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空能力建设调查报告
为给“十二五”人防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力支撑,笔者结合实际,就如何加强我市人民防空能力建设问题与大家商榷。
一、做大两篇文章。深刻理解和把握胡锦涛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认真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和军委领导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的讲话以及省委赵洪祝书记和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体系建设,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将我市人防工作真正融合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第一,全面推进人防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应急建设、街道(社区)和重点镇(乡)建设之中,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完善融合途径,健全融合机制,着力做好发展大融合这篇文章。如人防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应抓住社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把人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军地协力建设,同步发展。第二,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着眼提高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袭和应急防灾救灾能力。要提升人防的能力建设,特别要提升指挥控制、信息保障、综合防护、应急救援和自我发展“五种能力”,把“五种能力”进行具体化,形成能力建设主要内容,突出建设重点,形成人防力量体系,真正做到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全力做好能力大提升这篇文章。
二、构建四个平台。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军政双重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人防机构的领导优势、体制优势和军地资源优势,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及时分析人防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切实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重点镇(乡、街道)、社区四级人防组织结构,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职责,确保工作落实不断层,使人防工作融入基层、落到实处,构建军政双重领导新平台。坚持贯彻“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建设方针,建成各级各类信息联通,健全和完善网系融合集成、资源按需共享、运行安全高效的人防信息系统,形成纵横衔接、完整配套的人防指挥系统,构建军地指挥新平台。按照战时防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要求,防空袭方案与应急预案对接,发挥人防战备资源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防灾抗灾和应急救援中的保障作用,协调指导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完善应急预警报警系统,建立对重要经济目标的实时监控网络,构建防空防灾应急救援新平台。按照“发展城市群、共建大”的战略目标,发挥人防特长,发挥人防优势,积极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构建地下空间开发新平台。
三、健全七个体系。一是健全组织指挥体系。“十二五”时期,我市各县(市)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开展指挥所建设,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建成后要能够充分发挥“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功能,有利于完善和健全城市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机制,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宗旨;有利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的深入贯彻落实。二是健全防护工程体系。人防向民防转变,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防工程,既是战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是平时城市防灾减灾的需要。要以加快《市城市人民防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实施为龙头,以“—义乌都市区”规划为突破口,全面构建我市“布局合理、工程配套、功能齐全”的人防工程防护体系。三是健全通信警报体系。人防警报网建设是人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平时防灾救灾要求的“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对于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好人防警报网建设规划、人防警报网施工建设和维护管理,实现省、市、县三级警报联控,统控率不低于85%,音响警报覆盖率主城区达到96%以上,有序推进警报试鸣向重点镇延伸。四是健全专业队伍体系。人防专业队伍是一支群众性的防空防灾专业队伍,主要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七种。人防被赋予防灾救灾的职能,就要认真研究和探讨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切实加强人防专业队伍的体系建设,以岗位练兵提高人防专业队伍的战斗力,以适应未来防空防灾的要求。五是健全人口疏散体系。人口疏散体系建设是城市防护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人防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因此,要在疏散的理论建设、预案建设、场所建设、组织建设和各项保障建设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建成可容纳一定人口的应急疏散基地,分批次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人口疏散演练。六是健全宣传教育体系。抓好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各界人民防空意识的提高,关系到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人民防空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直接影响到人民防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和人防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探索人防宣传教育新路子、新方法,扩大人防工作的影响面和认知度。要以城市高校、初级中学、重点镇初中学生人防知识教育为主线,使学校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党校人防知识教育为重点,提高领导层对人防工作的了解与支持;以社区人防知识教育为辐射,让居民熟知人防建设;以传媒为载体,利用各种民防宣传日等契机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民众增强国防观念。七是健全法治人防体系。目前我市人防在行政审批和执法力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松、软现象。建设法治人防,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保人防建设正常运转和战备、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稳定提高;其次建立一套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政行为;再次要完善行政人员的培训制度,培养法律信仰、确立法律至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力、事业心和责任感,确实做到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二篇: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建设(本站推荐)
