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1:4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只注重小学语文讲读课的教法,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公开教学,亦是如此。而对于阅读教学这一块,仍沿用过去讲读课的教法,致使教师精力承受不了,学生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通过翻阅有关资料,总结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把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法归纳为四种,即:诵读法 — 导读法 — 讲读法 — 练习法。这四种方法始终贯穿的一条红线仍是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中,阅读课文几乎占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无疑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而阅读课教法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手段和行为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能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智力与能力。无数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倘若师资、学生、教材及学习环境基本相同,那么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便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运用恰当。运用的方法科学合理,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运用的方法落后陈旧,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我根据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总结,及对优秀语文课的观摩,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及周围教师的探讨,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来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诵读法:

做为传统教学法之一的诵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见解,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诵读法应注意:“熟、悟”,所谓“熟”指诵读程度而言,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悟”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辩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读带读,或播放录音、或自己范读、或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这样可以把学生领入“圣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果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上这篇课文,何愁文章读不好?我们还可以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根据课文实际,采用齐声诵读、分角色诵读、点名诵读、男女生对读、演读、接力诵读、打擂式诵读等,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朗读比赛,营造一个“人人爱朗读,人人能朗读”的良好氛围。

在学校举行的“庆国庆诗文朗诵比赛”中,我特意挑选了一篇脉络清晰、语句优美的课文《明天,我们就要毕业》,虽然这篇课文学生还没有学到,但我在指导的基础上,紧扣“熟”与“悟”,让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悟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但比赛中取得好名次,而且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读的细致,读的动情,读的扎实,课后练习迎刃而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读法:

导读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导读,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辅以点拨的教学方法。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这一能力,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以疑促读,“学贵有疑”“学而不思则罔”。泛泛而读犹如走马观花,感受必然飘浮而肤浅。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必要设疑质询和商榷探讨,设计出能体现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课文成了练习的素材。如果设计新颖巧妙、有趣,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寻根刨底的热情。如: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篇课文时,为学生设计这么一个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明明是写高原上的柳树,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呢?作者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就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认真读书就答不上来。但仔细思考,也不难答出。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读懂知识,想通问题,同时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议查读”是“以议促读”的下一个环节,教师设下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同学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又是不尽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以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各抒已见,互相研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思维,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在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词、句、段、篇进行议论评析,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讲读法:

阅读课文虽然大都通俗、明白,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篇目并非一读就懂。这时,这种边读课文边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即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够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可见讲读法的教法,绝非面面俱到,巨细不分地满堂灌,而是重在引导、启发和指点。

为正确运用讲读法,必须注意:

1.确定好教学重点。讲读必须目的明确,阅读教学更应如此。确定重点,一要依据教材,二要根据学生,一般来说,课文要求学生领悟的精美之处,学生自读中的困难之点,便是教师讲读中的重点。

2.讲究“讲”的质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讲”的高超技能。其教学语言必须简洁明快,而不应繁冗模糊;必须生动形象,而不应沉闷枯燥;必须严谨周密,而不应粗疏杂乱;必须富有情感,而不应平淡冷漠。同时,还应用对比、比较、角度改换、矛盾设置等手法,或提出问题,或寻根究底,或答疑解惑,使课堂不断掀起波澜。

四、练习法:

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这就产生了一种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习惯上称“练习法”。就小学语文阅读课而言,练习法有听说能力练习、读写能力练习和智力开发练习,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练习法便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的方法。

运用练习法应注意:

1.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每次练习,无论单项,或是综合,均应讲明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求知热情和进取欲望。每次训练,均应有明确的指标,如数量、质量水平层次、时间限定范围等,并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2.形式多样,提高兴趣。对学生而言,训练是一项艰辛的活动,为了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持其旺盛的练习情绪,并获得灵活多样的技能技巧,练习的方式必须多种多样。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单项,又有综合;既有课内又有课外。题型也应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同时,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形式,如:抢答、打擂台、开火车等。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样练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3.注重示范,注重评析。“示范”是为了正谬,树立典范,抛砖引玉;“评析”是为了激励,促成群情振奋。练习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示范”和“评析”,就会使学生学有榜样,比有目标,练有干劲。特别是阅读课后的小练笔,如果每次小练笔后,教师能选出好的作文在班内朗读,并指导学生辨析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再加上恰当的激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多样性,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之一。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除上述四种方法外,还有许多。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时候,要认识到这些教法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在教学时就应该使各种方法互相补充。比如,导读法,以学生自读实践为主,可辅之以讲读法和练习法;诵读法,以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学生表情朗读为主,可辅之以导读法与练习法。总之,几种教学方法,只有根据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材实际,根据所带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主有次,科学合理的组织,综合的运用,才能收到卓越的功效。世上没有只用一个音符的好歌,也没有仅用一种教法的好课。教师只有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善于恰当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奏出最美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交响乐”。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华岳实验小学 周 燕

联系方式: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该如何下手,是许多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从一个学生的作文就可以看出其语文水平,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小的一篇作文就囊括了语文的许多知识点:字词句的应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修辞手法的使用等等。由此,作文教学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我把自己在教授小学语文作文时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以期共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我手写我心,一个人下笔所写的内容,可以完全的反应出他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思想认知的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要做到“乐”,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基于这点,每次学校组织去春游,或者开展防火演习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后,我都会让学生把活动所见、多闻、所感写下来。对于亲身经历的事情,他们总是能写得很真实,深刻。

