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市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占21.5%,平原面积占65.5%,滩区面积占12.9%;耕地面积289万亩,人均0.82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66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全市总人口366万,其中农村人口174万,占总人口的48%。境内地表水有黄河、沁河、蟒河、丹河等20多条河流,有中小型水库26座。******是全国着名的粮食高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蔬菜等,其中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60万亩,“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23.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69.6万亩。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204.8万吨,比上年增长2.1%,实现了“九连增”,其中:夏粮亩产达到511.1公斤,居全省第一;玉米高产创造两项全国新纪录。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3元,增长13.6%,比全省平均7525元高出2588元,居全省第三位。
二、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力实施“七大工程”,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力实施高标准良田工程。针对人多地少、资源趋紧的特点,我市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为抓手,完善五大体系,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粮田,着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以县(市)区为单元,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到2020年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179.4万亩。二是完善投入体系。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2012年建成高标准粮田42万亩,今年将再建设高标准粮田40万亩。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全市农机总量达64万台(套),亩均动力达1.43千瓦,居全省第一;玉米机收率达到91.5%,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6%,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全国首家地市级农机化示范区,目前已发展农机服务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530家。四是完善科技体系。抽调60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组建市、县、乡三级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科技增粮活动;建立了农业科技流动大学,把科技培训班开到田间地头。建设了3个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和农作物、经济林、“四大怀药”等工程技术中心,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数量居全省第3位,******平安种业、怀川种业建立了民营种业院士工作站。五是完善奖惩体系。将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考核,严格奖罚。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高标准粮田建设。
(二)强力实施产业集群工程。依据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发展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以集群成规模,以集群促转型,以集群做示范。一是建好基地。围绕小麦种子、四大怀药、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实现就近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食品安全。二是做强龙头。强力推进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乳品产业化集群、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饮品产业化集群、******百疗科技公司怀药产业化集群、天香面业公司面品产业化集群、立达公司调味品产业化集群5个集群试点工作,扶持发展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0余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0家、市重点龙头企业113家。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和全国优质果蔬加工示范基地。三是打造品牌。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和******着名商标74个。2012年,全市9大类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6.3亿元,增长15.8%;实现利润46.2亿元,增长17.3%;实现税收16.9亿元,增长16.1%。到2015年,将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50亿元以上集群3个、100亿元以上集群1个。
(三)强力实施现代园区工程。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我市高标准规划了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创园自2011年6月8日由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发文批准成立以来,组建了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先后4次赴台招商,邀请台商400余人次到台创园实地考察,成功引进了台湾方圆围棋、台湾神农科技协会等一批台资和台商项目。在今年4月12日举行的2013豫台农业项目合作恳谈会上,又成功签约了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台湾养生食品园、台湾精致农业示范园区、云台山万亩高效农林等4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同时,温县农业示范园区已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市农林科学院、博爱农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沁阳、孟州、博爱、武陟4个园区正积极推进。
(四)强力实施水利工程。本着“大兴水利、兴大水利”的原则,着力打造水利建设新格局。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24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抓民生水利,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2011年开始,3年内平原地区全部用上自来水,3年内解决山区丘陵区吃水问题。2011-2012年解决了山丘区3.24万人吃水问题、平原地区27.3万人自来水村村通,今年将再解决1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水,吃上安全水。抓农田水利,依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重点实施了修武县、博爱县、孟州市小农水专项县项目和沁阳市、孟州市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田间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抓引黄入焦。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22.8亿元,全面完成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积极推进引黄灌区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抓水源建设,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灌区、引黄沁北灌区、武嘉扩灌等引黄补源工程建设,扩大供水量,做好群英二库、九渡、白龙潭水库等备用水源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努力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五)强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着力构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林业生态网络。“一区”突出抓好南太行山区绿化工程,“两带”着力加快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景观带建设,“三网”重点实施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等绿化工程,“多点”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县城、村镇、景区等区域的生态建设,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绿化村镇,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2012年完成造林14.5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7%,10个县(市)区全部达到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市建设目标。