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8: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第一篇: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根据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2011年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工作部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有关要求,结合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发展实际,制定《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基础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证券期货行业对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自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证券期货行业各类人才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居世界第三位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与市场发展同步,证券期货行业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证券期货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3万余人,比“十一五”初期增长近4倍;通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人员超过30万人,为行业发展储备了较充足的人才资源;在证券、期货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各类高校等科研机构,也聚集了大量证券期货相关人才,为资本市场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1年10月底,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68%左右,比“十一五”初期增长近30%;具有财经金融、法律、会计、信息技术专业背景人员占比达到62%左右;行业内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多专业学历背景的人员比例逐年提升,重点专业领域和关键岗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逐年增多。

——人才专业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1年10月底,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保荐代表人、基金经理、证券投资咨询资格人员超过1.5万人;具有注册会计师、律师执业资格和其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超过2.2万人;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业领军人才,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奖励项目人员逐年增多。

——人才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强化市场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行业内普遍采取公开招聘、中介推荐等市场化引才模式,逐步建立起体现现代人才管理理念的岗位聘任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积极探索干部竞争性选拔、引进国内外市场人才、专业职位聘任等选人用人创新机制,不断充实监管队伍力量,改善监管队伍结构,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行业对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力度显著加大;行业内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逐步形/ 6

成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市场导向。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资本市场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统筹抓好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专业领先、廉洁高效、求真务实,能够推动证券期货监管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监管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准确把握国际金融创新趋势、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创新研究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好这四支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

二、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按照“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我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深化和落实;行业内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四支人才队伍平衡发展,结构层次趋于合理,各支队伍中都能涌现出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内部人才交流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和市场业界之间基本实现人才的良性互通和有序交流;行业各类人才培训实现规模化和制度化,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储备机制,部分紧缺专业人才建立相对稳定的来源补充渠道;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到2020年,按照我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市场深度和广度极大拓展、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建设发展目标,我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成熟资本市场水平,各支队伍中都能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金融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人才规划设计、选拔培养、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形成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证券期货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集才、育才、用才的“高地”效应整体显现。

(一)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适应监管业务拓展和监管水平提升的需要,证券期货监管系统人才资源总量进一步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竞争性选拔成为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类人才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后备人才选拔、调整和储备机制健全完善;以建立专业职务序列为载体,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梯队建设格局,各重点专业领域涌现出一批能够满足监管工作需要的中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法律和会计类专业人才在人才队伍中及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面向国内外市场引进专业人才力度持续加大,监管队伍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有效提升。

(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适应证券期货行业经营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需要,依托行业协会的扶持,依靠经营机构的自身动力,多渠道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锻炼,稳步提升其战略思维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诚信服务意识。力争到2020年,在行业经营机构中,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市场地位、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引领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按照专业精湛、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发展目标,坚持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力争到2020年,行业内入选国家工程院院士人数实现零的突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超过100人;在证券期货监管、证券发行与承销、资产管理、产品创新、风险管控、投资研究等关键业务领域,培养出200名左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500名左右在国内市场业界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全行业入选中央“千人计划”人员超过200人。

(四)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适应金融产品极大丰富和交易平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实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在证券期货营销、信息服务保障等业务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湛专业技能、较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实用技能人才数量逐年增多。力争到2020年,行业内以证券期货营销人员和信息服务保障人员为主体的实用技能人才接近百万人规模,其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75%以上,参加过各类专门业务培训人员超过80%。

三、推进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

(一)实施行业人才环境优化工程

以落实《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为载体,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积极营造“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组织文化,增强各类人才投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合规和诚信经营理念,在行业经营机构中积极倡导“治理健全、风控有效、资本充足、诚信合规、专业精湛、服务优良”的行业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行业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各类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定期遴选表彰一批站在市场发展前沿、对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全行业营造“爱岗敬业、主动成才”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各类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把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能力作为提高行业人才实力的重要基础,针对行业四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启动实施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升工程,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统筹协调、行业协会扶持引导、行业经营机构积极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培训、考察调研、人才交流等手段,并配套激励和保障性政策,着力提高监管人才的政治素质和监管能力,经营管理人才的战略素质和管理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用技能人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三)实施行业人才诚信意识提升工程