2、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

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思维定势,打破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什么是求异思维?吉尔福特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认为,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纪,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如《为"王婆"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三、注重课文文本,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除此之外,还要多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楼房高了,蓝天少了》、《我与凡卡比童

年》、《步行街呼唤文明》、《"三国"卡热潮》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因地制宜的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能力(1)引导求异、求新思维。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读精课文,分析、探讨作者的学作技巧,获得与他人和前人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形成求异思维品质。学生作文中只要有一点求异思维的思路、语言,教师应该给予分析指点、表扬鼓励,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主见意识的幼芽,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2)设立自主自能作文。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

成,学生自主的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拓展观察思考空间。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幅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

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2014.4.21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汤池中心校

郭文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科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充分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本文结合小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教学需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对此,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上,让教学活动贴近实际。这样学生才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

一、营造良好氛围,增强生活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感悟,这样才能轻松理解到课文主旨与含义。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跟着教师讲课思路走,积极思考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心灵上与文章作者完成对话,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望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音乐、图画等多种手段,为学生设置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意境。学生在生活化氛围下,将主动感受诗文魅力,主动积累诗文,体会听说读写的乐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这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兴趣

为体现出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在课堂上融入各种生活元素。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通过生活化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文章内涵也有新的认识[1]。例如:在《母亲的恩情》教学中,为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体会作者表达的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便于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课堂上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讲生活中感恩的例子,这样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保持十足的学习劲头,也充分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

三、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为一体,顺利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化和立体化。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领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的感悟与理解。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将体现出教学的生活化,把抽象、复杂的语文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例如:在《长城和运河》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对长城与运河产生直观印象,理解其特点与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四、组织探究活动,丰富学生阅历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综合性”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将语文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挖掘出来,还能够实现对各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有效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逐步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达到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的目的。例如:在《夹竹桃》教学中,教师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说上来,对此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扩大知识面,开展探究性活动。可以组织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中调查家乡的特产,学生在总结和描述家乡特产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加强了对学生倾听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等培养。

总之,通过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实现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尽快树立起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作用,别出心裁的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保持浓厚学习兴趣,既提升了学习效率,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牢了基础。参考文献

[1]吴炳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09):214.[2]林玉梅.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四要”[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15.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从第一次登上讲台,我当了十年的语文老师,感受颇多。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再上课 ……似乎是永无尽头的循环式生活。尽自己全力教好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尽力不让学生虚度每日、留下遗憾。我感觉要做好一名老师,不但要课上好,还要知道怎样把它上好,即让你知道在课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的放矢,都应具有教育的目的性而非盲目性,都应具有教育的前瞻性而非随意性。下面浅谈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浅谈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带着情感走进课堂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我们老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立足教材,提倡读中感悟。语文这门学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须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可以说上之天文,下之地理,可开掘的资源太多太多了。但语文课终究还是语文课,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此,合理规划教学设计,利用充足的课间时间,提倡学生带有感情色彩朗读课文,感性认识作者的最初意境,是学生的个人情趣、理解、思维进一步得到延伸。这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点和出发点。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我觉得语文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记灌输,重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的“奇”、“险”、“秀”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你喜欢桂林山水吗?为什么?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此时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为祖国的壮丽山川而感到自豪。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热情换取信任、以坦诚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也就容易心理沟通了。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热情真诚,一视同仁,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支持他们。此外,课余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我学着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兴起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欢乐、惊奇、悬念等情景的课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生动的具体情境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文章是生活的缩影。一切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才能理解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章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熏陶。所以讲课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运用角色表演感受故事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感受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摇尾巴的狼》一课时读演结合,让学生自选伙伴合作进行表演,一个装扮老山羊,一个装扮凶恶的狼。他们都带着头饰,道具等东西,根据故事情节(狼的狡猾、虚伪,老山羊的聪明、机警),生动地反映出故事的寓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演得有声有色,人人都成了课堂舞台中的“主角”。互相观摩、评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借助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此,运用多媒体演示情境,可以把文章具体化、形象化、动感化。在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的颜色明暗、动静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主题,在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只要我们把汗水和勤劳灌溉在每一片田地,相信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一定会茁壮成长!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我见

古城区束河中海完小

赵福娣

作为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事实上,我们现行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少束缚学生手脚、抑制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的问题。首先长期以来,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项语文基本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写”的地位过于偏重,使听说读的训练未能落到实处。其次,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宝贵时间。失去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阅读训练,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在阅读教学研究方面,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有着较大的模糊性、盲目性,教学的目的不太明了。特别是未能认识到现阶段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缺乏活力和趣味的阅读教学敬而远之。信息竞争这一浪潮,折射到语文教学之中,促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必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应注意几点:

一选择阅读材料要适当

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阅读,由此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二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年龄,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黑格尔曾经形象地表述这种情况:“正像一句格言,(即使他对这句话理解的完全正确)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光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饮食的内容和全部力量。”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针对各自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教学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搞好阅读,提高效率。

三明确目的,提出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因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四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过:“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外阅读,要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有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

五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相结和

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文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先决条件。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从小学中年级才开始进入作文教学的。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通顺完整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是什么?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 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 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 书洋洋洒洒的中国文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无数次读到这几行简短却颇具正能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认真反思作文教学得失误,积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改进作文教 学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用自己喜 欢的方......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害怕作文的一个......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长顺县第一小学 李永玲 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认真反思作文教学得失误,积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改进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我见 ———观摩习作课有感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小学张红 2012年4月23日—4月26日,我有幸倾听了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小学语文专委会举办的重庆市......

    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之我见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中,对课堂提问疏于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继而影响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