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风格心得体会
教学风格心得体会1
在日常的听课、请教、交流中我们会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在老教师身上体现的更明显。经过深入研究我知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而对于青年教师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关键的成长阶段努力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刻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作了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良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虽然我没有条件身临其境的听名家的讲座,但是我们有网络这个大课堂。在网上很多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稳老练、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辟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手法讲自然数)、妙语连珠的讲学风格,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我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学时代的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中不乏名师高手。有的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的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严谨;有的老师教学语言精炼、板书及黑板画美观,徒手画图更时令人惊奇;有的老师擅教平面几何,分析透彻、推理严密;有的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这些优秀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记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将是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例如我师傅戴丽萍老师潇洒自如、沉稳老练的教风,周艳萍老师典雅、严谨的教风,杜英慧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都是我要努力学习的典范。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用心领悟其真谛,归纳出在数学教学中遵循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求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琢磨,我初步为自己制定了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实、镇定、自信,精神抖擞;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严谨、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画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在以后的工作中以这个样本为指导,加上虚心请教,多听课,一定会教有所成的。
教学风格心得体会2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它们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从事教学时间长了,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错了。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长期不断追求与探索,达成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的结果,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而这仅靠经验是不够的。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摹仿,是一条重要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选择著名专家学者、名家高手模仿,也可以选择身边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模仿。摹仿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甚至手势、语调,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习他们具体的教学组织操作策略,等等,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摹仿,需要鉴别。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满足于拿来和移植,就易出现形式化倾向,反而使教学难以开展,使自己更加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异于别人的个性心理、兴趣特长、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注意选择和摹仿与自己教学个性“潜质”相一致的风格特色,使其具备适宜移植生长的“亲合性土壤”,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掌握和利用,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出定位,并“定向”发展。
摹仿,需要琢磨。教师对自己所摹仿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要学会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去粗取精,抓住精髓,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大胆尝试与实验,做到不拘一式、不限一法,把适合自己的加以内化吸收,使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并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和方法来探索性地进行教学,迈出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
摹仿是为了独立与创造。当模拟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教师应能结合自己的实验与探索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或改造所借鉴的.部分教学风格与特色,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鲜明地表现出来。
教师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必须超越单纯的摹仿,拥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挑战。教师应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自己的教改思路与方案,不固守现行的或老一套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注意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要选择突破口重点攻关,以点带面,建立新的教学风格,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等等。
教师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个人修养基础,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和“乐教”精神,把教学当做一项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这是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风格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有利于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每一名教师都应不懈地努力。
教学风格心得体会3
活力不只属于年轻人。年轻不完全可以用年龄来衡量,关键在于心态,能否有一颗平常心,甚至是童心。如果年轻教师不思进取,观念陈腐,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三十岁的人,思想僵化,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更显得可悲可叹,何来魅力?教师生涯中,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美丽风景线。
年轻时思维敏捷,激情澎湃,与学生常有心有灵犀的默契。一起欢歌笑语,一起竞技挥洒,情投意合是一份难得的亲近。
年长有年长的优势。因它更代表着一种渊博,一种智慧;一份沉静,一份温馨;一份成熟,一份依靠。老当益壮的活力,让人欣赏;睿智深邃的思想,给人启迪;宁静致远的心境,更显生命的可贵。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原汾口中学余名声老先生,他清新自然,平易近人,但治学十分严谨,为了一个历史知识的疑点,近知天命的他竟与我们这些小字辈争辩得面红耳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也是学生心目中的名师名家。所以说,教师的魅力与年龄不成正相关或负相关,年龄也不成其为学生对教师是否喜欢的一条分界线。
有人说,学生喜欢心地善良、性格开朗的老师。
