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专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39.38亿元飞跃到2009年108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由4728元提高到19454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9%。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趋向优化。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按照稳定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17.5:39.3:43.2调整为2009年的9.9:53.2:36.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
政府财力不断增强。199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3.04亿元。200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66.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7.9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2009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1999年增长41.9%,年均增长3.6%,比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年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近年来,我们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已达到65.6%。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年来,全省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和重点产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力度,通过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产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建立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生态农牧业基地。
(三)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全省工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70.33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6.1%,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5%,比1999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青海围绕加快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水电、钾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生物制品、新型材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精深加工能力,构筑了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重点发展了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生产、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冶金、医药制造、畜产品加工和建材四大优势产业。2009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83.71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4.5%,;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64.52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4.7%,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9.2%。循环经济助推结构调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生态立省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柴达木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两大试验园区实现增加值308.06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0.0%。
(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03.3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98.54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11.2%,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内外贸易繁荣活跃。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47亿元,比1999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6%。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省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十年来,全省累计进出口总额44.28亿元,是1978-1999年(21年)进出口额的2.7倍,其中出口30.54亿元,进口13.74亿元。2009年,海关进出口总额5.86亿元,比1999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8.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4.6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
均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51亿元,增长1.9倍;进口总额3.35亿元,增长15.0倍。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西部开发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200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51亿元,比1999年的128.13亿元增长5.2倍,2000-2009年累计完成投资达3862亿元,占1979-2009年累计投资额的82.7%,年均增长19.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
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西部大开发以来,为保护全省生态环境,并构筑全国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逐步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思路。2007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等工程项目;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设立柴达木和西宁经济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园区,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丰厚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通过强化环境全民宣传教育、规范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05-2009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累计达到47.55亿元(其中2009年12.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达到28.9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6.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达8.89亿元,比2000年增长98.0%。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1173万平方米,增长95.8%;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4.88万吨/日,增长97.7%;供气(人工、天然气)总量11.84亿立方米,增长6.5倍。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99辆,增长68.8%;出租车6600辆,增长14.1%。截至2008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180公顷,增长99.5%。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广泛开展,省委、省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了生产设施建设、水电路话“四通”、农牧民转移培训、扶贫整村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社会保障为群众撑起“安全网”。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弱有所济。2009年末,全省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3万人,比1999年末增长41.2%,其中,在岗职工52.0万人,离退休人员19.3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0.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7万人,比1999年末增长5.0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6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4.3万人。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0万人。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1979-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增强。15岁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2006年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 ,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
第三篇:我的家乡——章丘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我的家乡——章丘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
会发展成就
一、我的家乡章丘市
章丘地处齐鲁腹地,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1992年撤章丘县设县级章丘市。现辖20个乡镇(街道),其中6个街道、11个镇、3个乡,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2.4万。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李清照与李开先的故乡,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优质铝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储区,素有“小泉城”之称。
二、改革开放以来成就辉煌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三十多年来,章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4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第31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6位。
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济总量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丘经济总量膨胀速度逐步加快。1978年GDP仅为2.0亿元,1988年GDP超过10亿元,1999年GDP超过100亿元,2005年GDP超过200亿元,2014年达到833.9亿元,为1978年的417倍。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丘以市场为导向,以调节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注重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61.8∶25.7∶12.5调整到2014年的9.7:60.3:30.0。基本形成了第一产业稳固发展、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逐步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三)财政实力大幅上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全市财政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2.4亿元,为1978年的315.8倍。尤其是2001年以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
(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4年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34个重点项目,新增高标准农田10.6万亩。农业农村基础持续增强。实施了12项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五)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丘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科技兴市”的目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化工产业。中国重汽、圣泉集团、海尔、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交通装备、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四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0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5亿元、10 亿元、亿元企业分别达到5家、3家和85家。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选资发展迅猛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招商选资取得新突破。2014年新签约项目25个,合同投资额405.3亿元。投资43亿元的蓝海领航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投资65亿元的闽台中天双山大街综合体项目、投资1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项目、投资20亿元的玄武岩纤维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我市。
(七)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2014年改造提升5处大型市场、1处农产品基地、1处蔬菜批发市场,建成8家直营店,1处乡镇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快速推进。大润发建成营业,上海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深圳越海物流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北京恩源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总部基地项目正式运营,台湾美食城项目正协调做好开工前各项工作。全年完成签约项目4个,合同投资额69.2亿元。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1003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
