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安徽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安徽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5年1月25日在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财政厅厅长 朱玉明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安徽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全省财政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继续保持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20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26%,创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为年度收入目标的114.8%,提前1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446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4.4亿元,增长24.3%。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势强劲,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3.9%、31.1%、36.6%,卷烟、建筑建材、钢铁、电力、煤炭及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继续增大,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省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4.8亿元,为预算的169%,比上年增长76%,加上出口退税,比上年增长39.6%。
(二)财政支出完成较好,各项重点支出稳定增长。2004年,全省财政支出突破600亿元,完成600.5亿元,比上年增加93亿元,增长18.4%,为预算的105.7%,创1998年以来最好水平。农业、科学、教育、社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其中农林水支出48.8亿元,增长49.4%,主要是中央退耕还林补助及良种补贴增加较多;科学支出2.2亿元,增长20.6%;教育支出105.5亿元,增长24.7%;社会保障方面支出104.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9%;医疗卫生支出22.1亿元,增长29.3%,主要是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预计全省年终滚存结余69.3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64.6亿元,净结余4.7亿元。2004年,省级财政支出完成176.5亿元,为预算的102.7%,比上年增长12.3%(主要收支项目见附表)。预计年终滚存结余27.1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6.7亿元,净结余3672万元。
(三)“三农”投入明显增加,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04年,全省“三农”方面支出158亿元,比上年增加26.3亿元,增长20%。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农业税附加,同时降低农业税税率2.2个百分点,直接减轻农民负担近15亿元,当年农业税总体负担降低42.9%。全省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91亿元,比上年增加6400万元。安排并拨付水稻、小麦和油菜良种补贴4.92亿元、大型农机具补贴1460万元。全省全年对农民增加的补贴和减免税费达33.97亿元,人均政策性增收66.7元。省财政安排18.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排扶贫专项资金5.4亿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促进市县财政发展整体加快。2004年,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建立了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和县级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全年省财政增加对县乡转移支付和财力补助近40亿元;对县乡借用省级财政周转金和专项资金借款余额豁免50%,共核销借款3.53亿元;免除县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借款1.9亿元;减免农民负担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有偿资金债务6亿多元;安排皖北地区发展贴息资金3000万元;安排县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和奖励资金1亿元。全省有8个市财政收入增幅超过20%;25个县(市)财政收入超2亿元,其中凤台、宁国、肥西3个县(市)财政收入过6亿元。
(五)贯彻“五个统筹”要求,加大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力度。2004年,省财政拨付用于“861”行动计划专项资金33.3亿元。为一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贷款7.1亿元。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1.4亿美元。全省完成出口退税27.3亿元,还清历年欠退税14.7亿元。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8亿元,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试点、向农村中小学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安排社保补助资金57亿元,基本做到“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多渠道筹集再就业资金4.7亿元,全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安排3.5亿元农村特困群体救助资金,探索建立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
(六)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全省政府采购项目预算41.7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36.7亿元,节约资金5亿元,资金节约率12.1%。其中,省级政府采购项目预算8.9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7.8亿元,节约资金1.1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2.7%。省国库支付中心办理省直单位资金支付73.7亿元,比预算单位的用款计划减少支出3.8亿元,结余率
4.9%,增强了政府资金调控能力,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当前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保障不够有力;部分县乡债务负担沉重,财政增收乏力;财政资金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尚需继续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研究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年财政预算安排
今年是推动我省经济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重要一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我省加快发展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为财政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财政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坚持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积极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加大对重点支出保障力度,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预算草案如下:
全省预算:全省财政总收入计划575亿元,增长10%。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一些地方的人代会尚未召开,全省总预算尚未汇编,这里报告的财政收入是省代编数。
省级预算:省级一般预算收入5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6%,加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收入212亿元,市县上解省收入46亿元,省级总收入314亿元。省级一般预算支出115亿元,比上年增加24亿元,增长26.5%(主要收支项目见附表),加上解中央支出11亿元、省补助市县支出188亿元,省级预算总支出314亿元。
2005年预算安排的主要考虑是:
