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时间:2019-05-13 15:3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第一篇: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欢腾的场面犹在眼前:延长石油挺近世界500强,全国首个重点产业项目评估体系出台,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惠民的乐章仍在耳畔: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降至3以下,“先看病、后住院”全面铺开,公平正义逐渐显现;

„„

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集中精力谋发展、惠民生、促改革、抓党建,全省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3700万三秦儿女向着实现“三个陕西”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发展呈现新面貌

今年以来,陕西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达到10579.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在全国排第7位,比上半年提升了一位。其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间投资比全国高出3.1个百分点;全省汽车制造业得到显著增长,预计到2017年年产量将达到百万辆;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领跑全省,陕北依然是全省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陕南发展尤为明显,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已成为全省新的增长点。

一年来,我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

有为的发展态势。

稳中有进,需要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12年我省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突破6000美元大关,已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线,意味着我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年初,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战略部署。“三个陕西”的宏伟蓝图,为正处在“拐弯超车”关键期的陕西,给出了清晰的方向,增添了前行的信心。

稳中有进,还需要踏实干事,创新举措,在“为”上下功夫。

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省政府制定出台了《陕西省重点项目推进办法》和全国首个重点产业项目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省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我省提前2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总任务,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省、市、县三级工作网络。

在加快发展服务业方面,年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力图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稳中有进是客观结果,稳中有为是主观能动。真抓实干,赢得发展主动权,是陕西经济继续保持上升通道的制胜法宝。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关于改革论述的强烈感召下,全省上下迸发出强大的发展热情和改革热情。以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一些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正在得到破解。

“舌尖上的安全”是当前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大事。今年来,我省启动省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将全面分散在卫生、工商、食药监、质监等多个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统一起来,变分段管理为按品种和环节监管,验收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目前,全省各部门正在制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有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14个部门提出了第一批50个拟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力争到2015年使陕西省行政审批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经济领域改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8月1日起,陕西2.3万户营改增纳税人开始缴纳增值税,营改增试点改革在陕西成功实施。根据测算,约95%的试点纳税人税负将有不同程度下降,最大下降幅度可达40%。

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神木县争取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支持府谷县开展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

„„

同时,开放步伐越走越快,外向经济进一步提升。

日前,省委书记赵正永提出,要把陕西建成丝绸之路新起点,决定做好“十件事”。其中,面向中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面向中亚开放的通关工作,鼓励更多企业到中亚发展,加快建设面向中亚、服务西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都是经济领域的战略规划。

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

十八大以来,我省继续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保障性安居工程加速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多项民生举措让民本信念熠熠生辉。

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快速推进,截至9月底,国家下达我省的2013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陕西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竣工13.87万套,入住11.55万套。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将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与出台一系列举措相结合,努力扩大就业。一年来,随着以三星为首的近2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入驻,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今年西安高新区研发及生产技能型岗位需求上升了30%—40%。此外,我省还通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工作、大力开发见习岗位等措施拉动就业。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0元,位居全国第16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17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今年,我省将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各市遴选1至2个县级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以方便群众看病报销。

„„

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难题正一点一滴得以化解,陕西的民生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坚定!

党政建设开启新风尚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立即在全省刮起了一阵新风。今年年初,省委出台28条实施意见,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新闻报道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28条实施意见分为“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外事活动”、“改进安保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发扬延安精神”八个部分。“发扬延安精神”更为陕西独有,其核心意思就是要“勤俭办事”。

我省首先要求注重实际效果,省委常委调研活动要根据主题安排内容,要求蹲点驻村进企调研。提倡随机走访。汇报工作要多谈问题和建议。省委常委调研不实行道路管制。全省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不停止、不限制群众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调研地方不安排警车带路,不搞层层多人陪同,在机关食堂或廉政灶就餐,不赠送各类纪念品和土特产,一般性会议活动不报道,公务车辆配备使用按1人1辆国产轿车核定编制,不为所配专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等。

同时,许多政府部门将“办公地点”从餐桌搬回了办公室,整个办公生态有了明显改观。一些高档酒店门口以往“车位难求”的场面已很难看到。

省委高度重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决定把开展全省性的大规模调研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从3月份开始,我省“下基层、接地气、访群众、查问题”调研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到全省2.7万个行政村、2000多个社区,查摆问题、找准症结。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全省各地各部门查摆问题,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年来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三个陕西”建设必将在开局之年发出最强音!

