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

时间:2019-05-12 00:5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

第一篇: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

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

一名出色的老师应该不仅仅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下一代的思想品德,树立他们的理想、志趣、情感、意志等。老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名学生需要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一切言行都会在学生的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身为老师应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给与学生朋友般的关怀

老师应把自己与学生视为朋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充

分的理解、体谅学生,从而了解他的想法,做到对症下药。这样的老师会像“及时雨”一般,在学生伤心时拂去他的痛楚,在学生烦恼时吹去他的不快,在学生生气时平分他的不满。

三、给与学生足够的信任

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的信任,特别是老师。我们

知道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一定的潜力,而当我们把这份足够的信任赋予他们时,就会促使他们将这份内在的潜力超水平的发挥出来,从而也有利于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

四、对于教育事业要有足够的耐力

教师这个职业看似清闲容易,实际上这是一份需要有足够

耐力的工作。想要做到持之以恒并非易事,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批改作业进行第二天的备课,这样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需要足够的耐力与毅力去支撑。

五、要做好随时给学生当头棒喝的准备

当今社会,灯红酒绿,手机电脑已经十分普遍,网络游戏

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多少学生迷途忘返,沉浸于游戏而不知学习,作为他们的老师要时刻准备好给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悬崖勒马,将他们领回正道,成为他们的大桥,为他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他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六、对学生要做到严格中不失细心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教育应该严谨老师对 学生的严格要求,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观念,是万万不可丧失的,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一个懒惰的老师必然是不敬业的教师,更不可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处处给学生设限,更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温顺的小绵羊,而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些规范的行为,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人。这就是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教师的崇高职责。教师对学生的严格不可能一个方面独立存在,辅之以真情的关心与呵护也是老师的职业道德赋予的使命。

七、大大方方而又小心翼翼

身为老师,应该是大大方方而又小心翼翼的。大大方方的以真挚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小心翼翼的推敲自己的言行将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

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教师的职业虽然辛苦,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会让老师心中欣喜不已。

综上诉述,只有做到以上七点的老师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老师,才是学生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第二篇:老师怎样和学生相处(精选)

怎样和学生、同事、家长和谐相处

桃村一中 于德萍

一、如何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

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者、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切忌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使家长有“难言之隐”,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2.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在家访、家长会和同家长联系时,这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这时就要求教师要虚心听取,不与家长争吵、争辩。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3.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教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教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纳,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2.赏识你的学生。

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一般的信赖和真诚。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3.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4.宽容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就能为学生特别是特殊儿童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

三、要学会与同事相处

1.要互信互尊。只有把尊重、理解、谦让作为同事相处的座右铭,同事关系才能更加融洽。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先要俯下身子去真诚的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这样换来的才是别的老师对你的尊重,最终才是同事之间的平等与尊重的和谐氛围。其实,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要换位思考和包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对事物的看法会有诸多的不同,有时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3.要学会合作。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单独打拼的时代,而是一个整合的时代。在工作中就要真诚合作、相互支持,要为同事的工作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如:在一个班级中,单靠某一科的教学,是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的。我更坚信:只要我们大家作到同甘共苦,我们就没有什么办不到、完不成的工作。

总之如何与学生、同事、家长和谐相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多反思、多思考,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好!

2010.3

第三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令我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高声吟唱爱心对于教师多么重要,也没有反复强调责任之于教师的重要,相反,作者甚至有些不厌其烦地告知我们:平时如何与学生交流,冲突时应该怎样;表扬、管理、鼓励等都应该注意什么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两点谈谈我的感受:首先,我觉得老师在和犯错的学生说话时应该准确掌握批评的技巧。相信每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需要理解和接纳的,可是实际上我们老师却很少能真正做到遇事心平气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经常做的就是发泄内心的愤怒,而愤怒之下,我们往往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事后静下心来细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不仅不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注意到学习之外的事,得不偿失,不仅折磨自己,也伤害学生。更糟的是,如果我们的言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那么,当他走出办公室后,错误还会继续发生。吉诺特说:老师和蔼的态度胜过一切争论与指责。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无论如何,尽可能不要把轻微的过失看成是故意违犯,让孩子有保全面子的余地。”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解决的。唯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方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另外,鼓励也是老师在和学生交谈时必须要用到的技巧之一,它也是一门艺术。现实社会中学校的重视、父母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都极易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有不少的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经常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安全感、意识到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怕。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应当做到:激励孩子学习、鼓励孩子自治、树立孩子的自我形象、增强孩子的信心、缓解孩子的焦虑、消除孩子的恐惧、减从这本书中,我领悟到了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不少教育的方法,也掌握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与艺术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运用。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一)可以让坏情绪再等等吗?

格瑞丝说:每天我对自己说:“今天是平安无事的一天。我不会被卷进任何事端。我不会被激怒,不会大发脾气从而损害自己的健康。”但是,一到了教室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既觉得沮丧,又觉得对自己不满。我就像一台电脑机械地服从着程序指令:“把你的心喊出来吧!歇斯底里地发疯吧!” 我也是。在走向教室的时候,都会不断地告诫自己。今天一定可以愉快。我可以很和蔼地对待他们,我们相处一定和睦……我有个习惯,走到教室门口,会习惯性地扫一眼放垃圾桶和扫把的地方,地面是否有纸片,黑板和讲台有没有擦干净。

当看到扫把没有摆放整齐,我会皱眉头。看到地面上的纸屑还在若无其事地躺着,我的脸开始阴沉。若再看到黑板和讲台没有擦干净,所有的好心情便都不翼而飞。然后,把书本重重地放在讲台上,不满地看着他们。如果班级这时候还没有安静下来,我对自己的告诫便都不在了。那时,愤怒的情绪会充满着我。这是常态。

课下十分钟,有任务的孩子经常会忘记自己该做的事情。可能时间太短的缘故。但这却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再三讲明后,无果。于是,开始生气。“生气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个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可是依然改变不了当时恶劣的心情。曾经无数次的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轻描淡写一些,为什么一定要生气,是我要求的太完美吗?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恼火。

每天被这样的情绪充满,心情如何不晦暗!想来,这样的情绪该是缺乏耐心的表现。哪怕是回忆那些细节,都会让此时的我郁结在胸,胸闷的喘不上气来。多么可怕的情绪!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情绪已经变成一种惯性,折磨自己,也伤害着学生。

告诉自己,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孩子们做的不好,就耐心地等待他们做好。为什么没有耐心等待。每个人的改变都需要时间。一个极度缺乏耐心,容易焦躁的人,会活的多么辛苦与无奈。又怎能快乐!

只是讲大道理起的作用多是不见成效的。当上面所述的情况还在发生时,我应该这样做,心平气和的:孩子们,你们课间该完成的工作似乎还没有完成,那么,现在把它做完吧。然后静静地等待。我相信,在众目睽睽之下几次后,他们应该会记得了吧!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该是尴尬的。

尽管课堂的时间有限,尽管我们需要完成教学进度。但养成习惯,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最主要的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懂得控制自己,不生气。不被坏情绪左右,成为坏情绪的傀儡。

没有奇迹,成长的过程是如此艰难与缓慢。我们唯有面对现实,耐心,再耐心,静静等待。我也在成长中。再等等,或许情形可以不那么糟糕。这样告诉自己。

(二)孩子,你还心痛吗?

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老师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其重要性人所共知。而最重要的态度,却往往会被我们所忽视。因为在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被第一时间出现的情绪左右。虽然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

这一天是温迪上五年级的第一天。老师告诉了她到哪里去领英文课本。但是当温迪刚刚摸到书架的时候,所有的书全都哗啦啦地掉了下来。温迪哭了起来。

老师:温迪,书掉下来了。我们得把它们捡起来

温迪:我上学的第一天就这么被毁了。事情全都乱套了。

老师:今天早上对你来说确实不顺利。

温迪:当然啦。你想知道还发生了什么吗?

老师:告诉我吧。

老师一边帮温迪捡书,一边听她讲不顺利的早晨。结果,这一天就令人愉快地度过了。

开学第一天或是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很忙碌。而忙碌的时候,很容易让人焦头烂额。尤其再发生点令人不愉快的小插曲,会更加气急败坏。这样的事情,我也遇到过。但多半是恼怒与指责。虽然过后,我总是后悔。而温迪的老师却表现得非常熟练。事情发生时,她没有否定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反驳孩子,更没有训诫或者惩罚孩子。若是我,会这样吗?