把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作为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全面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大力对行业人才进行职业道德、执业规范和诚信意识教育;建立完善行业各类岗位职业规范,建立健全行业诚信档案,全面加强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采取有效机制,把诚信状况和从业记录作为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首要依据;坚持广泛宣传和深入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行业诚信共识。

(四)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领军人才遴选标准,按照高端国际型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中高层次实务人才三个梯次,遴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点培养对象,纳入行业人才信息库进行管理;由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和行业协会牵头,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相应制定培养帮带措施,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活动;针对行业主要业务前沿领域,定期推出一定数量的创新研究课题,鼓励全行业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建立研究成果评选奖励机制,定期组织行业内专家学者对创新研究课题成果进行评选,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探索建立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研究成果向市场实践转化。

(五)实施后备人才储备工程

为保持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行业各重点领域未来人才需要,积极与境内外知名高校建立联系,采取建设专门学科、开设专门课程、联合委托培养、从业资格考试前移等方式,为行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鼓励行业各经营机构与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大量机会并创造便利条件,吸引和帮助高校优秀学生到行业内实习和调研;加大监管人才储备,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证券期货监管系统面向市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六)实施行业人才国际交流工程

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内部,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政策,积极与境外监管机构、交易所、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监管人才到境外实习和进修,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创新业务,学习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经验;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与境外市场行业协会、金融社团、教育培训机构和知名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项目,推动境外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拓宽行业人才的国际交流渠道。

(七)实施海外人才引进工程

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行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快速有效改善行业人才队伍结构;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发挥带头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行业经营机构积极参与,与境外知名高校、华人金融社团、人才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建立稳定的境外引才渠道;积极借助中央“千人计划”等引才政策,进一步加大行业内“千人计划”人选的引进、选拔、推荐、评审工作力度,力争使行业内更多优秀引进人才得以入选,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建立完善行业海外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增强行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投身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四、建立保证《规划》贯彻落实的有效机制

(一)建立行业人才工作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行业人才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由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牵头行业各有关单位建立“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委员会”,作为行业人才工作的协调议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完善行业人才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围绕行业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组织行业人才工作交流合作,为制定和出台行业人才政策提供意见建议;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行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指导行业各经营机构人才工作,协助建立完善行业职称体系和人才分类管理机制。

(二)建立行业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建立面向全行业的“一网一库”信息平台。建立“中国资本市场人才网”网站,面向国内外宣传行业人才政策,及时发布行业各类人才供求信息,为行业各单位选人用人和各类人才有序流动提供优质服务;以现有的行业协会从业资格和高管资格管理平台为基础,开发形成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证券期货行业人才数据库”,定期对行业人才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行业人才工作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三)健全行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由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力量,积极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市场化的行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完善行业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统一行业人才教育培训标准;二是发挥行业整体平台优势,依托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境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三是推动行业各经营机构与境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手段,建立行业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有效缓解行业人才教育培训的时间、空间、成本等矛盾。

(四)建全行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内部大力推进“一套机制,两图一库”建设,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绘制一套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划蓝图,建立一套各单位(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现状图,建立领导班子及高级专业人才的后备信息库,对监管干部、领导班子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给予及时、准确和全面的考核评价;建立以突出学识水平、职业资格、创新能力、工作实绩等为重点的行业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将客户满意度和人才诚信状况纳入评价体系;借鉴成熟金融市场经验,建立完善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职称晋升体系,增强行业人才持续学习的动力。

(五)健全行业人才激励机制

按照紧密结合工作实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效激发人才活力并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原则,建立健全行业人才激励机制。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内部,逐步建立适当的收入分配调

控机制,积极引入市场化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薪酬激励机制的灵活性;以行业人才市场为基础,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不断完善行业薪酬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参照国际惯例,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实施高管和员工持股、期权、企业年金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增强行业经营机构核心员工的稳定性,有效缓解人才流动频繁和流失加剧问题,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建立行业人才发展的投入保障体系