第二篇: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述评(精华推荐)

免费

分享

创新

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述评(精华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扎实步伐。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改革释放利好 做大文化产业板块

正在举行的第八届北京文博会上,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创意、文化创意与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多领域跨界融合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抓人眼球的亮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届文博会可以看做是一份“一年期答卷”。

2013年最新数据支持了文化产业“继续向好发展”的预期:

——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

——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 ——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

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为转变发展方式,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添一抹亮色。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再上层楼,源于以简政放权为最大特点的新一轮改革: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取消举办全国性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审批等21项职责,下放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审批等职责;文化部放权网络文化企业内容自审,网游和网络音乐先行试点„„把该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在制度层面为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利好。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民生升级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这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在简政放权“做减法”的同时,各地各部门注意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供给,提高服

免费

分享

创新

务效能,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让“盲村”耳聪目明。以直播卫星覆盖为主的方式,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2013年3月,国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7亿元,其中,3.6亿元用于村村通建设。

保障“免费开放”不差钱。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基本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个领域,政府发挥的作用在持续增强。

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

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今天,怎样才能把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文化部门组织了持续几个月的大调研,难啃的“硬骨头”被梳理出来:有的单位虽然转企了,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下的思维定式,对行政部门、行政资源依然存在较强依赖心理,适应市场能力不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文化市场多头执法、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对外文化交流贸易能力不强„„

改革思路由存在问题倒逼产生。文化部门有针对性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着眼巩固既有改革成果,扶上马、送一程。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例,目前2103家院团已如期完成既定改革任务,其中转企改制院团占61%。文化部等九部门今年6月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完善扶持政策,解决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健康发展。

着眼通过改革破解难题、解决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意义上的高站位谋划:着力在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在转企改制基础上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在规范秩序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统筹城乡基础上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统筹各种资源基础上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至今10年积淀的丰硕成果,为纵深推进改革集聚了强劲势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推进改

免费

分享

创新

革,会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三篇:十八大以来推进三大战略述评

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治国理政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三大战略述评

本报记者 汪晓东 肖伟光 于 洋

《 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21日

01 版)

1月5日,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开业,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

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也呼之欲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最鲜明主线……

新年肇始,关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磅消息接二连三,可谓次第开花、好戏连台,重大举措稳步向前推进,宏伟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它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也逐步开始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深刻把握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势,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不仅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同时也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机遇”和“中国方案”,提振了世界信心,彰显了大国担当。

三大战略渐次推出、扎实推进,思路更显开阔,气度更显从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三大战略渐次推出,同样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这个势是什么?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

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已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独善其身”很难做到,“一枝独秀”越来越难。这就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足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两千多年前,一条“丝绸之路”串起了亚欧大陆,照亮了文明交流的历史,今天,这条丝路绵延通向未来。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整个世界为之一振,沿线60多个国家更是积极响应。

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以开放思维重构世界经济秩序,凸显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

将历史激活,让古道复兴。“一带一路”这一极富想象力的重大倡议,凝聚了沿线国家渴望发展的最大共识,回应了沿线国家经济升级的迫切愿望,提供了世界经济走出阴霾的有效方案,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真诚意愿。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以加强传统陆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向世界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创新之举。与此同时,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这同样是新一届党中央加紧谋划的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这其中,京津冀地位尤为特殊,协同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十分关心。

2013年5月,习近平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习近平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三地推进协调发展的共识加快形成,方向日渐清晰。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召开如此高规格的会议,研究一个区域的协同发展问题,这在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家一定要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平津战役‟”就此打响!

