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2024-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花了两天时间拜读了最近超热的一本书《人类简史》。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当时我是比较排斥的,用这么薄的一本书来描述人类的历史,有点异想天开。看完书之后,我路转粉了,不由得为作者宏大的思维所拜服。

这本书整体来说,是紧紧抓住了一点,就是“趋势”。

人类由动物发展为上帝,一共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趋势浪潮:

第一次趋势是“认识革命”,使得人从食物链的最底层走向了最高层。

第二次趋势是“农业革命”,使得人口极大的提升,占领了全世界。

第三次趋势是“科技革命”,正是我们现在所在经历的这个时代。

这里想着重谈一下科技革命的时代,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书中指出,科技革命时代的趋势是资本和科技的循环,资本投入科技,产生超额产出之后,再循环投入科技,从而产生了指数级爆炸式的增长速度。这个循环成立的关键就是不断涌现的科技发现,5来,科技也从来都没有辜负过我们。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列举了现今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我细细一数,居然发现一大半是科技公司。我也看到了身边很多的例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因为这个已经不是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刚需。

书中还提到了银行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社会关系中,如果A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然后拿着计划向B去借钱,B是不会借的'。但在科技革命的时代里这个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资本的高速循环,推动整个社会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对未来的乐观心理,在这种乐观心理的驱动下,B就有可能借钱给A,无数的机会就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社会也因此进一步加速发展。这个角色B往往就是银行。作为一名银行科技员工,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使命和责任感,原来我们日常一点一滴的工作,是可以和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而且这个基础的使命也能给职业发展以指引。

听说目前《人类简史》这本书的阅读主力是创业者们,因为创业本质上就是一个追赶趋势的过程,而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理清这一点。我觉得对趋势的了解对每个人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一部分解答为何而工作这个关键的命题,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本书,得到成长。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

初看《人类简史》一书的副标题是从动物到上帝,不懂何意,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人类从猿类(动物)进化到了造物者(创造物质甚至快乐乃至一切,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与我脑海中朴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着某些异曲同工,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猿类,到智人,再到控制一切的人类,我们这个物种究竟是在哪里发生了类似于“惊险一跃”的变化?读完全书的感觉是,我们和这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为争夺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不停的.战斗、和解,最终胜出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出来的想象能力——创建虚构故事。我们相信这些虚构故事,所以我们能够创造秩序、国家、民主、宗教、金融、信用体系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我们发自内心相信并有不少人为实现他们终身奋斗。在很多关键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可以团结到一起,也是这些因为我们共同相信某些集体想象。而且其他物种正好缺乏这种通过集体想象组建共同体的能力,所以在人员和资源整合上无法胜过我们,所以最终我们人类占领了地球。

称霸地球之后我们的这一特长或是优势通过我们的野心更是发展到极致。地球被我们划分成一个个叫做国家的小版块,我们在这颗星球上纵横捭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近无所不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一次革命比一次革命时间短创造力大,金钱政治手拉手,一起迈向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吃不饱?转基因食品让亩产万斤差点成真;穿不暖?蒸汽推动的纺织机织出了消费主义买买买;治不好?基因序列重组五分钟仿生手臂听你摇摆甚至长生不老忧虑已经来了。虽然与其他物种的斗争以我们胜利终结,但同类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各种战争来一发,直到我们创造出了毁天灭地的原子弹相互制衡,直到我们发现和平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我们才按捺住心中一直潜藏的战斗基因与冲动。说到底,人类的自私自利还是救了自己。

身外之物都解决了,身内之物呢?吃穿用度、健康财富都解决的差不多了,幸福、快乐这一永恒的主题提上日程。以前我们以为个人对幸福、快乐的主观感受与天生的遗传基因有关,但是现在人类再次发挥自己追根究底深入分析的科学精神,制造了让大脑产生快乐的物质。除了让自己由内到外想满足什么就得到什么,我们甚至在制造出了以前从未存在的物种——长耳朵的小白鼠、蓝蓝的小白鼠、未经怀胎而诞生的小羊......

我们还处在上帝创世纪神话笼罩大地的时代,然而我们已经快要创造了一切。但我们真的无敌了吗?我们真的越来越幸福了吗?我也不知道。如果一切都能被控制,那我们自己也终将会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就如同“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的阴阳相对,亦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盛极而衰,福祸相依。作者在最后提出了这个思考,行文最后匆匆结尾(但仍是高质量的结尾,只是讨论未深入而已),我个人也无法探明真意,但看标题“智人末日”仿佛能窥探到作者的悲观与警示(当然也只是个人揣测)。毋庸置疑,这些创造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但我们是不是也到了反思的时刻呢?前方的未知犹如一个个黑天鹅,谁知道下一刻来临的会不会是三体世界中的宇宙打击灭亡近在咫尺呢?不过我还是怀着乐观的心态,毕竟人类的自私自利曾经使自己免于同归于尽,应该会再次使自己免于归为灰烬吧。

最后,全书文笔流畅,幽默非常,除了作者功底深厚,译者的俏皮也为本书加持不少。本书确实是一本简史,简短概括了人类历史,适合周末翻阅的通俗读物。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3

首先这是一本能引人思考的好书。

读这本书,最好有一些历史和宗教的背景知识,读起来会有更多共鸣。从我的角度,作者讲了这么几件事,第一,智人并没有比其他人种或者动物高贵或者特殊,我们只是遵循进化规律产生的产物,第二,我们社会进化过程中所笃信的上帝,君权神授,马克思主义或者经济学原理,都是人类自身想象出来的产物,它们都有适应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稳定的一面,同时作者告诉我们,并非只有它们不可,如果我是一个中世纪的人,信仰上帝还是信儒家,只取决于我出生在哪里,第三,消费主义和市场经济消耗过多资源的同时,会造成边际效应,市场经济的`痛点在于它的短视,无法对长期市场所发生的事情做合理预测,尤其是当大众掌握投票权的时候,这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第四,对于人类的未来,基因改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对改造人已经在中国诞生,这种改造能否让人类生物到达一种新的进化速度,能否适应更严酷的环境,我们拭目以待。

