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时间:2019-05-13 20: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第一篇: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省财政厅厅长

朱玉明

各位代表: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2年,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全省财政预算执行平稳,较好地完成了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继续保持了财政发展的良好势头。

财政收支预算完成情况较好。2002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按年初预算口径(即不考虑所得税分享改革因素,下同)完成211.4亿元,为年收入目标的103.1%,比上年增长10%;加上划中央收入,全省财政总收入346.7亿元,增长12%,创近四年来最高增幅。全省财政支出完成454.2亿元(包括中央补助专款),为预算的97.4%,增长13.2%。预计全省滚存结余58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50.4亿元,净结余7.6亿元。

省级地方财政收入按年初预算口径完成28.3亿元,为预算的123.2%,增长13.6%。省级财政支出完成161.5亿元,为预算的98.5%,增长8.4%(主要收支项目见附表)。预计滚存结余21.5亿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1.4亿元,净结余1037万元。

增值税、消费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2002年,全省增值税130亿元,增长15%;消费税37.7亿元,增长16%;营业税38.9亿元,增长19.3%;城市建设维护税11.8亿元,增长20.5%,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合计增收28.4亿元,占财政增收总额的76.6%,是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重点税源。企业所得税下降24.6%,减收9.4亿元,主要是国家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2001年清理欠税较多。

工资、社保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2002年,全省工资和行政事业管理费支出252.5亿元,占财政支出55.6%,增长16.5%,确保了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并基本消化了临泉等20个县8.1亿元历年欠发工资;全省社保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88.2亿元,增长35.8%,较好地保障了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以及城镇困难居民的生活;教育事业费76.9亿元,增长16.5%;文体广播事业费10.9亿元,增长17.3%;公检法司支出25.4亿元,增长15.5%;科技、卫生等支出都保持了稳定增长。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全省农业方面的支出28.2亿元,增长28.2%,其中,省财政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工程,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安排扶贫资金4.4亿元,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和山库区;安排4.8亿元资金,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省基本建设支出54.4亿元,增长25.4%,其中,国债资金支出41.8亿元,用于长江干堤加固、退耕还林、城市基础设施和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省财政拨付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和改革发展等。公布取消了28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了63项收费标准,平均降幅35%,切实减轻了企业和农民的负担。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2002年,全省政府采购项目预算19.5亿元,实现采购合同金额17亿元,节约资金2.5亿元,资金节约率12.6%。其中,省级政府采购项目预算3.1亿元,合同金额2.7亿元,节约资金383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2.4%。省级对47个政府部门353个预算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省国库支付中心实际支付资金13.5亿元,比未纳入国库管理减少支出1.4亿元,相应增强了政府资金调控能力,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二、过去五年的财政工作

200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适时开展财税工作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治税、公共财政、综合财政等理财新观念,坚持以依法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为主线,以财政调控为手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财政规模不断扩大,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间,全省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489.5亿元,是前五年的2倍,年均增长8.1%。全省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712.1亿元(含中央补助专款),是前五年的2.5倍,年均增长16.5%。到200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346.7亿元,跨过300亿元新台阶。全省财政支出454.2亿元,连续跨过300亿元、400亿元两个台阶。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收入质量稳步提高。2002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7%,比1997年提高0.9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调整迈出了重大步伐,重点支出增长较快,保障了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五年间,全省工资方面支出增长1.1倍,基建支出增长2.6倍,社保支出增长528倍,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1.1倍,公检法司支出增长1倍。全省财政连续十年基本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为全国探索出一条规范农村收入分配的新路子,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省为单位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三年来,通过采取宣传发动、制定方案、层层审核、配套改革、加强督查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不反弹,确保了基层组织基本正常运转,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需要。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政策性负担68.4元,比改革前的109.4元下降37.5%。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初步形成。预算供给范围不断净化,收支项目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时间逐年提前,同时,预算审核论证制度和追加听证制度基本建立,预算追加程序和权限不断规范,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部门预算全面推进,部门所有收支统一纳入了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制度初步建立,增强了部门依法理财的观念,实现了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整性。省市县三级分别成立了国库支付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财政资金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有效地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全省部分通用物品政府采购大市场初步建立。财政支出方式不断创新,财政统发工资稳步推进,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上收到县统一发放,通信工具货币化改革全面实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财经秩序继续好转。五年来,我省“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步步深入。相继推行了“四统一”(统一收费基金立项、统一票据、统一单位财务和统一财政专户)管理、综合财政预算改革、收罚缴分离改革、乡镇零户统管和收支脱钩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范围从省级延伸到全省乡镇以上所有执收执罚单位,管理内容由部分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延伸到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同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收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一大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被取消,近几年全省共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200多项,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有效地遏制了“三乱”及腐败行为的滋生蔓延,优化了全省经济发展环境。

财政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财政管理日益规范。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进一步规范了预算行为,确保了预算执行。省财政厅制发了财政规范性文件200 多件,以省政府名义制发的地方性财政规章20余件,涵盖财政收支管理各个方面,财政法规和制度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财政管理逐步纳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作用得到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省财政厅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制

度初步建立,财政监督体系日臻成熟,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制度化机制逐步健全。

财政调控方式实现新的转变,调控职能进一步发挥。各级财政部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探索财政调控方式的改革,初步实现了由过去注重减税让利、直接参与竞争性领域投资,逐步转向灵活运用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国债投资、财政贴息、信用担保、转移支付、国有资产运营等多种手段进行间接调控。

