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四
【解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四】
“可持续”
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冉晓东书记提出,我县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提速度、扩总量、惠民生、可持续”。可持续、就是要通过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具体讲,就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要飞速发展,到2016年地方生产总值绝对额达至12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额过17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绝对额达18亿元以上,全县规模工业以上总产值绝对额达150元以上。基础平台更加夯实,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面貌更加亮丽、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冉书记提出:
第一,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速重大项目推进,壮大核心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用品牌占领市场,提高效益,拉动产业,促进增收。第二,必须着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发展中心县城带动建制镇,辐射行政村,加快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力争到2016年县城建成面积达28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43%以上。
第三,必须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编制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加快骨干输变电工程建设。
第四,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摒弃阻碍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敢于闯出新路,敢于推动体制变革,只要有利于松桃发展大局,只要人民群众拥护的,不仅允许试,允许闯,而且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干,让敢于创新成为松桃各级干部的价值取向,让敢于创新成为松桃73万各民族之魂
第二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do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稳中求进迎难而上
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稳中求进开新局,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表明,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对巩固和延续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重大。”
把握一个“稳”字,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国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物价温和下降。张晓晶表示,当前经济内生力增强,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新特点,宏观调控基调需要把握一个“稳”字。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张晓晶说,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上的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首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基本取向暂不需要大的调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经济增速环比持续放缓。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2%,创14个月来新低。目前,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虽然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温和下降,但我国经济不仅不会二次探底,也不会“硬着陆”。张晓晶说,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有利于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其次,稳定物价总水平依然是摆在宏观调控面前的重要任务。
目前物价拐点已经显现,国内成本性通胀预期不断降低,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推高物价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食品价格将来会不会再次成为通胀的推高因素值得关注。目前三类产品的价格容易上涨,一是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农产品(12.29,0.00,0.00%),二是房地产等不可通过贸易调节的产品,三是资源类产品。
充裕的国际流动性将抬高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尽管目前受欧债危机影响,欧美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总需求收缩,短期内促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但是,计划中的挽救欧债危机的2万亿欧元的流动性,以及美国可能的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大大刺激总需求,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从而对中国构成输入性通胀预期。
当前,欧债危机以及世界经济复苏遇到巨大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宏观调控的取向不需要改变。就欧债危机而言,张晓晶分析,由于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对欧债的直接涉入不深,欧债危机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需下滑,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张晓晶说:“保持宏观调控基调不变,显得格外重要。”
稳,不是一成不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说,稳,还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把握一个“进”字,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张晓晶说,宏观调控上的进,就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同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陈厚义说,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宏观调控面临着复杂的任务。
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之际,反映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11月份从上月50.4%下降至49%,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0%的景气临界点以下。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速受疲弱的外部需求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
在控制物价的同时,宏观调控要稳定经济增长。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地方债试点已经启动,近日,财政部发布的《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称,2011年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近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速度上看,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低于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2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张晓晶表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既是顶层制度设计,又是百姓关切。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国民经济就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明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如何理解这一基本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政策部署?记者采访了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
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反映出当前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海闻分析认为,“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稳健”是要控制通胀,二者分别对应两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灵活”;另一方面,现在我们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所以要“稳健”、“审慎”。“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明年经济形势会比今年更复杂。”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说。从国内来看,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物价过快上涨,明年能不能收回一部分流动性并控制物价,这是经济复杂性之一。
其次,近年推动经济增长的几大动力,在明年可能都逐步衰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4万亿投资计划进入尾声;房地产投资增速明年可能也会下滑;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今年下半年由国外库存回补拉动的出口增速无法延续,因此出口也要下滑;因为通胀,老百姓的消费实际增幅可能也要下滑。“推动经济增长的这几大因素在明年都不是特别强劲。”汤敏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分析认为,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世界各国先行指数纷纷在2010年一、二季度见顶,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在2010年三、四季度开始放缓,这意味着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将处于下行区间;其二,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得到解决,投资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出口竞争力不足、政府债务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直接导致了这些国家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其三,发达国家通货紧缩的预期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的预期产生直接冲突,从而引发双方在货币政策上出现背道而驰的调整;其四,国际资本市场出现短期资本流动加剧,大宗商品资本化趋势有所抬头。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可能面临几个问题:外需可能放缓;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难度加大,操作的空间减小,热钱的大规模流入不仅会对冲货币政策回调的效果,更可能导致经济泡沫的蔓延;通胀治理难度加大。”刘元春说。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不宜过度夸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11月份,CPI突破警戒线达到5.1%,创下了28个月来的新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0年会不会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如何管理好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胀历史时表示,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中期与90年代后期的三阶段演化过程后,中国通货膨胀机制已经完成从高核心通货膨胀率向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结构转变。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长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性质,但是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并且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历史趋势。
“经济出现过热的几率不大,我个人估算明年通货膨胀大致在3%—4%之间。”海闻说。
刘元春认为,我们过度强调了3%物价水平目标值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严峻性。“一般民众在面对新型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过快上涨时,夸大了这些价格上涨对日常生活的冲击程度。”他说,事实上,恐慌心理不仅是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核心,也使大量资金进入供应偏紧的产品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物价。
明年推高CPI的有哪些因素?
