一头骡子,很难说服他。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杨二嫂)正像画图仪器里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借喻和借代是有区别的,借喻侧重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说明本体和借体之间的相关性,换言之,借喻的构成基础是相似性,借代的构成基础是相关性;借喻是喻中有代,而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判断下列句子是借代还是借喻: 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石楠《张玉良传》)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测你一身的污泥。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刘绍裳《柴禾妞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的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圆规一面愤愤的转回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性强。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德淋漓尽致。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在问句里。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例子: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比拟:比拟是就通过想象把物当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拟物)。拟人是比拟的一种,就是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写物。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文采。
例子: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座小山城越长越美丽。
反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句式
句式: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就成为句式。
精讲: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
2、关键句:记叙文中的关键句主要是指对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起关键作用的议论句、抒情句、过渡句、中心句、结尾句。它们一般起着总领、过渡、照应、深化中心的作用。【重难点轻松破】 比较鉴赏型:
一般是赏析句子中某个(或几个)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表达效果。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某某一词(句)写得好,请说说你的理解”或“能否将A词换成B词,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
①她是班里让人心怜的差生。起初,很多的人不明白,为何她的成绩如此要命,学校还是三番五次的为她召开募捐大会。直到那次体检„„
②那次体检之后大家才知道。她不但是个色盲,反应速度也有着极大的问题。于是,先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同学忽然悔憾起来。要知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重点中学,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女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③每每开展帮助她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都会异常的团结,百众一心。最让人感动的是,几年间,她从不曾对谁哭泣过她一贫如洗的家庭,更不曾抱怨过自身的种种不幸。相反,她的乐观、豁达、乐于助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所有顽劣少年。
④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坏男生笑话她是弱智,在楼道里堵住她,狠狠的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这件事,她始终守口如瓶,整日欢笑着与班里的同学一同来去,只是,每每走到那个楼道的时候,她总是不经意的撒开了同学的手,独自走向另一条稍远的楼道。⑤事情的始末,终于还是让班里的同学知道了。那天,我头一次见后排的男生们如此的团结,在清晨第二节课后的广播操时间里,硬拉着她去走了那条楼道。她推诿不过,只能被人群簇拥着去了。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的落起泪来。那些莫名的泪水,深深的唤醒了那些坏男生的良知。生至今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集体,诚心实意地维护着她,将她当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看待。当然,那个坏男孩再没敢欺负她。他被那声势浩大的场面吓得脸色惨白,腿脚哆嗦。
⑥临近毕业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无不暗自伤感。尽管班里的几位高材生连番上阵,彻夜不停地为她补习功课,但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大家各自心照不宣,似乎都早已预料到,这位让众人心里怜悯的小妹,将要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⑦事如所料,填写志愿那一天,她逐一邀请班里的所有同学,哽咽着说,这几年,她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报答我们。她实在想不出空前绝后的办法,只得每日积攒零花钱,好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请我们到校外的餐馆里大吃一顿。那天,班里的大部分男生都哭了,呜呜的翕动,像窗外七月柳条间的暖风。如此暗藏悲伤而又饱蓄大爱的饭啊,叫喜庆的我们怎么下咽啊?
⑧时光将我们毫不留情地推散,各自奔向了天南海北。尽管生命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的面孔,但对于多年前的那个弱小的坚强的女生,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只是,经历世事之后,忽然对昔日的自己有着深深的无奈与愧疚。当年,如果我们能忍住泪水,欢喜着吃下她郑重邀请的那一顿饭。那么,即便她从此一生暗淡无光,也可以在惨淡的记忆中自豪地想,很久很久以前,自己曾那么拼尽全力回赠过那些帮助她的人—-那是多么的光彩而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只可惜,这最后一次足以给以后的岁月酿成慰藉的机会,也被我们执拗的善意击打的支离破碎。(摘自《读者》)
请分析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簌簌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点评: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作用,比如动词、形容词表达景物的特点,人物性格、心理、情感等,同时看看上下文是否照应;副词要从删与不删的效果角度理解表达准确的特点;还可以考虑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语言鉴赏型
主要从修辞或句式的角度对语言进行鉴赏。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目为主,如从“修辞或句式的角度来鉴赏这个句子或段落”,又如“请自选角度鉴赏某个语句或段落”。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选准角度(修辞、表达方式、句式);第二步分析该句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人物的怎样的心情);第三步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与中心的联系。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关键词句理解型
关键词句主要是对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起关键作用的议论抒情句,也包括在结构上起总领、过渡、照应、总结、深化中心的语句。设题多以简答题为主,常设的题型有:“结合文本理解句子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或“解释某一个关键词句的含义或比喻义”。请分析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起着怎样的作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看位置;二看与内容和中心(情感)的关系。一般来说:起始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有:开宗明义,篇首点题;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交代背景等;收尾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有:卒章显志,深化主题;照应前文(首尾呼应),强调中心;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含蓄结尾,发人深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拓展阅读:
1、填空分析,文中她的同学对她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伤感怜悯)——()第一小节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删去?