用国债引导和带动投资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税收政策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等措施。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以间接调控为主、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并用的公共财政宏观调控体系,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五年来,全省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财政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人大、政协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也是全省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伴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财政运行新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障了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推动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五年间,全省财政支农支出90.8亿元,支持了农业三项工程以及万里绿色长廊、退耕还林、农村饮水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等工程,支持了抗洪救灾,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支出24.9亿元,带动各类开发投资15.6亿元,显著改善了我省农业生产条件。省财政先后安排6.4亿元资金,建立经济技术升级、三产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贴息,几年来吸引社会投资131.6亿元;为937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再担保筹措资金5.2亿元。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9.7亿美元,支持了合安高速公路、西气东输管网、农村卫生医疗设施、淮河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流域酸雨治理项目建设。贯彻执行国家调整有关税收政策,企业年获得政策性支持近20亿元。

——改善了全省基础设施条件。五年间,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争取国债资金237亿元,实施国债项目493个;全省财政性基本建设支出197.8亿元,是前五年的4.2倍,年均增长29.5%,支持了长江干堤加固、怀洪新河、港口湾水库、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芜湖长江大桥、合徐高速公路南段、安庆长江大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农网改造、移民建镇等一大批事关安徽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建设,为改善我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证了各项重大改革稳步推进。为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利益,全省共筹集粮食风险基金92.7亿元。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确保改革后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减少,省级财政三年共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8.3亿元;2002年省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9.7亿元,是1997年的8.1倍;近两年全省共投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15.9亿元,改造D类危房290万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66%,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煤炭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纺织压锭压绪补贴资金23.7亿元,落实债转股资金133.8亿元,支持28户企业成功上市、配股和增发,共募集资金115亿元。

——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贯彻落实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五年连续三次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施了三次公务员正常晋级进档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省政府还出台两次行政事业单位增加津贴政策,较大幅度提高了财政供给人员工资水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资发放工作,作出三年消化历年欠发工资的目标规定,各级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筹措资金,从2000年7月份起,全省基本做到了国家规定工资正常发放,并于2002年8月底基本消化了历年拖欠的国家规定工资,三年累计消化欠发工资21亿元。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五年全省共筹措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38.1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45亿元、低保资金8.9亿元,基本做到“两个确保”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50亿元,支持了深山区、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扶贫攻坚工程。

——促进了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五年间,全省教育、科技、卫生、文体广播等事业支出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赈灾复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安徽大学“211”工程、高校扩容扩招和高校筒子楼改造等一批重点

工程,支持了50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了科研院所改制和科技创新。一大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办公办案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省档案馆、省科技馆、全省重点实验室、省体育竞技场馆、安徽图书城、省图书馆、黄梅戏艺术馆、安徽

剧院改造、广播电视节目上星、省计生宣教科研楼、计生服务网络等相继建成,政法部门科技强警项目顺利实施。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财政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新的税源增长点不多,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快;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偏低;区域之间财力水平不平衡;偷逃税收、做假账、铺张浪费等现象仍比较严重。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今后五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和2003年预算安排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财政发展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财政改革发展的实际,今后五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这条主线,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财政调控机制、财政监督制约机制和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控制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今后五年全省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到2007年,力争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全省财政支出达到700亿元(含中央补助专款),年均增长9%左右,推动全省财政实力再上新台阶。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财政调控机制,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继续支持和实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全省经济的新跨越。

——坚持与时俱进,深入推进税费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新体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保资金收支体系,努力增加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建立工资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机制,把人民生活提高到新水平。

——进一步健全财政风险防范及控制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财政风险监控指标,完善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积极化解财政风险,构筑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改进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财政监督制约机制,探索监督与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

今年是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省政府开局之年,认真安排好2003年的财政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分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省政府编制了2003年省级预算草案:

全省预算:全省财政收入计划378亿元,增长9%左右,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224亿元,增长6%左右。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一些地方的人代会尚未召开,全省总预算尚未汇编,这里报告的财政收入是省代编数。

省级预算:省级财政收入预算32.5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0.2%。省级支出预算44.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6%(主要收支项目见附表)。

2003年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1、2003年,全省GDP增长预期目标为9%,GDP现价增加3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增加约31亿元,增长9%左右。省级财政收入预算增长0.2%,主要是2002年收入中,耕地占用税政策性增收、捐赠收入等因素,若剔除这些因素,2003年省级财政收入预算增长14.8%。

2、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优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足额安排中央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津补贴经费,确保不出现新的拖欠。今年中央决定再次调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并相应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财政要确保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3、保改革发展大局,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措施,积极争取国债资金,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2003年,省级基本建设支出增长5.6%。增加对改革成本的支出,促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再就业的各项政策。

4、保农科教等重点事业发展,确保教育、科技、农业支出达到法定增长要求。2003年,省级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农业支出、水利气象支出、教育支出和卫生支出安排增长6%,林业支出增长6.1%,均达到或超过了省级预算支出6%的增长水平。

5、保社会稳定支出需要,重点安排社会保障资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继续增加公检法司投入。2003年,省级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安排增长7.6%,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增长22.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90%,公检法司支出增长4.8%。