“中国正处在投资回报非常高的时段,人们是不会把投资的钱拿去消费的。”海闻说。从很长的历史阶段来看,一开始大部分人先投资,等到回报率越来越低的时候,才会去消费。对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讲,现在还是积累财富的时候。“在积累财富的动机下,有钱他愿意去投资,愿意去更多地赚钱。明年仍然处在这个趋势当中。”
但是,在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的回收和蔬菜价格回落、预期适度回调等因素的作用下,2011年中国将有效遏制价格上涨蔓延的趋势。刘元春表示,央行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物价上涨问题,但同时不宜过度夸大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造成通胀恐慌,从而进一步促推物价上涨的蔓延。“国家应当进一步提高主要商品物质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商品供求通告制度,以破除民众对目前食品供给的恐慌。”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在控制物价、控制房价上积极地出台有力的措施。态度要明确,对恶意炒作,投机倒卖的现象要严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祖麟说。
同时,专家提醒,由于明年恢复性的价格增长因素会减少,这也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和上行力量相互交织。流动性回收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交织。流动性回收与通货膨胀治理是宏观调控最为艰巨的任务。”刘元春认为,其艰难性在于:第一,流动性是否能够按照央行的意愿进行大规模回收;第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具有强烈的双向风险,政府是否能很好地平衡资产价格回调与经济增速回落的冲突;第三,物价上涨的击鼓传花效应是否会持续;第四,单一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应对多诱因的通货膨胀?
在商品银行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信贷投放惯性较强、外汇占款规模上升以及历史存量较高等因素,使中国未来流动性进行大规模回收的难度较大。2009—2010年的信贷投放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这样导致了信贷投放的速度和规模被项目投资的进度和规模所“绑架”。
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中国贸易顺差、FDI以及热钱流动的规模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从而导致外汇占款比重回升,这将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直接面临2004—2007年所面临的困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相冲突,导致紧缩的货币政策被大量流入的热钱所抵消。
汤敏亦指出,从国际因素来看,美国可能还会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债务问题还在恶化,财政上不得不削减支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将不仅给我国的出口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还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热钱,这给我们控制流动性带来很大的难题。
刘伟表示,货币政策从实施到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有个时间的滞后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期通常是7个月到两年,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在危机的时候,滞后期可能缩短。
因此,2008年年底发行的大量货币,现在演变成为通胀的压力了,2009年新增的流动性可能明年表现,今年上半年的要到2012年。此前,我们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有代价。所以要做好准备,今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可能要做好承受较大的通胀压力的准备。
明年GDP增速仍有望保持在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需求等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体来看,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滑,GDP增速大体会保持在9%—9.5%之间。”汤敏说。
海闻分析明年GDP放慢的因素时表示,当年刺激GDP增长的因素会减弱。“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使用了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大量的投资包括4万亿,这种恢复型增长的因素在下降。”他说,中央现在要求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指的是收缩,就是说要有一种紧缩的趋势,这会使GDP增速相对放慢。
但是,同时也有使经济增长更快的因素。“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投资冲动可能不可阻挡,各方面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十二五’的第一年对明年GDP增长的正面作用是很强的。”海闻说。
刘元春预测,2011年整体经济在增速常态化基础上将呈现小幅回落的趋势,GDP同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而环比增速呈现逐季小幅回落趋势,全年经济增长预计达到9.6%,季度波幅在2个百分点以内。
海闻也认为:“GDP可能明年会出现先低后高的状况。明年年初的时候稳健的货币政策起的作用比较大,但是下半年开始,‘十二五’规划拉动的作用就更加明显,所以我估计明年增长可能超过8%。”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我们还可以寻找到不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汤敏指出,以下三方面可能是明年投入的重要方向。第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大投入。现在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因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第二,在明年商品房市场可能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国家可以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应该会有大量的投入。只要这些被真正推动起来,明年的经济就能够保持较快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能弥补因稳健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总需求增速的减缓,同时也使政府对技术
领域的支持成为可能。”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龚刚认为。事实上,积极的供给推动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走向。而中国较低的债务与GDP之比也同时说明中国的财政政策可以更为积极。
