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
[推荐]法律
试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引言公司的演进与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商人基尔特组织到康孟达到现代意义的公司产生,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其独立人格的产生与完善也是如此,由分散的个人人格到数人聚集而成的团体人格是与公司的发展完全同步的。也正是因为公司的独立人格特性才得以使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在世界经济领域内存在和发展。然而其有限责任的弊端与漏洞也使人们渐渐意识到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为社会正义和公平而牺牲某一特定法律关系中法人的独立人格。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便由此产生了。本文试图从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适用条件、存在类型及对我国公司实务操作的借鉴意义等角度挖掘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我国公司立法的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一、法人人格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一法律规定揭示了法人人格的概念,也即法人人格就是法人的法律地位,是法人这种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按照公司法的基本原理,公司与股东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公司一旦依法设立便是一个独立于其股东的法人组织,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公司股东人格的延续。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所拥有的财产对公司债务独立承担责任,也就是股东人格与公司人格分离且相互独立。公司独立人格的发展与公司存在与发展的规模有密切联系的,即与公司资本不可分割。在小农经济时代,小规模的作坊式经营足以满足个人及简单的市场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形成资本雄厚的大规模的企业或企业联合,它们因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获得生存。从个人联合到资本的联合就迈出了公司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随之由分散的个人人格到数人及资本的聚集而成的团体人格的演变使得公司独立人格得以确立。公司独立人格最早产生于英国1897年萨洛蒙诉萨洛蒙有限公司(Salomonv.A.Salomonco.)案。在英美法系国家之中,学者们往往将公司的独立人格形象的称之为罩在公司头上的“面纱”(Theveilofthecorporation),这层面纱将公司的人格与组成公司的股东的人格相区别并加以分离,使公司股东基于此而不受公司债权人的直接追索。之后英国法中确立了现代公司的“三大原则”:有限责任原则、合股原则、法人资格原则。其中对公司法人资格原则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公司法人是一个独立于其成员(股东)而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他不因其设立人的成员或经理的死亡而终止,它的生命具有相对持久性;
(二)他可以以法人名义起诉其中的任何成员,也可以被其中的任何成员作为法人起诉;
(三)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出资者提供的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在内的所有财产享有所有权。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使得公司的设立人股东可以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这降低了投资风险,能够实现法人人格独立的效益与正义价值,因而公司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论
随着公司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呈现为一柄双刃剑:公司股东人格与公司人格分离,以及股东的有限责任使独立人格的价值得以实现,但有限责任的绝对化又使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不利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法人制度的适用只有在和整个法律制度的目标不相矛盾时才是值得考虑的。”为此各国都在试图对法人的独立人格进行修正以弥补其不足。于是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于十九世纪末首先在美国产生,并被形象的称之为刺破公司面纱(PiecingtheCorporationVeil):一般情况下法人对公司的债务独立承担责任,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独立人格犹如一层面纱把股东和债权人分开,债权人不能穿越法人面纱,追索法人背后的出资人的责任;但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根据特定的事由,法官可以个案否认公司和股东的独立人格,揭开这层面纱,责令隐藏在法人之后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的法律制度。在大陆法系的有些国家也称之为直索。“揭开公司面纱”理论首先在美国产生,这与美国的司法制度,尤其是美国的公司法制度有密切联系。我们知道美国公司法中规定有灵活的资本原则,实行的是授权资本制,也就是由公司的章程确定公司的资本总额,即所谓的授权资本,但股东不一定要全部认购。确切的说是它仅构成一个上限,在此限度内,公司可为筹集更多的资本而发行股票,但不必修改章程。尤其是“自七十年代美国各州逐渐取消最低资本限额以来,只要有一分钱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在保留最低资本限额的州里,只要发行$1000股票就可以合法的营业。这就在法律上为股东滥用法人人格留下了余地,而美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和判例法传统成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产生的土壤。在此理论产生之后,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不幸的和后患无穷的制度”,可以据此剥夺公司的独立的法人人格。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象美国这种判例法国家,虽然成文法典不是其主要法律渊源,不能从立法上象大陆法系国家一样禁止损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行为,但判例更具有其灵活性和一定的立法功能,可以弥补成文法典存在的不足,从而适应变化着的经济生活。况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不否认公司法人人格存在的合理性、真实性,相反正是在承认公司作为法人一般具有独立于法人人格,以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为前提。如美国首创此理论的法官Saorn在其判例中指出“就一般规则而言公司应被看作法人而且具有独立的人格,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出现;然而公司的法人特征如被作为损害公共利益、使非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作为犯罪抗辩的工具,那么法律应当将公司视为无权利能力的数人组合体。”因此其性质只能是作为公司法人资格或公司独立性原则的例外,整体上仍然承认公司取得的法人资格的合法有效,并不当然导致法人人格的消灭。
