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 作者:张洁意 文章来源:《中国记者》
内容提要: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却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不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
中国人物报道的体裁有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等。《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访“葡萄常”》、《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名篇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只称“新闻”或“报道”,并无“通讯”这一体裁,按照他们的划分,除了消息、社论之外的所有文章,都归为特稿,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写道: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1)其中的人物特稿与我国的人物通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英迪拉?甘地》、《彭德怀印象》、《格雷迪的礼物》、《被排斥的优等生》等成为人物报道中的佳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体裁的划分终是由内容的表达而决定,本文不作报道体裁的划分和比较,而把中国人物报道与西方人物报道作为两个大的单位进行比较,从两者的报道对象、主题、人物性格塑造、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对中西人物报道的写作进行比较。
一、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点不同。
中西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在人物报道中所选取的新闻人物侧重点不同。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如焦裕禄、孔繁森、吴吉昌、蒋筑英等以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劳模李素丽等一个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中张海迪在困境中坚毅的人格魅力。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中的女中学生尹嵩琦,《我是“蜘蛛人”》中的高楼清洗工作者,《我的母亲》中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人性光辉,《西部,一个士兵的葬礼》中平凡的西藏边防军人。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
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老报童”罗伊去世了》中体弱多病,却认真工作,偶尔出错的卖报人罗伊;《弃婴》中遗弃亲生孩子的母亲朱迪;《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
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亚当和梅根》描写了亚当一家经历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后,勇敢地战胜烧伤,以及许多帮助他们的朋友和陌生人。这些新闻人物并未做出光荣的值得称颂的事迹,也没有受人景仰的嵩高品质和精神追求(至少作品中没有提及),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底层,还有些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
中国人物报道通过新闻人物突显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一些优秀的人物报道,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再现,人物行为和心理世界的深入透析,引人向上,极具感染力,在社会上掀起学习先进人物的热潮,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群众工作建设四化的积极性。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198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1991年获奖的谢里尔?詹姆斯说:“我喜欢表现普通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怎样做出反应。”1995年获奖作品《被排斥的优等生》描写了一个竭力在恶劣的学习环境中求得生存的少年,如何克服家庭困难及二级教育,终于站在了著名学府的预科班前,它的追踪报道记录了主人公最后没有进入梦想的大学,悲伤地返回了原来的生活、学习环境中。
获1999年“中国新闻奖”的作品《“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的作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0岁男童尼古拉斯的顽强生命》。这两篇人物报道情节类似,讲的都是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自立自强的孩子的故事。不同的是,前者以下岗职工子女鼓励父母再就业为视角,反映当时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再就业问题,揭示子女以及全社会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时代主题。后者则揭示了普通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毫不气馁,坚韧不拔的风貌,以新闻人物的光辉人格魅力为主题。
三、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
我国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着所要表现的个性特征组织材料。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获1996年普得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
一所大学》,这是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可作者塑造新闻人物的方法同我国处理类似题材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作品对人物性格是这样刻画的:“六年级时她便辍学开始工作。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小孩,也没学过开车,因为没有什么是她特别想去的。”;“她谈起死亡,平淡得就好像在说下午可能有一场雷雨。对她来说,捐赠是为了防止不测发生,就像下雨时要关上窗子以免雨淋湿床罩一样。”;“她毫不在意她的小黑白电视只能收到一个频道,因为她很少看电视;她还常常抱怨电费太高,也从不订报纸,因为她觉得太贵了。”
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