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建设
现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打击重点的变化及特点、规律,对人民防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人民防空的全面建设,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指挥体制不够顺畅,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问题突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务实不多,人防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打赢”要求,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没有摆上位置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以“打赢”为基点,按照未来战争怎么打。今天就怎么建的要求.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人民防空指挥体系
人民防空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对平时而言,这种军政结合.且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使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挥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的作用,积极做好人民防空的各项准备。但对战时而言,这种体制指挥关系复杂,指挥程序繁琐,不能适应高技术人民防空作战指挥的需要。战时省及各重点城市人民防空的指挥体制.应实行军政一体、以军为主的联合指挥。即:在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领导下,授权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指挥,党委、政府领导参与决策。其理由:一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战场形态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求指挥体制统一、指挥程序简化、指挥决策权威高效。二是军事指挥是一门科学,要求指挥员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战术战役思想和对敌情、我情的全面掌握,以及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够实施快速决策指挥。三是党委、政府领导平时主要从事党务和经济工作,对人民防空指挥工作相对陌生,特别是对战场千头万绪、异常复杂的情况,有时时间紧迫不允许开会讨论研究就要求指挥员做出决策;有时则要求指挥员在错综复杂和诸多不同意见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定下果断正确的决心。这对一个地方领导而言责任重大,难以做到。四是战时人民防空归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指挥官指挥,有利于统一制定防空作战计划,统一部署和使用各种防空力量.统一组织消除空袭后果行动。这种指挥体制.并不是否定和削弱党政领导,而是更加贴近实际,可以避免政出多门、指挥不灵.从而简化了指挥程序,提高了指挥效率。
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
现代高技术空袭的高精度、高强度,对人防工程特别是指挥工程的防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防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从安徽省情况看,多数人防重点城市没有指挥工程,已建的也是防护等级低、内部设施缺、自动化程度差,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距甚远。各级各类指挥所是敌打击的首选目标.特别是省和一类重点人防城市的指挥工程,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新型钻地导弹的精确打击和抗电磁脉冲的能力,而目前工程的抗毁能力普遍较低,单建掘开式指挥工程的设计标准就不能防重磅精确打击。为此,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提高设计抗毁能力。新建指挥工程应尽可能利用天然岩层、天然地形构筑坑道工事,尽量不要修建掘开式工程,确因地质、地形限制的要加大工程的埋深,并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工程的抗毁能力。已建工程要按新标准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要针对敌空袭兵器的特点,搞好伪装、掩蔽,切实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确保指挥稳定、可靠。
突出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
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空袭首先摧毁的是核心指挥系统和重要军事目标,进而就是重要经济目标和城市赖以生存的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做好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事关社会稳定和战争胜负的大局。首先,要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摆上重要位置。我国的经济目标数量多、地位重要,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防护问题必须置于与人员防护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比直接杀伤人员造成的危害更可怕.损失更惨重.经济越发达越要重视对经济目标的防护。其次.要制定有关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法规。目前,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防护问题,说得多,做得少。国家应当立法.从法律上予以保障.同时要制定具体防护标准和规范强制执行。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防空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分散配置重要建设项目:新建重要项目要按有关法律、规定同步修建防护工程和采取防护措施;已建重要项目要进行适当改造,使之符合要求.增强抗毁能力。城市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管线系统.必须采取多点网状配置,无特