为给行业人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由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和行业协会牵头,多方筹集资金,分别建立证券期货监管系统人才发展基金和中国资本市场人才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课题研究、人才交流和人才表彰等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相应制定基金管理、使用和监督办法,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

(七)建立确保《规划》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

一是建立《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监控机制。围绕行业四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按年度对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和全面总结,并以适当方式在行业内通报。二是建立行业人才工作质量评估机制。坚持以市场发展情况检验人才工作质量,围绕市场运行发展的各类指标,评估行业人才各项工作,实现市场与人才协调同步发展。三是建立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反馈机制。发挥好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和研究行业人才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相应提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四是建立贯彻落实《规划》的考核机制,研究制定详细的贯彻落实《规划》考核评价标准,结合证券期货监管系统领导班子考核评价和行业经营机构分类监管评价,将贯彻落实《规划》情况作为考核评价行业整体工作的重要因素,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市农村

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导语: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我局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认真总结了我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和途径。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农村发展、农民富裕为目的,以提高实用人才素质和技能为目标,以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为载体,以搭建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为支撑,在充分发挥实用人才作用上下功夫,按照“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的工作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结合经 1

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际,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的工作力度,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有显著增加,人才素质要有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要得以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比重增加,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专业、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实用人才服务体系和市场机制趋于完善,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初步形成。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以提高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每年重点培养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不断壮大乡村科技人员、种养能手、能源服务、动物防疫员队伍。

三、重点人才工程

(一)实施“现代农业工程”,搭建人才创业平台。按照建设“农业特色县”的发展思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乡土人才创业致富,搭建创业平台。

(二)实施“阳光培训工程”,着力提升人才素质。利用农广校、远教平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创业者协会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采取集中讲授、讨论交流、实地观摩、现场实践、外出参观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农忙时节组织各涉农部门农技人员组成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农业

2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结对帮扶”、“三下乡”等活动,提供技术帮扶,指导开展农业生产。

(三)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发掘农村人才资源。把农村“种养大王”、“农机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各类能人纳入人才资源管理的范畴,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乡土人才资源库,推动乡土人才管理制度化和信息化。注重在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使基层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四)实施“典型培育工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通过提供创业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鼓励乡土人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新的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双带”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领导是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农村实用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实用人才的首要标准,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要突破以往对农村各种能人和巧匠的认识,按照实用人才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尽快将其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范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议事日程,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同

3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要定期研究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二)强化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是壮大实用人才数量和提高实用人才素质的主要手段。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特点,注重在实践中的培养锻炼。要通过不同形式,帮助支持一批素质好、有带动能力的农村青年骨干进行创业发展。要有计划地选送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到大中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或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增强能力。

(三)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特长和作用。培育建立农村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形成与城市人才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信息服务。

(四)营造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面对广大山区农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宣传报道,激励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开拓思路、钻研业务、创新发展,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向实用人才、实用人才向优秀实用人才成长发展,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要本着注重实效、体现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原则,大力开展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表彰和宣传工作,充分肯定其

4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扶持,对于激励广大农民创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关于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要转变发展方式,做强粮食产业,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行业目前存在着的部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陈化的问题,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实施“科教兴粮”战略,才能更好地促进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现状

当前粮食行业的人才现状是: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的现状跟以后的发展存在明显不相适应;选人用人机制与粮食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个别企业对人才观念比较淡薄,这已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不能够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人员配置方面。以高邮市为例,全系统现有在岗人数261人。实用人才缺乏问题突出,粮食行业实用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18%。近四成粮食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能够带领粮食企业获得粮食收购市场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比重却很小;在生产、经经营、保管能手中,从事粮食产业延伸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26%。

2、文化素质方面。在岗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72人,即便粮食经营带头人、仓储类人才等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大专学历也只占32.6%和25%。

3、年龄结构方面。粮食行业人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大批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被分流,在技术力量削弱的同时,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5岁以下粮食行业实用人才只有32人。

