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兵法(七):谋攻篇
班主任兵法
(七):谋攻篇
某位爱狗成疯的人,常常花费巨额金钱,购买昂贵的健康食品,来宠养他的名犬。他听人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都把狗抓来,用双膝夹紧狗头,勉强它长大口,然后对准喉咙灌进鱼油。有一天,狗儿大力挣扎,甩脱了主人的双膝,鱼油也流得满地都是。这人生气之余,看到狗儿自己转过身来,静静地舔食羹匙,此时他才回过神来,发现狗所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他宠食鱼油的方法。
这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我们教师教育学生是多么的神似啊!我们以为我们对学生是一片爱心,我们给他们的东西都是为他们好,可是万没有想到学生竟然那么抗拒,甚至拚死不从。我们觉得很受伤,觉得学生不懂事,觉得我们的爱付之东流,可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为什么会抗拒?是抗拒我们的爱心吗?是抗拒我们给他的东西吗?
不是的!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它的方式。
所以说,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得有方法。爱心是基础,也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内容,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再好的爱心也没有效果。因此,好的老师,一定是注重对学生工作的谋略和方法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顾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上兵伐谋,这是孙子军事战略的大智慧大谋略。如果认为将军的功勋应该在战场上建立,将军的丰碑只能在尸骨上树起,这是十分偏颇的观念。孙子告诉我们: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将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将军,才是最好的将军。如果最后实在要力战攻城,那已经是不得已的方法了。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方法,即是攻城之法。我们对德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我们的校规校纪不可谓不严格,我们有少先队组织,有共青团的队伍,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接受教育到高中三年级毕业至少接受了十四年的基础教育,而这十四年正是学生从懵懂无知到长大成人、逐渐认识世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段,但是当他们毕业时,他们的好的行为规范是否养成了?我们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是否都在他们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了?是否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当我们的大学德育工作者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最基本的公民素质开始教起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反思我们的教育的,我们又是如何改进的?
有这样一些教师,工作是很有经验了,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服服帖帖,纪律良好,似乎这位教师是成功的了。教师自己也称,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到我手里“一熨斗烫平”!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不能不赞叹,充足的自信也不能不肯定,可是,这样的“用熨斗把学生烫平”的做法,图的只是眼前的太平,争的只是一时的安静,却换不了长久的平安。只是一种以霸气压人,要知道学生是弱小的,教师若以霸气压人,总是能压住的。可是,这其实是下等的工作方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多的是德仁兼备,靠的是天道人心,以霸气压人,虽也能迫人服顺,但终究要埋下反叛的种子,时机一到,旧病又会复发,并且不会减轻,只会更加厉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拨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重要结论:善于用兵的人,降服敌人,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寨,不是靠强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必须靠万全的谋略争天下,所以我军不受挫折,却能得到全部的胜利,这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的原则。
可是,这个原则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没能掌握。打学生、骂学生、体罚学生的事情仍时有耳闻。他们不是认真地去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是认真地去研究学生的心理,而是一味地局限在自己的狭隘的思想圈子中,他们问学生:你为什么不认真读书?(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自己却从来没有很好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不认真读书?为什么我的学生不认真读书?我对他们了解吗?我对教育的规律掌握了吗?他们采取的是硬攻的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学生离心离德,师生之间越来越对立。
不仅仅教师对学生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也是如此。许多教育主管部门,要么不愿深层次地思考教育现象后面的原因和规律,要么是看到了而不愿去面对,只是依靠一纸行政命令,以为这样就可万事大吉,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怎么可能呢?让学校“减轻学生负担”,不许布置作业,不许补课,规定到校时间,离校时间,学校也这么做了,结果怎么样,学生负担真正减轻了吗?家长倒是发愁了,作业这么少怎么行,学生这么早放学没地方去怎么办?规定教师要进修,要考证,要什么什么学分,否则便拿不到上岗证,这样的规定考虑到教师的需要了吗?最终还不是流于形式,浪费精力,浪费钱财。不许学校乱收费,否则撤校长的职,学校乱收费是怎么造成的?是校长的错误吗?学校为什么能收到钱,家长为什么愿意付钱?不顾这些问题而强行禁止学校乱收费,这个规定必将成为一纸空文。
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制命令就如同强攻一样,虽然表面上是以霸气取胜了,但是学校怨声载道,教师怨声载道,学生得不到任何益处,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严厉禁止,下面“打擦边球”,风头一过,所禁止的事情只会变本加厉。
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这是古代君王的常识。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能进攻,而偏偏命令进攻;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应撤退,而偏偏命令撤退;这叫束缚自己的军队。不了解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却硬要干涉三军的指挥,必然是三军将士的思想疑惧而困惑。这是君王的灾难,也是军队的灾难。
