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08: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一篇: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兴平这一主题,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强市这一奋斗目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区位三大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创业富民、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强势推进大项目建设、魅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非公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群众财产较快增加、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六大成效),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兴平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高歌猛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及战略构想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着力做好工业规模扩张、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兴平四篇大文章,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兴平。

具体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速13%,是2011年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25亿元,年均增速30%,是2011年的3.7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速20%,是2011年的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0元,年均增速16%,是2011年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0元,年均增速15%,是2011年的2倍;单位GDP能耗降低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2012年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2012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兴平这一主题,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强市这一奋斗目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区位三大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创业富民、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强势推进大项目建设、魅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非公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群众财产较快增加、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六大成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兴平。

2012年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增长14.5%;农业总产值达到32.5亿元,增长11%;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10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达到7.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3.6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0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0元,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11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三年创建陕西十强县(市)—— 一年蓄势抢先机、两年跨越上台阶、三年冲刺进十强”三步走战略的冲刺之年。全市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6亿元,增长14%;农业总产值达到29.6亿元,增长10%;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70亿元,增长19%;财政总收入达到6.4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达到110亿元,同口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10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10年,兴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完成5.6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768元、20000元,分别增长21%、18%,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也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

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咸阳市招商引资一等奖;装备制造工业园先后被评为“西部地区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园区”、“陕西省13115工程科技示范产业园”、“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连续三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省上评为“农业综合开发优秀项目县(市)”。

2009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08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08年,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战冰雪,抗地震,主动应对金融风暴,克难攻坚求突破,顽强拼搏促发展,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39%;财政支出达到6.7亿元,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8元,净增948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00元,增长36%。城乡群众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5亿元,增长24%。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跃居第18位。—— 2008年是我市经济整体实力强势增长的一年

—— 2008年是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

—— 2008年是我市财政收支再创历史新高的一年

—— 2008年是我市大项目引进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 2008年是我市城乡居民双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 2008年是我市干部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多的一年。

2007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07年全市经济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西部进百强、陕西创十佳、咸阳争第一”的总目标,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依托优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市经济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 经济发展增势强劲。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产增加值10.2亿元,二产增加值30.5亿元,三产增加值19.5亿元,分别增长7%、15%、16%。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削减COD 1639吨、SO2 486吨。2007年是近年来我市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我市被省上确定为十五个扩权强县(市)之一。

——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财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08亿元,增长21%。2007年我市财政增收额和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全年共引进重大项目36个,到位资金14.2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33%。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均获咸阳市一等奖。总投资62亿元的兴化“十一五”扩建项目创造了我市招商引资投资额的新记录,投资6.5亿元的金龙鱼项目实现了我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投资3亿元的西瑞物流项目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12个粮食物流节点之一。2007年是我市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广大干部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2007年是近年来全市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 群众收入增加较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净增36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858元,增长16%;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41.63亿元。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一年。

第二篇:遵义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全县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89.3公里,土地总面积4092.66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遵义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26种,主要有煤矿、硫铁矿、锰矿、镍钼矿、铝土矿、硅石等,并以其质优量大闻名省内外,且具开采价值。其中无烟煤保有储量6.19亿吨,远景储量15亿吨左右;铝土矿探明储量8251万吨以上;硫铁矿储量8948万吨。遵义县是贵州省建设中的煤、电能源基地和铝工业基地。

经济概况

在第二轮经济强县考评中,遵义县名列全省县市组第3位;在西部百强县中,2009年列41名;2010年8月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县。由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5月21日—5月22日在北京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产业发展大会”上,遵义县在大会公布的“中国产业百强县”榜单中,名列85位,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县”称号。遵义县委书记陈志刚获评“十一五”推动中国县区产业发展30位功臣人物之一。

2012年,遵义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06亿元,增长24.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34.16、100.87、68.03亿元,分别增长11.2%、30.6%、22.2%;完成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增长45.9%;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增长60.5%;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7.54亿元,增长70.9%;实现财政总收入24.61亿元(含保利上缴税收,下同),增长2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2亿元,增长50%;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7亿元、贷款余额125亿元,分别增长18.2%和26.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2012年,遵义县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57.9亿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7720元,增长18.5%,全年计划目