3、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狠狠的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2)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④——⑤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5、简要概括文中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6、请分析标题“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有什么作用?
7、读完文章,你觉得“我们”当时到底该不该去吃那顿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看法。第四讲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目标】
1、判断环境描写的方式及作用;
2、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景物描写。【考情分析】
环境描写是现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尤其在小说文体中,环境描写更是成为其要素之一,成为小说阅读的必考点。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自然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精神,渲染气氛等。弄清现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我们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读写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础知识轻松学】
一、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又称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换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景物描写一般出现在开头、中间与结尾。有些文学作品在文章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了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人物出场的一种意境,这种写景可以把读者带入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创设人物活动的丰富舞台。
第四篇:初一阅读第二讲记叙文基本概念和常识
第二讲
一、技法详解
记叙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文体样式。所谓记叙文,就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特点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日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都划到记叙文教学中。
2、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
写人记叙文,指记叙、描写某个或者几个主要人物的文章。尽管写人的记叙文也会叙述人物的故事或者事迹,但这些故事和事迹主要是为了反映人物的特点。如《邓稼先》 《音乐巨人贝多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叙事记叙文,指以讲述真实的事件或者描述虚构的故事为主的文章。事件和故事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人物,但在叙事的记叙文里,人物只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必要组成部分,不是主题。如《童趣》 《风筝》 《皇帝的新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景记叙文,指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在描写景物时,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某种心情,一般比较好的写景记叙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如《济南的冬天》 《春》。
状物记叙文,指以描写某一个具体事物为主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一般会通过描述某个事物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者志趣,具有托物言志的特点。如《及藤萝瀑布》 《黄河颂》。
3、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记叙的顺序
(1)顺序,即按事情发展顺序先后顺序叙述故事。顺序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指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倒叙能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指在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插叙能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就是补叙。
5、记叙文中的叙事线索。
(1)以人物为线:以作者本身或者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经历或者相关事迹为线索。
(2)以时间为线: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3)以地点为线:以场景或者地点的变换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以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为线索。(5)以情感为线:以人物的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6)以物品为线:以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为线索。(7)以题目为线:以文章的题目为线索。(8)明暗两条线: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并行。
6、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第二人称: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7、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1)记叙:即记录事件和故事发生的全部过程。
(2)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与刻画。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①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分为想象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人物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人物描写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和揭示文章主题。②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同时还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人物心情、感情),并起到突出、深化主题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事件发生的社会现实。
(3)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中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等作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4)抒情:记叙文中抒情一般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抒情可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5)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一般是记叙中的涉及的相关事物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抓住事物最主要的并且和情节联系最紧密的特点。
三、例题详解
《阳台上的小麻雀》
国永梅
阳台上曾经养过一只小麻雀,现在已是鸟去笼空,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
那只小麻雀是邻居在修房子时捉到,送给儿子的。母亲怕它飞走,把它的翅膀给剪短了。灰灰的小麻雀,实在算不上漂亮,但它那婉转清亮的叫声,两颗转动灵活的宛如黑珍珠的小眼睛,着实让我喜欢。我特地给它买了一个小小的鸟笼,买了小米,在阳台上为它安了家。每天早晨,揉着惺忪的双眼,我总要到阳台上去问候一下这个小家伙。那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也好像因了这清脆的叫声有了生机。我把小麻雀当成了朋友,照顾得也格外周到小心。
可是,慢慢地,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与正经同时,麻雀的叫声似乎少了很多,也暗淡了许多。麻雀慢慢地被冷落起来,只有记起来,才去为它添点水,加点食。
终于,有一天,在我打扫干净阳台之后,我打量了一下那只躲在角落里的毫无色彩的小麻雀,对老公说:“把小麻雀放了吧。”老公以为我是可怜它,就说:“放了吧,它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于是打开鸟笼,老公抓住它,把手从阳台伸了出去,奇怪的是,它并没有振翅高飞,反而直接从三楼掉向地面的花园去了。我立刻明白过来,给它剪短的翅膀还没长好,它还不会飞。果然,摔到地面的小麻雀努力了几次,都没有飞起。一刹那,我的心里灌满自责和歉疚,是我抛弃了它!我匆匆地下楼,一路小跑赶到小花园,想重新带它回家。但小麻雀似乎伤了心,跟我赌气似的,好几次差点就捉到了,但却都溜走了。最后竟钻到灌木丛中,任我怎么呼唤,怎么寻找,再也不出来了。见我在小花园里团团乱转,老公在楼上喊:“上来吧,它不会饿死的。”我怅然地往回走,心里希望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空。这以后,我经常站在窗前向楼下花园里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麻雀。有一天,领儿子在楼下散步。儿子走着走着,惊叫起来:“妈妈,小麻雀!”我急走几步,是一只已死去的小麻雀。也是灰灰的羽毛,我的心里一紧,莫非„„小儿子蹲在麻雀前,仰起小脸问:“妈妈,小麻雀怎么了?”我没有回答,抱起儿子快步走开了。
以后的日子,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那种感觉,好像是朋友投奔到我家,而我却自私地只能接纳他带来的益处,不能容纳他的缺点,最后竟将他轰出家门!