从今年起,在南太行浅山区建设东西长18公里的林业生态景观带,全力打造“景观、生态、休闲、产业”四位一体的林业生态示范区;高标准建设道路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城郊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完成森林资源培育16万亩,全面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六)强力推进组织化提升工程。以建设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市为契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扩张数量。下大力气促进合作社数量扩张,通过能人牵头办、企业带动办、部门主导办、政策引导办等方式,发展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规范运作。坚持依法办社、依章办事,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三化”建设,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价格保护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三是提升档次。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提升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力,创造规模效益。重点培育50家明星合作社、100家龙头合作社和200家示范合作社。四是联合发展。把同行业、同区域和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社联合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全市共注册成立了9家联合社,以******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成为******省注册的第一家联合社。2012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总数达3208家,覆盖率达45.6%,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目前已注册成立15个家庭农场。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8.5万亩,总面积达62万亩。
(七)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依托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向城市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向有条件的中心镇(村)集中的原则,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布局。二是制订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等部门拟定了《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试点社区详规编制工作的意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管理暂行办法》、《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三是加大投入。2012年共争取省级财政资金4300万元,落实市级财政预算资金100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2.6亿元,市场运作筹资22.3亿元,引导群众自筹资金16.2亿元,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分类推进。根据我市县小地少、县与县距离近、城镇密集紧凑的特点,探索出政府主导型、市场运作型、自主建设型、村企联建型、产城带动型等多种建设模式。2012年,全市已规划新型农村社区118个,计划总投资604亿元。目前,已开工社区68个,投入资金41.9亿元,建成住宅楼530栋、住房20453套,入住人口4.33万人,腾出土地4748亩。2013年,将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个社区达到入住条件,落户农民4万人,每个县(市)区建成3-5个大型的示范社区,打造一批亮点新型农村社区。
虽然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应对自然灾害压力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一线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省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机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机械化程度,加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第二篇:市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汇报
市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汇报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导向,不断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加强农业行业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激励等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一、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主要做法
农村农业人才队伍主要有两支队伍,一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有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其中大部分人经常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走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服务。2021年我局按照XX《关于印发《XX市XX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牵头制定了《XX市农业农村局XX活动推进方案》,并组织选定了农机、育种、种植、养殖、兽医等方面共XX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指导服务活动。XX名同志年平均下基层都在XX天以上,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XX多场次,集中举办玉米、水稻、蔬菜等种植技术、棚室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农业生产中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专业实用技术培训班XX期班,为基层和农民直接解决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技术问题、棚室和园区建设规划问题、防灾减灾等生产技术和政策扶持问题
XX多项,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为农业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
2、抓住人才引进机遇,改善人才结构。由于长期没有引进新毕业生,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着严重年龄偏高、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近几年,我们借助全市引进人才契机,积极组织人才引进工作,全市共计引进农业相关专业双一流院校应届生XX余人。目前全市40周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共XX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81%。就我局来说,自XX年以来,我局通过人才引进共引进高校毕业生XX人,借助公务员招考及省委选调契机,招录公务员及省委选调生共XX人,使年轻干部成为中坚力量,提高了我局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我局人才培养积蓄后备力量。
3、积极落实人才评价政策,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继续做好全市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在评审工作中,我们在坚持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向工作在农业基层一线的申报人员倾斜,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要素的权重。XX职称评审现已完成,申报的XX人中,XX人通过高级任职资格,XX人通过中级任职资格,共计通过XX人。目前2022农业中高级职称评审现已启动,预计9月底前完成。