6、坚持量入为出,防止铺张浪费,大力压缩和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努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法定支出、重点支出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今后五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的预算安排,今年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完善税收征管手段,推进网络化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防止和纠正有税不收、收过头税以及税收征管简单化行为。加强财税协调配合,重点抓好主体税种和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税种的征管。严格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监督,大力清缴企业欠税,严厉打击偷抗骗税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严格国有资产转让(出租)收入、土地收益和彩票公益金管理。继续推进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罚缴分离、票款分离工作。

调整和完善财政体制,着力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结合所得税分享改革,按照让利于市县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各级政府可用财力,充分调动各地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确保新的所得税分享体制顺利实施。取消市县承担的世行华北平原农

业项目和淠史杭巢湖项目债务余额,改由省级承担;取消县级财政体制5%递增上交;取消县级粮食风险基金筹集任务,改为主要由省级承担;县级承担的民兵训练配套经费改由省级承担;增加省对县级专项转移支付;继续减少县级财政体制上解1亿元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研究减轻县乡债务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在此基础上,理顺省与县市的财政分配关系。对乡镇财政实行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县乡财政管理新模式。

全面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实施预算听证制度,同时,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加快实施“金财工程”,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完善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省直部门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扩大市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范围,严格国库支付制度。继续推进财政工资统一发放。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采购程序,逐步将财政性专项资金工程项

目纳入政府采购。完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和考核。

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加强和改进预算外资金监管。

对所有预算外收入全部实行收支脱钩管理,并全部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人员经费、公用支出和各种事业发展项目支出按科学客观标准核定,由财政统一安排,彻底打破“谁收费谁支配、谁有钱谁消费”的预算外资金分配格局。逐步规范部门政策外补贴,全面清理自定项目、巧立名目用预算外收入乱发的津补贴,研究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使所有机关公务员的薪金及补贴统一标准,财政统一发放,消除部门、单位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现象。进 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堵塞支出管理漏洞。

切实保障工资和社会保障经费支出,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严格工资专户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继续实行工资发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防止工资前清后欠,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发放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办法,鼓励节编减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人员收入水平。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县统一管理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和社区建设工作。

进一步强化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广泛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年”活动,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大力支持招商引资,积极扩大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和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继续加大文化、广播、体育、卫生等事业的投入,积极支持政法、国防和武警部队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入推进财政法制建设,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认真贯彻《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切实强化预算监管,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推进和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管理机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和会计诚信建

设,大力整顿规范会计秩序,严厉打击造假账、账外设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行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财政系统政风建设,健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强化对财政部门自身的监督管理。

各位代表,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的决议,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预算执行分析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E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

本公司在第九年年初,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公司进行了扩大生产,从生产、技术、销售、人力各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为保证公司资金流转顺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公司进行了全面预算,出现盈利,现将公司本预算执行情况做如下总结分析:

一、销售预算、现金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第九年年初的全面预算中,预计公司年销售收入为8611.67万元左右。根据公司本的实际经营业绩,公司第九年销售收入达到8609.50万元,比预计的销售收入减少了0.8%。该销售收入实际情况没有预算目标完成。

同时,公司根据销售收入预算情况,编制了现金收入预算表。在本的销售现金收入预算中,主要采用的是按照当年销售收入的62%、次年销售收入的34%收回现金收入,即预计有万元的8611.67现金收入。按照预算,公司收到现金收入的比率比预计相对低点,当年销售当年收回的帐款大致是收入的37%

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公司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的投入,人工的耗费,设备维护维修,销售过程中的费用,市场 开发费用,新产品研发费用等等。

1.管理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公司管理费用的实际发生数为299.42元,比预计的管理费用节约了12%。该项费用的节约幅度较大,主要在于实际发生额中,客户招待费等比预算少支出了,这项费用的节约其实和收入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在销售收入超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此节约幅度是正常的,收入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其增加的费用成本。

2.销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节约。公司第九年预算中,预计销售费用为300万元,实际销售费用发生数为205.2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第九年开发了新产品P2,做为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销售。因此,公司销售费用预算中,大部分由市场开发费用、市场调研费、广告费等构成。由于公司其他方面宣传工作成功,适当的减少了本项支出。

3.财务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超支。在本的实际经营中,本公司为了加快资金流转,给予顾客部分现金折扣,折扣比率为5%,主要是大于2000万元以上的帐款才予以此优惠政策。因此本公司财务费用超支了。

三、采购支出执行情况

本中,公司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材料采购,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本年初的预算中,本公司预计材料价格会上涨,做出了相应的预算。但是,实际经营中,本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比公司预计的要大,因此采购支出比预算超支了5%。同时,公司预计的材料采购现金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在公司现金流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增加。

四、利润预算

本,公司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利润的预测,其预测比实际的利润比较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下,商品销售价格比预计的低,影响了利润,其实际利润总

共2页 第 1页03财务管理2班2007年1月13日

E区E13财务部钟彩霞

额是3296.65万元,比预计的利润总额高.总结:本,公司制定的销售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材料采购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依据预算,进行了各方面的控制,使得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预算也受到一些考验,在这过程中,公司依据战略发展需要,对预算进行了适当调整。总的说,公司的预算比较科学,执行情况良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共2页 第 2页03财务管理2班 2007年1月13日

