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三年一月九日在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 赵乐际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比1997年的202亿元增加139亿元,年均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24元,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全省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比1997年的19.8亿元增加17.2亿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支出116亿元,比1997年的36.5亿元增加79.5亿元,年均增长26%。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支上了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相当于1978—1997年投资总和的1.48倍。兴建了一批增强发展后劲、惠及各族人民的重大工程,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五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5亿元。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等级得到提高,通县油路目标基本实现,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363公里,公路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西宁至平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安至马场垣、西宁至塔尔寺、西宁至大通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结束了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李家峡水电站、涩一宁一兰输气管道、黑泉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青藏铁路格拉段、百万吨钾肥、公伯峡水电站、铝电联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城镇路桥、给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农牧区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城乡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五年来,全省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16.2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还草9.3万公顷,荒山荒坡造林13.5万公顷;封山育林41.5万公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通过实行债转股、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了有序调整。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使国有企业负债率下降,效益逐步好转,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扭转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局面,近三年分别盈利1.58亿元、4.58亿元和6亿元,改革脱困成果得到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财税、金融、计划、外贸、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20%。成功举办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活动,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扩大了对外开放。五年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争取国际多边无偿援助2569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74亿元。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油菜、马铃薯、蔬菜、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优势显现,“西繁东育”格局基本形成,设施农牧业快速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7年的20.1:39:40.9发展到2002年的13.2:44.7:42.1。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园、甘河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开始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8元,比1997年增加2499元,年均增长1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1997年增加390元,年均增长5.3%。城市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7年的11.9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3.81平方米提高到16.33平方米,牧民基本实现定居。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1998—2002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40.3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救济工作不断加强,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救助。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解决83万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机构活力增强,科普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行委由1997
年的9个增加到19个,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97年的90.4%提高到95.4%。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持续发展。高等院校结构得到优化,办学规模扩大。省博物馆新馆、省图书馆新馆、广播电视制作中心、柳湾彩陶展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农村牧区通电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7年的14.85‰。下降到11.7‰。,控制在计划以内。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民政、气象、防震减灾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的五年,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在前人奋斗基础上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是省委正确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与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各行各业各界的建设者,向人民解放军驻青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比重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业基础比较脆弱,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不充分,特色经济优势不够突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不足,质量和效益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方面的欠账较多。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各级政府的职能还需继续转变,经济发展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四是社会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均遇到诸多困难。对于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省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具体地、历史地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人均意识、赶超意识,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富民强省这一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构筑具有青海特色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8%;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科教文卫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坚决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用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促进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全省各地区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在提高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等级的同时,加快县际公路、乡村公路以及人口稠密地区、重点工矿区、旅游景区路网建设,实现西宁出口公路高等级化,西宁至各州通二级以上公路,县与县之间油路直达,东部农业区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加快牧区乡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程度。做好青藏铁路建设支援工作,完成兰青铁路、青藏铁路西格段电气化改造,完成西宁、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巴塘、花土沟等支线机场,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建设要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批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建成盘道水库,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及湟水北干渠工程,兴建李家峡、公伯峡等灌区工程,从根本上缓解湟水流域和沿黄台地缺水问题。能源建设要在加快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同时,积极推进火电、天然气电站建设。建成公伯峡、尼那、直岗拉卡水电站和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桥头60万千瓦火电站,建设拉西瓦、康杨、苏志等大中型水电站,开工750千伏高等级输电送出工程,使青海成为“西电东送”电源基地。信息建设要发展传输通信网,基本建成高速信息通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建设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的新青海,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等骨干工程,抓好三江源区、环湖地区、东部水土流失区和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城镇和人口集中地区要以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东部浅脑山地区、环湖地区、龙羊峡库区符合退耕还林还草条件的耕地要全部退下来;牧区要积极实施以“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为重点的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恶化、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加强种苗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适生种苗。坚持把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调整农牧业结构、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培育新产业,切实解决农牧民的吃饭、燃料和增收问题。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加强气象、地震、环境等的预测预报和各种灾害的防治。经过五至十年努力,使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好项目工作。项目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载体,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做好项目工作。要根据国家投资重点,围绕交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水利枢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发展优势产业等,进一步加强后续项目筛选、论证工作,充实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计划。重点做好格尔木至柳园、西宁至成都等铁路新线的规划工作,加快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的前期准备,搞好“铝电联营”、“镁电联营”、西部化工等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和推介,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抓项目工作,要分级分口负责,落实责任。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增加国债项目投资和西部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强在建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和项目法人制。按照发展特色经济的要求,面向社会推介一批效益好、回报率高的产业化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争取外商投资、省外投资和省内社会投资有较大增长,力争今后五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以上。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壮大全省经济实力。强化农牧业基础,发展产业化经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牧区和农牧民。要把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农牧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防灾基地建设,搞好现有灌区水利设施的挖潜配套,发展集雨利用和节水灌溉,不断提高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中力量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全省现有114万人、32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采取光伏电源等多种方式,解决边远乡村缺电问题。要把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一步推进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材、花卉等特色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规模化生产。要做大做强畜牧业,使之成为带动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加强草业建设和畜疫防治,运用现代技术推进畜种改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发展设施农牧业,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省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设施农牧业基地,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在牛羊肉、绒毛、中藏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加工领域,培育一批经营机制活、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与农牧民利益关系密切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在坚持长期稳定土地、草原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促进农牧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充分运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机制,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一批农牧业科技示范区,搞好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科技兴农兴牧能力。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和质量卫生安全检测、标准认证体系,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是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通过优势资源开发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等途径,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建成100万吨钾肥工程,发展锂、镁、锶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推进铝电、镁电联营,搞好石油天然气化工与盐化工结合,提高建材、医药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有色金属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培育对全省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走出一条科
点和根本目的,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2007年使大多数城乡居民过上小康生活。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的责任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力争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不断完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建立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密集型产业,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利用非主业资产安置富余人员。引导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多渠道就业。充分发挥社区在增加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城镇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活需要,加快发展保洁、绿化、商品快递、家政服务、治安管理、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协调工作,积极开拓省外劳务市场。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搞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的续保工作,加快建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在规范化动态管理中实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努力增加政府社保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和营运制度,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低保人员生活补助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稳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实施促进消费的政策,发展消费信贷,积极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增加在住房、学习、旅游、健康和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住房改造和小康村建设,引导农牧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今后五年,要以农牧区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加强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工作,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发展社会互助事业,切实关爱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