几乎就在同时,在更大范围内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谋划,也水到渠成。

长江,世界第三长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横贯中国的东中西部,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长江流域覆盖9省2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其后,习近平又多次在考察调研中谈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问题。

今年的1月5日,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在重庆调研的习近平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向、定了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体现了在发展理念上的成熟清醒和从容自信。

内外交修,方能相得益彰。“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这一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志着新时期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成型,彰显了我们党愈加自如的驾驭全局能力和推动发展能力。

三大战略互相衔接、互为支撑,蕴含清晰逻辑,肩负共同使命

今年2月15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由中国义乌发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货运班列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位于德黑兰市区南部的中心火车站。今后,每个月都将有一趟货运班列经过这条钢铁“丝绸之路”抵达伊朗。货运班列的轨道还将继续延伸,最终到达欧洲。

这趟列车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这辆班列满载的不仅是中国义乌出口到这里的小商品,更带来了中伊两国人民对古老丝路的新憧憬。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新签合同额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完成营业额692.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5%。

两年多来,从丝路基金到亚投行,从中巴经济走廊到渝新欧大动脉,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设到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一大批惠及长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一系列利及世界的项目陆续启动。“一带一路”像一条同心带,串起了亚欧非大陆的历史与未来,串起了沿途60多个国家的友谊和合作。

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这一战略思想,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也体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

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顶层设计的日臻完善,改革的框架日益清晰,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快轨道。

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天津市共接待游客441.26万人次,其中来自京冀的游客就占了三成。随着多条高铁的开通运营,天津已经成为新的交通枢纽,越来越多的京冀群众发现到天津乘坐飞机更加便宜,而且也更便捷,京津冀三地之间互相“串门”更加方便快捷。随着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的交通骨架逐渐完工,不远的将来,将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唐“1小时交通圈”。

产业转移和生态共建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出亮点。2015年11月底,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10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按照“理顺京津冀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的要求,三地产业版图也在悄然重构。

2014年3月,“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

长江经济带的合作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2014年11月,长江沿岸27个城市达成《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探索设立区域性环境资源交易平台、组建环保产业联盟、建立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制度等。2014年12月,长江经济带12个直属海关全面启动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长江经济带形成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2015年10月,长江经济带覆盖的11省市共同签署了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合作宣言。

阡陌交通,天涯比邻。纵横捭阖之间,尽显博大胸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相互衔接、互为支撑,三者虽有不同的战略指向,却存在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肩负着寻找中国经济新动力的共同使命。

三大战略张弛有度、轻重有序,彰显中国文化,昭示中国理念

“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俄罗斯《导报》曾这样评价。

何为“道”?《晋书》有云:“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里的“道”。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曾动情地说:“中国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她总是同真理与正义站在一起。”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非洲时,讲到天下大同,提出正确义利观。强调同发展中国家合作,中国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计利当计天下利。从重庆团结村到德国杜伊斯堡,从成都城厢到波兰罗兹,从郑州圃田到德国汉堡,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一带一路”穿越时空,让中国梦与亚洲梦、欧洲梦、非洲梦紧紧相连。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可大可久之业,才是真正合乎道义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关乎多方利益,秉持怎样的理念至关重要。习近平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这一重要论述向世界表明:“一带一路”建设虽然是中国首倡,但它是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不是排他性的倡议,而是各国均可参与的“大合唱”;不是所谓的新“马歇尔计划”,而是推动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速路”。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他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

两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实质性推进的“快车道”。从中央到两市一省,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上下同心,主动作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首都经济圈扬帆起航。

互联互通快马加鞭,“城际网”带动协同“大提速”;联手出击共同治霾,生态共建步伐加快;产业对接亮点频现,“一亩三分地”思维逐渐让位于“共下一盘棋”行动……细细品味,这固然是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闪耀着中国文化中“和”与“合”的核心理念。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时至今日,这条6300公里的黄金水道及其流经的广袤区域,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根据最新公布的各省份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长江流域9省2市中,9个省份的GDP增幅达到或超过8%,其中重庆以11%的增幅继续领跑全国。