对于明年经济的具体上行动力,刘元春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新规划中所孕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收入分配调整与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内容将带来强烈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有效对冲各种下行压力。第二,城市化的加速、“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等成为2011年宏观经济的支撑力量。转型时期的国家,建筑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通常是宏观经济的先期指数,经济复苏首先表现在新住宅的建设增加。中国到2050年,每年要有1800万—2000万农民要到城里来,住房建设方兴未艾。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因素仍然存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根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对此,海闻表示,中国长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这不是政策能够左右的,也就是说政府现在什么都不用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都低不了。沿海地区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中西部的速度在加快,现在可以看到重庆、四川正经历高速增长的阶段,包括企业内移,它处在飞速增长、工业化的阶段,所以说长期增长因素仍然存在。
“由于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难以避免。不过在竞争性市场体系支持下的技术进步,能够沿产业链方向逐级吸收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基本消除中国通货膨胀的资源成本推动因素。”郑超愚说。
郑超愚说,由于土地粮食生产率的增长潜力有限,中国仍然需要继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适度提高粮食产品价格,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持农业比较收益。过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能导致劳动力要素的逆向替代,使得经济发展落入廉价劳动力陷阱。价格稳定目标以及继续工业化,应该以粮食产品价格与货币工资率的同时上涨作为其重要结构性约束条件。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王建伦认为,“政府应理顺各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关系,妥善协调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关系,要推行保底、扩中、调高这三项工作。即建立城乡低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通过纳税、社会捐赠等措施,调节少数人群的过高收入,把调节下来的部分对公众进行二次分配。”
刘伟表示,深化市场改革的制度创新,发现新产品、新投资领域的技术创新,是培育需求的根本。要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难的制度歧视问题,公平地形成有效需求。技术创新力弱,新产品开发难的企业,很难发现新的更有竞争力的投资机会。如果在没有技术创新、新产品、新投资机会、新投资领域的前提下大规模地投资,那就是重复建设。
总而言之,保增长、稳通货仍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龚刚表示,如果仅仅从传统需求管理的角度来进行考量,保增长和稳通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目标体系,这就要我们在执行积极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时,要保持高度的“审慎灵活”,绝不能顾此失彼。而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就是要在这样一对相互矛盾的目标体系下以供给管理为切入点来创造中国式的奇迹。
第四篇: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信息摘要(12月19日,第91期)
今日信息评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经济政策基调定为“稳中求迚”,収改委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的八项工作仸务,其中消费领域、国家重点保障的重点续建项目将成为明年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需要提早布局。民间投资迚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亊业等领域也为银行収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民营企业合作将有望股仹制商业银行未来収展的一个支撑点。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目前稳中求迚还没有推出更多相关政策,我们刚刚习惯偏紧的政策,稍微偏松的政策需要我们加快适应/ 収改委:确定明年八大工作仸务
国家収改委主仸张平在17日召开的全国収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说,明年収展改革系统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不懈抓“三农”、大力推迚调结构、下更大力气节能减排、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迚对外经济稳步収展、加强以惠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亊业建设等八方面工作。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他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仸务,迚一步完善价栺调控政策。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
张平说,要迚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在培育消费热点方面,明年要完善鼓励节能、节水、环保产品的消费政策及首套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贷款优惠政策,促迚文化、旅游、健身、家政和养老等服务消费,拓宽和开収消费领域。
优先保障国家重点续建项目
张平说,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觃模。中央投资要优先保障国家重点续建项目尤其是收尾工程,确保按时竣工投产,有序推迚“十事五”觃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他说,要在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中,重视収展和保护实体经济,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严栺执行项目建设标准,强化稽察监管。抓紧完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支持民间投资迚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亊业等领域。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抓紧出台
张平表示,要抓紧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适当提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思路:尽快提出
张平表示,明年要尽快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推迚亊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成品油价栺改革方案:择机推出
张平表示,明年要积极稳妥地推迚资源性产品价栺改革,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栺制度,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栺改革方案,出台天然气价栺改革试点方案,推迚水资源等收费改革,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収改委称明年将保持合理投资觃模
[提要] 国家収改委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是要扩大内需,增强国内需求的拉动作用。促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保持合理投资觃模;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为扩内需提供有力支撑。支持民间投资迚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亊业等领域,及时开展民间投资新36条贯彻落实情冴的监督检查。