对我的启发:对于社会上已经形成的风气和习惯,想一想它的来源,它是不是还适应当前社会,下一个生产关系模式又会诞生在什么国家,是什么样的模式,以什么事情为契机?从这本书发散出去,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做,有趣的题目可以想。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很高,读了一些之后,我发觉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想常人之未能想之事,可是他的假设又是在现有的证据上做出来的,也不能说他不对,能将历史写得别有一番风味,这样的书难怪可以获得好评和众人推荐。

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第一章节认知革命

第一章节主要讲述的是石器时代甚至更久远的历史,作者通过研究智人和其他人种的区别,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规模的人类合作以虚构的故事为基础。人类最开始因为自然原因限制而处于孤立状态,即使又氏族也只是小范围内部的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化,技能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密切。仅靠以前的沟通能力不足以维系大规模人群,这时候人类的智慧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虚构故事的方法,并使人们相信,从而有了共同的信念,凝聚力也就产生了。

作者指出,想了解人类的天性、历史、心理,就得想办法回到那些狩猎采集的祖先头脑里面,看看他们的想法。可是我们还没能达到看到人思维的水平,但可以从他们遗留下来的痕迹推测他们的想法,分析还原当初的生活习性。有专家说,那个时代是最初的富裕社会。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应该是过得很贫乏,无聊的日子,可实际上是他们有健康和多样化的饮食,相对较短的工作时间,少有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和现代的我们比起来,听起来生活质量很好。因为人内心的满足最重要。很多人发现如今虽然安居乐业,吃饱穿暖,但是精神上很空虚,加班时间长,身体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们的科技进步和物质水平发达,加上医疗设施技术进步,寿命也比他们的长,还有各种娱乐设施。但是这些还是要看个人的心理。

人类社会终究向前发展,而且更新换代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我们还是要适当的时候慢下来,回想一下,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我们真的能快乐和幸福吗?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某些少数人不正当的私欲,我们应该学会抵制,进步需要向好的方面发展。

第二部分之农业革命

照我们常人理解,人类从过去的采集狩猎到农耕文明,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前居无定所,食无定时到有固定的住所,依靠耕种获得食物,人口存活率大大增加,人口数量超过几千年前的总数。可作者却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骗局,当人类的历史发展演变到这个地步,意味着人类离灭亡不远了,这是为什么呢?

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好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有限,反而只是造成人爆炸,产生一群养尊处优骄生惯养的精英分子。以至于后来的历史只告诉我们极少数人在做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当人口数量增长到一定的数目,我们的记载就要有所取舍,不可能记录全部人。而且大部分人都做着千篇一律的事,也不便于记录,只能选择特殊的人特殊事件记载。这也是无可奈何之据举,也难以用其他言语来反驳。平等和公正,二者不可兼得。

历史的发展轨迹就是如此,最开始因为生产资料的有限,人们只能采取等级制度,保存小部分人的生存,而大部分人作为牺牲品,为历史所淘汰。之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人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升,倡导全世界的人平等,排除等级制,人人享受基本权利,然而还有一些权力无法让全体人得以实现。因为资源终究有限,但人的觉悟在不断提高,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

历史背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那段时期。仅仅是单纯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欲望,加上各领域的主日益强大,为了利益纷争而大动干戈,如果一味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世界,倒不如闯出一番新天地,另辟蹊径,增加自己的财富。

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帝国和资本。帝国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民族是判断帝国的'一个标准,不仅仅包含一个民族,而是在广袤的领土上拥有多个民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领土一大,所需要管辖的范围变大,利益的维护变得重要,需要详细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条文予以保障,还要依靠武器增加国防实力。这就需要资本进行支持,所以财富增长,人们对于物质的渴望也促使自己想尽办法发财致富。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作为代价,引发了万恶的资本积累。最后,还有文化因素的促进功能,宗教改革,也让人们的思想有所改变,放弃了过去的苦行,禁欲,而是解放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今天阅读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是本书的副标题,可是作者并不认同这以观点,这只是大部分人所以为的,人类征服了全世界,以后将征服全宇宙,人不再是如动物一般的,而是他们的主宰,人就是万物的上帝。可作者却反对这一观念。本书他罗列了各种历史事件,看上去人类很伟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可是他仍然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历史观念。本书的重要意义就是思考人之为人,认识你自己。

第四部分: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全球通史》主要是以15作为分水岭,该作者的历史思路是讲述1500年以前和1500年之后的历史大事件。因为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过去需要几千年才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短短几百年就做到了其发展量,还超出几千万倍。作者或许是参考了这一数据。当人类发明了蒸汽机以后,开启了工业革命,世界的发展就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是8世纪的人穿越到14世纪或许没有不适应,环境基本熟悉,而倘若是14世纪的人来到20世纪,他一定会觉得自己疯了,完全陌生的世界,措手不及。然而这些科技的发展也不是没有弊端的,特别是如今的智能时代,一旦人类发明出比自己还聪明的生物体,我们该何去何从?

正如作者所言,他特意研究了人们的快乐。他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类的幸福满足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即使我们能发明这样那样神奇的玩意。甚至他认为我们比过去的人更加不快乐。也许是现在的我们要求太多,物质欲望太强烈,一旦没有办法实现,终身抑郁。快乐的秘诀其实就那么简单:知足常乐!无论是古人还是现在的人,穷尽一生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可惜很多时候我们难以践行,而饱受痛苦的折磨。

个人感悟

本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人类的历史,而是作者从各类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观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哲学和人类的基本思考。

首先,作者认为过去的人类并不比现在的人类过得差,他们比现在的人类可选择的食物种类更加丰盛,人也更为自由,平时通过采集和狩猎可获得锻炼,也不易于感染群体性疾病。当人的负担过少,欲望较少,人也会更加的快乐和容易满足。

其次,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农业革命是历史上的最大骗局。表面上看,人类通过大面积耕种,大规模的生产,使得人口激增,并不断发展壮大,实际上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资源环境的破坏,各种政治权术以及残酷的战争,最主要的是人类的自由被大大束缚于土地之上,芸芸众生耗尽心血产出的粮食也提供给某些精英分子,而他们却史上无名,为他人做嫁衣。

最后是他对于人类的未来之思考。人类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应该思考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如果我们不能认清人之为人的特点,人类的独特性,一旦我们发明出比我们更聪明的物种,我们该何去何从?