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如《格雷迪的礼物》开篇:“那一天格雷迪出现在我家里??伯明翰第5大道西1409号,这之后没多久她就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策普的最后一站》的开头:“爱德华?策普终生所想的,莫过于问心无愧的去另一个世界。”西方人物报道的切入角度都比较小,先是以人物的某处外貌或性格特征的描写进入故事,然后逐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随之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及报道所要反映的社会意义。《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的第一句:“首先是眼睛:那是一双又大又蓝的眼睛、一种淡淡的发暗的蓝,像知更鸟卵一样的颜色。”;《裁判的儿子们》开篇:“这个男孩喜欢玩碰运气的游戏,他喜欢那种投一枚硬币即自动开启的机器,他喜欢玩牌和即开赢的彩票。”西方人物报道还善于将情节、文字的可读性,新闻人物的生动形象与主题的严肃性相结合。《弃婴》所反映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佛罗里达似乎到处都可看见弃婴,该文所描绘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报道以时间为序,读起来就像个故事,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小说创作技巧,表现在人物性格发展以及人物的思想活动描述等方面。《格雷迪的礼物》所要揭示的是在美国南部一个实行种族政策最为严厉的城市中黑人、白人间的关系问题,作者以第一人称来表述,用简约、活泼的散文体使报道读起来像一篇随笔,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
注释:
(1)《比较新闻学》 刘夏塘 主编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年参考文献:
《普利策新闻奖:特搞卷》(美)加洛克编;多人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年2月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9年第十届》 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年10月
《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0年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12月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汤世英主编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姚里军 著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
《新闻通讯写作》汤世英 薄瀚培 劳沫之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年10月
第二篇:中西人物报道的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的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也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不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人物报道
手法
侧重点
正文: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由于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在新闻写作报道这方面也有各自的不同和特点。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中国人物报道的体裁有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等。《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名篇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只称“新闻”或“报道”,并无“通讯”这一体裁,按照他们的划分,除了消息、社论之外的所有文章,都归为特稿,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写道: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
第一、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点不同。中西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在人物报道中所选取的新闻人物侧重点不同。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如焦裕禄、孔繁森、等。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中的女中学生尹嵩琦,《我是“蜘蛛人”》中的高楼清洗工作者,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老报童”罗伊去世了》中体弱多病,却认真工作,偶尔出错的卖报人罗伊;《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底层,还有些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第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国人物报道通过新闻人物突显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198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
第三、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我国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着所要表现的个性特征组织材料。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
第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
通过中西新闻人物报道的写作特点比较,不难看出,中西新闻人物报道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第三篇:人物报道
陈其伟2003年以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边远贫困老区山村第一线黄田村担任村支书,他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凭着让黄田村富起来的信念,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辉煌业绩,实现了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带领发动群众养牛1000头,养猪12000头,养黑山羊600头,养蜂1000多箱。种植橄榄150亩,龙眼350亩,油柿500亩,造林10000亩。同时还办起黄田村矿泉水厂、大雾山茶叶厂和3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包袋加工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多人。陈其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铺筑了8.8公里6米宽的通村水泥路、9.5公里3.5米宽通往8个自然村组的水泥路,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和架设有线电视,建设小型水库水坝以及村主干道路灯亮化工程等。黄田村也由2002年泉州市贫困村逐步走向2007年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还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陈其伟也先后两次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劳动模范、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基层干部标兵和服务“三农”工作先进工作者,并被群众称为“大山深处的领路带头人”。2008年陈其伟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第四篇:论人物报道的新媒体写作