1、体现积极稳妥的原则。2005年,全省财政收入预算增长10%,这一预期目标兼顾了需要与可能,既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一是2005年新增财政支出因素较多,如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支持“三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财政支出压力很大,需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二是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2005年GDP预期增长10%,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国家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特别是我省今年免除农业税,将相应减少财政收入19.2亿元,实现10%的增长速度需要付出积极的努力。
2、体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去年省级财政的超收收入,主要用于支持“三农”、教育等重点支出,并按规定报告了省人大常委会。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但我省财力还远未达到想办什么事就能办什么事的时候。在预算安排上,必须瞻前顾后,量力而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法定增长方面。必须坚决贯彻“两个务必”要求,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等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3、体现对“三农”的倾斜。2005年,省级农业支出49788万元,增长15.2%。在全省全面免除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9.2亿元。除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外,省财政为此增加支出7亿元,弥补县乡财力缺口。同时,进一步增加粮食直补资金1.85亿元,以上两项省财政增支近9亿元,相当于省级预算收入水平的18%。今年全省免除农业税和增加粮食直补资金,将使全省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43.8元。此外,年度执行中的超收,将继续执行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的政策。
4、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5年,省财政继续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专项补助,省级一分不留,全部补助各地;安排专项资金3.5亿元,支持建立农村特困群体救助体系。科学支出13757万元,增长10.6%;教育支出124768万元,增长8%,均超过省级经常性支出增长7%的水平,达到了法定增长要求。医疗卫生支出28707万元,增长11.6%;环保支出8000万元,增长64.5%。
5、体现全口径预算。在2005年省级预算编制中,对各项收入包括中央财政补助收入,凡能够作出准确预计的,全部在年初预算中反映。中央税收返还按照上年执行数加增长率的预计数编列,体制性补助和财力性转移支付按上年执行数编列。2005年省本级财政预算内资金安排支出115亿元。各项支出凡目前已经明确必须安排的,在财力可能情况下,全部列入年初预算统筹安排。
6、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2005年,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将省直128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按时报送省人大审查;将省直行政单位公用经费综合定额由原来的3类3档细化到4类9档,提高综合定额标准,相应压减或取消部门专项公用经费;将物业管理费、网络运行费、租赁费、交通费、会议费等全部纳入单项定额管理,严格按定额标准供给。同时,进一步加大综合预算管理力度,对省直行政单位的各项行政性收费实行收支脱钩。
三、2005年财政主要工作
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2005年,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税制改革,依法强化征管,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加强对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监控,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抗税、骗税行为。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建立健全非税收入征管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管理,完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特别是土地出让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物品拍卖收入等管理办法。加强彩票监管,积极筹措彩票公益金。
(二)扎实做好免除农业税工作,让农民从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免除农业税。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既符合中央精神,又代表农民切身利益,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省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同时采取有效增收节支措施,加强工商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全力解决县乡财力缺口。市级财政也要千方百计挤出财力,相应增加对县乡补助,确保免除农业税后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等事业投入不减少。按照目标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的要求,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监督体系,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切实把免除农业税这件顺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办好。
(三)积极落实稳健财政政策,大力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及时把握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进一步争取国家对我省“三农”投入和国债资金支持,促进加强粮食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和治淮工程等项目建设。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861”行动计划项目建设。进一步落实所得税分享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方式改革,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切实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合理归并项目资金,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六小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公路等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支持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服务建设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公共财政的服务
目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体系、公检法司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和创新教科文投入机制,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整合高教资助政策。进一步做好财政扶贫工作,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
(五)采取更加有效的财政措施,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振兴县乡财政,关键是靠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省财政继续安排贷款贴息和奖励资金,支持县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健全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对经济发展较快、税收收入增长多的县(市)继续给予奖励。大力支持县域金融机构建设,全面落实农村信用社改革财税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县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改革,增加转移支付,加大对县乡财政的支持力度。按照清理清查、分类处置、激励约束、综合治理、健全机制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展化解县乡政府债务试点,进一步减轻县乡政府债务负担,努力构建防范县乡政府过度负债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全面振兴县乡财政。