看本书,重要的不是说了什么,而是让我们可以思考什么,这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

西塞罗有句名言: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工作繁忙,但是坚持每天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仅手机版信息就让人应接不暇,看了头昏眼花。读一本好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系统性地认识和思考一些问题,释疑解惑,感知未来。

《人类简史》的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从智人出现到当今,又到未来人类发展全过程。书中确定了人类历史的三个关键节点: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认知革命是指距今7万到3万年,人类出现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能够通过语言传递事实和信息。认知革命以前,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认知革命以后,传说、神话、神及宗教出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协作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张。认知革命以前,人类只有生物学上的特征,认知革命后,便产生了历史学,有了文化意义上人类历史。

农业革命指大约1万年前,人类通过种植、驯养等方式,由狩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通过发展农业,人类获取食物来源更有保障,为养活更多的人创造条件。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开始定居,农业社会形成,出现了商品交换,出现了统治阶层,进而出现了村镇、城市、王国。关于农业社会有两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第一,到底是小麦利用了人类还是人类利用了小麦?从生物角度看,一个物种繁衍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则意味着这种物种在物竞天择中取得了成功;反之,濒临灭绝的物种则意味着物种失败。因此,人类大规模的小麦种植活动对人类繁衍和发展的确有很大作用,但同时,小麦自身也因此获得物种的大发展。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小麦加快繁衍生息,但从小麦角度来看,却是小麦利用人类扩张到全球,是共生的结果。第二,人类大规模耕种到底是增加了幸福还是减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规模农业耕种使得人类拥有更多粮食免于饥饿和痛苦,也使人类得以定居并发展出商业和文化,无疑是好事。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农业耕种使得人类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缚,不得不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进行农业生产,比游牧采集为生的辛劳程度有过之无不及。这样,原本为了增加幸福而进行的农业活动,反而使得农民劳累不堪,难言幸福。

科技革命是近代以来,尤其是17、18世纪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引擎,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使得人类逐渐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并征服世界。如今,科技不仅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人类简史》不是简单地把人类历史此般概述一遍。书中阐述“想象的世界”这一独特视角,是构成本书独特魅力的绝妙之处。《人类简史》阐述了人类文化、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构建民族、社会和国家;想象构建了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经济规则;想象构建了公司、货币和金融;想象构建了政治、经济、文化;想象构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想象让人类从动物变成了主宰世界的上帝。

《人类简史》这本书阅读的时间有几个月,这本书给我感受就是全篇重点都很多,接而引发很多考虑。让我眼前一亮的发出慨叹“哦,原来是这样的。”中间休息着看了些小说,由于觉得有点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不断再想要留下些什么。但是能总结的太多,真实让我尴尬了一会儿,向一同工作的同事强推这本书时,她问了我一个当时朋友向我引荐,我也问过的一个问题“讲的是什么?”,

想了想分离朋友给我引荐时的引见“这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书”,答复她“这就是一本历史书、不是故事书所以没有讲的是什么,就是讲的历史,然后从一种我们平常没有留意的角度论述了这个历史”。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为什么有些集团、国度衰败了以至消逝?有些还依然在开展?西方的科学是注重采集、调查、实验、数据的整合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我们习气用经历。这种认知在我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时了解尤为深入,其实那些让我们觉得很神奇的心理剖析、微表情剖析背后是有无数学者、学术团体的实验,数据研讨整理。并停止严厉的考证再发表。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实验、目的得到的结论也不相同,所以运用范围较广。而我们就是“经历”、“指导说”,做得事也不论总结不总结反正我做了这个事就是有经历了,也不论这个“经历”是对是错。或者指导说得一切就是谬误。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6

以前阅读,有个习惯,一般是选择初版时间在、以上的经典书籍,很少阅读当代的作品!后来渐渐发觉,对于人文社科类的书籍,这个习惯尚可!但对于科技、经济及最新思想动态方面而言,就不适合了!在收听罗振宇节目的时候,多次听其推荐《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必然》之类的书籍,忍不住也想一睹为快,犹豫了好久,还是下单了!罗振宇推荐书目,现在都成了热门了,不过得承认,被推荐的书籍,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过,这些书籍,动辄大几十块,几百块,还是有点小贵的!

很多牛逼的书籍,都是中信出版集团最先出版的',碰到中信书籍,你就买了吧!不过价格贼贵,比如这本《人类简史》,全价68元,七折买的!转念一想:投资大脑才是最好的投资,况且出去喝酒打牌,浪费的钱,够买多少本好书了,不能让贫穷限制了自己前进的步伐!不过,没有购买这些书籍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哥会陆续整理一些读后感,把书中的精华提炼,陆续发布,关注哥的公众号就够用了!

告诉朋友们一个秘密,在汉口崇文路有家旧书店,所有旧书按斤称,真心便宜,不像其它旧书店,旧书卖的比新书还贵!喜欢阅读的朋友,购买时效性不强的书籍,可以考虑去那里淘宝,你会有惊喜发现!每天下午五点左右,会有新到的旧书,很多成色很新,抢到就是开心,哥在那里守候过很多次!!全副真心告诉你,绝对不是广告,哥只是觉得那家书店真心划算,是爱书人的一大福地!湾哥家没有大书房,买的旧书已经没有地方放了,计划把所购书籍阅读完之后,再去更新一批!

说回《人类简史》,关于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自行百度!鉴于这部书脑洞开的太大,作者学识太过渊博,哥才疏学浅加上时间有限,估计要分四次才能把读书笔记发完,今天就先写个总览!后续文章会尽可能的按照原文整理,是小伙伴们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精华内容!

作者把人类历史进程,以三大革命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使只知道这三点,足够出去吹牛逼了!:

1、认知革命:语言出现,智人过着群游群居的采集生活,采采果子,捡捡坚果,撵撵小动物,幸福无比,无压力无烦恼,与其它动物并无不同;

2、农业革命:驯服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家禽家畜等,大规模种植养殖,谁驯服了谁?

