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

时间:2019-05-12 01:0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

第一篇: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

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

● 周为强

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热情本应高于其它学科,然而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并不喜欢上语文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中“无我”,这里的“我”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生游离于课堂,置身于课本之外,并没有真正走进课堂,走进语言的天地,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热情,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必须在“活”字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开放中拥有自我,充分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使他们个性得到张扬。笔者在教学中立足“活点”作了一些尝试。

一、创造“活点”,走进自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面越来越广,信息量在不断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已不单纯满足于书本中的一些知识,再加上课程中的有些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无法引起共鸣。教者应因时因地充分调整教学内容创造一些“活点”,不要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让内容更加开放,使学生有新鲜感,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自觉地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天空。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夹着书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同学们久别重逢,似乎要将一个暑假积蓄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直到上课了,同学们才涌进教室。此时我发现人行道上倒着一张小方凳,本想扶起来,防止学生绊倒,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公司招聘员工,结果只是进门把地上那把扫帚扶起来的人被录用了,因为公司需要的是细心、有责任心的人。今天我也想考考我的学生,望着他们轻盈的身子从凳子上跨过,甚至有人碰到了,用脚踢了一下又上了自己的位置。我越来越失望时,奇迹出现了,最后一名同学进来后,小心翼翼的把凳子扶起来,摆放到原来的位置。看到这情景,我真的很感动,立即调整了授课内容。小方凳又回到了“座位”,“回”上大有文章可做。我把这名同学请到讲台前面作自我介绍,并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叫顾立乾,前两个字写得大,最后“乾”字较小。我立即作了解释,“乾”是天的意思,你看顾立乾的志向和胸怀比天还广阔。我问同学们为什么让他上来,大家都说不知道。我拿起了小方凳问大家:“小方凳倒在地上,当你见到并跨过去时是怎么想的?”大家热烈讨论,各自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我又问:“现在小方凳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家是怎么想的?”学生进行了深刻反省,真正走进了自我,打动了自己的心灵。我又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盲人晚上走路总提着一个灯笼,大家都很奇怪,他说:“我自己不需要灯笼,但别人看到灯笼就能看清路,这样就撞不到我了。”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原来的学习任务,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体会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课堂不是一切执行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师生的心灵在互动与碰撞中就有可能发现新途径和意外美景。孩子们的内心明敏、丰富、细腻,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寻找切入点加以引申,引导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自己丰富的情感。在教学第八册积累运用的阅读《老师的手》时,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道格拉斯感恩的是老师的手,如果是你将画什么感恩礼物?许多同学画了一桌丰盛的大餐,陈颖同学却画了爸爸、妈妈和自己,她说要感恩爸爸,每天都接送自己上学,风雨无阻;她还要感恩妈妈,为了这个家,妈妈在外地辛勤工作,难得回来一次。她希望全家人能团聚,这是她最需要的感恩礼物,这也是最感人的礼物。教材的反映应是多元化的,我又介绍了《读者》中的《半枝铅笔的温暖》这篇文章:两位同学,十多年后再次相逢,这位女同学告诉男同学,当时家境不好,文具不

够用,有一次,男同学把自己用过的半枝铅笔送给她,让她感动至今。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往往自己不经意的小举动能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温暖。这样,课外的阅读得到有效的活化。