但是,经济的总量和增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有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成为势所必然。总书记把这个问题提到了“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并且指明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根本方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当然,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总会存在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样也不例外。

对此,总书记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阐述:“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这是已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要用„快思维‟、做加法。而科学利用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港口岸线资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则要用„慢思维‟,有时就要做减法。”

当加则加,当减则减,执两用中,恰到好处,这种辩证思维,同样彰显出“道”的绝妙。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传承中国文化中“道”之精髓,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三大战略三大增长极,必将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提供强劲的“混合动力”,为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注入奔腾的“中国暖流”。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个百分点,比同期经济总量增速快8.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893.02亿元。1978-2007年财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对于增强陕西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新陕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使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农业由“以粮为纲”向粮、果、蓄、经等多元结构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粮食生产实现了从吃饭难、吃不饱到基本自给、产销平衡的转变。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过去粮食有缺口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城乡居民的“米袋子”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吨大关,达到1024万吨,结束了陕西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达到 1303万吨,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1067.9万吨,与1978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30.9%的情况下,产量增长49.3%。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茶桑蚕、食用菌、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苹果面积和品质居全国第一,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正在兴起。2007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940.2万吨,较1978年增长27.1倍,年均递增12.2%;其中苹果产量701.6万吨,为1978年70.7倍,年均递增15.8%,平均增长速度较全国高6.8个百分点。2007年优果率超过7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实现了苹果面积全国第一,品质全国第一,产量全国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

畜牧业摒弃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2007年末全省生猪存栏851.5万头,较1978年增长62.0%,年均增长1.7%;奶牛存栏48.0万头,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长16.3%;家禽存栏5064.5万只,较1978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7.0%。200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96.1万吨,为1978年11.1倍,年均递增8.6%;奶类总产量达到180.3万吨,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长13.5%;禽蛋产量43.3万吨,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4%。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延续了2000多年的“皇粮”免除,财政惠农惠民政策实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间,全省财政累计安排“三农”资金799.66亿元,年均增长21.3%。2005年在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2007年财政对“三农”补贴达到15项之多,补贴资金达37.7亿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三、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行业突起,支撑着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4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长12%,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70.9%,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30年间,工业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体系,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陕西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产品储量居国内前列,陕西已成为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气、油为原料的能源化工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能源工业异军突起,总量跃居各行业之首。能源化工工业总产值2673.7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70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8%。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仅次于能源化工业。2007年,装备工业总产值1265.29亿元,比1978年增长33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业对陕西工业的支撑日趋增强,已成为陕西工业新的支撑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贡献率已跃居陕西38个大行业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129倍;食品工业增长59倍。

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形成了一批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521户,户均产值8.92亿元,比1978年增长34倍。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国500强制造业中,陕西12家上榜,其中,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

主要工业产品增长迅猛。石油、煤炭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原煤、原油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2007年原煤产量20354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天然原油产量2266万吨,增长374倍;发电量706.87亿千瓦小时,增长9.7倍;钢材560万吨,增长31倍;水泥3176万吨,增长14倍;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526万吨,增长11倍。硫酸、合成氨、农用氮、磷化学肥料、平板玻璃等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改革开放30年,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7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51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0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到1097.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以上。

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活跃因素,是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投资体制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亿元,1979-2007年累计投资17360.28亿元,年平均增长18.4%。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完善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全省投资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6630.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长19.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6-2007年完成投资6252.1亿元,年均增长34.5%。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壮大陕西经济实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近年来已超过最终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固定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达56%,拉动全省GDP年均增长6.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大幅提升,增强了经济建设的活力。通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社会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民间投资,投资主体不断趋向多元化,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加快,比重不断上升。1979-2007年,全省国有经济累计投资10146.25亿元,年均增长16.5%;非国有经济累计投资7214.03亿元,年均增长23.3%,增速高于国有经济投资6.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时期的33.2%,“十五”时期又上升到45.3%。