第三篇:预算执行原则

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1、制定完善事中控制的依据,保证控制点的有效控制。事中控制的依据就是公司制定的制度、办法(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采购付款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如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必须遵循预算,由财务部门在资金上进行控制,超标发生的、预算外的不支付等等,相反予以支付或根据制度申请奖励;

2、明确预算控制点,目标分解后,预算表对每个分目标、细化的目标进行量化,量化之后的数据即是控制点,通过每个控制点的控制,使得总目标得以实现;

3、预算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2)项目管理:以预算的项目进行管理;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4、定期组织召开预算分析例会。原则上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分析例会,通报考评结果、控制要求等内容,真正做到分析出问题、通报问题、处理问题、预防问题,各事业单元、职能部室需于每月度终了5日内、季度终了10日内将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报财务部,最后由财务部形成总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委员会,为预算委员会对整个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资料依据。预算分析报告应有以下内容:

(1)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累计差异数等绝对值或相对比例;

(2)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5、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各职能部室、事业单元均要建立预算执行信息台帐,要有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并主动与财务对帐,每月至少核对一次。预算信息台账要求按预算的具体项目详细纪录预算数量、金额、实际发生数、发生日期、差异数、累计预算数、累计发生数、累计差异、差异原因说明等内容。

6、定期检查预算执行。定期检查各部室、事业单元预算执行情况,对差异指标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为了更好的发挥预算控制作用,强化预算的执行,各事业单元应优化完善各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费用签批流程、资金支付流程、合同签批流程(包含价格审核、应收账款审核和费用审核)、定单投产流程(增加财务部审核定金和合同)、销售价格制定执行流程并报集团财务部备案,一是作为事业单元预算编制、事中控制的依据,二是作为集团后期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据;

7、职能部室资金支付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1)各职能部室每月5日前上报资金收付计划;

(2)各职能部室计划内款项签批流程:经办人→主管领导→财务负责人→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3)计划外的资金原则上不予支付,确需支付的在申请单上注明,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并且计划外的资金不能超过总付款额的5%。

8、费用控制的重点,原则上应优先考虑“可控费用”,过多的控制危害企业合作精神与合作效率,而控制不足又会导致无法控制预算结果,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规范审批权限来减少各项费用的超标,职能部室费用预算签批流程及具体规定如下:

(1)1000元以下(含1000元):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财务部门负责人;1000元以上:经办人→主管领导→会计审核→集团公司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

(2)预算外的费用原则上不予报销,确实需要报销时,首先执行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进行预算调整,然后按上述流程签批;

(3)集团公司高层副职发生的费用需报总经理签批。(4)对部门费用预算层层分解并进行分类管理(可控部分、不可控部分),明确各可控费用的直接责任人。

(5)严格控制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充分发挥预算硬约束作用,使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内。

9、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执行与控制

(1)结合两项资金占用预算控制目标,各事业单元应制定完善到责任人的应收、存货控制工作方案,落实逾期应收、积压存货的责任人;

(2)原则上各事业单元两项资金占用必须控制在预算内;

(3)对逾期应收款、积压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由财务部与事业单元财务处沟通、商讨拟定计提比例。

10.集团与各事业单元财务费用结算

(1)以预算中资产负债简表为依据,将期初净资产与持股比例相乘视为集团公司向各事业单元投入的资产,各事业单元按公司同期贷款利率向集团公司支付利息。

(2)双方结算均采用现金方式,如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其他方式结算,需向对方支付贴息。

(3)如变更付款方式,双方均需向对方支付因付款方式不同产生的财务费用。

11、预算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集团财务部设置集团层级预算预警指标,各事业单元根据行业特点与公司实际设置预算预警指标,当预算执行偏差大于以下指标时(当期预算指标差异率≥、累计预算指标差异率≥),财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重点提示预警指标差异及影响;各预算执行部门对预警指标填写差异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反馈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进。

12、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

预算的调整

1、为保证预算能够刚性而不僵化、灵活而不失控的持续执行,公司正式批准执行的预算,在预算内一般不允许追加(减),但在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经营条件、政策原因等客观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应该调整预算。

2、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要求

3、各事业单元经营预算调整10%(含10%)以内的报集团总经理批准;超过10%不大于30%(含30%)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大于30%时报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4、集团预算调整实行逐项审查、逐级审批制度。具体由责任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预算情况、调整原因、调整后指标、保证措施等事项后报公司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并按调整比例报公司领导审查。

5、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部门在总预算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在相关项目之间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报财务部审查备案。

6、预算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财务部门下达给责任部门执行。

预算考评

1、职能部室的预算考评与激励,根据部室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结合职能部门经营目标责任书与公司薪酬制度,对各职能部室进行考核;

2、事业单元的预算考评与激励,各事业单元应结合与集团签订的经营目标责任书,根据集团公司薪酬制度要求,构建全面预算控制指标考评体系,对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预算执行单位于每年4月、7月、10月及次年1月上报季度预算执行报告,报告需经本单位负责人签批后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执行奖惩措施。

第四篇:预算执行问题

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广,操作人员多,岗位复杂,又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如果没有全面的预算管理,就不可能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更谈不上掌握市场,控制市场,实现高效持续发展。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公司治理和企业整合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不够重视,认为预算不过是一种数字游戏,许多的预算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战略目标,出现很大脱节,从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消积应付,导致全面预算的执行不利。