记得一次春游,野炊的时候,我正带着几个孩子把全班同学野炊的必备品领回来。就看到撒了一地的鸡翅,没人理会。整整一袋子,那是全班同学准备烧烤用的食物。我很生气,大喊道:“是谁弄的,站出来。”有孩子说:“是琳琳。”只见她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嗫嚅着说:“我提的时候,袋子破了。”我涨红着脸:“为什么不把它捡起来,就这样扔在地上吗?太不负责任了。”琳琳低下头,流着泪,不再说话。在和孩子们捡鸡翅的时候,我依然余怒未消,跑了好远,才找到有水龙头的地方,把鸡翅清洗干净。

过了好一会儿,我看到琳琳还在闷闷不乐。手里摆弄着烧烤的食物,不知在想什么。我知道,她还在为鸡翅的事情难过。我有些后悔。虽然当时场面有些混乱,但也不能成为我发火的理由。出来春游,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让大家都不高兴呢!我承认,事情发生的时候有些欠考虑。虽然过后,我安慰了琳琳,但还是伤害了她。

吉诺特说:老师和蔼的态度胜过一切争论与指责。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解决的。老师应恪守的黄金法则是: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侮辱性。

当时,我的态度恶劣,指责琳琳做得不对,这本身就带有不尊重的成分。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现在想想,真的有些追悔莫及。我应该这样做,或许效果更好:不说话平静地和几个孩子把鸡翅捡起来,找个地方洗干净。等到第二天总结春游的情况时,把我看到撒了一地的鸡翅时的感受说一说,告诉他们,若再

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做,而不是惊慌失措或逃之夭夭。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些呢!而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恼怒,没有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孩子没有记恨我。去年我的生日,她送给我一个精致的日记本。上面写道:王老师,生日快乐!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彩,您对我们的情和爱深似大海,高如天空!我们是您的孩子。旁边还贴着她的大头贴,乖巧可爱。

毕业那天,她和柳蕴来到办公室和我说,王老师,我们永远爱你。眼含着泪。这些细节,如今想起,更让人心痛。曾经,我的粗暴,让琳琳难过了多久!

我是个急性子的人,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意识,时常会被坏情绪左右和支配着。于是发生这样的小细节,也常常让我后悔自责。真的应该改变了,少留些遗憾给自己。

(三)可以表达愤怒,但不侮辱。

一位老师说:“我过去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未来。现在,我却有了更为切实的目标,我只关心孩子们现在的情绪和主要的需要。我不再去构想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我只想富有人情味地处理好教室现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此段话我深有感触。我是一个好杞人忧天的人。看到孩子学习不好,或是有不良的习惯时,便忧心忡忡。经常会说,你这个样子,长大了该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误,便想到孩子的以后,注意力都在孩子的未来上,而忽略了此时此刻,我应该做什么,孩子最需要哪些帮助。

在错误发生后,也经常会把孩子以前的一些不良行为揪出来,一起痛斥。这样的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又有何益呢!指责与担忧解决不了现时发生的问题,不但不能给学生疏导与帮助,反而会让自己的情绪恶劣,而孩子的实际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未来还很遥远,于我们遥不可及。已经发生过的,再把它拿出来说,只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多差。会灰心沮丧或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而我们有时就是爱陷在这样的怪圈里,愈演愈烈。

吉诺特说:“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的品行”。这是交流的基本原则。也是有效教育的本质所在。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批评:你这样的错误,都犯过多少次了!为什么还要再犯,你究竟有没有脑子……老师说的义愤填膺,唾沫横飞,而孩子却无动于衷。

是我们的言行并没有触及孩子的心灵,所以,当他走出办公室后,错误会继续发生。对此情形,我经常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因为这样的教育在某些孩子身上,是无效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所说的话没有产生任何效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该怎样做。

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但不能带有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这样说,或许更好: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你这样的态度,我也无法接受等等。)我们应该在事情发生时,就事论事,少言其它的,避免孩子抵触情绪的滋生。看应该给孩子怎样的帮助,以解决问题为主,而不是发泄不满情绪或兴师问罪,新帐旧账一起算。

而做到这些,还是需要以耐心为前提,态度至为重要。事情需要一件一件地解决,不能着急,着急也于事无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想孩子的未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微小的细节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关心孩子们现时的情绪和主要的需要。这是在以后的教育中最应该做的。现在做好了,还用担心未来吗?我做的不好,需要努力。

(四)学会认同

十二岁的雷妮向老师抱怨说,她的家庭作业和学校课程太多了。老师有意地不跟雷妮争论。她没有说:“别

抱怨了。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的作业比你多十倍。你的家庭作业这么多,也只能怪你自己。要是你在学校里做完了作业,就不会在家里还有这么多作业了。所以,还是停止抱怨,赶快学习,不然你会考不及格的。”

与此相反,老师极富同情心地认同了雷妮的抱怨:“看来家庭作业有些让你感到不安。一天做这么多作业确实够呛,特别是遇上老师还布置额外作业的时候。唉。”雷妮立刻就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宽松。她说:“我得赶快回家了。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呢。”

不是很喜欢抱怨的人,因为发现抱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使心情更糟。所以,更多的时候,愿意保持沉默。自己消化怨忿与不满。可是我们的孩子,当心存不满时,就会说出来,发泄内心不愉快的情绪。而我恰恰是最不愿意听到这些抱怨的。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说服。似乎已经养成一种习惯,说教或者是争论。可是,我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是很有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孩子们还小,或许他们无法应对老师的试图说服,但是,他们的想法也不会因为几句的说教而有所改变。

很少想过,如果能够认同孩子的感受,他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理解与尊重,可能会有效地减轻抵触情绪。或许他们知道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是想一吐为快而已。这时,我们应该照顾到孩子的感受,适当的顺势而为。

一次,学生抱怨回家晚了,我很生气:“老师利用休息时间给你们讲课,还遭来你们的抱怨,看来我真是多此一举。”气愤的情绪持续了好一会儿。现在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气生得完全没有必要。孩子只是想早些回家而已,并没有什么错。我们只需要耐心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就可以了。大动肝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一定要学会克制惯性,尝试改变固有的想法。多多理解孩子的想法语言和行为,或许,我们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过些。最起码,少了冲突,多了愉快。当老师关心孩子的感受时,那时,心的距离就已经拉近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假期,自己认真读了学校下发的《老师怎样与学生说话》一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体会。假期前拿到学校下发的新书,甚是高兴。但当翻开书读了几页后,自己读书的兴致全无。因为书中的事例针对的是中小学学生,而自己任教的是高中学生。初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我总担心读了此书对自己教学无什么帮助,不禁有些抱怨,所以刚开始读书的热情并不高。假期中,听丁春和主任及媳妇说《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挺好,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自己心里不由得一震,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读书太急功近利了!读书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只要静心读,自己一定会有大的收获!于是,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静读了这本书。下面就简单的谈谈自己读书的几点不成熟的感悟与收获,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1.当老师只是一种职业,但老师们首先关注的永远是“人”本身。有的老师把教师这一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可能做得很成功,走的很远。但没有哪一位教师能否认自己做教师是一种职业。那么我在思考,教师这一职业与其它职业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人,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怎样才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呢?我认为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平等的看待我们的孩子。师生平等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首要因素。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呵斥、怒骂学生,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是师生关系不平等的鲜明体现。“我的班级、我的课堂,我说了算”,如果教师高高在上,不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明智的老师对孩子说话就像对家里的客人说话一样,平等、尊重而不歧视每一个学生。(2)所有的教育都起源于“爱”,我们要“爱”我们的孩子。老师对学生要富有同情心,对学生真诚、温柔,乐于帮助学生,而不是嘲讽我们的孩子。语言上的暴力,训话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任何时候教师

都应该谨记,绝不攻击孩子的个性与品行。(3)要信任我们的孩子,没有任何道理的解释能比一贴信任剂更加有用!充分的信任我们的孩子,孩子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赵校长说过,我们平时的教学是教着学生去学,而不是抱着学生去跑。只有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我们的孩子的心智才能更加成熟,做事才能更加果敢,而不是听命于他人,放不开手脚。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听命于他人的机器。2.当老师的的确确是一门艺术。我们的教育,绝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记得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社会学老师真是一个唱独角戏的好手!”,教学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会欣赏、会学习、会改变、会反思的活生生的人。要想真正把话说到学生的心里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觉得需要自己进一步做好以下几点:(1)谈话的艺术。谈话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表扬也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要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的品性,凡是评判性的表扬都尽量避免。回想自己的教学,这点做得尤其不好。有时候,在进行单元检测时,自己对学生说,这次考试的题目比较简单,只要大家细心、认真的做,可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殊不知,自己恰恰没有注意说话的技巧。自己本来是想鼓舞大家的斗志,让大家认真仔细的做好试卷,但不经意间打击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自信。有的同学可能就这样想:老师说这份卷子很简单,但我觉得怎么这么难呢?是不是我很笨啊,哎,不学了,反正学不会!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下定决心要注意自己的谈话艺术,争取做到最好。(2)解决问题的艺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聪明的老师不是马上去追究过失,而是力图寻找解决之道!当一个人溺水的时候,当务之急可不是教他游泳。当危机发生的时候,帮助胜过了说教!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的同学作业或者考试考的不好,自己就喋喋不休,严厉的批评学生,而忽视了与学生一道去解决问题。记得,丁春和主任在我们政治组内集体备课时,经常说我们与学生谈话不要大而空,不要去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好。我们应该与学生具体的分析他们导学案或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有针对性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小的帮助,胜过一万句的说教。(3)善于倾听。当孩子生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嘲讽!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上的生产力。当孩子们在学习或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倾听孩子话语,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要进行换位思考。当老师在倾听孩子心声的时候,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得到了老师的理解,那种原先的委屈与不快之感顿消,心情也就变的舒畅了。心情好,热情高涨了,学习干劲也就足了。倾听,是一门艺术,正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你真心的爱我们的学生,如果你想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让我们闭紧自己的嘴巴,学会“安静的倾听”吧。