标完成较好。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63.54万吨,油菜籽7.36万吨,分别增长23.8%和4.9%。2012年,全县种植蔬菜48.8万亩(商品蔬菜32.4万亩),种植辣椒55.57万亩,完成收购烟叶31.6万担,经济作物稳步扩大,全县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县4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38.5亿元,销售收入38.1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社达210家、会员1万余户;规模流转土地22.1万亩;建成1000亩白果贡米核心基地。2012年,遵义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县政府累计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1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实现了松林、乐山、石板3个贫困镇“减贫摘帽”及枫香镇“摘帽后巩固提高”目标。完成土地开发整理6900亩;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55户,受益群众1500人;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有序推进;解决7.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完成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遵义灌区一期工程实施了水泊渡总干渠后半段及谢家、龙坪等三条支渠建设,完成总干渠17.7公里,支渠79.3公里。

2012年,遵义县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增长45.9%;完成工业增加值86.41亿元,增长33%。全县规模企业达到163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增长4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97亿元,增长34.7%。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5%。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适销对路产品逐步增多,火焰山电器、娄山电器、辣椒制品等产品在全省、全国知名度明显攀升。受煤炭价格低迷和销量下降影响,原煤生产为92.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3.7%;遵义铝业氧化铝产量为85万吨,电解铝23.4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62%、11.96%;乌江电厂发电量49亿度,比上年同期增长83%。

2012年遵义县工业投资完成96亿元,十大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入园企业

123家,比上年增加近一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功能逐步完善,园区效益明显凸显,有力促进了全县以能源、冶金、建材、医药、化工和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夯实。

2012年,遵义县第三产业分预计完成68.03亿元,增长22.2%;2012年,全县接待游客297万人次,接待国外使节和观光团体29批249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亿元,增长60.6%;乡村休闲游、红色人文游、自然风光游蓬勃兴起。2012年,全县物流产业逐步形成。龙坑物流市场集聚区初具规模,黔北汽车城、绿产交易市场、五交化机电市场、大恒物流等物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县物流市场面积达26万平方米,黔北商贸物流核心区框架基本形成。以北京华联、苏宁电器、欧化家具电器市场等为代表的知名服务品牌效益明显,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蓄势待发。2012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亿元,增长20%。

随着全县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遵义县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夯实了发展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2年,遵义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增长60.5%。206个省、市、县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48亿元,完成投资185亿元,为计划的74.6%。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九鼎汽车)、贵州长征电气公司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三省茶叶、正合博莱等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基本建成通车、农村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黔北汽车博览中心、绿色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部分建成投入使用,龙坑现代市场物流园区初见雏形;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绿竹坝水库、生态移民工程等一系列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启动。

2012年,县政府先后组团、随团赴香港、贵阳、重庆和厦门等地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推介会,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遵义县(南京)招商引资推介会和2012·首届遵义县乡村旅游节暨招商引资洽谈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大幅提升,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引进项目结构多元,涉及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矿产精深加工、城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等。2012年,全县累计招商项目519个,引进到位资金237.54亿元,增长70.9%(其中,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372.77亿元)。

第三篇:威信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威信位于东经104°41′15″~ 105°18′45″、北纬27°42′30″~28°07′3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57千米,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钾盐、磷矿等。无烟煤储量28.9亿吨,优质石灰石遍布全县,硫铁矿储量为1.8亿吨,石英砂含硅量在95%以上。

威信县是云南省15个重点采煤县之一,属滇黔聚煤区的重要组成部份,遥测储量达40亿吨。煤炭资源遍布全县10个乡镇,以新庄、马河、石坎三个含煤向斜为主,概算可采储量28.1亿吨原煤

经济发展

综合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达1766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734万元,比上年增长2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7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7:3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新的突破,农民增收的途径狭窄。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困难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克服了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粮食总产量达145397吨,比上年增长10.1%;油菜籽产量4430吨,比上年增长25.0%;烤烟产量2750吨,比上年下降