殊要求一律设置在地下;易产生核化次生灾害的工厂、仓库等要害目标,必须远离市区和人口稠密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再次.要加强防护对策的研究。现代空袭作战高技术兵器种类多、破坏性强,对防护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防护观念.特别是单一的硬防护手段.不仅耗资太大,而且也难以奏效。要针对高技术兵器主要利用声、光、磁、热等信息.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的特点,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对策的研究与应用.有针对性地采取伪装、诱导、干扰、拦截等多种高技术防护手段和综合防护措施,切实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生存能力。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做好人口疏散工作
人口疏散工作是人民防空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人防建设的现状看.多数城市人防工程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防护的需要.加之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人防工程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且在较长时间内长期存在。因此.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搞好人口疏散工作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防护手段。做好人口疏散工作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调整早期疏散的时机。“一战”、“二战”时期.战争的重点是消灭有生力量,战前需要大规模疏散、掩蔽居民和转移物资,且疏散手段单
一、交通工具落后,疏散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现代战争.空袭的重点不再是大规模杀伤有生力量,且疏散手段多样,交通工具先进,疏散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时.现代战争受国际和敌我双方政治、外交斗争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组织早期疏散的时机应由现规定的从先期准备阶段开始,推迟到国家做出战争动员令之后再进行.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科学确定疏散比例。要根据城市的地位、作用、任务、人口密度、工程数量等要素.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确定疏散比例。战略地位重要、目标集中、人口密集、防护工程少的城市.疏散比例要大一点,反之则小。通常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疏散比例高,三类以下城市低.有的甚至可以不组织远距离疏散.而以就地和近郊紧急疏散为主。疏散的重点应为易遭袭击的首脑机关、指挥通信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军民用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点目标周围的高危险区人员。三是综合选择疏散地域。人员疏散无论采取何种疏散方式,应尽量选择离市区较近、交通方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都不要出辖区范围,避免跨辖区远距离、大批量的疏散;疏散地域要避开重要目标和核化设施、大江、大河、大型水库附近低洼地区,以免造成间接伤害。平时.要加强对疏散地域建设,采取城乡对口挂钩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疏散地区发展经济和生产,提高接收安置能力。
加强人防干部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
从人防干部队伍的现状看,年龄偏大、知识陈旧、专业人员匮乏是个普遍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人防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难以担当起“打赢”的重任。然而,在现行机制和编制条件下,想脱胎换骨的大出大进不可能.怨天尤人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立足现有,切实抓好干部建设.充分激发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首先是认真抓好在职训练。国家要制定人防干部在职训练大纲,编写或选定训练教材,规定学时和任务,重点是高技术知识和人防专业知识,从主任到一般干部都要学,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组织统一考试,考核成绩列入工作考评,并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引入激励机制.赏罚分明,优胜劣汰。其次是突出抓好重点培养。对一些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性强的指挥、工程干部等,采取送院校深造和短期、专题集训等,建立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既可脱产全面深造,亦可短期补缺淬火。再次是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空演习。组织防空演习是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也是发现和解决人防建设薄弱环节,检验各种方案、预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组织了一些演练。但总的看,练专业队的多,练首长、机关的少;实兵演练的多,网上演练的少;练消除空袭后果的多,练平战转换工作的少。为此.要针对“三多三少”现象,采取人防部门机关室内作业.首长、机关网上演习,首长、机关带部分专业队实兵演习,城市及重要目标防空袭演习,军地联合防空演习等多种形式的演练,不断提高人民防空指挥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协同能力和谋略水平。
落实战时组(扩)建任务提高应急转换能力
目前.各级人防办公室几经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一减再减。现有机关人员和专业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需要,一旦转入战时体制.机关扩编、专业队扩充是必然要求,但这项工作目前还是个空白.还没有引起各级的重视。为此,按照人民防空长期建设与应急准备相结合的要求,要将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纳入国防动员体制,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搞好人民防空动员潜力调查。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和动员扩编需求.对各类人员和物资潜力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指挥、通信、计算机、工程及高技术专业队技术骨干和空情侦察预警、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等.通过调查,摸清底数.科学建档,为实施快速动员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制定人民防空动员扩编方案。要根据人民防空机关和专业队的现有情况.结合战时任务,制定人民防空机关扩编方案和人防专业队组(扩)建方案,明确动员扩编的组织领导、方针原则、任务区分、要求措施以及完成时限等,并且要把动员任务、对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做到对号入座。三是组织必要的人民防空动员演练。为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快速动员能力,要适时组织必要的动员演练.演练可采取先机关、后专业队,先人员、后物资.在摸索经验基础上进行综合动员演练,只有这样,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才能做到预有准备,临阵不乱,确保快速应急转换。