投资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投资中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电力、交通邮电通讯、文教卫生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得到不断加强。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57.61亿元,比1978年增长360倍,年均增长22.5%;水利建设投资37.1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12.7%;交通邮电通讯投资512.97亿元,增长306倍,年均增长2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各地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投资力度的持续扩张,一批批事关百姓利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宝鸡峡渠道加坝加闸、泾惠渠西郊水库和神木瑶镇水库工程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城市供水困难得到缓解。移动通信网的优化和升级,加快了无线市话网、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基础传输网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互联网的扩容提速,综合通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建成的西安至黄陵、潼关、宝鸡、蓝田、户县、阎良,榆林至靖边、靖边至王圈良、靖边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西安至咸阳机场、勉县至宁强、阎良至禹门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陕蒙界二期、秦岭终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为重点的高等级公路网。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063公里。亚洲第一长隧的秦岭终南山隧道、西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为历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形成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经济区域的“铁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区通达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陕西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安康至重庆铁路二线、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西安铁路枢纽客运北环线、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陕西段)、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使我省的铁路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基本形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改善了城乡人居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提高租金、标准价售房、集资建房等方式,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快速发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967个,涌现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国内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随之迅猛增长。1998-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069.77亿元,年平均增长3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均增长3.4个百分点。1998-2007年,累计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345.3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412.80万平方米,销售额1246.81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3%、29.2%和35.9%。五、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初步构建,运输能力扩大,邮电通讯互通互联、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长达12.1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万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244.3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55.1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7和33倍;公路客运量4.36亿人,货运量3.97亿吨,分别增长11和14倍。全省铁路正线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营业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334.87亿人公里,增长717倍;货运周转量1110.84亿吨公里,增长668倍;客运量0.51亿人,增长1.6倍;货运量1.70亿吨,增长6.1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52.43万公里,共有302条航线;拥有民航飞机33架;客货周转量9.00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80倍,年均增长22.7%。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邮电通讯业,从传统的邮政、电信业务发展到现代化的电信通讯业务,邮电通讯业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为中心,方便快捷的邮电通信网络。

邮政业务不断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585处,其中农村邮电局、所1310处,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18.45万公里。到2007年,全省邮电局、所已发展到1645处,邮路和农村投递线路延伸到22.74万公里。2007年,全省邮政业务总量22.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23亿元。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全省电话用户从1978年的12.23万户增长到2007年的2550.3万户,电话普及率从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动电话用户达1612.66万户,移动短信业务量达124.60亿条。国际互联网用户增长迅速,从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已从5.37万户发展到166.78万户,增长30.1倍。

六、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

各类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商品供应充足,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30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商品靠计划凭票供应,国营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独霸城乡市场,商品营销方式单一。如今,商场货源供应充足、国内外名优品牌应有尽有,各种商品销售网遍布城乡,以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麦德龙、沃尔玛、国美、苏宁等大型现代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销售网络迅速发展。2007年我省批发业网点4.9万个,从业人员24.8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业网点39.3万个,从业人员90.6万人,分别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饮业网点10.5万个、从业人员37.8万人,分别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门店达到1149个。

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相继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送货下乡”等活动不断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1801亿元,增长53倍,其中,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200亿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额以上连锁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773.8亿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连续4年稳定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规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建成,标志着陕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资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4家,合同外资金额19.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5亿美元,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06个,合同外资149.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28亿美元,来陕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4个,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在陕投资,陕西正在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对外贸易主要以商品出口为主,进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06年西安凤凰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与GPA基金会在西安签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飞机出口合同,是迄今陕西最大一笔通用飞机出口订单,总金额3750万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保税物流项目的建成,打破了内陆无口岸的历史。目前,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8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8.5%,超全国增幅5个百分点,比1985年增长42.9倍。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与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建筑、路桥、水电和大型输变电站建设等多个领域。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充分发掘、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153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813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04亿元,分别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123.1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12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88.9倍和304倍。国际国内航线、旅游快速通道、旅游专列等相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级宾馆186个,其中五星级宾馆5个,四星级宾馆27个,旅行社51个。