(六)不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按照“分配更科学、支出更高效、管理更严格、监督更有力、服务更规范”的要求,深化省级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规范省级人员经费预算供给政策,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市县网上申报、审批、支付试点,改进县级会计核算支付方式,规范乡财县管改革操作程序。扩大省对县级财政预算审查范围,规范县乡财政行为。继续强化综合预算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稳步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试点。全面改革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将面向农民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助、退耕还林补助、五保户补助等各类补贴资金,实行“一卡式”发放,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
(七)继续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强化对部门的财务监管,坚决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继续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控制,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公信力。牢固树立依法理财、为民理财思想,进一步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财政工作全局,坚定信心,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预算执行分析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E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
本公司在第九年年初,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公司进行了扩大生产,从生产、技术、销售、人力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为保证公司资金流转顺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公司进行了全面预算,出现盈利,现将公司本预算执行情况做如下总结分析:
一、销售预算、现金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第九年年初的全面预算中,预计公司年销售收入为8611.67万元左右。根据公司本的实际经营业绩,公司第九年销售收入达到8609.50万元,比预计的销售收入减少了0.8%。该销售收入实际情况没有预算目标完成。
同时,公司根据销售收入预算情况,编制了现金收入预算表。在本的销售现金收入预算中,主要采用的是按照当年销售收入的62%、次年销售收入的34%收回现金收入,即预计有万元的8611.67现金收入。按照预算,公司收到现金收入的比率比预计相对低点,当年销售当年收回的帐款大致是收入的37%
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投入,人工的耗费,设备维护维修,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市场 开发费用,新产品研发费用等等。
1.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公司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数为299.42元,比预计的管理费用节约了12%。该项费用的节约幅度较大,主要在于实际发生额中,客户招待费等比预算少支出了,这项费用的节约其实和收入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在销售收入超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此节约幅度是正常的,收入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其增加的费用成本。
2.销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销售费用为300万元,实际销售费用发生数为205.2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第九年开发了新产品P2,做为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销售。因此,公司销售费用预算中,大部分由市场开发费用、市场调研费、广告费等构成。由于公司其他方面宣传工作成功,适当的减少了本项支出。
3.财务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超支。在本的实际经营中,本公司为了加快资金流转,给予顾客部分现金折扣,折扣比率为5%,主要是大于2000万元以上的帐款才予以此优惠政策。因此本公司财务费用超支了。
三、采购支出执行情况
本中,公司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材料采购,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本年初的预算中,本公司预计材料价格会上涨,做出了相应的预算。但是,实际经营中,本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比公司预计的要大,因此采购支出比预算超支了5%。同时,公司预计的材料采购现金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在公司现金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增加。
四、利润预算
本,公司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利润的预测,其预测比实际的利润比较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下,商品销售价格比预计的低,影响了利润,其实际利润总
共2页 第 1页03财务管理2班2007年1月13日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额是3296.65万元,比预计的利润总额高.总结:本,公司制定的销售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材料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依据预算,进行了各方面的控制,使得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算也受到一些考验,在这过程中,公司依据战略发展需要,对预算进行了适当调整。总的说,公司的预算比较科学,执行情况良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共2页 第 2页03财务管理2班 2007年1月13日
第三篇:预算执行原则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制定完善事中控制的依据,保证控制点的有效控制。事中控制的依据就是公司制定的制度、办法(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采购付款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如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必须遵循预算,由财务部门在资金上进行控制,超标发生的、预算外的不支付等等,相反予以支付或根据制度申请奖励;
2、明确预算控制点,目标分解后,预算表对每个分目标、细化的目标进行量化,量化之后的数据即是控制点,通过每个控制点的控制,使得总目标得以实现;
3、预算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2)项目管理:以预算的项目进行管理;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4、定期组织召开预算分析例会。原则上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分析例会,通报考评结果、控制要求等内容,真正做到分析出问题、通报问题、处理问题、预防问题,各事业单元、职能部室需于每月度终了5日内、季度终了10日内将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报财务部,最后由财务部形成总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委员会,为预算委员会对整个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资料依据。预算分析报告应有以下内容:
(1)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累计差异数等绝对值或相对比例;
(2)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5、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各职能部室、事业单元均要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要有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并主动与财务对帐,每月至少核对一次。预算信息台账要求按预算的具体项目详细纪录预算数量、金额、实际发生数、发生日期、差异数、累计预算数、累计发生数、累计差异、差异原因说明等内容。
6、定期检查预算执行。定期检查各部室、事业单元预算执行情况,对差异指标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为了更好的发挥预算控制作用,强化预算的执行,各事业单元应优化完善各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费用签批流程、资金支付流程、合同签批流程(包含价格审核、应收账款审核和费用审核)、定单投产流程(增加财务部审核定金和合同)、销售价格制定执行流程并报集团财务部备案,一是作为事业单元预算编制、事中控制的依据,二是作为集团后期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据;