二、深化“活点”,拓展自我第斯多惠曾说过:“差的教师只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则是揭示真理。”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进一步深化“活点”,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灵活地导入,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学会动脑。在教学第九册积累运用读读背背时,我发现12个成语开头第一字都是数字,“一心一意、两全其美、三言两语„„”我让学生大声读一遍就停下来,问谁记住了这几个词语,结果只有平时表现一般的孙吴同学站起来大声地背了一遍,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死读书,还要用心去思考,学会探索,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现在再读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上。很快就有不少同学发现了规律,按“一、二、三„„”顺序记住。接着又做了一个“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在游戏中不但丰富了学习的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打破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学生的思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就会奇思妙想、浮想联翩。在教学积累运用读读背背帕口梦令》时,我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这幅由溪亭、落日、归舟、荷塘、沙鸥、白鹭等景物构成的五彩画卷与李清照一起享受这大自然的美景。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笔描绘出这幅画面,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同样的画面,构思布局不一样,每位同学都画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景色。诗人写作是第一次创作,学生的鉴赏实际也是再创作。通过深入体会,许多同学能声情并茂地诵读,把词的感情表达出来,读出了古典诗词的美,激发了对古诗词的兴趣。接着进行“我所知道的词”发布会,学生自己走到前面向大家介绍并背诵熟悉的词,虽说是四年级学生,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词都能流利的背下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面灵活的导入,使学生走进了自我,“活点”的深化,则拓展了自我。班级的小才女赵娜还仿作了一首《如梦令》——“家里爸妈催促,学校全是题目。真叫人生气,身有不轻任务。学务,学务,难道这叫减负。”这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我们老师用手中的魔棒适当点化就能激活,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流淌出许多鲜活的东西。

三、开放“活点”,挑战自我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灵活地切入“活点”时,还要进一步开放“活点”,让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去合作、去创新。

下课铃声绝不是教与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感悟的新起点。学习完《捞铁牛》这篇课文后,我布置学生回去做“捞铁牛”这个实验。第二天上课我进行检查,请做实验的同学举手,实验没有成功的请站起来,没有找到原因的请坐下,找到失败原因的同学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原因很多,有的是沙子多船小,船沉了;有的是装沙子太快船沉了:有的是绳子太长,松下来不着力,或两根绳子长短不一,用力不均衡导致船翻了;有的是牛太重了;有的是水太浅了„„我对大家说,首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光荣的失败者,他们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找到了失败的原因,没有向失败低头,他们是最成功者,现在就写一篇日记“实验过后”。学生不仅将实践过程写下来,还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小小的事情中蕴含着很多道理,实践出真知。

要使语文课保持创新的活力,还应密切关注社会,沟通课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前年春天,非典型肺炎肆虐了神州大地,我组织班级学生做好防非工作的同时,布置了一项任务,“我为抗非做点什么”。大家都能行动起来,注意个人卫生,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有的把防非小知识摘抄下来,回家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有的办起了抗击“SARS”小报。施雨、刘冬冬等同学,在听说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投身抗非一线,救治我市首例非典病人,深受感动,饱含热情地给他们写信,向他们表达大家的崇高敬意。孩子们在信中说“当非典恶魔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时,你们这些白衣天使,奋不顾身地冲在抗非的最前沿,你们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你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你们是我们阜宁最可爱的人。”《阜宁报》还作了题为《请接受少先队员的崇高敬意》的专题报道,同学们的小手牵着大手共同筑起一道防非安全线,在非常的日子里,孩子们拥有了一颗爱心,增强了社会责任心。

这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点”,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使他们不再觉得语文枯燥了,使每一个心灵都敞开了温情的怀抱,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中,逐渐找回了“自我”,让自己的心灵主动地走进多彩的语文课程,感受语言的奇妙,享受语文的快乐。

(周为强阜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第二篇:如何构建开放活跃语文课堂论文

浅谈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翁堵初级中学 李润

【内容摘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本文将对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开放 语文 教学 学习课程

前言

我们现在该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而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能力,在开放、活泼的语文课程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而是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教《月球之谜》一课,课前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月亮和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月球的情况,畅谈自己对月球未解之谜的种种猜想,吟诵月亮的诗句,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展示,有的写了有关月球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二、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

如《捞铁牛》、《称象》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浮力的原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草原》一课的美景可借助音乐课中的《草原之夜》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功到自然成》中徐悲鸿所画的栩栩如生的马,美术课上老师已给学生进行了鉴赏,语文课上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悲鸿对艺术的孜孜以求;《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和品德课中的《要诚实》是相互印证的,孩子们早已熟知于心了;就连作文教学中的学钉扣子也离不开劳技课中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试才能把作文写生动具体。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走向校外更广阔的天地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