3.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思考学习!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的大哥哥、大姐姐,学生的很多品行都带有老师的痕迹。赵校长说过,我们要让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带有“昌乐二中”的烙印,他们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起到带头人的作用,担当起领袖的角色。要想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学生,必须有这样的一众老师,下面来看看他们平时的表现:(1)有博大的爱心与事业心,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真正把教学当做事业来看,而不单单把教学当成是一种职业。(2)要有敬业的精神。把每一份导学案都做成精品,把每一堂课都上成精品课堂,认真的批阅每一份导学案与试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的加以解决。当我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全心全力的付出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定会受到感染与熏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胜过出口婆心的说教,事实胜于雄辩。(3)全力培养读书、学习、研究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在不断成长自己,教师也应不断的成长自己。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不管自己是一名年经教师,还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的与时俱进。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接纳新知识,不断的否定自己,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接拍,与学生的发展同步,才不致于在新时代中落伍。4.做学生永生难忘的老师!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一件小事自己令自己非常高兴。年后,有一位老学生给自己发短信,询问自己近况,自己说一切挺好的。她说,我现

在还能想起几年前,你对我不厌其烦的帮助,并不因为我当时的调皮而放弃对我的教诲!我心里感觉暖暖的。这个学生我记得非常清楚,感觉她当时学习挺认真的,就是有时候走神,偶尔还有些小动作!自己当时很尊重并信任她,与她谈话并对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其实,自己只是平等的对待学生,尊重了每一位学生,没想到他们还记得那么清楚。试想,如果当时自己恶语相向,缺少对学生的帮助,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当时的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们每一个教师虽然不是圣人,但却做着圣人的事业,让我们努力做一名学生永生难忘的老师。题外话:读一本好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成长,一种满载而归的愉悦。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的长大,自己高兴之余不免也存在着一丝担心:我到底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儿子教育的更好呢?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自己更加成熟了许多。结合书中所谈,自己浅谈孩子培养应做好的的几点: 1.关于责任。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过分干预孩子的家庭作业,要让孩子明白做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让孩子自行决定作息时间和作业过程。孩子在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围着孩子唠唠叨叨,一刻不离的全程监视、冲着孩子大吼大叫、暴跳如雷,最后甚至拳脚相加。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帮助莫过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打扰孩子,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横加干涉。2.关于谈话。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习,鼓励孩子自己主动的去做事情、去尝试。要唤醒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主动学习,不要害怕孩子犯错误,让孩子不要有失败的想法,不要让孩子心中存有失败的阴影。3.关于倾听。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少一些呵斥与责骂。儿子委屈时,让他发泄出来,及时的给予引导。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让我们积极的去阅读每一本书籍,不断的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健壮每一根神经,在书海里快乐的遨游!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在读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诺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剧、对话和故事情节,告诉老师应该如何摒弃拒绝性的语言,转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纳的语言,向我们充分介绍了如何应用语言交流来创造信任和愉悦的气氛,也为我们提供了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正确处理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例如,在《最佳师表》和《最差师表》的两个章节中,作者列举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教育方式和态度的若干真实的小故事,鲜明而生动的指出:在理论上,任何老师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我们对此拥有无数的理念。但不幸的是,没有人能够仅仅靠教育理念就能教育好小孩。在处理班级里的各种琐碎事务-孩子之间言语的触犯,日常的冲突,以及突发的危机等等的时候,最佳师表的老师们会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对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然而最差师表的老师们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侮辱和攻击性的语言来跟孩子们进行本来可以避免的争斗、冲突甚至战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聪明的老师对自己的用语非常的敏感。他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老师的教学风格。因此他能够善解人意,在对话中传达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曾经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的内容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艺术。

第四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书感悟

寒假里认真阅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触颇深。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一些幽默有趣的对话及小故事等来讲述老师应该怎样运用语言交流来创造学生喜欢的、和谐融洽的学习及生活氛围,运用怎样的交流方法和技巧,才能变成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环境里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每天都在跟孩子们打交道,这些孩子中,不乏聪明听话的,但也有调皮不认真的。那么如何真正的走进融入他们当中,帮他们排忧解难,帮他们树立信心,成为他们喜欢的老师,让课堂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学生喜欢的课堂。这些都需要依赖于我们本身。首先我们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做最佳师表的老师,对不听话犯错的学生,我们不应该疏远,用冷漠的态度来嘲讽、斥责、批评学生,而是以一颗包容之心学会尊重学生,摒弃语言上的暴力,不要强硬的让学生做出自己不愿意的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同时要及时给与关怀帮助。

音乐,美术是一种艺术,那么用语言进行谈话同样也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最佳师表的老师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恰当的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交流时能够注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意见。正如书中的一个故事:当10岁的荷普说他害怕考试时,他的老师说,考试确实让人害怕,尤其是期末考试。这位老师有意避免了对孩子进行安慰。如果说:“考试没有这么可怕。如果你复习好了的话,你就没什么好怕的。”这种安慰反而会把孩子推向恐惧的深渊。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尊重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孩子感到害怕,最好是坦率承认并且尊重他的恐惧。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如何去安慰孩子们紧张的心情,如何让他们去认真高效轻松的复习。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来安慰学生,不要以一颗紧张的心态来对待考试,考试没什么可怕的。考试只是来测试一下我们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及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只要我们尽力用心去复习了就好。

俗话说的好:批评使人进步。当你把学生的错误不足说出来后,学生如果能够及时改正,就会获得一定进步。这对于被批评的人来说无非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批评的太经常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不利于学习及身心发展。势必会事倍功半。表扬恰恰与批评相反,但它同样会使人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

都能使人进步,如果表扬的艺术运用不当,同样不会达到预定的好效果。如何表扬学生促进学生进步,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书中所提及到的表扬主要有两种:评价式和赞赏式。评价式的表扬是有害的,赞赏式的表扬是有益的。评价式的表扬只能引起孩子的焦虑、依赖和自卫。所以在表扬孩子时我们应该向孩子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努力工作及成就的喜欢给予赞赏,然后由孩子本人对自己作出判断。如果我们把孩子值得赞扬的事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的出来,孩子就会对他们自己形成积极而又建设性的印象。如:10岁的菲丽写了一首诗,描写她对冬天里第一场雪的感想。老师表扬道:“你的诗正好说出了我的感想。我真高兴在你的诗里看到了我自己的感受。”

我们现在提倡赏识性教育,提倡要表扬、激励学生。然而,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及学生自己感受来表扬,一味的以这种“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表扬太过频繁。那么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更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如书中所说12岁的本玩飞镖,体育老师说“真了不起,你的眼力真好。你真是个神射手”这句表扬不仅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让本退出了游戏。所以我们老师在表扬学生时,不要评价只需描述。再如在课堂中如果我们遇到画的比较好的学生,我们想表扬他们时不要对他们说:“你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画得太好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恩 画的不错!谢谢你的画,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情感,深入他们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赞赏识的表扬,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力争做最佳师表的老师,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第五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书笔记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海姆·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他是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他最著名的畅销书《父母是怎样和孩子说》为全世界数百万父母提供了与孩子有效交流、下确沟通的方法和途径,书中详溢着吉诺特博士的爱与关怀,他的著作给那些正在为青春期孩子头疼的父母提供的新的希望。

主要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等。

写在前面:这是我读过的最棒的教师读物!!