7、职能部室资金支付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1)各职能部室每月5日前上报资金收付计划;
(2)各职能部室计划内款项签批流程:经办人→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3)计划外的资金原则上不予支付,确需支付的在申请单上注明,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并且计划外的资金不能超过总付款额的5%。
8、费用控制的重点,原则上应优先考虑“可控费用”,过多的控制危害企业合作精神与合作效率,而控制不足又会导致无法控制预算结果,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规范审批权限来减少各项费用的超标,职能部室费用预算签批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
(1)1000元以下(含1000元):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1000元以上: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2)预算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报销,确实需要报销时,首先执行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进行预算调整,然后按上述流程签批;
(3)集团公司高层副职发生的费用需报总经理签批。(4)对部门费用预算层层分解并进行分类管理(可控部分、不可控部分),明确各可控费用的直接责任人。
(5)严格控制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充分发挥预算硬约束作用,使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9、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执行与控制
(1)结合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控制目标,各事业单元应制定完善到责任人的应收、存货控制工作方案,落实逾期应收、积压存货的责任人;
(2)原则上各事业单元两项资金占用必须控制在预算内;
(3)对逾期应收款、积压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由财务部与事业单元财务处沟通、商讨拟定计提比例。
10.集团与各事业单元财务费用结算
(1)以预算中资产负债简表为依据,将期初净资产与持股比例相乘视为集团公司向各事业单元投入的资产,各事业单元按公司同期贷款利率向集团公司支付利息。
(2)双方结算均采用现金方式,如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其他方式结算,需向对方支付贴息。
(3)如变更付款方式,双方均需向对方支付因付款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务费用。
11、预算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集团财务部设置集团层级预算预警指标,各事业单元根据行业特点与公司实际设置预算预警指标,当预算执行偏差大于以下指标时(当期预算指标差异率≥、累计预算指标差异率≥),财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重点提示预警指标差异及影响;各预算执行部门对预警指标填写差异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反馈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进。
12、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
预算的调整
1、为保证预算能够刚性而不僵化、灵活而不失控的持续执行,公司正式批准执行的预算,在预算内一般不允许追加(减),但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经营条件、政策原因等客观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应该调整预算。
2、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
3、各事业单元经营预算调整10%(含10%)以内的报集团总经理批准;超过10%不大于30%(含30%)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大于30%时报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4、集团预算调整实行逐项审查、逐级审批制度。具体由责任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预算情况、调整原因、调整后指标、保证措施等事项后报公司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并按调整比例报公司领导审查。
5、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部门在总预算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在相关项目之间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报财务部审查备案。
6、预算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财务部门下达给责任部门执行。
预算考评
1、职能部室的预算考评与激励,根据部室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结合职能部门经营目标责任书与公司薪酬制度,对各职能部室进行考核;
2、事业单元的预算考评与激励,各事业单元应结合与集团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根据集团公司薪酬制度要求,构建全面预算控制指标考评体系,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预算执行单位于每年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上报季度预算执行报告,报告需经本单位负责人签批后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执行奖惩措施。
第四篇:预算执行问题
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广,操作人员多,岗位复杂,又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如果没有全面的预算管理,就不可能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更谈不上掌握市场,控制市场,实现高效持续发展。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公司治理和企业整合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不够重视,认为预算不过是一种数字游戏,许多的预算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战略目标,出现很大脱节,从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消积应付,导致全面预算的执行不利。
(2)、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选择与决策流于形式,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公司远景预测严重脱节。在没有制定公司战略的前提下编制全面预算,就会导致注重短期经济活动,忽视长期经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未来长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互冲突,各期编制的预算指标衔接性差,全面预算管理常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公司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
(3)、没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全面 预算管理得以实施的载体,犹如人体的骨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客体,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种种环境变化的需要,相应的,以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和程序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其他部门只需根据财务指示按部就班,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企业预算的软约束,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
(4)、预算松驰。全面预算强调的是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需要将企业的资源、业务、资金、人才、信息进行整合,高度的作业协调、资源有效的配置、战略驱动式的业绩。打造出一种合力,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全面预算体现的是一种“集权下的分权制度”,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将责任和权利进行划分,层层落实分解。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需求,对企业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战略驱动式的业绩评价考核的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以此来决定他们从企业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相应的以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一定预算考核指标作为基础来衡量,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