8.4%。全县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为65846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0695万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产值3687万元,比上年增长0.2%;牧业产值3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渔业产值54万元,与上年持平;服务业产值893万元,比上年增长0.4%。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当年造林面积达33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6.9%。

全县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加大畜禽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推进畜牧业体制改革,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流通实体和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禽产品流通,促进了畜牧业平稳发展。肥猪出栏20.19万头,比上年增长21.1%。大牲畜出栏1.54万头,比上年增长30.5%。家禽出栏59.0万只,比上年增长15.1%。禽蛋产量达1500吨,比上年增长57.2 %。肉类总产量20159吨,比上年增长28.0%。年末生猪存栏19.93万头,比上年增长12.3%。大牲畜存栏5.73万头,比上年增长2.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6686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3828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达8760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509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7吨、农药使用量122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3052公顷,比上年增长1.7%。拥有乡村从业人员18.30万人。

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围绕做好”黑、红、绿“三篇文章,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强县进程,工业经济结构朝着极积的方向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23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发电量149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

水泥7.0万吨,比上年增长6.1%。白酒3180吨,比上年下降42.2%。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11825万元,比上年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26万元,比上年增长45.8%。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6699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按轻重工分:轻工业总产值10365万元,比上年增长62.8%;重工业总产值101460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国有工业总产值1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4%%。集体工业总产值214万元,同比增长62.8%。股分制企业总产值7502万元,比上年增长7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103911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增加值472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206万元,比上年增长64.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38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集体经济投资15959万元,比上年增长3.1倍;个体私营经济投资13917万元,同比下降44.4%;其他经济投资186650万元,同比增长98.9%。按管理渠道分:城镇投资208645万元,同比增长49.0%;房地产开发投资410万元;农村投资46151万元,同比增长2.1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农林牧渔业及水利业投资31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倍,其中水利投资19589万元,同比增长1.6倍;工业投资170147万元,比上年增长63.3%;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投资18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教育投资3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

交通、邮电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248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7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4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649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5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70150户。有固定电话机11120部。

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县级零售额完成24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7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354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非公有经济386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828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他行业完成8077万元,比上年增长9.1%。

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89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创分税制以来的最高水平。财政支出78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支出是收入的7.8倍。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40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387万元,比上年增长

6.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6820万元,比上年增长22.82%。各项贷款余额82101万元,比上年增长30.68%,短期贷款中商业贷款5310万元,比上年下降3.28%;工业贷款12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业贷款35677万元,比上年增长20.45%;中长期贷款17786万元,比上年增长58.21%。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年保费收入19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人寿保险保费收入807万元,比上年增长30.2%。财产保险支付赔款680万元,比上年增长4.6%。人寿保险支付赔款141万元,比上年下降29.5%。

第四篇: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河南经济社会状况

经济指标

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17020.20亿元,增长11.7%,其中工业增加值15357.36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9017.63亿元,增长9.2%。初步预计,2013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14556.63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上半年我省世界500强企业有100家。

一、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较好。粮食总产量1127.72亿斤,比2011年增产19.22亿斤,连续9年实现增产,连续7年超千亿斤。畜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增长

5.7%,禽蛋总产量增长3.5%,牛奶总产量增长3.1%。

工业运行缓中趋稳。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一季度增长17.3%,上半年增长15.4%,前三季度增长14.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6.2%,重工业增长13.9%;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4.3%,非公有制工业增长18.4%。

服务业稳定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到475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7.5%;全年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3.0%,货物周转量增长11.4%;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1268.87万人,增长18.1%。全年全省接待来豫旅游人数增长18.5%,旅游总收入增长20.1%。