八、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推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改变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好字优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一五”以来,国家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约束性硬指标,纳入发展目标,陕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8.53吨标准煤,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为1.48吨准标煤, 2006年降为1.426吨准标煤,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指标任务,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361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与山东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产值单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业消费增长势头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单耗0.75吨标准煤,比1978年减少6.44吨标准煤。生态环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变为现实。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保天蓝气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万亩,使陕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积由1998年的497.35万公顷发展到767.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5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点)37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460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34个,占全省县(区)数的30%,其中2个通过国家验收命名,4个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生态示范乡镇40个,生态示范村397个,农村环境保护示范点23个,初步形成了县、乡、村生态示范网络。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现“双下降”,分别下降3.96%和5.6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9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4.1%。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全省自来水受益村达到59.4%。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九、陕北成为新亮点,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陕西区域经济缺乏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地竞相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极大调动了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了极大发挥。

陕北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7年,陕北GDP总量达到1284.32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182倍,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17.2%高速递增,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据测算2007年陕北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百分点。

关中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关中地区抢抓机遇,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产业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区域结构,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7年关中GDP总量达到3460.95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从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169.3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73%。占比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陕南绿色产业迅速崛起。陕南地处秦巴山区,交通比较落后,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前提下,现代中药、生态农业、旅游等绿色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陕南GDP总量达到615.39亿元,比1978年绝对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来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民生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是陕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实力的时期,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的时期,是民生问题引起政府高度重视、有效解决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600多元到突破两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多元到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刚过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递增速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96元,比1978年增长31.6倍,年均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长33.7倍,年均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8%。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长了29.5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长了406.9倍。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长30.4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长18.1倍,年均增长10.7%。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个百分点。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稳步提高,食品的消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讲营养,而且追求方便、科学、结构平衡,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追求舒适、宽敞和美观。随着住房制度的深化,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圆广大城镇居民的梦。在农村,多年的“建房热”温度不减,建房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层楼房拔地而起,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加快。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品品种大为改观。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的是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的消费品逐渐进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5.74台、家用汽车1.38辆、电脑42.22台、移动电话164.64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

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用于民生。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159.01亿元,有81.38万人得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36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410.07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30.9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2434.95万人,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49.91亿元,比1978年增长74.1倍,年均增长16.1%。卫生服务状况逐步改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医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医院床位数由1.8张增加到2.90张。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婴儿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为2007年的22.32‰;孕产妇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万降为2007年的50.74/10万。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0.06和73.01岁,比1981年分别增加5.97岁和7.16岁。

人口文化素质明显增强。15岁以上初中以上人口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提高到6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也由1.29%提高到2.15%,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5年提高到8.1年。全省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含技工学校)达到77.4%,比1978年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38%,比1978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2006年 ,陕西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 ,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免除全部

第五篇:2011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之十

立足服务群众转变作风围绕科学发展狠抓落实2011陕西

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之十

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每一位三秦儿女来讲,都有着不同的切身感受,但一年来陕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是每个人共同的体会。

2011年1月,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三个上台阶”,2015年进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行列,2020年建成西部强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阶段性的宏伟目标,开局起步之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稳健起步、首战取胜,才能巩固和延续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宏观调控加强的双重压力,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结合省情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经济发展要坚持调整结构、扩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并举,民生改善要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和谐要不断调整利益结构……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根据目标责任考核的任务分解,全省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及时有效解决实际工作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首战告捷的预期目标。预计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万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增长20%以上。

2011年,注定要在陕西的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成绩,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年底走访各地各部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那就是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根据群众需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为了加快推动科学发展狠抓具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始终保持同步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拐弯超车”:要让陕西民富省强