3、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使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智人摆脱了饥荒、疾病、瘟疫,但智人幸福吗?下一步的智人如何发展?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7

《人类简史》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在地球上的角色和未来。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我们如何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化到现代的农业社会,以及科学和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

赫拉利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他强调了农业革命对我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科技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他还讨论了我们对科技和自然的依赖,以及我们如何陷入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陷阱。

在书中,赫拉利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都是由于人类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他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对科技的态度,并寻求一种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人类对食物的追求如何导致了大规模的农业扩张,以及这种扩张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环境。这种转变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分化。

书中还提到了现代社会的许多其他问题,如全球化和数字化等。赫拉利认为,这些变革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他认为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求一种更加可持续和公平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人类简史》是一本深入探讨人类历史和未来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我们是学生、教师还是普通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许多启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8

不管是从语言还是从内容上,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不枯燥,脑洞大开,想法不一定正确,却非常有启发性,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至今,想得最多的,应该还是存在的意义这件事。还记得二三年级的时候,问老师,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老师惊呆了,然后笑笑不语。这确实是个不好回答,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最应该去问的',或许都是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给出答案,可能穷极一生,我们都没有办法找到这个意义。或许没有意义就是生命本身。我们只是这历史长河里,不起眼的一粒尘埃,来去都是那么悄无声息,无足轻重,就像一朵花的开谢在我们眼里的样子,我们不会去想,这多花有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与自己而言的意义。

当用更宏观的角度和长度去看待生命,忽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重要。意义这个课题,这么多年来,纠结不出答案,答案出现的必要性,似乎也失去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揪着我的心,我只愿细水长流,静静的看着时光滴答滴答流逝,等待着生命的尽头,期待着那个尽头是不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9

此书的部分以前上学时大致也熟悉了些,小时候懵懂好奇的关注点是自己的由来,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而如今考虑的确是我们如何与这个社会友好生存的问题,自己的前途在哪?怎么在这个进步的`社会上生存发展?不同的年龄段读此书会有不同的看法。此时我的想法也只某段稚气未干年纪的看法......

从人类认知革命的开始,残杀、抢掠、争领土,以及人类私心对权利的迷恋慢慢开始进化,这些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进步的结果,工业革命到现今社会,人类的领导权也在不断扩大。

以前针对鬼神论的看法都会有莫名的恐惧并且无知的相信它的存在,现在才明白宗教的大肆宣扬只不过是政治权利下的产物,来教导人类弃恶扬善,倡导文明社会,改变以前从祖先辈们留下来的那点凶残习性。

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行为模式慢慢开始被束缚,两点一线的生活慢慢演变成新的问题,以致于现在的人类开始思考怎么能让自己快乐,亦徒生自己行为下只对自然一味索取却无所回报的悔悟。但庆幸某些人的觉悟,有时候城市呆久了就想去自然界里舒展下祖辈们留下来的这点没被磨灭掉的自由自在,不愿被框缚的习性,好好珍惜还未我们破坏的自然,人类终将依赖它的存在。现在的人类,下至每个人都需学会和自然和平共处,我也将善待我所拥有的一切。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

人类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狩猎为生,直到最近1万年开始从事农业。农业革命的发生使人类有了丰富的粮食,人类的生活开始迈向稳定,然而在作者看来,所谓的农业革命只不过是一个骗局罢了。

一、更辛苦的生活

采集狩猎时代,人类主要的时间都花于寻找食物,采集野果,捕猎动物,由于资源匮乏,出生率低下,人们也不必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照料婴儿或想更长远的事情,对于活着的那些智人来说,生活有很多闲暇,走到哪玩到哪。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作物饲养家畜后,生活大为改观。人们开始花大量精力照顾农作物,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开始出现毛病,由于食物变得充足,人口出生率开始提高,反过来又对粮食提高了需求。人类不得不终日与庄稼为伴,而放弃那绝美的原始景色。

二、习惯奢侈生活

前已述及,农业革命带来了丰富的`粮食。而人类吃饱喝足后又开始焦虑明天,因为这季的丰收不代表下季的丰收,虽然人们会通过发酵、熏蒸把丰收时多余的食物保存起来,以期在日子难过时作为不备之需。然而绝境时的处境似阴影般时不时出现在人们脑海。人类一旦习惯奢侈,就变得依赖,然后成为其奴隶。

三、暴力的诞生

由于农田能够产生粮食,人们开始放弃流浪四海为家的生活,在农田边上定居,同时对农田的所属权开始在意,于是开始出现暴力抢占土地财产。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显示,在简单的农业社会中,人类暴力行为造成了15%的总死亡数,而在男性之间则是25%。

随着产权,暴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同时出现的还有阶级以及与之伴随的不平等。

四、物种的成功与个体的痛苦

评价物种成功的标志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是物种DNA的拷贝数,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革命最大的赢家则是小麦、稻米和马铃薯。1万年前完全没有小麦的身影,读后感。而如今小麦占据大约225万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积,人类终日为农作物抓虫、除草,搞得腰酸背疼。人类自以为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与此同时的赢家还有鸡牛猪羊等,1万年前,全球只有在几个特定的地点有绵羊、牛、山羊、野猪和鸡,总数大约几百万只,但如今全球大约有10亿只绵羊,10亿只猪,10亿只牛,更有超过250万只鸡,遍布全球各地。

但动物不同于植物,那些家畜的下场可比它们的祖先要惨很多,活着时被圈养在很小的地方,居住环境惨不忍睹,一般活不了多久就被宰杀,一命呜呼。虽然就演化而言,它们是成功的,但对于个体来说则是失败的。

看看人类呢?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居住环境的恶化,开始出现疾病与瘟疫。一个古代的人饿死了,他会说“虽然我很惨,但是未来的人是幸福的,所以我的死是值得的”这种话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1

本书由以色列青年怪才尤瓦尔赫拉利所写。开篇先介绍人类与其他动物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并在其中穿插进科属种,人种类别等常识的简要讲解。(界>门>纲>目>科>属>种)在作者的叙述中,人并非像现在大家所以为的那样独一无二,是生物界的主宰。相反,由于人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维持大脑的营养供给导致史前人类不仅肌肉退化而且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觅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约200万年)史前人类只能处于食物链中间的尴尬位置。好在用肌肉萎缩换来的大脑也不是那么没用,比如史前人会利用工具将狮子、鬣狗啃食之后留下来的骨架捡起来,用石头砸碎,吸食里面的骨髓。当然仅仅凭这点小聪明是无法与大型食肉动物抗衡的,人类进化选择下来的大脑看上去并没有为其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由于人的社交性和可塑造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使大脑发挥了其显著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史前人类包括智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多个人种,只有智人作为唯一人种幸存下来。智人在约10万年前出现在东非,在约7万年前开始迁移至世界各地。关于智人吃鸡的原因其中有两种理论主张,一是“混种繁衍理论”,即杂交水稻,二是,替代理论,即胜者为王。第二种理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也符合政治界需要,即使有部分研究表明部分地区的人的DNA里某一非智人史前人基因较多,也无法替前一理论做出充分证明。