1、前言 ——10.12

【摘抄】

作者年轻时曾经担任过老师,也许可以用他当年写下的一段文字来表述我们这本书的哲理:“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起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论在什么时候,老师始终肩负着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创造出对孩子的学习有益的情感氛围。【感悟】

两年前,我第一次站上讲台,满心的紧张和雀跃,脑子里不停地想着上课的流程。当有孩子说话,不停打断我的思路时,很愤怒的我狠狠地批评了那个孩子。整整一节课,气氛都压抑到了让人窒息的程度。最后,内容完成了,课程顺利了,但是,上完课后,孩子们不开心,没有获得知识后的喜悦。那一刻,我感到深深的挫败感。从那次之后,上课前我都会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愉悦的心情,轻轻松松地学习。

2、老师的自白——10.14

【摘抄】

“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地遭遇到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

“当了一年老师以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不适合当老师。当初,我本来怀着满腔的爱和激情,可现在,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所有的爱都消耗殆尽了。对我来说,当老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慢性自杀,一天天逼你走向绝路。”

“我很难过,难过得想哭。我现在总算清醒过来,并且非常失望,因为我过去期望得太多了。我曾经想改变学生,改变学校,改变邻居,甚至改变全世界。多么幼稚啊!”

“每天早上我都是精神抖擞地走进学校,晚上却是半死不活地回到家里。学校里的吵闹都快让我发疯了。它淹没了我的一切:我关于教育的哲学、关于学习的理论,我所有美好的愿望。噪声让我变得麻木不仁,我对一切都视而不见,可每时每刻我都感觉到校长老兄正用搜寻的眼睛和无所不在的耳朵监视着我。” “我们的校长曾经说过:‘尽管让他们恨你吧,只要他们服从你就够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孩子们是不愿意从他们憎恨的老师身上学到任何东西的。”

“我渐渐意识到,大学教育并没有让我准备好当一名老师。教育孩子的技巧至少跟驾驶飞机的技巧同样重要。在大学里,他们相当于只教会了我们开拖拉机,却告诉我们这就是开飞机的技巧。怪不得我们每次起飞的时候都会摔下来呢。”

“大学里的教授不断地谈论孩子们的需要,父母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我真希望他们也能让我意识到我自己的需要。” 【感悟】

很多人羡慕老师双休和寒暑假的超长假期,却从来不了解老师日常工作的耗费心神。每天我都会备好课,设计很多教学活动和环节,热切地想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们,想着孩子们获得知识后会多么开心。事实是,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打乱计划,只要有一个人做鬼脸或者自作聪明地说一句调皮捣蛋的话,课堂秩序就会彻底瘫痪。有时会很生气地批评学生,有时会罚站,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说教,这是种很糟糕的工作状态。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这种情绪折磨着。

虽然,经常的失望、不满、愤怒、焦虑、难过、沮丧,甚至崩溃,但是,我总是在不断地重拾信心,积极思考方式方法,不断实践。现在,孩子犯错时,我已经不再冲动地“出离愤怒”,而是尽快地化解继续教学活动,或一句幽默,或者只是一个眼神。(本人总是恶趣味地用眼神压制学生~~)

3、最佳师表——10.23

【摘抄】 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理念: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

对一位正在处理班级危机的老师来说,图书馆里所有的理论书籍也是毫无帮助的。所有关于理论的讲演和课程也是毫无意义的。在处理问题的真实过程中,只有技巧才是唯一实用的。

一位代课老师询问一个男生叫什么名字。男生回答道:“圣雄甘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老师说道:“凡是好人都渴望模仿和学习圣雄甘地。”于是全班安静下来,老师接着开始讲课。这位老师沉着熟练,有效地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换了一位喜欢惩罚的老师的话,他很有可能把这一事件演变成一次师生间的痛苦冲突,或者一个严重的纪律问题。【感悟】

有时,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威信就不能让学生听话,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当一个好孩子。所以,孩子们犯错的时候,我们总是严厉批评,非要让孩子愧疚到骨子里才罢休。想一想,我们在学生时代,喜欢这样的老师吗?答案是:NO!从今天开始,告诫自己:尊重孩子,摒弃语言上的暴力(比如训话、责难嘲讽等)、不逼迫孩子承诺和保证,不让他们的内心产生罪恶感,就事论事。(反思一下下,自己做得还算过得去。有一次,一个孩子在自习课上把我叫成了妈妈~)

4、最差师表——10.24 【摘抄】

九岁的马特在做一道连除法算术题的时候被难住了。他去问老师。老师回答道:“我刚才讲这道题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你从来不听讲。你总是在玩。现在你倒是想要得到特殊的关照了。可是这里的学生又不止你一个人,我不能单独给你开小灶。”马特于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虽然他不知道怎么做题,却找到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捣乱的方法。孩子在做作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都会开始捣乱。

尽管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抑制自己自作聪明地取笑他人的冲动。

一名老师就像一名外科医生一样,不能轻易地开刀划伤。否则,就有可能会留下永久的伤口。

真正的仁慈需要以身作则。【感悟】

第一个案例中那位老师的错误,我也犯过。当孩子拿着我讲过的题目走过来问我的时候,我会抑制不住的生气:我刚才讲这道题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回去自己做!当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最好的做法是乐于帮助孩子,同时善意提醒他:下次认真听讲哦!那么,结果会好很多吧!真心学习到了!

以前有位同事,脾气火爆,通常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声呵斥教训,也经常在我们老师面前抱怨班里孩子难管。有一次我委婉地建议她对孩子温柔一点,最好软硬兼施,她哐哐哐说了一通,声音高且尖利,听得我心砰砰直跳。有时很心疼她班里的孩子。看《最差师表》这一章,一下子就想到了她。

我们都不是圣人,也不是教育专家,也不是什么名师,但是,只要我们时刻意识到,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不能用侮辱和伤害性的语言伤害他们。慢慢的,我们会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变得熟练、谨慎、冷静和理性。相信自己,能做一个“好老师”。

5、恰当的交流——10.27 【摘抄】

孩子只有在感觉良好的时候,才会产生美好的想法。<健康的信息>

孩子是从父母和老师与他们交流的方式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和老师的话语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基本原则>

最佳师表的老师就事论事。最差师表的老师总是攻击孩子的品行。

1、一个孩子忘了把书还给图书馆。就事论事的A老师说道:“你借的书已经过期了,应该还到图书馆去。”攻击孩子品行的B老师却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且健忘。你为什么不把书还到图书馆去?”

2、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就事论事的A老师说道:“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得弄些水和抹布来。”攻击孩子品行的B老师却说:“你真是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

3、一个孩子的西班牙语考试没有及格。A老师就事论事地说:“我很关心你的西班牙语功课,你需要有所进步。我能帮你吗?”B老师却攻击孩子的品行道:“你是个聪明的男孩。怎么会考试不及格呢?看来你得好好埋头苦学一番了。”

<生气的艺术>

很多老师承认对自己的愤怒有罪恶感,另一些人则认为不论孩子如何挑衅,老师也不应该大声叫嚷。

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邀请合作>

孩子得到的自治越多,他的敌意就越少;孩子越是自我独立,他对别人的怨恨也就越少。

在交流中,当老师传达出对孩子的尊重并且维护了孩子的自尊时,孩子的敌意就比较少。例如:

A老师:这里的噪音让人很不舒服。B老师:停止吵闹!

A老师:数学作业在第60页。

B老师:拿出个人的数学书,翻到第60页。A老师:你的书掉到地板上去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继续说:“书应该放到书桌里。”)B老师:把你的书捡起来!

<接纳和肯定>

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非批评性的语言可能赢得孩子的积极合作,批评性的语言则可能导致孩子的对抗。例如:

一个孩子打断了老师的说话。A老师:我希望把话说完。B老师:你很没有礼貌。你在打岔。

星期一早晨,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孩子们四处走动,大声喧哗。A老师:我要开始上课了。

B老师:别闹啦!所有人都坐下。周末已经结束了。这里可不是迪斯科舞厅。

<危险的定论>

对一个迟到的孩子,老师完全可以坦陈他的期望和感受:“我不喜欢在上课的时候被打断,这很让人生气。”在教育中,老师绝对不能随意给孩子下结论,并且预言他的未来。如:“你不过是想制造麻烦,吸引别人的注意,博得别人的同情〃〃〃〃〃〃”

教育的原则: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下定论。<纠正即指导>

对孩子有益的纠正实际上是一种指导。这种纠正只限于描述问题本身,而不涉及孩子本人。<简明扼要>

对唠叨的老师,我们有一条忠告:“说话要像记者写稿一样有标题、要点和精确的细节。不要长篇大论,要尽量做到简明扼要,点到而止。” 【感悟】

在这一章里出现了很多的案例,在阅读并摘录的过程中,我在不停地反思、回忆,想着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是怎样处理的。当印证那些反例时,我很沮丧:当与正确做法相符时,满心欢喜。在这一章,我学到很多实用的小技巧,也意识到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