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当然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影响,各地各部门从年初就憋足了一股劲,“拐弯超车”——只有比别人发展得更快,我们才能加速追赶发展的“第一军团”,到2015年步入全国中等发展省份行列。但加快发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客观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如何理顺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更快发展、超常发展,是摆在陕西“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头等大事。在认真分析我省经济运行状况后,省长赵正永明确表示:“越是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先行一步更容易实现超越。要自加压力,敢于“拐弯超车”,善于“拐弯超车!”他指出,围绕主题和主线,“十二五”经济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存量调结构,增量优结构;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拉动的关系,保持投资较高增速,提升消费和外贸的拉动力;处理好城乡发展的关系,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纷纷对发展现状进行了再摸底,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搞清楚哪些是保障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哪些是加快发展的优势和走向,从而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确保我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工业保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财政系统积极落实“十二五”期间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和返还的政策,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工信部门认真落实“十二五”期间每年以不低于1亿元的投入支持军转民项目的决定,西安测绘导航产业基地、陕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个军民结合园区及企业先后挂牌成立。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进程中,我省去年投资1100亿元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装备水平提升步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进一步显现。投资拉动对陕西经济发展贡献率很大,去年我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民生工程的引领作用,资本市场和债券融资规模均超过350亿元,针对民间投资已占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的实际,我省还适时指导成立了首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公司——陕西民东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有力促进了在建重点项目和必开工项目的建设。

西咸新区建设是我省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抓手,新成立的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年内就引进了总投资1610亿元的项目16个,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组团呈现出“五龙舞西咸、五城争变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陕南地质灾害、陕北饮水困难、渭河下游洪涝,一直困扰着陕西的发展。2011年,我省全面实施了陕南、陕北避灾扶贫十年搬迁规划,启动了渭河全线综合治 理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人民群众多年期盼想办的大事正在开始解决,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正在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我省必须解决的问题,迟干不如早干,早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说。

刚刚过去的一年,不得不提的还有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开园178天,西安世园会入园突破1500万人次,不仅向海内外全面展示了我省开发开放、绿色低碳的新形象,而且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餐饮、商贸等产业的大发展,西安各大宾馆入住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全省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8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提升。

如果说“拐弯超车”的提出彰显了陕西人的勇气,那么“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则更好地提振了“拐弯超车”的信心,增强了“拐弯超车”的底气。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陕西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我是陕西人,我自豪,我骄傲!”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广泛共识。

改善民生:能“挣钱”也要会“花钱”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对陕西这样的西部省份来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陕西有了改善民生的更好条件和基础。去年1月17日,省长赵正永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表示:“今年新增财力的80%主要用于民生,重点抓好七件事。”

为完成好向人民群众的承诺,各级政府展开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七件大事都得到了很好落实: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宝鸡市积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采用“两头补”的方式,确保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按月领到养老金。神木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免费医疗”,不论是政府官员、企业职工还是农村居民,面对疾病治疗人人平等。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提前一年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参保1365万人,266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提高到200元,住院费报销比例达到70%。

——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省2011年共开工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8.13万套、超计划3.3万套,20万户群众搬进新居。咸阳市积极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的“三告别”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搬迁群众4.7万户18.9万人。铜川矿业鸭口公司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危旧房和职工生活公共设施改造,建成棚户区改造房4栋,安置居民225户。

——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综合机制。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去年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2.9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亿元,减免促进就业各项税费84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6万个,在全面完成城镇就业任务的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667万人次。

——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省教育支出435.9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441所,实行了学前一年免除保教费和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政策,城乡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人均经费分别达到700元和500元,化解高校债务47.6亿元,为48.3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向18.4万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亿元,蛋奶工程覆盖到220.7万学生。

——着力增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经过努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现药品“三统一”,药价平均下降46.14%。272万名65岁以上老人和596万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体检,1万多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24.9万名农村产妇享受免费分娩。

——创新公共文化生产和服务方式。全省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完成了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应急广播网建设,汉长安城等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启动实施,长安画派和“天地社火”走出国门,《西京故事》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深化平安陕西建设。各地不断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经济犯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汉中市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在全市234个乡镇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实行了综治、公安、司法、信访、维稳“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和排查、化解、回访、分析、预防“五步工作法”。