第三篇: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建设
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人民防空的全面建设,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指挥体制不够顺畅,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问题突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务实不多,人防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打赢”要求,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没有摆上位置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以“打赢”为基点,按照未来战争怎么打。今天就怎么建的要求.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人民防空指挥体系
人民防空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对平时而言,这种军政结合.且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使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挥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的作用,积极做好人民防空的各项准备。但对战时而言,这种体制指挥关系复杂,指挥程序繁琐,不能适应高技术人民防空作战指挥的需要。战时省及各重点城市人民防空的指挥体制.应实行军政一体、以军为主的联合指挥。即:在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领导下,授权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指挥,党委、政府领导参与决策。其理由:一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战场形态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求指挥体制统一、指挥程序简化、指挥决策权威高效。二是军事指挥是一门科学,要求指挥员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战术战役思想和对敌情、我情的全面掌握,以及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够实施快速决策指挥。三是党委、政府领导平时主要从事党务和经济工作,对人民防空指挥工作相对陌生,特别是对战场千头万绪、异常复杂的情况,有时时间紧迫不允许开会讨论研究就要求指挥员做出决策;有时则要求指挥员在错综复杂和诸多不同意见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定下果断正确的决心。这对一个地方领导而言责任重大,难以做到。四是战时人民防空归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指挥官指挥,有利于统一制定防空作战计划,统一部署和使用各种防空力量.统一组织消除空袭后果行动。这种指挥体制.并不是否定和削弱党政领导,而是更加贴近实际,可以避免政出多门、指挥不灵.从而简化了指挥程序,提高了指挥效率。
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
现代高技术空袭的高精度、高强度,对人防工程特别是指挥工程的防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防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从安徽省情况看,多数人防重点城市没有指挥工程,已建的也是防护等级低、内部设施缺、自动化程度差,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距甚远。各级各类指挥所是敌打击的首选目标.特别是省和一类重点人防城市的指挥工程,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新型钻地导弹的精确打击和抗电磁脉冲的能力,而目前工程的抗毁能力普遍较低,单建掘开式指挥工程的设计标准就不能防重磅精确打击。为此,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提高设计抗毁能力。新建指挥工程应尽可能利用天然岩层、天然地形构筑坑道工事,尽量不要修建掘开式工程,确因地质、地形限制的要加大工程的埋深,并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工程的抗毁能力。已建工程要按新标准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要针对敌空袭兵器的特点,搞好伪装、掩蔽,切实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确保指挥稳定、可靠。
突出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
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空袭首先摧毁的是核心指挥系统和重要军事目标,进而就是重要经济目标和城市赖以生存的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做好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事关社会稳定和战争胜负的大局。首先,要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摆上重要位置。我国的经济目标数量多、地位重要,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防护问题必须置于与人员防护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比直接杀伤人员造成的危害更可怕.损失更惨重.经济越发达越要重视对经济目标的防护。其次.要制定有关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法规。目前,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防护问题,说得多,做得少。国家应当立法.从法律上予以保障.同时要制定具体防护标准和规范强制执行。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防空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分散配置重要建设项目:新建重要项目要按有关法律、规定同步修建防护工程和采取防护措施;已建重要项目要进行适当改造,使之符合要求.增强抗毁能力。城市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管线系统.必须采取多点网状配置,无特殊要求一律设置在地下;易产生核化次生灾害的工厂、仓库等要害目标,必须远离市区和人口稠密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再次.要加强防护对策的研究。现代空袭作战高技术兵器种类多、破坏性强,对防护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防护观念.特别是单一的硬防护手段.不仅耗资太大,而且也难以奏效。要针对高技术兵器主要利用声、光、磁、热等信息.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的特点,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对策的研究与应用.有针对性地采取伪装、诱导、干扰、拦截等多种高技术防护手段和综合防护措施,切实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生存能力。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做好人口疏散工作
加强人防干部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