从揭开法人面纱直索背后的股东责任的角度讲,此理论是民法中法人特殊的有限责任向自然人无限责任的回复,是对股东的一种监督与制约。日本学者鸿常夫评说法人格否认理论的本质时说:“所谓公司人格否认的法理,指按照法人制度的目的,当认为某公司所保持的形式的独立性违反了正义、平衡的理念时,或者公司所具有的法的形式超越了法人格的目的,非法的加以利用时,并不全面否定公司的存在,而是认为它作为法人存在的同时,针对特定事例,否认法人格的机能,以保障公司与股东在法律上一视同仁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1、此理论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以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这是此理论的价值取向。从投资者的角度讲是寻求利益与风险、成功与失败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有限责任和独立人格足以实现投资者与债权人间利益平衡。但若投资者滥用法人人格取得法外利益则势必损害债权人利益,打破原已建立的和谐、有序的社会正义与公平的秩序。因此就有必要从法律上予以调整。针对这些具体情形,人们选择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2、此理论的适用仅是否认特定法律关系中的法人人格,而不及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法人人格。也就是说它是对“人”而非对“世”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它仅是对法人人格的修正和补充,并不导致法人人格的消灭。德国最高法院反复强调法人人格的重要性:“不应该使我们轻率的和毫不限制的忽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也就是说承认法人的独立人格是此理论使用的前提。美国学者菲力普和希拉姆伯格论述说“法人人格否认意味着在法人竖起来的有限责任之墙上被钻了一个孔;但对于被钻孔之外的所有其他目的而言,这堵墙依然矗立着。”
3、追究法人人格滥用者的法律责任,在个案中否认公司与股东人格的独立性,将其视为一体,共同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美国著名公司法专家高尔(Gower)在其《公司法原理》中谈到揭开公司面纱时曾指出“法律要么绕道公司独立人格的背后直接找到公司的个体成员,要么忽略关联的公司中各个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视之为经济统一体”。
4、此理论适用上极其严格的限制。与盛行的法人人格否认学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法人人格的否认都一贯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在尊重法人独立人格的基础上仅把其适用视为一种例外。英国“在适用法人人格否认上较为谨慎和保守”,在德国法中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股东才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个人责任。因此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不是医治“公司百病”的“万能药”,不可乱套滥用。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是在美国判例法中产生的,判例并没有严格的统一的标准和适用条件,而且在不同的案例中,不同的法官根据不同的事由对个案的裁判也会不同。但根据创制此法理的判例以及英法德日等国家法官在适用此原则时的理论基础,一般来说其适用的标准是:(1)股东的行为表明他们在进行活动时从未对公司实体的独立性加以考虑,并且(2)一旦法院不否认公司实体将导致不公平。而美国法院在判定是否揭去法人面纱时的标准是:“法人性的确认是否会导致与法人的概念及立法政策相悖的不公正或不理想的结果。”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中此理论的适用条件也是各不相同,学者中也有多种看法。有的认为1、有外在控制关系存在2、外在控制使公司丧失独立性或在某种业务上不能自由决策
3、利用所控公司进行规避法律和逃避契约义务
4、公司人格的滥用行为给公司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实际损害
5、适用相应实定法以难以救济公司人格被滥用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
有的认为采三要件说:1、公司设立合法有效且取得独立人格式,2、公司股东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3、公司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客观上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我们认为,公司合法成立与取得法人人格是此法理适用的法律前提而不应当归入条件;各种具体的情形也不应当归入到适用条件里。因此,我们认为从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的角度讲以下条件较为合适:
1、主体是对公司有控制权的股东。
2、股东进行了滥用控制权的行为。也就是将公司的独立人格当作其牟取法外利益的工具、当作逃避法律追究的挡箭牌
3、公司人格滥用行为给公司债权人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如果其滥用行为情节不足以危及到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则没有必要否认公司法给予的、对公司法人格的保护
4、相关的实定法不足补救公司法人格滥用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作为一种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导致的不公平事实进行事后规制的手段,应当是在实定法已无法完全救济受损当事人利益时,为了公平、正义之永恒价值目标的实现,配合各种实定法而运用于不同的具体场合,从而发挥着任何单一法律调整都难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对于何种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各国都有不同规定。在美国既然要剥夺公司法给予股东的保护,让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法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根据各州的判例法,以下是法庭在刺穿公司面纱时最常用的理由:(1)制止“欺诈行为”(Fraud)(2)制止“非法行为”(Illegality)(3)制止“虚伪陈述”(Misrepresentation)(4)达到公平(Equity)的目的英国公司法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理论1、股东故意混淆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
2、公司的高级职员非以公司名义从事活动(第108条)
3、公司股东人数降至法定限制以下公司继续经营满六个月(第31条)
4、贸易部在依法调查公司状况时提出申请。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2条则规定:当股东降至一人时或滥用权利时,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公司部分成员未能缴付应付股款时,公司全部股东都得对公司资本欠缺承担责任。德国的判例学说则认为,当滥用法人人格以规避法律、违反契约或侵害第三人利益时,应当否认公司的法人人格。日本则认为“在法人人格完全沦为空壳的场合,或者在为回避法律的适用而滥用的场合,若肯定法人人格不合于法人人格成立的本来目的则应当否认法人人格。”统观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外国立法、司法时,此理论更多的适用于以下场合:1、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主要是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时候,如劳动法中,税法中以及行政法中,规定公司法人负有某一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但公司却利用其独立人格规避此种义务的履行。如企业挂靠经营行为。个人企业或合伙企业挂靠的集体或全民性质的企业以规避法律,享受各种优惠,亏损时以其具有公司人格为由逃避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还有如利用避税港逃避税收等,仅是利用公司人格规避法律,尤其是强行法的情况。
2、利用公司法人格逃避契约义务或其他债务:此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法人独立人格,通过利用欺诈、虚伪陈述等不诚实的行为降低自身风险,或利用多个公司人格避免法人财产被强制执行,侵害债权人利益。主要情形较典型的有:公司资本不足、一人公司、母子公司实为一家公司、企业抽逃出资脱壳经营等行为。
3、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负社会责任的行为。如环境污染等我们认为应当从法人人格否认的角度,强化股东责任的方式,从整体上确保社会的进步。