(2)、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选择与决策流于形式,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公司远景预测严重脱节。在没有制定公司战略的前提下编制全面预算,就会导致注重短期经济活动,忽视长期经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未来长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互冲突,各期编制的预算指标衔接性差,全面预算管理常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公司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

(3)、没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全面 预算管理得以实施的载体,犹如人体的骨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客体,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种种环境变化的需要,相应的,以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和程序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全面预算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其他部门只需根据财务指示按部就班,这就进一步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企业预算的软约束,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

(4)、预算松驰。全面预算强调的是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需要将企业的资源、业务、资金、人才、信息进行整合,高度的作业协调、资源有效的配置、战略驱动式的业绩。打造出一种合力,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全面预算体现的是一种“集权下的分权制度”,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将责任和权利进行划分,层层落实分解。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需求,对企业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战略驱动式的业绩评价考核的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以此来决定他们从企业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相应的以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一定预算考核指标作为基础来衡量,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

预算松弛表现为蓄意夸大业务活动预计成本费用及作业难度或蓄意压缩业务活动预计产出。产生预算松弛的诱因或是管理者想通过压低产出预算指标,使实际业绩增大以谋取较高的奖励性报酬,争取升迁机会;或是通过编制有足够弹性的预算指标,防止经营不确定性导致无法完成预算的风险:或是通过提高预算资源耗用,争夺有限的稀缺资源,降低本部门完成全面预算指标的难度。

无论何种形式的预算松弛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表现在:其一,预算松弛使公司的稀缺资源过多地流向制造预算松弛的部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其二,预算松弛使各部门之间传递的信息有很大的水分,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缺乏互相信任。同时失真的内部信息在公司内部传递时,会误导决策部门决策失误。其三,松弛的全面预算使控制标准过宽,妨碍全面预算差异分析,掩盖了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四,预算松弛使公司业绩虚增,缺乏客观、公正性。同时,实施基于完成全面预算目标的激励方案时,公司为预算松弛这种“数字魔术”付酬,激励的效果适得其反。(5)、预算执行者强调业务的特殊性而使预算控制不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预算执行者会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比如因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而批判“预算太死板”、“计划赶不上变化”,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执行,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还是十分随意,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贯彻“刚性原则”,同时要考虑环境变化、或有事项、业务流程的结构性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而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尽量避免出现预算内浪费严重或资金挪用、突击花钱等问题

二、解决对策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集成式管理。它的核心职能就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对财和物的运行方式――资金流和业务流进行事前的规划,并将其按照职权范围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从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再将业务体系和数量价值体系整合到信息体系中。实现企业运行和管理的高度信息共享化,进而实现“四流”的高效合一。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管理行为,必须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组织和指挥,由各级业务及其他专业管理部门来编制并执行预算。

(2)、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公司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对接,必须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公司战略必须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如果战略只是一种口号、一种文化,公司战略就不具有指导作用;其二,公司战略与企业预算间的连接关系必须是清晰的。

具体表现在:

公司战略决定预算导向和预算主指标。具体来说,晶科目前属于成熟型企业,而成熟型企业的预算导向及预算编制起点则更强调利润及其实现,并以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产品毛利率、息税前利润及其增长率等作为具体目标确定的对象。

公司战略决定预算目标。公司战略方向及预算目标导向明确后,公司战略还必须为预算目标的初步确定提供支持。

公司战略与预算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战略决定预算,预算支持和修正战略。具体地说,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形成自己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能将这种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规划在企业中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应该基于企业当期所处的战略目标阶段来制定和实施。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本身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两者都是对事物后续发展的计划和先期安排,但预算的安排具有短期性,而战略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长期行动,因此,企业如果能将这两者配合好就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3)、各责任中心则是具体预算的执行机构,公司 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查批准本企业预算方案,并协调预算的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

(4)、采用联合确定基数法解决预算松弛问题,预算编制兼顾刚性与弹性原则

人是全面预算的制定者、全面预算信息的利用者,全面预算的执行者,也是全面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当然,解决预算松弛的根本途径必须针对全面预算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过分强调本中心或部门利益等根源性问题。为此,2000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杭州商学院院长胡祖光教授在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确定基数的“联合基数法理论”,将“联合基数法理论”引入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所谓“联合确定基数法”,即让下级自己定一个能完成的利润基数,在这个基数的基础上按这个基数的90%确认为正式的预算基数。超过预算基数的利润,全部归下级作为奖励。在年终对年初预算数和年终实际完成数进行比较,如果年初预算数小于年终实际完成数,要按差距的95%对下级进行罚款。例如:营销部本来有能力完成1000万的销售收入,却只做了700万的预算,那么其他部门只会根据700万的销售预算作出自己相应的预算,而营销部实际完成了1000万的销售收入,那么其他部门不得不相应增加自己的预算,但是实际上由于准备不足或出于自己部门的利益,其他部门往往不会随便受营销部的追加预算,造成企业发生了不应发生的损失,而且容易导致部门间的矛盾,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实践上看,联合确定基数法在一些公司应用后取得明显成效,在解决预算松弛、提高全面预算指标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全面预算的“刚性”原则。当然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并不是不考虑全面预算环境的变化、公司业务流程结构的变化和外部市场变化对预算指标的影向,而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全面预算进行调整,对例外事项进行预算外管理,以保证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有意识地建立预算的全员参与机制。(5)、建立严格而完善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公司应当及时将各责任中心及所属各部门财务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各预算执行部门则应当将分解下达的财务预算指标细化为季度、月度预算,层层落实财务预算执行责任。同时,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经核定的财务预算,切实加强销售、采购、投融资、人力资源等重大事项以及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明确超预算资金追加审批程序和权限,并应对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上还必须注意,在后续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在预算的执行与控制环节下功夫。