从人防干部队伍的现状看,年龄偏大、知识陈旧、专业人员匮乏是个普遍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人防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难以担当起“打赢”的重任。然而,在现行机制和编制条件下,想脱胎换骨的大出大进不可能.怨天尤人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立足现有,切实抓好干部建设.充分激发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首先是认真抓好在职训练。国家要制定人防干部在职训练大纲,编写或选定训练教材,规定学时和任务,重点是高技术知识和人防专业知识,从主任到一般干部都要学,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组织统一考试,考核成绩列入工作考评,并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引入激励机制.赏罚分明,优胜劣汰。其次是突出抓好重点培养。对一些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性强的指挥、工程干部等,采取送院校深造和短期、专题集训等,建立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既可脱产全面深造,亦可短期补缺淬火。再次是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空演习。组织防空演习是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也是发现和解决人防建设薄弱环节,检验各种方案、预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组织了一些演练。但总的看,练专业队的多,练首长、机关的少;实兵演练的多,网上演练的少;练消除空袭后果的多,练平战转换工作的少。为此.要针对“三多三少”现象,采取人防部门机关室内作业.首长、机关网上演习,首长、机关带部分专业队实兵演习,城市及重要目标防空袭演习,军地联合防空演习等多种形式的演练,不断提高人民防空指挥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协同能力和谋略水平。
落实战时组(扩)建任务提高应急转换能力
目前.各级人防办公室几经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一减再减。现有机关人员和专业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需要,一旦转入战时体制.机关扩编、专业队扩充是必然要求,但这项工作目前还是个空白.还没有引起各级的重视。为此,按照人民防空长期建设与应急准备相结合的要求,要将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纳入国防动员体制,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搞好人民防空动员潜力调查。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和动员扩编需求.对各类人员和物资潜力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指挥、通信、计算机、工程及高技术专业队技术骨干和空情侦察预警、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等.通过调查,摸清底数.科学建档,为实施快速动员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制定人民防空动员扩编方案。要根据人民防空机关和专业队的现有情况.结合战时任务,制定人民防空机关扩编方案和人防专业队组(扩)建方案,明确动员扩编的组织领导、方针原则、任务区分、要求措施以及完成时限等,并且要把动员任务、对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做到对号入座。三是组织必要的人民防空动员演练。为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快速动员能力,要适时组织必要的动员演练.演练可采取先机关、后专业队,先人员、后物资.在摸索经验基础上进行综合动员演练,只有这样,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才能做到预有准备,临阵不乱,确保快速应急转换。
第四篇: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防空建设
现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打击重点的变化及特点、规律,对人民防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人民防空的全面建设,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指挥体制不够顺畅,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问题突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务实不多,人防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打赢”要求,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没有摆上位置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以“打赢”为基点,按照未来战争怎么打。今天就怎么建的要求.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人民防空指挥体系
人民防空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对平时而言,这种军政结合.且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使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挥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的作用,积极做好人民防空的各项准备。但对战时而言,这种体制指挥关系复杂,指挥程序繁琐,不能适应高技术人民防空作战指挥的需要。战时省及各重点城市人民防空的指挥体制.应实行军政一体、以军为主的联合指挥。即:在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领导下,授权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负责指挥,党委、政府领导参与决策。其理由:一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战场形态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求指挥体制统一、指挥程序简化、指挥决策权威高效。二是军事指挥是一门科学,要求指挥员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战术战役思想和对敌情、我情的全面掌握,以及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够实施快速决策指挥。三是党委、政府领导平时主要从事党务和经济工作,对人民防空指挥工作相对陌生,特别是对战场千头万绪、异常复杂的情况,有时时间紧迫不允许开会讨论研究就要求指挥员做出决策;有时则要求指挥员在错综复杂和诸多不同意见的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定下果断正确的决心。这对一个地方领导而言责任重大,难以做到。四是战时人民防空归同级军事部门的最高指挥官指挥,有利于统一制定防空作战计划,统一部署和使用各种防空力量.统一组织消除空袭后果行动。这种指挥体制.并不是否定和削弱党政领导,而是更加贴近实际,可以避免政出多门、指挥不灵.从而简化了指挥程序,提高了指挥效率。
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