4、做好机构改革后岗位设置、聘任工作,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在机构改革中,我局成立XX、XX两所事业单位,我们对两家单位重新进行岗位设置、聘任工作,目前划入的XX人的聘岗工作已完成。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们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导向,不断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人才总量已由XX年的XX万人达到了现在XX万人左右,人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素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1、建立了人才工作机制,保障人才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我市形成了在市、县(区)、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和开放合作的运行机制。市、县(区)农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为本,协调作战”的意识,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组织并认真制定人才工作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
我局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专门科室负责指导农业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制定了《XX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培养方案。同时,按省相关要求,多次开展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抽样统计调查,准确的掌握了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利依据。二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在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等工作中,积极征求组织、财政、人社、纪检、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意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使我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2、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快速壮大
2021年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资金XX万元,全市共培训农民XX人。已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考核。2021年9月,组织各县区农
业农村部门分管领导和农民教育培训管理人员赴省参加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
2021年我市培育新型经营农业主体带头人XX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XX人,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XX人,总计培训XX人。遴选优秀的农民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开展现代农业创业培训,共计培训XX人。
3、建立了人才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良好成长环境
为激发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创新热情,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我局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开展“XX”资助项目申报工作。
为给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我局按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开展全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工作,组织各县区在全市农业农村一线从事规模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等农业生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人才中认真考评、筛选,经我局严格复审,推荐XX人参加评选。经省专家评议,最终我市有XX人被授予“XX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获得荣誉证书,并获得每人XX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数量不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全市现有农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XX人,占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XX%,但高级岗位数量严重不足,缺口达XX%。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处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若实际聘任岗位跟自己期望岗位的差距比较大,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2、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一是人才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由于学员层次差别大,容易造成低层次、重复性培训,浪费培训资源。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结构不优。我市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为种养能手和经营管理类人才,行业分布不够均衡,特别是掌握两类技能以上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三是人才孵化基地不足。培育人才、培养人才的载体还不多,尤其是可供实践的平台载体短缺。
三、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与人社部门沟通协调。
认真研究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政策,加强与人社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专业技术岗位,保障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待遇落实。(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
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支持创办优良种苗繁育园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加大培养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工商资本进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领域,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多元投入的培养机制。(三)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
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项目和内容。培育一批带动复合型人才,重点加强对现代青年农场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的培养力度,提升带头人才的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带动致富本领,成为善于经营管理、带动作用显著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一批产品销售型人才,引导和鼓励人才借助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开办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实体,通过采取专业培训、观摩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农产品营销和管理服务人才特别是外向型营销人才,积极发展“互联网+”和市场化营销,加快培训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探索推广农畜产品全生产过程展示营销、网上专卖营销、种植环境的远距离视频体验营销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模式。
(四)建议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对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表彰。对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建议推荐进村级班子或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第三篇: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汇报
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汇报