八、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是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把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放到突出位置,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巩固和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特色研究优势,办好国家和省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产、学、研联合,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技术创新体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工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课题,继续采取国内外公开招标的办法联合攻关,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加强农村牧区科技工作,加速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增加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积极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继续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支持科技的社会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今后五年,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基层学校特别是农牧区的办学条件。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争使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在重点城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积极发展硕士、博士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跨地区、跨部门兼职兼薪。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的在职培训,鼓励自学成才。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式的人才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青海各族人民。
九、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认真贯彻“依法治省”方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继续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增强
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和刑事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坚决揭露和打击**集团、“FLG”邪教组织和其它宗教极端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倍加珍视并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努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倡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形成全省各族人民富民强省奔小康的强大动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挖掘青海优秀的文化资源,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州、县、乡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为重点的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重视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预防保健体系,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大力防治地方病和传染病,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做好老龄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之内。
十、做好2003年的政府工作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我省“十五”计划、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亿元,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物价增长调控在1.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确保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强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级政府及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各位代表!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部署,省十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青海发展的新蓝图。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第6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三年一月九日在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赵乐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比1997年的202亿元增加139亿元,年均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24元,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全省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比1997年的19.8亿元增加17.2亿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支出116亿元,比1997年的36.5亿元增加79.5亿元,年均增长26%。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支上了一个大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相当于1978—1997年投资总和的1.48倍。兴建了一批增强发展后劲、惠及各族人民的重大工程,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五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5亿元。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等级得到提高,通县油路目标基本实现,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363公里,公路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西宁至平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平安至马场垣、西宁至塔尔寺、西宁至大通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结束了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李家峡水电站、涩一宁一兰输气管道、黑泉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青藏铁路格拉段、百万吨钾肥、公伯峡水电站、铝电联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城镇路桥、给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农牧区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城乡面貌发生较大的变化。
五年来,全省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16.2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5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还草9.3万公顷,荒山荒坡造林13.5万公顷;封山育林41.5万公顷。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通过实行债转股、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了有序调整。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使国有企业负债率下降,效益逐步好转,200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扭转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局面,近三年分别盈利1.58亿元、4.58亿元和6亿元,改革脱困成果得到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顺利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财税、金融、计划、外贸、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20%。成功举办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活动,提高了青海的知名度,扩大了对外开放。五年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争取国际多边无偿援助2569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74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油菜、马铃薯、蔬菜、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优势显现,“西繁东育”格局基本形成,设施农牧业快速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等支柱产业和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7年的20.1:39:40.9发展到2002年的13.2:44.7:42.1。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园、甘河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开始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年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8元,比1997年增加2499元,年均增长1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1997年增加390元,年均增长5.3%。城市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97年的11.9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3.81平方米提高到6.33平方米,牧民基本实现定居。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1998—2002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40.3亿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救济工作不断加强,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救助。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解决83万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机构活力增强,科普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提高。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得到加强,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行委由1997年的9个增加到19个,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97年的90.4%提高到95.4%。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持续发展。高等院校结构得到优化,办学规模扩大。省博物馆新馆、省图书馆新馆、广播电视制作中心、柳湾彩陶展览
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农村牧区通电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7年的14.85‰。下降到11.7‰。,控制在计划以内。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民政、气象、防震减灾和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深入推进。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的五年,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最大的五年,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在前人奋斗基础上取得的,是来之不易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xx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是省委正确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与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各行各业各界的建设者,向人民解放军驻青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比重大,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经济基础薄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牧业基础比较脆弱,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不充分,特色经济优势不够突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不足,质量和效益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方面的欠账较多。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各级政府的职能还需继续转变,经济发展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四是社会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企业下岗职工、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均遇到诸多困难。对于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省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具体地、历史地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人均意识、赶超意识,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富民强省这一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构筑具有青海特色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8%;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性展,科教文卫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矗
实现上述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坚决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用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促进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全省各地区协调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在提高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等级的同时,加快县际公路、乡村公路以及人口稠密地区、重点工矿区、旅游景区路网建设,实现西宁出口公路高等级化,西宁至各州通二级以上公路,县与县之间油路直达,东部农业区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加快牧区乡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程度。做好青藏铁路建设支援工作,完成兰青铁路、青藏铁路西格段电气化改造,完成西宁、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巴塘、花土沟等支线机场,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为补充的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建设
要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为目标,加快建设一批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建成盘道水库,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及湟水北干渠工程,兴建李家峡、公伯峡等灌区工程,从根本上缓解湟水流域和沿黄台地缺水问题。能源建设要在加快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同时,积极推进火电、天然气电站建设。建成公伯峡、尼那、直岗拉卡水电站和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桥头60万千瓦火电站,建设拉西瓦、康杨、苏志等大中型水电站,开工750千伏高等级输电送出工程,使青海成为“西电东送”电源基地。信息建设要发展传输通信网,基本建成高速信息通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建设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的新青海,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等骨干工程,抓好三江源区、环湖地区、东部水土流失区和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城镇和人口集中地区要以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东部浅脑山地区、环湖地区、龙羊峡库区符合退耕还林还草条件的耕地要全部退下来;牧区要积极实施以“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封山禁牧、舍饲圈养”为重点的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恶化、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加强种苗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适生种苗。坚持把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调整农牧业结构、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培育新产业,切实解决农牧民的吃饭、燃料和增收问题。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加强气象、地震、环境等的预测预报和各种灾害的防治。经过五至十年努力,使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做好项目工作。项目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载体,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做好项目工作。要根据国家投资重点,围绕交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水利枢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发展优势产业等,进一步加强后续项目筛癣论证工作,充实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计划。重点做好格尔木至柳园、西宁至成都等铁路新线的规划工作,加快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的前期准备,搞好“铝电联营”、“镁电联营”、西部化工等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和推介,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格局。抓项目工作,要分级分口负责,落实责任。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增加国项目投资和西部开发资金的投入。加强在建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和项目法人制。按照发展特色经济的要求,面向社会推介一批效益好、回报率高的产业化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争取外商投资、省外投资和省内社会投资有较大增长,力争今后五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以上。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壮大全省经济实力。