首先,各部门要严格遵守预算管理流程和制度,不搞特殊,不乱开口子,使各项预算处在可控状态。预算管理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统一的认识:预算对事不对人,企业的任何单位和部门,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地表达其意见和建议,充分地参与预算编制的博奕过程,进行充分的讨价还价,但是预算定额标准一经制定,它就成了铁的命令和制度,任何个人和部门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和单位的特殊情况就网开一面,从而影响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在抓好事后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应更多地建立起有关预算管理的监控体系,其中,特别是应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动因进行及早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快速的纠偏行动,而不是等到偏差产生后,进行事后的处置。

最后,做好企业的预算循环管理与应用工作。企业的预算以预算为主,企业在每上个结束时,应该对上个预算循环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起企业的预算经验数据库,从而在下个预算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力求避免出现上个预算循环中的问题或使该问题得以改善,也就是说,企业的预算循环应该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并且,能在下个预算循环中,重点监控上个循环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企业的预算管理逐步走向完善和良性发展的轨道。

(6)、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考评环节,完善和创新预算控制评价分析

1.建立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

建立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就是根据企业全面预算目标,结合各部门领导岗位的责、权、利,运用价值分解的原理和目标管理办法,自上而下,把全面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设置关键业绩的具体指标目标,形成用制度安排岗位,按岗位确定人员的机制,每一个岗位必须做到责任明确,岗位之间界限清楚,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同时,将各级部门岗位的薪酬与关键业绩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使各层次的职工共同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在关键指标体系的运作中应注意两点:其一,设置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生产类。技术类、管理类等职别岗位特点来确定指标内容,同时挑战目标的设置要合理,既非垂手可得,也非高不可攀;其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适时讲评,及时奖励,表彰创意和创新,指出缺点和不足,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施重点业务预算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

企业的重点业务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费用等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所以预算内容上必须以重点业务的预算为核心。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

3.加强信息反馈控制

建立多层级预算管理跟踪报告制度,按照预算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报送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各预算职能部门对归口预算目标进行定期跟踪分析、控制,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寻找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完善预算评价机制

首先,评价指标的创新。影响公司战略和目标实现的不仅仅是财务因素,还包括非财务因素。因此在设置和选择评价指标时,首先应该考虑能够反映公司战略和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的指标;其次应该既包括财务指标又包括非财务指标。另外,评价指标应该根据管理层次、工作性质、承担任务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其次,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方法不但要应用定量评价,而且要应用定性评价;不仅要应用综合评价,而且要应用动态评价;不但要采用水平分析,而且要采用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在具体应用时要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后,激励机制的创新。建立与预算评价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反映员工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强调企业的长期业绩,而非短期效益;其次要考虑企业的文化背景,要获得全体员工的认同,而不是顾此失彼;再者要具有足够的激励作用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注意激励中的约束问题,对于没有实现预算目标而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横向竞争。

第五篇:关于2009海淀区预算执行和

关于2009海淀区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0年6月22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海淀区审计局局长

张稷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海淀区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本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北京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试行办法》的规定,海淀区审计局对2009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查了区财政局具体组织区级预算执行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区本级政府债务情况、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并对2008全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回访检查。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2008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束后,区政府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各相关部门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切实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落实情况看,各相关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大多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予以 纠正,但仍有个别问题未完全落实。

区财政局对公用经费部分项目年初预算编制不够准确的问题,已调整了交通费定额标准,重新对单位进行合理规范的分类,压缩了部分费用的预算;对政府采购的管理不够完善、文本审核不够严谨的问题,已调整了部门预算系统,加强了业务科室与采购办对政府采购预算的联合审核;对个别项目预算批复不够严格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项目的评审要求和范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集中组织评审,作为审核预算的依据。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不够明确、统计口径不统一的问题,已按照财政部的文件要求,调整了管理范围和统计口径。

针对税收征管审计中发现的房地产企业有关涉税问题,区地税局广泛开展了房地产企业税源清查工作,逐户摸清企业经营情况,强化征管,未按规定申报缴纳的税款7554.25万元已足额补缴入库。

针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区园林局、体育局等单位加强了预算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规范基础资料数据的填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项目结余资金报区财政局批准后使用;对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区园林局进一步完善了资产购臵、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加强资产管理;对区卫生局和民政局当年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区财政局已予以收回。

对再生水厂建设洽商变更较大,超预算支出的问题,区水务 局要求内部工程管理部门加强前期立项调研,优化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减少施工漏项和增项。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区新农合中心已组织各经办机构财务人员开展了财务管理培训,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并加强了基金财政专户、支出户定期对账管理工作,完善了基金拨付办法和程序。