当然并不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心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这主要有两个例外:一是为避免契约对方先行违约给自己造成的损失而规避合同义务的行为不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强美国Berryv.OidSouthEngravingco.一案便是此种情况的典型案例,被告的行为是自我救济,如果法院否认原告公司法人人格则对被告极为不公平,故不能适用这一法理。二是股东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主张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股东人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一旦选择以公司形式经营,就必须承受公司作为法律上独立主体所带来的利益(如减少投资风险)和因此产生的不利益(如责任负担)。基于公平正义,利益与不利益应当是统一的。也就是“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以平衡公司股东有限责任为圭臬,而不能用于保护股东利益,不能为股东自己利益而主张法人人格否认。”典型的美国案例是Goldbergv.Friedman案。就法人人格否认的效力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1、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仅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发生效力,因而与公司破产以及解散等导致公司人格完全消灭的情形截然不同。它仅针对特定的案件中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不溯及既往,也不延及将来,至于何时适用,如何适用我们不再重复。
2、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仅是对特定法律关系中的特定当事人发生效力。并不否认其他当事人之间行为的效力。但哪些有控制权的股东滥用法人人格与哪些第三者发生行为又是不确定的。只要发生以上事由,法官就可以考虑适用此法理。
3、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仅在实体法上被承认,而在诉讼法上却不认为其有直接的效力。也就是说仅是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在实践中应当按照什么样的程序进行审理裁判,却没有规定甚至涉及。但一般认为没有特别的诉讼程序予以适用,对案件的审理过程不直接发生影响。
4、此法理的地域效力要看各个国家的规定或适用情况。不过象传统的法律渊源一样,大陆法系国家更倾向于规定到成文法当中,在全国适用。如瑞典。英美法系则是因判例的适用范围而有所差别。但一个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并移植此法理在本国的适用,以完善本国的公司立法,规范公司的运作。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之借鉴
在我国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完全计划型企业占主导地位,公司立法起步较晚,许多原则和制度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也不例外,在确立我国法人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其后规范公司法人制度的《公司法》中均不见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法》中因破产而导致对法人人格的否认不是对法人人格的否认,而是法人人格的消灭。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30日《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的内容已确立了我国法人人格的否认制度。但毕竟尚为明确提出且没有更多的具体的规定和解释,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现实中大量的一人公司、皮包公司存在,扰乱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研究英美法系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确立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没有一部完备的公司法,加之各部门受部门利益的驱使,在我国很难找到一家从严格意义上讲符合公司法的公司,因此公司人格被滥用的险象环生。如:公司注册资本不实而骗取法人登记或登记之后抽逃出资,形成大量的皮包公司或脱壳经营公司;再如前边提及的企业挂靠经营行为,其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形成一种特殊的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党政机关办企业。党政机关办企业一般是在各级党政机关甚或是军队、权力机关的直接支配下成立公司,名义上是独立经营,实质是党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经营管理权,但党政机关却给予各方面的特权,进行钱权交易,以牟取自身利益。一旦公司破产,他们便一走了之,以公司具有独立人格为由脱逃责任,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纵深进行,在企业清理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于己于1987年作出的批复中指出: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公司的业务主管部门或公司的呈报单位应就不足之额承担清偿责任。这实质上就是行政性公司的否认。在我国出现的另一种典型情形是母子公司问题。曾一阶段我国大量兴办集团公司,许多公司成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集团公司或通过控股或通过控制人事关系,完全控制子公司,致使其丧失自主权,并利用子公司的独立人格规避法律,谋取利益,在必要时便使子公司破产以逃避债务。因此我们应当从母子公司的股东关系,资产是否分离,业务是否独立等角度判断是否在特定情形下否认子公司的独立人格,由母公司承担责任。新公司法的颁布使我国的公司运作走上正规,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却未对公司人格否认作出相应规定。新的公司法修正案仅仅强调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和高新技术公司问题,依然没有涉及此法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公司制度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要在我国确立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应当作好以下工作:1、完善我国现有的公司法,强化资本确定、资本维持和资本不变三原则以及公司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以加强股东出资义务的民事责任和对转让股份的限制。这样可以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不留有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余地,同时加强监事会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检察力度。
2、在《公司法》、《破产法》等单行法中规定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一般性条款,同时放宽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应付变化着的经济发展。为保证其效力可以以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的形式出现。
3、更加注重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及禁止权利之滥用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依据。在将来的统一民法曲中可以采用列举式加原则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规定,以加强操作性以及适用各种形势的变化。
4、在民事诉讼法中和专门解释中规定提起法人人格否认的特别程序。我们认为主要应体现以下内容:①受害人要明确以何种理由提起诉讼②受害人必须就其诉讼请求提供证据③否认公司人格之后责任负担作为法院支持受害人请求的当然内容予以裁判,而受害人不必再次起诉要求法院进行审理。