强化农牧业基础,发展产业化经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牧区和农牧民。要把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农牧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防灾基地建设,搞好现有灌区水利设施的挖潜配套,发展集雨利用和节水灌溉,不断提高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集中力量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全省现有114万人、32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采取光伏电源等多种方式,解决边远乡村缺电问题。要把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一步推进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材、花卉等特色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规模化生产。要做大做强畜牧业,使之成为带动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加强草业建设和畜疫防治,运用现代技术推进畜种改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发展设施农牧业,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省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设施农牧业基地,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来抓,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在牛羊肉、绒毛、中藏药材、马铃薯、蔬菜等加工领域,培育一批经营机制活、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与农牧民利益关系密切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在坚持长期稳定土地、草原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促进农牧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充分运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机制,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一批农牧业科技示范区,搞好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科技兴农兴牧能力。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和质量卫生安全检测、标准认证体系,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是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通过优势资源开发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等途径,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建成100万吨钾肥工程,发展锂、镁、锶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推进铝电、镁电联营,搞好石油天然气化工与盐化工结合,提高建材、医药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有色金属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积极培育对全省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认真贯彻“依法治时方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反~斗争。继续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和刑事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坚决揭露和打击~集团、“xx功”邪教组织和其它宗教极端势力的~破坏活动。加强全~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倍加珍视并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龋努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倡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形成全省各族人民富民强省奔小康的强大动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挖掘青海优秀的文化资源,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州、县、乡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为重点的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重视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预防保健体系,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大力防治地方病和传染病,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做好老龄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之内。
十、做好2003年的政府工作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我拾十五”计划、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亿元,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物价增长调控在1.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确保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强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级政府及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部署,省十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青海发展的新蓝图。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em51]
第三篇:青海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青海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省极不寻常、极其难忘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一年。玉树强烈地震突如其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衷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呈现新的亮点。
(一)奋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开启了新玉树建设的新篇章。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了一场在高原高寒地带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活动,共搜救被掩埋人员2008人,救治伤员1.1万多人,其中重伤员3109人,安臵受灾群众22.5万人,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迅速展开灾后重建。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制定了土地权益处臵、住房重建及维修补助等重要政策,建立了七项重建工作机制,为科学、依法、高效、和谐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下旬开展了以住房建设为重点的50天会战,赢得了灾后重建的宝贵时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开工建设298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大部分需重建的农牧民住房基本建成,大部分需重建的城镇居民住房开工建设,所有需维修加固的城乡住房全面完成修复,部分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一些支撑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夏季,我们还果断处臵、成功化解了格尔木温泉水库严重超水位运行的重大险情,保障了城市安全。
各位代表,玉树强烈地震,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省党政军民共同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实践一再证明,没有哪一次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在如火如荼的家园重建中,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必将傲然屹立在雪域高原!
(二)大力推动经济提速与结构优化,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把抢抓发展机遇同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 亿元,增长23.1 %;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8.7亿元,增长33.5%,迈上一个大台阶;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43.3%,藏区投资增长39.2%,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建成投产,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投运,西宁西过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格段增建二线、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等23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为支撑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建设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取得积极进展。启动迄今规模最大的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了15个国家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快建设河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大力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栽培等新技术,在330个村探索了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农业比重达到78%,农畜产品加工转换率提高到27%。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重要突破。出台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金属镁一体化、锂电池正极材料、高精铝板带等28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起步,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值占到能源工业的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6%,预计实现利润180亿元,增长1倍。第三产业增长12.1%,创近年新高。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快速发展。出台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家电、农机、汽车下乡”补贴标准,特别是把住房建设作为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在全面推进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同时,支持5万户农民新建或改造住房,带动了消费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6亿元,增长16.9%,消费拉动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完成科技投入53.2亿元,增长50.9%。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新建的12个污水处理厂基本投入运行。启动了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项目。“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可以实现。发展中的青海,克服了特殊年份罕见的艰难险阻,踏上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新征程。
(三)着力加快体制创新与对外开放,增添了奋发进取的新活力。州县行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投资、财税、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取得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资产重组顺利完成,黎明化工重组成功。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支持金融业加快改革与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设臵、管理模式、产品服务、技术手段创新,加强与省外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青海银行增资扩股,筹建西宁国家低碳产业基金,成功引入央企重组庆泰信托,交通银行进驻青海,新创共和农村合作银行。全年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23.6亿元,同比增长30.3%,增幅、存贷比分别列全国第3位和6位。同时,保险、证券、期货等均有较快发展。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坚持先行先试,自筹资金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办法,为统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2.3倍。提出建设东部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制定政策意见,编制发展规划,对加快全省城市化将起重要推动作用。积极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青海实际的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登记制度,制定全覆盖、分梯次的城镇户籍政策,实行“蓝印户口”和居住证管理办法,为加快城镇化增添了动力。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当年覆盖957万亩,有力带动了公益林管护和植树造林投资机制创新。完成人工造林4.9万公顷,同比增长65.5%,是“十一五”造林规模最大的一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预计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31.5%。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建立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捆绑式配臵机制,实行重点招商项目省厅级领导负责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塑造“青洽会”新形象,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和项目对接。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实现新突破,与26家央企签署战略投资1230亿元。全省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89亿元,增长19.4%,增幅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创新地质勘查投入机制,社会资金投入比重达到24.5%,地质找矿取得重要进展,两处矿产地列为全国十大新发现的资源接替基地。
精心举办环湖赛、大美青海-台湾行、世博行等活动,提升青海对外形象。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犹他州、英国兰开夏郡建立友好关系。积极培育外贸市场主体,新增进出口企业149家。进出口总额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85.8%。开放中的青海,正在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潮流中,彰显着自己的蓬勃生机。
(四)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新提升。加大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全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长61.8%,占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实施610个社会事业项目,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分别增长9.16%和15.44%,为近年来最高增幅。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各类教育项目建设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大幅增加藏区义务教育教师编制。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等工程加快推进,“两基”攻坚如期实现。建立了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适用性明显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23.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黄南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6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标准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保险标准月人均增加到1789元,排全国前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上年的104.3元提高到154.3元。建立了城乡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解决了农牧区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19万。出台14项举措,千方百计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平安寺院建设活动,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果断处臵问题乳品事件,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平安青海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臵工作继续加强。奋进中的青海,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各位代表,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们围绕住房保障、校舍改造、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保障、卫生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现可以宣布,已全部兑现!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各族群众、促进公平正义、加强廉政建设的能力。探索建立分地区考核指标体系和分类别政府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比较优势和创造活力的发挥。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政务公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强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团结干事,激情干事,踏实干事,完成了特殊年份成倍增加的工作任务。在大事急事难事接踵而至的情况下,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艰辛探索和努力,也深化了对省情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实践证明,虽然我省地处西部内陆,但只要树立宽广视野,在工作中注重研判形势、超前谋划、增强前瞻性,注重把握关键、突破重点、增强针对性,注重大胆探索、完善机制、增强创新性,就完全可以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青海的关怀和支持,汇集了全省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向中央驻青各单位,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青部队,向所有支援玉树抗震救灾和青海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需要高度重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二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总体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还不协调,物价涨幅超过预期目标,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管理尚有不少薄弱环节。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仍然较弱。重大基础设施覆盖程度不高,基础产业尚需巩固和加强,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还不到位。四是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特别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发展的能力较弱。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各位代表,回首去年,我们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积累了在复杂困难局面中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经验;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正视并大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奋力开辟发展的新天地!