预算松弛表现为蓄意夸大业务活动预计成本费用及作业难度或蓄意压缩业务活动预计产出。产生预算松弛的诱因或是管理者想通过压低产出预算指标,使实际业绩增大以谋取较高的奖励性报酬,争取升迁机会;或是通过编制有足够弹性的预算指标,防止经营不确定性导致无法完成预算的风险:或是通过提高预算资源耗用,争夺有限的稀缺资源,降低本部门完成全面预算指标的难度。
无论何种形式的预算松弛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表现在:其一,预算松弛使公司的稀缺资源过多地流向制造预算松弛的部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其二,预算松弛使各部门之间传递的信息有很大的水分,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缺乏互相信任。同时失真的内部信息在公司内部传递时,会误导决策部门决策失误。其三,松弛的全面预算使控制标准过宽,妨碍全面预算差异分析,掩盖了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四,预算松弛使公司业绩虚增,缺乏客观、公正性。同时,实施基于完成全面预算目标的激励方案时,公司为预算松弛这种“数字魔术”付酬,激励的效果适得其反。(5)、预算执行者强调业务的特殊性而使预算控制不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预算执行者会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比如因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而批判“预算太死板”、“计划赶不上变化”,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还是十分随意,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贯彻“刚性原则”,同时要考虑环境变化、或有事项、业务流程的结构性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而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尽量避免出现预算内浪费严重或资金挪用、突击花钱等问题
二、解决对策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集成式管理。它的核心职能就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职权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再将业务体系和数量价值体系整合到信息体系中。实现企业运行和管理的高度信息共享化,进而实现“四流”的高效合一。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必须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并执行预算。
(2)、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公司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必须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公司战略必须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如果战略只是一种口号、一种文化,公司战略就不具有指导作用;其二,公司战略与企业预算间的连接关系必须是清晰的。
具体表现在:
公司战略决定预算导向和预算主指标。具体来说,晶科目前属于成熟型企业,而成熟型企业的预算导向及预算编制起点则更强调利润及其实现,并以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产品毛利率、息税前利润及其增长率等作为具体目标确定的对象。
公司战略决定预算目标。公司战略方向及预算目标导向明确后,公司战略还必须为预算目标的初步确定提供支持。
公司战略与预算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战略决定预算,预算支持和修正战略。具体地说,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形成自己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能将这种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规划在企业中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该基于企业当期所处的战略目标阶段来制定和实施。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本身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两者都是对事物后续发展的计划和先期安排,但预算的安排具有短期性,而战略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长期行动,因此,企业如果能将这两者配合好就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3)、各责任中心则是具体预算的执行机构,公司 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批准本企业预算方案,并协调预算的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
(4)、采用联合确定基数法解决预算松弛问题,预算编制兼顾刚性与弹性原则
人是全面预算的制定者、全面预算信息的利用者,全面预算的执行者,也是全面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当然,解决预算松弛的根本途径必须针对全面预算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过分强调本中心或部门利益等根源性问题。为此,2000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杭州商学院院长胡祖光教授在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基数的“联合基数法理论”,将“联合基数法理论”引入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所谓“联合确定基数法”,即让下级自己定一个能完成的利润基数,在这个基数的基础上按这个基数的90%确认为正式的预算基数。超过预算基数的利润,全部归下级作为奖励。在年终对年初预算数和年终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如果年初预算数小于年终实际完成数,要按差距的95%对下级进行罚款。例如:营销部本来有能力完成1000万的销售收入,却只做了700万的预算,那么其他部门只会根据700万的销售预算作出自己相应的预算,而营销部实际完成了1000万的销售收入,那么其他部门不得不相应增加自己的预算,但是实际上由于准备不足或出于自己部门的利益,其他部门往往不会随便受营销部的追加预算,造成企业发生了不应发生的损失,而且容易导致部门间的矛盾,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实践上看,联合确定基数法在一些公司应用后取得明显成效,在解决预算松弛、提高全面预算指标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全面预算的“刚性”原则。当然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并不是不考虑全面预算环境的变化、公司业务流程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变化对预算指标的影向,而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全面预算进行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预算外管理,以保证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有意识地建立预算的全员参与机制。(5)、建立严格而完善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公司应当及时将各责任中心及所属各部门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各预算执行部门则应当将分解下达的财务预算指标细化为季度、月度预算,层层落实财务预算执行责任。同时,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经核定的财务预算,切实加强销售、采购、投融资、人力资源等重大事项以及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明确超预算资金追加审批程序和权限,并应对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上还必须注意,在后续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环节下功夫。