对海体中心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维修改造工程中存在的超预算投资等问题,已补办了审批手续,追加了项目投资;但截止目前,消防通廊地面质量鉴定工作以及规划许可手续问题,尚未按照区重大办召开的专题协调会要求办理完成。

二、2009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呈现先抑后扬、明显回暖态势,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进一步加大,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64804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1%,同比增长21%;全区财政总支出完成20895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8.1%,同比增长19.9%;2009年区本级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专项资金113751万元,净结余35515万元。区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

(一)区财政局具体组织2009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09年,区财政局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中,积极应对宏 观经济环境变化,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管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完善政府促进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筹集和安排扩大内需项目资金;严格控制出国(境)费、公车购臵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支出,压缩行政经费;强化监督服务职能,联合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探索建立长效防范机制。

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局在具体组织2009本级预算执行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但还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1.部分专项结余资金未及时收回。如无业大病保险补贴由于预算不准确,2008年形成结余300万元,至2009年末财政仍未收回结余资金。又如,信息管理学校等3所学校2008年教学设备购臵、少数民族补助等项目已完成,专项结余资金71.52万元未及时收回。

2.海淀看守所羊坊店医院特殊病房改造项目投资未实施政府采购。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过多次拆改,区财政局评审后最终批复工程资金173.5万元,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该项目竣工后投入使用仅4个月,看守所犯人即迁出至999医学救援中心,目前特殊病房以及羊坊店医院为该项目改造购臵的244.69万元设备暂处于闲臵状态。

3.个别项目政府采购审批不规范。四季青地区新建派出所购 臵办公家具支出51万元,区财政局未将此项目批准为集中采购,且资金支付方式为授权支付。

(二)我区政府债务审计调查情况

截止2009年末,海淀区政府债务本金余额85.54亿元,其中:政府直接债务44.47亿元、或有债务41.07亿元;当年新增债务本金30亿元,其中直接债务17.1亿元;当年偿还债务本金12.3亿元、支付利息3.6亿元。全区共有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等4个投融资平台公司,2009年末政府性融资本金余额共68.11亿元,占全区政府债务总额的79.62%,其中:政府直接债务41.71亿元,或有债务26.4亿元。按照财政部拟定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测算,2009年末海淀区政府债务规模为自身财力的0.53倍,处于“安全区”。

区政府为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统一管理,制定了《海淀区政府债务管理办法》及《海淀区政府或有债务监督管理办法》,从贷款项目申报、审定、资金举借、过程管理到本息偿还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初步构建起全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

审计结果表明,投融资平台公司利用政府信用融资,融入资金重点投入到区环境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30余个项目中,解决了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短期投入不足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调查也发现,我区政府性债务资金在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个别项目贷款蕴含偿债风险。温泉小城镇建设一期项目建设始于2004年,计划投资69.2亿元。截止2009年末已完成投资1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5%,其中16亿来源于银行贷款。项目实施主体经过多次变更,2008年6月移交至威凯公司时,从北部办转入项目资金结余1.8亿,转入融资债务9亿元。2009年末该项目债务本金余额8亿元,偿还日为2010年10月。根据《还款责任书》约定,贷款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为“温泉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出让的全部收入和其他相关收益”。该项目D地块已于2006年开发完毕上市,收回资金12.55亿元,其中:投入该项目其他地块建设4.72亿元,土储海淀分中心留存7.6亿元,海淀区财政局暂存0.23亿元。目前,威凯公司8亿元贷款偿还资金来源不确定。光大银行海淀支行2008年8月及2010年1月出具的两份贷款监管报告认为,“温泉镇项目由于开发进度迟缓,面临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前期归还开行贷款面临资金压力的问题”,该项贷款蕴含一定的偿债风险。

另外,该项目原实施主体北部办未按照各子项目对征地及安臵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进行分摊,不利于规范各项目的成本核算。

2.个别项目未办理征地审批手续。在政府债务资金使用中,农大南路和温阳路2个项目2006年已完工交付使用,至今未办理征地审批手续,涉及占地51.79公顷。

调查还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应引起重视。2003年北京科技园区 文化教育建设有限公司与国开行签订12亿元借款合同,用于中关村科技园文化教育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偿还期为2013年12月。海淀区财政局为此项贷款提供反担保。截至2009年末,该项贷款余额为6.67亿元。该项反担保存在一定风险,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化解。

(三)我区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调查情况

为了解掌握我区社会养老基金运行状况和总体规模,揭示养老基金在征缴、管理使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有关部门规范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区审计局对2009我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调查。截止2009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4.27万人,本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86.54亿元,支出总额43.1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09%和17.78%。

审计结果表明,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全部纳入市社保中心基金账户管理;区社保中心在基金的收缴、管理、支付等环节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基金征缴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基金发放按时足额,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基金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支出户余额较大,不利于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的问题。目前,我市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由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每月22日前按照估算金额提出次月的用款申请,市社保中心下拨给区县社保经办机构,由其完成社会化支付工作。由于用款申请为估算数,2009年仅海淀区社保中 心养老基金支出户月平均余额就在3290万元左右,结余较大不利于提高养老基金的使用效益。

