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时间:2019-05-12 00: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具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独特功能,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注重学生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存的环境和社会现实来总结、反思,获得实际的体验,深化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认识。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是04秋季开始在我市实施的一门新课程。国家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将近4年,自2004年9月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学校“质疑、导学、实践”的总课题引领下,以“课程资源在阅读中的综合运用”为主题,对该课程进行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要求)小学低年级:吸引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好玩”。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玩儿”。在玩中学,学中学。这是低年级综合实践的基本特征,我们就是要在参与他们的玩耍中使孩子们“悟出”、“玩儿”的内涵,在“玩中”寻找规律。

小学中年级:侧重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方法呢?比较、实验、查资料、调查、讨论、制作等。

小学高年级: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努力促使学生有所发现,能提出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习检索资料、搜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使学生基本掌握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操作步骤:

观察

确定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讨论→归纳整理→成果展示 查资料 交流评价

实践

调查

一、活动的组织

1、“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要能使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应是不可缺少的活动组织形式。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3、班级活动

全班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因素

1、我校是少年武警学校,我们将实施“研究性学习”与武警特色、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围绕“科普为本、科研为导、创新为魂”,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小课题。

2、“研究性学习”与“校本教材开发结合”。2007年上半年接受的全国十一五课题,将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一部分。

3、对学校课题“质疑、导学、实践”的进一步延伸。

以上三个条件都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性学习”选题。(结合语文文本谈主题的选择)㈠语文文本本身就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①课后思考与练习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话题。现在苏教版课之后的拓展训练尤为突出。如在《孙中山破陋习》课之后安排了“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把你了解的写下来”。

②利用好单元练习中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收集联书写春联,办小报迎国庆,说名道姓……这些研究性学习话题都为开展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㈡以篇章引路,由扶到放,寻找主题。

这种选题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是对文本的拓展,也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这种选题需在培养学生能独立寻找主题前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在苏教版第七册学完《老师,您好》这道现代诗,可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学到制作贺卡的方法,开展“做贺卡、送贺卡、老师情”的活动,不管制作的实物是否精美好看,教师都应鼓励感谢每位同学,只要他们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就行。在这课后,也可举办歌颂老师的诗歌朗诵会。学生通过课外查找一些有关颂园丁的自由诗、古诗或自己制作的小诗卡。在这点做法上教师在帮助学生拓展寻找主题时要有计划,有目的,要结合学生实际,经历由扶到放的过程,这种训练方法在达到一定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拓展的主题,进行综合评价。

在经历了由扶到放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征对课文拓展整合选择主题。如在学过《三顾茅芦》布置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筛选。如在学过《三顾茅芦》后进行主题筛选。

①讲一讲: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三国故事在我们班《每日一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的生动精彩。

②演一演: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排一排课本剧表演给大家看。

③看一看:看看电视连续集《三国演义》把它与读过的小说片断比较,你觉得电视剧对小说的改变是否成功,在日记本下写自己的想法。

④做一做:收集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以《走进三国》为主题设计特色作业。教师对以上的四个活动主题进行综合评议后,告诉学生我们在设计选择活动主题时要结合实际和自己的认知特点,主题不宜过大或不切实际操作。㈢以单元组课文之间的联系,寻找主题。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寻找单元组课文之间的联系。

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寻找组之间的主题,如苏教版第八册,一组教材安排了《燕子》、《鸟语》、《珍珠鸟》、《云雀的心愿》等课文。这些课文或介绍有关动物的知识,或讲述动物的传奇故事,或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因此,可以借这组课文以“人与动物”为主题,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做法: A、动物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B、为动物设计名片?(实地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交流、介绍、制作设计图文结合的卡片)C、动物间的互惠互助。(收集资料,汇报)D、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事。(进行个性读写的训练)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拓展与延伸。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拓宽语文视野。㈡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寻找活动主题。(即自己寻找活动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是不容忽视的丰厚资源,教师可依据儿童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此外《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件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要求研究者大胆尝试其他方式,寻找活动课题。①联系语文资源寻找研究性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课内外积累,找主题。如“探究唐诗宋词的月”。(举例说说为何可以寻找这样的活动主题),从收集体验作者借注“月亮”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的诗句(动手篇)。而后教师进行探究,到写出自己的感受(个性读写,收获篇)。像这样的活动主题还很多。如《快乐的节日》、《欣赏童歌学语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寻找色彩的脚步》等。

②整合其它学科寻找主题。举《综合实践资源包》的例子。③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课题。

a、我与社会。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时刻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所以我们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留心观察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如“广告语探究”、“店铺名称分析”和“环保主题”等。

b、我与自然。大自然是美丽、神奇莫测的,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探秘秋天》或《走进秋天》。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就让孩子们收集各种落叶、采集种子,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收集到的落叶,采集到的种子来到课堂,分小组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带来的东西,不认识的可以请老师帮助。最后用自己采集到的东西做拼图,做标本。把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自己交流与学习,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产生愉快的体验。