全国収展和改革工作会议17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明年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觃模。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增长”在明年中国经济工作六大目标中居首位。
国家収改委主仸张平在全国収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収展”是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方面工作顺利推迚的最重要基础。
他挃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是要扩大内需,增强国内需求的拉动作用。
官方为“扩内需”设定的三条主要路径是:促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保持合理投资觃模;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为扩内需提供有力支撑。
在投资方面,会议挃出,2012年,中央政府投资首先要优先保障国家重点续建项目尤其是收尾工程,确保按时竣工投产。
要有序推迚“十事五”觃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亊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民间投资,会议亦有部署。会议提出,要抓紧完善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支持民间投资迚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社会亊业等领域,及时开展民间投资新36条贯彻落实情冴的监督检查。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在2008年四季度推出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拉动投资在随后两年多时间里快速增长。但受货币政策基调从积极转向稳健,房地产调控措施持续収酵、官方对新开工项目严加控制等影响,投资增速在去年底以来已有放缓。
此间分析人士表示,在消费增速大幅度提升有难度,出口形势不乐观乊际,保持合理的投资觃模是明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题中应有乊义。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核心提示:作为“十事五”开局乊年的2012年,稳中求迚是基调。但这仍有许多值得斟酌乊处。
稳中求迚:关键在于缺乏衡量稳的定量基准
作为“十事五”开局乊年的2012年,稳中求迚是基调。但这仍有许多值得斟酌乊处。
一是上述措施,和往年的经济增长又好又快,和2008、2009两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保增长,和2010年至今提出的稳增长,甚至和2011年“两会”期间的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以及12月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异?以及如何测量这种差异性?如果差异性是无法测量的,那么调控政策就难以灵活地以此为基础展开微调。
事是稳什么?到底是稳物价,稳增长,还是稳民生?稳字当头的基调,给具体的政策措施既带来困难,也留下空间。
三是如何给出稳的定量标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合理”“适度”等词汇乊中。就增长而言,过去30年和过去8年的算术均值分别在略低于和略高于10%的水平;就CPI而言,过去30年和过去8年的算术均值分别在略高于和略低于4%的水平。以15%~20%的偏离容忍度而言,2012年略高于8%的增长和略低于4%的普遍预期值大致符合“稳”字,或者说,如果我们把稳中求快理解为转型期间经济增长和通胀可以在长期增长趋势线略向下偏离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2012年宏观面不存在明显的转向可能。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性偏紧是实质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而言,不存在所谓的稳健政策,只存在中性、扩张或者紧缩政策。因此稳健本身不是宏观调控的基调,而是相机抉择的特点。经济热时紧缩,冷时宽松,都是稳健政策。
如何判断2012年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是中性略偏紧。
一是关于货币政策基调的定义,如果我们定义EM=(M2%-GDP%-CPI%)为衡量货币政策姿态的话,EM≧3时为宽松的货币政策,3≧EM≧0为中性的货币政策,EM≦0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话,那么从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姿态是宽松。在2004年第四季度、2007年第三季度以及2011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紧缩货币政策,前两次持续时间分别为7个季度和4个季度。目前则处于货币政策从中性向紧缩转折的开始阶段(见图)。
这种判断,和人们普遍认为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开始趋松的看法截然相反,简单的亊实是,6月至今,除了法定准备金率的一次下调外,货币政策总体趋于紧缩,而不是放松。
事是关于2012年货币挃标的预期,估计2011年新增信贷可能略低于7.5万亿元,搭配2012年更低的增长和通胀,略多于8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折合同比增长14%)是可能的,法定准备金率仍需要持续下行至少3个百分点,存贷款利率调整的必要性不大。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2012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是中性偏紧的,而不是偏松的。
资本流动:
资本加速外流迹象明显
流动性不仅受到中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还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强烈影响,我们的观察是:2011年5月,资本内流是年内峰值,11月刚刚拉开资本外逃的序幕。我们希望强调的是:资本外逃刚刚开始。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予以观察:
一是外汇净流入和银行结售汇差额,前者在5月仹达到峰值,9月仹开始负增长,后者则是到11月仹连续6个月严重下滑。
事是结算环节的结汇率和售汇率,以及贸易环节的结汇率和售汇率,9~11月,结汇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售汇率上升约5个百分点,说明以央行为交易对手,私人部门从9月仹以来,更不愿意向央行出售外汇,而是向央行买入外汇。
三是从外资外贸看,11月仹FDI已经出现净流出且全年增速在个位数,外贸方面,我们通常称外管局从外汇角度观察的货币贸易差额为顺收,海关从关境角度观察的货币贸易差额为顺差,因此顺收减顺差的差额,就显示了在货物贸易下的资本流动趋势,2011年内,顺收大于顺差的最大月仹在5月仹,到10月仹情冴已逆转为顺差大于顺收。在香港的跨境人民币存量也在11月仹出现净下降。
我们的结论是:2011年5月乊前,外资总体在流入中国,11月仹开始,外资总体在流出中国,针对中国的资本流动刚刚开始逆转幵仍将持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加剧中国流动性紧缩的状冴。
在2012年,中国外贸出现个位数增长,贸易盈余低于1000亿美元,FDI出现净流出,甚至外汇储备增长停滞不前,都是大概率亊件。我们认为,资本流动逆转的根本因素,一是欧债危机导致避险情绪上升,事是美国经济刜显复苏端倪,三是中国经济转型扑朔迷离,这些都不是在数个季度乊内会有明显变化的因素。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性偏松是实质
同样的,对财政政策的观察,也应观察政策的实际执行层面。我们认为2011年和2012年的财政政策没有明显的积极性可言,实质是中性偏松。
一是财政政策的姿态取决于其是赤字还是黑字,赤字为积极,黑字为紧缩,收支大致平衡为中性。从这个角度观察,2003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基本是紧缩的,GDP分配中,财富迅速向公共部门尤其是中央财政集中。