二、需求持续平稳增长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83.84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投资11223.10亿元,增长23.1%,其中工业投资11215.27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投资8863.23亿元,增长23.5%。全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3658.92亿元,增长18.8%。房地产开发投资3035.29亿元,增长15.6%。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7%,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3.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零售额前五位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五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77.9%,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75.2%。2013年上半年,我省进出口总值为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外贸进出口总值和增速均居全国第13位。但低于西部省份四川和重庆。尽管我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但在去年进出口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增速深度回落达72个百分点。郑州海关综合统计处处长杨红霞表示,今年6月份,我省进出口总值为35.6亿美元,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21.7%,是今年以来仅高于2月份的次低点,表明短期内外贸进出口走势疲软。据介绍,虽然今年上半年我省进出口总值持续保持中部第一的地位,但在中部地区竞争更趋激烈的环境下,我省出口额已退居次席,低于江西10.3亿美元。

全省共180个产业集聚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 个: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

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

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8]。

农业

河南是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

9、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

7、牛肉产量占全国的1/

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河南省速冻食品品牌

如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科迪集团、云鹤食品、四季胖哥、贵友集团等占居市场第一方阵,全国大超市每10个饺子里中的4个、每10个汤圆中的6个产自河南;方便面品牌如白象食品集团、斯美特、南街村集团以及饼干等品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肉制品品牌双汇集团、众品集团、大用集团、志元食业、永达集团、华英集团、伊赛牛肉,占据行业10强,大用集团、永达集团等是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采购企业。其它知名企业:莲花味精、王守义十三香、金星啤酒、航空啤酒、杜康酒、仰韶酒、宋河粮液、维雪啤酒、张弓酒业、宝丰酒业、汇通食品、赊店酒业、天方食品。

工业

河南工业门类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8个大类,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万亿元,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25.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6%。高技术产业增长53.3%。知名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安阳钢铁、宇通集团、安彩高科、中信重工、中国一拖、安化集团、风神轮胎、新飞电器、济源钢铁、豫光金铅、舞阳钢铁、栾川钼业、灵宝黄金、明泰铝业、义煤集团、中原油田、南阳油田、洛阳石化、万基控股集团、神火集团、蓝天集团、大阳摩托、少林客车、郑州日产、郑州海马、宇通重工、河柴重工、许继集团、LYC、ZYS、卫华集团、华兰生物、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福森制药、神马集团、银鸽集团、金龙铜管、瑞贝卡、建业地产、正商地产、中部大观、鑫苑置业、天瑞集团、金伯利钻石(豫商)、金丝猴食品(豫商)、恒大地产(豫商)。

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以高于10%的速度稳定增长,服务业总量居全国第九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在郑州地区零售业丹尼斯百货、金博大等大型百货引领潮流,易初莲花、家乐福、国美、大润发、沃尔玛等国内外著名连锁超市纷沓而至。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2.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银行业、影视娱乐业、动漫业方兴未艾,郑州国家动漫基地2010年投建设,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价格”已成为全球小麦和棉花等期货价格的重要指标。

知名品牌:丹尼斯百货、四方联采(许昌胖东来、洛阳大张、信阳西亚超市、南阳万德隆)、中原证券、中州快捷酒店、云台山集团、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原信托、郑州银行、奥斯卡影城、中州国际集团、小樱桃动漫、华豫兄弟。

第五篇: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辖两个县级市、四县、四区。境内有21个省属大型国营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全市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4.7万。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东北小延安”,解放后建设成为老工业基地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为共和国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轨过程中,传统老工业基地共有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日益凸显,国有企业纷纷陷入危困,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几届班子励精图治,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改变落后面貌。尤其2003年市十次党代会后,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确立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的工作指导思想。围绕“富民兴佳”新跨越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凝神搞建设,合力抓发展,在广袤的三江大地上奏响了大发展、快发展的雄伟乐章,让古老的佳城升腾起崭新的希望。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6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是近年来较大的一年。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1-9月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8亿元,同比增长11,全市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发展的积极态势。

“无工不富,**要大发展,必须首先集中全力解决工业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市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全市“三力合一”,打响了抢抓机遇、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攻坚战。