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春天,带领学生去茶园采茶,金秋时节带学生去收割粮食„„那美丽迷人的景色,挂满枝头的果实,热情好客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获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采的茶又多又好,谁收收获的粮食多,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采的,谁的大,谁的多,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陈出不穷。

四、建立课外阅读的学习阵地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三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我们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几乎没有到过北京,对天故宫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故宫博物院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文化修养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了信息文化的培养,实现了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结语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参考资料】:

1、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1994年《教育参考》第4—5期合刊。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浅谈语文课堂的开放与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的开放与效率

八一糖厂小学 李奕兰

要进行开放式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是个开放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就是说,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各种教学信息的沟通和交换,又要重视教与学双方的融合与交流.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的教学模式为多向的立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频率高;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这些不能不说是他们注意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的结果.一、以和谐的氛围促进课堂的开放与效率的提高

和谐课堂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和谐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开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语文学科的开放型教学,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可行策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安全、时间、空间等方面,促成学生全员参与;并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协调发展;同时还要重视课内外结合,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标准即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实施了,它改变了过去人为地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割裂成“工具性、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几大块的做法,对此作了更为深刻而准确的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现在和将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基础,具用多重的奠基作用和功能。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拘泥于教本,机械地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能落到实处。只有开放型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语文学科开放型教学又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它应当遵循“在开放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指导下开放”的辩证法则。因此,语文课堂开放型教学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发展。给足各种开放条件,促成学生全员参与 众所周知,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离不开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参与学习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就越强,而主体意识增强了,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三.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与课堂的效率

新课堂开放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毋庸置疑,有效性应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课堂的效率。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是呀,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是常态自然的,就应该是真实有效的。教学形式纷繁复杂,教学手段眼花缭乱,教师手舞足蹈、挤眉弄眼、矫揉造作,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深,拓展得太远,增容得太宽,从而“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又怎么可能会有收获呢?有效的语文课不是为了取悦于听课者,不是为了博得听众掌声玩噱头,不是执教者的个人才艺表演的舞台,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进步所搭建的平台,学生才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心智活动,我们不能迷恋于“教学手段令人眼花缭乱,教学形式花样百出,教具也‘全民皆兵’”这种表面上的热闹却无效,而应该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中,作为个体生命进入文本作品生命,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中充满生命力的因素进行情感投射,从而在宁静中产生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在心灵的对话、撞击中产生热闹的火花。此时,学生的思维定会热闹起来,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定会热闹起来,从而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蕴涵的感情,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第四篇:自我开放技术

自我开放技术

(一)定义:是咨询师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告诉来访者,与来访者共同分担。“咨询师在他的每一道目光,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个表情动作,每一句声音话语中,都在向来访者表达他的性格特征,无法隐满,也无需隐满。”双方的互相开放、双向作用,起到神入、特殊的作用。

(二)作用:

1.增加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吸引力,提高了来访者的咨询师的认同感,强化了来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兴趣,有利于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非常互相信任的开诚布公的咨询关系。

2.使来访者感到有人分担他的困扰,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接纳,使自我开放成为心理咨询的必要条件。

3.访者感到咨询师也是个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是来访者更加信赖咨询师,当咨询师向来访者做出一定水平的自我暴露时,常常能引导出来访者相同水平的自我暴露,当来访者做出一定水平“自露”而没有得到咨询师相应的行为,来访者的“自露”受到抑制。

4.询师自露行为的增多,可以给来访者树立一个榜样,使来访者更多的自我开放。

5.果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做了与来访者相关/相似的负性信息,会使来访者从咨询师身上感到温暖,信任和通情达理。

(三)自我开放的形式

1.咨询师把自己对来访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来访者(正、负性)

2.正信息——积极、肯定、赞扬的信息——产生愉快、鼓舞——正的

“我很高兴,你能坦率,主动谈„”“你这次没让„陪,这很好”——行为更积极,促进良好咨访关系建立和巩固。

负信息——消极、反面、批评(注意及时鼓励)“你没有完成作业,我很失望,我想也许你有你的原因”“你迟到了20分钟,我有些不愉快,或许有你的原因,能讲讲吗?”