首先,各部门要严格遵守预算管理流程和制度,不搞特殊,不乱开口子,使各项预算处在可控状态。预算管理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统一的认识:预算对事不对人,企业的任何单位和部门,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地表达其意见和建议,充分地参与预算编制的博奕过程,进行充分的讨价还价,但是预算定额标准一经制定,它就成了铁的命令和制度,任何个人和部门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和单位的特殊情况就网开一面,从而影响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在抓好事后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应更多地建立起有关预算管理的监控体系,其中,特别是应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动因进行及早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快速的纠偏行动,而不是等到偏差产生后,进行事后的处置。
最后,做好企业的预算循环管理与应用工作。企业的预算以预算为主,企业在每上个结束时,应该对上个预算循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起企业的预算经验数据库,从而在下个预算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力求避免出现上个预算循环中的问题或使该问题得以改善,也就是说,企业的预算循环应该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并且,能在下个预算循环中,重点监控上个循环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企业的预算管理逐步走向完善和良性发展的轨道。
(6)、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考评环节,完善和创新预算控制评价分析
1.建立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
建立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就是根据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结合各部门领导岗位的责、权、利,运用价值分解的原理和目标管理办法,自上而下,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设置关键业绩的具体指标目标,形成用制度安排岗位,按岗位确定人员的机制,每一个岗位必须做到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界限清楚,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同时,将各级部门岗位的薪酬与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使各层次的职工共同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在关键指标体系的运作中应注意两点:其一,设置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生产类。技术类、管理类等职别岗位特点来确定指标内容,同时挑战目标的设置要合理,既非垂手可得,也非高不可攀;其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适时讲评,及时奖励,表彰创意和创新,指出缺点和不足,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施重点业务预算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
企业的重点业务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费用等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以预算内容上必须以重点业务的预算为核心。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
3.加强信息反馈控制
建立多层级预算管理跟踪报告制度,按照预算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报送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各预算职能部门对归口预算目标进行定期跟踪分析、控制,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寻找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完善预算评价机制
首先,评价指标的创新。影响公司战略和目标实现的不仅仅是财务因素,还包括非财务因素。因此在设置和选择评价指标时,首先应该考虑能够反映公司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其次应该既包括财务指标又包括非财务指标。另外,评价指标应该根据管理层次、工作性质、承担任务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其次,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方法不但要应用定量评价,而且要应用定性评价;不仅要应用综合评价,而且要应用动态评价;不但要采用水平分析,而且要采用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在具体应用时要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激励机制的创新。建立与预算评价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反映员工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强调企业的长期业绩,而非短期效益;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文化背景,要获得全体员工的认同,而不是顾此失彼;再者要具有足够的激励作用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注意激励中的约束问题,对于没有实现预算目标而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横向竞争。
第五篇:关于2009海淀区预算执行和
关于2009海淀区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0年6月22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海淀区审计局局长
张稷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海淀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本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北京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试行办法》的规定,海淀区审计局对2009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查了区财政局具体组织区级预算执行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区本级政府债务情况、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对2008全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访检查。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2008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束后,区政府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各相关部门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切实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落实情况看,各相关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大多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予以 纠正,但仍有个别问题未完全落实。
区财政局对公用经费部分项目年初预算编制不够准确的问题,已调整了交通费定额标准,重新对单位进行合理规范的分类,压缩了部分费用的预算;对政府采购的管理不够完善、文本审核不够严谨的问题,已调整了部门预算系统,加强了业务科室与采购办对政府采购预算的联合审核;对个别项目预算批复不够严格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项目的评审要求和范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集中组织评审,作为审核预算的依据。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不够明确、统计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已按照财政部的文件要求,调整了管理范围和统计口径。
针对税收征管审计中发现的房地产企业有关涉税问题,区地税局广泛开展了房地产企业税源清查工作,逐户摸清企业经营情况,强化征管,未按规定申报缴纳的税款7554.25万元已足额补缴入库。
针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园林局、体育局等单位加强了预算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规范基础资料数据的填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项目结余资金报区财政局批准后使用;对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区园林局进一步完善了资产购臵、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加强资产管理;对区卫生局和民政局当年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区财政局已予以收回。