一、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起步于6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内容比较单一发展到门类比较齐全,从主要为科教兴农服务,发展到为农村各方面工作服务。目前一个以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为主体,以各涉农部门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依托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我市60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试点,至1984年11月底,市、县(市)、区、乡(镇)以及专业户形成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同年12月,“X市四级农业科技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获得了江苏省农林厅授予的农业技术成果、技术改进二等奖,该成果对于加强X市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88年,全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X召开,我们以此为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至1990年,全市建档单位800多个,建档率达到100%,专业户建档460户。1990年11月,我市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农业科技档案馆,至此,一个以农业科技档案馆为龙头,县(市)农业部门、多管部门为重点、乡镇农技站、多指站、兽医站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在X全面建成。随着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我市科技档案工作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拓展和延伸。1997年,在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启东市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建设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作了专题发言;1998年,在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X市档案局、X市农林局作了题为“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实施”的经验介绍。至1997年底,我市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共有建档单位815个,建档率达100%,专兼职档案员840名,共有档案资料近20万卷,提供利用5万余人次,较好地推进了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奔小康、农民致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市先后涌现出专业户朱云龙、通州植保站等一批档案工作的旗帜。如通州植保站,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抓好档案工作,通过档案利用,在农作物病虫的防治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每年取得的经济效益均达数千万元以上,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先后有28个省市区、16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
2、乡镇机关、行政村档案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乡镇档案工作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核心,各乡镇从文书处理到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都已形成制度。如东县从1988年开始坚持把档案工作列入对乡镇机关的考核内容;海门市采取设立乡镇专职档案员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开展;海安县22个乡镇农经站、农服站等都建立了农经档案和农技档案,XX年,各乡镇农经站又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建立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档案资料台帐。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139个乡镇全部建设了综合档案室,建档率达100%。XX年,X在全省率先推行文书立卷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市各乡镇机关档案室已全面施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并逐步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管理档案。
随着农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我市农村档案工作新的领域。经过从80年代末的建档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开,我市行政村档案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如皋、如东等县(市)分别制定了《村级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村级档案工作的职责、分类、整理等作了明确规定。1994年,如东县石甸乡就实现了村村建档的目标。日前,全市2077个行政村建档率达99%。
3、水利、土管、二轮土地承包、财政等涉农档案工作初见成效。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涉农部门比较多。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水利建设档案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对水利建设档案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各级水利部门也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做到有领导分管,有制度保证,有具体的工作人员。在抓好水利建设档案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土地管理档案工作的力度。各县(市)、区土管局及乡镇土管所建立以后,X市档案局、国土规划局根据上级规定,及时开展了土地管理档案规范化的监督指导工作,现在全市已形成了市、县(市)、乡三级档案管理网络。通州市早在1997年,乡镇土管所的土管档案就全部达标,近几年来,土管部门将土管档案工作列入考核内容,经常加以督促,使之开展正常化。XX年通州市49个乡镇,除了3个规划X市外,有45个乡镇的二轮土地承包档案896卷接收进通州市档案馆。启东市土管档案更是全面开花,启东市国土规划管理局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几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1995年获得X市二级先进,1996年晋升为X市一级先进和江苏省二级先进,XX年晋升为省一级先进。1997年启东市37个乡镇土管所的档案管理均达到X市级标准。
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乡镇财政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8年4月,通州市财政局、档案局联合制定了《乡镇财政所档案分类方案和档案管理达标评比标准》,并开展了达标建档的试点工作。启东市为了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所档案,启东市档案局、财政局联合召开乡镇财政所档案工作会议,印发《启东市乡镇财政所档案分类大纲》、《启东市乡镇财政所会计档案检查验收评分细则》,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乡镇财政所的建档工作。
4、农村金融、社会养老保险、三峡移民档案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农村金融档案工作方面,我们着重加强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的管理工作。1998年4月,X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X市档案局与中国人民银行X分行联合制定的《X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的体制、职责、范围、内容和保管利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海安县古贲信用社法人代表马荣华同志1997年出席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受到十二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瓦洛先生的高度赞赏。如今,海安县42个乡镇信用社积极探索信贷支农的有效途径,对农户家庭及经济状况进行调研,现已为199762户建立了农户经济信用档案,为信贷人员做好信贷支农服务提供了第一手综合资料,同时为信贷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兴未艾。为此,1995年8月,X市档案局、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试点工作,选择了通州市的10个乡镇农保机构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着重培训了人员,统一了业务标准和规范,建立了规章制度。目前,由于机构改革,农保系统主管部门的更换,通州市乡镇农保所的农保档案工作已集中于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实行集中统一计算机管理。1996年2月,X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由X市档案局、民政局联合制定的《X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得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三峡工程是全国人民的工程,三峡移民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X市档案局在积累三峡移民来通声像档案的同时,指导如东县为每户三峡移民建档,并与有关单位联合发文,切实加强三峡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二、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生产正由单一的温饱农业向致富农业发展,由单纯的原料型农业向商品农业发展,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化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发展,由内销农业向创汇农业发展。这一系列变化必然给农业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使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一系列新的问题。