教育部门要给学校充分的自由度,学校也要给教师充分的自由度。学校领导不要具体干涉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做学生思想工作时,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也不要过多干涉,否则,一旦大家思想不统一,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学生反而会乘机利用这一点,这是教师的灾难。
如果是符合我的利益的我所想要做的事情,即使禁止我做,我也会想方设法去做;如果是不符合我的利益我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强迫我做,我也会躲避不从。这是大家都认识的道理,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按照规律办事,尊重事实,尊重实践,这是谋攻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研究事实,研究实践,研究规律,研究对手,研究自己。一切都研究清楚了,认识深刻了,就稳操胜券了。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们的目标本质上与学生是一致的,教师与学生可以看作是在一条船上的,可是为什么师生间还充满反抗,充满“战争”?我们对学生的爱心学生难道感觉不到吗?我们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为了学生吗?好了,现在可以不必有这样的疑虑了,我们所缺少的只是对规律的认识,让我们吃力和痛苦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学生,而是来自于违反规律。
有一个年轻的牛仔想把一只小牛赶进牛棚里喂食,可是这只小牛不愿意进去。年轻牛仔用力地抓住牛角,想把牛拉进牛棚,可是拉不动。牛仔的爸爸见到了,也出来帮忙,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可是这小牛发了牛劲,抵死不从,无论两人怎么费劲,小牛都不肯进去。这是他们家的保姆出来,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然后把大拇指塞进了小牛的嘴巴里,小牛含着保姆的大拇指,乖乖地跟着她进了牛棚。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法吧!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让我们的所作所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让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第二篇:孙子孙子兵法案例分析 谋攻篇兵法论文
孙子兵法案例分析 谋攻篇
很荣幸选修《孙子兵法》课,这门课使我重新审视人生和思考人生,用孙武的角度不断改正并更新自己的见解。虽然《孙子兵法》是军事理论著作,但我们仍能将其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更加深刻的体会生活的真谛。由于军事战争和商业战息息相关,背后哲学理念大多相近.近年来,愈来愈多人提到要把战争兵法应用到商业管理,其中是《孙子兵法》被受人喜爱。
现在我来说一个案例分析:在波音、麦道、洛克希德的市场占有率达95%的时候,”空中客车“何以赢得市场?
航空一向是美国人的市场,就民航机种而言,波音、麦道、洛克希德的市场占有率就达95%,真可谓谁与争锋!而“空中客车 ”安全性能好,耗油量低,但是5年内只卖出50架,许多欧洲人愤怒质问:“这是为什么?” 为此,“空中客车”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攻势。在还是新手的“空中客车”时期,其研制的A300型飞机,不仅舒适、安全性能强、空间大,且耗油量也只有美国机种的1/3。可是5年之内,这种飞机总共只卖出50架。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于是,“空中客车”展开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
攻势一“上伐为谋”。以爱国就应该买国货的逻辑,利用国民自尊赢得民心。开始以空中巴士是欧洲人的骄傲,而为‘收回’制空权,欧洲人应乘坐自己制造的飞机。所以欧洲要想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支独立力量,就必须有强大的航空制造业。航空公司面对如此猛烈的宣传攻势,开始担心民心问题,纷纷开始考虑购买“空中客车”。分析:空中客车在面对窘困的境地,展开浩大的宣传攻势,利用民族自尊心谋取民心,从而使自己站得市场一方之地。
攻势二,“全为上,破次之”,利用优惠政策解除后顾之忧。为了解除航空公司的后顾之忧,“空中客车”又趁热打铁,游说各国政府,通过了购买“空中客车”可获得政府低息贷款的优惠政策。此言一出,诱人的优惠政策使的他销量剧增。分析;采用优惠政策的战略,将一部分航空公司拉拢过来,使得销量剧增
当然“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十分重要。当研制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时,以质量优势迅速发起攻势。才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在上文提到得那些制胜的原则和方法,更是交际﹑竞争﹑立业和生活中大家所公认的真理明言,自然也用不着我来多说。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则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行为的本质内容和优劣,这才是通常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孙子兵法》包含了一种深层次、一种哲理的思考。也在其中贯穿着许多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如:力与计谋、虚与实、义与利、利与害、迂与直、全与偏、事与节等等矛盾也统一体的关系处理,在今天,这些问题的处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谋攻》教案
陈少平教学目的:
一、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二、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教学要求:
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军事思想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
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简介:
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
二、解释词句(边读边讲解,补充课本所未涉及的,重在句意。)
第一段:凡:大凡,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对一般情况的总括,常出现在总结经验、概括规律的用语中。全:完全、使„„整个降服,用作使动,全国:即“使全国”,意思是“使敌国整个降服”。下文“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中的“全”用法同此。如何识别某个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这要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一个名词,它们的关系不能解释为修饰关系时,应该考虑到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是使动关系。“全国为上”,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译为“„„是„„”形式。“破国次之”,是用动宾短语“破国”作主语,用名词“次”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译时相当于“„„是„„”。善之善者:是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这里指代情况或办法,译作“„„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是用名词性的短语直接作谓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句,构成“„„非„„”的形式,译成“„„不是„„”。
