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王威老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
我今年是七年级的班主任,个人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一种多角色的职业,整个职业生涯
中,爱是贯穿整个教育行为的主线。在学校我们需要传授学生知识做一个教师的教育职责,还要关心学生在校的作息生活等尽一个生活管理指导教师;对违反纪律,心理孤僻,不团结同学,不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进行心理教育;青春期孩子脾气易变,学习依心情而变化,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正确对待自己青春期带来的变化等工作角色。
因此,多与学生交流加强了解,走进学生心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
态度。帮助部分学生拟定学习计划,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是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事情。作为一个老师,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正的压力是社会的压力,家长的期望,所以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思考,走进学生心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和首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是一个相对静态与动态的综合管理过程。静态的管理我们可以记录在课堂记录中,比如班干部人数,作业本个数、学生总人数,班级财产等物质形态的数量,可以用具体的数字去记录;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成绩变化的担忧等意识形态的付出,班主任记录中可能会忘记记录或者无法记录、没时间记录等,所以对学生的动态管理是当班主任的难度所在。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看他们都是陌生的,我相信他们看我也是感到陌生的,所以本人利用开学初军训一周的时间加强与他们了解,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叫谢洪江的学生,个子相对高大,性格开朗,善于交流,见人的时候常常是很灿烂的笑脸,但自我约束力差、贪玩;姚鹏同学小学当过班干,做事严谨,善于思考,会协调同学之间关系等等学生信息,为我接下来的班干选拔收集了第一手资料。所以对待学生,我们需要用眼去认真观察,用脑去分析,思考学生的行为动机、目的,去判断其价值取向等因素。因此,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以关爱为情感纽带,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才能达到零距离沟通,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跟你说真话。
当一位老师是辛苦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特点所决定,它的实质具有显性和隐形的共同特征。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上层人士的关注,作为教师我们,只要用心去完成物质形态工作,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关注他们意识形态的变化,我们一定会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王威老师说得好:走进心灵,师爱无痕,高度概括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工作特点、教学方法,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样一次具有实质意义的培训。
第二篇: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学习心得
观看了王威老师的《走进心灵 师爱无痕》的精彩师德报告,我是一遍又一遍的看的。感到心田如同一股春风吹过,又如灿烂的阳光沐浴,心中豁然开朗。
一、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唤:
感受心灵是教育的前提,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恐惧、焦虑、需求等,让教育更有针对性。因此,我们要善于感受学生的心灵。感受心灵,从这里开始,即:要学会倾听,从倾听中感受学生心灵的呼唤。走进孩子,倾听孩子们的内心,会让我们从那涓涓的细流读懂孩子。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做到“四要”即:
1、要理解地倾听;
2、要专心地倾听;
3、要倾心地倾听;
4、要冷静地倾听。冷静让我们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清醒的判断,更有了让学生开口的机会。理解、专心倾听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大朋友,他们会向朋友敞开心扉。因此,我们要倾听孩子们的心灵呼唤,做到理解、专心、倾心、冷静是十分必要的。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
孩子生活在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是爸妈的孩子,是同学的伙伴,是老师的学生……正是在这多重角色的转换中,在多重影响中成长发育,逐渐成熟。然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困惑的心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影响,会左右着孩子们的成长方向。因此,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就会帮助孩子纠正成长过程的偏差,使孩子健康的发展。师生心灵的对话要注意以下四点,1、写在孩子的品德迷失处,帮助孩子明确成长的方向。
2、写在孩子的心理抑郁处,帮助排解学生内心的郁闷,让生命的阳光照亮孩子的新房,重新点燃内心的希望。
3、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质疑问难正是学生内心困惑的表现,说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老师的“导”也正体现在此,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4、写在喜讯进步时,学生的成长正是在一个个进步的取得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我们要一次次强化孩子们的进步,让孩子们在感受成功的体验中,做自我的正强化,在一次次的进步喜悦中,不断前进、健康成长。
三、培育心灵——扬起学生心灵的帆