二、粮食行业人才短缺存在的问题

粮食行业实用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粮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全市粮食系统技能人才结构大体情况是“三多三少”:即学历程度低的多,高学历的偏少;技能等级低的多,技能等级高的少;年龄偏大的多,年轻人才偏少。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三个:

1、政策机制不够完善。近些年以来,粮食企业就人才开发培养想了很多办法,制定了很多措施,但是制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人才管理机制僵化,企业在人才资源管理上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随意性大。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备,制度制定的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少。

2、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因为企业改制,大部分职工下岗,原有的技术型人才大多流失,再加上企业改制后,粮食企业就没有招收新的年轻员工,更没有招收技术型人才,人才只在减,没有增加,企业失去了新鲜血液。企业人才的减少,直接导致了技能人才严重的短缺,导致技术工种后继无人,很多技术岗位出现人才断档现象。长期以来,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人才开发意识不强。首先,粮食企业改制以后,开发培养人才的师资、场地根本没有,经费来源也是一个因素,现在企业效益滑坡,企业考虑的都是如何养人,能把人员的工资保证就很不错了,很难保证有经费拿出来培训职工。其次,没有对人才培训重要性的正确认识,都只一味地只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技能、人才和知识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要激发人才的活力,必须要建立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岗位的作用。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粮食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在抓好基层干部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将基层企业普通职工纳入粮食行业人才培训范围,通过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多渠道投入机制,扩大了人才的培训规模;在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等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拓宽了粮食种植人才及粮食经营、粮食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人才的培训渠道;充分调查研究粮食产业、粮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行业人才培训需求,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互动式培训、订单式培训等培训方式,提高了行业人才的培训质量。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为粮食行业培养大中专生、培养绿色证书学员;培训青年职工、企业管理者和产业技术人员,全面带动粮食行业人才培训力度。

2、加大引进力度,改善粮食行业人才队伍结构。为解决行业人才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等不合理问题,为粮食经济的长远发展打好人才基础,采取多种措施为粮食行业引进和输送人才,每年大专院校公开选调大学生到基层粮食企业工作,为粮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施粮食系统外出人才回归工程,各地通过政策吸引、事业凝聚、亲情感召等多种方式,大力引导和鼓励过去改制分流外出人才回乡创业。

3、设立专项基金,激发人才队伍的内在动力。要将粮食产业实用人才开发资金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设立“粮食产业实用人才开发基金”,用于开发基地的建设、培训师资的支出、高层次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奖励在粮食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个人。同时创新培训方式,比如组织粮食经营致富带头人进行巡回示范,让“土专家”、“粮秀才”上门为粮食经营、粮食产业延伸做实用技术讲座。

4、打破传统机制,完善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体系,应该出台优惠政策,对粮食行业人才干事创业,在审批办证、立项、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粮食行业人才市场网络,消除了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行业等限制,疏通了粮食行业人才的流动渠道,在对粮食行业人才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评价上,打破了身份、学历、论文等方面限制,做到“四个看重”,即看重实际操作技能技巧,看重在本领域或本行业中某方面的造诣和贡献,看重给邻里乡亲

带来的实惠,看重群众评价,坚持按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评价粮食行业人才。

5、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粮食行业人才活力。积极探索分配激励制度,鼓励多劳多得,按贡献论报酬。为优秀粮食行业人才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推行粮食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结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积极探索荣誉激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粮食行业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可以享受特殊津贴等。对优秀基层粮食经营人才在入党、提拔,推荐参选代表、委员中适当予以优先考虑,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

6、倡导典型带动作用,为人才施展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在加强经常性宣传报道的基础上,每年还组织几次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市、县关于粮食行业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优秀粮食行业人才的成就与贡献,宣传粮食仓储、管理、经营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在社会营造了对粮食行业人才“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岗位的作用。