四、结语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是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法人人格的确立、法人人格的消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人制度。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以一种法律认可的制度去规避或调整另一种同样被法律认可的制度,以修正和平衡发生倾斜的法律天平”。在我国确立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以纠正单纯强调公司的盈利性过度注重公司经济价值的错误倾向,规范公司行为,平衡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公司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偏向和被异化。当然,我们应认真分析因素,严格把握其适用标准,从而更好的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①为论述的方便,本文的法人仅指公司法人李庆《公司独立人格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1999-3期《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第20卷第4页胡果威《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李庆《公司独立人格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1999-3期转引自孔祥俊《从公司脱壳逃债看公司人格的双重性》人民法院报1999-2-6转引自南振兴、郭东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学研究1997-2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第20卷第4页第26卷第31页陈现杰《公司人格否认法理评述》外国法译评1996-3南振兴、郭东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学研究1997-2同上 赵信忠《对我国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质疑》河北法学1999-4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359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郭富清《论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理论基础及适用条件》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孙文桢李卫刚《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研究》10页经济与法1999-1朱慈蕴《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条件》中国法学1998-5 胡果威《美国公司法》84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359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同上361页详见余辉《论法人人格否认》69页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孙文桢李卫刚《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研究》10页经济与法1999-1详见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学研究1997-2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7年4期21页详见《新法规月刊》2000-3期第3页郭载宇《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归责问题浅析》当代法学1999年第5期第二篇:法律 文档
法律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2、法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3、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4、法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
5、法与政治:法受政治制约。法服务于政治。
6、法与道德的区别:(1)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法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同。法律规范的是权利与义务,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3)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的结构式假定、处理和制裁;而道德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4)保证法与道德的实施力量不同。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凭借社会舆论、内心观念等手段。(5)法与道德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6)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大多数社会关系既可以由法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他们各自调整,但有少数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7)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
7、法与道德的联系:(1)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2)法与道德相互渗透。(3)法与道德相辅相成。(4)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5)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7)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8)法是道德传播的有效手段。
8、法的制定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9、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程的法律案,一般经过三次常委会审议后交付表决。
10、法律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11、法律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12、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重要任务。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条件。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1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14、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5、奴隶制法制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特点:法律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不公开,深受神权法观念影响。春秋时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晋国“铸刑鼎”为代表的公布成文法运动,标志着早期习惯法开始向成文法转变。
16、封建法制时期:战国、秦汉是我国封建法制的形成时期,其中战国时期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阶段。魏国李悝制定《法经》是这一时期法制变革的代表性成果。秦在法律上奉行法家的“重型”和“法治”等主张,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律疏议》标志着儒家正统思想与法律的“礼法结合”基本完成。宋、元、明、清是封建法制的强化时期,在立法上,基本法典之外的其他法律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上升。