1、这是一篇以人与动物关系为题材的时文,文章以 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 对与自己曾经相处过的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的 之情。(4分)
2、对放掉阳台上的小麻雀,“我”与老公的想法有何不同?(6分)
3、试找出文章首尾呼应的语句。(3分)
4、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为什么呢?(5分)
答案:
1、小麻雀 怀念和愧疚
2、我是因为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3、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
这两处前后呼应,相互照应。
4、自己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生死未卜,为此深感惭愧
打出自己的旗帜 ①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日理万机,一般不会轻易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是一位美籍华人在应聘一家媒体的过程中,主管却指示她去采访可口可乐公司总裁。这是刁难,还是一种考验?对于她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必须完成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的采访,否则,她就无法得到这份工作。
②她通过种种关系和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接触,但所有人都告诉她,她的采访要求根本不会得到允许,除非总裁本人同意。但是她又无法知道总裁的电话,她多次进入可口可乐公司总部,但还未到总裁办公室,就被秘书客气地挡回了。
③有一次,她偶然在报上得到总裁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她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她再看详细的报道,发现总裁只能在那所大学停留半小时,以她现在的人际关系根本无法采访到总裁本人。她绝望了。
④到了总裁演讲那一天,她还是到了那所大学,她站在人群中等候总裁的到来。总裁按时来了,许多人围着他,快速走向大学的礼堂。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现在不尝试,以后也许更困难了。她冲上前去,气喘吁吁地对总裁说:“.”总裁听了,觉得十分奇怪,看着这位东方女孩儿,总裁说:“给你五分钟,只有五分钟。”
⑤总裁说完便走了。她欣喜若狂,她终于得到了宝贵的五分钟。
⑥总裁的演讲在大学礼堂准时开始,她在台下不停地看着表,他的演讲十分生动,大学生报以一阵又一阵热烈掌声。
⑦慢慢地,时间已接近二十五分钟,她知道总裁离开大学的时间快到了,演讲如果再进行五分,那就意味着她的机会蒸发了。
⑧她突然有了一种勇气,撕下自己采访本上的一张纸,在上面写上一句话:“总裁先生,演讲之前你和一个东方女孩有一个约会。”她就从会场的最后穿过数千人的目光走到总裁的眼前,把纸条交给总裁。总裁展开那张纸条,看了一眼,便微微笑了。不一会儿,她听到总裁在台上说:“我的演讲到此为止。”
⑨总裁接受了她的采访,不是五分钟,而是整整二十分钟。总裁离去之前对她说:“你是我所见到的最勇敢也是最有个性的中国人!”