在这一设想下,智人一定有什么过人的本领才会使得他们能够笑到最后。首先要说的是语言,不同于动物单纯发出信息提示的语言,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其灵活性、详述性,其社交八卦作用,以及其虚构事物的作用。灵活性、详述性,是说在描述事物时,人不仅能把事物主体告知对方,还能顺带描述一下那里风景如何,几头老虎,我们要怎样骗开那些笨老虎等等。社交八卦作用,在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大家一起吐槽过对面山头的丑原始丫头,我们就是塑料姐妹花了,大家也会离她远一些,离你近一些。其中最最重要的,也是我觉得前两章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当属语言的虚构事物作用。虚构事物不单单是谎言,更为重要的是彼此都相信的谎言。放在现在来看,所有的政权,公司,道德,法律,等一切没有自然实体又能将大家汇聚制约起来的事物,都是人们编织的“谎言”。史前人类固然没有我们这般聪明,但是编故事的虚构能力,使得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信仰,而这也促使了智人的认知革命。

下面来详细说一下这种虚构能力,这种虚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事实真相撒谎,虚构者本人也对自己的虚构坚信不疑。这种虚构往往会汇聚起来更多的人,增加团队凝聚力,比如信仰共同神明的两方,当有外来人侵略同样信仰的人时,另一方往往会为了这种虚构的信仰而去战斗。这种虚构也推动了贸易,同样信仰的人往往会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对方才会放心与你做买卖,一来二往也促进了知识交流,加快了行为的创新。在今天,人们为了虚构出来的“国家”概念会不惜生命捍卫自己的家园,可见这种虚构在当时的强大合作力。正是这一特性,使智人团体面对比自己强壮的尼安德特人团体有更强的战斗力,正是这一特性,使历史开始从生物学中脱离出来,人类开始成为“一种特别的动物”。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2

20xx年春节,我在回家的高铁上,开始阅读慕名许久的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书的推荐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赫拉利无疑是痛恨‘人类中心主义’的,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罪恶的人类中心主义,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来应该成为宇宙间‘正能量’的智人,变成了一种不负责任、贪得无厌又极具破坏力的怪兽,结果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一场‘毁灭天地的人类洪水’。他对人类完全无视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种种变态的养殖方法获取美味的行为提出的几乎声泪俱下的控诉,显然不是故作矫情,而纯粹是出于一种大慈大悲。”彼时,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假如人类都能听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诲,尊重自然,也许就不会发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也许就能从根本上避免这场灾难。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简介中讲到:这是一部从10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10万年前,我们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全书的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科技革命最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讲故事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协作,国家、宗教、企业是虚构的现实。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我们是如何由原始时代的智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原来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内因的推动可能是一种非自然化的东西,也就是一些虚幻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论中,向我们阐释他的理解。

智人创造概念,走到食物链顶端

人类语言最独特的功能,是能够创造并传递一些不存在事物的信息。人类能讲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且讲得栩栩如真。创造概念,传播想象,共同相信,让智人可以集结群体,灵活合作。对比来看,动物只能传达简单的信息,因此合作仅限于特定的群体关系中。语言和创造出来的概念,比如民族、国家、宗教、信仰、金钱等,使得人类能够大规模的合作,铲除危害人类的物种,从而走到了食物链顶端。复杂语言、八卦能力、虚构故事,这三个互补的理论是认知革命的三个维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对智人征服世界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物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条分界线,将生物学与历史划分了开来。认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动物,所有发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论来解释。然而从认知革命开始,生物学的模型和解释不再充分,我们还要开始考虑各种故事,建构历史的叙述,才能为智人做过并依旧在做的事作出解释。

历史在不可逆转中偶然前行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类能收获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而这也导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劳作。虽然更多的食物可以养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作者赫拉利认为农业革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未必是一种进步,虽然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生活得更好。随着人口大量增长,产生了一群“地主”,受地主的压迫,农民的工作比之前时代的采集者更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时间更少。因此农业革命对于当时绝大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按照作者的假设,农业革命并不意味着幸福。那么,人类还能回到采集狩猎时代吗?历史既然选择了某一个方向,这一选择很难说是偶然还是必然,但终究是回不去了。作者举了一个现在生活的例子:一个大学毕业生发誓努力工作,争取在35岁的时候就退休。可是,当他真到了35岁,他能放下背负的房贷、车贷,放弃现在的一切,靠到野外采果子挖树根为生吗?显然不能,只能继续努力,辛苦工作。这是因为人类关于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义的概念都在变化,原来以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变成了现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类很难彻底回归过去。

金钱、帝国和宗教是改变人类社会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钱,人类社会物质增长上重要的虚拟概念。刚开始的人类是以物换物,后来随着群体的扩大,贝壳等作为货币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最初钱的概念。但是贝壳等在不同的区域交换依然很不方便,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大,纸币就顺理成章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一张本来没有价值的纸币,怎么才能让群众信任它?在稳定发展的时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当社会混乱经济低迷的时候,纸币就可能成为一张废纸,因为此时的人们失去了对它使用的信心。

帝国,人类组织架构和管理上的虚拟概念。帝国统一世界,其原来的宗旨是统治全人类,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实上,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为抢占自然资源而开始的战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众多人类丧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类精神和信仰上的虚拟概念。无论是泛神教、多神论、一神论,相信的都是神灵或者超自然的对象。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种困惑,都可以寄托在宗教中,得到暂时的指引和解脱。

这三个概念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是一种虚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依然存在着。

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快乐吗

今天,人类所享有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可能只存在童话里。但是,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快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快乐是物质还是感觉?快乐又该如何计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乐吗?如果经济增长和自立自强并不会让人快乐,又何必将资本主义奉如圭臬?最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本书,作者看待人类的政治、历史等的辩证思维,启发了我们去思考人类的本质。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3