①自我开放的内容要实事求是,情感反应符合内容并掌握一定的限度,高于/低于都对来访者不利。

②双方的自我开放应遵循“等级相当”的原则,咨询师的态度应是真诚的。

③应掌握合理的时机,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就会使来访者感到咨询师也不太健康。掌握来访者此时此地的心情。

④开放程度应恰到好处,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来访者是中心,重点始终都应放在来访者身上,不可喧宾夺主,更不应以自己的长处来反对来访者的短处。

⑤自我开放的目标是来访者所需的,应时刻揣摩来访者需要什么。

现在积极的自我开放,过去消极的自我开放。(消极/积极)咨询师开放与来访者所谈的内容有关的体验/经验,借助于自我开放,咨询师表明理解来访者的情绪,并于来访者一起分担这种情绪,促进来访者更多得自我开放,内容应简明扼要,目的不是表白自己,而是引导来访者开放,如:“你目前的感受我能想象得出,我以前也有类似的经历”

(四)自我开放的四个层次

1.咨询师主动疏远,闭口不谈,不暴露。若咨询师提到自己的一些事也只是想达到自己发泄的目的,咨询师谈到自己的事时很过分,滔滔不绝。

2.咨询师不主动谈到自己的事,只是回答提问/很犹豫,草率。

来 :“老师,你也有过„感受吗?”

咨:“也有过,自己记不清了”“噢,你说„感觉吗,也有过。”

3.咨询师真诚的提出来访者有关的态度经验,但很表面的,非内在的,特侏的感觉没有表达。

4.咨询师自愿真诚的谈到自己的思想、感觉和经验。

效果:来访者对等暴露;来访者尚且犹豫,但效果还不错;戒备森严,闭口不谈,甚至嘲弄。

(五)练习(自我开放功能的练习)

1.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咨询师应带动开放,通过自我开放给来访者亲密的情感反应和自我开放信心上的表示产生信任感。例:毒瘾康复者成为咨询师帮助他人摆脱毒瘾。“我很理解你,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2.鼓励来访者进一步吐露探求问题的欲望(想说又不愿)如:“你在与我交谈时,我能感觉到你小心翼翼的选字眼,我还发现你也在拖延和你交谈的某些问题,也许是我的想象,你看我想的对吗?”

3.对来访者产生示范作用,“你这时的感觉让我想起自己„时候,那时感觉„这种感觉与„”

4.协助来访者集中探讨问题的关键部分。(可抓住重点问题开放)

“你刚才说的问题,我很感兴趣,你能谈细点吗?”

5.协调来访者获得一些启示。

例:对丈夫忘恩负义很恼火,又无助,恨!咨:“听了你的谈话,我和我的亲人相处时,经常看不到他们的优点,不知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

6.让来访者领悟到咨询师的平凡,消除神秘感。

咨:“我在高中时偷东西被开除„,一切都完了„,我家因此搬了家„”来:“对你有影响吗?”

咨:“当然,不过我想知道你的事对你有什么影响?”

(六)自我开放的时机

1.首先具有良好的咨询关系,一般的说会谈初期不宜用,当到了处理问题时开放已晚,只有当来访者认识情感有了一定的准备以后,再进行自我开放会有好效果。

2.咨询师相信自我开放所暴露的自我经验有助于来访者使其受到启示,开阔眼界,扩展思路。有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在性质、程度、时机等方面应注意来访者可接受性和开放后的效果。