2012年1月12日,省长赵正永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就民生七件重点工作逐一向全省人民作了回馈和汇报,“我们坚决落实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的硬指标,全省财政向民生投入达2250亿元。”会场里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除了办好向人民群众承诺的事项,各地各部门还及时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有效保障“十二五”开局之年群众利益不受损失。针对物价攀升徘徊的情况,每月每季分析研判,采取了扶持猪肉、蔬菜进社区直销、及时投放储备、打击哄抬物价、提高低收入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物价涨幅与低收入群众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等措施,使居民消费价格从四季度开始下降。围绕生活环境的净化、亮化、美化,在关中和陕北县城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在448个村2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并启动维护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打造渭河千里生态长廊,力争以节能减排引领发展方式转变,让陕西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质量更好。

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都必须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历亲为来进行,工作效果怎么样,也必须有一个衡量和评价的机制。

2007年,我省在全国首创了以工作实绩考核为重点,以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建立了对各市(区)和省直各部门工作情况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并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发展至今,目标责任考核已经成为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抓手,成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载体,对我省“十二五”科学发展产生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以“科学发展、引领方向、转变作风、推动落实”为指导思想,目标责任考核主要给11个市(区)设置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党的建设等考核指标,给79个省直部门设置了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两大类考核指标,都是根据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确定的,经过努力奋斗是可以完成的,但如果个别人抱着得过且过、浑水摸鱼、耍奸溜滑的态度,就很可能在考核中被“亮红灯”。

目标责任考核是引领科学发展的“风向标”,时刻在提醒各地各部门不仅要把加快发展转化为可操作、可检验、可衡量的具体行动,而且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节能减排任务没完成被评为末位、发生严重环境问题拿不到优秀等次等实例已在身边发生过,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只有着眼长远、务实高效,才能取得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发展成果。

目标责任考核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经过省、市(部门)、县(处)逐级分解细化任务,各项考核指标通过精细化管理已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件件有目标、事事有责任、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的形态,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势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标责任考核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广大干部群众通过考核结果能清楚地看到了谁在埋头苦干、勤奋工作,出了哪些实招、干了哪些实事、做出了哪些成绩,“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广大党员干部在考核中改进作风和治懒、治庸、治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标责任考核是督促加快发展的“加压器”,为体现针对性、科学性,考核在目标任务分类设置上兼顾了共性要求与个性特色。各市主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省直部门主要看职能发挥与服务,考核时按照功能趋近、可比性强的原则分类考核排名,为各地、各部门进行纵向、横向对比提供了平台,使大家在比较中寻找差距,相互竞争,催生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竞争赶超态势。

在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加大问责问效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还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认真清理审批事项,积极开展商业预付卡整顿规范活动,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促进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今年还要趁势而上,继续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目标不动摇,坚持改善民生力度不减弱,坚持按既定工作部署抓好落实不放松,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服务群众为核心进一步转变作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13%左右的预期目标,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陕西日报 2012-01-15 杜朋举 薛向群)

下载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本报记者 刘 毅 孙秀艳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6日01 版) 又是一年春来到。生机盎......

    十八大以来重要讲话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

    ”——2011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之二(5篇)

    ”——2011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回望之二 2011,陕西“三农”全线“飘红 伴随着春节的临近,很快,那个带有农家憧憬和祈福的红色横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又会一年一度地张贴在一户户......

    十八大以来100个新名词

    十八大以来100个新名词 1、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们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十八大以来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变化。不管是在反腐倡廉,“苍蝇老虎一把抓”,还是在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从政府做......

    十八大以来发展党员自查报告

    十八大以来发展党员自查报告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提高党员发......

    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果

    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果 中共十八大以来强力反腐败 被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以空前力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它提升了党的形象,巩固了党的执......

    十八大以来重要名词解释

    十八大以来重要名词解释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