1、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内容更加丰富。现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发展迅速,农业技术服务的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中服务向提供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的产前服务和产品的贮藏、加工、运销、内外贸易的产后服务延伸,由此产生的农业档案内容更加丰富,从单一的农业技术材料发展为包罗万象的全方位档案材料。第二,档案领域不断扩大。由于农技服务产业化工程的实施,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家庭农场、村办、站办农场不断增加,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到处可见,农业示范区、农业开发区的建设形成了农业经济的规模经营体系。第三,档案的载体多样化。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不仅档案数量增加,档案载体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纸质载体发展到实物标本、照片、录像带、光盘等各种载体。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受到冲击。在我市的基层农业站、场、所,大多由科技人员兼职管理档案,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效益成了人们评判科技人员功绩、价值的标准,不易看出经济效益的档案管理自然受到冷落。在某些单位制定科技人员考核标准时,取消了将有关科技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并移交档案室的内容,于是,科技人员因调动带走科技文件材料,造成归档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费紧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业系统的大批事业单位身不由己地被推向市场,需要自己找饭吃。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出现的“断奶”或部分“断奶”现象,使原本已经很拮据的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费更加紧缺。
4、农业科技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由于经费紧缺,各种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据了解,一些县(市)区的站、场、所等办经济实体搞创收的工作人员占了将近一半,多的达三分之二,余下的也只够应付面上的业务工作,那些兼做档案工作的科技人员根本无暇顾及档案管理了,而那些有一定能力的档案人员往往被领导看中抽调到经济实体开拓市场去了,现有的农科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很显然,产生上述种种现象与问题的原因,是市场在起作用。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正视遇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出路,X市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才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三、关于深化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出明确的努力方向。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非改革难求发展,惟创新才有将来。首先,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创新。就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而言,我们的工作要同X市委、市政府“两个率先,争当江北排头兵”的奋斗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努力使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与全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一致。其次,以高度的务实精神,率先突破几个重点,抓紧实现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创新的新突破。通过加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涉及农村改革过程中的档案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档案服务。第三,认真研究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树立典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指导各类农户建档更加困难,我们要进一步贴近农村基层,积极配备涉农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在全市农业系统形成一个依法建档、用档、护档的良好氛围。目前,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仍是影响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虽然各单位在这方面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进一步理顺农业和农村档案管理体制,尽快建立大农业档案管理网络。现在,农业和农村档案形成范围扩大,工作领域拓宽,现行管理体制很不适应。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农科档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大农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可以以X市农业科技档案馆为龙头,将全市的农机、水利、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气象、水产等部门的科技档案、资料进行集中整理、保管、利用,把市农业档案馆真正建设成一个高水平、多功能的大农业档案馆,使它真正成为全市农业科技的资源库、提供农业科技信息的咨询站、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3、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保持农业和农村档案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合理流动将是大势所趋。但是,档案人员过于频繁的流通、交换,对于稳定农科档案队伍,提高农科档案工作水平也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加强宣传教育,使那些从事档案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真正认识到从事档案事业大有干头、大有奔头,自觉为X的农业科技档案事业作出贡献。
4、进一步增加投入,创造条件设立农业科技档案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效益很少,理应增加投入,这也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投入,设立农科档案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并尽可能做到逐年有所增加,以不断改善农科档案存放、保管、利用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档案事业深入发展。
第四篇: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汇报