第四篇:我校服务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1月14日印发的2014年第一期《江苏教育简报》,以《河海大学创新服务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题,对我校努力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主动服务水利行业特别是基层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针对全国水利行业职工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不足30%的现状,河海大学自2011年以来依托教育部、财政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项目,立足江苏区域特点,努力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探索行业性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主动服务水利行业特别是基层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集成优质资源,构建行业教育服务联盟,实施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该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水利人才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培训力度”等要求,依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联合30余所水利职业院校及数千名优秀教师组建了水利行业队伍教育服务联盟,共同实施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该校与联盟单位针对基层迫切需要水利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特点,先期规划实施了乡镇水利站长、中小型水库管理员、农村水电站站长等八个水利行业共性岗位的专题培训方案以及课程教材和资源建设方案,按照“发挥优势、自愿资助、共建资源、有偿共享”的原则,合作开展面向基层水利队伍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

二是建立公共平台,实现无边界服务功能,提供优质高效的订单式服务。该校针对水利行业的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模式,构建了“云服务”模式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覆盖了全国水利行业3358个县级以上水利主管部门。该平台采用教学资源分散建设和存储、统一管理和调度的方式,通过平台的管理与评估功能模块,实现以培训计划目标为导向的统一教务管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和学习结果评估分析,自动生成培训情况分析总结报表,为规范行业培训的质量管理提供基础信息;通过电子教学秘书模块实现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导教、导学、导服等工作,学员在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并通过评估和考核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电子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平台可提供高效优质的整合型、订单式服务,平台覆盖单位都可利用平台提出培训需求、编制培训方案、选择培训课程、下发培训计划、自主或委托培训机构组织相关培训,有效解决了职工工学矛盾、基层单位经费紧张以及职工分散等难以克服的困难,实现了人人可学、随时可学的灵活学习方式。目前,该平台30门培训课程已免费开放,有2600余人参与注册学习,其中来自江苏省的学员达1100余人。

三是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搭建职工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该校积极创新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以提升基层职工专业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建立行业内不同教育机构、各类教育类型间的学分认证、转换、存取和兑换制度,搭建水利职工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探索行业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相融通的新模式,在岗位培训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学分制,制定了培训和学历教育课程之间部分学分互认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立交桥。同时,该校积极实施面向艰苦行业招生改革,紧密结合江苏省水利行业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的需求,采取“分类考核、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依托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开展面向艰苦行业职工推荐考核入学方式改革,针对江苏省水利系统专科以下一线在职

人员,开展了高中起点专科学历教育层次的试点,采取计划单列、单位推荐、学校考核、择优录取的形式,近两年累计录取在岗职工598人。

四是发挥特色优势,立足地方行业需求,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有效服务江苏省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该校协助江苏省水利厅启动了水利人才队伍学历提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了“千名乡镇水利(水务)站站长培训计划”、“市县水利(务)局长培训计划”、“水生态治理规划技术培训计划”和“水政监察执法培训计划”等。自水利人才队伍学历提升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以来,该校为江苏省水利行业累计培养学历教育学生860人,培训技术和管理骨干4000余人次,编写出版教材7本。同时,该校还为江苏省市、县水利部门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为学校定点扶贫的市、县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以实际行动在学习型水利行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为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

附件: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目录

一、已取得的成绩和新的形势任务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完善行业人才选拔准入机制

(三)创新会员持续发展培训机制

(四)进一步优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培养模式

(五)完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四、重要工程

(一)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

(四)产学研联盟工程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二)加强经费保障

(三)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已取得的成绩和新的形势任务

注册会计师行业(以下简称“行业”)是专家型行业,是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信息安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行业人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政策依据,以行业领军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行业后备人才培养为重要补充,分阶段、分层次、点面结合、自主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建立了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为龙头、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地方注协”)为支柱、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培训内容各有侧重,远程教育、面授培训、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体系。三是行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7785家,中注协有会员18万余人,其中,执业会员96498人,非执业会员85656人,海外会员469人,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企业超过350万家。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行业人才发展整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规模增长速度不适应行业发展速度等。在经济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行业“五代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谋划未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行业人才培养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坚持行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高端引领与整体开发相统筹,以打造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为重点,形成爱才、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为经济社会健康提供人才保障,全面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2.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专业服务的需求和人才能力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拓展注册会计师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和诚信水平;形成领军人才辐射带动、优秀人才施展宏图、后备人才不断积聚、队伍整体素质和执业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不断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大力建设积极向上的人才文化,全面形成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机制。