1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18、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代表着楔形文字发展的高峰。
19、《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
2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21、大陆法系,又叫民法法系、罗马法系。特点:全面继承罗马法。法律以成文法形式存在。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突出法官职能。区分公法与私法。法官以演绎法适用法律。
22、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英国法系或判例法系。特点:以英国为中心,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遵循先例。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法律。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法官只是双方的仲裁人。不严格区分公法与私法。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
2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4、特点:(1)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2)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都以宪法为依据。(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
25、宪法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利制度原则。
26、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及88年、93年、99年、04年四部宪法修正案。
27、国家性质即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8、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合作的政治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参政议政互相监督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职权:(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3)监督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解释宪法)每届任期五年。
31、在我国,国家主席与最高权力机构相结合,共同行使国家元首权。
32、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任期五年,不得超过两届。
33、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4、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受其监督。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36、我国已建立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7、基本权利 : a平等权b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3)政治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 人身自由e 社会经济文化权f 特定主体权利保护
38、基本义务: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39、民事法律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关系(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0、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41、当事人主要指自然人、法人、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也是民事主体。
42、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18周岁(16-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下。
43、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44、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5、行为人承担一般民事责任需具备四个要件: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46、未成年人监护:未成年人监护是其父母,其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都可以监护。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应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
47、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48、没有上述监护人额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的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49、精神病人监护:精神病人可有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监护人应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同意。
50、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51、没有上述监护人额由精神病人所在的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52、结婚的法定条件:(1)达到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2)符合一夫一妻制。(3)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4)禁止患麻风病、性病未经治愈或者患有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53、离婚:
一、履行过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确实自愿离婚。
三、对子女问题已有妥善安排。
四、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54、军婚:
一、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须经军人同意。
二、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或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问题,须经所在单位团以上的政治机关审查同意。
三、明知是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构成破坏军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5、重婚:双方或一方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或虽未登记但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的,构成重婚罪。我国《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6、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
57、被收养人具备的条件: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58、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59、收养关系终止:一是协议解除,民政部门登记。二是诉讼解除。
60、我国的遗产继承方式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
61、在这两种继承方式中,有遗嘱时按遗嘱内容继承,没有遗嘱、遗嘱无效以及对遗嘱未处分的遗产,才能进行法定继承。