对再生水厂建设洽商变更较大,超预算支出的问题,区水务 局要求内部工程管理部门加强前期立项调研,优化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减少施工漏项和增项。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区新农合中心已组织各经办机构财务人员开展了财务管理培训,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并加强了基金财政专户、支出户定期对账管理工作,完善了基金拨付办法和程序。
对海体中心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维修改造工程中存在的超预算投资等问题,已补办了审批手续,追加了项目投资;但截止目前,消防通廊地面质量鉴定工作以及规划许可手续问题,尚未按照区重大办召开的专题协调会要求办理完成。
二、2009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呈现先抑后扬、明显回暖态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进一步加大,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64804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1%,同比增长21%;全区财政总支出完成20895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8.1%,同比增长19.9%;2009年区本级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专项资金113751万元,净结余35515万元。区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
(一)区财政局具体组织2009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09年,区财政局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中,积极应对宏 观经济环境变化,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完善政府促进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筹集和安排扩大内需项目资金;严格控制出国(境)费、公车购臵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支出,压缩行政经费;强化监督服务职能,联合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探索建立长效防范机制。
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局在具体组织2009本级预算执行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但还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1.部分专项结余资金未及时收回。如无业大病保险补贴由于预算不准确,2008年形成结余300万元,至2009年末财政仍未收回结余资金。又如,信息管理学校等3所学校2008年教学设备购臵、少数民族补助等项目已完成,专项结余资金71.52万元未及时收回。
2.海淀看守所羊坊店医院特殊病房改造项目投资未实施政府采购。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过多次拆改,区财政局评审后最终批复工程资金173.5万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该项目竣工后投入使用仅4个月,看守所犯人即迁出至999医学救援中心,目前特殊病房以及羊坊店医院为该项目改造购臵的244.69万元设备暂处于闲臵状态。
3.个别项目政府采购审批不规范。四季青地区新建派出所购 臵办公家具支出51万元,区财政局未将此项目批准为集中采购,且资金支付方式为授权支付。
(二)我区政府债务审计调查情况
截止2009年末,海淀区政府债务本金余额85.54亿元,其中:政府直接债务44.47亿元、或有债务41.07亿元;当年新增债务本金30亿元,其中直接债务17.1亿元;当年偿还债务本金12.3亿元、支付利息3.6亿元。全区共有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等4个投融资平台公司,2009年末政府性融资本金余额共68.11亿元,占全区政府债务总额的79.62%,其中:政府直接债务41.71亿元,或有债务26.4亿元。按照财政部拟定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测算,2009年末海淀区政府债务规模为自身财力的0.53倍,处于“安全区”。
区政府为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统一管理,制定了《海淀区政府债务管理办法》及《海淀区政府或有债务监督管理办法》,从贷款项目申报、审定、资金举借、过程管理到本息偿还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初步构建起全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
审计结果表明,投融资平台公司利用政府信用融资,融入资金重点投入到区环境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30余个项目中,解决了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短期投入不足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调查也发现,我区政府性债务资金在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个别项目贷款蕴含偿债风险。温泉小城镇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始于2004年,计划投资69.2亿元。截止2009年末已完成投资1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5%,其中16亿来源于银行贷款。项目实施主体经过多次变更,2008年6月移交至威凯公司时,从北部办转入项目资金结余1.8亿,转入融资债务9亿元。2009年末该项目债务本金余额8亿元,偿还日为2010年10月。根据《还款责任书》约定,贷款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为“温泉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出让的全部收入和其他相关收益”。该项目D地块已于2006年开发完毕上市,收回资金12.55亿元,其中:投入该项目其他地块建设4.72亿元,土储海淀分中心留存7.6亿元,海淀区财政局暂存0.23亿元。目前,威凯公司8亿元贷款偿还资金来源不确定。光大银行海淀支行2008年8月及2010年1月出具的两份贷款监管报告认为,“温泉镇项目由于开发进度迟缓,面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前期归还开行贷款面临资金压力的问题”,该项贷款蕴含一定的偿债风险。
另外,该项目原实施主体北部办未按照各子项目对征地及安臵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进行分摊,不利于规范各项目的成本核算。
2.个别项目未办理征地审批手续。在政府债务资金使用中,农大南路和温阳路2个项目2006年已完工交付使用,至今未办理征地审批手续,涉及占地51.79公顷。
调查还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重视。2003年北京科技园区 文化教育建设有限公司与国开行签订12亿元借款合同,用于中关村科技园文化教育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偿还期为2013年12月。海淀区财政局为此项贷款提供反担保。截至2009年末,该项贷款余额为6.67亿元。该项反担保存在一定风险,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
(三)我区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调查情况
为了解掌握我区社会养老基金运行状况和总体规模,揭示养老基金在征缴、管理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有关部门规范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区审计局对2009我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调查。截止2009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4.27万人,本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86.54亿元,支出总额43.1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09%和17.78%。
审计结果表明,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全部纳入市社保中心基金账户管理;区社保中心在基金的收缴、管理、支付等环节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基金征缴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基金发放按时足额,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基金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支出户余额较大,不利于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的问题。目前,我市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由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每月22日前按照估算金额提出次月的用款申请,市社保中心下拨给区县社保经办机构,由其完成社会化支付工作。由于用款申请为估算数,2009年仅海淀区社保中 心养老基金支出户月平均余额就在3290万元左右,结余较大不利于提高养老基金的使用效益。