二、2011年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动全省“四个发展”,顺利实现玉树重建目标,意义重大。
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国内外经济发展相互影响,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难题相互叠加,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越是复杂,越要有坚韧不拔的勇气;任务越是艰巨,越要有攻坚必胜的信心。我们深知,在青海做成一件事不容易,需要加倍付出努力。但只要我们正确把握方向,善于抢抓机遇,积极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这片广阔的热土上,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夺取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新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增强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奋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一)正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效应。一是用足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争取今年国家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总量继续增加、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超过上年。加大对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层的财力转移。进一步提高支出水平,争取年底专项结转比上年压缩一半。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出国、车辆购臵及运行费、政务接待费实行零增长。二是用活金融政策。加大金融资源调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各银行对我省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加快发展地方银行、农信社和保险、证券、产权投资等非银行金融市场,力促信贷增量不低于上年、增幅在全国的位次不后移。力争企业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实现新突破。三是用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政策。落实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意见及实施细则,落实支持藏区发展政策,将政策措施转化为发展优势。四是全力稳定物价总水平。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物价调控政策,建立调控物价的长效机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自给能力。实行政策激励与价格干预相结合的办法,引导重点流通企业在稳定物价中发挥积极作用。严格整顿农贸市场,发展社区直销点,让农牧民和居民多得实惠。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青海的特殊区位和经济结构,使得调控物价难度很大,但物价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我们已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二)加快灾后重建步伐,为建设新玉树奠定坚实基础。今年是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计划安排投资200亿元左右,力争形成实物量150亿元。完成全部重建项目规划设计和农村住房重建,完成大部分城镇住房重建,开工建设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实现重建任务大头落地。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抓紧做好冬春各项准备。加强工程、建材和设备的养护,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申报审批工作,组织施工力量,改进建材供应方式,开展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群众工作和基础工作,为大规模重建做好充分准备。二是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做好建材、运输、电力、施工、现场调度等保障工作。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已开工的学校、医院等项目全部建成,结古镇道路、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基本建成,加快推进震损文物及宗教活动场所的修复。三是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加大审计、监察力度,规范管理灾后重建资金和捐赠款物,确保资金物资使用安全。实行项目施工全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安全和参建人员健康安全。四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现场指挥部、州县以及各援建力量的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强化州县政府主体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及时解决援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援建单位主力军作用。五是全面提高重建水平。在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培训和软件支持,为公共服务类建成项目的运营管理创造条件;更加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加强地震、气象和地质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推广使用光伏能源和节能环保材料,走低碳重建之路;更加注重产业提升,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文化业,着力培育特色资源加工业,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维护,在重建物质家园中建设精神家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灾后重建,让灾区人民生产生活上一个新台阶,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把调整需求结构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继续保持投资强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的投资带动作用。争取工业、民生、藏区的投资增幅均在25%以上。抓紧开工建设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德令哈机场、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省财政垫支20亿元以上,科学组织冬春季施工,提前启动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等27个重点工程。加强项目管理和投资环境建设,着力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领域。既立足省内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又面向省外开拓游客消费市场,争取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有新的提高。一是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政府直补,增加转移性收入;支持全民创业,增加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健全事业单位以目标考核为主导的工资奖金激励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二是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继续实施好我省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文化、信用、社区服务和老龄消费。重点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等投资促消费工程。大幅增加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同时成倍扩大农村奖励性住房工程,由去年的5万户增加到10万户。支持城市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深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们有信心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城乡困难居民住房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让绝大多数农牧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四)夯实“三农”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一是着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亿元,统筹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水源建设、东部城市群综合供水网络四大骨干工程,抓紧建设湟水流域、黄河沿岸、柴达木盆地三个百万亩灌区,加快建设湟水北干渠一期、石头峡水利枢纽、扎毛水库等工程,完成北干二期和西干渠前期工作。实施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草原水利、农村小水电五项民生水利工程,力争开工松多、大华水库建设和温泉、黑石山等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西宁、格尔木等城市防洪工程。二是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农牧业示范区和实验区,实施河湟流域八个百里万亩(万头)工程,提升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皮张和毛绒、饲草料等十大农牧特色产业。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万栋、畜用暖棚1.5万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60个,建设制繁种基地45万亩,支持发展“富硒”产业园区。加强对300个生态畜牧业村的扶持,继续以多种方式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扩大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覆盖面,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着力培育优势品牌,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完善龙头企业扶持机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提高3-4个百分点。启动绿色证书培训计划,今年培训5万农牧民,使每人掌握一、二项实用新技术。实施务工技能培训转移工程,提高劳务收入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完成3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和40个村异地扶贫搬迁任务,确保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加大工作力度,让全省所有贫困农牧民,都能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五)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是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培育发展十大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循环经济增速高于整体工业。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培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特色纺织和生物医药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建设百个重点项目,推进大型金属矿采选、锂电池、硅晶片、太阳能及电池组件、铝精深加工、大型多功能锻压机、不锈钢和高端玻璃等对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有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培育百户重点企业。增强西宁和柴达木两个园区引进高新技术、打造产业集群、实施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能力。开工建设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加快民和工业园、乐都装备制造园、朝阳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科技人才队伍支撑。以“123”科技支撑工程为载体,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争取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省内人才的作用,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以项目为带动,逐步打造若干创新团队。深入研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力争在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制度设计上取得突破。三是不断缓解瓶颈制约,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建设西宁热电联产、羊曲水电、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发电、诺木洪风电场等电源项目,确保电量平衡,努力保持我省低电价优势。抓紧实施木里煤田总体规划。协调解决运力配臵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强燃油仓储设施建设和燃油储备。创新地勘机制,实施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力争地质找矿实现大突破。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层次与水平。统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中介、商贸餐饮、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和商务会展等十大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骨干企业和新型业态,提升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在服务业大发展中,为全省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让高原大地展现出更具时代魅力的风采。
(六)推进城乡区域和人与自然相协调,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着力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在推进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编制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纲要,协调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力争年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一圈”空间布局,加快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一体规划与建设,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推进城市群形态逐步形成。提升西宁城市品质,加快西宁火车站改造、海湖新区建设,打造精品街区和地标性建筑,实施“畅通工程”。加快海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格尔木、德令哈城市实力,促进功能互补。继续推动玉树县撤县建市,逐步推进有条件的县撤县建市,优化城市布局。认真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充分尊重农牧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把好事办好。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西宁和海西率先发展。支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建设多种类型实验区和示范区。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努力建设若干经济强县。在构建“两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强化四项措施: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安排投资10亿元,加快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步伐。继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综治工程,争取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工程和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造林工程。加强对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效果的监测。二是深入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把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森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有机结合,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区域发展共赢。推动三江源保护发展基金健康运转,积极筹建青海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三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新上载能工业项目的技术装备水平必须高于同行业水平,单位能耗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限额标准。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四是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加强工业污染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对有毒有害物污染治理。统筹城乡环保,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在湟水流域推行污染物“全测控、全收集、全处理”,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奔流不息的湟水养育了青海各族儿女,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早日还青海人民一条清澈的母亲河。