⑩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一个人还是按照常规思考问题,你遇上的可能都是壁垒。有了实力,并不代表成功,你还需要勇敢地打出自己的旗帜、抓住机会来证明自己。
1、概括叙述文章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4分)
2、女孩得知总裁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她很高兴,是因为;她绝望,是因为.(4分)
3、第④段“说”的内容已省略。女孩该说些什么才能打动总裁呢?请根据上下文内容
把她要说的话写在下边。(含标点50字以内)(4分)
4、第⑦段中“蒸发”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5、全文最后一段运用了表达方式,其作用是?(4分)
6、女孩儿的成功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简单谈谈。(5分)
(答案)
1、一美籍华人女孩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勇气成功地采访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
2、她认为这是一个有可能采访到总裁的好机会
总裁只能在那所大学停留半个小时,以她现在的人际关系根本无法采访到总裁本人。
3、“我是一位实习记者,十分崇拜您,如果您能给我五分钟,即使更少些,也将改变我的命运。”
4、失掉、丧失、没有
5、议论紧扣题目,点明文章中心。
6、成功靠实力,还需要有勇气抓住机会,证明自己。
美丽的谎言(29分)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3分)
2、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从谎言的作用上回答,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概括)(4分)
3、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3分)
4、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3分)
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要全面考虑,不要遗漏)(6分)
6、母亲为什么说谎?(3分)
7、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2分)
8、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5分)
答案
1、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2、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3、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4、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5、(1)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
(2)“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3)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6、怕“我”惦念她。
7、过渡(承上启下)
8、略
生命的姿势(35分)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的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携带
裸露
2、解释下边短语中加点的字。(2分)①准备就绪 绪:
②气温陡降 陡:
3、快速阅读全文,说说:“生命的姿势”这一标题中“生命”的含义(整体感知全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4分)
4、第⑧段中为什么说妻子的喂奶动作“现在却无比艰难”?(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5、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4分)
6、第⑥段方框处应填入的一个词是()(2分)A、损害 B、损失 C、损耗 D、损坏
7、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文章中心上的作用)(3分)
8、结合上文,谈谈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5分)
9、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注意中心句通常的位置)(3分)
10、课文《生命》的作者在见到的有关生命的例子描写之后,深有感慨地说:“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那么,读了上文,你对生命又会作何感想呢?(字数不超过100个)(5分)
参考答案
(一)1、xié luǒ
2、①指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 ②突然,陡然
3、①母亲的生命 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儿子的生命
4、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
5、细致描写小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这是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
6、C
7、既点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
8、抒情,歌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9、一个平凡的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第五篇:史老师阅读作文记叙文第二讲整体感知多件事联系题
太原E度史老师阅读作文
一、童年酸鼻子树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颗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根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酸鼻子树在我老家屋旁的菜园地里,又高又直,年年见长。儿时,带给我无数的乐趣。因了枝繁叶茂,不少鸟儿选择到酸鼻子树上安家。父亲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多次用竹竿把想在酸鼻子树上筑巢的乌鸦赶走;喜鹊是报喜的使者,不但受欢迎,有时还能得到父母馈赠食物。清晨,鸟儿用悦耳的歌声将我们叫醒,傍晚,鸟儿归巢的情景动人。幼时,我们常站在树下看鸟妈妈给小鸟喂食。
酸鼻子的成熟期是在冬季。那时,家乡几乎没有水果,酸鼻子就显得格外难得。暖暖的阳光下,熟透了的酸鼻子经微风一吹,不时掉下几颗到地上,捡着了,仿佛捡着了水果糖似的,心里欢喜不已。菜园地里捡完了,就爬上崖去,扒开草寻。
第一次学会用劳动挣钱,也是从酸鼻子树开始。地上铺层稻草,爬上酸鼻子树,抱住树枝轻轻一摇,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一个一个捡起来,轻轻放进背篼,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成熟好看的,五分钱一斤,有点青涩生硬的,四分钱乃至三分钱一斤卖给小贩。大约8岁那年,我第一次背了6斤酸鼻子进城,卖了三角钱,高兴得不得了,什么都舍不得买,回家后,如数交给了父亲。
随着林地的开发,乡村的山林也越来越少,许多鸟儿选择到我家酸鼻子树上安家,于是我家那颗酸鼻子树上,筑了好几个鸟巢,开始热闹起来。有天傍晚,酸鼻子树上忽然传来阵阵扑打嘶叫声,原来是一群群白鹤,前来霸占喜鹊的巢。喜鹊们惊恐地站在巢边,一边大声嘶叫,一边迎击入侵者,坚定地守护着家园。白鹤仗着势众,扑扇着翅膀,一轮接一轮地强袭。我们拿着竹竿,甩着土疙瘩,大声吆喝着替喜鹊助阵。然而,没用,第二天清晨我们到酸鼻子树下一看,鹊巢已经易主。
酸鼻子树,把童年的情绪与记忆挂在树梢。
1.文章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往事呢?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