现代高技术空袭的高精度、高强度,对人防工程特别是指挥工程的防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防指挥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从安徽省情况看,多数人防重点城市没有指挥工程,已建的也是防护等级低、内部设施缺、自动化程度差,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距甚远。各级各类指挥所是敌打击的首选目标.特别是省和一类重点人防城市的指挥工程,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新型钻地导弹的精确打击和抗电磁脉冲的能力,而目前工程的抗毁能力普遍较低,单建掘开式指挥工程的设计标准就不能防重磅精确打击。为此,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提高设计抗毁能力。新建指挥工程应尽可能利用天然岩层、天然地形构筑坑道工事,尽量不要修建掘开式工程,确因地质、地形限制的要加大工程的埋深,并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工程的抗毁能力。已建工程要按新标准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要针对敌空袭兵器的特点,搞好伪装、掩蔽,切实提高指挥工程的综合防护能力,确保指挥稳定、可靠。
突出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
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空袭首先摧毁的是核心指挥系统和重要军事目标,进而就是重要经济目标和城市赖以生存的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做好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防护事关社会稳定和战争胜负的大局。首先,要把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摆上重要位置。我国的经济目标数量多、地位重要,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防护问题必须置于与人员防护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比直接杀伤人员造成的危害更可怕.损失更惨重.经济越发达越要重视对经济目标的防护。其次.要制定有关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法规。目前,对重要经济目标和生命线工程防护问题,说得多,做得少。国家应当立法.从法律上予以保障.同时要制定具体防护标准和规范强制执行。城市总体规划要符合防空要求,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分散配置重要建设项目:新建重要项目要按有关法律、规定同步修建防护工程和采取防护措施;已建重要项目要进行适当改造,使之符合要求.增强抗毁能力。城市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管线系统.必须采取多点网状配置,无特殊要求一律设置在地下;易产生核化次生灾害的工厂、仓库等要害目标,必须远离市区和人口稠密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再次.要加强防护对策的研究。现代空袭作战高技术兵器种类多、破坏性强,对防护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防护观念.特别是单一的硬防护手段.不仅耗资太大,而且也难以奏效。要针对高技术兵器主要利用声、光、磁、热等信息.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的特点,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对策的研究与应用.有针对性地采取伪装、诱导、干扰、拦截等多种高技术防护手段和综合防护措施,切实提高重要经济目标的生存能力。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做好人口疏散工作
人口疏散工作是人民防空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人防建设的现状看.多数城市人防工程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防护的需要.加之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人防工程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且在较长时间内长期存在。因此.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搞好人口疏散工作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防护手段。做好人口疏散工作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调整早期疏散的时机。“一战”、“二战”时期.战争的重点是消灭有生力量,战前需要大规模疏散、掩蔽居民和转移物资,且疏散手段单
一、交通工具落后,疏散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现代战争.空袭的重点不再是大规模杀伤有生力量,且疏散手段多样,交通工具先进,疏散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时.现代战争受国际和敌我双方政治、外交斗争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组织早期疏散的时机应由现规定的从先期准备阶段开始,推迟到国家做出战争动员令之后再进行.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科学确定疏散比例。要根据城市的地位、作用、任务、人口密度、工程数量等要素.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确定疏散比例。战略地位重要、目标集中、人口密集、防护工程少的城市.疏散比例要大一点,反之则小。通常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疏散比例高,三类以下城市低.有的甚至可以不组织远距离疏散.而以就地和近郊紧急疏散为主。疏散的重点应为易遭袭击的首脑机关、指挥通信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军民用设施、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点目标周围的高危险区人员。三是综合选择疏散地域。人员疏散无论采取何种疏散方式,应尽量选择离市区较近、交通方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都不要出辖区范围,避免跨辖区远距离、大批量的疏散;疏散地域要避开重要目标和核化设施、大江、大河、大型水库附近低洼地区,以免造成间接伤害。平时.要加强对疏散地域建设,采取城乡对口挂钩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疏散地区发展经济和生产,提高接收安置能力。
加强人防干部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
从人防干部队伍的现状看,年龄偏大、知识陈旧、专业人员匮乏是个普遍的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人防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难以担当起“打赢”的重任。然而,在现行机制和编制条件下,想脱胎换骨的大出大进不可能.怨天尤人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立足现有,切实抓好干部建设.充分激发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创造性。首先是认真抓好在职训练。国家要制定人防干部在职训练大纲,编写或选定训练教材,规定学时和任务,重点是高技术知识和人防专业知识,从主任到一般干部都要学,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组织统一考试,考核成绩列入工作考评,并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引入激励机制.赏罚分明,优胜劣汰。其次是突出抓好重点培养。对一些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性强的指挥、工程干部等,采取送院校深造和短期、专题集训等,建立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既可脱产全面深造,亦可短期补缺淬火。再次是组织多种形式的防空演习。组织防空演习是锻炼提高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也是发现和解决人防建设薄弱环节,检验各种方案、预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地组织了一些演练。但总的看,练专业队的多,练首长、机关的少;实兵演练的多,网上演练的少;练消除空袭后果的多,练平战转换工作的少。为此.要针对“三多三少”现象,采取人防部门机关室内作业.首长、机关网上演习,首长、机关带部分专业队实兵演习,城市及重要目标防空袭演习,军地联合防空演习等多种形式的演练,不断提高人民防空指挥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协同能力和谋略水平。