(三)发展目标

3.到2015年,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注册会计师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行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等高端人才规模显著扩大;适应新业务拓展的专门领域人才初具规模;基本建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联系院校及社会教育机构相结合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会员人数达到25万名左右,建立与职业胜任能力相匹配的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发展体系。

——培养350名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国际认可的注册会计师600名。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行业人才培养体系

4.进一步发挥中注协对行业人才培养的管理、组织、指导、推动作用,做好对行业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指导。总结行业人才培养经验,把握行业发展特色,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才选拔、考核、评价、跟踪体系,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5.充分发挥地方注协对行业人才培养的支柱作用。地方注协应在密切关注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市场对行业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会员整体素质和需求,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6.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行业人才建设的基础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应规范内部治理机制,合理设计内部人才培养、晋升和激励机制,扎实人才培养基础。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着力培养会计师事务所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调动会计师事务所在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7.充分发挥国家会计学院作为行业人才建设重要基地的作用。继续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术提升相结合、专项培训与系列培训相统筹、基础强化与知识更新相结合的原则,贴近市场、贴近实务,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中注协会同国家会计学院共同建立全面考核评价国家会计学院行业人才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

8.全面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行业人才战略储备基地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完善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资助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竞争性约束激励机制,调动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和优秀学生推荐机制,加强与行业的互动与沟通,扩大行业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影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行业。

9.探索借助社会培训机构参与非执业会员的培训体系建设。制定社会培训机构选拔、考核机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从事非执业会员培训的指导和监督。

(二)完善行业人才选拔准入机制

10.进一步完善以终身学习和体现胜任能力评价为理念的考试制度,加快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考试互惠磋商进度和力度,推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国际认可度,提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国际化水平。

11.加强考试组织制度和体系建设。健全考试大纲及辅导教材的编审工作机制,完善考试网上报名管理系统,强化考试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考试组织管理,推进考试组织工作的科学化。

12.积极开拓境外考点。在香港考区、澳门考区和欧洲考区良好运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逐步增设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境外考场,大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参加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吸收国际化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

13.研究境内外相关组织会员设置分类,探索将考生和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生纳入行业准会员体系,研究学生会员制度建设。

(三)创新会员持续发展培训机制

14.建立并完善行业能力框架和评价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建立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和行业其他从业人员能力框架,指导行业执业队伍专业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按照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会计师事务所入门注册会计师督导员制度、职业生涯胜任能力评价制度,指导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晋级、合伙人晋升等。

15.完善继续教育认证体系。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培训认可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并认可其后续教育学时。探索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指导管理和考核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情况纳入对会计师事务所整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非执业会员培训体系,制定社会培训机构参与非执业会员培训资格选拔、考核机制。

16.完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推广行业领军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地方注协开展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梯次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与国际会计师组织的合作,建立中注协、地方注协、境外职业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多方资源投入型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借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市场化培训机构,参与行业高端职业继续教育,拓宽行业高端管理人才、新业务人才、特殊需求专门人才的培训渠道。

17.深化知识结构、教材体系、培养模式的创新,完善多源型师资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会员金字塔式知识结构的建立;建立中注协、地方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国家会计学院、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多层次培训教材开发平台,完善“基础—专项—高端”渐进式教材序列建设;加强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和维护,开发会员网络培训系统。全面提升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建立完备的行业专家库、继续教育师资库和与行业相关的研究、学术机构师资库。建立完善师资评价考核机制,推动行业培训师资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优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育培养模式

18.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管理制度建设。制定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规范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学评估、经费资助、经费使用、专业方向院校申请与退出。完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促进相关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教学质量的提高。