屈人之兵: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何识别某个动词在句中的用法是使动词用法呢?最重要的依据是具体的上下文。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及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或者虽然能这样解释,却不符合文意,这时我们就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使动关系,那么这个动词就是致使性动词。其次:其,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可根据上下文适当译出,或不译,不得已:实为“不得(不)已”的省略,意即“不能不这样”,也可译为“无可奈何”。蚁附之:蚁,像蚂蚁那样,名词作状语。此攻之灾也:是用指示代词作主语,名词性短语“攻之灾”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也”帮助判断,译为“„„是„„”。下面“此谋攻之法也”与此句类同,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译时移到动词“争”前。
第二段:十:即“十倍”,由于古汉语中量词不发达,数词常常单独运用,来表示数量,译时应补出适当的量词。十则围之:即“(吾)十(于敌),则围之”的省略,这是个表示条件的紧缩复句。“(吾)十(于敌)”表示必要的条件,“围之”表示在前面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中间用连词“则”连接,所以译成“(我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下文的五个紧缩句同此。倍:两倍于敌。
第三段:夫将者国之辅也:是用名词性短语“国之辅”直接作谓语,句中用“者”表提顿,句尾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的判断句。夫:发语词,无实义。故君之所以患于军:“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此处可以不译。“所以患于军者”,“所字短语”作主语,“所以„„者”,表示“患于军”的情况。由特殊指示代词“所”,加上介词“以”,加上动补短语“患于军”,再加上特殊指示代词“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其中,“所”字指示,“者”字称代。患,祸患,这里是造成祸患的意思,动词,“于军”,介宾短语,作“患”的补语。“君”,作定语,修饰以患于军者。三军既感且疑:并列关系的紧缩句,“既„„且”,“既„„又”的意思。三军:古时大国多设三军,称中军、上军(左军)、下军(右军)。这里是军队的统称。
第四段:“知可以战„„不御者胜”,几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者”字短语作主语,“胜”作谓语,只是“者”字短语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五者:意即“五种情况”。“者”附在数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指代有关的事,可译为“„„种情况”。一胜一负:“一”副词,“一„„一„„”的格式,表示两个行为并列关系,可译为“有时„„有时„„”或“或„„或„„”等。
三、范读
教师读,使学生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连接或间断。
四、作业
反复熟读,能背诵,完成三、四题,思考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全文要领(结合检查作业,按段提问,适当议论,逐步归纳,扣住原句,整体认识)
第一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以全为上”的作战原则,文章把“全”与“破”对照,“上”与“次”对比,连用五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明求“全”的原则,自然地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伐谋”的中心论点,然后作者运用典型事例,极言攻城之弊,以反证“伐谋”之利,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上正面论证:古今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非战”“非攻”“非久”,不采用“攻城之法”。通过正反论证“伐谋”的重要性之后,进而得出结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第二段: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种情况,旨在说明:在战役中,是“围”,是“攻”,还是“分”“战”“逃”“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总之,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而不要以劣势兵力死守硬拼,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乃至造成被“擒”的严重后果。作者在这段谈的虽然是战术问题,却是“谋攻”原则的具体化,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深化了“谋攻”的内容,强调了“谋攻”的作用。
第三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这段论述了将帅在谋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应善于辅国,将帅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难。这也就是说明只有充分信任和发挥将帅的作用,才能夺取全胜。
第四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作者列举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同时与第2、3段的内容相呼应。然后谈战术问题、谈内部关系问题。意在阐明“知”与“不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得出传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在战略战术上,孙子主张灵活运用,将帅要做好国君的助手;充分发挥作用;国君要了解情况,正确指挥。他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三、复习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用法。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形容词作动词,使„„整个降服。2.毁人之国而非之也。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3.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策略。4.十则围之。十:数词作动词,有十倍。
5.识众寡之用者胜。众: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寡:形容词作名词,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6.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动词作名词,准备。7.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二)解释下列各句画线的虚词。
1.凡用兵之法 的(助词)2.不战而屈人之兵 却(连词)3.敌则能战之 就(连词)4.以虞待不虞者胜 用(介词)5.三军既惑且疑 又(连词)6.必以全争于天下 在(介词)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预习下一课