一、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起步于6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内容比较单一发展到门类比较齐全,从主要为科教兴农服务,发展到为农村各方面工作服务。目前一个以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为主体,以各涉农部门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依托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我市60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试点,至1984年11月底,市、县(市)、区、乡(镇)以及专业户形成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同年12月,“X市四级农业科技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获得了江苏省农林厅授予的农业技术成果、技术改进二等奖,该成果对于加强X市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88年,全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X召开,我们以此为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至1990年,全市建档单位800多个,建档率达到100%,专业户建档460户。1990年11月,我市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农业科技档案馆,至此,一个以农业科技档案馆为龙头,县(市)农业部门、多管部门为重点、乡镇农技站、多指站、兽医站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在X全面建成。随着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我市科技档案工作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拓展和延伸。1997年,在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启东市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建设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作了专题发言;1998年,在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X市档案局、X市农林局作了题为“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建设,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实施”的经验介绍。至1997年底,我市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共有建档单位815个,建档率达100%,专兼职档案员840名,共有档案资料近20万卷,提供利用5万余人次,较好地推进了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奔小康、农民致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市先后涌现出专业户朱云龙、通州植保站等一批档案工作的旗帜。如通州植保站,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抓好档案工作,通过档案利用,在农作物病虫的防治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每年取得的经济效益均达数千万元以上,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先后有28个省市区、16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
2、乡镇机关、行政村档案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乡镇档案工作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核心,各乡镇从文书处理到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都已形成制度。如东县从1988年开始坚持把档案工作列入对乡镇机关的考核内容;海门市采取设立乡镇专职档案员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开展;海安县22个乡镇农经站、农服站等都建立了农经档案和农技档案,2002年,各乡镇农经站又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建立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档案资料台帐。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139个乡镇全部建设了综合档案室,建档率达100%。2001年,X在全省率先推行文书立卷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市各乡镇机关档案室已全面施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并逐步使用档案管理软件管理档案。
随着农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档案工作已经成为我市农村档案工作新的领域。经过从80年代末的建档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开,我市行政村档案工作已经初具规模。如皋、如东等县(市)分别制定了《村级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村级档案工作的职责、分类、整理等作了明确规定。1994年,如东县石甸乡就实现了村村建档的目标。日前,全市2077个行政村建档率达99%。
3、水利、土管、二轮土地承包、财政等涉农档案工作初见成效。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涉农部门比较多。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抓住重点,兼顾一般。水利建设档案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了对水利建设档案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各级水利部门也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做到有领导分管,有制度保证,有具体的工作人员。在抓好水利建设档案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土地管理档案工作的力度。各县(市)、区土管局及乡镇土管所建立以后,X市档案局、国土规划局根据上级规定,及时开展了土地管理档案规范化的监督指导工作,现在全市已形成了市、县(市)、乡三级档案管理网络。通州市早在1997年,乡镇土管所的土管档案就全部达标,近几年来,土管部门将土管档案工作列入考核内容,经常加以督促,使之开展正常化。2001年通州市49个乡镇,除了3个规划X市外,有45个乡镇的二轮土地承包档案896卷接收进通州市档案馆。启东市土管档案更是全面开花,启东市国土规划管理局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几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1995年获得X市二级先进,1996年晋升为X市一级先进和江苏省二级先进,2000年晋升为省一级先进。1997年启东市37个乡镇土管所的档案管理均达到X市级标准。
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乡镇财政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8年4月,通州市财政局、档案局联合制定了《乡镇财政所档案分类方案和档案管理达标评比标准》,并开展了达标建档的试点工作。启东市为了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所档案,启东市档案局、财政局联合召开乡镇财政所档案工作会议,印发《启东市乡镇财政所档案分类大纲》、《启东市乡镇财政所会计档案检查验收评分细则》,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乡镇财政所的建档工作。
4、农村金融、社会养老保险、三峡移民档案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农村金融档案工作方面,我们着重加强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的管理工作。1998年4月,X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X市档案局与中国人民银行X分行联合制定的《X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的体制、职责、范围、内容和保管利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海安县古贲信用社法人代表马荣华同志1997年出席了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受到十二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瓦洛先生的高度赞赏。如今,海安县42个乡镇信用社积极探索信贷支农的有效途径,对农户家庭及经济状况进行调研,现已为199762户建立了农户经济信用档案,为信贷人员做好信贷支农服务提供了第一手综合资料,同时为信贷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兴未艾。为此,1995年8月,X市档案局、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试点工作,选择了通州市的10个乡镇农保机构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着重培训了人员,统一了业务标准和规范,建立了规章制度。目前,由于机构改革,农保系统主管部门的更换,通州市乡镇农保所的农保档案工作已集中于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实行集中统一计算机管理。1996年2月,X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由X市档案局、民政局联合制定的《X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得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三峡工程是全国人民的工程,三峡移民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X市档案局在积累三峡移民来通声像档案的同时,指导如东县为每户三峡移民建档,并与有关单位联合发文,切实加强三峡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二、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生产正由单一的温饱农业向致富农业发展,由单纯的原料型农业向商品农业发展,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化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发展,由内销农业向创汇农业发展。这一系列变化必然给农业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也使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一系列新的问题。