62、遗嘱有效的四个条件:
一、立遗嘱人必须有立遗嘱能力。
二、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三、遗嘱内容不得违法法律,不得损坏国家和集体利益。
四、遗
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
63、法定继承人范围与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主要赡养义务的列入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64、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65、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继承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66、未成年人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67、退休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或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在城市里由人民政府给予救济;在农村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保吃、穿、住、医、葬的五保供养。
68、老年人自有的或者租赁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义务。
69、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70、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7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72、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73、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三篇:法律专题
法律专题:
企业如何借助劳务派遣资源优势解决招工难题
及相关的法律风险
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的几年,劳务派遣一度曾成为企业规避法律风险的代名词。今天劳务派遣的社会价值,正在一步步回归本源。因为寻求劳务派遣合作的用工单位,不再象是以前想着规避法律风险,更多的是想借助劳务派遣的资源优势,走出招工难的困境。在此之前,企业引进劳务派遣通常更多地就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比如,转移派遣可以让企业避免与累计在本单位工作满十年的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正常的劳务派遣可以由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理分配工伤风险。劳务派遣可以让用工单位将容易出现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岗位外包出去,一旦出现工伤伤亡事故,则无须再由用工单位向安全生产单门上报。劳务派遣也可以让企业将相同岗位的员工分成若干等级,借以规避同工同酬的法律制度。劳务派遣也可以让上市公司、国营企业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更高的人均效率价值。
随着中西部经济开发的深入,以及前几年经济危机时各地都动员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两年中西部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已经越来越少。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企业都明显感到招工难的问题。
基于招工难的现实问题,现在更多企业寻求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就是想借助劳务派遣公司多年积聚的渠道优势,来完成企业的用工招聘计划,以求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产能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事实上企业自身通常没有太多精力远赴外地招工,而且即便是相关部门组织的招工团外出招工,实际招工成果却往往不如人意。现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和借助劳务派遣公司的渠道资源优势,确实是企业在招工难的大环境下的一种被动选择,但也是企业对劳务派遣本身所特有的招聘功能的反省和觉醒。然而,企业的这一种觉醒,却是对劳务派遣行业有序发展的一种理智的引导和促进。
劳务派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与我国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的之间的矛盾。劳务派遣可以在企业需要用工时及时提供大量劳动力,当企业不需要时,企业也可以退回派遣企业,不必继续雇佣,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用工灵活性。那么劳务派遣到底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呢?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当前由劳务派遣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类型初见端倪,第一类,是由于劳务派遣服务机构不具有资质而产生的纠纷;第二类是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规定发生的争议,目前劳务派遣企业不依法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引发的争议具有一定的数量;第三类是因实际用工单位要求派遣员工遵守本单位规章制度引起的争议;第四类是因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缺乏支付能力产生的争议。
一、选择劳务派遣服务机构时的法律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给派遣员工造成损害的,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所以,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单位的同时,也就是选择了劳动关系风险与责任的连带承担盟友。但这个盟友是否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就要看用工企业的选择是否适当了。用工企业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如若没有注意审查资质、经营能力等要件,那么一旦产生劳动纠纷,因为劳务派遣单位没有能力承担其应负的责任,就会依据“连带责任”的法定标准,将责任转移到用工企业身上。这样,用工企业非但没有实现减少用工风险的目的,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不可控风险,要给劳务派遣单位买单。
在实际接触的案件中经常会有用工单位的HR诉苦,用工单位明明按照法律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在实际执行过程也及时将派遣员工的工资等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可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坐在被告席上,且居然会被仲裁委或法院认定为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明明是劳务派遣关系怎么就成了劳动关系了呢?究其根本,乃劳务派遣单位不具备用工资质。在劳务派遣中,如果劳务派遣单位不具有用工雇主主体的资质,会产生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存在何种法律关系的争议,但就目前司法实践来看,在大多数的情形下,劳动仲裁委或法院会认定派遣员工与实际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由此可见选择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的重要性。
二、招聘员工时的法律风险