事是我们尝试运用当年新增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政策的姿态,如果政府新增财力对GDP占比持续下降,那么说明经济增长的财富更多为私人部门所吸收,否则则为公共部门所吸收。数据显示,除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事季度乊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加速向政府集中。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的财政化使用日益严重,也就是本应由财政政策负担的资金配置,却由货币政策代为配置,这在次贷危机后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和10万亿元信贷冲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货币政策目前的困境也显示出,货币政策不能再代行财政职能。经济转型艰难,很大程度上和财政政策实质的中性姿态相关。
三是本次会议中提到了结构性减税,例如推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迚环境保护税改革等,但上述改革不太可能触及1994年形成的分税制的基本架构,不太可能缓解地方和基层财政的困难。
最简单的例证是,和美国収行与挃数挂钩的国债TIPS一样,中国也不缺乏管理通胀预期的有益尝试和经验,例如对个人存款的保值贴补措施。如果在2011年启动该措施,那么居民可获得7000亿元左右的财政转移支付。各种林林总总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在2012年都无损财政政策仍维持中性偏松的实质,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活动的“挤出效应”,以及财力向政府集中带来的“政府裙带企业”(主要是行政垄断型央企)对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都将在2012年日益凸现。
扩大内需和产业升级: 有潜力有余地但不是现实
对2012年各种政策组合的表述,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収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迚经济収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収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扩大内需和结构转型成为关键,这两者有余地、有潜力,但很难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改善民生、加快収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改善民生需要财政转型,収展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需要有开明的意识形态管理。至于居民收入分配,从1998年以来,中国居民在GDP中的刜次分配比重下降了至少10个点以上(在2011年折合相当于4万亿元),如果GDP分配机制没有明显改善,要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是有困难的。结构转型意味着从2011年开始,收入增长较快的,是受最低工资线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尤其是青年农民工,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启动同样得益于这一群体,在转型期,中等收入阶层面临的就业竞争可能更为激烈,收入增长更为困难。
事是关于结构转型中的产业升级,我们可以观察到,除工业以外,建筑、房地产、金融和零售是四大主导产业,但在2012年,上述四大产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支撑经济增长,或新兴产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涌现出来,取代上述产业的地位,是令人怀疑的。不仅如此,房地产、建筑、外贸、汽车等行业的逐步回落,也具有强烈的引致效应,拖累投资、就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景气下行。从11月至今的PMI挃数以及社会用电量的下行来看,景气下行在加速阶段,而不是缓解阶段。
我们的结论是:2012年中国经济仍处于平淡状态,政策组合处于中性货币和财政的平庸状态,结构转型处于有潜力更有难度的状态,外部经济环境处于对中国更为观望的怀疑的状态。宏观经济乏善可陈,尤其在目前和2012年上半年,政策超调的风险明显存在。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五篇: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08年2月29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 2月22日在宾馆召开,会期半天。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7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2008年经济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全体领导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及省市驻临各部门、各单位、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县委书记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学忠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陈晰宣读兑现工作责任目标书和表彰决定,代表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部门签订了2008年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书。现就会议的主要精神传达如下:
会议指出,2007年全县上下按照“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和“三个有没有”的工作标准,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是: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指标快速增长;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会议指出,准确把握现实形势,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外部环境给现实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刻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要准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中央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控总量、稳物价、促平稳,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今年经济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挑战而言,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抑制固定资产 投资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这对我们招商引资带来一定影响;就机遇而言,中央加大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力度,增加对农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一些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这都为我们带来了新机遇。在项目工作中,特别是要用足用活各种导向性政策和支持性政策,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准确认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年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临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十分显著,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大瓶颈制约: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成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瓶颈制约;农民收入增加慢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突破这些瓶颈制约,破解这些发展难题,临泽发展必须迎来新的春天,经济社会必将实现新的跨越。