《人类简史》;这本书开场就给我一个震撼,那就是其实人类发展史上分别存在着:东非直立智人、欧洲尼安德特人,亚洲鲁道夫人、印尼索罗人这几大类人群 (年代从220万到100万年前),其中从智力和体力最强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万年灭绝了其他几类人种,最终统治了全球,所以我们今天的人类主要是智人的后来(在DNA中以智人为主,杂交着少量其他人种)!那么为什么是智人获得最后胜利呢?因为智人提前完成了认知革命,迅速从一个普通物种完成了智慧物种的飞跃(人类发展至今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革命-10万年前开始、农业革命--1.2万年前开始、科学革命 --5前开始);那么什么是认知革命呢?认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变成可理解的内容,比如当一个智人捕猎者看到“河边有个狮子”他能把这个图面转为一种抽象概念去传递给其他族人,族人们能理解他想表述“河边有一个狮子”概念后一起与他合作捕猎,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其实认知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语言沟通;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生物成为地球统治者,原因就在于人类学会用语言沟通来完成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然后通过分工合作来赢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类在完成语言沟通中使用最多是进行“八卦”,这种八卦能力传递了大量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从而把个体的人凝聚成为一个团体(比如说同学会),而团体如果加上某种共同约束力就成为组织了(同学一起开公司,有了投资人和股东),那么这种共同约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虚构故事”或者叫“集体想象”--这在现代企业组织里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愿景规划);智人社会能进化到部落就是通过八卦,而部落进化到原始王国就是靠神话故事、英雄传记等“虚构故事”;让我惊奇的是,原来所有现代组织的构建基础就是靠沟通和把沟通升级而来,但在书中还带出一个所有组织的规模限制--150人,这不由得想到罗辑思维也讲到现代互联网公司最大规模不能超过150人,因为超过这个数字就代表靠人际关系的管理会僵化,人的主观能动性会被机械化的'流程所约束;

当人类完成认知革命后继续生活了近两百万年,但在1.2万年突然发生了全然改革,就是从采集和狩猎食物改成操纵动植物的生命--驯化,这就是农业革命中最显著的两大特征--种植(对植物),畜牧(对动物);但书中谈到最颠覆的观点就是,人类以为驯化动植物让自己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比如小麦、养羊等,但真实可能是处于演化弱势群体的小麦、羊反过来通过驯化了人类而获得生存并逐步灭绝其他物种;人类引以为豪的农业革命是一种进步,有可能是一个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个阴谋;仔细思考一下,狩猎时代的人类更强壮、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强大、活动范围更广大,好像今天的猎豹;但农耕时代的人类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动范围更狭小,好像今天的蚂蚁;因为人类被农作物、蓄养的动物束缚在某种状态中,某片区域中!在农耕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总量和寿命并不比狩猎社会的人数多,寿命长;也许,农业革命恰恰使人类弱化、退化(当然从生物学角度)!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4

人们阅读的目的有很多,比如丰富情感生活的小说,比如丰富阅历的游记,比如传播知识的科普文章,更不用说还有谁都不想看的教科书,谁都离不开的工具书。无论它文字风趣流畅,还是内容艰深晦涩,必有吸引你的地方让你完成这一次的阅读体验。

但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一本书,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另类。说它是科普,似乎不太说得上,说它是哲学,似乎离得更远,说它是历史,好像也不太靠谱。它似乎是在用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一个历史问题,得出的却又是类似于哲学的`结论。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趋之若鹜,一度盘踞在热读排行榜的前几名很久。最近,终于有机会读到这本由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主做的《人类简史》。

在读书之前,不由得为自己知识储备量的匮乏感到担心,毕竟人类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命题啊,但是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这种担心并无必要,文字浅显易懂,而内容生动鲜活,虽然很多内容仍然缺乏现实证据,但分析推理丝丝入扣,引用的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让你一方面庆幸自己还跟得上作者的思路的同时,对他术中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广度感到惊叹。作者似乎正在带着你从人类发展的长廊中信步走来,从史前的历史、人类的演化、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经济、宗教、政治,无不涉及,让人眼花缭乱,却笃信无疑。

作者用类似进化论的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在自然选择的剃刀下,似乎一切发展的道路都是自然选择产生的,似乎是只要给定了初始条件和演化法则,就可以计算出来的一般。人类发展的浩瀚历史就这样被抽丝剥茧,提纲挈领的分成了短短的几个阶段,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虽不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某一时期的波澜壮阔,但这不正是简史所应有的态度嘛。

作者似乎非常擅长从一些我们平时注意不到或者习以为常的方面发现爆炸性的结论,开篇不久,作者就提出智人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语言描述虚构事物是我们在竞争中获胜,从而达到食物链顶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是构成我们人类现今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基石。乍一听似乎匪夷所思,但作者很好的把握了读者的内心,正是利用这种好奇,吸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跟着他的思路进入了人类历史的迷宫之中。

在对人类历史发展到如今做出了精彩评述之后,作者还对人类发展的未来或者说结果给出了大胆的预测,看了让人不寒而栗。至于究竟是什么,这里不便剧透,就期待大家读完之后有自己的看法了。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

1、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儿

很显然,这是一部哲学书。只不过它囊括的不仅仅是“历史哲学”,而是包含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彻悟。近38万字的体量看似挺唬人,不过套用下熊逸老师的语调,姑且侃一句,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儿——在海量的知识中,全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智人“从动物到上帝”这个发展进程的原因、方向以及有待解决的终极难题。

(1)在万千物种中,为何是智人脱颖而出:“想象”这种独一无二的能力为动力源。

(2)几万年的发展进程中,智人的进化方向是什么:“解放生产力”为总方向,导出了3次关键革命。分别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

(3)未解决的`终极难题:智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2、人类的语言最独特之处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是能够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正是基于这个独特的功能,人类依靠“集体想象的虚构事物”为纽带,形成大规模的合作,而且这个规模没有上限。

3、“解放生产力”为总方向

(1)认知革命

依靠“想象”这种独特的能力,人类能将完全陌生的人联合在一起展开协作,这初步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

不过,更关键的还不在于此,而在于“正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

(2)农业革命

植物驯化了智人。

改变所讲的故事,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由“想象”虚构的神灵、国家、法律......人类在几万年的历程中逐渐从部落发展到社群、到国家。

