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最近,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新阶段国家建设的中心议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议》提
出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通过认真学习,我有如下的体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句朴素的话语深刻回答了党治国理政“为了谁”的问题。回顾历史兴衰,一个政权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纵观当今世界,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迫切需要人民群众对政权的认可和信任,说到底就是“人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如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人民群众就是土地;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句话,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在执政的艰辛道路上无往而不胜。义贵有功,功在利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的甘肃来说,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是大势,是必然;对人民来说,发展是愿望,是企盼;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发展是责任,是使命,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所在。全省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又一次大好机遇,既要为群众发展又要靠群众发展,要始终不渝地高举“改革、发展”的旗帜,抓项目、抓企业、抓党建,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更高的热情和速度,更稳的姿态和步伐,在加快发展中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要为民造福,更要勤政高效、清正廉洁。老百姓看执政党,看历史也看现在,看说的也看做的,看中央也看基层,看政绩也看败绩。共产党植根于人民群众,而懈耽奢靡和腐败,正是引诱党员脱离力量之源的大敌。如果“深入群众”不是看看群众的锅灶,看看厕所,看看洗澡的地方,而是直奔酒店,直奔歌厅,人民公仆的形象荡然无存,官老爷的派头昭然若揭,怎么能奢求为民谋利?
怎么能奢求血肉联系?“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党员干部只有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新高度,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正心、清欲、廉洁,以严格的民主制度和监督体系约束自身,才能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那么一种血肉深情,与人民群众在风雨同舟中共同缔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十六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圆满结束,一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迅速兴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温家宝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结束时还发表了公报。全会通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真学习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温家宝同志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的说明,认真学习会议公报。学习,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全会的精神;通过学习全会的各项文件,明确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在思想认识上切实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要抓住关键。要明确认识,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发扬优良学风。要以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分析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事求是找差距,定措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提高务实创新的能力。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10月8日到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六届五中全会与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一脉相承,并且有了新的延伸和提高。比如,5年前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这次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五中全会还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
从“安居乐业”到“和谐社会”,说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篇:十六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会议。在局党组的带领下,我深刻的学习了有关的资料,现在就我的学习,谈下我的一点收获:
一、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主要精神的理解。
怎样理解“十一五”时期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24个字是对《建议》主要精神的集中概括。
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务必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全国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着力自主创新,就是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不断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安所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为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支撑;要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六个必须”的原则的理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这“六个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的问题需要发展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预计年均增长8.8%,“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只需7%的年均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
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三农”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需要我们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消耗的能源、资源代价是惊人的。从2003年起至今,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从过去长期低于1一跃而升到1.6左右。与此同时,钢坯、焦炭等高能耗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造成国内已经短缺的资源大量外流。
当前,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已经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我国人均石油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的资源并不富裕,不能长期支撑这样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因此,必须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会递减,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正处于这样的阶段。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领域核心技术薄弱,加工制造业缺乏知名品牌,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取得国际分工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我们已进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驱动力的顺利接替。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看到的是大都市的繁荣景象,而在西部偏远山村,那里的交通、道路、教育、医疗设施极为简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就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GDp的差异,更体现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差异。今后,国家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把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西部延伸、向农村延伸。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更侧重于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从以往偏重物质增长转向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
建设和谐社会,将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看病贵、上学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百姓心里感到更踏实。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去20多年的历史一再证明,改革开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对外开放已使我们融入全球市场,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不断增强促进发展的体制活力。
当前,有些领域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有些仍止于表层,有些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这些为改革的深化造成了障碍。我们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任重道远。