建议:尝试多样学习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活”起来。

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今天已经是一种与生活具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具有实际性的人生运动。”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尝试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生成一些学习方法,使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①教学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用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再用演讲汇报“新闻快报”比赛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收获。低年级可将课文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也可以用“少年抄报”和“电脑设计”、“采蜜本”把语文课中需要积累和延伸的内容配上丰富的图饰积累下来。②丰富书源。一是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二是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图书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书籍。③营造浓厚的书香特色。良好的校园读书环境是培植书香校园的土壤,可以促使师生耳濡目染地受到激动、鞭策。积极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教室后的黑板报、橱窗等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

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较为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研究性学习主题相对少,重复的课题多;把研究性学习与语文的知识积累和摘抄等同;重结果轻过程或重过程轻结果。

引发的思考: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切不可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希望老师们不断探索、共同进步。

第三篇: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

(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培养学生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其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初步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发展合作能力,并初步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是:走进社区,理解社会,获得直接经验,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参与社区活动,践行社会服务,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不是其他学科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高度综合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它通过联系社会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改变单纯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积累和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健康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及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综合性课程。

特性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的活动主题、探究的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5、综合性。综合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彼此交织的基本要素所构成。学生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杂烩,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从内容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无论什么主题,其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和任务,但又各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项目设计等。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热情;要加强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再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英岛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等过程,学习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方法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要领,养成探究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初步的创新精神。

2.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调查和考察为主的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其中社会实践还包括学校传统活动如军训、社会生产劳动、参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社区服务包括拥军优属、敬老服务、帮贫扶困、环境保护、主题宣传、科普活动、定向服务以及维持交通秩序、支援农忙、扫盲辅导等其他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重点在于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关心和了解社会,培养他们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善于沟通、乐于合作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关心他人、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养成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属于同一个课程领域,但各自的具体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及组织方式等又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传统以及当地课程资源情况对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规划,还可以有效地整合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等内容,构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开发出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教学案例

王庄镇中心小学 徐焕新

一、课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低碳生活”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低碳经济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生活延伸到了生活、工作、交通等各个领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当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群有趣的动物朋友,想看吗?(播放课件、音乐)

师:它们可爱吗,它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觉得可爱?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了解天气变热的原因

师:现在天气为什么越来越热?教师板书现象:天气越来越热。教师指学生回答变热的原因。

师:(课件)科学家们认为,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这些气体会使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像厚厚的玻璃,罩住了地球,地球被扣在里面,散不了热,就像被关在温室里面,透不了气,就像发烧一样,所以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教师板书:温室效应。

(三)了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师:温室效应有哪些影响?请看一段短片。(播放课件、音乐)

师:这样下去,我们将走向世界末日,那么我们要不要救一救我们的地球?所以,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回答:

PPT显示低碳——

师:低碳生活的概念

师:我们小学生可以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其实都在源源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排放着二氧化碳气体。

只要我们坚持节约,养成习惯,就能救地球。

(四)确定课题,分组研究

师:给我们的活动起个名字吧!教师板书课题-------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师:同学们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师:学生分组

课件出示要求:1,选出一名组长。2,共同填写题板。

3,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秀一秀。各小组展示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为什么要低碳生活,提出了走进低碳生活这个主题,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分成了四个方面来研究。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下课。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方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学生评价方案

一、评价理念

我们提倡的评价理念是: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二、评价方法

1、注重过程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依据之一。

2、尊重多元

我们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教师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切实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我们尊重学生的特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成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采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注重反思

评价不是为了分等级,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离不开学生的反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讨论,在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学习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三、评价的注意点

1、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和积累研究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完整的记录,这些记录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材料、小型设计、实验观察数据、读书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等。这些记录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

2、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提出改进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与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3、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中需处理好几对关系(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视过程的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收获是课程所追求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实践研究报告和成果的展示,而且要特别重视选题阶段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全过程每个阶段均在评价的范围之内;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

(2)、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因此,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应首先以小组成绩为基础,然后兼顾个人表现,通过自评和互评获得个人成绩。

(3)、评价周期与时空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保持适当的弹性,让他们充分体验研究的过程,了解研究的方法。(4)、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广域的课程,它所涉及的主体是多元的:有教师、学生家长,也有其他社会主体。多元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习反思,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与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元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调查问卷 学校: 年级:班别:此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综合实践课的基本学习情况,以此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研究的档案材料。答案无所谓对错,希望你能抱以认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 2014.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7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定稿]

    龙阳镇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管理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刘晋国 副 组 长:杜庆斌王慎峰 成员:侯钦文王昆刘敏张莉魏清刚 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英雄伴我成长 活动一:向英雄致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言稿[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 ----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中心小学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羊路高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制度 3—6年级基本课时每周2课时,学期基本课时总课时不得少于45课时; 二、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