抓住工业经济不振这个症结,**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的经济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把全市上下力量统一到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上来。一是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进项目开发和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振兴的载体,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突破口,连续两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和项目建设年,采取了一系列引商、安商和富商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开放度和吸引力极大提高。2004和2005两年中,先后有福州、江阴、台州等70多个团组专程前来考察洽谈,先后有华电集团、大连海昌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国蓝星化工集团、河北宝硕集团、广东华泰铝轮毂公司、新加坡丰益集团等几十个大企业、大集团与**市合作开发建设了60万千瓦发电机组改造、港粮小区开发、黑龙化工产权改革和新产品开发、农用塑料生产基地建设、铝轮毂生产线改造、30万吨水稻加工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众多大项目。2003年以来,全市新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02项,总投资149.5亿元,截止2005年9月完成投资119.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额126.5亿元,已完成投资97.7亿元。这两年是**历史上项目建设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多的时期。二是通过搞活现有企业增强内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针对改革滞后、技改不足问题,**加快了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一方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把活力增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开放式招商改制为主要形式,以职工安置为着眼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佳纺、亚麻、糖厂、精编厂等一批积重难返的企业实行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2003年以来,全市先后有203户企业列入了改革计划,目前已完成改革40户,另有70户企业已进入实质性操作程序,先后剥离不良贷款141亿元,一大批企业以民营姿态重新进入市场,重现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加快企业改造改组,把实力做大。充分利用原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抓电机厂、煤机厂、啤酒厂、迪尔佳联、佳星玻璃等一批重点企业调整改造,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电机和煤机等几户重点企业,几年来改造项目投资均已过亿,企业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销售收入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02年煤机公司掘进机综合生产能力50台,今年已突破200台,销售收入由1亿元增长到5.5亿元;电机公司2002年生产能力85万千瓦,今年已突破400万千瓦,销售收入由1亿元增长到8亿元以上;迪尔·佳联农机今年的销售收入也由去年的3亿元一举突破6亿元。这些重点企业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排头位置。同时,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拉动作用,发展配套经济、循环经济、集约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产业。目前,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八大主导产业集群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三是通过开展全民创业培植新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针对民众创业意识不强,民营经济弱小的实际,2003年下半年以来,**市组织开展了“全民创业行动”,通过全方位开拓创业领域、开展创业培训、能人牵动、建立鼓励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等多种措施,激发了民众创业激情,活跃了创业氛围。两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创业小老板3000多名,带动就业4万多人,激活

民间资本4亿多元。“创业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394家,产值超千万元的有120户,超亿元的有15户。2005年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实缴税金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24和14.7,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力合一”使**市项

目开发建设蓬勃兴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03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4%,全市工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44.4%,工业经济呈现十几年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要把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必须围绕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市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农业在工农互动、两业双赢中展翅腾飞。

按照“两个围绕”的发展思路,几年来,**市以工农互动为主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推进农业主辅换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扩大农产品转化总量为目标,坚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工农结合、城乡联手的战略突破口,加速建设辐射面广、牵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群。引进的山东金锣集团形成了每年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肉鸡1200万只的生产能力,带动全市生猪生产每年平均以20以上速度递增;引进的国内著名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上海光明乳业集团形成了日加工鲜奶300吨生产能力,一年内拉动全市奶牛存栏量增长了8倍;扶持的鸿源米业、一季良品米业等一批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出“孙斌”牌大米等驰誉全国的著名品牌。目前,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达960户,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60户,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参与龙头企业经营的农户达5万多户,已形成了肉制品加工、优质米、酒类等14条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链。开发投资10亿元的30万吨酒精项目、投资9.8亿元的6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投资2.2亿元的60万吨大豆深加工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也即将着手实施,这些项目投产后必将推进**市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两个围绕”总体思路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市农村经济高歌猛进。2003年以来,累计转移劳动力近26.9万人;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已经由21.6提高到35.5;全市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75个,辐射带动农户8.5万户;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2.35亿斤,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口岸群体,构成了**对俄开放和江海联运大通道优势。凭借优越的地缘条件,**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谱写着对外开放、经贸富市的华章。