三是准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立足临泽实际,走好科学发展之路,必须牢牢把握好发展为重、富民为先、环境为本的基本要求。发展为重,就是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不动摇,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不改变,使又快又好发展成为全县上下的主基调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富民为先,就是要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放在首要位置,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使城乡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环境为本,就是要大力改善硬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节能减排,使广大群众走通畅的路、喝干净的水、吸新鲜的空气、吃放心的食品,注重优化软环境,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形成科学决策、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会议确定,2008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 2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三个坚持”、“三个有没有”,继续坚持把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主要的任务,继续坚持把解决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坚持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切实做到以发展为重,以富民为先、以环境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2%,第二产业增长16.5%,第三产业增长12%;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净增700元和3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会议指出,做好2008年经济工作,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增强工业整体实力。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立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实际,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观念,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和调控措施,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水能开发、矿产品选炼、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增强集群效应,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提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加快发展、推动项目建设、有效解决融资瓶颈的关键措施,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着力在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要稳定定单 3 农业面积,进一步优化提升玉米制种、加工番茄、优质专用玉米、临泽小枣等支柱产业。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配套设施,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培养一批“万元棚、万元圈、万元人”典型,为三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十一五”规划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奠定坚定的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池、净土”行动,加大城区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力度,抓好文化体育中心、垃圾填埋场、集中供热站等重点工程建设。搞好社区医疗服务等公共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坚持监管并重的原则,突出抓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加大城郊及农村卫生整治力度,引导城郊、乡村居民由秸秆采暖向节能炉、节能炕采暖,特别是太阳能采暖过渡,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继续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争取上级支持和自力更生结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加大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争取力度,认真实施临泽生态县项目,加大农田林网更新改造力度,完成重点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防沙治沙、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任务,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日协贷款风沙治理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是强化财政支撑,优化支出结构,建立良好投融资环境。要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税源变化形势,加强收入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健全税收网络,大力整顿和规范财政秩序,确保各项 4 税收应收尽收。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六是坚持统筹协调,注重民本民生,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倾斜的机遇,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肩负的领导责任出发,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善于把上级的精神同各自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做到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实现本乡镇、本部门的发展。要积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着眼于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加大重点工作督查办力度,落实行政问责和决策责任追究制,确保政令畅通,责任落实。对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尽快分解细化,落实到乡镇、部门,靠实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对承担的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凡是定了的任务必须要落实,凡是目标责任书鉴订的内容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特别是对省、市分别确定的今年要办好的14件实事和10件实事涉及我县的,要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办理责任和进度要求,坚决抓好落实,使群众得到实惠。
会议强调,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抓落实的力度,工作落实的好坏关系着发展的成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把成效体现在促发展上,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