作者邮箱:
第四篇:班主任兵法:预篇
预者,准备也。教师的工作,上课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备课。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讲法,好的课是要用一生去准备的。高境界的教师,时刻都准备着上一节精彩的课。对普通教师而言,备课是常规工作之一。一个不做任何准备就进班级上课的教师,要么是一个满肚子学问、水平极高者,要么就是一个“捣浆糊”者,是南郭先生,是不合格的教师。
奇怪的是,教学中的“预”广受大家重视,教育中的“预”却常受人忽视。举一个简单例子,班级里出现问题,很多教师随随便便找学生谈话,由于没做准备,谈话往往没有效果。一次没有效果,两次没有效果,到最后,学生一到老师办公室就显得不耐烦,谈话还没有开始就注定无法进行下去。
我找学生谈话通常是十分慎重的,每一次谈话之前,我都要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寻找切入点,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准备好几种应对情况。这样想几次,心中基本有底之后,再去把学生找来。在谈话的进程中,我也是思想高度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正因为我有了这样的准备,我每次与学生的谈话都能受到效果,有效谈话也成为我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军对敌作战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不打无准备之仗。最精辟的论述还在春秋时的孙子那里,《孙子兵法》第一篇就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我认识一位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无论是什么样的差班到她手里都能很快变样。她曾跟我讲过治理班级的一些细节: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想第二天班级里可能发生的事情,她需要做哪些事,哪些话需要在全班说,怎么说,哪些话需要跟学生单独讲,怎么讲,所有这些事情在她脑子里都要过一遍,然后她才能睡着。
高明的老师!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以前打仗,最怕的就是遇到埋伏。即使双方力量有些悬殊,但是一旦遇到突然袭击,再强大的队伍还是会惊慌失措的。弱小的一方可以通过做好充分准备来战胜没有做好准备的一方,可见有“预”还是无“预”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托大,觉得应付几个学生还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呵斥两句不就行了。这属于骄兵必败一类的。班主任工作纷乱繁杂,不但需要教师有处理琐事的耐心,更需要教师有清醒的判断力,知道哪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集中精力处置得当。绝对不能忽视学生,轻视任何一个对手都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班主任与班主任也有不同,有些班主任工作轻松,效果却不差,有些班主任累得要死,班级里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起先觉得一本书是薄的,没多少内容;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想到了很多问题,读出了书中隐含的大量知识,书一下子变厚了;等到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书中很多内
容都成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书就又变薄了,用很少的言语就可以精确概括。班主任工作最初看似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参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的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
把工作做在事先,你就会很轻松;等到出了事情再去处理,就已经被动了。因此,对于新手班主任来说,学会“预”是基本功之一。那么,“预”什么呢?
首先,要“预”学生。特别是要预个别比较特殊的学生。有一些学生,在班级里能量很大,他们的言行常常能够影响很多学生,对他们要花比别的学生多得多的精力。如果这些学生最终在班级里都表现很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那么,整个班级的局面就能稳住;反之,班级里便是大闹天宫,不可收拾。班主任要花时间了解每一个特殊学生的习惯、爱好、特点,预测他可能出现的问题,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这样,可免以后的更多麻烦。班级情况稳定之后,班主任应该逐渐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出现一些细微的情绪变化,教师都能有所察觉的程度,然后就可以根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把麻烦消灭于无形之中。
其次,要“预”班级。对整个班集体,要做长远规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说真是极有道理。班级工作不主动规划,必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教师一定落到被班级里的烦恼事牵着鼻子走的境地。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不是建立起来的?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不
是行之有效?是不是经常举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去“预”。从操作层面上讲,给班级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分阶段制定小目标,和全班同学一起去实现,学生的精力和能量被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面,班级里不正常的现象就会少很多。
再次,要“预”突发事件。有些人,你让他准备一个发言稿上台去读是可以的,或者,事先把发言背熟,到时候上台脱稿也能说。但是如果临时让他即席讲话,可能就不行了。一般人的素质达不到这个层次。明天的晨会课我要讲一件事情,我可以今晚就准备好明天要讲的内容,可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这样的事情我可以准备的很好。但是,主题班会,学生突然邀请你上去讲两句话,你可能就有点招架不住了。这其实也是平时不注重“预”的缘故。真正的演说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准备着要发言,并且,有许多的开场白以及结束语都是已经储备在脑子里的,中间的部分再临场发挥一下就行了。好的班主任,也是把平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都准备好应对措施的。就好像现在的政府,对突发事件都有了应急机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最后,要“预”知识底蕴。班主任跟学生在一起时间长了,肚子里的货再多也有倒光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补充,到后来,你一张口,学生就知道你要说什么,那怎么行呢?现在,有人把教师的知识比喻为一桶活水,也是这个道理,班主任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补充自己的感悟,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平时,看到一些好的文章,收藏起
来,读到一些好的故事,记在心里,在需要的时候,便可以拿出来用,说不定会收到奇效呢!