教书育人,简单四字,背后意味着很多。毕竟,教育不同于工业生产,孩子不是简单的原材料。每个小脑袋里都转着无数奇思妙想,想把他们导向正确的方向,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位老师,经历岁月,有的铭记,有的早已遗忘。当我们从台下走到台上,每天匆匆,是被铭记,还是被遗忘?这个问题要很久很久之后才能知晓,也许,一生也难以知晓。

就为一句话奋斗:,桃李满天下!如果桃李们记得那位浇水的园丁,足矣。

6、表扬的艺术——11.5

【摘抄】 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孩子对他自己说什么。<表扬与过程>

10岁的马西亚帮助老师把图书室里的书整理了一番。老师避免对马西亚说这样的表扬:‚你做得很好。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你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图书管理员。‛与此相反,老师描述了马西亚的成就:‚现在所有的图书都放得井井有条了。同学们来找书的时候方便多了。整理图书可不容易,可你却做到了,谢谢你。‛老师对马西亚的肯定使得马西亚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的老师喜欢我做的作业。我干得真不赖。” <评价的含意>

安德里丢了一张5美元的钞票,12岁的理查德捡到了这张钞票并交给了老师。老师说道:‚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理查德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曾有偷东西的记录,老师的赞美反而使他陷入了恐慌。从此,理查德开始害怕跟老师打交道,害怕老师知道他的过去。理查德的老师其实可以说出这样有益的表扬:‚谢谢你找到了钱,理查德。你让安德里的心情好多了。‛理查德会为此高兴万分的。

结论:要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表扬孩子的品性。

<表扬和不良行为>

这一天是吉姆的生日。10个5岁的男孩女孩和他聚在一起吃饭,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唱歌,整个庆祝过程进行得井然有条。老师高兴地表扬道:‚噢,天哪。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啊。你们的举止简直就像天使一样。‛没多久,孩子们开始混战起来。老师非常吃惊,她刚刚还真心实意地夸奖了他们,可转眼之间,一切就变样了。“难道孩子们不需要表扬吗?”她痛苦地问自己。

同样的情景下,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表扬的:‚这个宴会真让人愉快。谢谢你们大家把宴会搞得如此有趣。‛孩子们欢呼起来。

结论: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价值评价、这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本以为他们会表现出“不良行为”,所以才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惊讶。孩子常常潜意识地按照我们的预期去行事。后一位老师没有对孩子进行判断性的表扬。她只是表达了她的愉快和感激。孩子们则自己推论出他们表现良好,很受欢迎。<表扬与地位>

评价性的表扬通常都让被表扬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如果一个孩子对老师说:“你做得很好,老师。你真是不错。我为你骄傲。继续努力!”那么,我们是不是觉得很别扭呢?

如果我们遇到毕加索,我们不可能对他说:‚你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干得很不错。‛我们可以这样说:“谢谢你的画,毕加索先生,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孩子也应该得到这样的礼遇,他们需要的是赞赏式的表扬,而不是对比或者贬抑式的表扬。<表扬与鼓励>

5岁的奥兰多帮助他的老师清扫草坪。在清扫过程中,老师一直给予了他有益的表扬:“我看见你已经清理了一堆落叶了〃〃〃〃〃〃啊,你已经清理了两堆了〃〃〃〃〃〃可别告诉我,你又清理了一堆了!〃〃〃〃〃〃一个小时就清理了五堆落叶!这真是很了不起的成绩〃〃〃〃〃〃真是非常感谢你,奥兰多。‛老师的话语就像一直给奥兰多充电一样,使奥兰多工作的更加卖力更加积极。

老师没有表扬或者评价奥兰多的性格和品行,她没有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成了我的好帮手。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她只是肯定和感谢了奥兰多做出的努力。奥兰多自己则感觉到他做的事情非常好,对老师非常有帮助。

结论:要使你的表扬有建设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们的感觉,千万不要评价判断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扬的基本原则在于: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作判断。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创造性的表扬>

一旦老师放弃使用评价性的陈词滥调(比如“好”、“了不起”、“太棒了”“好极了”等等),就会立刻学会更加生动积极地表示感激和肯定的语言。

结论性的表扬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威胁,不仅不会令人感到愉快,反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恐惧。这样的表扬会让孩子倍受压力,引起反感和逃避。【感悟】

读完这一章节的内容,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评价,好多的反例。在未读这些内容的时候,我还觉得很理直气壮:为了孩子好,批评他们、表扬他们。现在,真心觉得:大错特错!

当我表扬孩子,说“某某同学作业每次都做得很好”时,是不是给孩子带去了这样的焦虑:“我上上次作业没写好,老师会不会发现?老师发现了以后会不会就不再夸我了?我要不要把那张作业销毁?”

当我表扬孩子,说“某某同学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是全班学习的榜样”时,这个孩子会不会感受到的不是开心、自豪,而是在担心自己说谎的那件事情被发现?

当我因为一个孩子回答出了另一个孩子不会的问题时,对他的表扬是不是已经伤害了另一个孩子脆弱的内心?

突然觉得自己平时在课堂上讲的话太随意了。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所以,“站上讲台”的老师们一定要“站好讲台”,平时避免对孩子做判断、下结论,多表达直观感受,多用描述性的语言肯定孩子的言行,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

书中讲到心理医师从不对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继续干好。”凡是评判性的表扬都尽量避免。为什么呢?因为是无益的。它只能引起孩子的焦虑、依赖和自卫。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我控制等品质,就必须让孩子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让孩子做到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

无益的表扬就像药物,可以让孩子暂时感觉舒服,然而它会养成孩子的依赖。他人会成为孩子获取称赞的源泉。所以,多描述,少评价,更不要对孩子下结论。

7、常规管理(上)——11.8

【摘抄】

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一种能够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处罚孩子只会使孩子心怀怨恨,甚至产生报复的念头。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心情和时间 11 去读书的。在常规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发孩子的自尊。<自律>

比制定纪律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者应该以身作则地做好榜样,严格自律,有良好的风度——不轻易发怒,不随便侮辱人,不说挖苦讽刺别人的话。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描述了一种极为常见的荒谬情形,我们对此要竭力避免。他说:“我已经觉察到自己自相矛盾的做法:我时常使用一些根本不让学生自律的方法来维持纪律。我常常提高嗓门去制止喧哗,使用武力去终止打架,怒斥不礼貌的孩子,责罚说粗话的学生。” 在管教孩子时,老师不能与之“较劲”。一个老师手里的最佳武器,应该是鄙夷暴力,不相信处罚的力量。总之,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人才呢?是那些能够使孩子从恐惧转为信任的人。<对预防的强调>

像责任感、尊重、忠诚、善良和仁爱等伦理道德观念,都是无法直接传授给孩子的,这些观念只能从孩子们所尊敬的人那里,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体会。美德是从内心深处孕育出来的,不是单靠惩罚就可以强迫灌输的。<传纸条>

传纸条是学生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这样做有可能会扰乱秩序,但也并非罪大恶极,只要方法适当,问题便可能接到解决。纸条不是写给老师本人看的,老师完全可以当中撕掉纸条而不必当中宣读。<“谁把果皮放在我的讲桌上?”>

辱骂不能让“罪犯”投案自首,恐吓也不能改善班级纪律,对群体的惩罚更是无法增强一个班集体的自律。对这件事完全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 来化解。老师可以一边把果皮收拾到垃圾篓子里,一边说:“我想提醒这位朋友,我喜欢的是剥了皮的橘子,可不是没有橘子的果皮。”如此一来,就没有学生好意识在捉弄这位老师了。<讲脏话>

一个严厉的表情就足以表达出自己对脏话的厌恶了,并不需要说什么话。

<简明扼要的语言>

5岁弗雷德为了争抢玩具和小朋友打架,老师请求他们住手,他们却打得越来越凶。老师没有制止打架,而是发表长篇的训斥演说.这位老师完全没有必要靠演说来制止打架。一个简明扼要的命令就足够了:“不要打架!这违反了课堂纪律,君子动口不动手。”出现危机的时候,维持纪律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丰富的词汇>

许多老师学会了运用丰富的语言词汇来巩固纪律,维护和平。从不使用威胁和惩罚。这不仅有助于使他们自己保持冷静,还有助于孩子们扩大词汇量。看见6岁的莱恩在打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时,老师大声的说道:“我看见你做的事情了。我很不高兴,很愤慨,很气愤。不应该伤害别人。”莱恩目瞪口呆,他并没有全部理解老师所运用的所有语言词汇,却能感觉到老师很生气。<避免琐事>

教室里正在大声争论。

凯伦:“把我的铅笔还给我。”琳达:“这是我的铅笔。”凯伦:“你撒谎,你是个小偷。你明明知道这是我的铅笔。”老师(不高兴地):“我听见了你们的话,我很不高兴。现在,让我来保管这支铅笔。另外 给你一支铅笔,也给你一支铅笔。你们俩下课以后再讨论那支铅笔是谁的,现在都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吧。”这场争论到此结束,整个过程只花了30秒。老师故意避免了毫无结果的询问。他没有被卷入这场争论的漩涡,去探究那支铅笔究竟是谁的。他既有技巧又有权威的避免了要消耗时间的繁琐过程。【感悟】

有人说,课堂就像战场,每个小孩子都是捣蛋高手。真正走入课堂,有了切身体会后,老师们都会点头:“此言不虚呐!”