(七)开放的注意事项

1.必须建立在良好咨询关系基础上,有一定的谈话背景若过于突如其来,可能超出来访者的心理准备,引起不好的效果。

2.自我开放的内容、深度广度都要与来访者谈话的主题相关,但要适可而止。

3.咨询师自我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始终应将重点放在来访者身上,因为咨询的时间是来访者的,故咨询师自我开放的次数不宜太多,太多会给来访者造成负担。

4.咨询师不可借助自我开放的机会批评来访者对问题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5.必须避免咨询师成为咨询的主角,把话题转向咨询师。

6.咨询师自我开放应协助来访者注意道问题的关键,注意使用的资源。

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技术及其运用

张寒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摘要:

在心理咨询中, 自我暴露是一项重要的咨询技术。恰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心理咨询的进行。心理咨询师需明确自我暴露的目的, 了解来访者的情况, 正确把握时机, 并对自我暴露的有效性进行及时评估。同时, 咨询师还需要注意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如自我暴露的内容、广度、深度、持续时间等。

关键词:

心理咨询;自我暴露;咨询技术;

引言

在心理咨询中, 自我暴露是指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对方, 与对方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的过程。“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这一概念最初由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暴露给对方。[1]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 他将“自我暴露”的概念定义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 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2]

在心理咨询中, 自我暴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咨询技巧, 本文从临床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在心理咨询中运用自我暴露技术。

1.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可分为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和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咨询中, 一开始只注重来访者的自我暴露, 认为这是必须的, 也是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后来咨询师的自我暴露也开始得到重视, 认为它作为咨询师的一项咨询技巧, 与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同样重要。[3]在心理咨询中, 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使用自我暴露技巧, 可以使咨询收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暴露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咨询的机制, 二是向来访者表明自己在咨询会谈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 第三种则是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相关情绪的体验及经验。[4]

2.自我暴露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在心理咨询中, 恰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心理咨询的进行。咨询师向来访者进行直接的自我暴露有以下几种作用。首先, 咨询师有意识地运用自我暴露技术可以增进咨询关系。其次, 咨询师通过自我暴露能形成一种示范, 帮助来访者暴露自己。最后, 自我暴露能够帮助来访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

3.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技术的运用

在心理咨询中, 使用自我暴露技术时, 咨询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 可分为四个步骤。[5]

首先, 评估使用自我暴露的目的。咨询师必须确定是为了求助者而不是为了咨询师的目的, 也就是说, 咨询师必须确定他所暴露的内容对是来访者有帮助的。

其次, 评估来访者的情况, 以确定来访者是否能利用咨询师的自我暴露来增进自身领悟。来访者问题的性质、来访者本人的特质都是咨询师考虑是否采取自我暴露技术的重要因素。

第三, 评估自我暴露的时机, 确定该在何时向来访者进行自我暴露。在没有和来访者建立好咨询关系时, 使用自我暴露的技术并无益处, 甚至有反效果。如果来访者并没有准备好, 那么咨询师的自我暴露会让来访者感到困惑。

第四, 及时评估自我暴露的有效性。咨询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如释义、情感反映和开放性提问来追踪来访者的反应, 观察来访者是接受了咨询师的自我暴露。如果来访者对咨询师的自我暴露感到不舒服, 最好就不要再使用这一技术。

4.咨询师运用自我暴露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自我暴露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咨询技能, 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自我暴露的内容。首先, 对于心理咨询的机制, 一般可以完全向来访者坦白。第二, 向来访者表明自己在咨询会谈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时需要斟酌, 咨询师应该在确定暴露能够促进来访者利益的情况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且措辞要合适。第三, 咨询师暴露过去的经历和感受时要谨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是单向的, 咨询师要严格地为来访者保密, 却无法要求来访者为自己保密。如果咨询师有非常不愿意公诸于众的隐私, 就不要在咨询中暴露给来访者。【4】最后, 自我暴露时咨询师不该分享自己都感觉很矛盾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想法, 他应该先寻求辅导或自我治疗来解决。