试论人物报道的新媒体写作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内容生产的人物报道,不仅要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也要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才能达到其传播效果,传递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 人物报道 新媒体 新闻写作
随着的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作为内容生产形式的人物报道,要主动寻求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才能发挥它的传播目的,才能永葆它的生命力。传统的人物报道在选题上大多以 “典型”为重,在写法上以“意义”的内容,在表达上着重引导性的语气,在篇幅上讲究大篇章。而以“草根”选题,贴近读者生活;人情味价值取向,触动读者心理;故事化叙述,吸引读者;短小精炼的篇章,满足读者阅读习惯,是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人物报道的写作特征,一、以“草根”选题,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随着传播环境的空前开发,以民间为“草根”的现象盛行,这种“一地鸡毛”式的生活方式,得到公众追捧。人物报道的选题,应该符合时代的需求,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国内传统人物通讯报道的对象都是“高、大、全、强”,被报道的人近乎是一种神话。这个人物为工作而六亲不认,七亲不顾;为了某项事业而废寝忘食,甚至积劳成疾、乃至献出生命。当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可否认这种以意识形态为内容,以宣传为目的的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在新媒体的到来,传播手段多样,传播环境开放,带来是读者信息需求的多元。这种“高、大、全、强”的人物写作受到质疑。那些近乎“神话”的典型人物、受到读者的诟病。
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发,利益分化严重,人们价值取向多元的情况下,读者更易于接受“草根”选题。人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众”形象意义就是很多人搭起来的,所以这个社会离不开一个个独立的人,既要有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有普通平凡的人。在这个空前开放的传播环境下,社会不仅需要伟人,同样也需要“草根”人物。媒体作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价值观的维护者,自然就应该用镜头用笔头面对这些人群。那些感人的经历的、有普通意义的人物是人们更多关注的对象。以“草根”人物选题,让人物报道回归社会现实,能接近读者的生活,让读者可见、可知、可感。
纵观近几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获奖的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草根”选题的出现了新气象,一年一度的央视的“感动中国”节目,吸引全国观众,因为这些人物多是从民间发现的,他们的事迹并不“伟大”,但是他们来自读者周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第二十二介中国新闻奖中获奖作品《宿管阿姨800字致辞 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的南信大当了10年的宿舍管理员的吴光华阿姨,《小胡同走出大记者——“张刚现象”启示录》普通记者张刚,这些人物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自己生活、为别人服务。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那是自己的故事。
只有报道回归现实,以我们写“我们”,以自己写“自己”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染别人,这恰恰是我们媒体的社会功能之所在。符合媒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符合“走转改”的报道思路。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人物“草根”选题的新气象。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的标语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与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那些感人的人物、那些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人物故事。《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徐列认为,他们所报道的人物大致分两类人,一类是对生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的人,另一类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向善力量和人性魅力的人。
二、人情味价值取向,触动读者内心。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之一,指的是新闻人物接近读者,能在读者心理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以“意义”来写人物报道,要遵循新闻的发展规律,以“新闻”来写人物报道。以“情”字为核心来报道。这不仅要展示一个人有“意义”的一面,也展示一个“人”的真实的情感,当灵感相同,感受相同的时候,才能引起共鸣。分析国内外人物报道,我们发现,国内的新闻人物主要写作特征是人物的主要事迹、主要成绩等等。而国外则是人物的故事,国内的人物报道注重“意义”。国外的新闻人物关注“人情味”。他们写人物报道就是把一个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街头小贩或司机,在写作上能融入这个人物的正常的日常生活,展现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特征。人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他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物报道中也是需要让人物回归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我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讲述了已经74岁高龄的老人吴兰玉老人,为了还清为儿子治病而欠下的10多万元的费用,用9年的时间,依靠捡破烂攒钱还债。这一义举,赢得了读者的尊敬,也打动读者的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诚信的优良品质。《吴菊萍:勇敢的妈妈,伟大的妈妈》讲述的是一个女童从10层楼高地方掉下来是,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吴菊萍,①伸出双手接住了。《‘最美司机’吴斌:普通人的创造‘爱的奇迹’》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时,这些普通人,为了别人,毫无顾虑地行动起来,这么一个举动却感动人们。这些人物虽然不伟大,却做出“伟大”的事,相比那些“高、大、全、强”的人物,他们充满人情味的事件,切合时代的价值观,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能唤起社会的良知,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一个有人情味的人物报道有助于读者在心理上的接近与共鸣,能够赋予新闻报道“活”的灵魂。人情味的人物报道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一个崇尚以人为本的社会,我们的人物报道的人情味应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