书中提到很多的实例,对于<自律>,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那位老师道出了我的所思所想:我们总是用更大的嗓门呵斥孩子们安静下来,用严厉的词句教育孩子为人恭顺有礼,甚至用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的暴力行为。我们如此自相矛盾地教育孩子,其结果可想而知,然后我们纠结、我们痛苦、我们埋怨小孩子都是魔鬼。多么讽刺啊!读过这篇后,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现在,在孩子喧闹的时候,我的方式是安静地看着他们,或者,把食指竖在嘴边“嘘”,然后,孩子们会神奇地安静下来。

讲脏话是我最不能容忍的行为!在班里,凡是被我听到讲脏话的孩子,我都会找他谈话,当然不是批评,而是“你刚才讲的话好听吗?讲脏话文明吗?等你以后当了爸爸,希望自己的小孩讲脏话不?”每次看着小鬼头们羞红的小脸儿,我都心情大好。(哈哈,本老师邪恶啦~~)

孩子之间,琐事最多。他动了她的书,她不还他的课本,他拿走了他的橡皮,他弄坏了他的铅笔盒,等等。明智的决断就是,快刀斩乱麻,不要卷入纠纷中。判官司神马的,最最要不得!

总之,在教育这条路上,需要修炼的还有很多很多。且行且总结吧!

8、常规管理(下)——11.13

【摘抄】 <愤怒的时刻>

8岁的朱安性情暴躁,任何一点小小的冒犯都会让他暴跳如雷。他经常和别人打架,成为班上的头号危险人物。有一次,他跟别人打完架,老师说道:“朱安,你看上去非常愤怒。我从你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来,你的确很愤怒。”“我当然很愤怒。”朱安回答道。“当你觉得愤怒的时候,可以来找我,跟我说说。”老师没有责备朱安,这让朱安非常惊讶。现在,朱安定期去向老师诉说他的愤怒,努力学着用语言而不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抵抗环境污染>

8岁的彼得很让老师头疼,因为他经常丢到书本,弄洒果汁,打翻桌椅,总是把周围弄得乱七八糟。他因此被迫转班。新老师却用绝然不同的方式对待彼得。看到眼前乱糟糟的情况,他说:“彼得,看到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形,我很吃惊。你能立即清扫一下吗?”彼得听话了,他桌子周围的脏乱现象明显减少。这位老师之所以能有效地处理这件事情,是因为他没有指责彼得。他没有批评他辱骂他,只是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切切实实地指出了应该做的事情。<拯救一个灵魂>

仁慈只能用仁慈来教导。8岁的安迪成了班上的受罪羊。其他的孩子总喜欢欺负他,侮辱他,打他。9岁的杰是这帮小孩的主要打手和所有恶作剧的头头。老师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愤怒,她的第一个冲动就是要严厉的惩罚杰,“让他也尝尝被人欺负的滋味儿。”可她最终还是克制了 自己,她想到:“我不想表现出更多的残暴,杰需要的不是品尝更多的野蛮,而是文明的示范。”为了避免争论,给杰留下更深的印象,老师决定不找杰面谈。她给杰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杰:

安迪的妈妈告诉我,说他的儿子今年过的很不愉快。有很多人骂他,排斥他,这使他非常悲伤而且孤独。我对此非常关心。你是班上的领袖人物,所有我想征求你的意见。我相信你对受难者也会非常同情。我们该怎样帮助安迪呢?请你回信告诉我你的建议。你的真诚的老师

杰没有给老师回信,但是他不再欺负安迪了。

杰的老师因为能克制冲动,不施加惩罚又不进行责备,所有获得了成功。她明白,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不是能通过手上的暴力来传递的。爱只能用爱来教导,热忱必须用热忱来培养。

<把你要说的写来>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有个学生跑过来报告:“快,老师,罗斯要杀死卡罗了。”我随即赶到教室,看见自然老师在那儿徒劳无益的叫喊着让大家安静下来,可是罗斯和卡罗正扭打成一团,滚到地上。我尽量表现出非常愤怒地说:“我看见我们班有两个男生在教室的地板上打架。立即住手。用嘴说,不许动粗。”两个男生站起来了,罗斯先开口说道:“他骂了我妈妈。”“我没有,是他先骂我的。”卡罗插嘴道。“我希望你们两个把整件事情的经过写下来。”我说道。“可是他„„”卡罗不服气得插嘴道。“把你要说的写下来,”我说道“我要你们写下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所有的细节,以及你们对于将来的个人打 16 算。”于是,两个男孩走到教室的角落里开始写报告。整件事只花了5分钟出来完毕。

<打小报告>

9岁的波拉常常喜欢打小报告:“老师,蒂姆拿了我的铅笔。”“老师,蒂姆上课嚼口香糖。”“老师,泰德撕了我的纸。”她的声音让老师心烦意乱。后来,老师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对波拉说:“请你把你的小报告写下来。”第二天,波拉的毛病又犯了。老师用坚决的语气说道:“为了全班每个人的尊严,所有小报告都必须写下来。”这个方法能有效地阻止纪律问题的恶化,既省时省力,还能够让老师自行斟酌处理。

< 保全面子>

“无论如何,尽可能不要把轻微的过失看成是故意违犯,让孩子有保全面子的余地。”这句教育格言防止了许多纪律问题的产生。<视全班为一个整体>

老师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举止得当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创造出有效的“教室学习生态环境”呢?韦恩州立大学的杰.科林及其同事对此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孩子在教室里的行为,明显地受到老师教学风格和言行举止的影响,研究人员对这种情况作了一下分类: ①眼观四面:有效率的老师对教室里正在进行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在处罚学生时力求公证,不会冤枉无辜。他要找的是肇事者,不是那些傍观者、追随者、受害者。

②双管其下:有效率的老师能够同时处理两件事情。没有大题小做。③把握动态:科林的研究显示,没有效率的老师说话过多,而且不能控制孩子的移动幅度。以是他们的一系列缺陷: 他们出尔反尔:例如,老师吩咐学生收起拼写试卷拿出数学课本,学生照做了,可老师又问:‚谁的拼写得了满分?‛

他们过分啰嗦:为了达到目的,他们本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处理事情,可他们却过分啰嗦唠叨。

他们提出琐碎的要求:全体一致一次就能做到的事,他们却繁琐地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地分开来做。

他们容易分心:有效率的老师做事情始终围绕目的,没有效率的老师却注意细枝末节,容易半途而废搁下主要的活动。例如,在黑板上讲解数学题时,老师发现有个男孩低着头坐在那里。她停下工作,离开黑板,走到男孩身边说道:‚吉米,坐直了!像你这样低着头怎么能专心听讲并做好笔记呢?坐直了〃〃〃〃〃〃嗯,这样好多了。‛然后,她才回到讲台接着讲课。

他们爱打岔:有效率的老师不会突然用命令、提问或者陈述来打断学生正在进行的活动。他能感觉到学生是否已经准备好要听他说话。他们飘忽不定:没有效率的老师经常要在中途搁下一项活动来开始另一项活动。例如:老师在订正数学课堂作业的时候,请玛丽回答问题。玛丽站起来正准备回答时,老师却环顾着四周问道:‚怎么?苏妮不在教室里,是吗?有谁知道她今天为什么缺席吗?‛ <发掘优点>

自然界总是暴露出人类的缺陷。老师要扮演的角色恰好与大自然相反,他要发掘孩子的优点,减少孩子的缺陷,丰富孩子的经验。每当教室里有事情发生时,老师总是扪心自问:“现在我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呢?”这种方法能避免挑剔孩子,不让孩子有罪恶感,同时也免除了对孩子的处罚。【感悟】

我的班里有个特别喜欢打小报告的孩子。有时,他做错了事情,老师严厉地看着他时,他第一反应就是说“老师,他先跟我说话”“老师,他抄我的作业”“老师,他们俩老说话”。这个孩子非常敏感,当他犯了错误,知道自己会受到批评甚至惩罚时,首先想到的是把老师的怒气转移到别的学生身上。但是,他这种行为往往让我更生气。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在跟一个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他害怕被批评,因为对批评的潜意识排斥,他选择去指责别人。而批评来自哪里呢?来自作为老师的我。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的做法更加不妥。如果每当他犯错时,我给与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他还会这样吗?深刻反思!