自我暴露的广度。如果咨询师暴露得太多, 会使来访者觉得咨询师缺乏周到的考虑、太过自我中心、甚至咨询师本身是需要帮助的, 将会削弱来访者对咨询师能力的信任。而如果咨询师很少自我暴露, 则会使他们与来访者的距离拉大。因此, 中等程度的自我暴露有最积极的效果。

自我暴露信息的深度。咨询师应该使自我暴露的深度在内容和情感上与来访者相接近。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要与来访者的陈述有密切的联系。

自我暴露持续的时间。如果咨询师自我暴露时间过长, 就会占用来访者的时间。因此, 咨询师进行自我暴露时的句子应该保持简洁。在进行自我暴露时, 咨询师要确保谈话的焦点是在来访者身上, 一旦来访者看起来对自我暴露的反应不积极, 那就最好不要再继续使用这项技术。

小结

自我暴露技术是心理咨询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如何在心理咨询中有效使用自我暴露技术需要引起心理咨询师的重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咨询师应该按照一定的步骤, 根据咨询情景进行一系列的评估, 以判断是否对来访者采用该技术, 同时需要注意自我暴露可能带来的问题, 合理把握自我暴露的尺度。

“内容反应,情感反应”都是参与性技术。“内容表达,情感表达”都是影响性技术。

参与性技术,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这些技术参与到咨询中。这两个参与性技术,表现为,概括整理求助者的谈话的内容和情感。

影响性技术,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这些技术影响求助者。这两个影响性技术,表现为,基于求助者的谈话,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忠告,将自己的情绪表达给求助者。

第五篇: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陈军

我们现在该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式,而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能力,在开放、活泼的语文课程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1、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而是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月球之谜》一课,课前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月亮和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月球的情况,畅谈自己对月球未解之谜的种种猜想,吟诵月亮的诗句,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展示,有的写了有关月球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2、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如《捞铁牛》、《称象》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浮力的原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草原》一课的美景可借助音乐课中的《草原之夜》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功到自然成》中徐悲鸿所画的栩栩如生的马,美术课上老师已给学生进行了鉴赏,语文课上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悲鸿对艺术的孜孜以求;《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和品德课中的《要诚实》是相互印证的,孩子们早已熟知于心了;就连作文教学中的学钉扣子也离不开劳技课中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试才能把作文写生动具体。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3、走向校外更广阔的天地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我校开展的“五体验,五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橘园采摘橘子。那挂满枝头像红灯笼般的橘子,热情好客的果农,热火朝天的采摘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摘的橘子大,谁摘的橘子多,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摘的,谁的大,谁的多,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陈出不穷。

4、建立课外阅读的学习阵地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我们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5、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前,我了解到不少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天安门广场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非常壮观的,也是孩子们渴望一睹为快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了升旗仪式的录像片断。国旗班战士优良的作风、雄壮的国歌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还有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观看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想到了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体育健儿,有的说想到了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的辛苦,有的说自己将来也要为国争光……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文化修养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了信息文化的培养,实现了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下载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放的语文课堂中拥有“自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拥有梦想,塑全新自我》演讲稿

    拥有梦想,做全新自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当你拿到了新学期崭新的书本时,当你用笔写下你新学期的目标时,当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在校园中响起时,就意味着......

    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九湖中心田乾小学——林丽容 通过这一阶段对新课标修订稿的反复学习,细细品读,反复推敲,认真做笔记。再回顾我过去的十几......

    开放语文课堂彰显学生个性教育论文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崇尚张扬的个性,思维的敏捷和创新的精神。然而要具备这种综合素质却非一朝一夕,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原有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

    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摘 要】朗读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

    语文课堂中的“真美”探析

    语文课堂中的“真美”探析 很多同仁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同感:让语文回归本位,还语文本来的面貌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核心。特别在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关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审美价......

    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

    浅谈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设计

    遵循原则 巧妙提问 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为了在语文课上表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课堂形式,都离不开师生语言的交流......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提问 我在乡村小学教书,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教师能照顾更多的学生。但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发现,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从不主动发言。那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