(3)人类的融合统一

改变所讲的故事,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宗教”使得人类跨越社群、跨越国界,进一步地融合统一。

(4)科学革命

人类发展到农业革命的末期,生产力水平受限,绝大部分人认为人类今后的日子最多不过维持现状,甚至会变得更糟。人类就这样在这种困境里困了几千年,读书笔记.结果就是经济冻结、无力成长。改变所讲的故事,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一直要到现代,基于对未来的信任,我们才发展出一套新的系统,才终于有办法跳出这个困境。在这项新系统中,人类发展出“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代表着目前还不存在、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货品。

然而,全球能源和原料这个蛋糕是否有限?这再一次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改变所讲的故事,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但是,又一次,靠着“想象”的力量,人类发明了“进步”这个概念。【所谓的“进步”,是在承认我们的无知之后,认为只要投资进行研究,一切就能变得更好。】在过去的500年间,这种关于进步的概念,说服了全球的人民,将越来越多的信任交付给未来。

4、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

通海实验中学

雷金波

在大学读书期间就一直被人推荐《人类简史》这本书,一个以色列历史学家写的风靡全球的著作。种种原因,当时仅粗粗翻阅作罢,今借此良机拜读,方知前日之憾也。该书讲的是人类的故事,从历史及哲学的角度,讲述人从生物学的起源是什么样的,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故事,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又有深沉的人文关怀。这样的书,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完的一本好书。

我将自己感触最深以及作者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抽象出来,按照自己的理解的逻辑重新排序,在这里重塑成一个简化版的体系。在展开这个体系之前,我先说一下对于历史的看法,因为它会贯穿整个体系。

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首先我们要知道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是单行道,但是未来却又无数岔路可以走。而历史这个学科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人类曾经有无数的选择,但事后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对某个时代了解的越透彻,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而不是其他事。然而,历史的铁则是,事后看起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起来总是毫不明显。同样的,那些在当代看起来最不可能的事,往往就是最后成真的事。所以历史学家的研究结果往往是马后炮式的论断,而真正的现实走向也无法单单靠历史知识去预测。

无法预测未来的原因很简单:预测的结果会使原本的行为改变,因而预测永远不对。因为大部分的未来事件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那么学习历史的意义不是预测未来,其意义又何在?答案是——学习历史将扩大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现在曾经发生的历史绝非必然,而未来的可能性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简而言之:学历史让我们更自由。

二:看清历史的真面目:

《人类简史》上将人类历史大块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给人类留下最重要的印记就是想象的力量,也形成了当代复杂人类社会的雏形。在第一章的讨论中作者得出结论: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拥有语言,而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我们语言的独特性在,他能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这种“虚构”的能力,奠定了人类得以从大范围的合作到建立帝国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社会。具体来说,想象可以构建秩序。正是因为每一个人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环绕在一个由种种虚构故事编制的网内,我们才得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秩序,进而维持特定的秩序。这种网可以称之为文化。而历史的另一铁则就是,任何一种想象出来的秩序,都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特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而古往今来,人们花费大量精力将这些虚构的网深深植入我们的现实世界,使我们无法分辨那些是事实那些使虚构。

1、想象构建的秩序深深与真实世界结合。(强调千真万确+教育贯彻=人人都信)

2、想象的秩序塑造我们的欲望。(例:资本主义与享乐主义,基督教与天堂)

3、想象的秩序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事物划分除了“客观”,“主观”,还有多了“主体间”的事物。)

主体间事物即很多人意识之间链接起来的网络,只要人们相信,它的效力可以胜过坦克大炮,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风云变色。以下提出书中几个关键的“主体间”事物,同样也是这些事物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一是金钱。

一张纸本身不能有任何用处,然而因为所有人相信它有价值,它就有“能使鬼推磨”的能力。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它基于“万物可换”和“万众相信”的原则,让千百万陌生人能够合作,进行各种贸易和生产。并且它突破了几乎全部限制的原因或者说它和任何一个宗教或者意识形态不相同的是,宗教信仰的重点在于我相信,而金钱的力量在于别人相信。

二是宗教。

宗教有三个特点:1、认为世界有一套超人类的秩序,即不是人类发明的道德准则。

2、有个许诺:只要遵守就会有什么好处。3、目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同样信徒广大,这个宗教就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没有人相信,或者一个种族的灭绝,这个宗教也随之消失。

三是国家。

帝国的征服和统治虽然残酷,但客观上使得各个种族实现大融合,推动文化交流,使得世界从支离破碎的部分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四是公司。

同样的没有真正的实体,但因为人们相信,就有强大的效应。书中用“标志”公司举例,并说明它在法律中“法人”的作用,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依据之一。

想象的世界和现实深深镶嵌,不仅让人无法辨别,更可怕的是人们用想象出的标准去定义现实。倘若一味忽视现实,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同样,中国某个时期,上级一味求产量,人们就只看到大字报上虚无的数字,没有看现实的饥荒。

至此说明,所有社会背后都是由想象构建出来的秩序。然而之所以现世有不同的秩序和多样的文化(比如印度用种姓,美国用种族,土耳其用宗教区分阶级)是因为某个意外的历史事件使得某些人对于另一些人有偏见,继而制定相关制度限制这群人,而这些制度只继续会加深偏见直到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制度常规。从历史上看,很多社会秩序就是重复这种恶性循环,直到目前,某些国家阶级固化,性别歧视等问题仍然如此。

最后要说明的是,历史的真相不仅仅是它是基于它在不断编制一张又一张虚幻的网,还在于其目的性根本不是造福全人类。

农业革命就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农业革命使得粮食产量激增,人口爆炸式增长,但就个人而言,农民们一生辛劳照顾作物,最后在过度劳作带来的病痛折磨中死去。因此,农业革命不是人们驯服了小麦,而更像是小麦驯服了人类。其本质是: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人类在采集阶段的时候,能吃到小麦是很幸福的事,没想到为了追求这单方面的满足,却付出了如此的代价。同样,在现在,原有的奢侈品一定会变成必需品,人们舒服了还想更舒服,整个社会就变态式的不断运营下去,但没想到破坏了环境,人们最基本的健康反而不能受到保证,并且过快的社会节奏使得人们整天忙碌,焦躁不安,心理问题频出。相比农业时期的农民,我们现在的境遇又好在了那里?