“预”的方法是很多的。用卡片,写随笔日记,做剪报,都可以。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思考,要学会反思。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有一颗“预”的心才是最本质的,有了“预”的心,他自然会想尽各种办法,并且会创造各种办法。
谚语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可见,不仅仅是做班主任,各行各业都需要“预”。我们羡慕古代军事家的“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可知他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准备了多久?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只有现在就准备起来,并时刻准备着,才能够在挑战来临时,不退缩,不紧张,并且不负所望,不让机会溜走。
第五篇:《谋攻》教学设计
《谋攻》教学设计与反思
阳原第三中学史正连
题目
谋攻
备注教学目标
1、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2、理解孙子的军事战略思想、战略原则和方法。
3、了解孙子的思想和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翻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传统兵学的奠基之作,它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因此也有着“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称号。《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其影响又不仅限于军事领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股将《孙子兵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研究热潮。人们从经济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它,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这样说,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孙子兵法》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思维。此书魅力无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板书题目)
二、作者介绍
孙子即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学生有疑难,教师点拨。
四、熟悉翻译,做到不看注释能通顺翻译课文。
五、课堂测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将能而君子不御者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六、课后作业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
第二课时
一、解题
谋,计谋、谋略。攻,攻破。意思就是:在谋略上攻破敌人。
二、齐读第一段
讨论:孙子认为,最好的用兵之法是什么?
归纳:不战而屈人之兵
讨论: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用兵原则的?
归纳:正反对比全——上破——次
三、那么,如何做,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指一名学生读第二段
讨论归纳:伐谋,在谋略上攻破敌人。通过举例来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四、如何才是
做到用谋略战胜敌人?朗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必以全争于天下,也就是不用动兵刃就能使敌人全部屈服。屈—非战拔—非攻毁—非久,正反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小结:1—3自然段论述了谋攻的战略思想和原则。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论证论点。
五、具体在战术上该如何运用这一思想和原则呢?指一名学生朗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十则围之„„则能避之。正面论述“谋”重要性。
六、谋攻的具体实施者是谁?学生阅读五六段
讨论归纳:将帅。将帅是带兵作战的具体实施者,所以将帅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从反面论证将帅的作用,强调“谋”的重要。
七、谋攻的作用固然重要,那个将帅也想有高深的谋略,可怎样去谋呢?齐读最后两段
讨论归纳:谋,必须“知彼知己”,这是谋的前提条件。
总结:全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战略思想和原则,强调“谋攻”的重要性。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这一中心。
八、学生谈孙子的思想和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举出具体事例,小组代表发言)
作业:课后第四题
板书设计
论点——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反论证
课后反思
教学目的:
一、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二、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教学要求: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军事思想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孙子兵法》朝代:春秋战国
《孙子兵法》,书名,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等。春秋末齐孙武著,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兵书。今本十三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八十二篇,图九卷,列于兵权谋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十三篇,与今本同。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与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基本相同。此外尚有〈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见吴王〉等佚文五篇。该书总结当时及以前的战争经验,继承发展前人的军事理论,对战争、军队、治军、将帅作用、战略战术原则、战法等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有许多创见,该书系古代重要军事著作,被誉为兵书之祖。
孙武,字长卿,本是
陈国厉公的公子陈完的后裔,出生于春秋末期齐国安乐(今山东惠民),约与孔子同
期。其祖先上世为齐国武将。
公元前六七二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奔到齐国。此值齐桓公之时,陈完被任为工正,管理百工之事,并以食邑改姓田氏.田氏几代以后,其家族争取民心,民众归之如流水。由于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田氏逐渐成为齐国新兴势力的主要代表。在齐景公时,田完的五世孙辈田书,是一位善战的将领,因攻打莒国有功,被新封食邑于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境内),又被赐姓孙氏,而与田氏分立门户,他就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率齐军伐莒之事,可对照左传昭公十九年所记,时间在公元前五二三年。是年,孙武随祖父迁居乐安,当为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依此推算,孙武的生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四十年代初.后来孙武以兵法见吴王之时,他正当三十岁左右的而立之年。这个年龄,与当时的孔子比照,约睌十年。