1、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内容更加丰富。现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发展迅速,农业技术服务的内容也随之不断扩大,由原来的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中服务向提供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的产前服务和产品的贮藏、加工、运销、内外贸易的产后服务延伸,由此产生的农业档案内容更加丰富,从单一的农业技术材料发展为包罗万象的全方位档案材料。第二,档案领域不断扩大。由于农技服务产业化工程的实施,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家庭农场、村办、站办农场不断增加,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到处可见,农业示范区、农业开发区的建设形成了农业经济的规模经营体系。第三,档案的载体多样化。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不仅档案数量增加,档案载体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纸质载体发展到实物标本、照片、录像带、光盘等各种载体。
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受到冲击。在我市的基层农业站、场、所,大多由科技人员兼职管理档案,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效益成了人们评判科技人员功绩、价值的标准,不易看出经济效益的档案管理自然受到冷落。在某些单位制定科技人员考核标准时,取消了将有关科技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并移交档案室的内容,于是,科技人员因调动带走科技文件材料,造成归档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费紧缺。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业系统的大批事业单位身不由己地被推向市场,需要自己找饭吃。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出现的“断奶”或部分“断奶”现象,使原本已经很拮据的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经费更加紧缺。
4、农业科技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由于经费紧缺,各种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据了解,一些县(市)区的站、场、所等办经济实体搞创收的工作人员占了将近一半,多的达三分之二,余下的也只够应付面上的业务工作,那些兼做档案工作的科技人员根本无暇顾及档案管理了,而那些有一定能力的档案人员往往被领导看中抽调到经济实体开拓市场去了,现有的农科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很显然,产生上述种种现象与问题的原因,是市场在起作用。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正视遇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出路,X市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才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三、关于深化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出明确的努力方向。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非改革难求发展,惟创新才有将来。首先,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创新。就X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而言,我们的工作要同X市委、市政府“两个率先,争当江北排头兵”的奋斗目标的要求相适应,努力使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与全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相一致。其次,以高度的务实精神,率先突破几个重点,抓紧实现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创新的新突破。通过加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涉及农村改革过程中的档案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档案服务。第三,认真研究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树立典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广、量大,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指导各类农户建档更加困难,我们要进一步贴近农村基层,积极配备涉农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在全市农业系统形成一个依法建档、用档、护档的良好氛围。目前,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仍是影响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虽然各单位在这方面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进一步理顺农业和农村档案管理体制,尽快建立大农业档案管理网络。现在,农业和农村档案形成范围扩大,工作领域拓宽,现行管理体制很不适应。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农科档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大农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可以以X市农业科技档案馆为龙头,将全市的农机、水利、农业资源开发、农业气象、水产等部门的科技档案、资料进行集中整理、保管、利用,把市农业档案馆真正建设成一个高水平、多功能的大农业档案馆,使它真正成为全市农业科技的资源库、提供农业科技信息的咨询站、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3、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保持农业和农村档案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合理流动将是大势所趋。但是,档案人员过于频繁的流通、交换,对于稳定农科档案队伍,提高农科档案工作水平也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加强宣传教育,使那些从事档案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真正认识到从事档案事业大有干头、大有奔头,自觉为X的农业科技档案事业作出贡献。
4、进一步增加投入,创造条件设立农业科技档案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性事业,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效益很少,理应增加投入,这也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投入,设立农科档案事业发展专项经费,并尽可能做到逐年有所增加,以不断改善农科档案存放、保管、利用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档案事业深入发展。