**有5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1个国际空港和2个公路港口,处于对俄开放的前沿。几年来,**市积极开拓大通道,发展大经贸,开发旅游业,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对俄大通道建设上,水路开通了**至哈巴罗夫斯克、抚远至哈巴罗夫斯克、同江至下列宁斯阔耶、富锦至下列宁斯阔耶水上运输航线。陆路通道建设了同江铁路、同抚公路,开通了**经同江至比罗比詹陆路通道,即将投建抚远乌苏镇至俄卡扎镇陆路冬季过货通道,目前已经两国政府批准;投资3.4亿元建设同江哈鱼岛—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黑龙江铁路大桥,目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落实开工。空中航线继开通**-北京航线后,今年又开通了**-大连-烟台、**-上海-广州航线。抚远、同江、富锦港口进行了改扩建,口岸过货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以来,对外贸易成番论倍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4,其中进口完成1.4亿美元,同比增长49.2;出口完成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8.8,全年进出口总额可突破7亿美元大关。**市十分注重以贸兴业,积极建设对俄加工园区和基地,发展外经贸主体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资源,在各口岸城市建成了一批对俄出口基地和加工园区,几年来园区规模不断扩大,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同江木材加工园区己形成年加工100万立方米的能力,抚远、富锦的木材加工园区也都己正式投入生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签订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6项,合同金额达3.4亿美元。对俄经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05年9月末,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已增加到108家,营业额超千万元的己达18户。在发展外贸经济的同时,**按照旅贸结合的路子,全力推进湿地生态游、界江游、边境游和境外游,开通了18条对俄旅游线路,**正逐步发展为新的旅游热线。

“立足区位优势和城市综合功能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跳出**研究**,跳出**发展**。”放眼“十一五”规划,**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好范文版权所有

**处于周边煤炭资源城市中心和对俄贸易的前沿,产业基础雄厚,农业资源和水电能源富集,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强。面对十一五新的发展起点,**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经济发展上增强区域协作意识,谋划实施“一中心三基地”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面向整个东部区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建设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强化市场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房地产、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科教卫生体育、居住、商品集散、休闲度假、社区服务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争取把**建成集人流、物流、商贸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周边城市现代服务中心”,提高为周边城市的服务能力,在为其服务中发展自己。针对周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特点,大力发展下游经济、配套经济、服务经济,发挥产业互补效应,延伸煤炭能源工业、重化工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电力、洁净能源、冶金、机械、新型材料等行业,积极参与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一体化基地”;利用口岸和边贸优势,把握黑瞎子岛回归的机遇,深入谋划抚远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加深与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辟建“抚远三角洲自由贸易区”,建成“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

几年来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推动了**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拼搏的精神,更加优良的环境,在三江大地展现更为壮观、跨越发展的新画卷。

下载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盐津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盐津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处,地处东经104度00’一104度2’、北纬27度49’一28度24’之间。东北与四川筠连、高县、宜宾三县接壤,南靠彝良县,西北与大关、永善、绥江......

    绥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昭通市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缘,金沙江南岸;东经103°47′至104°16′,北纬28°21′至28°40′;东连水富县,南接盐津县,西南与永善县接壤,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屏山县、雷波县为邻......

    万荣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万荣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内容摘要:中国笑城山西万荣,有很多笑话出自万荣,这就是我的家乡。 1 近年来,万荣县经济不断发展,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在万荣县领导的带领下,万荣县人们......

    赤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赤水市城区中心位于东经105°42′、北纬28°35′,全境跨东经105°36′~106°15′,北纬28°16′~28°46′,东西轴线长61.85千米,南北轴线长55.35千米。 矿产 赤水地层较新,矿产不富......

    梁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梁平县,原名梁山县,现为重庆市辖县,位于重庆市境北部,东邻万州区,南接忠县、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达州市的大竹县、达县、开江县接界。东西长52.1千米,南北宽60.35千米,总面积1892.......

    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重庆市涪陵区 介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素有渝东南大门之称,是乌江流域20多个县市区的物资集散地。 幅员面积:总面积2941.4......

    绥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区域概况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隶属遵义市管辖。全县南北长75多公里, 东西宽56多公里,国土总面积2566多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 1.45%。[1]2010年末总人口53.5......

    开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5篇

    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2.09亿元、105.99亿元、81.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