三、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09年,全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197个,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75个,续建项目122个,投资总额281.88亿元。2009年末已完成投资67.91亿元。按照审计工作的要求,区审计局积极组织力量,协调社会审计机构,不断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全力为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监督服务。目前,列入审计计划的投资审计项目为64个,总投资额94.06亿元。2009年,共完成城乡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26个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送审金额20.24亿元,审减金额2.31亿元,审减率11.4%,为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建设资金使用、节约政府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审计针对少数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一些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有些方面已得到了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总的看,我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逐年规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夯实海淀发展基础,改善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前期工作不充分、招投标管理不规范、项目档案不完善等问题。

(一)2010年土地储备开发项目阶段性审计调查情况 按照北京市审计局今年土地储备项目审计调查工作计划安排,区审计局对我区2010年土地储备开发项目进行了阶段性审计调查。2010年纳入海淀区土地储备的8个项目共涉及土地面积 207公顷,项目计划总投资107亿元,截止2010年3月末实际完成投资30.47亿元。此次重点审查了八家地区整体改造、温泉F地块等4个项目土地开发、拆迁资金补偿的真实性及项目开发程序的合规性,审计金额22.36亿元。调查结果表明,区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储备开发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多部门综合监管方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八家地区整体改造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未按北京市发改委的批复要求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拆迁和评估工作的中标单位后,逾期145天仍未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2.学院路北端土地一级开发建设项目进展缓慢,造成资金闲臵。该项目2009年7月取得规划意见书,截止今年5月只开展了勘察设计、拆迁评估工作,项目实施缓慢。该项目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15亿元,截止审计时已支付借款利息1194.75万元。

(二)轨道交通项目征地拆迁工程审计情况

根据北京市审计局工作部署,2009年起区审计局对地铁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等3条地铁线路海淀区段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审计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规划情况,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招标投标管理、征地拆迁等情况。

按照全市轨道交通工作部署,我区负责辖区内3条工程线路征地和地上建筑物拆迁工作,拆迁投资估算411943万元,资金 按市区两级分摊的原则投入。截止今年3月末,市区两级资金到位272930万元,其中区财政拨款2675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21640万元,拆迁建筑面积80097.63平方米、占地面积94638.26平方米,涉及27家单位、292户住宅。目前,8号线二期和9号线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10号线二期各站点拆迁已完成,五路停车场已完成计划的82.67%。

审计结果表明,我区3条地铁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拆迁、评估及拆除工作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资金的使用较规范,审计未发现转移、挪用建设资金的重大问题,但存在建设程序履行不够及时、拆迁公示标准与实际执行不一致的情况。

(三)海淀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纳入审计工作重点,自2009年起对中小学校舍排查隐患、加固项目进行审计,重点审查了校安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及项目建设管理等内容,并抽查了部分已完工项目的结算情况。

按照规划,我区将分3年对全区101所中小学、24万平方米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校舍进行加固。2009年确定抗震加固改造的项目24个,涉及建筑物34栋、面积7.92万平方米,市区两级财政计划投资2.5亿元。截止今年2月末,已完成23个项目的加固任务。经结算审计,报审金额2.52亿元,审减6389.59万元,审减率达25.37%。审减的主要原因:一是按招标文件约定,对因提高抗震等级而产生的赶工费和材料调价费用,以及拆除工程计费不予调 增;二是套用定额不准确和多计工程量等因素。

审计结果表明,区政府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教委加强组织管理、认真组织落实,2009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不够规范。24个项目均未办理工程规划许可,仅4个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校安工程的设计单位、以及4个项目的施工单位未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7个项目未通过消防审核,其中4个项目未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核。

2.扩大校舍抗震加固范围。2009年区教委投入1630.76万元,将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纳入校舍抗震加固的范围;投入500万元对未列入2009年抗震加固范围的农大附小教学楼项目进行翻建,截止今年2月末,已使用资金229.89万元。

这次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结束后,区审计局对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已出具审计报告或做出审计决定,要求有关单位予以纠正;对应当上缴财政的违规资金依法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予以上缴;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区审计局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的建议

第一,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和监督,切实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规范财政资金 使用方面的作用;不断改进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第二,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要加强投资计划与预算安排的协调配合;突出监管重点,加强招投标、工程现场及合同管理,加大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监督力度;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处理处罚力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益。

第三,进一步健全绩效管理机制。随着我区可支配财力的不断加大,各项投资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绩效观念,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全面深化绩效管理,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严肃绩效评价问责,提高资金综合效益。第四,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要完善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多层次协同联动的监督格局,形成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合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当前我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审计工作将继续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切实履行审计职责,加大审计力度,为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下载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安徽省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

    预算执行管理[范文模版]

    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各项财政政策实施的效果,关......

    预算执行审计方案

    预算执行审计方案 篇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施方案(2446字) 20XX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严格履行财政审计的监督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执行和

    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建阳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局长孙立群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

    关于2011年省级预算执行

    关于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1年7月25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省审计厅 阎宝泰 根据《中华人民共......

    预算执行定性依据

    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定性依据 1. 支出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细化预算和提前......

    浅谈县级预算执行审计重点

    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已有十余年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得到较好推广,审计结果普遍得到各级人大、政府的肯定。随着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财......

    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预算执行分析 制度名称 预算执行分析制度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1.了解预算执行中的差异,为预算考核提供依据,并作为考核与奖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