第五篇:关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关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全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落实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力推动产业、生态、组织、文化、人才振兴,使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势头。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在产业兴旺方面,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硒砂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万亩,巩固提升永久性蔬菜基地5个8600亩、农业部蔬菜标准园3个、供港蔬菜基地8300亩。牛一、兴垦万头标准化奶牛场完成年内建设任务,在贫困地区打造牛、羊养殖示范村6个。成功举办第二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提升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枸杞加工城示范功能,支持全通、玺赞、天仁等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创建四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自治区三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县电商产业园等建成运营,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功能日趋完善。在生态宜居方面,全县新硬化道路xx.7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8公里,新水路被评为20xx全区“最美农村路”。铺设农村人饮管道1128.65公里,重点解决余丁乡等8个乡镇8966户3138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人工造林1.05万亩。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在地下水Ⅲ类,积极创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已铺设污水管网26公里,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站14座。2个特色小城镇、4个美丽小城镇、9个美丽村庄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危房改造2082户,农村厕所改造1768户,组建城乡环境清扫保洁公司,对乡村环境卫生和垃圾定期清扫。搬迁关停恒泰元养殖场,全县67家规模养殖场已建成治污配套设施61户,新设立残膜回收点2个,促成宁夏祥鑫隆工贸有限公司建成造粒生产线1条、农膜生产线2条。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工程进展顺利。扎实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落实14类5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20.68万人。在乡风文明方面,推荐全国、区、市道德模范42人,举办第四届“最美杞乡人”颁奖典礼,开展书法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枸杞膏制作技艺等3项技艺荣获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全县32个川区行政村文化活动中心配送活动器材和阅览桌椅,开展广场文艺演出22场,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户、脱贫攻坚示范户、优秀红白理事会等共1xx户。在治理有效方面,深入实施“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培育致富带头人551名、村级后备力量402名,对3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按照“一村一策”进行整顿。认真做好第三轮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1名、驻村工作队员82名。12个乡镇131个村在民主决策议事上全面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调解各类纠纷898件,调解成功854件,涌现出“宁安镇老康论理”等3种“枫桥经验”工作亮点。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打造太阳梁隆原村等4个法律进乡村示范点。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案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在生活富裕方面,土地入股面积达3.2万亩,指导土地规范流转16万亩,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在恩和镇展开,全县2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项目通过自治区评审通过,水资源确权登记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顺利通过自治区水利厅验收。扶贫贷已覆盖建档立卡户的89.7%,全区排名第一。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动态核对机制,实现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21人,不断提高农民增收。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瓶颈制约仍较突出。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支撑仍不到位,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仍然不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不足,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待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够强。二是农村土地“两权”抵押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土地“两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相关政策和银行贷款政策出入较大,导致各签约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改厕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全县农村改厕相关建设项目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实现与污水管网铺设、污水处理站建设等统筹推进,改厕模式确定迟缓、市县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导致改厕工作进展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完成深松整地2万亩、秸秆还田8万亩,力争完成20xx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40%。加快禹尧等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创建,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完成兴垦、牛一万头奶牛养殖场建设任务,力争年底存栏进口奶牛1.1万头以上。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恢复生猪产业良性发展局面。进一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延伸拓展产业链、价值链,建立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全年新培育区级示范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3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
(二)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建成徐套、太阳梁、喊叫水万头肉牛养殖场,落实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加快贫困地区畜禽补栏,力争年内肉牛肉羊存栏量分别达到1万头、16万只。新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2
个、扶贫龙头企业1家、扶贫产业合作社5家。积极探索建立“六个十”改革模式,集中力量抓建一批“三变”改革试点村和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力促“空壳村”全部消除,全县4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稳定在5万元以上,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三)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深入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实施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及生物有机肥项目落地,确保20xx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四)大力推进“三治”融合,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用,在遏制“高价彩礼”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陋习上见明显成效。广泛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等活动,宣传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整治惠农补贴、农村“三资”管理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农村法治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法治素养。
(五)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抓学习、强培训,让主题教育氛围浓起来、热起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让基层组织活起来、强起来;坚持树导向、抓关键,将优秀干部选出来、管起来,从严抓好干部的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抓实“三大三强”行动及“两个带头人”工程,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