三、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回顾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各地,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直接给农民以实惠。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2004年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之后,今年国家又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如加大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减免力度,着力建立为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格外引人注目。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就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的收入。在社会事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来实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反哺之义也不止于增加农民收入。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农民手里没有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后果不仅是缺水少电、交通不便等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让当和国家领导人放不下的事。据报道今年4月温家宝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国庆节期间他在河北农村考察时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为农民办好四件大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四是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我们也应该欣喜的看到,近几年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举措: 一是在农村教育方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国家还确定,“十一五”期间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过去义务教育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农村学生的书本费、杂费等费用也将全部由国家负担。二是在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要想改变面貌,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也需要农村提高自身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科技含量。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一哄而起。所以中央特别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按照“民主管理”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点非常重要。通过实行民主的社区管理,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并转化为具体政策,是今后的重点所在。概括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国家应重点加大五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网络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治理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三是重点发展医疗、养老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支持农业生产,五是发展教育事业。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带领下,今后几年内能使农业、农村与工业、城市及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改善,农村建设上一个大台阶,并给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理解。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局势看,政局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权。
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还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
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近二三十年来,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执政党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纪之交,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内,促人深思。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但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因此,在执政的情况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十一五”发展的进军号角。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五中全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十一五”发展的形势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
第五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论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描绘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进而把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只有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才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圆满实现。一
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与世界的发展、时代的潮流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常以“天朝上国”自居,虽有“天下”观念,却乏世界眼光,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自绝于世界潮流之外,以致中华遭遇“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国势衰微,饱受欺凌。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残酷的现实令诸多仁人志士痛定思痛,思考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质和振兴之路。他们竞相“睁眼看世界”,积极了解世界大势,介绍域外典章制度,借鉴各国文治武功,以求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他们更在实践之上,或致力于器物的更新,或求助于制度的变革,又或仰赖于文明的改造与自新,凡此种种努力,无不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从而使得古老中国逐渐踩上了现代化的“鼓点”。
在这个“看时局”、“图振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与建设带入了全新的境地,清醒、深刻地把握着鸦片战争后历史的变化和本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使命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把中国革命融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之中。国民革命兴起之时,我们党审时度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革命转入低谷之时,我们党认真分析时局,总结经验教训,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党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了全面抗战、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抗战胜利之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还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力求“光明的中国”,在和平有望之时,积极谋求和平,在和平破坏之后,毅然展开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解放之后,我们党深入分析国际环境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国内外形势有明智的判断,因而政策得力,成就斐然,但也曾发生过误判,由此而导致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审视时局,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力行改革开放。随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党再次顺应时势,拨开“市场”与“计划”之争的迷雾,使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无论出现怎样的分歧、争论以及波折,明辨局势、顺应潮流都是我们党制定并调整一系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的前提。二
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对世界局势与中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在此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并存,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然而,国际风云还有云谲波诡、乱象杂陈的一面。我们应当看到,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解体之后,大规模战争的阴影已逐渐褪去,但局部冲突依然时有所见。同时,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也给世界埋下了不安的隐患。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面对今日之新世界,中国当谋求自身之新发展。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了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我国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全世界都看好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和平发展之路前途光明;把握好黄金发展期,将为我国后面十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加速,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也日益多样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具体问题。总体来看,这些特征由一系列的成就与挑战构成,每一个特征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它们既记录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又为我们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世界大势与本国国情,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图上必须标明的“路标”。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而浪费机遇则无异于放大了挑战。正确分析形势,勇于把握机遇,我们的征途上便会少去许多荆棘。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形势,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为我们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认真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形势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对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前进方向。“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从目前算起还有15年。“十一五”时期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下一个1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抓住关键所在,作出科学决策。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正确认识形势,才能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好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当中华民族扬起复兴之帆时,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需要一种危机感,譬如警钟,常鸣在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中华前人的教诲,也是一个大国应对国际风云与国内局势时应有的气度。有了这样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敏锐的眼光与清醒的头脑,缜密思路,未雨绸缪,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躲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暗礁,抵达胜利的彼岸。
当代的世界与中国,一日千里,瞬息万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因时适变,为法不同”。我们要认清前方的形势,坚定脚下的征程,把握时局,破解难题,明察秋毫,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