又依文献资料,孙武的父亲孙冯,在齐国正式任为卿。很清楚,孙武出身在一个祖为名将,父为显贵的门庭,这对于他自幼接触文化典籍,耳濡目染用兵谋略,乃至日后总结战争经验,无疑是提供了便利的家境条件。
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到刘向着新序等书,再到东汉班固的汉书,王符的潜夫论,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这些著述对于孙武的行踪,作出了较多的披露.司马迁首次为孙武立传,明确记述其生平事迹。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很清楚,孙武是齐国人,着有兵法,后出奔到吴国,晋见吴王阖闾,进呈兵法十三篇.史记中还提及,孙武在吴国为客将,协助吴王向西面破楚入郢,又威震齐,晋于北面,建立了赫赫战功。这些情况,除孙子本传外,又有吴太伯世家,伍子胥列传和律书等可作参照。
然而,孙武长大后,却由齐奔吴了。考查其中原因,情况较为复杂。春秋末年,齐国和其它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国家,不仅国与国之间兼并斗争激烈,而且在诸侯国内部卿大夫之间也是如此。年轻的孙武身历其乱,这是引起他反感的重要因素。不过,促使孙武出奔的直接动因,可能是发生在齐景公三十年(公元前五一八年)的司马穰苴之死事件。司马穰苴也是陈完之后,改姓田氏。田氏后世追论的司马法,即含有穰苴用兵之法部分。当时他以显着战功任为大司马,在军界有殊荣。可是一旦穰苴遭到谗害,即被景公解职而猝死(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成了卿大夫之间倾轧斗争的一个牺牲品。这件事,使孙武对齐国局势感到失望,他终于作出了远奔决定。由此举可知孙武的品格和抱负,他投奔
到被称为蛮夷之邦但是国势渐盛的吴国,也符合其品格和抱负。
公元前五三二年,孙武与其家人避乱于吴国(今江苏
中南部一带),乃在吴都姑苏(今苏州)附近隐居,躬耕垄亩,从事研究并撷取春秋二百余年之战争经验及教训而着成兵法十三篇。在这期间结识了本为楚国亡臣的伍子胥,因有同样的际遇而结为知交。时值春秋末年,中原地区为大国齐,晋把持,偏安于东南隅的吴国,在吴王阖闾当政后跃跃欲试,也想争霸中原,但直接妨碍他的绊脚石是楚国。阖闾秣马厉兵之同时,却为缺乏领兵元帅所苦。避难吴国的楚国大臣伍员(子胥),一心想灭楚以报父兄之仇,乃有七次极力保荐自己好友孙武于吴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在孙子本传中,有一个富于戏剧性的故事。说的是孙武向吴王陈述兵法之后,吴王请孙武以兵法试练宫女。演练的宫女分成两队,由吴王的两个宠姬分任队长.孙武在操练前三令五申,操练中又三令五申,可是宫女们照样嘻嘻哈哈,并不听从指挥。于是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知法者,吏士之罪也。”孙武为严明军纪,要斩杀两个队长.吴王传令,请孙武不要斩自己的爱姬。孙武认为“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断然把吴王的两个宠姬斩了,演练重新开始,宫女们都规规矩矩,没有人敢出声。陈列操练得整整齐齐,孙武遂向吴王复命。由此可知,孙武是主张和坚持以法治军的。
上面的故事,与现今考古发现的银雀山汉墓竹简(见吴王)佚文内容相吻合,因而有所依据,并非虚妄之谈。重要的是,司马迁记载的孙子十三篇及孙武以十三篇见吴王之事,在出土汉简中也得到了印证。联系春秋时代约三百年的历史背景来看,那时诸侯争霸,列国兼并以及华夏族与戎狄部落之间引发的大小战争,多达四百八十馀次,在这样的形势下,必然是不断地有人逐步综合军事经验。可以肯定,孙武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春秋以来战争经验和规律。
二、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
三、解释词句(边读边讲解,补充课本所未涉及的,重在句意。)
第一段:凡:大凡,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对一般情况的总括,常出现在总结经验、概括规律的用语中。全:完全、使„„整个降服,用作使动,全国:即“使全国”,意思是“使敌国整个降服”。下文“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中的“全”用法同此。如何识别某个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这要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一个名词,它们的关系不能解释为修饰关系时,应该考
虑到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是使动关系。“全国为上”,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译为“„„是„„” 形式。“破国次之”,是用动宾短语“破国”作主语,用名词“次”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译时相当于“„„是„„”。善之善者:是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这里指代情况或办法,译作“„„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是用名词性的短语直接作谓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句,构成“„„非„„”的形式,译成“„„不是„„”。
屈人之兵: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何识别某个动词在句中的用法是使动词用法呢?最重要的依据是具体的上下文。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及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或者虽然能这样解释,却不符合文意,这时我们就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使动关系,那么这个动词就是致使性动词。其次:其,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可根据上下文适当译出,或不译,不得已:实为“不得(不)已”的省略,意即“不能不这样”,也可译为“无可奈何”。蚁附之:蚁,像蚂蚁那样,名词作状语。此攻之灾也:是用指示代词作主语,名词性短语“攻之灾”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也”帮助判断,译为“„„是„„”。下面“此谋攻之法也”与此句类同,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译时移到动词“争”前。
第二段:十:即“十倍”,由于古汉语中量词不发达,数词常常单独运用,来表示数量,译时应补出适当的量词。十则围之:即“(吾)十(于敌),则围之”的省略,这是个表示条件的紧缩复句。“(吾)十(于敌)”表示必要的条件,“围之”表示在前面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中间用连词“则”连接,所以译成“(我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下文的五个紧缩句同此。倍:两倍于敌。
第三段:夫将者国之辅也:是用名词性短语“国之辅”直接作谓语,句中用“者”表提顿,句尾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的判断句。夫:发语词,无实义。故君之所以患于军:“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此处可以不译。“所以患于军者”,“所字短语”作主语,“所以„„者”,表示“患于军”的情况。由特殊指示代词“所”,加上介词“以”,加上动补短语“患于军”,再加上特殊指示代词“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其中,“所”字指示,“者”字称代。患,祸患,这里是造成祸患的意思,动词,“于军”,介宾短语,作“患”
的补语。“君”,作定语,修饰以患于军者。三军既感且疑:并列关系的紧缩句,“既„„且”,“既„„又”的意思。三军:古时大国多设三军,称中军、上军(左军)、下军(右军)。这里是军队 的统称。
第四段:“知可以战„„不御者胜”,几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者”字短语作主语,“胜”作谓语,只是“者”字短语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五者:意即“五种情况”。“者”附在数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指代有关的事,可译为“„„种情况”。一胜一负:“一”副词,“一„„一„„”的格式,表示两个行为并列关系,可译为“有时„„有时„„”或“或„„或„„”等。