三、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09年,全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197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75个,续建项目122个,投资总额281.88亿元。2009年末已完成投资67.91亿元。按照审计工作的要求,区审计局积极组织力量,协调社会审计机构,不断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全力为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监督服务。目前,列入审计计划的投资审计项目为64个,总投资额94.06亿元。2009年,共完成城乡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26个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送审金额20.24亿元,审减金额2.31亿元,审减率11.4%,为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建设资金使用、节约政府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审计针对少数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一些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有些方面已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总的看,我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逐年规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夯实海淀发展基础,改善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前期工作不充分、招投标管理不规范、项目档案不完善等问题。
(一)2010年土地储备开发项目阶段性审计调查情况 按照北京市审计局今年土地储备项目审计调查工作计划安排,区审计局对我区2010年土地储备开发项目进行了阶段性审计调查。2010年纳入海淀区土地储备的8个项目共涉及土地面积 207公顷,项目计划总投资107亿元,截止2010年3月末实际完成投资30.47亿元。此次重点审查了八家地区整体改造、温泉F地块等4个项目土地开发、拆迁资金补偿的真实性及项目开发程序的合规性,审计金额22.36亿元。调查结果表明,区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多部门综合监管方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八家地区整体改造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未按北京市发改委的批复要求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拆迁和评估工作的中标单位后,逾期145天仍未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2.学院路北端土地一级开发建设项目进展缓慢,造成资金闲臵。该项目2009年7月取得规划意见书,截止今年5月只开展了勘察设计、拆迁评估工作,项目实施缓慢。该项目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15亿元,截止审计时已支付借款利息1194.75万元。
(二)轨道交通项目征地拆迁工程审计情况
根据北京市审计局工作部署,2009年起区审计局对地铁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等3条地铁线路海淀区段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审计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规划情况,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招标投标管理、征地拆迁等情况。
按照全市轨道交通工作部署,我区负责辖区内3条工程线路征地和地上建筑物拆迁工作,拆迁投资估算411943万元,资金 按市区两级分摊的原则投入。截止今年3月末,市区两级资金到位272930万元,其中区财政拨款267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21640万元,拆迁建筑面积80097.63平方米、占地面积94638.26平方米,涉及27家单位、292户住宅。目前,8号线二期和9号线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10号线二期各站点拆迁已完成,五路停车场已完成计划的82.67%。
审计结果表明,我区3条地铁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拆迁、评估及拆除工作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资金的使用较规范,审计未发现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的重大问题,但存在建设程序履行不够及时、拆迁公示标准与实际执行不一致的情况。
(三)海淀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纳入审计工作重点,自2009年起对中小学校舍排查隐患、加固项目进行审计,重点审查了校安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及项目建设管理等内容,并抽查了部分已完工项目的结算情况。
按照规划,我区将分3年对全区101所中小学、24万平方米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校舍进行加固。2009年确定抗震加固改造的项目24个,涉及建筑物34栋、面积7.92万平方米,市区两级财政计划投资2.5亿元。截止今年2月末,已完成23个项目的加固任务。经结算审计,报审金额2.52亿元,审减6389.59万元,审减率达25.37%。审减的主要原因:一是按招标文件约定,对因提高抗震等级而产生的赶工费和材料调价费用,以及拆除工程计费不予调 增;二是套用定额不准确和多计工程量等因素。
审计结果表明,区政府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教委加强组织管理、认真组织落实,2009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不够规范。24个项目均未办理工程规划许可,仅4个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校安工程的设计单位、以及4个项目的施工单位未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7个项目未通过消防审核,其中4个项目未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核。
2.扩大校舍抗震加固范围。2009年区教委投入1630.76万元,将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纳入校舍抗震加固的范围;投入500万元对未列入2009年抗震加固范围的农大附小教学楼项目进行翻建,截止今年2月末,已使用资金229.89万元。
这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束后,区审计局对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已出具审计报告或做出审计决定,要求有关单位予以纠正;对应当上缴财政的违规资金依法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予以上缴;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区审计局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和监督,切实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规范财政资金 使用方面的作用;不断改进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第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要加强投资计划与预算安排的协调配合;突出监管重点,加强招投标、工程现场及合同管理,加大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监督力度;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处理处罚力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益。
第三,进一步健全绩效管理机制。随着我区可支配财力的不断加大,各项投资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绩效观念,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全面深化绩效管理,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严肃绩效评价问责,提高资金综合效益。第四,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要完善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多层次协同联动的监督格局,形成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合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当前我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审计工作将继续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切实履行审计职责,加大审计力度,为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