由于是“招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招人”,因此很多实际用工单位都不太放心让派遣服务机构去招聘人员。于是,在实务中,就普遍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操作模式:由实际用工单位招工,招到合适人员以后,再由派遣服务机构与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招聘的过程中,派遣公司告知应聘者其是根据实际用工单位的需求代替实际用工单位招聘某岗位以及招聘多少人的情形时有发生,或实际用工单位派人直接参与派遣公司的招聘过程,甚至不经派遣公司直接招聘派遣人员,殊不知这些操作模式带来的是招聘主体的不明确,进而带来的是劳动关系主体的混乱,造成派遣员工的认识错误。因为招聘一般是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用工单位参与了招聘就会使劳动者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就是用工企业,再加之其是在用工企业工作、甚至领薪的,所以就更会加重其错误认识,而在发生劳动纠纷时直接向用工企业要求权利。
三、工资支付时的法律风险
在我们碰到的案件中,部分实际用工单位在采用派遣用工时,出于种种考虑,未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自己直接向派遣员工发放工资。殊不知,工资的发放形式往往是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一旦被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就要承担雇主责任。那么,实际用人单位出于避免雇主责任而采取的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就白白浪费了。
工资支付中,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法律风险就是,部分实际用工单位在与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的协议中约定,派遣服务机构向员工支付工资,以实际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服务机构支付服务费用为前提。这很明显,是劳务派遣服务机构转嫁法律风险的一个条款。
其实,这个条款应该是无效条款,因为这个条款已经违法了。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支付工资是法定的雇主责任,任何人不能以法定理由以外的情形为理由拒绝支付劳动者工资。
虽然这是一个无效条款,但是一旦形成纠纷,若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确实无法承担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责任,那么,作为实际用人单位,将很可能需要承担这一部分的劳动者工资。因为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毕竟已经向实际用工单位提供了劳动力服务,实际用工单位也就有义务在劳务派遣机构无法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向劳动者支付其应得的劳动报酬。
四、劳务派遣单位不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派遣员工直接在用工企业工作,所以将会被视为用工企业与劳动者成就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工企业还将承担支付双倍工资以及超过一年与劳动者成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风险。
五、规章制度冲突的法律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必须重视起规章制度在调整企业与员工关系之间中的作用,在企业解雇员工、对员工日产管理等方面都见到了规章制度的身影。规章制度已经成为劳动纠纷解决的依据之一。在劳务派遣中实际用工单位要求派遣员工遵守其规章制度是其进行生产经营的必须要求,但是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的规章制度不可能完全一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
目前在普遍出现企业招工难之问题的大背景下,企业既要充分利用劳务派遣资源优势,又要清醒的认识到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并必要掌握劳务派遣的使用技巧,以应对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对于此,我们亦将会持续予以关注,并在以后的期刊中进行专题阐述。
(供稿人:王东海、龚举发,工作单位: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第四篇:法律
一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制宣传等各个方面,政法机关承担着重要任务、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法机关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发挥好执法、司法活动对文化建设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为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作出表率;要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和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在执法办案中注意融法理情于一体,防止产生对立情绪,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尽可能通过调解的办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推动形成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在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法机关要按照保护合法活动、惩治违法犯罪、促进健康繁荣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法律制度,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努力维护规范、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有关司法解释。要依法保护文化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公正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严厉打击文化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淫秽色情、暴力、低俗信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第五篇:学法律
“学法律、讲医德、促规范”主题活动
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清政廉洁,模范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发扬奉献精神,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医德规范,并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考虑问题要三思而后行,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一切以病人为主,不应该收受病人的“红包”,要深刻认识到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危害性。要杜绝一切贿赂,本人从未收受“红包”“回扣”等商业贿赂。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认真工作,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要更加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造福社会,造福病人的同时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在2010年,我将坚持自己在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优点,改掉自己工作中的不良现象,紧密团结在院、科两级领导的周围,团结同志,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同时加强政治、业务和工作能力学习,认真完成院上和科室布置的学习内容,使自己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面有很好的提高。
陈 庆
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