四、全文要领,整体认识
第一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以全为上”的作战原则,文章把“全”与“破”对照,“上”与“次”对比,连用五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明求“全”的原则,自然地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伐谋”的中心论点,然后作者运用典型事例,极言攻城之弊,以反证“伐谋”之利,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上正面论证:古今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非战”“非攻”“非久”,不采用“攻城之法”。通过正反论证“伐谋”的重要性之后,进而得出结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第二段: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种情况,旨在说明:在战役中,是“围”,是“攻”,还是“分”“战”“逃”“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总之,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而不要以劣势兵力死守硬拼,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乃至造成被“擒”的严重后果。作者在这段谈的虽然是战术问题,却是“谋攻”原则的具体化,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深化了“谋攻”的内容,强调了“谋攻”的作用。
第三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这段论述了将帅在谋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应善于辅国,将帅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难。这也就是说明只有充分信任和发挥将帅的作用,才能夺取全胜。
第四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作者列举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同时与第2、3段的内容相呼应。然后谈战术问题、谈内部关系问题。意在阐明“知”与“不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得出传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不战
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在战略战术上,孙子主张灵活 运用,将帅要做好国君的助手;充分发挥作用;国君要了解情况,正确指挥。他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附:译文:
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敌国比这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敌人一个军比这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敌人一个旅比这次一等;(使)敌人一连全部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敌人一个连比这次一等;(使)敌人一个班全部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敌人一个班比这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的军队降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击破敌方与别国的联合,再其次是击败(敌方的)武装力量,最下等的策略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攻城的战车,准备各种(攻城用的)器具,三个多月才能完成;积土成山,又要三个多月然后才停止。将官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而命令士兵象蚂蚁那样去爬敌人的城墙,士兵(被)杀伤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被攻下,这是攻城的灾害呀。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使敌方的军队降服而不用交战的方法,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用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因而军队不受损失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这就是用计谋攻取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能设法战胜他们,(比敌人兵力)少就要能摆脱他们,(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同敌人作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死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者。辅佐得周到国家就一定强盛,辅佐的不周到国家就一定衰弱。所以国君妨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前进却硬要让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让它后退却硬要让它后退,这叫做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懂得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三军的日常事务,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指挥军队的权谋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
使将士怀疑。全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乘隙进攻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扰乱军心,而自己夺去自己的胜利。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 ;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百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每次战斗都必然失败。
教学目的:
一、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二、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教学要求:
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著名军事思想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紧扣中心,恰当地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虚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简介:
板书课题、请同学读课文注解,教师补充。
二、解释词句(边读边讲解,补充课本所未涉及的,重在句意。)
第一段:凡:大凡,副词,用在句首,表示对一般情况的总括,常出现在总结经验、概括规律的用语中。全:完全、使„„整个降服,用作使动,全国:即“使全国”,意思是“使敌国整个降服”。下文“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中的“全”用法同此。如何识别某个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并且是使动词呢?这要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假如一个句子的谓语是形容词,这个形容词后面还有一个名词,它们的关系不能解释为修饰关系时,应该考虑到可能是动宾关系,即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是使动关系。“全国为上”,是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的判断句,译为“„„是„„”形式。“破国次之”,是用动宾短语“破国”作主语,用名词“次”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译时相当于“„„是„„”。善之善者:是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这里指代情况或办法,译作“„„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是用名词性的短语直接作谓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句,构成“„„非„„”的形式,译成“„„不是„„”。