(七)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坚持以改革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着力推进联合重组和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二是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价格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规范建设并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资源配臵方式改革。三是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对若干原生矿产品征收生态补偿费,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电价定价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开展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四是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土地的承包经营制度。完成林改任务。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探索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六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36条,为民营经济大发展营造更有效的政策环境。着力提升开放水平。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抓住全社会流动性资金充裕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企业、项目筹备组、工业园区的招商主体作用,强化产业链、产业群招商,推动我省招商引资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到位资金增长30%。全力落实央企签约项目,力争到位资金200亿元。二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制定促进外贸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赋予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资格,努力推动特色产品出口实现新突破。鼓励进口关键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提升我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增强海关、商检、口岸等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提升与周边省区合作水平。继续加强与西藏、甘肃、新疆、四川等周边省区的合作,重点在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劳务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四是推动对口支援起好步。积极落实国家经济对口援青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对口援青干部的作用,力争在项目帮扶、人才培训及发展“飞地”经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推动会展赛事上水平。精心办好青洽会、藏毯会、清真食品用品国际展览会、国际沙棘产业大会、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世界杯攀岩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和水与生命音乐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创新“环湖赛”赛事运行模式,依托专业化,走向国际化。我们要让这些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使大美青海享誉海内外。
(八)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今年,集中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一是教育方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300多所学校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藏区高中基础设施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师周转房等项目。落实中职和高中困难家庭子女资助政策。加快建设教育园区。优化高校布局,加强优势学科与实验体系建设,帮助高校减轻债务负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上有新提高。二是就业方面。加大劳动力培训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产业规划共同促进创业就业的机制。着力解决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确保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把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试点扩大到青南三州。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组织。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7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探索解决城镇老年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问题,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四是医疗卫生方面。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0元。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在所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上水平。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5万套,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万户、游牧民定居2.5万户。六是农牧区基础建设方面。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推进农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新型能源建设进村到户。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新一轮农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7236户农牧民用电问题。实施乡村公路改造和“通达工程”。加快实施移动网和宽带通信工程。七是环境保护方面。推进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加强西宁、格尔木、德令哈市与河湟沿岸城镇大气、噪声污染综合治理,实施12条中小河流、3条小流域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西宁和沿湟流域污水管网改造力度,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实现达标排放。八是藏区集中供热方面。安排资金2.4亿元,在德令哈、贵德、同德、门源、海晏、泽库、甘德、玛多等县城,以多种热源实施集中供热。九是文化方面。建设省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加快喇家遗址、柳湾遗址保护设施建设,实施州级“三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西新工程,建设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十是社会管理方面。启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一批州县级政法工作基础设施项目。运用居住证制度,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增加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我们要通过一件件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让全省各族人民享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向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奋勇迈进。
三、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
根据《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政府制定了《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分析了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了7个方面、23项重要任务,并就规划实施做出部署。《纲要(草案)》现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一些主要问题作个简要说明。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经过五年的努力,“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00元,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59亿元,年均增长2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亿元,年均增长26.5%。过去的五年,我们创造了青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实惠最多的新纪录。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要特点。回顾“十一五”,我们清醒地看到,纵向比,发展成绩很大,引以自豪;横向比,与全国发展差距拉大,时不我待。正是基于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推进跨越发展的任务要求,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着重把握了两个关键: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三个为主”,体现了主题、主线和路径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二是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了“四二一六”的奋斗目标,不仅体现了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目的三者的有机统一,而且体现了纵向比、横向比的有机统一。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为鲜明的两个特点。
(三)“十二五”时期的战略任务。《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集中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经济总量走在西部前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这两个指标均实现翻一番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为“十一五”的近3倍。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全面提高,农牧区生产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358”地勘工程目标,人均投资强度走在西部前列。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全面形成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打造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工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80%,可再生能源生产比重达到40%,走在全国前列。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以内。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第二,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四区两带一线”战略深入实施,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相互促进、充满生机的区域发展态势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5%,城乡一体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向西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外联合协作迈出新步伐。与对口支援省市、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互利共赢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引进省外、境外资金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0%和10%。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亿美元。
第四,改善民生取得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12%;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一是教育惠民工程。基本实现十二年免费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二是就业创业工程。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00万人次。三是社会保障工程。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走在西部省区前列,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四是全民健康工程。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得到保障,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0万套,农牧区保障及奖励性住房50万套,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六是基础设施延伸工程。基本实现乡村规划、自来水、道路、电力、电话和互联网、文化体育、优美环境、科技服务进村到户。七是家园美化绿化工程。全省饮用水质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八是藏区温暖工程。结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藏区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集中供热全覆盖。九是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十是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突发事件救援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平安青海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深知,把蓝图变为现实,任务异常艰巨,但我们决心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把压力留给自己,把幸福带给人民!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是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对我们的行政能力和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对政府公务员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不足,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恐慌。去年,我们明确提出了加强“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今年要着力在深化落实上下功夫。一是深入学习调研。建立学习型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全员读书”活动,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学习掌握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知识,培养战略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实施“岗位培训”工程,分层次、分行业对公务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学以致用,注重深入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坚持改革创新。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我们的观念不能落后。尊重实践,把握规律,拓宽视野,以创新的理念不断破解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突出难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三是推动高效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科学合理调节和分配公共资源,让基层和群众多得实惠。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和全程跟踪服务,推进电子政务,为项目建设和群众办事铺就“绿色通道”。四是崇尚实干苦干。青海省大、事难,唯有实干、苦干,才能干成事。强化责任、质量和效率意识,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着力解决效率不高、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等问题。提高执行力,确保工作定一件、成一件。
只有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政府工作人员才不会滥用权力。我们将围绕加强监督,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完善监督体系。把各种监督作为资源来看待,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媒体监督、网络舆情,主动研究解决办法,给予积极回应。认真执行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制度,实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完善与人大、政协的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和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阳光政务,拓展监督渠道。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臵、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做得怎么样。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以及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事业领域,都要做到办事公开,树起接受监督的靶子,让监督有的放矢。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监督。加强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制度建设,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减少执法层级,提高执法效率。加强审计、监察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我们深感,当好公务员不容易,但老百姓更不容易。我们一定要把各族群众视为父母,做青海人民的忠诚儿女,既干事,又干净,鞠躬尽瘁,全心为民,努力把青海的事情办好,让全省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承继“十一五”辉煌,开创“十二五”伟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青海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备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的若干预计数据已经国家统计局核定:
1、原报告中“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以上”核定为“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2、“第三产业增长12%左右”,核定为“第三产业增长12.1%”;
3、“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核定数不变,删除“预计”两字。)