落实战时组(扩)建任务提高应急转换能力
目前.各级人防办公室几经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一减再减。现有机关人员和专业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需要,一旦转入战时体制.机关扩编、专业队扩充是必然要求,但这项工作目前还是个空白.还没有引起各级的重视。为此,按照人民防空长期建设与应急准备相结合的要求,要将人民防空动员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纳入国防动员体制,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当前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搞好人民防空动员潜力调查。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和动员扩编需求.对各类人员和物资潜力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指挥、通信、计算机、工程及高技术专业队技术骨干和空情侦察预警、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等.通过调查,摸清底数.科学建档,为实施快速动员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制定人民防空动员扩编方案。要根据人民防空机关和专业队的现有情况.结合战时任务,制定人民防空机关扩编方案和人防专业队组(扩)建方案,明确动员扩编的组织领导、方针原则、任务区分、要求措施以及完成时限等,并且要把动员任务、对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员,做到对号入座。三是组织必要的人民防空动员演练。为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提高快速动员能力,要适时组织必要的动员演练.演练可采取先机关、后专业队,先人员、后物资.在摸索经验基础上进行综合动员演练,只有这样,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才能做到预有准备,临阵不乱,确保快速应急转换。
第五篇:防空地下室建设监督管理细则
防空地下室建设监督管理细则
第一条(监管目的)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各领域监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全省防空地下室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规政策,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监管理主体)
省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所有防空地下室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作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空地下室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管理对象、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行政许可及建设管理,适用本实施细则。第四条(监管内容)
(一)对正确履行行政审批内容的监管。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在审批范围内、审批面积、类型、等级确定等内容;
(二)对符合应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条件的监管。重点监管教育类、医疗和养老类项目是否应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三)对减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项目的监管;
(四)对执行国家政策及人防工程规划的监管;
(五)对防空地下建设各方主体资质资格及工作质量的监管;
(六)对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程序及建设进度的监管;
(七)对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和备案管理的监管,适用 《吉林省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管理办法》
第五条(监管方式)
县级以上人防主管部门应建立防空地下室建设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有定期检查、抽检巡查和社会监督。监督检查每1-2年组织一次,必要时组织军事机关、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联合检查。
第六条(监管程序)
防空地下室建设监管的主要程序:
(一)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包括制定监管计划,分析检阅相关材料、听取相关汇报,进行调研,制定检查方案。
(二)组织检查人员
(三)展开检查。可采取调查询问、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
(四)整理有关资料,形成检查结论,有问题的形成处理意见,下达整改通知或行政处罚通知。
(五)督促相关整改完成后,及时进行复查。
(六)通报检查全部情况 第七条(监管措施及处理)
(一)举报、立案和处理。对个人和单位举报的,要受理并做记录,确定立案的,进行调查取证,根据调查结论决定是否处理及如何处理。处理方式包括警告和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改正错误行为,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建议取消相关 2 资格、(建议或)撤销、撤回、吊销许可资质;发现涉及其它方面违法犯罪线索的,移送相关单位。
(二)对于防空地下室建设项目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处,应当查处而城市人防主管部门不给予查处的,上级人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查处,逾期未查处的由上级人防主管部门直接进行查处,涉及追缴易地建设费的,可以直接追缴并收缴到上级国库。
(三)信用评价。对于检查或抽查结果,涉及企业非中性信息的,要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黑红名单),进行公示及发布。
第八条(行政问责)
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并通报地方政府,建议调离工作岗位。
(一)未按照规定对不建或者少建防空地下室的申请进行核实的;
(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本规定造成损失的。
第九条(监管工作保障措施)
县级以上人防主管部门应建立防空地下室建设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组,定期对下级人防主管部门防空地下室建设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依法履行层级监督职责,及时纠正违 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监管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 《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关于规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收费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