实际上人类每一次重蹈覆辙的理由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结果。

更可怕的是,历史没有回头路,当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时,实际已经深陷陷阱无法自拔。而现代的解决措施是: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就需要更多,为了拥有更多,就生产更多。比如:塑料生产起初是为了节约木材纸张等,但没想到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只能想更多方法去消灭白色污染,而不是停止使用塑料。

三:秩序与力量的融合谈到近代历史,大部分人认为是科学和宗教关于真理之争,而本书作者则是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理论上科学和宗教在都在追求真理,由于各自推崇不同的真理,所以势必会有所冲突。但实际上他们都并没有那么在乎真理,因为宗教在乎秩序,科学在乎力量,这二者之间并无矛盾,因此倘如二者能实现共赢,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妥协,共存甚至合作。近代史基本可以认定为是这个达成合作的过程。

首先真理往往存在于一些模糊的地带才能够引起争议,而由于每个人的网不同,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相信的就是真理,别人相信的就是“迷信”,实际上都是不同的网罢了。真正追寻真理的人是那些敢于挣脱自己网,抛弃世俗,看清事物面貌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又往往又是社会动荡的因素。

因而现在的社会,就是宗教和科学合力使得人们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这就是人类与现代的“契约”。

现代世界每个国家发展各不相同,但由于信息的流通,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主体思想和追求都相当接近,因而我们这一代人,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虚构的网之下,这个网是由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和人文主义所编制而成。

经济发展的教条:资本的诞生并不是指金钱的诞生,而是基于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一位很有钱的国王,他把钱用来建造宫殿,这不是资本家。而一个工人用银行贷款的钱自己开工厂,并用所得利润再投资扩大工厂这就是资本家。二者区别是,国王觉得钱就这么多,饼就这么大,我不自己享受了,钱就会落到别人手里。而银行和工人都基于对工厂未来会盈利的信任,认为工厂带来的利益不仅能还贷款,再投资还能挣更多,饼自己会变大实现共赢。

现代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很大一方面就是科技和经济的捆绑。科技研发新产品,获得巨大利润,资本家将所获利润再投入研发以获得更尖端的科技产品。实际上,当代的帝国之间的对抗,远远不再是曾经的掠夺资源,而是本国所拥有的尖端科技。科学促进资本发展,资本反过来哺乳科研教育。

当今世界,那个国家将这个循环做的越是好,那个国家就越强大。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国家都执着于经济增长,使得这GPA成了整个世界疯狂追寻的指标。

正如之前提到的,想象的事物能够塑造我们的欲望,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人类从之前以克制节俭为美德,到现在以贪婪和享乐为美德。没有贪婪就没有投资,没有享乐就没有消费,经济就不会增长,社会就会停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此人们眼中就只有利益,就会变得冷漠。那些贩卖黑人努里的农场主们,那些向中国兜售鸦片的英国人,他们不是和黑人和中国人有仇,他们只是贪婪又冷漠。这是人性,换做任何人是一样的,就像今天我们不是想杀死白鳍豚,我们只是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其他罢了。

追求经济增长换来的不仅仅是重塑欲望和破坏自然,还有社会结构和传统价值观的变化。从前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家庭或者社群,就必死无疑。而现在资本的累积是的国家和市场的力量不断壮大,每一个社会机构都把人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一个人(无论男女),只要有经济独立性,完完全全可以脱离家庭,在社会上独自生活,国家市场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许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么六亲不认,但真实情景可能由不得人选择。

例如你在一个阿里上班,一年50万,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接到父亲病危的噩耗,这时你会愿意牺牲工作,每日陪他,和他共度人生最后时光,还是雇花钱雇一个经验十足的保姆,自己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偶尔去看看他。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这样有人专心开发出更多产品,有人专业的照顾老人,各司其职,这就是科学的市场,而代价不过是牺牲你们的亲情罢了。如果这时候有人质疑,经济增长真的比家人感情更重要么?这就从科学跨界到了宗教。

宗教的接力棒——人文主义:尼采说:上帝已死。然而当代社会并没有沦为毫无道德、同理心的人间炼狱,是因为新的宗教革命——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认为人性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特质,个人自由亦或说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正是每个人的内心让全世界有意义,如果遇到政治或者道德难题,就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使其不受外在的侵扰或伤害。

中国人更倾向于人文主义的一个分支社会人文主义,不再强调个人的感受,而是重视整个集体的利益,达成社会和谐。对于社会人文主义而言,各种权威和意义仍然来源于人的体验,但是个人必须听从政党和工会的决定,而不是自己的感觉。

当社会重视经济发展从而鼓动大众消费,加上人文主义重视自己的感受,这就不奇怪为什么现代世界会出现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扑天盖地让人享受的广告标语诱导出人的从众心理,成功将大家变成了相互攀比的消费者。任何节日都可以成为购物节,每块住宅区必不可少的商超。

总之,如果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需品,而稳定的秩序和消费欲望又是经济发展的保证,那么这时科学就可以和宗教联谊,世界就在经济发展和人文主义编制的大网下共舞。

下载《人类简史》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类简史》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此书的部分以前上学时大致也熟悉了些,小时候懵懂好奇的关注点是自己的由来,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而如今考虑的确是我们如何与这个社会友好......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1 本书简述了人类从动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演变,变成至今食物链最顶端的高级动物(上帝)的过程。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演绎出人类一步步的变化。其......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1 曾经一度痴迷与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磅礴历史和慷慨义士当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就这么去了,他所认知的世......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人类简史》读后感1我怀着种种的好奇与疑问,翻开了《人类简史》的封面。《人类简史》讲述了人类的由来,历史的疑问,人类的本性与现实的面纱。从各个方面,解......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1 从动物到上帝,其实这个书名很有讽刺的意味。本书一步步的推倒,从几千年的时间来看,每个时间段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上帝,支配者,却支配的还是自己。......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3班谢雅婧 由于这本书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且最开始看书名以为是枯燥无味的普通历史类书籍,于是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开始看了。结......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n150401310 刘治廷 木材科学与工程(装备加工)《人类简史》这本书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历史书籍有很大的不同。......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1 短短的十二个小时,完全不足以领悟到作者的智慧,但又觉得读完该写点书评跟大家有个交流,粗糙行文。七万年前,智人如有神助般进化成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