第四篇:2008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月10日在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海省省长 宋秀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四个新突破、五个新进展。
四个新突破:
——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预计达到750亿元,增长12%以上。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10.5亿元,增长33%。
——旅游总人数突破千万人次,增长23%。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实现由升转降的突破。
五个新进展:
一是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协调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实现利润130亿元,增长8.2%。
二是农牧区经济健康发展。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特色作物占总播种面积达到65.3%,第一产业预计增长4.5%以上。
三是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7.5亿元,增长16.2%,产出性投资比重达到49.6%,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投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民间投资增长22.8%。
四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预计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5%,荣获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成就奖。职业教育招生30861人,较上年增加近万人。
五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各位代表,这里我向大会报告,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八项实事全部兑现!一是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实现提标扩面一年两步走,保障标准由起步时的670元提高到840元,人数从22.9万人增加到34.5万人,占全省农牧民人口的10.4%。二是对农牧区和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免除了学杂费,提供了免费教科书。按初中生每人每年不低于1050元、小学生不低于950元的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农牧区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三是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610个,为106所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流动卫生服务车。四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全省城镇全面启动,54万人从中受益;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前三年覆盖全省,农牧民参合率达95.6%,受益率达73.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五是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廉租房制度,开工建设并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10万平方米。六是城镇零就业家庭提前实现清零目标,年内新增就业3.5万人。七是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工作,医疗、取暖等专项补助全面落实。针对我省市场消费品价格涨幅情况,在兑现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同时,省级财政全年向城镇低保对象增发了人均135元的临时生活补助。八是出台了企业工资指导性意见,规定企业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的基本标准,职工收入和企业效益增长机制基本建立。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2007年的工作为全面完成本届政府的目标任务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的五年,是青海加快发展、提升形象的五年,是夯实基础、积蓄后劲的五年,是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五年。五年来,全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观在: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预计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5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4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38.1亿元提高到110.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1.2%增加到1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7亿元,年均增长21.9%。这几个关键性指标都比2002年翻了一番。
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步伐。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8.6%提高到2007年的42.4%,实现利润是2002年的10.5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等支柱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2%,单晶硅、多晶硅等新型材料和藏毯、民族服饰、沙棘等特色轻工业开始崛起。设施农牧业、农区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牧业总产值达到56%,提高6.1个百分点。高原旅游业蓬勃发展,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2.4倍和3.2倍。服务业稳步发展,消费需求逐年扩大,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亿元,年均增长10.5%。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5亿元,年均增长14.6%,办成了很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公路通车里程达5.3万公里,增加1.2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五年社会用电量增长1.4倍,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边远地区通信难问题明显缓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实施新农村建设八项实事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60亿元,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91.6%的乡镇和57%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57万人和734万头(只)牲畜解决了饮水问题。建成日光节能温室5.5万栋、畜用暖棚1.3万幢,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发展到9万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发展到4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0个,带动农牧户50万户;农业订单面积达到10.7万公顷。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64万人次,增加收入111亿元。
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全面实施,禁牧草场437万公顷,围栏草场173万公顷,搬迁安置牧民6800户、3.2万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好转。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完成。累计人工造林80万公顷,封山育林10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34平方公里,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成科技成果835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新建、改扩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297所,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2年的77%提高到93.5%,青壮年非文盲率由82%提高到86%。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比2002年增加2.6万人。高等教育硕士点扩大到66个,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的目标全面实现。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93.5%,比2002年分别提高3.6和4.6个百分点。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民族文化旅游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重大活动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建成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投入24亿元,全面建立了城乡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基本建立,“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全面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2年11.7‰。下降到8.8‰。
体制机制更加富有活力。提前一年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牧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改制面达到95%以上,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粮食企业“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基本解决。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计划、财税、投资、医疗保险、住房、金融、价格等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27%,提高6.5个百分点,新增从业人员19万人。“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等经贸活动成为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5.8亿美元,年均增长25%;合同利用外资18.9亿美元,年均增长18%;利用省外资金460亿元。
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预计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00元,年均增长10.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年均增长9.3%;农牧区贫困人口减少74万,贫困发生率由2002年的46.8%下降到2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2002年增加1.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增加3平方米。省财政对下转移支付补助总量达到20.4亿元,用三年时间全部消化了对干部职工个人的政策性欠账,并消化了部分其他政府性欠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65万人、70.1万人、34.7万人和26.3万人。在全国率先实观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四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生育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始建立。人民群众衣食住用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在开放公开条件下依法行政、接受监督,五年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33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676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取消各类行政审批许可项目577项,提请省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20件,制订和修改政府规章35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平安寺院”建设富有成效。“平安青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改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访和人民调解明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司法、参事工作进一步加强,审计、监察、工商、统计、药监、质监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新闻出版、档案、气象、地震、测绘、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等事业有了新发展。连续三年开展以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效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努力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酝酿新突破,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协调性等方面作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
第一,注重从青海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这是过去五年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从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了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工作主线。为改变单纯开发矿产资源、出卖原材料的落后开发方式,我们着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资源开发向加工转换、延伸产业链条方向发展:深化对青海优势资源的认识,积极发掘高原自然生态、历史和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资源,提出并加快推进旅游名省建设,拓展了青海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领域。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竞争优势,我们相继作出了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整合西宁工业园区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青海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走出具有时代特征、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做好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这是过去五年发展的支撑所在。针对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的现实,我们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着眼青海长远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地勘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培育发展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盐湖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城乡差距拉大的现实,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加强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启动实施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性项目,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联动发展、工业和农牧业竞相发展、特色产业和地质勘探同步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践告诉我们:青海发展起点低、各方面欠账多,只有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松劲,扎扎实实打基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过去五年发展的特色所在。我们不断深化对青海生态地位的认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不考核生产总值、不提工业化口号,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引导和支持当地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民族特色加工业。在重点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使发展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能耗排放降低的基础上。坚持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完善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实践告诉我们:独特的生态地位和摆脱贫困的迫切要求,决定了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保护建设中提升发展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第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激活内力和借助外力有机结合,这是过去五年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步伐,深化其他各项改革,着力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改善投资环境。从青海实际出发,确立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开放合作、着力应用的自主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推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技术与资本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赢得体制上的比较优势,才能赢得发展上的竞争优势;只有大力形成开放型格局,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这是过去五年发展的目的所在。面对小财政、大民生的特殊省情,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扩大经济总量与分享发展成果统一起来,把促进发展与扩大就业协调起来,把相对富裕的群众与困难群众的利益兼顾起来,集中有限财力向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倾斜。五年来财政投入由2002年的70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200亿元,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省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只有在解决民生问题中促进和谐,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才能在促进和谐中推动发展。