三、故事化叙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故事化产生视觉化,在这个“读图时代”,一张图胜过万千字,作为传统的文字,故事化的文章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新媒体时代的读者习惯“浅读”,故事性的文章才能让读者“潜读”,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文章才能拴住读者,无论是党报还是都是都市类的报纸,唯有“寓教于悦”才能起到报道的目的。
在外国的新闻学里,新闻是 “story”,这不仅说明外国新闻要以事为新闻,而且是以故事来写新闻,一则新闻就是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一则新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有人就有故事。人物报道也因为故事而引人,也因故事而的代表性而成为报道的对象。在国内的人物报道中,我们看是模式化的、鉴定式的、简介式的写法。写一个尽职的优秀干部,都写他整天忙着到基层调研,走破多少双鞋子,吃冷饭,感冒生病也不医治。写一个优秀教师,都是为学生着想,冬天里给学生送衣服,熬夜批改作业等等,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个性都与这个人的为人处世有关。
斯诺的故事化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西行漫记》一书中他用故事化的讲述,中央苏区的领导人、苏区的生活情况,国共当时的形式对比等等,故事化强。在斯诺笔下的写毛泽东、徐东、彭德怀等中央苏区的中共领导人,每个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他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作用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讲述了这些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处理的“伟人”的性格。如写毛泽东的一个细节,“突然间,他们两个都附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的苹果绿,边上哟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毛泽东打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这样的人会是真的在认真地考虑战争吗?一个伟人以日常的细节来描写,在中国的人物报道史上极为鲜见。
⑤④新闻是建构,而不是记录。笔者认为,记者是巧妇而不是魔术师,巧妇是在有米的条件下才能做饭,做饭是巧妇的技能。魔术师是制造无中生有,脱离现实的表演;记者是建筑设计师而不是化妆师,建筑设计师用真实的材料通过巧妙的设计展现建筑的美,而化妆师可以把美化得更美,丑也能化成美,掩盖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新闻作品是行为艺术而不是表演艺术。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的本事是讲故事。记者可以在现有的事实上,通过自己的对事件的理解,为读者讲述一则故事。这就要求记者要有小说家的思维,有散文家的情感,有诗人的灵气。在写作人物报道时基于报道对象的事实,围绕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故事情节、有散文化描写、有诗歌造句。一篇故事化人物跃然纸上。
四、篇幅要短小。满足读书阅读习惯
周蔚华通过后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研究发现,后现代的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是感性的、享受的阅读是非线性的、跳跃式的、破碎的阅读。是海量的、浏览性的浅阅读,是调侃的、消解(解构)和颠覆传统的,是多元化的、时尚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是偷懒的、具有惰性的,是趣味指向型的,是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的。篇幅短小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要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的渠道,我们改变过去长篇大论或鸿篇巨,精品化成为我们报道的改革方向。
中国的传统人物报道是长篇巨著,是创世诗,笔者做过统计《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正文不含空格共13,356字,《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贴心人——追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不含空格共计9,529字,这些收录在《人民日报60年优秀通讯》的人物报道,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中国人物报道的典范。我们不可否是的是这么长的人物通讯在中国的某一个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传播效果,但是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搁在现在的阅读习惯和在没有行政指令要学习的情况下,会有多少人去认真读一读这样的人物报道。难怪业界也有说,很多报道是“写谁谁读,谁写谁读”的几乎是“自娱自乐”的现象。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人物报道的特等奖的获奖作品《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记空格在内才1,755字。这篇文章不仅篇幅小,行文中大量引用直接引语,新闻现场感强。我们应该提倡这样的人物报道。
篇幅短小符合新媒体时代的阅读习惯。符合时下“悦读”和“浅阅读”的时代。那些上万字的报道,如果按照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200~500)字/分钟,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上班族中有多少人一点静下来读这样一篇报道(除了有目的的读者外)。更何况,这样的文章放在手机里,有多少人乐意去翻下一页。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要求我们写
⑥精品人物报道。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人员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新闻采写,尽量缩短篇幅。一篇短文的人物报道,读者一口气读完,引起的读者的对这个人物的思考。
结语
新媒体的到来引起了传统媒体的转型,这种转型最关键的是如何把传统的新闻写作更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也更符合“众口难调”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人物报道,如何在信息时代发挥它的传播效果,激发它的生命力,需要媒体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要改变过去的写作思维,在传播技巧上要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唯有新媒体写作特点的人物报道才能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释