无效率的老师具有的缺陷,本老师中招无数(吐血~~)!总是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奈何课堂经验严重不足,过多的关注细节,却忽略了全班这个整体。有时上着课,看到某个学生在摆弄东西玩,就忍不住停下来去提醒他,却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举动打断了其他所有同学的上课思路。那么,不管他吗?当然不可以!一个眼神,或者一句简短提醒,足够。而要想做到把控全局,充足的备课真心不能少。只要把课备得充分、精彩,并高效、流畅地授课,相信孩子们都能学好。

潜移默化也好,渗透影响也罢,站在讲台上就意味着要为每句话、每个举止动作负责。本着帮助孩子的心,继续努力!

9、孩子与老师冲突,父母怎么办——11.18

【摘抄】

老师给家里打来电话,抱怨10岁的瓦伦在课上表现不好,“把全班都给搅乱了”。妈妈对瓦伦说:“要克制自己可不容易。有的时候,你会特别想把全班逗乐。如果你真的想说什么有趣的话,留到家里来说吧,我们大家可以一起大笑。”瓦伦很喜欢这个主意,他在班上的表现进步多了。瓦伦的妈妈讲话既简洁又有帮助。她没有质问、威胁或者惩罚孩子,只是坦陈了老师对孩子的不满,表达了希望孩子改进的期望,并且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表现他的幽默感。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嘲讽。他需要成人来消除他的愤怒,而不是火上浇油。

8岁的莱斯特因为喜欢问问题而让科学老师很不耐烦。莱斯特对他的妈妈抱怨道:“我想知道好多事情。可我每次问老师,她都会说:‘别问这些傻问题了,小猫太有好奇心都会给害死的。’我告诉她,我只是好奇,我不是一只小猫。结果,她很生气让我闭嘴。”

妈妈回答道:“我看得出来,你确实对科学很有好奇心。你问的问题都很重要,这些问题应该被写下来。这里有纸和笔,把你要问的问题写出来吧。”妈妈把他写的问题附在给老师的一张字条上,请求老师回答。在这里,莱斯特的妈妈没有进行毫无作用的解释(“老师没有时间来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全班同学都像你这么问,老师该怎么办呢?你的好奇心太强了。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这才是你应该做的。”)她没有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而批评孩子,相反,她给孩子以鼓励,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托马斯·曼说过:“语言本身就是文明。”然而,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

心灵的成长是要依靠很多微妙的东西来滋养的——一个恳求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等等。【感悟】

虽然这一节讲得是家长该做的事,但是,在每一个案例中都能看到老师不妥帖的行为。在处理学生发生的状况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扯进家长。生气的老师要求家长配合自己,告诉孩子这样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怎样怎样。通常,家长会满口应下,回家后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通。更有甚者,把“请家长来学校”当成杀手锏。如果哪个“熊孩子”摊上这样的老师和“跟老师一个鼻孔出气”的家长,真是人生之大不幸。

虽然在教学中我遭遇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会愤怒焦躁,但是,我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即使是与家长沟通,也尽量少告状,多提建议。因为希望孩子们能开心一些,无忧无虑一些。

10、家庭作业——11.20

【摘抄】

有一个学校建立了一套处理家庭作业的有效程序。凡是忘了做或者忘了带家庭作业的孩子都必须写一个正式的字条,说明原委以及什么时候补交作业。学校从不问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必然有他们的理由,大可不必迫使孩子编出一些可信的借口或者谎言。字条交来以后就存档,作业被补交来时才予以退还。因此,孩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是勤勉还是懒惰,都有他亲手写的字条作为记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孩子自治、自强的鼓励。

有一天,妈妈不让贝蒂出门去朋友家玩,她就反抗着威胁道:“如果你不让我去,我就不做家庭作业。”妈妈告诉她:“家庭作业是你和老师之间的事。”

9岁的德怀特习惯性地把家庭作业写在一张张零散的纸上,这样他就可以故意把这些纸随处乱放,他总是花很多时间来寻找这些“弄丢”了的作业。为此,妈妈总是对他咆哮怒骂,威胁惩罚,甚至贬低侮辱,他依然我行我素。妈妈决定换一种方式。当他们的情绪都比较好的时候,她试探道:

妈妈:德怀特,我看见你还没有用作业本,我希望你用,这样你就可以多一点时间来玩,而不用浪费时间去找那些零散的纸张了。德怀特:我保证明天就开始用作业本。妈妈:对我来说,这太好了。德怀特:什么意思?

妈妈:一旦你说了要用,我就知道你一定会用的。因为你是个守信用的人。

于是,德怀特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来几个字,一边说:“我得给自己写个备忘录。”

老师不应该鼓励家长过分干预孩子的家庭作业。做家庭作业是孩子的责任。当父母直接干预的时候,他们就步入了陷阱。家庭作业由此就可能成为孩子报复、反抗家长,让家长操心的工具。家庭作业应当是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事务。一位父亲对他的儿子说:“家庭作业对于你,就像工作对于我一样,是个人的责任。”

一位父亲陈述:“在过去,我一定会批评我的儿子:‘你怎么还没有完成你的社会研究报告呢?你已经磨蹭了一个星期了。你为什么老是把作 业留到最后一刻?’说这些话的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的愤怒和疏远。现在,在孩子沮丧的时候,我明白了我应该扮演帮助的角色。” 【感悟】

很多父母对孩子家庭作业的态度都是有问题的,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我有个亲戚,孩子刚上一年级,每次做作业,她都围着孩子唠唠叨叨、一步不离全程监视,孩子一旦出错,就大吼大叫、暴跳如雷。有一次去我家吃饭,饭前孩子写作业,我看到她的举动就“建议”她让孩子自己做作业,最后给孩子检查。

对待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重要的不是告诉孩子错了,而是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不要放大孩子的错误。小错误要用鼓励消弭,大错误也要正确引导,冲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老师在家庭作业问题上也要如此——冷静处理、正确处理。忘记带作业的,只要孩子补上,就不要有惩罚;弄丢作业的,补上就好;未完成的,补上。然后,要有引导:称赞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

11、鼓励的故事——12.10

【摘抄】

老师经常询问心理学家:怎样才能鼓励孩子学习?答案是: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怕。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孩子对失败、批评和出乖露丑的恐惧。优秀的老师会使孩子不怕犯错误。消除孩子的恐惧就能引得孩子跃跃欲试,欢迎犯错误就能鼓励孩子勇于学习。我们可以诱导孩子学习,就像引诱鱼儿上钩一样。但是,我们决不能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如果孩子是被迫学习的话,他就会竭尽所能地在学习上鬼混,不肯好好用功。开学的第一个星期,一位老师给全班同学发了一封信,信上写道:“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我想鼓励所有的同学都来积极回答问题。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害怕这样做,因为他们怕答错了被其他同学取笑。我希望大家帮个忙,如果有人答错了问题,其他人请不要对他取笑逗乐。我不允许我们班上有同学用语言或者手势暗示别人‘你是傻瓜’,这样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从而阻碍了学习上的进步。请大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的答案’,切忌攻击别人。” <“试试看,很简单的。”>

当孩子在某一学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他说“试试看,很简单的。”那他也会做出类似的推论。“好极了。即使我用尽全力去学,也只能证明我会做简单的事。然而,如果我失败了,就证明我连简单的事都做不了,那可是真的丢脸。”因此,他最后的结论是:“既然做了有风险,我还不如不做。” <大声朗读>

蕾梦娜是一个10岁的波多黎各女孩。有一次,老师请她站起来朗读几句英文。她读得非常小声。几乎都听不到。她磕磕绊绊地读着一些单词,最后终于读不下去了。她尴尬的拿着书遮住自己的脸庞。老师说道:“大声朗读确实不容易。每个人都怕读错被人取笑。站起来大声朗读实在需要勇气。谢谢你,蕾梦娜。”第二天,当蕾梦娜再次被叫到要朗读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立刻站起来大声朗读。

这位老师因为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所以让学生获益匪浅。他表现出了对蕾梦娜内心世界的理解,故意避免使用无益的赞美和空洞的鼓励——‚你读得不错,再读下去,大声一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不用怕。”这样的话语虽然用心良好,却无法激励学生。<赞赏的评语>

有位老师不给学生的作业打分,而是改用描述性的评语:

“安妮,你的字写得很工整。”