以上体会,是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经验的初步总结,在今后工作中需要予以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站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点,进入了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这些进展和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是省委正确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和社会各阶层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青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中央机关驻青各单位,向关心青海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方式仍显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社会保障还不完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今后五年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强化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发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做好应对挑战和风险的充分准备,努力在推进发展中抢抓机遇,在应对挑战中创造优势,在扎实苦干中提高水平。
建议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速度质量效益并重的高效发展,经济社会同步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和谐发展,城乡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到2012年,要努力实现六大目标:
——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和后劲的统一。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生态改善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实施一批着眼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使基础设施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三江源机场、“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拉西瓦电站等重点工程,力争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羊曲水电站等骨干项目,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基础性地质勘查得到加强,资源后续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加快培育多元化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的循环工业体系,建设柴达木盐湖化工基地、黄河上游水电基地、青藏高原千万吨油气化工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硅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国际性藏毯生产集散基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科学组合,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地位更加突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有较大幅度降低,稳步实现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得到确立,现代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高,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初见成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加快修复,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更加宜人。在国家支持下建立起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合理补偿机制,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基本完成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产权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公共财政、投融资、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政府职能明显转变,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开放型经济形成新格局。
——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健全,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更趋完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得到改善。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市场更加繁荣。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更加优化,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三、奋力推进2008年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建议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略低于去年实际涨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左右。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今年要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高原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促进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发展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农区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以推广优良品种为切入点,加快马铃薯、油莱、蔬菜、中藏药材和生猪、育肥牛羊等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制种业规模,提高特色种植业和设施畜牧业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牧区以保护草原生态安全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关键,以促进入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通过市场与行政手段相结合,推动乳业、牛羊肉和马铃薯、蚕豆、沙棘、枸杞等产业加快发展。集中支持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开拓市场的作用,创出一批特色优质、绿,色环保的农畜产品品牌。支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加大特色农畜产品推介力度,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促进农牧民增收。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省内与省外培训相结合,实行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组织实施百万农牧民培训转移“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省内外转移就业。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渠道,稳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延长在外务工时间,力争向省内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次,促进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进城求职的农牧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改善务工就业环境。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加大投入,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重点加强农村水利、能源、人畜饮水、公共服务等农牧民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搞好灌区节水改造,搞好小微型水源工程。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1万栋,建设畜用暖棚5000栋。加大农村沼气和能源建设力度。加强农牧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乡乡上网工程建设。
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农牧民以多种方式进行土地(草场)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青南三州乡镇机构、农牧区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巩固和扩大农牧区综合改革成果。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投入,确保三年之内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化解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实施好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扎实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搬迁,搞好社会扶贫和对口定点帮扶工作,年内力争减少农牧区贫困人口15万。
(二)突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年要取得切实进展。要立足青海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资源转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壮大和提升特色优势工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培育建设和融合发展,今年要进一步集中配置战略性资源,规划一批大型项目,培育一批强势企业,加大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的开发,着力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碳酸锂、60万吨甲醇、百万吨复合肥、百万吨铝精加工、万吨铜箔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大力发展硅材料、太阳能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多晶硅、单晶硅等项目,努力使硅材料、太阳能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依托优势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建设西钢百万吨特钢精品基地,促进数控机床、新型石油机械、清洁车、特种车等特色装备制造业实现新发展。加快西宁国际性藏毯生产经营集散地建设,发展藏毯、服饰、绒毛、中藏药和特色农畜产品等具有潜力的轻工纺织业。加强电力、运输等要素的综合协调,为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支撑。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和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规划,推进建设一批优势资源与强势企业、优势资本、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循环产业项目。国家已经批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要抓紧编制实施方案,同时加快推进民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新型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更好地发挥园区在建设循环工业体系中的载体作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矿产资源选优配置、二次配置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重大产业技术研发专项、企业创新能力专项,推进太阳能研究示范基地、镁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努力突破一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扶持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更多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级名牌序列。
确保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今年安排投资6亿元,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的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用能审核,力争新项目在同行业居于领先水平。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动政府机关厉行节约,带动全社会广泛推广节水节电节材,集约使用土地,倡导节约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
(三)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立足青海的基本省情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科学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和我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对各区域资源环境状况的综合分析评价,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统筹谋划全省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明确各区域的开发方向,调控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推动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局面。
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继续精心组织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做好中期评估。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紧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和西宁大南山生态园建设等生态工程。编制湟水流域生态治理、格尔木防沙治沙等项目规划,开展祁连山黑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前期工作。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灾害预警预测分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综合治理退化草地,开展以草定畜试点,减轻草原生态负荷。
积极争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入研究农牧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政权运转等基本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试验区,形成面向全省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重要生态功能区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今年要把国家分配我省的减排目标分解到相关地州市,并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措施,确保完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好环评审批关。全面落实污染减排政策,健全环境安全监管体系,推进西宁、海东、海西和湟水流域等重点区域和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5%以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动垃圾处理和废旧资源再利用。组织实施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
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生态立省战略的要求相适应,进一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巩固和扩大“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工程的成果,倡导新型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着力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能力,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问题,确保实现人口控制目标。
(四)突出项目带动和消费拉动,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重大调整,要认真贯彻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加强和规范项目工作,提高投资效益,同时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重点项目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交通,建成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和柴木铁路,加快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进度,力争开工建设格尔木至敦煌铁路,提高铁路运载能力。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力争开工建设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启动花土沟、大武等支线机场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特色产业发展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等级和路网密度。重点加快国道当金山至大柴旦、德令哈至大柴旦半幅高速公路、省道西久线贵德至大武公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倒淌河至茶卡、格尔木至察尔汗高速公路,新改建农村公路一万公里。水利,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统筹推进水库骨干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河道治理等建设项目。加快湟水北干渠、“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等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做好蓄积峡、扎毛等水库建前准备工作,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能源,加快电源建设,在加快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建设的同时,争取国家尽快批复龙羊峡以上河段的电源建设工程以及送出工程规划,开工建设羊曲、大河家水电站。实施750千伏拉西瓦至官亭、330千伏锡铁山至花土沟输变电工程,全力推进750千伏西宁至格尔木双回路和格尔木至拉萨±400千伏直流青藏联网工程,提高电网覆盖面。同时,全力推进一批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中小电源和电网项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不论什么项目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开工条件,合规建设。