①《南方人物周刊对话北大学子: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http://news.Sina.com.cn/c/2005—06-031***.shtml.②白贵、彭焕萍:《当代新闻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17页.③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12月第1版,第88页.④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第五篇: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古代人物画的风格形成有着差异巨大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背景。古代中国人物画对外形要求不苛刻,讲究表现人物精神,注重“以形写神”。而西方的人物绘画受民族宗教影响很大,在科学探索的精神基础上求真求实,西方画家注重对人物的进行再现和描绘,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理性求实精神与悲壮热烈气质的追求。中西方在绘画材质方面,绘画的功能性和写实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中西古代人物画也不完全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个体,在探索中,它们还是有融合渗透的艺术共同点,相互影响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古代人物画
比较 民族意识
审美
人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的花园中绽放奇葩。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人物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这里,我们对中西古代人物绘画进行分析,看看古代中国和西方在人物画上有怎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对中西的艺术比较,宗白华先生说:“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番礴,任意挥洒。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相的刻画。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固宛然在目,然而飞动摇曳,似真似幻,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西洋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凸凹的晕染。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1】。”它非常透彻地表现了中西艺术的差异,而在古代人物画中,这种差异更是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风格的发展和形成
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宋代城乡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亦蓬勃发展。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图1)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自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肇兴,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点、线、笔墨,讲求气韵境界与空灵超逸,水墨酣畅淋漓,而对凹凸阴
《清明上河图》(图1)
影、光线色彩、透视结构的不太讲究,是从骨气神韵的强调来表现人物情绪的流露。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2】。
从14世纪下半叶开始,黑暗的中世纪日趋衰落,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本主义的新种子在逐渐萌芽,由此引发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变革。一场史无前例、气势磅礴的社会革新运动在意大利开始了,力图摆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封建专制的枷锁,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文主义者以对“人性”的弘扬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以提倡“人权”来反对中【3】世纪的“神权”。油画是最能体现欧洲绘画历史脉搏与博大精髓的类别,大约是伴随着文艺复兴而发展的。在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也开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美术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在题材上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变成世俗的人。随着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兴起和推广,倡导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得到肯定,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肖像画随之出现。随着宗教的、国王的统治逐渐松散,伴随工业化以后商人阶层的出现,描绘普通人的肖像画快速发展起来。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比别的国家较自由地得到了发展,自乔托以来,意大利的艺术家们都在竭力追求对人物个性的表现,艺术家们重视个性的多样性表现,并逐步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欲望【4】。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以高超的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
《自由引导人民》(图2)
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成为肖像画中的巨作。自此,科学探索的精神得到张扬,实证求真的风气开始兴起。人物画也突破了原来宫廷、教廷的题材与技法等束缚,在形式结构、画面处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以世俗人物与历史事件相关人物为主题的油画大量涌现,如荷兰画家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图2)画的是一场自由革命,这些题材都极大地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西方画家对人物的再现和描绘,无一都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理性求实精神与悲壮热烈气质的追求。
功能性比较