“鲍勃,你所有的拼写都正确了。”

“汤米,你数学作业的答案全对了。”

“乔安娜,我喜欢你画画时使用的颜色。”

“琳达,看来你已经掌握乘法了。”

“彼得,我很高兴看到你写出这么有创造性的句子。”

结果,学生们也开始在作业的上方和底端给老师写字。【感悟】

鼓励是一门艺术。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联想自己鼓励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不用怕,大胆说,很简单的。” 不知不觉中,又给孩子增加了压力。真是大错特错!以后要改成这样:“大胆说,早在我们班上允许犯错,犯错并不可怕!”(感慨一句: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批改作业打分评价。鼓励性的语言、丰富的作业批语,脑筋动起来,同时还要注意“描述而不评价”原则。

就这样,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进步。跟孩子们一块儿成长。

12、有益的方法和实例——12.15

【摘抄】

孩子们需要的是教育素质的提高和人格尊严的平等,老师们所能提供的也不外乎于此。这里所描述的各种实例和方法,都能促进教学生活的改 25 善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些方法可以由老师个人单独引进,也可以由学校自行采纳。所有这些改革都非常实用,可以随时实施。<谁来提问>

传统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既牵强又不符合情理。在课堂上,总是由了解授课内容的老师来提问,对授课内容一无所知的学生则被要求回答。为了废除这一刻板的传统,一些学校已经颠倒了这种荒谬的次序。从一年级开始,学校就鼓励孩子们提问,寻找问题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主要部分。刚开始,大家把重点放在了提问的数量上面,后来,所提问的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倾听的游戏>

为了教导学生学会倾听,一所学校制定了这样的办法:每隔一天,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讨论,讨论话题可以是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个人话题或者社会话题。讨论中有一条特殊的规则: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前,必须先复述前面一位同学的讲话内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不作判断>

老师的判断会阻碍学生的学习。为了减少老师评判学生的现象,有一所学校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每个星期都要求老师记录下自己每天在学生身上使用的形容词的数目。由于这个办法旨在引导老师对学生不做判断,所以消极评价和积极评价都算数。由此,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里包含了多少评价性的形容词,比如:对错好坏、聪明愚笨、整洁、懒散、美丑等。两位使用录音机的老师在听了自己的录音以后,对自己非常的愤慨和不满。

<具有影响力的书信>

为了减少孩子的反抗心理,有一所学校引进了一项改革:每天早上,学生们都可以写一封信给老师,讲述最近令他们愤怒或者烦恼的任何人或者任何事。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尽情抒发。这一方法使得老师能够了解和亲近学生的感情,防止学生积压已久的情绪爆发,还有助于老师及时给以学生情感上的帮助。

一位老师不再给学生布置作文,而是请学生给他写信,随便谈谈令他们深有感触的事情。老师将视之为个人秘密加以保护,并给予详细的答复。<班上学生特长录>

为了表彰学生的不同特长,老师编写了一本“班上学生特长录”。凡是代数解答、体育投篮等方面寻求帮助的同学,都可以在这一本特长录上找到“老师”。这一做法鼓励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有助于大家的全面发展。【感悟】

前几天,姨家小表妹到我家玩。房间里比较热,她就想把毛衣脱了。看她笨手笨脚,我家先生就说了她两句。我在厨房听到了,把我家那位说了一通:对小孩子,要告诉她怎么做,而不是去批评指责。

有时候,同样的意思话句话说就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对孩子尤其如此。小孩子的思维会受很多事物的影响,而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给予孩子好的积极正面的影响,负能量满满的话就自己写写日记发泄发泄吧!控制情绪是教师的必修课,需要我们终身修习。

班空的时候,我跟班里的英语老师交流了几句,提了几点建议。毕竟我曾经教过一年的英语,对于英语教学还是有一点点经验的(呵呵,不谦虚啦~~)。就在刚才,刚下课,那孩子就很兴奋的跟我说:“你 27 的方法好棒啊!一节课下来感觉特别爽,学生学得很带劲。”看她兴奋地小脸儿都红了,心里也挺高兴。

什么是经验?经历+体验=经验。不停地反思,不停地思考,我们都走在成长的路上。

13、难忘的老师——12.19

【摘抄】

“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个把生活复杂化的高手。经过他的解释,再简单的事情也变得深不可测。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后勤:比如按时考试啦,打印报告啦,迅速交家庭作业啦,对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却毫不在乎。他非常痛苦地(或者非常高兴地)提醒我们关注严酷的现实,他常常问我们:‘你那颗空虚的心灵还好吧?’这种令人窒息的挖苦让我们觉得前途渺茫。他还警告我们:‘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江郎才尽,黔驴技穷。’” “我的历史老师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虽然年纪大了,却有着和我们同龄人一样的心理和热情。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他喜欢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让我们鉴往知来。他能把历史讲解的十分精炼、非常尊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是一位语言简洁、谈吐优美的好老师,具有典型的学者风范。”

“我们的数学老师学问高深,但他却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所知。他虽然博学多能,却伶牙俐齿出口伤人,简直是口诛笔伐的高手。在他的班上,我们大家都觉得自己等于零,因而自渐形秽。”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丹尼尔先生,他最令人难忘了。他花时间了解我们,鼓励我们谈论自己的生活、住所和家庭,他还关心我们的愿望、恐惧和挫折。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比我的父母还了解我。跟我父亲的粗暴态度相比,丹尼尔老师对我们非常和蔼。他专注地倾听我们,我们想对他倾诉一切。他从不提高嗓门对我们吼叫,也不使用严厉的字眼儿。他从不责备我们,总是指出我们该做什么了而且随时准备帮助我们。” “我们是全校最幸运的班级了,因为我们有一位好老师,她懂得教育最重要的真理:自暴自弃摧毁人,自尊自爱拯救人。她为我们走的事情全都以这条真理作为指引。她始终宽容我们的缺点,平息我们的怒气,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我们大家都喜欢她,学校董事却看不惯她,因为她违背了太多传统做法。她不举行考试,也不评判分数,还反对对学生实施惩罚。她不相信在学校成绩好的人将来就必然成就高,或者会赚大钱。” 【感悟】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再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们有无数个老师,有的甚至已经想不起名字,有的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我最难忘的老师是小学四、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个长得不好看的人,但是很幽默,很好玩。他曾经连续两三天给我们讲三国,在学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他曾经用很多节课为我们详细讲述毛泽东的几个老婆,在学《长征》的时候。他要求我们每周背诵一篇作文范文,写两篇作为习作,周六上午到学校,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挑选背文章的同学,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然后每组选出两篇最棒的文章。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文章。因为,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出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夸赞。(那时,还是有点虚荣心哒~)

还有一个难忘的老师,是高三的数学老师。他的学问很厉害,奥数题看一眼就能知道答案,但是我不喜欢他,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他。因为他讲话刻薄得像是嘴巴上抹了辣椒水,能把人讲得掉下泪来。刚上高三那会儿,我的数学成绩不好,每次考试后,上数学课都生不如死。高考 29 的时候,我的数学考了120多分,虽然不是很高,但也算对得起我受的那些罪。

学生时代走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最难忘的老师吧!他们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14、结语——12.20

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

这本书教会我很多东西,也让我不断改善着我的课堂。最后,只想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希望自己带给孩子们快乐而不是苦恼,希望孩子们以后想起我时用些褒义词描述我。

引用一首诗作结语,同时自勉:

写给老师的一首诗

——M·G

我不会写诗,然而除此之外

我又能如何述说?

如何述说这样一位人中之人——

既不高大,也不英俊;

既不甜言蜜语,也不严厉苛责;

我又能如何述说?

如何述说他所创造的奇迹——

他松开了捆绑我心灵的锁链,砍断了束缚我心灵的桎梏。

而他善解人意的心灵,我又能如何能一一述说?

下载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开学在即,焦虑每天在心底发酵,《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白天还好,一到该睡觉时,它便浸透我的睡眠,让我辗转反侧,噩梦连连。松弛的时间长了,对明天便觉得了把握,每日都在奋斗,才......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演讲稿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

    老师应该怎样激励学生

    老师应该怎样激励学生与学生对老师的激励 “激励是所有人,尤其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原动力。激励能使懦弱变的坚强,能使自卑变为自尊、自信、自强,能使消沉变为激昂向上,能使落伍......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1 一、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必须承认,孩子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根本无法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达到你心目中的高度。然而每个孩......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最佳师表 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说话的艺术——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这几天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生动而幽默的情景对话,鲜活的事例,让每一个看过此书的教师深感敬佩,......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磁涧小学 张爱菊看见《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老师的自白,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向......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体会(定稿)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体会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一位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所编著的。海姆·G·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