(八)重点服务业
道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2014年章丘客运总站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国省道路大中修工程;添置公交车,村村通工程稳步发展,各层次客运班车继续拓展路线。旅游业快速发展,绣源河旅游综合体、章丘百脉现代农业示范园、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及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漯河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朱家峪景区二期提升工程全面完成,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九)四大片区建设全面推进
2014年中心商贸区唐人中心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工程主体基本建成。“北四厂”全部关停搬迁,绣江河生态核心区一期示范段开工建设。双山大街片区闽台中天综合体全面启动。绣源河片区喜来乐旅游综合体婚庆、游乐、休闲度假三大板块开工。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十)教育、文化、卫生
诺德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东山分园建成使用,职成教中心开工建设,民办双语(国际)学校正式开学。财政补贴2700多万元,新购标准校车172辆。完成了83处农村文化大院、20处农家书屋、3处街道综合文化站、4个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的创建任务。全年完成文化惠民活动278 场。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5万份,建档率达到85%。建设21处镇街卫生院中医堂。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创卫获得成功,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110个行政村获得了济南市级文明生态村称号,累计投入3.68余亿元,实施了42个减排工程。环境卫生全面改善。95%的小区实现“静音收集”,城区保洁面积达到869万平方米。城区公厕总数达到106座。城区道路机扫率、洒水率分别达到90%和97%。各类作业车辆达363台。
(十二)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城乡低保覆盖率达到2.17%,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全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4.5万人,参保率为98%。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16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17560元,增长9.8%。
三、结语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家乡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长远进步,相信像我一样的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心怀骄傲与梦想,梦想靠着家乡养育与知识学习,进一步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力量。为家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进一步公平,环境的进一步清洁,民众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加油,我们都相信家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四篇:县年初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以**集团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为代表的项目建设、以“引诺入*”供水工程为代表的“利民行动”、以构建新农技推广体系为代表的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截止8月末,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881万元,同比增长13.96%;新口径工业实现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1084万元,同比增长34.7%;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4.92万人。
一、以园区建设为牵动,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兴县思想,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上项目,大上工业,推动工业经济提档次、上水平。一是大力辟建工业园区。在**路两侧规划辟建了总占地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完成征地70公顷,入驻企业8户,实现合同引资4.7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在工业园区的牵动下,全县招商引资成果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共运作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合同引资11.6亿元,到位资金1.7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2个、千万元以上20个;生产加工型项目36个,占项目总数的78%;35个项目有资金到位,合同履约率达76%,引资到位率达27%。二是积极抓好新项目建设。重点抓了六个项目:(1)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由嵩天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达产后年可生产马铃薯精制淀粉5万吨、变性淀粉1.5万吨、马铃薯蛋白5000吨、蛋白饲料1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安排就业上千人,实现税金超千万元,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一期工程将于10月份竣工投产。(2)庆东集团的木材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投资近亿元,主要生产高档家具及中高密度板,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4亿元,年上缴税金1200万。目前正在与庆东集团进行项目洽谈。(3)秸杆发电项目。国电环保集团拟投资5亿元上马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4)陶粒页岩加工项目。哈尔滨龙电集团和我县鑫秀实业公司分别投资3684万元和5000万元,建设了两户陶粒及砼制品加工企业,目前企业正在进行土建,设备正在采购中,预计明年初可开工生产。(5)石材开发项目。由山东东大集团投资5000万元,进行碎石开采、火烧板和石材加工。(6)冷饮食品加工项目。引进大连鹏宇冷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100万元建设的高档冷饮食品项目,预计11月份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近亿元。三是突出发展老工业企业。对粮办工业,借助董氏集团实力进行改造,开发新产品。集团拟投资2.5亿元,上马米糠油加工项目。同时,对艾斯精细化工、纤维板厂等企业也进行了扶持发展。首批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的艾斯化工四氢噻吩项目,总投资5500多万元,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目前土建工程已竣工,并一次试车成功。
二、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从群众最企盼解决的“六难”问题入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定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县直部门、中省直单位分别包扶全县76个村,一定三年。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62名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副书记,任期三年。对任职期间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业绩特别突出的第一书记可直接作为乡镇长人选,任副书记的一般干部可提拔为副科级。为调动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年初我们将实绩突出的3名村党组织书记上挂为乡镇党政副职,并提出利用5—10年时间,使业绩特别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纳入财政编制,或代交养老保险,享受“退休”待遇。二是制订建设规划。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和2006年实施方案。规划突出了“五新”目标,着力构建“五个体系”。即发展新产业,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体系;拓宽新渠道,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体系;打造新村镇,构建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倡导新风尚,构建乡风文明的和谐发展体系;健全新机制,构建务实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全县各部门、试点乡村也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规划及实施方案。三是着力解决“六难”问题。把解决农村“增收难、吃水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六难”问题作为突破口,促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解决增收难上,突出培育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业三大产业。全县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面积100万亩,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121.54万(头)只,转移劳动力4.92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取得了超历史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户均转移超1人的可喜成绩。在解决吃水难上,投资700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0眼,解决40个村屯1.2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在解决行路难上,开工建设通乡通村公路250公里,总长46公里的**路已竣工通车,结束了**农村没有白色路面的历史。在解决入学难上,投资820万元新建了5所农村中小学;投资320万元,为县一中新建4800平方米的教学楼,全县高中毛入学率已由2002年的26%提高到60%。争取上级支持,将“九校合一”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星火远程培训基地。在解决就医难上,投资300万元武装了县医院,达到省内县级医院先进水平。投资465万元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增添大型设备,改善医疗条件。在7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平价门诊、平价病房,对30种常用药品实行了“零加价”。在解决养老难上,将乡镇敬老院院民的生活标准提高到3000元;为全县8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营养补贴5.78万元;投资320万元,建设了面积为3480平方米、可集中供养200位老人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主体工程已完工。四是强化试点村建设。通过省市县三级部门的帮建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1
第五篇:阐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阐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历史的坐标。回想党自十六大以来,中国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报告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八项任务中,第一条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既是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也是发展工业的指导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重要战略意义,它的核心是降低社会总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关键在于,在总体上把信息化提到我国工业化的日程上来。这样,就必须依靠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含金量”很高。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指导方针带领下,中国在这十年继续稳步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站上新起点,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已逐步跻身服务贸易大国行列。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就斐然。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内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完善落实区域发展政策,区域发展呈现良性互动态势。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明显。注重改善民生,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市场主体快速发展,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实现了在新世纪进行新跨越,在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作为成都人的我,我发现成都自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里有着迅猛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民生进程不断加速,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年来,成都的地铁通车,缓解了交通压力;成都的旅游业繁荣发展,吸引了中外游客;成都的人民消费指数升高,改善了生活水平。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十六大以来成都的改变。我相信,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将在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续写精彩。我更相信,中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坚定向前,再创无愧于时代与历史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 解读十六大报告(http://)2008-09-08 2. 十七大报告内容解读(http://)
2010-07-22 3. 理论学习
:
十
八
大
报
告
要
点
专
家
解
读(http://)2012-11-14 4.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http://)201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