实际上,教师的魅力与怎样的性格也无直接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着事物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有魅力的教师,必定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地张扬自己的特长,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或风趣幽默的诙谐型,或收放自如的潇洒型,或严谨踏实的治学型,或涉笔成趣的作家型,或学富五车的博学型。可以说,一百个成功的教师,就有一百种鲜明特色的个性魅力。比如,上课时,面对学生,有的教师那声音,甜美悠扬的,抑扬顿挫的;有的教师那眼神,温柔慈祥的,蕴籍深邃的;有的教师那手势,遒劲有力的,舒畅优雅的;有的教师那语言,慷慨激昂的,妙趣横生的……。凡听过倪老师上课的人,都被他那恢弘的气势,辞赋般的语言所折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着了魔似的迷恋上他的课,被他带进那充满诗意的、童话般的语文世界。可以说他的课堂教学是鲜活的,充盈着灵性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激情、智慧、灵感、创造都在这个对话中迸发出来了。总之,每一个教师都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德”生威,以“才”生魅。热爱学生,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疑学生所疑。以高雅的“品格”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以馨香的“品德”去扣击学生的心扉,以楷模形象去赢得学生的敬仰和尊重,教出自我的风采,展示自我的魅力。还有人说,学生喜欢亮丽的女教师,帅气的男教师。
事实上,教师的魅力与长相本身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亮丽与帅气的外表只能赢得学生的一时,不能赢得学生的一世。虽说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端庄的外表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教师向学生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人世间的真、善、美,应该是进步、文明、正义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文本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声,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修养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教学中游刃有余、高屋建瓴。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求知的莘莘学子,从来不会因为风趣幽默、美丽潇洒就原谅老师的浅薄无能,尤其是高年级段的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才是师生关系中最高的境界。
教师的魅力,不是靠“教师”这块牌子来维护,更不是靠年龄、容貌来招摇,因为教师劳动是一门艺术,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至于一喜一怒都需要艺术的手笔,精雕细刻,恰到好处。“亲其师而信其道”,靠得是深厚而广博。
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将自己的知识、思想、信念、精神全息拷贝到学生身上,融入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未来;教师借学生之身巧妙地扩展着自己。这样,在学生身上再现教师的思想和精神,甚至延续着教师的生命,这样的教师不仅仅是幸福的,而且魅力是四射的,是永恒的,是闪烁着灿烂的生命之光的。
教学风格心得体会4
教学风格是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一种独特结合。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总结而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摹仿一学习一借鉴、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和教学风格形成三个阶段。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的著作。该书分为“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教学风格案例的多维解读”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等三个部分,对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读了此书,再来对照自己教学生涯的一些案例,感觉受益匪浅。
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对待学生问题上,在课堂问题处理上,在课堂结构设置与课堂内容的组织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我认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注重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节课的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节课下来,都要学生梳理一下这节课的要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作为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二、拓展思维。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只着眼于课本,而应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于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
三、学教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爱与宽容,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欣赏,对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与自己比,每天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启迪心智。
掌握知识不是目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知识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智慧,能让我们战胜躁动的躯壳,让我们拥有高贵的品质,让我们飞离存在的泥沼,让我们无愧于生命的光辉。
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要在教学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创新和发展。
教学风格心得体会5
6月8日,我们教研组学习了如何形成教学风格示范课。通过观看示范课我对教学风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中对自己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有了定向。
教学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不断启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拔云见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识的化身让学生默然叹服;有的教师是和风细雨,如同朋友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有的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的老师的课堂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平常我听其他老师的课,常常被他们的精彩之处打动,在教学中总是想将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最终却做不到,我想教学没有好坏风格之分,只有高低之妙,一名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是与其个人性格有关,二是与其个人际遇有关,三是与其个人知识素养有关,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都是好的。
我要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才适合我?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没有一点头绪,通过观看这些示范课,了解了什么是教学风格后,我心中对教学风格有了些理解,可是对教学风格还是一知半解。记得刚给这些孩子上课他们不理解上课讲的,说的。有的时候他们会对我说说他们喜欢某某老师的课,某某老师讲的课他们能听懂,而我讲的课他们听的不太明白。我想如果这些算是他们的教学风格的话。那么,我对我的教学风格形成就有了一个定向,我要最求一种“幽默风趣,自由轻松”的风格
试论锤炼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方法途径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 秦梦圆
摘要:个性化教学风格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教学能力,是符合教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通过对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进行不断的锤炼和培养,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独具特色,也能让我们的教学别具一格。关键词: 个性化
教学风格
一、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界定
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是课堂教学方式、手段等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是教师教学魅力的折射。
二、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它们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只有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独特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全面反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有利于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
三、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风格的分类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比较典型的分类有以下类型:
国外研究者中,B.Flscher将教学风格分为工作取向型、合作计划型、儿童中心型、科目中心型、学习中心型、情绪兴奋型;Conti将教学风格分为学习者中心型和教师中心型;Kraft将教学风格分为教师中心型、学生中心型和师生互动型;Entwistle将教学风格分为权威型、民族型和放任型。
国内研究者中,吴庆麟将教学风格分为演讲与讨论型、集中中心与教师中心型;魏正书将教学风格分为启迪型、探索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综合型;王北生将教学风格分为情感型、理智型、幽默型和求美型;李林生将教学风格分为热情奔放型、深入浅出型、平易朴实型、雄辩谨严型、幽默风趣型、标新立异型和画龙点睛型。
目前国内、外教学理论界在对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没有统一、明确且严格的分类标准。其中国内影响最广的分类是学者李如密的类型划分。他在综合前人包括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风格分类的相对优化。其中,单一性教学风格分类包括:理智型和情感型、表演型和导演型、庄雅型和谐趣型、谨严型和潇洒型、雄健型和秀婉型、蕴味型和明畅型。
四、锤炼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方法途径
(一)确定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
在工作中,当我们还未有意识地去关注自身的教学风格时,总觉得自己没有教学风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身的异于他人的独特性格、气质和能力,而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往往决定着自身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比如在工作环境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同事如果是一个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人,往往他的教学风格趋向于理智型;而对于心思比较细腻善感的人,他的教学则往往充满感性一面;在工作中,做事风风火火,赶紧利落,那么他的教学风格也往往偏向于干练型;喜欢做事有条不紊,滴水不漏,那他的教学风格也必然是严谨型的。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并不能十分确定自己属于那种教学风格或是适合哪个教学风格,有时甚至会因为欣赏他人的风格而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自我,寻找真正适合自己长足发展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就我自身的教学而论,以往我认为自己天性活泼,与小孩子相处融洽,无距离感,便以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应与亲切自然有关,其实不然,在我的教学中,往往以语言简洁、言行干练、教学环节简单为主,而当我的同事将这些属于我的特点点明之后,我竟觉得简洁干练就是我的教学风格,这必然是与我的个性和气质相关。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明确自己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具特色。
(二)强化理论,夯实基础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之后,就应该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期让自己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成熟化。每位踏上教学岗位的教师都进行过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教师间没有多大差异,但有的教师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有的教师却只能是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法。原因是什么?不言而喻,你是否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创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有个性风格的教师,就必须勤奋学习,勤于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学习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博览与精通相结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若想获得学科教书的真知灼见则需要熟读精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对于教育类经典著作,对课程标准解读类文章,关于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报刊,宜经常读、反复读、精心研读,以求得透彻了解,这样会促进自己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时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修养。二是摒弃与建构相结合。教师应通过学习来洗脑,摒弃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知识,建立起学科教学的新知识,使自己这一潭死水成为知识源头的活水,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三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钻研是传统意义的学习,作为一个现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学习,如读书沙龙、交流探讨、听课、辩课、评课、等活动,其效果并不逊于个人的学习钻研,比如利用网络平台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互动性强,集思广益,能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大碰撞。
(三)有的放矢,博采众长
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教学风格发展方向,以及在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观察、模仿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帮助的优秀教师,学习他们的优秀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学习其要领。观察、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我们能够尽快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我们看到很多名师的课都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于永正老师的 “五重”教学,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体现了他的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教学风格等等。在锤炼我们自身的教学风格时,我们就可以去学习、观摩我们所欣赏的或与自身教学风格有共通性的名师课堂。如若想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诗韵,做一名诗意的老师,那就可以模仿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教学;如若想让自己的激情充溢课堂,就可以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激情风格。当然,还有孙建峰老师的扎实、灵活、激情、幽默的艺术风格,孙双金老师的 “一主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求实性,以学生为主),薛法根老师的简单而实在,轻松的学语文,吉春亚的言语学习型: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钱梦龙的自然式阅读„„只要我们明确了适合自己今后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总有一种名师的风格是能促进我们既定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的。
(四)实践反思,独立创新
在模仿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我们就得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思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反思,在我选择了身边的名优教师作为的学习模仿对象后,当然,我选择是我倾向于的教学风格类型,学习、借鉴、依葫芦画瓢式地模仿、照搬。当我在形式上达到了可以独立教学的时候,我就必须将学到的东西实践到自己的课堂,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我喜欢简洁清晰的教学环节,那我就将教学的过程设计得清楚简单,但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同样做到扎实、严谨、细致。在教学语言上,我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简单直白,那我就尽力做到一言中的„..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教师独具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而一次次的教学实践就是锤炼我们教学风格的最好机会。当我们对自身教学风格有了思考,就会实践到教学中去,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地让自己的教学风格立体化。当我们的教学风格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初露头角之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会显露着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此时的我们除了保持原有的教学特色,还得不断地深化自身的教学风格,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艺术性的加工,以自己的优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不断创新,让自己的教学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周丽.谈教学风格的形成[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