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工作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促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尽早立项开工。特别是做好格尔木至库尔勒等铁路项目,花土沟、大武等支线机场项目,柴达木绿洲灌区、海南灌区和黄河谷地灌区等水利项目,金沙江上游通天河河段的电源建设及送出工程等一批事关青海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进入国家规划。认真实施好重点地质调查专项,加大地质找矿工作力度,尽快形成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增加矿产资源储备,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今年要在大力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引领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重点推进青海湖、坎布拉等景区的旅游策划和景区景点建设,加快昆仑文化、盐湖城旅游开发和青藏旅游救援基地建设,推进环西宁旅游圈、以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线路的建设,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坚持境外市场重点突破和国内市场持续拓展并重,抓住西宁国际口岸开通和航班线路增加的机遇,加大面向国际的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清理和取消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推进朝阳物流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服务全省、辐射周边地区的现代化物流综合服务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健身、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城乡统筹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城镇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先支持西宁“扩市提位”,加快海湖新区建设步伐,增强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区域型城市功能,加快以县城和交通枢纽、人口稠密区域为重点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发挥城镇在扩大投资、引导消费中的载体作用。
(五)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带动,激发发展活力
按照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今年要在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方面推出新举措。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立足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确保规范运行。继续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做好破产企业的重组,年内完成全省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项目,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科技型的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联合协作,做专做精产品,做强做大产业。推进省州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加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协税护税征税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适应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投资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以各种金融资本形式,多渠道参与青海经济建设。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直接融资,开展农牧区政策性保险试点,构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让沉淀的民间资金变成活跃的创业资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发挥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政府支持、商业担保、企业互助担保和个人担保等担保体系建设,强化“借、用、还”一体化管理,降低债务风险。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今年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突破。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精心办好“青洽会”、国际藏毯展览会、柴达木循环经济项目推介会、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等会展活动,推动与发达地区先进生产要素的对接,力争全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不低于120亿元,利用外资不少于20亿元。二是在扩大对外宣传交流上实现突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进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融合互动。精心组织好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暨世界山地纪录片影视节、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高活动的层次和品位。精心办好大美青海香港行,扩大青海的国际国内影响。三是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实现突破。延伸资源加工型产品产业链,增强出口竞争能力。扩大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培育和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农畜产品、藏毯、民族用品扩大出口规模。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推动省内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
(六)突出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青海建设
让全省各族群众更好分享发展成果,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要围绕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集中财力,加大投入,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加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及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双语”教学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东西部、城乡联合办学,培养大批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优化学科配置,发展特色学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4045”人员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重点做好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全面启动生育保险,探索建立农牧区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取暖等救助制度,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继续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增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稳妥开展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积极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对城镇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和住房供应结构,建立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机制。积极推进破产企业住宅区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实施牧民定居工程。
努力促进特色文化大发展。加强农牧区和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以多姿多彩的青海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大综合开发力度,促进高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稳步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构建面向民众的健身服务体系,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程度和城乡居民健身水平。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们将高度重视物价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支持发展生产,完善储备体系建设,加强运输调配,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问题,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切实加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严格实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增加对高校学生食堂的补贴,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各位代表,为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力度,今年省政府要重点办好十件实事。一是从今年秋季起,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二是提高城镇居民和农牧区低保家庭的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三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和群众受益面。四是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637个,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五是建设完成2000套、10万平方米廉租房,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国有破产改制企业住宅区改造10万平方米以上。六是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保障标准,并以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七是年内新增就业3.1万人以上,巩固“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成果。八是解决农牧区20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九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配套牧户太阳灶4.9万台,解决农牧民的燃料问题。十是开工建设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建设93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七)突出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的起点,新一届政府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富民强省的重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推进改革,建设创新型政府。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国家部署,深化行政机构改革,调整部门职责权限,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解决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政出多门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到治省理政的各个环节,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拓宽效能投诉渠道,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使行政权力运用到哪里,效能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公共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开展到哪里,切实提高公信力、执行力。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顾问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注重研究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经济社会管理水平。
为民执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满腔热忱地为民履职、帮民解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制定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评估实施方案,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推进行政管理提速增效,不断优化政务环境。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资源配置、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注重发挥监察、审计监督作用,强化财政性资金使用,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杜绝铺张浪费。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省十一次党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青海发展的新蓝图。即将产生的新一届政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2011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7日在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骆惠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省极不寻常、极其难忘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一年。玉树强烈地震突如其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衷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呈现新的亮点。
(一)奋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开启了新玉树建设的新篇章。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了一场在高原高寒地带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活动,共搜救被掩埋人员2008人,救治伤员1.1万多人,其中重伤员3109人,安置受灾群众,22.5万人,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迅速展开灾后重建。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制定了土地权益处置、住房重建及维修补助等重要政策,建立了七项重建工作机制,为科学、依法、高效、和谐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下旬开展了以住房建设为重点的50天会战,赢得了灾后重建的宝贵时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开工建设298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大部分需重建的农牧民住房基本建成,大部分需重建的城镇居民住房开工建设,所有需维修加固的城乡住房全面完成修复,部分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一些支撑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夏季,我们还果断处置、成功化解了格尔木温泉水库严重超水位运行的重大险情,保障了城市安全。
各位代表,玉树强烈地震,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省党政军民共同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实践一再证明,没有哪一次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在如火如荼的家园重建中,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必将傲然屹立在雪域高原!
(二)大力推动经济提速与结构优化,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把抢抓发展机遇同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以上,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 亿元,增长23.1%;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8.7亿元,增长33.5%,迈上一个大台阶;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 长43.3%,藏区投资增长39.2%,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拉西瓦、积石峡等水电站建成投产,格尔木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投运,西宁西过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格段增建二线、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等23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为支撑长远发展增添了后劲。建设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取得积极进展。启动迄今规模最大的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