中国和西方古代传统人物画的功能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以伦理的善为目的的劝戒作用,并依附于政治教化的功能,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是以审美的“趣”为目的的欣赏作用。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图3),又称《古帝王图》,刻画了两汉、南北朝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形象,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倩、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帝王图像是古代人物绘画中的重要题材,它可以起到所谓“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的作用,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件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的。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评价。在审美目的上,有《蒙娜丽莎》,这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
《历代帝王图》(图3)
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而西方古代传统人物画的功能除了为统治阶级服务和纯审美的欣赏做用外,更鲜明的功能特点有表达作者思忧受磨难的人民群众,充满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呼吁大家起来反抗。如《梅杜萨之筏》(图4)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席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但画面上那个
《梅杜萨之筏》(图4)
高举红巾者,却另有涵义。他代表着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对正义和幸福的未来的向往。绘画材质的比较
中国绘画材料取自天然,竹做笔竿,动物毛做笔毫,炭黑、松烟做墨,树皮和稻草做纸,石料做砚。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中国画颜料,有石绿、石青、朱砂、朱膘等矿物质颜料,也有花青,藤黄,胭脂等植物性颜料。这中国画的材料都是大自然赐于的厚礼。因此,用这些材料创作出的中国画水墨交融,浑然天成。而西方作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写实性比较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
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代表作以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最为典型。寥寥数笔就把大诗人李白那种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十分传神,真可谓笔简意赅。中国古代人物画也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如《韩熙载夜宴图》(图5)
《韩熙载夜宴图》(图5)
无疑是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的杰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时期官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夜宴图》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对器物的描写真实感强,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颇有韵味,设色既浓丽又稳重画尽意在,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西方艺术家为了真实地描绘对象,准确地塑形体和表现空间深度,认识到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艺术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研究科学的透视法和明暗法,探讨各种造型艺术的技法理论。题材从宗教的内容扩大到现实生活,而且对自然景色也开始加以观注,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更强调视觉效果,探索作品的戏剧性和新的艺术语言。人们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看法,认为艺术是现实的镜子,主张艺术模仿自然,强
调艺术处理上难能可贵的技巧,盛期艺术家追求的美多是一种“绝对美的概念”他们把“最完善的比例”、“最美的线条”、“最温柔的典雅的形象”视为普遍永恒的公式,创造了一种古典理想美的
《最后的晚餐》(图6)
艺术典型,完善、准确、概括的写实绘画体系建立起来【5】。如提香的《丹娜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图6)等名画,体现了西方艺术家对人物写实性的追求。《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的是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并且,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融合与渗透 中国古代人物画与西方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贯通和融合。清朝时期,宫庭画师郎世宁就对人物绘画的创新道路进行了探索。他把中国工笔画与西洋绘画写实特点结合起来,也把中国画材料与西洋画材料融合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如《乾隆朝服图轴》(图7),把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画法相结合,形成互补,他以自己在西画造型上和色彩上的优势,对人物肖像做细致逼真的刻画,在人物画方面尤其是帝后肖像画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乾隆朝服图轴》(图7)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古典人物画与西方绘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精神性。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制作程序比西画简单和单纯,而西方油画无论是从高度写实技巧,还是从抽象观念创造抽象形体展现材料自身的物质美感来比较,都有极强的表现力。中国画的绢纸和水性颜料(包括墨)应付不了这两种极端的表现,工笔再怎么写实也达不到油画的精微,写意再抽象也达不到油画的丰富,这是材料特性的局限,故它必须侧重于精神表现来补物质再现之不足。
西方绘画在写实性上与中国以线条造型,以形传神的造型特征都是在本土上长期探索出来的结果。各自有其精髓,随着艺术的发展和传播,都会互相影响,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共融性和多样性都在加强。
人物画在绘画艺术中就是一个大整体之一,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代人物画,都是各自有其精髓,也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各自以自己独自的形式表达世界。另一方面,各个艺术门类彼此间又是在取长补短、相互作用下不断取得整体上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人物画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还不能无视其它门类艺术的存在,尤其是西方人物画艺术的观念。
【1】 宗白华: 《美学散步》1981年
【2】陈师曾:《中国绘画史》2007年
【3】索科洛夫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1983年 【4】 李一:
《中西美术批评比较》2000年
【5】李新生: 《中西绘画鉴赏比较》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