19.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科建设,推动教学体系的完善。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科向本科专业目录三级专业学科的晋升。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教育实践型导向改革,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为培养主体,会计师事务所实践为补充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完善自身课程建设,依据行业发展需求,相应完善课程体系设计,满足行业需求。

20.推动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科研机构与行业的沟通与互动。以中注协和地方注协为平台,加强行业实务界与科研院校理论界的人才流动和沟通。

(五)完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21.积极探索中注协海外办事处的建设。充分发挥中注协香港办事处的作用,提高服务海外会员的能力,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并为会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逐步推动境外办事处设立进程,为行业发展国际人才市场铺路搭桥。

22.完善人才推荐机制。积极推荐和支持国内优秀、高端注册会计师参与国际组织合作项目,到国际组织担任职务;推荐优秀注册会计师参与党政机关、科研院校的相关研究项目;支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

23.建立并完善行业人才培养信息化系统。深入研究行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管理和服务的技术需求,利用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开展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后期深度开发。建立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网络培训系统,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电子杂志、行业网上人才交流中心和行业数字化图书馆,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打造完备的网络培训和知识库。

四、重要工程

(一)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

24.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分级指导制度,中注协以排名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基础,制定百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地方注协制定所在区域内排名前10的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奖励,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人才培养投入。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制定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规范人才发展基金使用。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5.建立梯次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地方注协开展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完善行业领军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进有出的淘汰机制。建立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跟踪机制并建立领军人才数据库,逐步跟踪记录学员在培训中及毕业后职业和学术方面的成果和变化。完善行业领军人才使用机制,研究如何扩大行业领军人才对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

26.加快与境外职业组织考试科目豁免商谈的进度和力度,建立国际资格考试信息平台和资料库,扩大可获取的境外执业资格的种类。建立中注协、境外职业组织、地方注协、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多方投入的境外实习制度。建立行业高端人才推荐机制,积极推荐中国注册会计师参与国际组织合作项目或到国际组织、区域组织担任职务。

(四)产学研联盟工程

27.加强行业与注册会计师专门方向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深入互动。加强和境外职业机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院校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教师的培训。以专业院校和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建立长效双向实践机制,开展课题研究、定向实习、定向授课,推广联合培养制、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建立科研院校与会计师事务所互评机制,科学引导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28.中注协统筹行业人才培养指导工作,针对各重要工程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成立专家组指导开展行业人才培训工作。地方注协应以本规划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

(二)加强经费保障 29.中注协和地方注协要保证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注册会计师人才建设的投入。规范人才培养基金的投入和使用,建立人才培养经费奖励配套政策,鼓励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投入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30.对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都要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过程跟踪、执行监督、信息反馈、定期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关系到行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行业切实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并实现科学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围绕以人为本,坚持德才兼备、品德为先的原则,科学规划,改革创新,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共同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工作生动局面。

下载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证券期货》投稿须知(优秀范文5篇)

    《中国证券期货》投稿须知 《中国证券期货》立足证券、期货领域,以理论与实证前沿为主导,以价值发现、风险揭示为主线,推动证券、期货行业健康规模化发展,为读者提供证券、期货......

    宝钢出台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0120

    宝钢出台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1-01-20 09:24:32.0《宝钢集团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钢结构分厂负责整个公司结构件的下料、成型、拼焊等加工工序,结构件是工程机械产品的钢筋脊梁,而结构件质量的不断优化,就要靠分厂的......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内容摘要:文章从案例中A公司市场销售收入减少、市场调研报告着手分析如何落实研发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从建立科学有效的遴选机制、人才梯队建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富民战略,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教职工生活福利与工作待遇 校园基本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人才队伍建设 教职工生活福利与工作待遇 校园基本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人才队伍建设 教职工生活福利与工......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目录第一部分:子项目申请验收报告„„„„„„„„„„„„„ 一、子项目验收申请报告„„„„„„„„„„„„„„„ 二、学校“211工程”法人组织意见„„„......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新邵县水利局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生产力,是坚持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主体,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新邵县水利局在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