屈人之兵:动词的使动用法。如何识别某个动词在句中的用法是使动词用法呢?最重要的依据
是具体的上下文。假如一个句子里的谓语动词及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一般的支配关系来解释,或者虽然能这样解释,却不符合文意,这时我们就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使动关系,那么这个动词就是致使性动词。其次:其,用在表示顺序的词前,表示顺序,可根据上下文适当译出,或不译,不得已:实为“不 得(不)已”的省略,意即“不能不这样”,也可译为“无可奈何”。蚁附之:蚁,像蚂蚁那样,名词作状语。此攻之灾也:是用指示代词作主语,名词性短语“攻之灾”直接作谓语的判断句,“也”帮助判断,译为“„„是„„”。下面“此谋攻之法也”与此句类同,于天下:介词结构后置,译时移到动词“争”前。
第二段:十:即“十倍”,由于古汉语中量词不发达,数词常常单独运用,来表示数量,译时应补出适当的量词。十则围之:即“(吾)十(于敌),则围之”的省略,这是个表示条件的紧缩复句。“(吾)十(于敌)”表示必要的条件,“围之”表示在前面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中间用连词“则”连接,所以译成“(我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下文的五个紧缩句同此。倍:两倍于敌。
第三段:夫将者国之辅也:是用名词性短语“国之辅”直接作谓语,句中用“者”表提顿,句尾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的判断句。夫:发语词,无实义。故君之所以患于军:“之”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此处可以不译。“所以患于军者”,“所字短语”作主语,“所以„„者”,表示“患于军”的情况。由特殊指示代词“所”,加上介词“以”,加上动补短语“患于军”,再加上特殊指示代词“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其中,“所”字指示,“者”字称代。患,祸患,这里是造成祸患的意思,动词,“于军”,介宾短语,作“患”的补语。“君”,作定语,修饰以患于军者。三军既感且疑:并列关系的紧缩句,“既„„且”,“既„„又”的意思。三军:古时大国多设三军,称中军、上军(左军)、下军(右军)。这里是军队的统称。
第四段:“知可以战„„不御者胜”,几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者”字短语作主语,“胜”作谓语,只是“者”字短语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五者:意即“五种情况”。“者”附在数词后面,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指代有关的事,可译为“„„种情况”。一胜一负:“一”副词,“一„„一„„”的格式,表示两个行为并列关系,可译为“有时„„有时„„”或“或„„或„„”等。
三、范读
教师读,使学生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连接或间断。
四、作业
反复熟读,能背诵,完成三、四题,思考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全文要领(结合检查作业,按段提问,适当议论,逐步归纳,扣住原句,整体认识)
第一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文章首先提出“以全为上”的作战原则,文章把“全” 与“破”对照,“上”与“次”对比,连用五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明求“全”的原则,自然地引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伐谋”的中心论点,然后作者运用典型事例,极言攻城之弊,以反证“伐谋”之利,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加上正面论证:古今优秀将领“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非战”“非攻”“非久”,不采用“攻城之法”。通过正反论证“伐谋”的重要性之后,进而得出结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第二段: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种情况,旨在说明:在战役中,是“围”,是“攻”,还是“分”“战”“逃”“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决定。总之,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而不要以劣势兵力死守硬拼,不然就会被动挨打,乃至造成被“擒”的严重后果。作者在这段谈的虽然是战术问题,却是“谋攻”原则的具体化,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深化了“谋攻”的内容,强调了“谋攻”的作用。
第三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这段论述了将帅在谋攻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将帅应善于辅国,将帅的作用不应受到削弱或抑制,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危难。这也就是说明只有充分信任和发挥将帅的作用,才能夺取全胜。
第四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是谋攻的基础。
作者列举可以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同时与第2、3段的内容相呼应。然后谈战术问题、谈内部关系问题。意在阐明“知”与“不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这样文章很自然地得出传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小结
这篇课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在战略战术上,孙子主张灵活运用,将帅要做好国君的助手;充分发挥作用;国君要了解情况,正确指挥。他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
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三、复习和练习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用法。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形容词作动词,使„„整个降服。
2.毁人之国而非之也。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
3.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策略。
4.十则围之。十:数词作动词,有十倍。
5.识众寡之用者胜。众: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
。寡:形容词作名词,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6.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动词作名词,准备。
7.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二)解释下列各句画线的虚词。
1.凡用兵之法的(助词)
2.不战而屈人之兵却(连词)
3.敌则能战之就(连词)
4.以虞待不虞者胜用(介词)
5.三军既惑且疑又(连词)
6.必以全争于天下在(介词)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预习下一课