教师的事业是心灵塑造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虽然我们只有三尺讲台,但这里却是孕育心灵的殿堂。这里有永远耕耘不完的土地,有播撒不尽的希望。怎样培育心灵之花呢?我们要努力做到贴近童心扬起孩子的心灵之帆。在教育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类型的孩子,我们应针对他们个性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面对听话型的孩子要聚合鼓励促其进步。虽然他们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但不能因为听话而忽略对他们的教育,要发现他们的进步点,鼓励促进其不断进步。面对表现型的孩子,要因势利导促进提高,这类孩子往往注重表现,缺乏方向性,因此,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面对低沉型的孩子要唤醒自信促成功,这类孩子缺乏自信与欲望,因此,要适当给以刺激,感受内心成功的体验,激活积极向上的欲望。面对冲击型的孩子,要启迪理智,这类型的孩子做事不冷静易出现突发后果,因此,教师平时要高度给以关注,从他们的日常小事中启发、引导、帮助,提升做事心智,提高理智、分析能力,减少做事时的冲动。,总之,我们不管在教育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样地学生,都要细心观察,耐心教育,努力扬起孩子们的心灵之帆,让他们沐浴阳光,迎风破浪在成长的道路上安全、快乐、健康地扬帆远航。
第三篇: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的。在观看王威老师的专题讲座——“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后,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触,进一步理解了“师爱”的内涵。在她当班主任的案例中,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正凭着这种爱的力量,她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并逐渐理解老师对他们的深沉关爱。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一曲曲感人的歌,一首首美丽的诗,浸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学生全部的爱。虽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在每个人的故事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主线——师爱。
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因为关爱最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心灵和才智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这种爱有时是像朋友间,有时像父与子或母与子之间深沉的,它蕴涵在关注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而纯洁的,他们可能是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擦肩而过的行人,在再次相遇的时候因为一声“老师”也会让我们感动莫名。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不求回报,严慈相济。
随着人们对“师德”的日益重视,各种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不断出台。不管外部手段如何,提高师德水平,关键还是要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承载了师德的内涵,成为自己整个教育行为过程用师德要求自己而发出的行为主体。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中,要挑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谨篤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要通过学习、培训、研修、学术研讨和交流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三是要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操作和运用,教育信息网络在2020年基本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开发网络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想这些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师,不求能做“教育专家”,但求能做“教育的行家里手”。
未来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第四篇:《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心得体会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心得体会
沈小教师刘王芳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从学习“国培计划2012”,我认为:
1.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教师要做的就是怎么去发现和开发这些世界。
2.尊重每一位学生,把爱心当成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灵世界里。
3.教师要有宽阔的胸怀,用智慧和爱心、耐心去教育。
4,教育还得注重细节,细细磨教。(温暖的阳光比严寒更有威力,潺潺的春水可以融化坚冰,对待学生稚嫩的心灵,必须慎之又慎,教师的一点疏忽,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一生的缺憾,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我们得谨慎从事。)
5.青春的感情就像玻璃,教师的处理必须的慎之又慎„„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第五篇:师 爱 无 痕.演讲稿
师 爱 无 痕
‚有一份凝聚叫力量,有一份笑容叫自信;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定!……‛这正是汶川大地震中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这些天中,我们每一天都被那一幕幕的情景所震撼着,所感动着。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5月12日下午2时28分,谢丹老师正在北川县曲山幼儿园一楼教室上课,‚孩子们快跑!‛地震发生后,谢老师飞快地抱住身边两个娃娃向外冲,而她的亲生儿子就在同一个班上。大楼在顷刻间倒塌,谢老师被墙壁死死压住,仍双手护着学生,她眼睁睁看着自己3岁的儿子就在身旁不远被压住!13日上午,当地居民将谢老师挖了出来,她抱着的一个娃娃得救了!也是该幼儿园600多个遇难的娃娃中唯一幸存的几名之一。而谢老师可爱的儿子却再也没睁开眼睛。她丈夫也在单位同时遇难!谢老师的腿被砸伤,更严重的是,脸部大面积骨折,被毁容……我们的同行们,从你们的身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更加明确了师爱的神圣。
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在我们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是老师,我们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们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当课余时间,欣赏孩子们那一篇篇优秀习作和敞开心扉、饱含激情的日记,我们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们无悔于我们的生命,更无悔于我们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